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

合集下载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特别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需要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2.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和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

同时,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和安全性。

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模块化设计原则: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应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以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2.服务化设计原则: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应该采用服务化的设计,以便于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高可用性原则: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应该具有高可用性,以便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共享交换区数据库设计原则共享交换区数据库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数据规范化原则:共享交换区数据库应该采用规范化的数据设计,以便于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2.数据安全性原则:共享交换区数据库应该具有高度的数据安全性,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数据可扩展性原则:共享交换区数据库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以便于系统的升级和扩展。

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原则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档案分类原则:档案管理系统应该采用分类管理的设计,以便于档案的归档和检索。

2.档案安全性原则:档案管理系统应该具有高度的档案安全性,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档案可扩展性原则:档案管理系统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以便于系统的升级和扩展。

总集成设计原则总集成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标准原则:总集成设计应该采用统一标准的设计,以便于系统的集成和协作。

2.高可用性原则:总集成设计应该具有高可用性,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应用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技术要求规范

应用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技术要求规范

《环境信息应用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技术规定》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环境信息应用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技术规定》编制组2010年07月目 录1 项目背景 (3)1.1 任务来源 (3)1.2 工作过程 (3)2 技术规定的必要性分析 (3)2.1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3)2.2 现行环保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技术规定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4)3.1 技术规定编制的依据 (4)3.2 技术规定编制的原则 (5)4 技术规定主要技术内容 (5)4.1 技术规定适用范围 (5)4.2 技术规定结构框架 (5)4.3 术语和定义 (5)5 对实施本技术规定的建议 (5)《环境信息应用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技术规定》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1)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污染减排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为此,国务院提出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包括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和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

环境保护部针对污染减排“三大体系”的要求,进行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建设、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建设、环境监察执法项目建设、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项目建设。

为了保障“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项目顺利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减排能力建设类技术规范,保障系统建设上下级之间标准一致,为环境信息管理和资源整合与协同共享奠定基础。

(2) 《环境信息应用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技术规定》来源于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

根据环保部信息中心文件(环信发[2009]9号)“关于征集《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参加单位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污染物在线监控中心被确定为《环境信息应用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技术规定》的协作单位。

1.2工作过程(1) 本技术规定的制定任务从2010年1月正式启动,由环保部信息中心牵头,内蒙古自治区污染物在线监控中心组成课题编写组,负责具体的编写工作。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标准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标准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标准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标准一、前言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是公司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紧要工作。

为规范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订立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维护过程中相关的管理、运维、设计、安装、施工等工作。

三、设计准则1. 设计目标:充足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需要,提高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性能和牢靠性,最大限度削减安全事故,保障生产安全。

2. 核心要素:保证系统具备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性,实现信息的实时、全面、精准采集,全天候、高效率运行,以及维护管理便利。

3. 系统要求:(1)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和实时性: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必需能够高效采集、传输和处理实时的数据信息。

(2)稳定性:保证系统在长期运行时能够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牢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完整的安全机制,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便捷性:系统设计应具备简单易懂的人机操作界面,并具有集中化的监控和掌控管理本领,以保证运行和维护的便捷性和效率性。

四、系统结构和构成1. 系统结构本公司的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采纳层级结构,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等几个层次。

2. 系统构成(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重要由传感器、掌控器等构成,该层负责实时采集、机电信号等数据信息。

(2)数据传输层:数据传输层重要由网络传输设备、通讯协议等构成,该层负责将采集层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

(3)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重要由服务器、应用系统等构成,该层负责将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存储与管理层和人机交互接口层。

(4)数据存储与管理层:数据存储与管理层重要由数据库、储存设备等构成,该层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管理,以充足后续的信息查询、统计等工作需要。

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方法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方法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方法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然而,大数据的应用也面临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挑战。

