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枢纽(2015)166号文附件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实施细则(1)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课案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课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f5d0401f69e314232945b.png)
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1 总则1.1为落实《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制定本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2 本意见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自建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以下简称拌和站)的管理,采用委托加工方式生产混凝土的拌和站,应参照执行。
2 基本规定2.1拌和站应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由专门从事混凝土生产的部门或工区组织实施。
2.2 拌和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对混凝土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负直接责任。
2.3 设计单位应对拌和站进行专项设计,确定拌和站建设标准、数量、站址布置等要求,并将相关费用足额纳入概算。
2.4 建设单位应根据专项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拌和站建设要求,并在拌和站建成后组织验收。
2.5 监理单位应对拌和站建设方案进行审批,做好拌和站日常监管工作,派驻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监控原材料进场验收、签认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控制拌合物质量等工作。
2.6 施工单位应制定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或编制标准化管理手册,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确定信息化管理流程。
2.7 拌和站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3 建站与验收3.1 拌和站选址和建设应符合国家环水保相关规定,避开易发地质灾害、水害及其它灾害位置,方便生产和运输。
3.2 拌和站建设标准、数量或站址布置改变时应报建设单位批准。
3.3 施工单位应在建站前组织现场调查,并按照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建站方案,确定设备配套、场地布局及环水保措施,确保建站安全,保证生产能力满足工程需要,建站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3.4 监理单位应对拌和站建设过程进行监控,确认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5 拌和站建成后应经过试生产,生产数据可正常上传至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后报请监理单位初验;监理单位初验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正式生产。
铁路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标准化管理办法

铁路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标准化管理办法(初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检查的行为管理,规范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日常检查监管,根据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及标准化管理等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是参建各方的管理行为及工程实体质量的最集中、最全面、最彻底的体现场所。
现场检查是对参建各方管理体系活动和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监测活动,通过检查掌握参建各方管理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纠正管理运行活动或结果的偏差,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第三条建设工程现场检查必须坚持“三全”原则,即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全员、全过程、全项目的检查。
通过检查进一步深入查找施工、监理单位存在的不足,督促参建单位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体系,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铁路新建、改建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检查。
第二章检查形式第五条全面检查.各项目每月25~30日要开展一次由指挥长(总经理)亲自带队徒步全面检查.分组对现场进行全面平推检查,全面掌握工程现场情况,找准月度工作着力点,制定下月度工作计划.第六条重点检查。
每月15~18日指挥长(总经理)亲自组织开展对上月布置的重点任务、重点工作进行抽查。
及时消除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确保月度目标实现。
第七条专项检查。
每月各项目管理机构要至少组织1次针对重点施工、阶段性施工、季节施工、专项施工的专项检查,针对检查对象特点安排检查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消除安全质量隐患。
第八条突击检查。
建设单位各级管理人员要强化日常的突击检查,随时发现、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和隐患,真正掌握现场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处置及时。
第三章检查流程第九条制定计划。
各指挥部(合资公司)要结合项目建设情况定期分析、研究,针对建设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任务。
第十条成立组织.组织具备资格的人员成立检查组.检查组成员要熟悉规章制度、标准及规范,明确分工,配备必要的检查、测试工具开展检查。
南京枢纽(2015)166号文附件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实施细则(1)

附件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1 总则1.1为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 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制定本实施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自建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以下简称拌和站)的管理,采用委托加工方式生产混凝土的拌和站,应参照执行。
2 基本规定2.1拌和站应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由专门从事混凝土生产的部门或项目分部(工区)组织实施。
