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合同的风险防范从不止于起草和审查
《企业合同风险防范》培训小结

《企业合同风险防范》培训小结
2021年6月29日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企业合同风险防范》培训,此次培训主要讲解了合同的一些典型风险问题,风险防范的解决形式及办法,合同起草、审核、签订、履行、存档过程中注意的要点及风险防范措施。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合同风险防范在公司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增强企业的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尽可能的把合同相关风险降到最低,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经济活动往来提供可靠保证。
根据培训内容结合工作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合同风险防范工作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合同审核流程中各涉及的职能部门重点审查的方向及内容,这样可以发挥各职能部门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且保证审查不漏项。
2、加强对合同签约单位的资信能力审查,来确保签约方的履约能力和风险发生后的赔偿能力。
可以充分利用各类APP软件进行全方面审查,或利用各类途径进行背景调查,了解签约方前期履约情况,必要时要求签约方提供相应加盖公章的各类证明材料作为合同附件。
3、采用标准合同。
合同签约时尽量采用我公司经编制、审核的标准合同,这样可以降低合同条款的错漏风险。
4、合同盖章严格执行先审批后签章,且尽量让签约方先签章,我们后签章。
签章前认真核对合同文本,确保签章合同文本与审核文本一致。
简述合同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简述合同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合同风险防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权益保护和风险控制。
下面将介绍20条关于简述合同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合同风险。
1. 审查合作伙伴的资质和信誉:在与合作伙伴签署合同之前,企业需要全面审查对方的资质和信誉,确认其是否具备履约能力。
2. 确定合同目标和内容:在合同起草阶段,企业应明确合同的目标和具体内容,确保各方对合同的理解一致,避免后期纠纷。
3. 明确合同条款和风险分担:合同应详细列明各项权益和义务,明确各方的风险分担,并在可能发生争议时提供争议解决的方式。
4. 编制完善的法律条款:合同应包含全面的法律条款,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执行有效性。
5.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的起草、审批、签署和履行流程,规范合同管理行为。
6. 加强风险预警和评估: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时刻关注合同的风险情况,及时调整策略,降低合同风险。
7. 合理设定合同期限:在确定合同期限时,企业应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和市场变化,合理设定合同的起止时间,避免合同期限过长或过短带来的风险。
8. 合同履约保证措施:企业可以要求合作伙伴提供履约保证措施,如保证金、担保等,确保合同的履约义务得到充分保障。
9. 熟悉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政策:企业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政策,确保自己的合同行为在合法合规范围内。
10.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合同风险。
11. 定期进行合同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矫正和调整。
12. 安排专业人员参与合同管理:企业应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确保合同的执行过程得到专业化、规范化和有效化管理。
13. 建立合同履约检查机制:企业应建立合同履约检查机制,定期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处理合同纠纷。
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1.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合同的各项条款应该尽量明确、详细,避免模糊、含糊不清,以防止争议和歧义的产生。
同时,应该注重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减少风险。
2.合同的完整性:合同的签订方应该确保合同的完整性,避免反复修改和漏洞。
在签订合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并加入针对这些情况的条款和规定,以防止未预料到的风险。
3.合同的权利义务平衡:合同的签订方应该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平衡的,避免一方在合同中获得过多的权利或承担过多的义务,以防止不公平的情况产生。
4.合同的合规性审查:在签订合同之前,签订方应该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合同的内容和条款符合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规定,以避免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或违法。
5.合同履行的监督与控制:在签订合同时,签订方应该设立相应的监督与控制机制,确保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和行为能够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防止风险的产生。
6.合同的争议解决机制:在合同中应该约定明确的争议解决机制,包括争议解决的方式、时间和程序等,以便在合同发生争议时能够及时解决,减少争议的影响和风险。
7.合同的法律保护措施:签订合同方应该充分了解和运用法律的保护措施,在合同中注明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在法律面前的权利和义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
8.合同的保密性保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签订方应该加强对合同的保密性保护,避免合同泄露和被他人利用的风险,可以采取技术和管理上的措施,确保合同的保密性。
总之,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签订方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尽量减少合同风险的发生。
同时,签订方应该保持对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的关注,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合同范本 风险应对