建立完善的大数据标准体系对于推动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数据管理成本、提高数据安全性、促进数据共享与交换,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因此,建设大数据标准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大数据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从大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构建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大数据标准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阐述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的方法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其次,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首先探讨大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其次介绍大数据标准的基本原则,最后详细阐述大数据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一些结束语。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希望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的方法论,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的方法论,旨在帮助企业和组织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规范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对大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构建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数据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指导和思路。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可以促进大数据标准体系的完善和落地实施,推动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正文2.1 大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决策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数据来源的多样化,管理和利用大数据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标准(征求意见稿)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标准(征求意见稿)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 ××××—20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标准(征求意见稿)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standard for remot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of construction site2020—××—××发布 2020年—××—××实施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标准(征求意见稿)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standard for remote video monitoringsystem of construction site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 ×××—202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2020主编单位:XXXXXXXX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20年月2020 福州前言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XXX的文件要求,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系统设计要求、5施工现场部署与设备要求、6监控设备安装与维护、7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要求。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XXX公司、XXX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将有关意见或建议反馈给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或XXX公司(地址:XXX,邮编:XXX)本标准主编单位:XXXXXX本标准参编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系统设计要求 (4)4.1 一般规定 (4)4.2 总体架构 (4)4.3 数据采集与存储要求 (5)4.4 数据传输与接口要求 (5)4.5 企业视频监控平台要求 (6)5 施工现场部署与设备要求 (8)5.1监控设备布设要求 (8)5.2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 (9)6 监控设备安装与维护 (12)7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要求 (13)1 总则1.0.1 为加强福建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控,规范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提高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规范
从整体出发,按照“分层设计、模块构建”的思想,规划并设计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信息服务平台
安运

新建应用
全行
标数

业业业 务务务
已已 有有
保维
准应

应应应 用用用
系系 统统
障护

支撑
体体
支撑
集成

系系
信息共享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

基础设施平台
图 1 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给出了环境信息系统的组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用于环境信息系统建设规 划,也可用于任务的分解。 在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中,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遵从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依托环境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和环境信息运行管理体系,在基础设施平台之上,利用应用支撑平台来进行新应用系统的构建和 已有系统的集成,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各项信息服务。 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中按照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有利于规范环境信息系 统的建设,避免和减少新的“信息孤岛”出现,从而减少集成的难度和投入,提升环境信息化整体效益。 4.2 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总体框架 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包括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237-1994 术语学基本词汇
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19488.1-2004 电子政务数据元 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

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标准

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标准

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标准一、概述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标准是指对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和监督的规范和方法。

其目的在于确保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和机构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

而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评估则成为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

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标准,对于企业和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评估内容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规划设计能力2. 系统集成能力3. 数据安全能力4. 服务支持能力5. 运维管理能力6. 应急响应能力7. 创新发展能力以上内容是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的重点内容,也是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

评估标准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具体细化评估要点,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三、评估方法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估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方法也至关重要。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1. 问卷调查2. 实地考察3. 数据分析4. 专家评审5. 模拟演练通过以上多种评估方法的应用,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实际情况,为改进和提升提供有力的依据。

四、应用意义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企业和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避免信息泄露和系统故障。

2. 提升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3.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信息系统规范化和标准化。

4. 为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和支持,推动信息系统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结与展望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是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和机构的信息化进程和管理水平。

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评估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不断提升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智慧工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建设工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工地现场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工地。

为了推动智慧工地的建设,制定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一、工地建设的智能化要求1.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智慧工地需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实现工地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工地巡检、安全监控,使用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工地环境的监测与分析。

2.数据集成和共享:工地各项数据要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传输和统一管理。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工地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集成,方便工地管理人员实时查看和分析。

实现数据共享,可以提高工地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智慧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例如,通过对建筑工程进度和质量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工程的风险和延期情况,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二、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和先进性: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应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与时俱进。

2.适用性和通用性: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应适用于不同类型、规模和阶段的工地建设,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3.标准化和规范化: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和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三、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内容1.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标准:包括智能监控设备、无人机、传感器等在工地中的应用要求和规范,以及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集成标准。