2.2 拌和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对混凝土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负直接责任。
2.3 按照设计单位对拌和站进行的专项设计,确定拌和站的建设标准、数量、站址布臵。
2.4 指挥部根据专项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拌和站建设要求,并在拌和站建成后组织验收。
2.5 监理单位应对拌和站建设方案进行审批,做好拌和站日常监管工作,派驻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监控原材料进场验收、签认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控制拌合物质量等工作。
2.6 施工单位应制定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或编制标准化管理手册,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确定信息化管理流程。
2.7 拌和站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3 建站与验收3.1 拌和站选址和建设应符合国家环水保相关规定,避开易发地质灾害、水害及其它灾害位臵,方便生产和运输。
3.2 拌和站建设标准、数量或站址布臵改变时应报建设单位批准。
3.3 施工单位应在建站前组织现场调查,并按照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建站方案,确定设备配套、场地布局及环水保措施,确保建站安全,保证生产能力满足工程需要,建站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3.4 监理单位应对拌和站建设过程进行监控,确认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5 拌和站建成后应经过试生产,生产数据可正常上传至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后报请监理单位初验;监理单位初验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正式生产。
中铁十七局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办法

中铁十七局集团宁西二线(郑州局管段)NX2标4#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工管办函〔2013〕300 号)、《铁路工程拌和站及试验室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3〕381号)、2014年4月10日铁总工管中心、监督总站关于拌和站检查交换意见会议精神以及洛阳工程指挥部对拌和站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执行信息化管理有关规定,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强化监控、推进我项目部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运用传输、存储、统计、分析等手段,达到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及质量追溯的目的,确保混凝土质量.第三条拌和站、试验室信息化分为管理平台和采集操作平台。
第四条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除应执行本办法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拌和站信息化建设要求第五条设备及设施要求:1、混凝土生产系统必须采用工控电脑,最低配置CPU性能不低于英特尔奔腾四处理器,主频不低于2。
4G,内存容量不低于1G,硬盘容量不低于80G,操作系统所在分区剩余空间容量不低于2G,操作系统不低于Windows XP 版本。
2、拌和站具备基本的网络条件,可采用GPS、150M流量网络。
3、数据采集须实时、逐盘、不可修改。
数据传输应具备断点续传功能,传输过程采取自动方式.4、按铁路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的统一接口要求建立数据传输接口.第六条人员要求:拌和站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具体负责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拌和站工作经历并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
拌和站负责人更换时需洛阳工程指挥部同意.第三章管理制度及职责第七条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制度1、拌和站应按照要求配备拌和站信息化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拌合站报警处理流程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2、中级报警:
2)、处理方法二:混凝土废弃处理 • 接到报警后,拌和站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立即通知试验人员和 试验监理,在试验监理见证下测试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温 度、含气量,当测试结果不满足要求或无处可利用时,报经分 部分管领导同意后,在监理见证下将此盘混凝土废弃处理,并 保留测试和处理影像资料,及时将处理情况上传。 • 拌和站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确认超标报警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应 进行单盘生产试拌,当连续生产2盘无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 行正常生产,将报警原因、处理情况及时上传,同时登记在信 息化报警台账内。
二、接警对象: 除初级接收对象外 分部经理 分部总工 中级报警: 项目部副经理
项目部安全总监
项目部副总
项目部工程部长
9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二、接警对象: 除中级接收对象外 项目部经理 高级报警: 项目部总工
业主相关领导
10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四、各级报警处置方式: 1、初级报警: 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立即通知试验人员和汇报试验监理,在试验 监理见证下测试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出机温度、含气量(保 留过程影像),测试结果经试验人员确认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的, 经试验监理同意并签认,本盘混凝土可正常使用。 拌和站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确认超标报警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应进 行单盘生产试拌,当连续生产2盘无超标的情况下,方可通知拌 和司机正常生产, 将报警资料及时上传,同时登记在信息化报警台账内。当测试结 果不满足要求时混凝土废弃处理,并保留处理影像资料。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二、拌合时间报警:
当拌合时间连续达不到标准规定值(120S)或
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混凝土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办法(试行)