合同范本风险应对合同范本与风险应对在商业活动和各类交易中,合同是确保各方权益、明确责任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
而合同范本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合同框架,有助于提高合同签订的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即使使用合同范本,也不能完全消除合同风险。
因此,了解合同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一、合同范本的重要性(一)提高效率合同范本包含了常见的合同条款和格式,使用范本可以避免从零开始起草合同,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合同签订的效率。
(二)保证规范性范本通常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确保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使用范本可以减少因合同条款不规范而引发的法律纠纷。
(三)降低风险范本中的条款经过了反复推敲和实践验证,对常见的风险进行了合理的规避和分配。
使用范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合同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二、合同风险的类型(一)条款不明确风险合同条款表述不清、模糊或存在歧义,可能导致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不一致,从而引发纠纷。
例如,合同中对产品质量的描述不够具体,或者对交货时间的规定不够明确。
(二)违约责任风险合同中对违约责任的规定不明确或不合理,可能导致一方在违约时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者另一方无法获得充分的赔偿。
例如,合同中对违约金的数额约定过低,无法弥补守约方的损失。
(三)法律变更风险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导致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受到影响。
如果合同中没有对此进行相应的约定,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例如,某项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得原本合法的合同行为变得违法。
(四)不可抗力风险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如果合同中对不可抗力的定义、范围和后果没有明确约定,可能会在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时引发争议。
三、风险应对措施(一)仔细审查合同范本在使用合同范本之前,要仔细审查范本的内容,确保其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对于范本中的条款,要认真理解其含义和法律后果,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二)明确合同条款对于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如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价格、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要进行明确、具体的约定,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语言。
完善合同条款 防范合同风险

完善合同条款防范合同风险协议名称:完善合同条款防范合同风险一、背景介绍在商业活动中,合同是各方之间约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风险可能会对商业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防范合同风险,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执行力,本协议旨在完善合同条款。
二、合同风险的分类1. 法律风险:合同条款可能与法律法规相悖,导致合同无效。
2. 经济风险:合同条款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经济利益分配,导致一方受损。
3. 履约风险:合同条款可能存在模糊、不明确的履约义务,导致争议和纠纷。
三、完善合同条款的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合同条款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2. 明确明确性原则:合同条款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和歧义,减少履约风险。
3. 公平公平原则:合同条款应公平合理,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权益。
4. 完整完整原则:合同条款应全面、完整地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遗漏。
四、完善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1. 定义与解释条款:明确合同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定义,避免不同理解导致的争议。
2. 权利义务条款:详细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明确的履约要求和标准。
3. 保密条款:规定各方对于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的保密义务,防止信息泄露。
4. 违约责任条款:明确各方的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以减少违约风险。
5. 争议解决条款:规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和程序,例如仲裁、诉讼等。
6. 合同变更和解除条款:明确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7. 不可抗力条款:规定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减少风险。
五、完善合同条款的注意事项1. 法律咨询:在起草合同条款前,建议各方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清晰明了:合同条款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法律术语,以确保各方的理解。
3. 审慎修改:对于已经存在的合同,修改合同条款时应审慎考虑,避免引发新的争议。
4. 协商一致:合同条款的修改应经过各方的协商和一致同意,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
完善合同条款 防范合同风险

完善合同条款防范合同风险协议名称:合同条款完善协议一、背景介绍在商业活动中,合同是一种法律约束力强的文件,用于明确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由于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合同主体之间的差异,合同风险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防范合同风险,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本协议旨在完善合同条款,提供详细的内容规定和保障措施。
二、合同条款完善内容1. 定义和解释在合同中,为了避免双方对某些术语或概念的理解产生歧义,应当明确定义和解释相关术语。
例如,对于特定行业或特殊条款,应提供清晰的定义和解释,以确保双方对其含义的一致理解。
2. 合同目的和范围合同条款应明确规定合同的目的和范围,确保各方对合同的预期一致。
同时,条款中应明确规定合同的有效期限、终止条件和解除权利等内容,以防止合同无限期延长或双方无法解除合同的情况。
3. 权利和义务合同条款应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时间、质量要求、付款方式和期限、保密义务、违约责任等。
条款中应明确规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依据合同进行争议解决。
4. 保密条款为了保护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合同条款应包含保密条款。
该条款应规定双方对于获得的机密信息的保密责任、使用限制和违约责任等内容,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5. 不可抗力条款鉴于不可抗力事件可能对合同履行产生影响,合同条款应包含不可抗力条款,明确规定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该条款应规定不可抗力的定义、通知义务、履行期限的延长和合同解除的条件等内容。
6. 争议解决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合同纠纷,合同条款应明确规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和程序。
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包括仲裁、诉讼和调解等。
条款中应明确规定争议解决的地点、适用法律和仲裁机构等内容,以确保争议能够及时、公正地解决。
7. 其他相关条款根据实际情况,合同条款还可以包括其他相关条款,如知识产权、违约责任、合同变更和解释等。
这些条款应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以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合同风险防范对策800字

合同风险防范对策800字
合同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法律文书,可以确保合作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然而,在签订合同时,存在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合同风险防范对策:
1. 了解合同条款。
在签署任何合同之前,必须仔细研究合同的所有条款和条件,以确保自己理解每个细节和风险。
如果需要,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审核。
2. 谨慎选择合同对象。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进行彻底的背景调查和信用评估。
确保对方有足够的信誉和实力来履行合同条款。
3. 明确责任和义务。
在起草合同时,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设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方式。
这样可以减少因不可预见的事件而导致的争议和纠纷。
4. 风险分担机制。
在合同中设立风险分担机制,不仅保护自己的利益,也能增强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5. 合同变更和解决争议的程序。
在合同中明确变更和解决争议的程序,避免因为法律程序不清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和耗时。
6. 合同备案和监督。
签署完成后,必须将合同备案,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总之,在签订任何合同之前,必须了解所有细节和条款,明确责任和义务,设定风险分担机制,确定解决争议的程序等,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并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合同起草规避风险文案

