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优秀教案(精品)
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汇总7篇)
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汇总7篇)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7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片段,在这部电视剧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板书:猴王出世)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课件出示:芝遂迸涧獐猕猿耶挈暝窍碣楷镌挠劣呵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三、自主学习,理清思路。
1.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2.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2-3):石猴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4):拜石猴为王。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出世。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2.交流。
课件出示: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1)理解“盖自”(自从)、“既久”(已久)、遂(于是)(2)提示: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
课件出示: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5.21猴王出世》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片段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分析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共同编写一个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故事等,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探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孙悟空的出生历程,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自己是孙悟空,思考自己在面对困境时会如何应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孙悟空为什么选择离开花果山?”“他在闯荡江湖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等。
1.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孙悟空的英勇机智和反抗精神中汲取正能量,培养勇敢、智慧、反抗不公的品质。
3.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播放《西游记》的片段、展示孙悟空的图像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小学语文《猴王出世》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猴王出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猴王出世》,使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3.学习故事中的成语和词语。
三、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如“石猴”、“水帘洞”等。
2.掌握故事中的成语和词语的正确用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孙悟空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孙悟空?(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猴王出世》,注意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精彩部分。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成语,如“石猴”、“水帘洞”、“脱颖而出”等。
2.分析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四)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根据故事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词语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讨论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故事中的抽象概念,如“石猴”、“水帘洞”等,帮助学生理解。
2.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如勇敢、智慧、正义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故事内容,讨论孙悟空为什么能成为猴王?2.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孙悟空的短文。
五、课后作业1.巩固词语和成语,熟读课文。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石猴”的象征意义: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孙悟空是一块在开天辟地时产生的仙石吗?这代表着他的起源与众不同的同时,也预示了他非凡的命运。
他不是普通的猴子,而是具有超凡脱俗潜力的石猴。
《猴王出世》优秀教案设计
《猴王出世》优秀教案设计《猴王出世》优秀教案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猴王出世》优秀教案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猴王出世》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古典名著”,其编排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的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量。
本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2、说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猴王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过。
(2)理解文章用词凝炼的特点,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积累。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说教学重点、难点及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经历,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弄清课文中一些词语的含义,读懂课文又是本课的难点。
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文章重点及难点的。
(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二、说教法: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不要过多地去干预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更多的事情就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去解决了。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但本课除了让学生读懂课文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因此,本课我还让学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著片断,在学生的学习上还是要稍加点拨的,所以适当的讲解还是必要的。
《猴王出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猴王出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猴王出世》。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主要角色的认识,以及对课文语言特色的感悟。
具体章节为第二课《猴王出世》,详细内容讲述了一只石猴在花果山历经奇遇,最终成为猴王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石猴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能力。
3.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勇敢、智慧、善良等品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语言特色的感悟,如对诗词、成语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理解石猴的形象特点,感悟故事所传递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西游记》中其他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猴王出世》。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石猴的形象特点。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诗词、成语,解释其含义,提高学生对课文语言特色的感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猴王出世》2. 石猴形象特点:勇敢、智慧、善良3. 课文语言特色:诗词、成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石猴成为猴王的过程。
(2)分析课文中运用到的诗词、成语,举例说明其作用。
2. 答案:(1)石猴在花果山历经奇遇,因勇敢、智慧、善良等品质,最终成为猴王。
(2)诗词、成语的运用,使课文更具文学韵味,如“石破天惊”、“腾云驾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其他章节,了解更多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猴王出世》是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是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从而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猴王出世》是本组最后一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作为略读课文的古代白话文小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不理解的词句,可以在预习时查字典或结合注释理解,教师略作讲解。
帮助学生感受猴王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写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教学目标】1.以“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用精读、略读、圈画重点、做批注等多种学习方法,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