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混凝土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对铁路工地试验室及混凝土拌和站专业人员的管理,加强试验室及拌和站人员队伍建设,保证铁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 10442—2009)、《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以及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地试验检测人员是指从事铁路工程施工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人员是指从事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现场混凝土拌和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对工地试验检测技术岗位资格分为试验室负责人(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试验检测工程师、试验检测员等三个等级;对工地混凝土拌和站岗位资格分为拌和站负责人(站长、技术主管)、技术人员两个等级。
第四条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工管中心)委托专业组织或专家团队编写培训大纲、培训教材、考试题库并组织审查.第五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教育基地)负责考试组织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发放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培训采用网络方式,岗位资格考试实行计算机机考形式。
第二章考试第七条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混凝土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采取分地区组织、计算机考试的方式,原则上每年举行4次,每季度一次.第八条教育基地负责具体考试安排与考试组织工作。
下设的授权考点应当满足计算机考试硬件条件,并加强考试保密管理.第九条工管中心组织协调考试工作,对考试进行检查、监督、指导,确定合格标准.第十条考试科目:试验室负责人资格考试设“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基础与管理”和“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两门科目;试验检测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资格考试设“铁路试验检测基础与管理"、“材料试验检测”、“路基试验检测"、“桥梁隧道试验检测”、“轨道试验检测"五门科目,其中“铁路试验检测基础与管理”为必考科目。
拌和站建设与验收标准

拌和站建设与验收标准为规范拌和站建设,确保混凝土制品质量,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程及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 ( 工管办函〔 2013〕283号),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建设标准1.拌和站命名拌和站名称按“施工单位简称+顺序号 +拌和站”格式命名,如:中铁十四局 2 号拌和站。
2.拌和站生产能力和规模总装机能力以满足最大批混凝土数量需要为原则,应与施工组织相适应,均衡生产能力满足施工进度指标要求。
拌和站应配备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备用发电机。
3.拌和站应达到自动计量标准,拌合站计量偏差、搅拌时间等参数采用信息化监控管理,满足《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要求。
4.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骨料存放区、试验检测区、保障系统、生活区和办公区等。
5.拌和站应根据标段内工程情况集中设置,实施封闭式作业;骨料仓应设置棚架,结构应牢固可靠,具备一定的防雨、雪、风能力;拌和站应设置除尘设备或洒水车。
6.拌和站建筑物与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雷接地措施,建筑物与设备的防雷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接;防雷设计和安装应将主体钢构的防雷装置、内部电气防雷装置、拌和站外部环境与场区的系统防雷装置统一考虑。
7.拌和站内应具备及时进行骨料筛分、含水量、含泥量试验,掺合料细度试验,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的能力。
8.所用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生产区的储料存放应满足已检和待检的需要。
9.拌和站应配备必要的保暖、加热、降温设施,确保冬期、夏期施工混凝土温度满足要求。
水池应设置防晒或保温设施。
10.拌和站的场地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场坪内应合理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保持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
⑵应将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纳入场区规划,与拌和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2015.11

4 拌和站建站 :4.1 拌和站建站方法和注意事项。4.2 拌和站设备配置。4.3 拌和站人员配备。4.4 拌和站制度建设。 ★4.5 拌和站信息化。4.6 拌和站验收。
4.4.2 至少应建立以下规章制度,并由拌和站站长审批。1 混凝土生产制度2 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3 混凝土检验制度4 拌和站设备管理制度5 拌和站维修保养制度6 拌和站设备操作规程7 拌和站操作室管理制度8 拌和站设备标定制度9 安全管理制度10 安全用电制度11 环境管理制度
21
4 拌和站建站 :4.1 拌和站建站方法和注意事项。4.2 拌和站设备配置。4.3 拌和站人员配备。 ★4.4 拌和站制度建设。4.5 拌和站信息化。4.6 拌和站验收。
拌和站人员构成:负责人(正副站长、技术负责人)、操作手、司机、电工、试验检测人员、机修人员、锅炉工(如有锅炉)。
一、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设置
一、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设置
4 砂石料应按规定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4 拌和站建站 :4.1 拌和站建站方法和注意事项。★4.2 拌和站设备配置。4.3 拌和站人员配备。4.4 拌和站制度建设。4.5 拌和站信息化。4.6 拌和站验收。
4.2.1 拌和站设备框架图。4.2.2 搅拌站主要设备。 4.2.3 配套设备。
一、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设置
搅拌设备 搅拌设备型号2HZS120
储料系统 骨料、粉料、液体储料
主要设备 供料系统 骨料、粉料、液体传输
配料装置 配料斗、计量设备
一、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设置
4 拌和站建站 :4.1 拌和站建站方法和注意事项。4.2 拌和站设备配置。4.3 拌和站人员配备。4.4 拌和站制度建设。4.5 拌和站信息化。 ★4.6 拌和站验收。
关于转发铁道部对拌和站、试验室管理要求的通知

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安质部
安质通知【2013】第065 号
关于转发铁道部对拌和站、试验室管理要求的通知 兰新铁路、宝兰客专各指挥部、各参建单位:
为规范铁路工地试验室及混凝土拌和站专业人员的管理、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以及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加强试验室、拌和站人员队伍、标准化建设,工管中心编制下发文件工管办函【2013】283号、284号、300号,现将铁道部工管中心文件转发各参建单位,请各单位认真传达并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注:附件一 关于印发《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工管办函【2013】283号
附件二 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工管办函【2013】284号
附件三 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混凝土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工管办函【2013】300号
(此页无正文)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日。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中水集团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项目部沥青拌和站建设标准沥青拌和站建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项目部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化建设,统一标准、保证质量、充分体现水电集团形象,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
第二章建设标准、要求、原则第二条沥青砼拌和站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且在风向的下方,严禁靠近生活饮用水旁建设。
第三条沥青砼采用集中拌和方式生产,根据管段工程量合理确定拌和站的规模,并绘制详细现场布置图,现场布置整齐、合理,满足施工需要。
第四条沥青砼拌和站采用电子计量,在显著位置用标示牌标明配合比。
第五条拌和站内各类设备铭牌清楚,料场标明材料名称、规格、批号、产地等详细。
第六条站内机构组织体系和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到人,质量安全措施,技术标准等上墙(牌)。
第七条拌和站周围设置围墙,围墙按项目部相关标准执行;所有场地采用C20混凝土硬化或作绿化处理;站内重载车辆运输通道硬化厚度不小于20cm,其余不小于15cm。
第八条料仓按不低于3-5天用料量进行设计,各种料仓按待检、合格区分仓存放,每分仓跨度不大于20m,料仓和料罐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需要,且排水顺畅。
第九条料仓设置轻型钢结构屋架、彩钢板屋面的封闭系统,达到防中水集团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项目部沥青拌和站建设标准雨、防晒的功能。
第十条站内清洁,垃圾筒统一设置,无垃圾废物堆弃。
第三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办法由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项目部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扩展阅读:关于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的探讨关于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的探讨中国混凝土网[202*-7-13]网络硬盘我要建站博客常用搜索摘要: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设是城市市政道路养护维修中的重要一环,文章以在建的新港基地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为例,详细论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中选址、设备选型、设备配套、安全生产及环保等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统筹规划。
拌合站报警处理流程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三、接警对象:
初级报警:
站长 技术负责人 信息化管理员 试验人员 分部安质部长 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安质部长 中心试验室主任
2020/10/6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四、各级报警处置方式: 1、初级报警:
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立即通知试验人员和汇报试验监理,在试验 监理见证下测试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出机温度、含气量(保 留过程影像),测试结果经试验人员确认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 的,经试验监理同意并签认,本盘混凝土可正常使用。
2020/10/6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2、中级报警:
2)、处理方法二:混凝土废弃处理 • 接到报警后,拌和站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立即通知试验人员和
试验监理,在试验监理见证下测试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温 度、含气量,当测试结果不满足要求或无处可利用时,报经分 部分管领导同意后,在监理见证下将此盘混凝土废弃处理,并 保留测试和处理影像资料,及时将处理情况上传。 • 拌和站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确认超标报警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应 进行单盘生产试拌,当连续生产2盘无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 行正常生产,将报警原因、处理情况及时上传,同时登记在信 息化报警台账内。
2)、中级报警:每盘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拌合 水及骨料(粗、细)计量偏差为+5~10%(含);
3)、高级报警:每盘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 拌合水及骨料(粗、细)计量偏差大于+10%;
2020/10/6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一、材料报警:
1)、初级报警:连续3次,驻站监理和拌和站须对生产过 程进行跟踪观察,采取纠偏措施,并由监理单位留存纠偏 记录;
2020/10/6
拌和站建设与验收标准

拌和站建设与验收标准为规范拌和站建设,确保混凝土制品质量,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程及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建设标准1.拌和站命名拌和站名称按“施工单位简称+顺序号+拌和站”格式命名,如:中铁十四局2号拌和站。
2.拌和站生产能力和规模总装机能力以满足最大批混凝土数量需要为原则,应与施工组织相适应,均衡生产能力满足施工进度指标要求。
拌和站应配备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备用发电机。
3.拌和站应达到自动计量标准,拌合站计量偏差、搅拌时间等参数采用信息化监控管理,满足《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要求。