合同起草规避风险文案《合同起草那些事儿——教你规避风险,轻松应对》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合同起草这档子事儿,这可真是门大学问呐!咱先说说为啥合同起草这么重要呢。
这就好比你要出门远行,合同就是你的地图和指南针,要是这玩意儿没弄好,那你可就容易在“商业丛林”里迷路甚至栽跟头啦。
所以啊,得重视起来,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瞎糊弄。
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合同起草的时候,那真是战战兢兢,深怕一个不小心就弄出个大篓子。
每次都跟捧着宝贝似的,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那认真劲儿,估计都能感动上天了。
起草合同的时候,千万别偷懒!就像盖房子得打好地基一样,每一个条款都要仔仔细细地考虑清楚。
否则,等出了问题再想亡羊补牢,那就晚咯。
而且吧,有时候那些条文看着都让人头疼,简直跟绕口令似的。
但没办法呀,这就是咱的责任,咬着牙也得啃下来。
还有个特别重要的点,就是要把那些模棱两可的词儿都给扔出去。
什么“大概”“也许”“差不多”,统统都不行!就得用那些明确、具体的表述,让对方一看就知道啥意思,没有任何歧义。
不然到时候打起官司来,那可就有的扯皮了。
我之前就碰到过一个合同,里面有个条款写得特别模糊,结果双方就因为这个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没办法,只能找律师来帮忙解决。
那律师费可不便宜啊,真是肉疼!所以说呀,咱宁愿在起草合同的时候多花点时间和精力,也别等到后面出了问题再来后悔。
另外,一定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
别光想着自己的利益,也得给人家留条活路呀。
这样双方才能愉快地合作嘛。
要是把对方逼得太紧,那人家还不得跟你拼命呀。
总之,合同起草就像是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掉下去。
但只要咱认真对待,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就能规避风险,轻松地走过这条钢丝。
希望朋友们以后在起草合同的时候都能顺顺利利的,别再因为合同的事儿犯愁啦!让我们一起在商业的海洋里稳稳地航行吧!。
完善合同条款 防范合同风险

完善合同条款防范合同风险合同名称:完善合同条款防范合同风险一、背景介绍在商业交易中,合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由于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合同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防范合同风险,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本协议旨在完善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二、合同完善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合同条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2. 公平公正原则:合同条款应当公平、公正,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单方面损害他方利益的情况发生。
3. 明确明确原则:合同条款应当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晰的表述,以免引发争议和误解。
4. 合理平衡原则:合同条款应当合理平衡各方的权益,避免一方过度受益而另一方受损。
5. 风险分担原则:合同条款应当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合理分担风险,避免一方承担过多风险。
三、完善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1. 定义和解释条款:在合同中明确定义和解释相关术语和条款,避免因理解不同而引发争议。
2. 合同的目的和范围:明确合同的目的和范围,确保各方对合同的理解一致,避免合同外的事项导致争议。
3. 合同的履行义务:明确各方的履行义务,包括时间、方式、地点等要求,确保合同能够按时、按要求履行。
4. 价格和支付条款:明确价格和支付方式,避免价格争议和付款纠纷的发生,确保合同的经济效益。
5. 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明确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机制,包括违约方的赔偿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确保合同的可执行性和争议的及时解决。
6. 保密和知识产权:明确保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责任,避免商业机密泄露和知识产权侵权的发生。
7.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明确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条件和程序,确保合同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8. 不可抗力和风险责任:明确不可抗力的定义和适用范围,以及各方在不可抗力事件中的风险责任。
9. 合同的生效和终止:明确合同的生效条件和终止条件,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供应商合同管理的关键问题和风险防范

供应商合同管理的关键问题和风险防范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供应商合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应商合同是保障公司与供应商之间权益和责任的重要法律文档,正确管理合同可以减少风险、提高效率并确保双方达成共识。
本文将讨论供应商合同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风险防范方法。
一、合同审查与起草合同审查是确保合同符合法规和公司政策的重要环节。
在审查合同时,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条款和条件:确保所有条款和条件明确清晰,不容易出现歧义或争议。
合同中应包含有关交付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
2. 法律合规性:确保合同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例如税务要求、环境标准等。
3. 风险分析:评估合同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例如,供应商未能按时履约可能导致的生产线停工和交货延误等风险。
在起草合同时,需要确保合同内容全面准确,包含关键条款和条件,并与供应商进行协商,以确保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和接受。
二、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正确选择合作供应商是供应商合同管理的核心。
以下是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关键问题和风险防范措施:1. 供应商信誉:了解供应商的信誉和声誉,包括其过去的商业记录、客户评价等。
可以通过参考其他合作伙伴的经验或进行背景调查来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度。
2. 资源和能力:评估供应商提供的资源和能力是否满足公司的需求,并排除供应商潜在的资源短缺问题。
3. 供应商稳定性: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持续提供产品或服务并满足公司的质量要求。
4. 合作合同:签订合作合同时,确保条款和条件与公司需求相符,并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另外,合同中应包括供应商绩效评估的具体标准和程序。
三、履约监督与管理合同履约阶段的监督与管理是确保供应商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履约监督与管理的关键问题和风险防范措施:1. 绩效评估: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并与供应商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何防范合同风险5篇

