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日月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9《日月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9《日月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7d70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3.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9《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
3.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引入相关话题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为学习课文《日月明》做铺垫。
2. 学习课文(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表达。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彼此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语文游戏(10分钟)通过语文游戏或互动小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情感体验(10分钟)让小组选择一个段落,对应自然中的一种景象进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6. 课堂总结(5分钟)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关键点,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本课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2.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所述的景象,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他们在讨论自然景象的时候表现出了热情和积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9《日月明》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朐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61992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2.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识认词语《日》、《月》、《明》。
2.能够正确书写词语《日月明》。
3.能够用词语《日月明》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4.能够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感知词语《日月明》的含义。
5.激发学生对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词语《日月明》的识别与书写。
2.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感知词语《日月明》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日月明》相关的图片或动画。
2.实物:如阳光、月亮、星星等相关道具。
3.课堂布置:保证教学环境的明亮,方便学生观察日月明等天文现象。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有关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2. 引入新词教师出示词语《日月明》,读音,并带领学生一起读准,鼓励学生尝试模仿。
3. 识字训练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日月明》的字形和含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听写和模仿书写。
4. 语言表达教师带领学生尝试使用词语《日月明》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日月等天文现象。
5. 情景演练教师设计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词语《日月明》,加深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6. 小结反思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词语《日月明》的写法和含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和疑问。
2.开展相关手工制作或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日月明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复习词语《日月明》的字形写法。
2.家长协助下,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日月明的手工作品。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对于词语《日月明》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语文的兴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1c23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e.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月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情节;3.通过听读、分析和表达,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堂板书;3.《日月明》故事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呈现多媒体课件,借助图片与孩子们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幼儿园、家庭或书本中的月亮、太阳、星星等,让孩子们自由地叙述自己对日月星辰的认知,再依据孩子们的叙述,引导学生形成结论:“日月星辰每天升起,运行一周,再退回去,就像在跳舞。
”2. 了解故事情节1.阅读故事书。
老师请同学排好队伍,走到教师的讲台前,让孩子们亲自拿起书看过一遍。
2.贴士解读。
老师要仔细阐述故事含义,并通过板书工具进行记录。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回答告诉老师,这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方向。
3.独立思考。
老师让学生自己思考,价值的意义是什么。
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采取教育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获取知识。
3. 故事中人物形象老师通过课件设计,给孩子展示与《日月明》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孩子们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带领孩子们欣赏其美。
4. 教学过程提问(1) 《日月明》故事的情节是什么?情节是指故事中的基本结构。
老师鼓励学生自己分析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动和思想。
(2) 故事中的太阳和月亮是谁?提问之后,鼓励学生回忆,并动态形象地描述每个人物。
可以通过教育游戏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孩子对公平、公正等价值观的认识。
(3)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言,在讨论中体验到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乐趣。
5. 练习口语表达能力老师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根据所学到的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仿主角们对话,练习语音语调以及思维逻辑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水平。