4.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骨料存放区、试验检测区、保障系统、生活区和办公区等。
5.拌和站应根据标段内工程情况集中设置,实施封闭式作业;骨料仓应设置棚架,结构应牢固可靠,具备一定的防雨、雪、风能力;拌和站应设置除尘设备或洒水车。
6.拌和站建筑物与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雷接地措施,建筑物与设备的防雷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接;防雷设计和安装应将主体钢构的防雷装置、内部电气防雷装置、拌和站外部环境与场区的系统防雷装置统一考虑。
7.拌和站内应具备及时进行骨料筛分、含水量、含泥量试验,掺合料细度试验,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的能力。
8.所用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生产区的储料存放应满足已检和待检的需要。
9.拌和站应配备必要的保暖、加热、降温设施,确保冬期、夏期施工混凝土温度满足要求。
水池应设置防晒或保温设施。
10.拌和站的场地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场坪内应合理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保持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
⑵应将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纳入场区规划,与拌和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三篇)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为贯彻落实《铁道部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____》(铁劳〔____〕____号)的精神,规范____高速铁路土建一标段____工区现场管理工作,实现工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和不文明施工现象的发生,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根据总指挥部“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考评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工区的实际情况,特指定本实施细则。
2、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实行科学管理,强化全员安全文明施工的教育,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落实。
第二章组织机构1、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工区经理为组长,工区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工区相关部室负责人、各队队长、工班长为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____副组长:____组员:____2、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责:(1)规划、统筹、组织、协调、领导本工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制定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措施。
(2)负责制定实施细则,指导本工区工地的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和考评。
针对安全文明施工现况,及时提出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措施。
(3)参与上级组织的检查考评工作,负责落实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
3、工区经理职责:(1)本级安全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负全责;(2)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有关规定和要求,履行合同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条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文明施工与施工生产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3)组织制定本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的管理制度与实施措施;(4)合理配置人力、物资、机具、资金等,满足安全文明施工需要。
4、工区主管安全副经理职责:(1)在工区经理领导下工作,具体负责本级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2)负责督促安全文明施工制度的落实,建设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目标;(3)依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人力、物资、机具、资金进行安全文明施工;(4)组织安全文明施工检查与考评。
标准化拌合站建设及管理手册

第一章编制目的、原则《改》为进一步规范在建项目混凝土拌合站管理,保证项目工程用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质量,根据《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实施细则》《GBT14902-2012预制混凝土》推进我公司混凝土拌合站建设和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混凝土拌合站建设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设备保养及时、规范操作,原材料控制严格、计量严谨,编制本手册.第二章人员配备和岗位职责拌合站人员配置一般为:站长1人(铁路项目拌合站站长必须取得铁路拌合站负责人资格证书),调度1-2人(兼职安全员),操作手最低2人(根据工程量增加),并必须保障每台拌和机有1名操作手是正式职工,材料员2人(拌合站材料员1人,保障部材料员1人),管理员兼职统计员、资料员1人,民工,根据实际情况2—4人。
1.拌合站站长岗位职责:(1)安排拌合站人员日常工作,做好定岗定员,执行岗位责任制,确保拌合站工作正常有序进行;(2)根据工程需要负责拌合站与施工现场的施工协调,向施工现场及时供应合格的混凝土;(3)随时掌握施工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拌合站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拌合站日常管理问题;(4)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拌合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施工计划和拌合设备使用情况科学合理的储备相关备件;(5)每周及月末做好拌合站的工作量统计和各项材料盘点工作,做好拌合站生产的节超分析,并及时将结果上报管理中心、项目部各相关部室和项目经理;(6)每月末了解管段内下月混凝土计划施工量,与保障部、试验室协调合作,做好各项原材料的储备工作,保障混凝土的连续供应;(7)监督协调各相关人员做好拌合站日常工作,保持站内环境卫生整洁;(8)做好拌合站内职工安全、廉洁及有关施工生产的思想教育工作,保持站内职工的良好精神面貌;(9)经常参与物资收料工作,参与材料盘点工作,分析其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好拌合站收料环节的管控工作,进而达到控制好拌合站的材料亏损;(10)做好食堂监督管理工作,安排好拌合站人员的日常生活;(11)做好拌合站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坚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