2.数据集成和共享标准: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标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标准,以及数据共享和开放的标准。

3.智慧决策支持系统标准:包括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算法和方法标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标准。

四、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1.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智慧工地建设的好处和成果,提高工地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认识和参与度。

xxx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应用标准

xxx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应用标准

xx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引导(试行)20xx年3月1目录一、编制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编制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合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指标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指标组成及权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指标分解描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可连续发展体制与保障(13分)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2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公布了《智慧深圳规划大纲(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行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展开“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

我市要有效达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立深圳教育云,真切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一定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对于展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展开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要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对于宣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展开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为推动我市“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促使并引领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依据国家《数字校园3示范校建设参照指标》、《建立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良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体制的实行方案》、《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设备设备配置标准》等文件,联合我市实质,特拟订《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引导(试行)》。

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内容

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内容

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内容一、项目综述(一)项目名称描述项目名称。

项目命名一般由地域+核心业务关键字+(期数)(期数非必填,示例:舟山市海上一体化项目(一期))。

(二)项目建设单位描述项目建设单位及实施单位、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职务、联系方式)、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职务、联系方式)。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期简述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要的业务应用场景以及其它附属投资建设内容)、项目起始时间、项目终止时间。

(四)项目建设层级、建设模式1、说明项目的建设层级(省、市、县)、是否初次建设等内容。

2、说明项目的建设模式。

(统一建设、共同使用;统一建设,分级部署;揭榜挂帅、中榜建设)(五)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简述项目总投资、分期投资及资金来源和构成。

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一)项目协调机构描述项目的协调机构的概况,包括:机构名称、牵头部门、项目建设部门、项目相关的机构职责等。

(二)建设单位以及相关协同部门的建设任务分工和职责描述项目建设单位和其他协同部门的部门名称、建设的任务分工及对应的职责(核心业务)。

三、项目必要性分析(一)问题和差距分析说明现有应用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可分别从业务功能性、组件及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网络安全等方面分析。

(二)政策文件依据1、说明政策文件依据。

列出项目建设政策文件、项目规划批复文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等名称及文号,并明确说明政策依据中涉及本项目的内容以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它依据等。

文件依据的来源包括:(1)法规、政策、文件、规划,以及决策部署等文件中有关项目建设要求或任务计划。

(2)发布的政策、文件、规划,以及决策部署等文件中有关项目建设要求或任务计划。

如属于数字化改革重点项目,需说明项目建设省、市、县分级任务。

(3)县委县相关通知或县领导批示有关建设本项目的要求的内容。

(4)其他支撑文件中明确要求实施该项目相关内容。

2、列出执行的标准文件等名称及标准号,并明确说明标准中涉及本项目的标准内容。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目录第一节、项目概述 (3)1.1 政策背景 (3)第二节、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5)2.1 建设目标 (5)2.2 标准规范建设原则 (6)2.3 总体建设要求 (6)2.4 应用规范 (7)2.5 信息基础设施规范 (10)2.6 管理规范 (10)2.7 安全规范 (11)2.8 本期标准规范制定要求 (11)2.9 标准规范体系管理 (13)2.10 遵循和参考的标准与规范 (14)2.11 标准规范的制定 (16)2.12 动态标准管理系统 (22)第一节、项目概述1.1 政策背景卫生信息化工作是医改整体工作的重要一环。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中,都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信息化工作。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2010年2月11日由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实现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时期。

信息化项目建设规范V1

信息化项目建设规范V1

1.1 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1.1.1 关键名词信息化项目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信息安全、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系统等新建、扩建或者改建的工程项目。

1.1.2 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审批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是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决策机构,息化建设项目、审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资金预算安排等。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信息中心履行其职能),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负责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运行规范等,并支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在职责范围内支撑和代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其他日常事务。