如何防范合同风险5篇第1篇示例:合同风险是企业和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一旦合同出现问题,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损失。
合同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防范合同风险,保障自身利益。
了解合同法律法规是防范合同风险的基础。
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才能生效。
在签订合同之前,务必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和学习,确保自身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
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合同条款的相关规定,尽量避免出现模糊和有歧义的条款,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认真审查合同内容是防范合同风险的重要环节。
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自己理解每一条款的含义和影响。
如果对某些条款不明确或有疑问,一定要及时与对方协商并进行修改。
在签署合同之前,也要检查合同中是否有漏洞和风险点,以免日后发生纠纷时损失惨重。
合同风险防范还需要注意保留证据和备份文件。
在签署合同之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件和相关证据,以备日后可能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也要及时备份和归档重要文件,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权益和立场。
在处理合同纠纷时,有充分的证据和文件支持,将更有利于维护自身的权益。
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也是防范合同风险的关键。
企业和个人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合同的起草、审查、签署、执行和变更流程,确保每一份合同都经过严格审查和控制。
合同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合同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分工,明确各方的义务和权利,以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的合同风险。
要保持谨慎和警惕的态度,及时处理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签订合同之前,要认真分析和评估合同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及时进行风险管控和解决。
一旦发现合同中存在问题或纠纷,要及时与对方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和恶化。
防范合同风险是企业和个人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通过了解法律法规、审查合同内容、保留证据、建立管理制度和保持警惕,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同风险带来的损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合同起草与风险防范

法律合同起草与风险防范一、引言在商业交易和法律事务中,合同起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同是双方达成协议并确保权益的法律文档。
然而,不当的合同起草可能导致争议以及风险的产生。
本文旨在介绍法律合同起草的基本原则和风险防范措施,以帮助读者降低合同纠纷的风险。
二、法律合同起草的基本原则1.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在合同中,应清楚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阐明双方在交易中的责任范围、义务和权益。
同时,还需要明确约定合同的履行期限、支付方式等重要内容。
2.精确表达合同条款:合同起草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模糊、模棱两可的措辞,以减少可能存在的歧义和合同争议。
3.适用法律法规:合同起草必须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在起草过程中,要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要求。
4.充分沟通与交流:在合同起草过程中,各方应充分沟通与交流,确保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致,并就模糊、争议性条款进行进一步协商。
三、法律合同起草的风险防范措施1.寻求专业法律意见:对于复杂的合同事务,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意见。
律师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经验,帮助你识别潜在的风险,并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2.详细审查合同条款:在起草合同之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
特别关注条款的清晰度、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确保合同中的每一条款都能明确表达各方的权益和义务。
3.风险评估与防范:在起草合同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例如,合同可添加违约责任条款、保密条款、解决争议的仲裁条款等,以减少合同纠纷的可能性。
4.定期更新与修订:商业环境和法律法规不断变化,合同起草后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情况和需求。
及时修订合同,可以帮助防范潜在的风险和纠纷。
四、结论合同起草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准确明确的合同条款可以帮助保护各方的权益,并减少合同纠纷的风险。
通过遵循法律合同起草的基本原则和风险防范措施,读者可提高合同起草的质量和减少风险,确保合同的执行和双方的利益。
合同管理制度的合规审查与风险防范