《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

新建。
标段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一月---------------标段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有限公司------------经理部二○一七年一月目录---------------标段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标段建设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工作,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依据《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和行业有关规定及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结合---------------路有限公司《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和标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标段工地混凝土拌和站的管理,包括普通混凝土拌和站、梁场、板场混凝土拌和站。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三条拌和站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由专门从事混凝土生产的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条各分部拌和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对混凝土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负直接责任。
第五条 ---------------集团有限公司---------------高铁LQTJ-1标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及各分部要制定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确定信息化管理流程。
第六条拌和站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第七条拌和站的建场方案,要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经监理单位审批,满足现场实际与冬期施工要求。
第八条各分部要制定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
明确拌和站岗位职责、人员分工,明确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流程,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第九条拌和站要设立工地试验室,未设的设置试验组,至少配备一名取得铁路试验证书的试验人员及相关的试验仪器和标养室,满足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流动度、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的测试及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要求。
场站标准化建设方案

xxx合同段
场站布置建设方案总体说明
xxx 工程公司
二〇一二年八月
第一章拌和站标准化建设 (2)
1.1XXX拌和站 (2)
1.2XX拌和站 (5)
第二章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 (9)
第三章小型构件场标准化建设 (12)
第四章XX、XX梁预制场建设 (15)
第一章拌和站标准化建设1.1xxx拌和站
1.2.1 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
1.2.2 材料量计算
1.2.3 设备选型
1.2.4 xxx拌合站设计
1.2.5 平面布置及规划 1.2xx 拌 和 站
表 1-3
1.2.1 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 1.2.2 材料量计算
1.2.3 设备选型
1.2.4 xx 拌合站设计
桥梁工程混凝土工程量统计
表 1-4 投入主要设备统计表
序
设备名称
数量
规格或型号
1.2.5 平面布置及规划
第二章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
第三章小型构件场标准化建设
第四章xx、xx梁预制场建设。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建设规范标准

拌和站场地地基处理先清表整平碾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底层填筑一定厚度毛渣碎石,碾压后场地为方便排水,拌合站生活区、试验室、生产区及粉罐位置均进行放坡处理;料仓区域按照2%坡度进行放坡处理。
根据拌和站平面布置图,由测量人员测量出拌和站场地平面位置、标高,并用白灰标记。利用推土机,挖掘机及自卸车配合,对场地范围内垃圾、废土等进行处理,对清理出来的含有植物根系的地表土和腐殖土集中妥善存放在就近的边界处,并统一运至弃土场,严禁填埋在填筑范围内以致场地下沉。
2.3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结材、砂石为粗细集料,按一定组成配合,经密实成型和凝结硬化后形成的干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混凝土材料。
2.4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是指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由可塑性浆体变为坚硬石状体的过程中,能将散粒或块状材料粘结成为整体的材料,亦称为胶结材料。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胶凝材料可分为无机与有机两大类。石灰、石膏、水泥等工地上俗称为“灰”的建筑材料属于无机胶凝材料;而沥青、天然或合成树脂等属于有机胶凝材料。
1qnjg0022016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2016xxx发布2016xxxx试行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为推行现代化工程管理强化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规范企业施工现场秩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展示企业市场形象在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交通部髙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施工现场需要组织编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拌和站管理推进公司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和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场地底层开挖至一定深度,用碎石渣翻填使场地地基密实。场地底层填筑一定厚度碎石渣,填完用压路机分层碾压3-5次。先从一侧边缘开始,逐渐压至中心,再从另一侧边缘同样压至场地中心,即为一遍静压,碾压以后,应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场地各区域按规定坡度放坡处理,整平压实。填完后场地硬化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1 总则1.1为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 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制定本实施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自建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以下简称拌和站)的管理,采用委托加工方式生产混凝土的拌和站,应参照执行。