四、课堂小结1.故事《日月明》情节的最大意义是什么?2.你认为《日月明》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3.《日月明》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很友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日月明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日月明](https://img.taocdn.com/s3/m/f5b289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7.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日月明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辨认日月明。
2.能够正确读、写日月明。
3.能够了解日月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日月明的辨认。
2.日月明的读写。
三、教学难点
1.日月与其他汉字的区别。
2.读写日月的字形。
四、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日”、“月”、“明”。
2.小黑板和粉笔。
3.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
通过复习前面几个单元所学的汉字,巩固学生的汉字认知能力。
2. 介绍新知
让学生观察识字卡片,并问“这是什么字?”引导学生认识“日”,然后介绍“月”和“明”,并让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3. 练习
1.让学生根据老师写在小黑板上的汉字,用识字卡片组合成正确的汉字,并读出来。
2.让学生在纸上模仿老师书写课上所学的汉字,然后检查书写是否正确。
3.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目和日期,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汉字的组合,尝试辨认是“日”还是“月”,并快速读出来。
4. 拓展
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日月的变化,思考日月的作用,并在课堂上讨论。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汉字“日”、“月”、“明”的认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识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参与,通过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2344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e.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识字《日月明》,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技巧和基本笔画;
2.让学生了解《日月明》的意义和相关知识;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日月明》的书写;
2.理解《日月明》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日月明》;
2.黑板、彩笔;
3.识字教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
老师复习《日月明》前面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第二步:新词导入
1.展示识字卡《日月明》,让学生观察认真。
2.请学生大声跟随老师朗读词语。
第三步:书写练习
1.通过黑板上展示词语的笔画,教授学生正确的书写技巧。
2.让学生试着在纸上模仿书写。
第四步:理解词义
1.老师向学生解释《日月明》的意义,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内涵。
2.老师引导学生联想词语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认知。
第五步:活动设计
1.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更好理解词语的意义。
2.让学生自由创作有关《日月明》的文章或诗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布置《日月明》的书写作业,要求学生用心书写;
2.写一段关于《日月明》的读后感或感悟。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词语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勤奋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日月明》这个词语。
祝大家学习进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7109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a.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月明》这篇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学习认读生字词“日”、“月”、“明”,并掌握其正确的写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1.《日月明》课文;2.黑板、白板、彩笔;3.PPT 等数字教学设备。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 分钟)1.教师将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出来,引入课文《日月明》主题;2.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了解“日”、“月”、“明”等生字词。
3.2 学习内容(20 分钟)1.教师在黑板或 PPT 上展示课文《日月明》;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3.学生熟读课文,教师解析不懂的词汇和句子。
3.3 讨论与思考(15 分钟)1.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日月明》的诗句有哪些?它们有什么意义?;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并评价学生回答。
3.4 拓展(10 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太阳、月亮、星星等自然现象;2.学生认真听讲,提出问题,教师带领学生思考。
3.5 总结(5 分钟)1.对本节课的学习展开讨论,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2.教师收集学生的观点,总结教学要点。
四、教学评价1.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2.评价标准:学生的听课、跟读、讨论成果,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态度和表现等。
五、教学延伸在学生掌握了课文《日月明》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如夜间星象观察或太阳生态日等,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开展创作活动,让他们通过创作文学小说或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与生命等方面的认识和感悟。
至此,我们以 Markdown 文本格式的方式完成了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明》教案。
通过本课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对于《日月明》这篇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日月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日月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f98d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3.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日月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日月明的故事。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培养其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表达与诠释故事中的意义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太阳和月亮的话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
2.分析课文: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情感体验