3.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起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读几遍,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标段落,画生字新词重点句子;思考问题,写一写感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看过《西游记》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西游记》就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老师也喜欢《西游记》,因为我最喜欢其中的角色----孙悟空。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游记》,讲述了一只神奇的石猴成为美猴王的故事,我们看看,最初的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二、根据“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说一说本课重点问题。
2、学生回答:(1)石猴是从哪儿来的?(2)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三、指导阅读,了解石猴出世的过程及石猴的形象。
小学五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材精品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材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猴王出世》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诞生和他神奇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石猴出生、在花果山水帘洞生活,以及它成为猴王经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并解石猴形象特点。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传统文化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石猴形象特点,感受石猴勇敢、聪明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石猴出世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课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解石猴诞生过程。
3. 课堂讲解:a.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石猴形象特点。
c. 讲解石猴成为猴王经过,引导学生感受石猴勇敢、聪明品质。
4. 随堂练习:a. 学生互相讨论,用自己话复述石猴诞生过程。
b. 教师选取几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猴王出世》2. 主要内容:a. 石猴出生b. 花果山水帘洞c. 猴王诞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每个词写5遍。
b. 造句:用本课学到新词造句。
c. 课文复述:用自己话复述石猴诞生过程。
2. 答案:a. 生字新词:诞生、水帘洞、勇敢、聪明等。
b. 造句:例句:“他勇敢地面对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c. 课文复述: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解更多故事情节。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7《猴王出世》优质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7《猴王出世》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猴王出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出世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绘石猴出世、学艺、称王的过程,展示了孙悟空聪明、勇敢、机智的个性特点。
本课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并能熟练朗读课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类课文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西游记》这部作品还不够熟悉,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文中一些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还不够理解,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游记》及孙悟空的相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难点:文中一些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以及对孙悟空性格特点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查找相关资料。
2.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资料:收集与《西游记》和孙悟空相关的资料,用于课堂拓展。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孙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孙悟空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其性格特点。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7《猴王出世》优质精品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7《猴王出世》优质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猴王出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石猴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感受故事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曲折离奇,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和词语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石猴的形象;学会生字词,会用“灵机一动”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培养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石猴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激发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石猴的形象;学会生字词,会用“灵机一动”造句。
2.难点: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过程,体会石猴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课文插图: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学习。
4.PPT:用于展示课文内容、板书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石猴出世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提问:“你们知道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吗?”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8篇
《猴王出世》教案优秀8篇《猴王出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
2.了解课文内容,读懂“石猴”勇敢顽强,机智灵敏的个性特点。
3.学习生字词,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体会“石猴”勇敢顽强,机智灵敏的个性。
教学思路:本文是阅读文,且是《西游记》中的故事,多数学生已通过电视或读书已大致了解孙悟空(石猴)的来历、个性特点和经历,为此,教师可以轻松地讲解此文。
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解决问题。
学生再读课文,分组讨论,找出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解决此问题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人物个性。
较后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查阅资料,标出解释,标出不懂的地方,课上讨论。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你们较喜欢哪个人物?(孙悟空)2.你们知道孙悟空是从哪里来的吗?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出示幻灯片)二、通读全文,找出难懂字词、句子1.默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读不懂的字词和句子画出来,同学间可相互讨论。
2.交流自学情况,提问学生,通报难懂的字词和句子,老师作出释义,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
(出示幻灯片)词语释义:名曰:名字叫。
腹目:闭上眼睛。
石碣:石碑。
镌:刻。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
序齿:按年龄的大小顺序。
遮阴:遮挡阳光。
造化:课文中指福气;运气。
家当:家产。
石窍:石头边隙。
力倦神疲:指人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
形容非常高兴。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
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法可施的'样子。
句子释义:“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小学五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案设计(精选1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案设计(精选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猴王出世》教案设计篇1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⑴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2、能力训练点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渗透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4、美育渗透点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导读法。
2、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活动设计⑴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⑵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⑶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2、学生活动设计⑴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⑶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三、交流自学情况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15篇)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15篇)《猴王出世》教学设计(15篇)《猴王出世》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猴群玩耍的时候,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讲石猴和猴群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与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首先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月精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
其次他具有动物的特点,野性、机灵、顽皮。