合同管理制度的合规审查与风险防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合同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同管理制度的合规审查与风险防范成为了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合规审查的重要性、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合规审查的具体内容和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合同并降低风险。
一、合规审查的重要性合规审查是指对合同的内容、条款以及执行过程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合规审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规审查可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可以排除一些不合法或不利于企业的条款,避免企业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其次,合规审查可以规范企业的合同管理行为。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并进行合规审查,可以使企业的合同管理流程更加规范、透明,减少合同管理中的错误和失误。
最后,合规审查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
通过对合同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可以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二、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有效进行合规审查和风险防范,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明确合同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明确责任和权限可以确保合同管理的高效性和规范性,避免因为责任不清晰而导致的合同管理混乱。
其次,建立合同管理的流程和制度。
合同管理流程应包括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履行和变更等环节,确保合同管理的全程可控。
再次,建立合同管理的档案和记录。
建立合同档案可以方便合同的查阅和管理,建立合同记录可以追踪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合同管理的培训和监督。
通过培训和监督,可以提高员工对合同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合规审查的具体内容合规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合同的法律合规性、商业合理性和风险可控性的审查。
法律合规性审查是对合同条款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审查。
合同条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定,否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合同风险防范措施风险在我们的⽣活之中时有发⽣,针对风险来说,我们为了减少在之后的过程之中,给相应的事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事先需要对风险进⾏预测和防范。
以下就是店铺⼩编为您介绍的有关于合同风险防范的⼀些措施的相关知识,欢迎⼤家阅读。
合同风险防范措施在合同起草、审核、签定、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均可以建⽴相应的制度规范、采取相应合同风险防范措施,防⽌在企业合同⽅⾯出现风险。
1、争取合同的起草权⼀般来讲,合同由谁起草,谁就掌握主动权。
2、认真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先要查看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了解其经营范围,以及对⽅的资⾦、信⽤,经营情况,其项⽬是否合法。
同时也要审查签约⼈的资格,查看对⽅提交的法⼈开具的正式书⾯授权证明,了解对⽅的合法⾝份和权限范围,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时效性。
对于标的额⼤的交易,还应到⼯商、税务、银⾏等单位调查对⽅当事⼈的资信能⼒。
3、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要⼀致使⽤统⼀的合同⽂本是好事。
但⼀定要对合同性质要了解,不要由于对合同性质了解不细,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
4、注意价款⽀付及其⽅式为了确保价款能够及时⾜额地收回,必须把好合同签订中价款⽀付及其⽅式的关,从源头上降低经营风险。
5、⽤词要严谨签订合同不仅要做到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要在合同中⽤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句或多义词,⽽且要注意合同的条款有⽆重复,或者前后是否⾃相⽭盾,以免使对⽅钻了空⼦。
6、明确规定双⽅应承担的义务、违约的责任许多合同只规定双⽅交易的主要条款,却忽略了双⽅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违约应承担的责任。
这样,⽆形中等于为双⽅解除了应负的责任,削弱了合同的约束⼒。
7、合同条款必须对等民法典明确规定当事⼈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的权利义务,⼀⽅享受权利,必须承担义务,合同条款的对等性是公平原则的重要内容。
对于义务多、责任重、权利少这类⼀边倒的合同,应谨慎与之签订合同。
因为⼀旦出现纠纷,本⽅将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公司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

公司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摘要】在公司法务工作中,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同审查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因合同漏洞导致的法律风险。
合同审查的流程包括对各项条款和条件进行逐一审核,确保合同内容完备和准确。
通过风险防范措施,可以在合同签订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降低公司的法律风险。
对于已经发生的合同纠纷,及时处理,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可以提升合同管理效率和规范性,减少合同管理中的风险。
加强合同审查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助于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和稳定发展。
持续优化法务工作流程和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是提升公司法务工作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公司法务、合同审查、风险防范、合同纠纷、合同管理体系、法务工作流程、优化、完善、加强、持续。
1. 引言1.1 公司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在公司法务工作中,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合同是公司与他人之间的书面协议,是约束双方行为的法律文件。
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发生纠纷,可能会导致公司承担重大法律责任。
合同审查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公司在签订合同之前充分了解合同内容和法律责任,避免因合同漏洞而引发纠纷。
风险防范也是公司法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措施,可以减少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保护公司利益。
公司法务部门需要制定合同审查流程和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以确保公司合规经营,降低合同纠纷的风险。
只有加强合同审查与风险防范,持续优化法务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公司才能更好地应对法律挑战,保障自身利益。
2. 正文2.1 合同审查的重要性合同审查是公司法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喁。
合同作为公司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重要约束和规范文件,经过合同审查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合同审查可以帮助公司充分了解合同内容,确保公司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完善合同条款 防范合同风险