信息中心是信息化建设、运维、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各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落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各项信息化决策,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具体实施等。

1.1.3 项目建设流程管理1) 项目建设流程2) 立项与审批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须严格立项管理,未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的信息化项目,一律不得建设。

自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机房、主机、存储、容灾备份等技术保障类)由信息中心申请立项,自建应用项目(包括信息化应用软件的开发、升级、维护、培训等)由项目需求业务部门会同信息中心申请立项,申请立项须编制《信息化项目立项申请表》及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重点关注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应包括项目建设目标、需求概要、技术方案概要、资金概算等内容。

其中项目建设目标和需求概要由需求部门提供,技术方案概要由信息中心提供,资金概算由需求部门和信息中心共同研究提出。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申请立项的项目统筹规划,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和信息中心对立项申请进行必要性论证,提出论证意见,并将论证通过的项目纳入年度预算。

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信息化项目,信息中心应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领导小组论证批复。

信息化规范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规范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规范标准体系建设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需要按照三维空间进行,包括技术、应用和管理三个维度。

技术维度主要是对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研究,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应用维度主要是对信息化应用标准和规范进行研究,以保证信息化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管理维度主要是对信息化管理标准和规范进行研究,以保证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这三个维度相互关联,互相支持,构成了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2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包括标准的分类、标准的层次结构、标准的制定和管理等方面。

在标准的分类上,可以按照技术、应用和管理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在标准的层次结构上,可以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进行分类;在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上,需要建立标准的制定机构和标准的管理机构,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3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优化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标准的制定上,需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需求,及时制定新的标准和修改旧的标准;在标准的管理上,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管理机制,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促进标准的实施和应用。

通过不断优化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可以更好地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三、总结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对于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通过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可以更好地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信息化标准所涉及的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个三维空间,包括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和应用领域。

这个空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标准的内容和意义。

在这个三维空间中,关键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手段,直接反映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

项目管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模式,而应用领域则是利用关键技术和项目管理等技术管理手段而开展的具体信息化工程项目。

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

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

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应用系统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而技术标准的科学确定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

标准不仅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南,也是信息系统建设效果评估的依据。

应用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软件、支撑软件和多个应用软件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它还要求充分利用数字虚拟空间,跨越各职能部门间的限制,实现各职能部门互联互通和跨部门协同办公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对职能部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按照此标准化体系,能够对政务数据和信息进行灵活、有效、多元化的管理,实现以政务信息驱动横向/纵向政务流程。

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总体标准、业务应用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化管理标准等。

1.1 总体标准总体标准包括术语标准、标准化指南和总技术要求等。

术语标准主要是为了统一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避免引起对它们的歧义性理解。

术语标准可分为烟草行业专用术语、基础术语和专业术语。

标准化指南包括标准化工作的工作导则、编制指南以及实施细则等。

总技术要求包括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要求以及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规范等。

1.2 应用标准应用标准分体系包括文档交换格式和应用系统等。

文档交换格式标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应用系统之间文档交换的兼容性而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烟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烟草行业工/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应的子系统的相关标准。

其中,烟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和其他应用系统。

1.3 信息资源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分体系包括数据元、信息分类与编码和数据库等。

数据元标准包括烟草行业专用数据元以及数据元的通用规则、贸易数据元和电子政务数据元等方面的相关标准。

信息分类是将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概念划分,以便于区别和判断不同的信息。

信息(软件)系统建设规范(2020年版)

信息(软件)系统建设规范(2020年版)

信息(软件)系统建设规范(2020年版)信息(软件)系统建设包括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运维管理系统、移动终端应用、各类中间件、数据库等,可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外包、采购的方式建设。

信息(软件)系统建设是我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重要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流程,提高建设质量,特制定本建设规范。

第一条信息(软件)系统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学校的信息化项目建设规范和标准。

第二条信息(软件)系统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处将对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进行全程监控、管理和协调。