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又是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作者巧妙地将他的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地啊又一代的读者。
【学情分析】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要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而达到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作为略读课文的近代白话文小说《猴王出世》,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不理解的词句,可以结合注释,或略作讲解,但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解释。
在阅读方法方面,要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出经典的魅力,真正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家当、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过程,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石猴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难点本篇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重点是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并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第1篇】《猴王出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2.初步感知文中猴王的鲜明个性,品味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文中猴王的鲜明个性,品味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字词过关1.课前交流: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的小说或是电视剧吗?你知道《西游记》中的什么故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游记》第一回里的故事《猴王出世》。
(板书课题:《猴王出世》)2.预习反馈:出示本课生字词,开火车认读词语,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多音字:呵特别用法:树阴顽耍难理解的词语:拖男挈女瞑目蹲身抓耳挠腮拱伏无违序齿排班(教师渗透理解难懂词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读、跳读)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件出示课前导读: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思考: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画下来。
2.走进文本,寻找答案(1)石猴是怎么出世的?请找到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学生回答:石猴由一块饱受日月精华的仙石迸裂而生。
师提示:在复述时要注意仙石到仙胞到石卵到石猴的过程要说清楚。
(理清线索:仙石---仙胞---石卵—石猴)(2)播放石猴出世影视片段,感受石猴出世的神奇。
看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受?(神奇、奇妙)(3)石猴怎样成为猴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预设学生回答:石猴与众猴约定,谁能进得去水帘洞再出来,就尊它为王。
石猴做到了,所以众猴信守诺言尊它为王。
师提示:在复述时要注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完整,众猴的约定这个前提不能漏掉。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7.《猴王出世》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7.《猴王出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猴王出世》是一篇经典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述了石猴从石头中诞生,并在花果山上建立起自己的王国的故事。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有趣,语言简洁优美,非常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特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解读和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难点: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以及对故事寓意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讨论交流、情景模拟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课文译文和解析4.学习卡片和练习册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猴王出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对生僻字和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进行情景模拟,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形象。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学习卡片上的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猴王出世》教案设计(通用6篇)
《猴王出世》教案设计(通用6篇)《猴王出世》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猴王出世》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猴王出世》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位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1、学生学习准备: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异,一些字词的用法与意思也和现在不一样。
课前,学生要根据“阅读提示”熟读课文,并能在课文中做做预习记录。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1、揭示课题。
提起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你知道他打哪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看老师写课题。
注意“猴”字。
(师先板书“神通广大”,再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了解“注释”的作用。
课题后面有个小(1),表示有注释,这篇文章很多地方有注释。
有了注释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内容。
那么,这个注释(1)告诉我们什么?(请学生回答)师小结:《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西游记》,和《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合称为四大古典名著,是用“古白话文”写的。
3、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4、根据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课文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1)学生回答。
(2)留在你脑海里的是一个怎样的猴王?5、小结过渡。
二、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细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
1、提问:你觉得哪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优秀5篇)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优秀5篇)《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根据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改编。
主要讲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
群猴玩耍时,发现了一股瀑布,相约能进入瀑布而不伤身体者为王。
石猴第一个勇敢地跳进瀑布,结果发现了水帘洞,因此被群猴拜为猴王。
这个勇敢的石猴就是后来的孙悟空。
作者巧妙地将猴的特征与人的性格融为一体,塑造出一个机敏、聪慧、勇敢而又善良的猴王形象。
这个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之倾倒。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
3、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结合有关语句,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
4、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吗?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简介作者及《西游记》主要内容。
)2、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是谁?(孙悟空)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猴王出世》,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自由读文。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3、开火车式读文,检查阅读情况。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围绕这件事情,作者讲述了哪几个部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3---5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精美教案(统编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石猴勇敢面对困难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演绎《猴王出世》的经典场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5.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美好语言,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故事情节理解:《猴王出世》的故事脉络、人物关系及性格特点,尤其是石猴的勇敢、机智和正义感。
-词汇成语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如“石破天惊”、“横空出世”等,以及它们的词义和用法。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写作手法,如何通过细节刻画形象,表达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猴王出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勇敢面对困难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石猴勇敢、机智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猴王出世》,使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提升思维品质: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课后,我应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猴王出世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7篇)