完善合同条款防范合同风险协议名称:合同完善及风险防范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完善合同条款,以防范可能存在的合同风险,并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本协议适用于涉及合同签订的各类商业交易、合作协议等。
二、合同完善1. 合同目的明确: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交易目的、合作目标和预期成果,确保各方对合同目的的理解一致。
2. 条款明确详细:合同中的条款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述,以减少争议的发生。
3. 条款合法合规:合同中的条款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条款完整全面:合同中应涵盖各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机制等内容,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5. 条款格式规范:合同中的条款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以提高合同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三、合同风险防范1. 风险识别与评估:各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在合同中明确相关的风险提示和防范措施。
2. 风险分担机制:合同中应明确各方在风险发生时的责任和分担机制,以确保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得到合理分担。
3. 违约责任规定:合同中应明确各方在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和赔偿方式,以降低违约风险和损失。
4. 争议解决机制:合同中应明确争议解决的方式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以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
5. 保密义务约定: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保密义务,确保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得到妥善保护。
四、合同履行与监督1. 履行义务明确: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履行义务和期限,确保合同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履行。
2. 履行监督机制:合同中应明确履行监督的方式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履行报告、履行证明等,以确保合同履行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3. 变更和解除约定:合同中应明确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更需求或意外情况。
4. 合同解释权:合同中应明确合同解释的权利归属,以避免合同解释产生的争议和纠纷。
五、其他约定1. 通知方式:合同中应明确各方之间的通知方式和送达地址,以确保通知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合同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合同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是防范合同管理风险的关键。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流程,明确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权限,规范合同管理的各项操作。
其次,加强对合同的风险评估和识别。
在签订合同之前,企业
需要对合同涉及的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包括市场风险、信用
风险、合规风险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三,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还需要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核和把控。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当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条款的
合法性、合理性,避免存在模糊不清、不利于企业利益的条款。
另外,建议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加强信息披露和沟通。
及时
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合同的重要信息和变更情况,确保合同履行
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和沟通顺畅。
最后,企业还可以考虑购买合同履行保险等金融工具,以规避
合同管理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总之,合同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需要企业从制度建设、风险评估、合同条款审核、信息披露和沟通等多个方面全面考虑和部署,以确保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合法合规和风险可控。
完美合同攻防之道

完美合同攻防之道完美合同的攻防之道任何合同都是特定的交易主体经过博弈,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背景下,以特定的交易条件就特定标的所达成的利益平衡。
因此,合同中的任何权利义务都应该是有限的。
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法律人的职责是将相关的权利义务明确化、合法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履行过程或结果的不确定性,以规避风险和损失。
今夜,分享本文旨在让你在面对常见合同条款的起草和审查时,教会你如何根据客户的交易需求以及法律环境、交易背景等情况的不同,以最优的方式表述最优的内容,同时倡在融会贯通合同法精神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完成合同的起草等工作。
标的条款1. 标的描述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证明。
2. 合同订立时尚不能具体确定的信息,应明确具体确定的方式,或哪一方当事人有权以何种方式进行确定。
3. 合同标的不明确,可能导致合同不成立; 合同标的之范围、要求描述不清,极易发生争议。
数量条款1. 标的数量,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证明; 并应一并考虑约定:(1) 计数( 量) 之方式;(2) 计数( 量) 之依据;(3) 计数( 量) 之程序;(4) 计数( 量) 的证明及其形式要求。
2. 合同订立时尚不能具体确定数量的,应明确具体确定的方式,或哪一方当事人有权以何种方式进行确定。
质量标准条款1. 《合同法》未将合同标的之质量瑕疵与“标的与合同描述不符”区分对待。
2. 约定的质量标准,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证明。
除非有特别需要,通常应保持与下列质量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1) 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标准;(2) 出卖人提供的有关标的物的质量说明;(3) 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4) 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3. 采用样品买卖方式的,应在合同中对样品的封存方式及封存时间等进行说明,以便确定该封存样品与合同之间的联系。
4. 合同订立时尚不能具体确定的,应约定确定之方式,或哪一方当事人有权以何种方式进行确定。
合同管理全过程的风险防范及管控措施

