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地理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中的四地代表拉萨、昆明、重庆和贵阳,读图完成1-3题。
1.③地夏季气温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最低 B.位于谷地C.太阳高度角大 D.距海洋近2.②地冬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 B.距冬季风源地近C.纬度位置高 D.太阳高度角小3.④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森林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的持续影响D.较低的纬度和较高的海拔【答案】1.B 2.A 3.D【解析】1.在题干中给出的四个城市中,重庆夏季气温最高,主要是因为重庆位于盆地,地势低,气温高,其他三地都位于高原上,地势高。
2.读图可知②地夏季气温最低,故应该为拉萨。
因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气温较低。
3.④地最热月气温较低,最冷月气温较高,有“四季如春〞的说法,应该为昆明。
昆明纬度位置较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较长,且冬季受暖气团控制时间长,气候温和;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白昼更长,但由于所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的区域,大气储热才能较差,气温并不是很高。
读“我国某区域图〞(单位:m),完成4~5题。
4.与图中M河比拟,N河( )A.径流量更大 B.含沙量更大C.落差更小D.冰期更短5.与东南沿海地区比拟,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开展的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 B.矿产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市场广阔【答案】4.A 5.B【解析】4,N河位于秦岭以南,河流径流量大。
5,该铁路干线为陇海—兰新线,沿线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
青海湖,古称西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近3 200米,总面积达4 300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
同时,青海湖还是青藏高原上惟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我国8个重点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每年有十几万只各类飞鸟从天南海北来到青海湖畔繁衍栖息或作短暂停留,据此答复6~8题。
6. 青海湖的成因是〔〕A.断裂下陷B.流水侵蚀C.冰川作用D.火山喷发7.近年来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青海湖“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A.利用湖水进展灌溉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其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8.以下图示湖泊与青海湖相似的是〔〕【答案】6.A 7.C 8.D【解析】6.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突破五 特殊地貌的成因分析
特殊地貌的成因分析
地理
突破点1 河流阶地
(1)在地势较低平的地方,河流的侧蚀和堆积作用增强,形成河漫滩。 (2)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3)河流下切至地下含水层,地下水汇入,流速减慢,河流进行新的侧蚀和堆 积,形成新的河漫滩。 (4)原来的河漫滩成为阶地。 (5)河谷里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于是形成一级阶地、二级阶地等。
典型例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 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 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下图)。
材料二 下图a、b、c的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 (1)读材料一判断,河流阶地属于哪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 用是什么? (2)读材料二,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最可能是( A )
A.向西南 B.向北
C.向湖
D.向东
解析:第1题,图中布哈河三角洲面积较大,主要由来自河流的沉积物至湖口 沉积形成,风力沉积形成的面积较小,分布在三角洲东北部边缘。第2题,根 据材料信息,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形成与湖岸线平行的风成沙丘,沙丘的沙 源是湖床;沙丘的形态呈新月形,向湖凸出,而新月形沙丘凸出方向为迎风 坡,由此可以判断三角洲盛行东北风。从而判断风沙堆积区的拓展方向最 可能是向西南。
本课结束
对点训练
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第1~2
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B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2.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堆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突破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突破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21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显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
但冬天的降雪关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确实是具体表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有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冬雪覆盖地面时能够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能够冻死害虫B.冬雪覆盖能够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C.冬季部分积雪融解,缓解了一年中要紧的旱情D.覆盖的冬雪融解后能够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2. 此次大范畴降雪期间A.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B.由于显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点D.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答案】1. B 2. A【解析】1.冬雪覆盖地面时是隆冬季节,现在害虫尚未活,A错;冬雪覆盖能够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一年中要紧的旱情显现时刻可能在春、夏甚至秋,但冬季因越冬作物差不多不生长状态,旱情并不严峻;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截了当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据此选B。