2 基本规定2.1拌和站应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由专门从事混凝土生产的部门或项目分部(工区)组织实施。
2.2 拌和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对混凝土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负直接责任。
2.3 按照设计单位对拌和站进行的专项设计,确定拌和站的建设标准、数量、站址布置。
2.4 指挥部根据专项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拌和站建设要求,并在拌和站建成后组织验收。
2.5 监理单位应对拌和站建设方案进行审批,做好拌和站日常监管工作,派驻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监控原材料进场验收、签认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控制拌合物质量等工作。
2.6 施工单位应制定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办法或编制标准化管理手册,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确定信息化管理流程。
2.7 拌和站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3 建站与验收3.1 拌和站选址和建设应符合国家环水保相关规定,避开易发地质灾害、水害及其它灾害位置,方便生产和运输。
3.2 拌和站建设标准、数量或站址布置改变时应报建设单位批准。
3.3 施工单位应在建站前组织现场调查,并按照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建站方案,确定设备配套、场地布局及环水保措施,确保建站安全,保证生产能力满足工程需要,建站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3.4 监理单位应对拌和站建设过程进行监控,确认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5 拌和站建成后应经过试生产,生产数据可正常上传至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后报请监理单位初验;监理单位初验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正式生产。
4 人员管理4.1 施工单位应确定拌和站主要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职责,对拌和站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及工作流程做出规定。
4.2 施工单位应配足拌和站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站长、技术主管等关键岗位人员应是施工企业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
4.2.1拌和站站长应由具备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拌和站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且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4.2.2拌和站技术主管应由具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助理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且具有两年以上拌和站技术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4.2.3施工单位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具体负责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化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年以上拌和站工作经历和具备熟练操作信息管理系统的技能。
4.2.4拌和站搅拌机操作手应由经培训合格并持有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4.3 拌和站负责人(站长及技术主管)应参加中国铁路总公司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建设单位组织验收时应对关键岗位人员能力进行评价。
4.5 监理单位应派驻不少于1名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拌和站原材料进场及混凝土生产过程监理。
4.6 拌和站站长、技术主管和信息化管理员更换时应经建设单位同意,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应经监理单位批准。
5 设备管理5.1拌和站设备配备应参照《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机械配置指导意见》(铁建设〔2012〕113 号)规定执行,选用节能环保性能的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满足工程需要。
5.2 拌和站应安排专人负责生产设备管理,定期检定、自校计量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6 信息化管理6.1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存储、传输、统计分析生产过程数据,达到监控混凝土生产过程及质量追溯的目的。
系统应能实现材料进场与混凝土出站信息管理、重点场所及关键生产过程监控、自动生成统计数据报表、误差超标报警提示等功能,与拌和站既有生产控制系统相互兼容。
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见《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附录A)。
6.2 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分为总公司、建设单位(铁路局)两级管理平台,施工(监理)单位一级采集应用平台。
管理平台由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统一布置建设,采集应用平台由施工单位根据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的统一接口要求自行建立,并接入管理平台。
6.3 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应按照附录A配备拌和站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监理和施工单位选用的采集应用管理软件应经建设单位组织评审通过。
6.4 建设单位应督促监理、施工单位按统一的格式和接口要求安装应用软件并接入建设单位拌和站管理平台。
6.5 拌和站相关人员应接受采集应用软件的培训,培训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培训合格后由软件厂商颁发合格证。
6.6 拌和站应编制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明确人员信息化管理工作职责,及时准确做好数据录入、分析和管理工作。