合同管理全过程的风险防范及管控措施合同管理是组织内进行业务活动的重要环节。
由于合同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利益相关方,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漏洞。
为了防范风险,保障合同的有效执行,以下提供一些合同管理全过程的风险防范及管控措施。
1. 合同起草阶段的风险防范:- 风险识别与评估:对于合同要求的关键条款和合同主题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 清晰明确:合同应具备清晰明确的条款和责任分配,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导致争议。
- 法律合规性: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避免违法风险。
2. 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防范:- 职责明确:确保各方对于合同条款有充分的理解,并确保各方对自身责任的清晰认知。
- 权限审批:确保签订合同的人员具备相应的权限,避免未经授权或超越权限签订合同。
- 合同复核:在签订合同前进行合同的复核与审查,避免误解或缺失。
3. 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防范:- 监督与控制:建立健全的合同履行监督机制,确保履行各方按照约定时间和质量履行合同义务。
- 变更管理:对于合同变更要求,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程序,确保变更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 违约风险:对于违约行为,采取及时的应对和补救措施,并对违约责任进行严格追究。
4. 合同结束阶段的风险防范:- 结算与支付:确保在合同结束前完成结算与支付工作,避免未结算款项或纠纷的发生。
- 归档与保存:妥善保存合同及相关文件,以备将来的审计、检查和纠纷解决需要。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全过程的风险防范和管控措施需要从合同起草、签订、履行到结束环节全方位进行管理。
只有做好风险识别、加强监督控制、严格合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漏洞,实现合同管理的安全、高效和有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美合同的风险防范从不止于起草和审查在起草或者审查合同之前,律师首先要明确该合同的性质。
合同总要有个名称,我们不要千篇一律写“合同书”或者“协议书”,而不深究合同的性质。
只有明确合同的性质,才能正确地给合同命名。
律师应当养成习惯,就是针对起草的每一份合同,都在合同名称中明确合同的性质。
如果是审查修改合同,一定要让合同的名称和合同的性质相符。
委托人对法律不了解,或者不写合同名称,或者凭自己的理解写一个名称,但律师是专业人士,如果合同名称与性质不符,会使人怀疑律师的水平。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首先要明确合同的性质,是为了根据合同性质来确定适用的法律。
只有明确规范该合同的法律,才能够审查合同的效力,明确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在合同法分则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合同的分类,但仅仅依靠合同法中的分类是远远不够的,现实中存在的许多合同,在合同法中并无规定,而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
律师在合同法之外,还需要查找其他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性质进行正确的归类2查找相关法律在明确合同性质后,律师需要干的第二步工作是浏览该合同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
当然,律师需要首先去查阅合同法。
如果是合同法中的有名合同,律师需要将该章中的规定通读一次。
不要对自己的记忆力有太多的自信,律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法律记在心里。
即使是当年通过司法考试时背得滚瓜烂熟的东西,时间长了不用,也会模糊。
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合同法拿出来,翻上一遍,相关的记忆就会恢复。
这时去起草或者审查合同,就可避免犯低级错误。
也通过这样的方法,律师不断温习法律,加深记忆相关的行政法规也是必须查看的。
这些法规律师未必都学习过,大学课堂不讲,司法考试不考,但司法实践中却是常常涉及,需要律师了解。
这些行政法规的内容不需要律师记忆,但律师得知道有这样一部法规,需要时知道找到这部法规来浏览一次。
第三就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了。
这是更实用的工具,律师在起草或者审查合同中必须看的材料。
往往有许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内容,在司法解释中有处理的方法。
况且真正有了纠纷起诉到法院,人民法院的主要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在以上基础上,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查阅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3审查合同效力在对涉及起草合同的法律有个大致的了解后,律师首先考虑的就是该合同的法律效力。
当事人之间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相互制约,所谓口说无凭,立约为据。
法律规定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合同无效会导致尽管有约但不足为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得不到保障。
因此,律师在把关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审查合同的效力。
如果律师起草的合同最后被认定为无效,无疑是律师的责任。
当事人如果要求律师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法院会支持当事人的请求。
《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合同无效情形:(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审查中的法律检索调研。
对于前四项情形,实践中少见。
但律师依然要注意,这些事情律师是不应当参与的,更不用说帮助起草合同了。
一些律师守不住底线,收了当事人的钱,就认为什么事都应当做。
在一些事情中参与的太深,甚至为当事人出谋划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遇到这些事情,理智的律师应当给当事人讲清利害关系,给予劝阻。
劝阻无效,只能退出,不可助纣为虐。
但律师没有举报的义务。
律师重点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角度把握合同的效力。
对该条文中的“法律、行政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明确,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强制性规定进一步区别为效力性规定和管理性规定(或取缔性规定)。
所谓效力性规定,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合同不成立的规范;或者是法律及行政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这些禁止性规范后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但是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范后如果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