1.师生互动,让学生谈谈对日月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太阳或月亮,你会怎么做?
4. 创意活动
1.学生绘制太阳和月亮的图片,注重表达学生对自然界的情感和理解。
2.分享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
1.复习课文,默写课文的关键内容。
2.家长帮助下,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延伸阅读
可以推荐给学生有关太阳、月亮或星星的科普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自然界充满敬畏之心。
以上是关于《日月明》的教案,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
日月明(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一年级语文上册
![日月明(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一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380ca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5.png)
6 日月明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力、尖、尘”等11个生字,会写“力、男、土”等5个字和卧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3.感受识字的乐趣,产生自主识字的热情。
1.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2.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会写“力、男、土”等5个字和卧钩1个笔画。
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能正确书写本课的5个字和提1个笔画。
合作交流图片识字多种方法朗读书写指导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1.认识“对、歌、雨、风、虫、清、绿、桃、红”9个生字和绞丝旁1个偏旁。
2.会写“云、雨、虫”3个字和提1个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块一回顾旧知,顺势揭题师:你认识这些图片和这些象形字吗?活动一:猜一猜下列图片对应的汉字。
生:日、月、水、火。
师:一起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注意“明”是后鼻音,怎样记住“明”字呢?生:加一加,“日”加“月”组成新字“明”。
师:古人可真有意思,他们白天看到的最亮的事物是太阳,也就是“日”;晚上看到的最亮的是月亮。
把“日”和“月”这两个字加起来,就成了“明”。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它们都藏在《日月明》这篇课文里。
板块二初读课文,指导正音师: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同桌合作读)师:小朋友们注意“尘、众、双”是翘舌音,“森、从”是平舌音,“尘、林、森、心”是前鼻音。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生单独朗读)师:真棒,全班一起读。
(生齐读课文)板块三再读课文,强化规律师:文中像“明”这样的,由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组合起来的字还有哪些?请你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出来。
(学生交流)明男尖尘从众林森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力”字的?生:“刀”字的撇画出头就是“力”。
师:猜一猜:为什么古人把“田”和“力”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男”字?生:古时候,在田间劳作的基本上都是有很大力气的男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ea3c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2.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诗歌《日月明》。
2.能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体会作者的用心。
3.能通过描绘,展示诗歌表达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2.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情感。
3.运用想象力描绘诗歌中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 诗歌朗读(10分钟)
•让学生跟读老师朗读的《日月明》。
•指导学生注意语调和停顿,感受诗歌的韵律。
2. 诗歌理解(15分钟)
•与学生一起分析诗歌中的内容,谈论日月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用日月来比喻父母和老师。
3. 诗歌描绘(20分钟)
•让学生在课本上描绘日出日落的景象,展示学生的想象力。
•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描绘场景,激发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4. 情感体会(10分钟)
•与学生分享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让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心感受日月哺育之恩。
四、课后作业
1.背诵《日月明》。
2.在练习本上描绘日出日落的画面。
3.写一篇短文表达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诗歌《日月明》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陪伴和
关爱。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需要注意
的是,在诗歌描绘环节,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未来的课堂上加以训练和指导。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设计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adb8ea9ec3d5bbfd0a74d1.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设计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设计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感受祖国文字的无穷魅力,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在领悟会意字特点的基础上记忆字形,增强识字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领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卡片。
(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节读韵文。
二、品读韵文。
(用时:25分钟)1.范读韵文。
2.引导同桌互读韵文。
3.组织学生自选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4.过渡: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5.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韵文,并观察韵文每小节的特点。
6.小结:小朋友,像这样能表示意思的字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会意字”。
三、拓展延伸。
(用时:10分钟)1.启发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会意字?2.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
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识字能力。
正确书写“力、手、水”3个字。
教学准备投影片、红日等图片,一份本课会意字的独体字的卡片。
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一、小资料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叫“会意字”。
让我们一起认识下面几个会意字,看看它们是不是很有趣。