第三条信息(软件)系统质量监控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技术方案制订、系统开发或购置、安装、测试、安全检测五个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

建设单位组织承建单位开展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与业务需求,撰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UML建模文档》、《项目进度计划》等文档,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送信息化管理处审核。

2.技术方案制订阶段。

承建单位根据需求分析,按照学校信息化项目建设相关标准,针对系统总体设计、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内容,撰写《项目技术方案》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会,通过后报送信息化管理处审核。

3.系统开发或购置阶段。

承建单位须根据需求分析、技术方案,严格遵照软件工程规范进行项目系统开发或购置,并与信息化管理处共同完成数据共享、程序交换接口、统一身份认证的集成。

项目开发或购置过程中若有需求变更,要符合开发规范和合同要求,由建设单位填写《需求变更控制报告》,并报送信息化管理处备案。

4.安装及测试阶段。

承建单位按要求完成信息(软件)系统开发后,与建设单位共同撰写《测试方案》,建设单位提交《虚拟机申请表》(附件1)申请运行环境,提交《域名申请/备案表》(附件2)申请系统域名,并进行相关部署和测试。

测试完成后提交《测试分析报告》至信息化管理处审核。

承建单位要做好软件配置项(包括软件文档和可执行程序等)的移交和相关培训工作。

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

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

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沈锡臣,陈怀楚(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北京100084)摘要: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如何规范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提出了高校信息化标准规范的体系结构,分别论述了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标准及应用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方面的指标,并重点分析了管理信息标准及应用规范的组成及编制原则。

研究表明,信息化标准和规范已经具备自身的体系结构,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于高等学校(或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具有高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应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些标准规范。

关键词:高等学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结构中图分类号:TP 391中国高校的信息标准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为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整体化信息系统的建设,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原有的信息标准都不能适应今天的需求。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学校各部门迫切需要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换,面对众多的应用系统及成千上万的信息,如何统一、科学、规范地分类和描述信息,使信息能有序流通、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信息化标准的研究和制订的目的在于满足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建立信息化标准的管理体系,保证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为实现教育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1 体系结构信息化标准覆盖面很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认识到,信息标准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结构化的。

考查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和URP(大学资源计划)的建设状况,提出了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标准(含信息的应用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几个大的方面,其结构图1所示。

图1 信息化标准规范的结构收稿日期:2002-06-20作者简介:沈锡臣(1945-),男(汉),山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系统建设标准和规范
1标准体系
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而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是技术标准的科学确定。

标准不仅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指针,也是信息系统建设效果评估的依据。

应用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从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软件、支撑软件及多个应用软件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系统信息安全、处理流程定义、信息内容格式、数据交换格式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它要求达到充分利用数字虚拟空间,跨越各职能部门间的限制,使各职能部门互联互通与跨部门协同办公的目标。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职能部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按照此标准化体系,能够对政务数据和信息进行灵活、有效、多元化的管理,实现以政务信息驱动横向/纵向政务流程。

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总体标准、业务应用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化管理标准等方面。

1.1总体标准
包括术语标准、标准化指南和总技术要求等。

术语标准主要包括与烟草行业信息化相关的术语标准,以统一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避免引起对它们的歧义性理解。

术语标准可分为烟草行业专用术语、基础术语和专业术语。

标准化指南包括标准化工作的工作导则、编制指南以及实施细则等。

总技术要求包括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要求以及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规范等。

1.2应用标准
应用标准分体系包括文档交换格式和应用系统等。

文档交换格式标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应用系统之间文档交换的兼容性而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烟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烟草行业工/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应的子系统的相关标准。

其中,烟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和其它应用系统。

1.3信息资源标准
信息资源标准分体系包括数据元、信息分类与编码和数据库等。

数据元标准包括烟草行业专用数据元以及数据元的通用规则、贸易数据元和电子政务数据元等方面的相关标准。

信息分类是指具有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按科学的规律集合在一起并进行概念的划分,以区别和判断不同的信息。