所谓管理性规定或取缔性规定,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违反此类规范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而且违反此类规范后如果使合同继续有效也并不损害国家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的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中明确强制性规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因此,律师在起草或者审查合同时,对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定要特别注意,要分析这些规定是否为强制性规定,违反这些规定是否会导致合同的无效。
要查阅相关的司法解释,在一些司法解释中,会明确违反哪些情形法院将认定合同无效。
律师应当将合同无效的后果给当事人讲清楚,如果当事人仍然坚持订立合同,律师也无可奈何。
社会的现实情况远比我们设想的复杂,有时候当事人明知道如此订立的合同将是无效合同,但考虑到各种因素,他仍然会订立合同。
律师如果一味地劝阻当事人,就有些犯傻。
4严格合同主体在确定合同的效力后,我们再考虑订立合同的主体。
如果签订合同的主体是自然人,要看是否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如果不是熟悉的人,一定要看身份证件,并将身份证复印留存。
特殊情况下,甚至需要通过公安机关核对一下该身份证的真伪。
如果是代理人,一定要对方出示委托书。
在委托书中要明确授权范围和委托事项,防止无权代理或者越权代理。
如果签订合同的是单位,要考虑是法人还是其他组织,要审查该单位的证件如营业执照或者单位代码证,看是否年检,并审查该单位的资质或者经营许可等。
与单位签订合同一定要盖该单位的公章,如果不盖公章,仅有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有时候会区分不清签订合同是个人行为还是单位行为。
合同盖章后,即便没有法定代表人签字,甚至没有任何人签字,都视为该单位的行为。
但我们又不可太迷信公章,要有防止假章的意识。
律师对现阶段公章的格式要有大概的了解,看到公章要考虑是否是假章。
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都会刻制假章盖在合同上。
事实上,刻一个假章太容易了,大街上随时随地可见小广告,拔一个电话就有人会将刻好的假章送到手。
但假章就是假章,细心看,总会有些纰漏,律师要帮助当事人把好关,防止被别人拿假章忽悠。
涉及处分财产的合同,一定要注意签订合同的人是否有权处分,要查看该财产权属的文件,证明签订合同人有权处分,或者得到授权,才可以和该人签订合同。
甚至还需要了解是否还有其他权利人,如房屋的共有人等,只有在其他权利人均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合同签订后不会被其他权利人找麻烦。
除了从法律上对合同主体把关外,律师还要从道德上考察合同签订者。
再完美的合同,也不如诚实的人。
选择一个诚实讲信用的合作者至关重要。
一个诚实讲信用的合作者,不会在合同中设置许多陷阱,不会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
即使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双方也容易沟通。
一些细小的违约行为,也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能够协商解决。
一个品德有问题的合作者,从签订合同之初,便有异心。
即使将合同签订得再完美,再严格,他照样会将你的委托人牵扯进无穷无尽的诉讼纠纷中。
因此,一个有经验的律师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合作者的人品、商誉进行了解,为委托人提出建议,供其参考。
5推敲合同内容合同内容不可太简单,太简单说明对合同履行的细节考虑的少,出现纠纷后往往会无约可依。
但太烦琐,国人又有些不适应。
有些律师从网上下载些所谓合同的范本,提供给委托人。
委托人一看密密麻麻十几页,心就烦,简单瞟几眼,就告诉律师改的简单些。
合同的内容约定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合同履行是否烦琐。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的细节比较多,合同约定的就应当细致些。
如果合同履行比较简单,合同的内容自然也应当简单。
合同如果有一定的背景,在合同前应当适当叙述。
我们一般用“鉴于”二字开头,把合同的背景叙述清楚,让人了解什么样的事实与本次合同的签订有关。
如果在签订本合同前已经有了不少文件,在背景介绍中不妨将涉及的文件罗列。
合同内容的核心是双方的权利义务。
权利是合同的主体能得到什么,义务是合同主体必须为对方付出什么。
我们不妨在起草合同前罗列一下,甲方的权利是什么,义务是什么;乙方的权利是什么,义务是什么。
罗列清楚之后,我们就知道甲方希望得到什么,准备付出什么;乙方希望得到什么,准备付出什么。
从人的本性来讲,许多人都是希望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因此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努力争取多得到,少付出。
甲方这样想,这样努力;乙方也这样想,这样努力。
双方互相努力的结果,是大致的平衡。
《合同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事实上,权利义务的公平,是各方争取博弈的结果。
律师在起草审查合同过程中,尽管是受一方当事人委托起草合同,但不可一味地为委托人考虑,增加一方委托人的权利,减少一方委托人的义务。
这样的合同,对方必然不会同意。
因此,律师要学会站在一个比较公正的立场来起草合同,既要考虑甲方的利益,也要考虑乙方的利益,这样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的概率就更大些。
一些人起草合同,往往把一方的权利义务集中在一起叙述,一条为甲方的权利义务,另一条为乙方的权利义务。
看似简单,其实不妥。
权利义务的履行还需要约定履行的前后顺序,我们称之为合同履行程序,即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我们特别要注意通过履行程序来制约对方。
就是要把各自的权利义务的履行时间进行前后排序,你履行一定的义务,我得到一定的权利,再去履行一定的义务,这样环环相扣,互相制约。
这样约定的好处,就是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的前后顺序,如果对方不按照合同约定的顺序履行,己方就可以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在明确约定权利义务之后,另一个考虑的问题就是设计违约责任。
设计违约责任的目的是制约对方,使其不敢违约,否则会承担不利的后果。
在起草合同时,要和当事人商量,该合同中在履行过程中最担心出现的纠纷是什么。
这最担心出现的纠纷,就应当在合同中约定比较重的违约责任。
也就是说,我们要区分重大违约和一般违约。
一般违约行为,即使出现,对整个合同履行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可以笼统约定违约责任。
但对于重大违约行为要明确约定违约责任,要特别约定违约责任,违约责任要足以使对方尽可能避免因违约带来的损失。
合同的语言一定要意思表达明确,不可模棱两可。
宁可多写几句,把把事情叙述明白,也要减少歧义。
特别防止在订立合同时双方就理解不一,双方心里想的就不一样。
到出现纠纷,这方说是这个意思,那方说是另一个意思。
因此,要使用规范的语言,使用专业化术语。
有必要时,对某些容易产生歧义的术语要作出特别的解释。
不要相信口头承诺。
一些当事人不同意律师把一些内容写进合同中去,会告诉律师当事人之间有口头承诺。
如果是诚实的当事人,这些口头承诺也会遵守。
否则,事后出现纠纷,一方否认,法院将无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