二、出示:“明、鲜、尘、灭、男、休、看、林、森、从、众”整体认知。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类。
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从;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3、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
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优秀8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02910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1.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优秀8篇《日月明》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识字导入1、出示“日、月、鱼、羊、小、土、小、大、一、火、田、人、木、目”(红苹果造型)(1)生:(齐读生字)(2)指名读生字,读对的奖一个苹果生字(3)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那么多的生字,今天我们再来学2个生字。
2、教学生字“力”(1)课件显示象形文字,师:小朋友,你认识这个字吗?看看它像什么呀?它就像农民伯伯耕田用的犁,为什么它会变成“力”呢?(指名回答)(2)“力”组词(3)教学生字“手”(1)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猜猜这是什么字呀?课件显示象形文字(用手演示)你们看,这里的一横一横就像我们的手指,现在的手是这样写的,(出示“手”)手的用处可大了,接下来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用手来做做动作吧。
(2)做动作:伸手、拍手、拉手二、组合识字形1、教学生字“明”(1)(出示日月的图),师:图上画着什么?(2)出示日月的图和字,师:看着这个红红的太阳,你想起了哪一个生字?(日)看着这个弯弯的月亮,你又想起了哪个字?(月)(3)师:日和月也学小朋友刚才的动作手拉手,看,它们手拉手后变成了一个新的生字——明(指导读准明的后鼻音)你们猜猜,明是什么意思?(4)指名猜想明的意思2、组合生字(1)师:日和月手拉手变成了明,我们可以给它们做成一道加法算式,我要请得到“日”和“月”的两个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做这道加法算式。
板书:日+月=明(学生上来贴图)(2)认读生字卡片:鲜、尘、尖、灭、男、休、看,(重点指导尘的前鼻音,鲜和尖的三拼音)(3)这些生字宝宝没有小朋友手中的小苹果帮忙可做不成加法算式呀,你们愿意帮帮它吗?(师手举一个字,然后指名上台贴字):(4)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3、观察字形变化三、读文明字义1、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生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点评、表扬)3、去拼音读课文[看时间,有时间多用几种朗读形式]4、理解字义(1)出示“看”的卡片,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字,谁来做一下看的动作呢?做看的动作师:这个动作谁最喜欢做?为什么要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呢?(2)总结方法,师:你看,“看”这个字就是把手放在眼睛的上面,所以我们在想看的意思的时候只要联系前面的两个独体字的意思就能想出后面生字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日月明〔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日月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563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8.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日、月、明的基本意义。
2.学习用句型“日月明晃晃,一年四季长”表达。
3.了解日月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日、月、明三个单词的拼音和基本意义。
2.掌握句型“日月明晃晃,一年四季长”的表达方式。
3.了解日月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三、教学准备1.课文:《日月明》。
2.图片:太阳、月亮、星星等。
3.工具:幻灯片、PPT等。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学习在课前,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日月明的视频或者是图片,引导学生对日月明产生兴趣。
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日月明的变化,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引导学生试着拼读和识别日月明三个单词,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这些词的发音和意思。
然后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者是动画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日月,包括它们的形态、作用等等。
3. 学习课文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每个单词的意义,然后教导他们排练“日月明晃晃,一年四季长”这个句型。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模仿来掌握句型,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4. 听说练习在学习完课文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口音,选择一些任务进行听说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语音和语感能力。
例如,让学生表达他们对日月之间关系的看法,或者是让他们描述日月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5. 总结感悟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谈一下他们在这节课中学到什么,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鼓励学生说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跟家人小小交流,了解一下日月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整理和记忆本节课的句型和单词。
六、教学总结这节课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到日月对生命和节气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语言让他们自我表达与探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语感能力。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性,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营造温馨、放松的教学氛围,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月明》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月明》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e61a8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6.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月明》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日月对人们的重要性。
2.能正确书写生字和熟练运用。
3.能听懂故事内容,提炼主旨。
4.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日月的特点。
5.能正确理解古诗《静夜思》。
二、教学重点1.听说读写课文《日月明》。
2.认读并熟练运用生字。
三、教学难点1.理解日月对人们的重要性。
2.理解古诗《静夜思》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课文《日月明》。
2.生字卡片。
3.多媒体设备。
4.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日月对人们的重要性。