2.大雪显现在冬至之前,此次大范畴降雪是在1-2月,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我国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可能显现极夜;我国纬度小于48.5°N及其以南地区都可能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现在段,赤道上日出东南,故其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据此选D。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A.冬季风势力强大B.雨带停滞C.受副热带高压脊操纵D.受地势阻挡4.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洪涝缺水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答案】3. B 4. A【解析】3.读图可知,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雨带没有移动,一直停滞在该地,现在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专题提升训练(有解析)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专题提升训练(有解析)地理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专题提升训练(有解析)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为考生准备的中国自然地理专题提升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2019天津和平一模)下图为台湾地区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A.蒸发、下渗B.下渗、入海C.蒸腾、蒸发D.蒸发、入海解析:选D。
大气降水到地面后有三个基本的出口:蒸发到大气中、进入地下、汇入河流,故甲是蒸发;台湾河流主要为外流河,则河流径流有一部分要汇入海洋,故乙是入海。
2.台湾岛水资源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低纬,气温高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急促③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答案:3.A 4.C(2019郑州二模)水分盈亏指数是农业生产监测的重要指标。
在不考虑灌溉的条件下,作物的水分盈亏指数计算公式是:作物水分盈亏指数=(有效降水量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
该指数为正表明水分有盈余,为负表明水分亏缺。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小麦水分盈亏指数空间分布图,图示区域小麦生长需水量南北方差异不大。
读图回答5~6题。
5.该区域位于()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解析:选D。
从经纬度可判断位于淮河流域。
6.影响该区域小麦水分盈亏指数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解析:选C。
图中显示由南向北水分盈亏指数越来越小且基本都为负值,依据水分盈亏指数含义知由南向北水分亏缺越来越严重,说明主要是降水量逐渐减少的结果。
(2019试题调研)下图是沿110E经线地区日平均气温10 ℃的积温曲线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一、单选题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速、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
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白沟箱包业快速发展,2019年被授予“中国箱包之都”称号。
但2019年后,国内市场萎缩,出口也受到抑制。
为促进区域发展,白沟采取了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商户等措施。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白沟发展成为“中国箱包之都”的优势条件主要是()A. 能源充足,原料丰富B. 劳动力充足,靠近人才高地C. 区域城市化水平高,协作条件好D. 地理位置优越,政策支持2. 导致白沟2019年后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成本优势逐渐缩小B. 劳动力数量减少C. 交通出现拥堵D. 关税收缴比例提高【答案】1. D 2. AA. 春汛、夏洪、秋平、冬枯B. 春汛、夏枯、秋丰、冬平C. 春平、夏汛、秋枯、冬洪D. 春枯、夏平、秋枯、冬洪【答案】3. A 4. B【解析】3.从图中可看出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点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点左右流量最小,可推测造成径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白天气候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流量减少,A正确;由材料“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排除人为引水;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与图不相符。
4.由材料“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可知,大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量相对稳定,结合“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图”可知,径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最大,流量最小,为枯水期,B正确。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 ①②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A. ①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 ①平原土壤肥沃,②平原土壤贫瘠C. ①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平原甜菜种植业发达D. ①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平原矿产资源贫乏6. ①②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A. ①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B. ①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C. ②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D. ②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答案】5. D 6. C【解析】5.图示①是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热量不足,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长期耕种形成肥沃的水稻土,水稻是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贫乏。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习题一、选择题南沙群岛是南海分布范围最大的珊瑚礁群。
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
以前用小塑料盒进行栽培 ,但产量极低 ,采用“南沙温室〞技术后 ,蔬菜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读图答复1~2题。
1.岛礁上“吃菜难〞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 ,降水稀水B.气温较低 ,热量缺乏C.阴雨较多 ,光照缺乏D.多石灰岩 ,土壤贫瘠2.“南沙温室〞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热量 B.保持空气湿度 C.削弱狂风和高温的影响 D.保持土壤肥力以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
读图答复3~4题。
3.该山峰可能属于( )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4.北坡一月降水量大于七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A.1 000 m以上 B.1 000 m以下C.1 400 m以上 D.1 400 m以下读“青海省及相关景观图〞 ,答复5~6题。
5.图中字母( )A.a处于阿尔泰山区 B.b湖为咸水湖C.c湖周边夏季高温 D.d省区简称宁6.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 ,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 )A.丰富物种 B.修养水源 C.净化空气D.美化空气(2019广东文综)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7~8题。