猴王出世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7篇)2022-12-15猴王出世教案(精选7篇)猴王出世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以及联系旧字等方法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生字,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语言精妙之处,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3、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结合有关语句,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感受石猴机敏聪慧、勇敢善良的品质。
4、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背诵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课前准备:1、学生观看《西游记》中《猴王出世》的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阅读文章做好准备。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吴承恩的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情预设对应策略一课前交流: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谁?二揭题:板书课题,指导猴的写法。
三预习汇报: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四深入品读: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呢?谁能用文章中的话告诉大家?生1:孙悟空,因为它神通广大。
生2:孙悟空,因为它忠心耿耿地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生3:孙悟空,因为它惩恶扬善。
生1:我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有点像古文。
生2: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3:我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两方面的内容:石猴是怎么来的和它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生读句子。
你们都喜欢孙悟空,那么孙悟空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西游记》第一回改编的《猴王出世》。
没错,这篇文章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因此语法、词汇与现代文章有所差异。
生谈主要内容。
你们跟他找得一样吗?简单地说,这猴子是从----(生:石头里蹦出来的)了解了石猴的出生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哪一句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课件一)呵,这花果山就是石猴的----同学们,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出示课件二)同学们自己读,你还能发现什么?师范读,你们也这样读一读。
公开课《猴王出世》教案(通用15篇)
公开课《猴王出世》教案(通用15篇)公开课《猴王出世》教案篇1知识教学点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能力训练点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德育渗透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优秀品质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的难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学生介绍自己心中的孙悟.3.那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出世,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不懂的划出来。
2.边读边想,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三、小组交流讨论汇报1 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石头里蹦出来的(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板书画石头——石猴众猴遵守诺言,拜为王的(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板书:美猴王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解决:若不能解结,提出来找其他同学(自愿举手)解结。
四、抽生或小组朗读课文,着重朗读指导第一段特别注意断句,读出赞美的感情、语气舒缓(学生读后教师范读)第二段注意体会石猴的勇敢无畏。
板书:勇敢无畏第三段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找到的好去处啊,他首先想到的是大家。
板书:一心想着大家注意“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的不厌其烦的点数里流露出的喜悦。
第四段读处猴性的顽劣可爱。
五、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古典小说语言的魅力,也深入认识了一个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孙悟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化身,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学们,默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不仅速度快,而且便于感悟课文内 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你明白了 什么?
2.交流讨论 (1)课文主要一件什么事? (2)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引领。 预设交流: ①明白了石猴是从哪里来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前七句话介绍了石猴的来历。 ②懂得了石猴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是从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一个有本 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 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石 猴笑道:‘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 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桥头要求众猴信守承诺拜他为 王等语句感受到的。 [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讲述了石猴成为美猴王的过程,其中有些关键语句 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指出,以便了解事情发展的脉络,为用自己的话复述做准备 。] 四、品读课文,细节中感悟“悟空”形象 1.明白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过程,你对这个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吗?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悟空的认识,活泼可爱、无私无畏、敢作敢为等) 2.再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些个性、品质特点?
21 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 ,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 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2.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 实在不理解的字词。 教学设计: 一、漫谈“悟空”,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孙悟空)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
3
3.交流,指导朗读 (1)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a.读到这里,联系你平时在电视中看到的孙悟空,说一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 什么情景? b.眼前的孙悟空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伶俐,身手不凡……) c.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相关语句。 (2)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 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 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a.通过石猴的语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b.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 五、复述课文,感悟写法 1.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2.比较课文的叙述和我们的叙述有什么不同之处?感受古代白话文的语言 简练、概括,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浅显、易懂。 六、置留作业,鼓励阅读名著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把《猴王出世》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接触到了四大名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你也可以读其他古典名著。希望同学们有一 个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写批注,也可以在日记本上写出读后的感受。
4
教学反思 5
1
2.同学们,这个嫉恶如仇、英勇无畏、而又极具反抗意识的孙悟空从哪儿来 ?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 王的经过。
[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学生通过电视、书籍已经对他有了初步的 了解,漫谈悟空引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语句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师生交流。 2.交流自学情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 句子的意思。 名曰:名字叫作。 石窍:石头边隙。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如果 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使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 ”这个意思就行了。) [古代白话文,学生读起来有一定困难,理解起来更是吃力,不要求学生字字 知其意,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即可。] 三、默读课文,感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