2.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老师读课文《日月明》。
3.课文讲解:解释课文中生字词语的意义。
4.生字学习:教授生字并让学生书写。
5.句型训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造句。
6.课后作业:练习书写生字和课文。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重复背诵课文《日月明》。
2.古诗学习:讲解古诗《静夜思》的意境,让学生体会。
3.古诗背诵:让学生尝试背诵《静夜思》。
4.古诗理解: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5.综合练习:进行听写练习,巩固课文和生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课文和古诗的学习,理解日月的重要性和感受古诗的美妙意境,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古诗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辅助讲解和引导,下节课需要加强对古诗的解读和体会。
七、延伸拓展1.让学生在家中观察日月的变化,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静夜思》,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理解更多的文化内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设计(精选14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设计(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d8e3b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9.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设计(精选14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设计篇1教学目标:1.领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感受祖国文字的无穷魅力,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在领悟会意字特点的基础上记忆字形,增强识字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领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卡片。
(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节读韵文。
二、品读韵文。
(用时:25分钟)1.范读韵文。
2.引导同桌互读韵文。
3.组织学生自选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4.过渡: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5.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韵文,并观察韵文每小节的特点。
6.小结:小朋友,像这样能表示意思的字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会意字”。
三、拓展延伸。
(用时:10分钟)1.启发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会意字?2.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设计篇2【设计理念】本课设计是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通过读词语了解四个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4.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5.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构成本课生字的部件卡。
有关识字的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你们还记得《阳光》这篇课文吗,太阳光芒四射,洒遍了大地,所以日的意思是──(学生回答),月呢?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月明》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月明》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b623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4.png)
-在讲解生字时,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如“找朋友”(将字与相应的词语配对),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对于汉字结构规律的理解,教师可以用“日”和“月”组成“明”字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会意字的构成原理。
-在词语运用方面,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用“早上”、“去来”等词语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词语理解:强调对词语“日月明”、“早上”、“去来”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达。
-诗歌朗读: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生字记忆:一年级学生记忆生字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形近字、多音字。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忆生字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字的概念、记忆方法和在诗歌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汉字结构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月明》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首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学生们很快就对“日、月、明”这几个生字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这些字。这说明,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融入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汉字结构规律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讲解“明”字由“日”和“月”组成时,有的学生难以理解会意字的构成原理。为此,我采用了图解和实物展示的方法,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汉字的结构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关注学生对汉字结构规律的理解,尽量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ffa9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e.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日月明》这篇识字课文,学生能够认读生字“日”、“月”、“明”,并掌握它们的含义。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日”、“月”、“明”,掌握书写规范。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4.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帮助他们自信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日”、“月”、“明”。
2.书写生字“日”、“月”、“明”。
3.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日月明》教科书及教案2.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3.学生练习本、铅笔和橡皮擦4.教师备课笔记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书写的生字“日”、“月”、“明”,并询问他们是否认识这些字。
2.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讨论太阳、月亮等与字义相关的事物。