7.由图可知 ,以下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 ,海拔 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 ,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 ,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 ,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8.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2019·上海地理)“祖国的宝岛 ,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读图答复9~10题。
2025年上海市地理等级考一轮复习考点精练 考点巩固卷3中国地理含详解
考点巩固卷03 中国地理考点01中国地理概况(建议用时:20分钟)考点0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建议用时:20分钟)考点0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建议用时:20分钟)考点01 中国地理概况一.读中央气象台2022年五一假期天气提示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提示注意保暖的地区是()A.东南丘陵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2.图中气温适宜的省区是()A.云南省B.黑龙江省C.广东省D.陕西省二.(2021·四川自贡)下图为我国入秋时间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3-5题。
3.以下地点入秋时间最晚的是()A.拉萨B.包头C.上海D.广州4.拉萨入秋时间比上海早,是由于拉萨比上海()A.纬度高B.海拔高C.降水多D.光照强5.旅游达人李明想追逐秋天的脚步尽可能多的感受祖国大美秋色,他选择的路线合理的是()A.从广州向北到漠河B.从漠河向南到广州C.从上海向西到阿勒泰D.从阿勒泰向东到上海三.(2022·吉林长春)2022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标志着黄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结束。
图为“黄河水系略图”。
据此完成6-8题。
6.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A.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D.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8.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水荒”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②大量开采地下水③禁止工农业用水④节约用水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四.(2022·广西贺州)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气候资源B.土地资源C.森林资源D.矿产资源10.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五.(2022·黑龙江牡丹江)我人国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
地理新高考一轮复习练习题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地理1.中国区域的定位方法(1)(2017.4浙江选考,2分)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资源调配工程西起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1分)区。
(1分)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
观察图中的资源调配工程走向和路线,可判断是“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始于我国的新疆塔里木盆地,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此题强调“三大自然区”名称,不要错填为“西北地区”“西部地区”。
2)图中B秦岭(1分)(山脉名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山脉。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从陕西省南部穿过,位于渭河以南,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又因为B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所以B山脉应该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
2.河套平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2)(经典题,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答案:问题:泥沙淤积。
(2分)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4分)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灌渠泥沙淤积问题。
因为灌渠水引自黄河,黄河含沙量大,且河套平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很容易沉积,造成灌渠水流不畅。
3.分析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3)(2019江西宜丰模拟,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湟水谷地年降水量约为330~600 mm,且集中于夏季。
下图为湟水谷地地形图。
材料二大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喜光,根系呼吸旺盛,对土壤的通气性要求较高。
青海省乐都区是全国大樱桃成熟最晚的地区之一,果实有个大、汁多、肉厚、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糖量高等独特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2010年,“乐都大樱桃”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综合题突破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综合题突破训练②在E、F两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2分)答案:(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2)D 坡陡;水充足。
(3)A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 遥感【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考点如地形图的判读,锋面气旋系统判读,城市等级发展条件、区域生态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控及3S技术的应用等。
(1)根据等压线判定该区域主要受低压系统控制,根据气压梯度力(方向大体向北)、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及摩擦力,三力平衡决定风向为西南风。
同理,D附近为西北风。
D与C之间可认为是冷锋锋线所在区域,则A在冷锋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故A地晴天概率大。
(2)等高线反映该区域高低落差大,植被图例反映该区域一些坡地种植了农作物,有毁林开荒的现象。
故在山高坡地、落差较大、植被覆盖较差、流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处恰好如前面所述。
(3)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等级提升,与城市所在的位置、交通条件及资源条件密切相关。
A城镇所在地,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这些条件有利于促进其规模扩大。
(4)山地地区从地形条件及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的需要来看,适宜发展林业,该区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可建议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处两岸为陡崖,谷地有河流流经,如在E附近出现崩塌滑坡,造成下游土石成堆、阻断河流,很可能形成堰塞湖。
应借助遥感,远距离观察监控,做好预防工作。
2.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分)(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B区域。