信息编码是对分类的信息,科学地赋予代码或某种符号体系,作为有关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和交换的共同语言。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包括方法性,区域、场所和地点,计量单位,人力资源,产品运输,组织机构代码和科学技术等标准以及烟草行业专用的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数据库标准包括烟草行业基础性数据库规范和通用的数据库规范。

1.4应用支撑标准
应用支撑标准分体系为各种烟草行业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它是一个与网络无关、与应用无关的基础设施,确保各类资源的可互连、可访问、可交换、可共享、可整合。

该分体系包括数据中心、描述技术和目录/Web服务等。

数据中心标准是指为保证不同网络、不同系统、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服务的标准。

它包括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和烟草行业数据中心开发等相关标准。

描述技术标准包括统一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可扩展置标语言(HTML)、超文本置标语言(XML)等相关标准。

目录/Web服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定位和标识各种数据和数据处理资源,并提供搜索和权限管理功能的服务机制。

目录服务标准包括X.500系列目录服务、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服务、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以及Web服务的描述语言、资源框架、业务流程描述和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等方面的相关标准。

1.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分体系为网络的组织、建设、运行、维护、管理以及设备生产、引进提供了主要技术依据,确保烟草网络基础设施间能互连和互通。

根据烟草行业对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的实际需求,烟草行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网络总体标准、SDH(同步数字体系)传送网、IP网、ATM网、以太网、卫星通信网以及相关接入标准、会议电视标准和综合布线等方面的相关标准。

1.6信息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分体系是确保烟草行业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确保信息和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障体系,为烟草行业提供所需的安全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该分体系包括信息安全体系、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物理安全和安全管理等。

信息安全体系标准包括安全体系结构、框架和模型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网络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例如,安全协议、网络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和密钥管理等。

系统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操作系统的安全、密码技术、电子签名、抗抵赖机制、鉴别机制和信息安全产品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应用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电子邮件安全、Web安全和域名系统安全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物理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物理设备的安全和设备的运行环境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安全管理包括与系统安全管理、测试与评估和等级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相
关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

1.7信息化管理标准
信息化管理标准分体系是确保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正常运行的保障体系。

信息化管理标准分体系主要包括系统管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验收与监理和质量管理等。

除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外,在该分体系中,还包括了烟草行业信息化管理所需的标准、规范以及相应的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等。

系统管理标准包括与烟草行业信息化管理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

软件工程标准包括软件文档编制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的维护及软件的评价等方面的相关标准。

项目管理标准主要是指与项目的规划、立项、审批、监理、验收以及技术培训等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

例如,烟草行业信息系统设计、可行性及软件投资管理办法等。

质量管理标准是指与在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时所涉及的诸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相关的标准和文件等。

1.8业务规范化标准
提升全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管理需要运用系统化的思路,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通过烟草行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成为规范全行业人力资源业务的契机。

1、业务分类标准
业务分类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如何清晰的划分业务类别、范围和准确定义是业务规范化的第一步。

2、业务流程标准
由于人力资源系统将在全行业推广和应用,因此相应的业务流程必须以标准化为基础,才能保证系统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运行。

3、业务处理标准
除业务定义无二义性、业务流程规范化外,还需要对业务处理制定相应标准,严谨地控制处理逻辑是保证业务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1.9接口标准
数据是核心,交换是价值,为了保证信息交换和共享,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标准。

1、接口协议
基于业界和行业的标准协议,是信息资源得以最大程度的综合利用的前提。

2、交换数据格式
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从根本上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互操作的问题。

3、与行业应用支撑平台的接口
应用支撑平台是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使信息得以共享的桥梁。

1.10实施/管理标准
本系统将在全国、全行业范围内应用,除了业务规范、接口标准外,还要保证人力资源系统在各级部署和实施时,在测试、验收和维护方面也要依据统一的部署策略和实施方法及步骤,从而保证项目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