第二步:学习识字(15分钟)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日月明》,重点讲解生字“日”、“月”、“明”的读音和含义。
2.分别书写生字“日”、“月”、“明”,并让学生模仿书写。
3.练习组词,让学生动手拆解字,组合成新的词汇。
第三步:理解课文(15分钟)1.以问题引导,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步:朗读和表演(15分钟)1.组织学生逐句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2.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培养表达能力。
第五步:巩固练习(15分钟)1.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的写字练习。
2.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读了生字“日”、“月”、“明”,并掌握了它们的含义。
同时,通过朗读和表演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本上的写字练习。
2.默写生字“日”、“月”、“明”并组词。
3.复述课文《日月明》的主要内容。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日月明》这篇识字课文。
人教版一年级日月明教案(4篇)
![人教版一年级日月明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1195c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b.png)
人教版一年级日月明教案(4篇)日月明篇一《日月明》教学反思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并掌握一些识记汉字的方法。
备课时,我考虑到本课课文没有情节,不知学生会不会感到枯燥虽然课文短小,琅琅上口,但是学生会不会掌握后就对他不感兴趣了要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课文感兴趣,并能主动地学习,更能以课文为"砖",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喜欢识字,在课外更主动地学习汉字。
于是我设计了教学过程: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鱼,羊,小,土,大"等已学过的独体字。
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骄傲地说:"我能把这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我故意拖长声音,灵活的学生马上接上:"明!"我因势利导:"'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阳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来就是明。
"我表扬这位学生,并乘机激励学生自主要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的内容。
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我到各小组中指导,和他们一起讨论。
汇报时,钰欣抢先举手:"老师我知道'一'就像一张浸水的被子,盖在'火'上,火就'灭'了。
"他还运用了消防知识。
有的说:"手放在眼上就是看。
"还把手放在眼前,边说边比划着。
……大家七嘴八舌地将这把自己想到地说出来,唯独没人说"休"字。
我因势利导:"人干活累了,靠在树边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约而同地说。
哲宇举手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明是左右结构,尘是上下结构。
"我乘机表扬了他:"哲宇真聪明,能积极动脑筋,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秘密。
"并拥抱了他,学生们羡慕不已,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创新意识,认真观察品质的教育。
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最新7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ca4c5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7.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最新7篇日月明篇一比一比再组词明()尘()休()林()从()朋()尖()体()森()众()答案:明月尘土休息树林从来朋友笔尖身体森林众多让我们一起飞上天空,把你认识的字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让天空更美丽。
小朋友,你能选出正确的读音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植物园,把你认识的词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让植物园更漂亮:一字组词,看谁让花开得更美丽:《日月明》教案篇二一、教材简介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着这样的文字似乎能听到稚嫩的童音,那么动听,那么美妙。
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
巧妙的会意构字,能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二、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四、教学难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五、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词语卡。
六、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短短的韵文,这篇韵文会教我们认很多字呢!来,齐读课题日月明(出示课件)2、自由读韵文,认认生字。
三、看图说说这些象形字的特点。
四、看图认新字:1、认识新字明①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新朋友。
我们先来看几个老朋友。
(出示太阳)这是老朋友日,(出示月亮)这是老朋友月。
现在,太阳想和月亮交朋友了,就变成了一个新的字:明(课件出示)。
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吗?你能用明组什么词语?(随机出示词卡片:明白、明天、明亮、明月)②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它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
这样组成的字才好看。
2、学习鲜①另外有两个老朋友听说日和月交了朋友,它么也飞了出来,(出示课件)一个是鱼,一个是羊。
这个字念什么?②你们以前有没有看到过鲜?我们可以组什么词?③你们发现鲜合起来的两个字:鱼和羊味道都很鲜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鲜美了3、举一反三,自学生字①像这样有趣的字还有很多很多。
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日月明》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日月明》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1483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b.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月明》一、教学目的1.掌握课文《日月明》的基本情节和故事背景。
2.学习《日月明》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日月明》的基本情节和故事背景。
2.学习《日月明》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难点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老师:同学们,你们在秋天的夜晚,是否看到了明月高悬,万里无云的晴天,又是否看到了夕阳残照,金黄的麦田,和大海里朝阳初升的壮景呢?学生:看到了!老师: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日月亮光明明的,又是哪儿来的呢?引入主题《日月明》。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并根据学生反应,逐句解读生词词义。
例如: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遍《日月明》。
学生:(齐读课文):“日头在天上转个不停,可谓是大有内容。
它把当年春夏秋冬活动的历史,藏在自己身上,一天天地告诉我们。