(6分)(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
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 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突破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突破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地区生齿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天下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地区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鉴别地区生齿范畴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1~2题。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生齿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生齿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生齿对水资源压力越小1.C[剖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为浙江,生齿对水资源压力指数并不高,故A项错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河南,生齿对耕地压力不是最小,故B项错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地区其城市化水平也越高,故C项正确;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河南,生齿对水资源压力较大,故D项错误。
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成长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成长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成长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成长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成长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2.D[剖析] 四省中青海技能水平较低,成长高科技产业条件不好;河南水资源短缺,不适合成长耗水较多的产业;浙江生齿对耕地压力指数最高,不适合成长用耕地多的产业;黑龙江地广人稀,成长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故D项正确。
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北极航道越来越具有现实代价,其主要原因是()A.环球气候变暖B.印度洋海盗猖獗C.传统航道拥堵D.北极沿岸多港口4.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议决()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5.北极航道是()A.亚洲东部关联欧洲西部的捷径B.安定洋关联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C.北非关联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大洋洲关联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3.A 4.B 5.A[剖析] 第3题,环球变暖,北极极冰融化,使北极航道越来越具有现实代价。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41]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练案[41]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一、单项选择题(2021·福建地理)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
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
据此完成1~3题。
A.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 854米B.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C.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D.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2.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A.积雪深度B.风力大小C.冬季气温D.太阳辐射3.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A)A.太行山脉B.长白山脉C.横断山脉D.天山山脉[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五个站点中,站点⑤海拔1 854米,降水最多,但这只能说明站点⑤在五个站点中降水最多,不能说明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 854米,由所学知识可知(虽然表格中五个站点的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成正相关),气温对降水的影响不大;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山脉L谷地季节性冻土广布,说明该山脉纬度较高,冻土在气温低时存在,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提前。
第2题,由图表可知⑤站点的降水比④站点多200 mm左右,降水多,冬季降雪量可能大,积雪深度大,积雪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故土壤冻结最大深度⑤站点比④站点小;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⑤站点冬季气温比④站点低,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应大,但表中土壤冻结最大深度⑤站点比④站点小,⑤站点海拔比④站点高,太阳辐射⑤站点比④站点可能更强,但⑤站点降水多,阴雨天多,④站点太阳辐射不一定比④站点强,风力大小对地温的影响不大,且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风力大小应相差不大。
第3题,太行山脉、长白山脉地处温带季风气候,横断山脉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太行山脉、长白山脉、横断山脉基带年降水量均多于400 mm,由表格①地降水量为276 mm可知,L谷地所在的山脉不可能为是长白山脉、横断山脉及太行山脉;天山山脉地处内陆,山地基带降水量少,纬度相对较高,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故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天山山脉。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突破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突破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台湾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钓鱼岛的是()A.aB.bC.cD.d2.台湾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下列因素中与之关系最大的一组是()①山地海拔高②纬度低③沿岸有暖流④光照充足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1. B 2. A【解析】1.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故b表示钓鱼岛。
2.台湾岛位于低纬度地区,热量比较高,台湾山脉海拔比较高,故气候垂直差异比较明显,自然带比较丰富。
珠江三角洲的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做主体材料,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粘结并镶嵌为墙的古建筑,称为“蚝宅”(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蚝宅”()A.就地取材,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B.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好C.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D.墙体空隙大,利于室内保湿4.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A.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B.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C.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