拌和站负责人每周应组织对采集应用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7 自动采集的数据,应实时上传至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需手动输入的数据应按系统要求及时准确录入。
7 生产管理7.1 拌和站根据原材料选用情况和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按照工地试验室出具的经监理签认的配合比通知单组织生产,原材料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7.2 拌和站物资人员负责原材料外观质量验收,外观质量合格后向试验室提交试验申请,试验人员完成试验后及时将试验结果通知物资部门,由物资部门对检验不合格材料进行处理。
7.3 每班混凝土生产前,拌和站操作人员应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查并对称量系统进行零点校核,在试验人员和监理的见证下将施工配合比数据录入混凝土生产控制系统(或由信息系统自动传输),其他人不得修改。
7.4 在监理见证下,拌和站试验人员应对首盘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7.5 管理人员应对信息管理系统发出的警报(如不按配合比施工、原材料计量超标、拌和时间超限等)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形成完整的过程处理记录。
7.6 管理人员应对各类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纠正及预防措施。
8 委托生产管理8.1 现场不具备建设拌和站条件,经建设单位批准,施工单位可采用委托方式生产混凝土。
委托方式包括使用商品混凝土、租用拌和站生产和提供材料加工三种方式。
8.2 施工单位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应提前对商品混凝土拌和站产能与质量控制状况进行调查,选定符合要求的拌和站后,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建设单位收到申请后,应对商品混凝土拌和站评估,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
8.3 采用租用拌和站方式的应安装信息管理系统,并纳入施工单位日常管理范围。
8.4 采用提供材料加工方式生产混凝土时,配合比设计、原材料与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完成,监理单位按照验收标准要求开展见证和平行试验。
施工单位应安排不少于2名专业技术人员,监理单位安排不少于1名专业监理工程师常驻现场,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管。
8.5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对委托生产混凝土拌和站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及频次比照自建拌和站要求执行。
9 检查考评9.1 建设、监理单位应组织对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建设单位每半年不少于1次,监理单位每季度不少于1次,并对拌和站进行达标签认(附录C:拌和站专项检查达标签认情况表)。
同时检查结果应及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9.2建设单位对监理、施工单位的拌和站管理违规行为考核按《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违规行为信用等级扣分标准》(附录B)中有关对监理、施工单位的要求执行。
监理单位检查发现存在违反附录B规定的违规行为的,由建设单位确认后扣分。
上级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由建设单位按照附录B规定进行考核扣分。
考核扣分情况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9.3 拌和站违规行为按规定纳入年度考核,年度信用等级累计扣分达6分及以上的通报批评,达12分及以上的暂停生产进行整顿。
9.4 施工单位拌和站个人年度信用等级累计扣分达6分及以上的,应清除出本项目,其中达12分及以上的,应报总公司主管部门核准,纳入黑名单管理,三年内不得从事铁路拌和站管理工作。
对指挥部、监理单位拌和站管理人员按附录B进行扣分记录。
9.5指挥部每年进行一次评比,按照扣分结果及标准化管理情况,评比出标准化管理优秀、合格及不合格拌和站及人员。
评为优秀的拌和站和人员,指挥部可给予适当奖励;评为不合格的拌和站和人员,拌和站停工整顿,人员清除出本项目。
评比结果在拌和站信息系统公示。
10 附则10.1 本细则由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解释。
10.2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录A: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附录B: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违规行为信用等级扣分标准附录C:拌和站专项检查达标签认情况表附录A: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1 管理职责1.1 建设单位管理职责1.1.1明确拌和站信息化的相关要求,组织对施工、监理单位拌和站信息化工作进行验收。
1.1.2配置专职试验检测工程师,具体负责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定期登录信息管理系统(每周不得少于2次),利用系统的监管功能对拌和站的生产情况、不合格数据、违规行为记录等进行分析和管理。
1.1.3 定期检查施工、监理单位信息化管理工作,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
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重大功能问题及时上报路局建设管理处及质量监督站。
1.1.4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中国铁路总公司拌和站信息化网络培训及考试。
1.1.5对拌和站实时采集数据进行监控,对不合格数据进行跟踪。
1.1.6对施工、监理单位混凝土拌和站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违规行为等进行管理。
对信息化管理人员存在以下行为的进行处理:(1)误传数据,传送虚假数据。
(2)未及时处理信息系统报警或提示。
(3)为逃避监控而人为损坏信息管理系统及相应设施。
1.2 监理单位管理职责1.2.1负责对管段施工单位拌和站信息化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理。
1.2.2负责对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初验。
1.2.3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拌和站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对管段内施工单位拌和站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建设单位。
1.2.4对管段内施工单位拌和站人员变更、违规行为信用等级扣分记录等信息进行监督管理。
1.2.5对管段内拌和站信息化系统超标报警提示,督促施工单位对问题及时处理,并对处理结果签字确认。
严重问题及时上报至建设指挥部。
1.3 施工单位管理职责1.3.1拌和站站长全面负责本单位工地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
1.3.2根据本细则制定本标段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员岗位职责、信息化考核管理办法(比照《信息化管理制度》附件1、《信息化考核内容》附件2、《信息管理员岗位职责》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