”“身上”、“历史”这两个生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身上”一词表示:“在身体表面;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形容物品和身体相接触。
”“历史”一词表示:“指过去的事物,尤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类的思想、文化、传统。
”2.针对课文,进行细致问答。
例如:老师:大家看一看,日夜不停地转动的日头,一共带有哪些季节呢?学生:春夏秋冬。
老师:非常好,日头把四季的历史,藏在自己身上,一天天地告诉我们。
学生:噢,原来是这样。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例如:老师:大家认为为什么日头会把历史藏在身上呢?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可能是要告诉我们过去的事情,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从而更好地生活。
4.教授课文重点难点内容。
例如:老师:为了强化大家的记忆力,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三维目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92f1c3b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7.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三维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认识和书写生字:日、月、明。
2.能够在句子中正确使用所学生字。
3.能够理解诗句“太阳升起东方曙,太阳落下西方颜”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学习生字。
2.运用图片和实物辅助学习生字。
3.通过组合生字,创造句子,提高诗句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日、月、明的认识和喜爱。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爱学习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日、月、明。
2.理解诗句的意义。
教学难点1.利用生字造句,提高诗句理解能力。
2.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教学准备1.生字卡:日、月、明。
2.有关日、月、明的图片或实物。
3.诗句“太阳升起东方曙,太阳落下西方颜”的课件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太阳、月亮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
2. 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日、月、明,并板书生字。
3. 诗句理解教师朗读诗句“太阳升起东方曙,太阳落下西方颜”,解释诗句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利用生字造句,如“太阳很大很明”,“月亮晚上出来”,巩固所学生字。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读生字:日、月、明,也理解了诗句“太阳升起东方曙,太阳落下西方颜”的含义。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复习生字:日、月、明,并用这些生字造句。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日月明文本分析: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
“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
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诵读记忆。
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
后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
课文配有一幅图片,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远处的小树形象地勾勒出“多木才成林”的意境。
该图片为学生读文识字、理解文题提供了凭借。
教学目标: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
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
2.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1.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
2.学写笔画卧钩。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明、尘”等9个生字,认识日字旁1个偏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识字的乐趣。
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识字的乐趣。
一、开篇揭题,引入新课1.相机出示红日图、明月图,让学生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月亮的明亮。
2.直接揭题“日月明”,让学生谈谈发现,板书课题。
(“日”和“月”组成“明”,即+=明)3.揭示本课识字特点。
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
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朗读课文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
自主拼读课文,同桌互读。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默读。
指名读,其余学生指出不正确的读音并举手改正。
朗读重点: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以及声母是n、l的音节,将字音读准确。
本课节奏明快,要读得欢快些。
3.同桌互读、小组赛读、一边拍手打节拍一边小组接读。
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2.出示原文:日月明,田力男。
(1)复习“明”的识字过程,在黑板上写下生字“明”。
引导学生知道“明”的偏旁是日字旁。
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识记:光明、明亮、明白……注意:“明”是一个会意字。
会意是说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
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用会意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就是会意字。
(2)(课件出示男子在田间劳作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一名男子在田中卖力地劳动。
)(3)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生字“男”,揭示字义: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4)教师让班上男生起立,告诉他们的性别就是男,指明“男”表示性别,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曾经在哪里见过“男”字,如学校、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男洗手间的标示牌。
(5)识记生字。
力可以通过对比识记:教师出示学过的汉字“刀”,对比汉字“力”,引导学生发现“刀”的撇出头就变成了“力”。
还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力气、出力、力量……(6)指名读生字,其他学生辨析字音,读对了就给予掌声,读错了就举手改正。
3.出示原文:小大尖,小土尘。
(1)指名读,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四季》一课时识记生字“尖”的情景。
(2)课件出示竹笋图,揭示末端细小为“尖”,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尖”的东西有哪些。
(3)引导学生回想在学校大扫除或汽车在乡间小路上行驶的情景,说一说“小土尘”的含义。
(细小的土就是尘。
)(4)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说说还在哪里见过“尘”。
(5)识记生字。
尘引导学生明白小土即为尘。
还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尘土、灰尘、粉尘……(6)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4.出示原文: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1)四人一组,组内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众、双、木、林、森”的意思。
(2)(课件出示“林、从、双”的字理图)自由交流:看图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字。
(3)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相机点拨,识记生字。
①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个“木”——双木林。
②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着——二人从。
“从”即跟从。
③两个“又”就像一个人手上抓着两只鸡,两只就是一双——二又双。
小结:两个独体字结合表示新字的意义。
(4)启发学生推测:二人跟从,三人呢?双木成林,三木呢?学生带着疑惑自己画一画三人、三木的图。
(5)教师出示“众、森”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有所发现。
(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为“众”;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
)(6)全班齐读,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小结:“明、男、尖、尘、从、众、林、森”均为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
三、游戏巩固,作业设计1.“摘苹果”游戏。
(1)在黑板上画上一棵苹果树,树上有7个苹果,在苹果里贴上字卡:明、尘、从、众、双、林、森。
(2)请学生上来认读,如“明,日月明”,读对了,学生一起说“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学生摘下来后,领全班一起读一遍。
(3)学生给摘下的苹果分类,哪些是两个字组成的,哪些是三个字组成的,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认识“条、心”2个生字,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认识卧钩1个笔画。
2.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测字义,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激发识字热情。
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下图)引导学生观察,猜出学过的字;没学过的结合画面写出生字。
2.谈话导入。
二、趣读课文,识字写字1.齐读前四行,说说分别是什么意思。
2.前四行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过渡:同学们已经学会结合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来识字了,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汉字,还会明白一些道理呢!3.教师范读课文后四行,然后学生比赛读、分组读、齐读。
4.(课件出示众人逛庙会、森林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想到了学过的哪两个字。
(众、森。
)5.指名读: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孩子们在干什么。
(三个小朋友在植树,一个扶树苗,一个培土,一个浇水。
在他们的周围,生长着一片树林。
)(2)启发学生展开联想:通过众多小朋友的辛勤努力,荒山变成了树林,变成了果园的神奇景象。
(3)启发学生结合插图及“三人众、双木林”,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个人不能成为一个团体,一棵树不能成为森林。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齐心协力能办事;个人力量单薄,要众人帮助才能做好事情……)(5)引导学生链接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一个人办不成,经过众人帮助将事办成的经历。
示例:一天,我在帮爷爷推板车时,板车的轮子陷在了坑中,我怎么也拉不出来。
这时候,一群大哥哥大姐姐过来帮助我,有的拉把手,有的在后面推,不一会儿,板车的轮子就出了坑。
6.指名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全班齐读,读好句中“一”的变调。
(2)识记生字。
条可以出示枝条、布条等图片,建立图片和文字的联系,让学生知道“条”可以用作量词,用于细长的东西,也可以用于固定数量合成的某些长条形的东西。
还可以创设语境识记:柳条发芽。
青蛙有四条腿。
心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心情、心爱、中心、人心、手心……注意:卧钩是本课新学的一个笔画。
教师可以出示卧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通过范写,引导学生识记。
(3)(展示拔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4)引导学生明白“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
(大家团结一致,就能使黄土变成黄金。
)(5)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的事例。
7.学写生字。
(1)指导写“木”。
①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说要领。
②学生尝试写“木”,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木”。
(2)指导写“林”。
①学生观察“林”,说说发现了什么。
老师讲讲好朋友之间谦让的小故事。
②学生尝试写“林”,检查点评,重点强调右边“木”的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学生再次书写“林”。
(3)指导写“土”。
①出示“土”,学生观察,说说发现。
(两横上短下长,竖平分两横。
)②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尝试写“土”,同桌之间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土”。
(4)指导写“力”。
①学生结合先前识记“力”的过程,边看教师范写、听教师说要领,边书空。
②学生尝试写“力”,同桌之间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力”。
(5)指导写“心”。
①学生结合先前识记“心”时教师对卧钩的指导,尝试写“心”。
②教师点评,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写字要领:笔画依次是左点、卧钩、中点、右点,卧钩不能写得太直。
③学生再次书写“心”,教师再次点评。
三、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学生欣赏识字歌,教师范读。
一人大,二人天。
日月明,小大尖。
土也地,鱼羊鲜。
木子李,舌甘甜。
学习汉字真有趣,找到规律就不难。
1.猜一猜下面字的意思。
泪氵目休亻木歪不正(1)教师指导:“泪”由“目”和“氵”组成,“目”表示眼睛,从眼睛里流出的水应该是“泪”(lèi)。
(2)学生分小组交流“休、歪”的读音与字义。
(3)(课件出示流泪、一人靠树休息、歪脖子树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
[休:一人靠在树木上,肯定在休息,读xiū。
歪:不正就是歪(wāi)了。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小朋友能把下面的字区别开,作为自己的收获吗?木()本()力()刀()尖()尘()文()又()2.你觉得有趣的会意字有哪些?说给大家听一听,回家后还可以向家长露一手。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明”这个会意字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韵律。
在教学生字时,我不是孤立地讲解,而是结合课文,运用图文对照、对比、实物展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课堂情境中读准字、认清形,再通过“摘苹果”游戏巩固新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
教学课文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不仅会看、会读、会说,还会联想、会感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一些宝贵的道理,让学生受益良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多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