D.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答案】3. C 4. D【解析】3. “蚝宅”就地取材,利用海滩上的蚝壳作原料,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做主体材料,说明用量小,不会破坏海洋生态,A错。
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差,B错。
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C对。
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粘结并镶嵌为墙,墙体空隙小,不渗水,利于室内防潮,D错。
4.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D对。
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面临移民安置问题,A不合理。
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B不合理。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C不合理。
读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5.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6.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5. B 6. B【解析】5.西南、东南、西北、华北四个地区中,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所以①是西南地区,据此可以排除A、C选项,并且四个地区中,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口最少,所以④是西北地区。
备考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好题精练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社会热点/2024广东惠州调研]其次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梯田规模约2.8亿亩(1亩≈666.7 m2),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3.7%。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山区耕地面临严峻的边际化现象。
大规模梯田撂荒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与生态效应,确定程度上对粮食平安构成威逼。
据此完成1—3题。
1.梯田的分布主要取决于(B)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解题思路】读梯田面积分布图可知,广西、四川、湖南等南方低山丘陵广布地区梯田的分布面积广袤,故梯田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地形,B正确。
2.我国梯田撂荒最严峻的区域是(C)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南方丘陵D.环渤海地区【解题思路】读我国梯田撂荒率分布图可知,梯田撂荒最严峻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然后有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省级行政区,集中在南方丘陵地区,北京梯田撂荒率虽高,但面积较小,故C正确。
3.广东梯田撂荒率高,主要缘由是(A)A.外出务工人数多B.机械化程度低C.浇灌条件差D.水土流失严峻【解题思路】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但粤北、粤西地区山地多,多梯田,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大量外出务工,梯田因无人种植而撂荒,A正确。
机械化程度对梯田撂荒率影响不大,B错误;广东降水多,河流众多,浇灌条件好,C错误;由材料可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山区耕地面临严峻的边际化现象,大规模梯田撂荒,因此水土流失严峻不是广东梯田撂荒率高的主要缘由,D错误。
[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气候舒适性评价须要综合考量气温、湿度、风和日照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
下表为我国四个城市多年平均气候舒适性统计表(单位:天)。
据此完成4—5题。
城市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次年2月)深圳74.3 13.8 62.4 86甲60.2 83.7 55.5 0.3乙75.9 14.8 63.6 82.8丙76.5 86.1 79.2 25.54.推想甲、乙、丙分别是(B)A.兰州、成都、香港B.长春、广州、贵阳C.哈尔滨、海口、重庆D.济南、沈阳、西宁【解题思路】读表可知,乙城市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舒适性与深圳很接近,说明该城市距离深圳很近,比照选项各城市可推断乙为广州;再结合甲夏季舒适度高、冬季舒适度最低,可判定该城市夏季气候凉快、冬天气候寒冷,应当是纬度较高的长春;丙地春夏秋三季气候舒适度都较好,可推断该地是纬度较低、地势较高的贵阳,故选B。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1~2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答案:AB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A.截留水分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D.改变植被类型答案:AC【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及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重。
Q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多沙尘暴。
P地位于河谷地带,故较Q地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多。
故1选AB。
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削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覆盖,调节小气候,但不能改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故2题选AC。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19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
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
读图回答3~4题。
3.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A.湘、粤、闽B.苏、皖、鄂C.京、辽、鲁D.沪、浙、赣4.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A.自然条件B.旅游资源C.城市建筑D.生态环境【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政区认知及中国西北地区环境、资源的综合认知。
第3题要求考生将各组合中前30名城市个数计算出来后再做选择,A 各省共有1+5+1即7个,B各省共有5+2+1即8个,C各省共有1+2+3即6个,D 各省共有1+5+0即6个,故选AB。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故第4题选AD。
5. 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土壤肥力B. 热量条件C. 河流汛期D. 降水总量【解析】水稻生长对气候尤其是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引起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条件的改善,故本题选择B。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训练一、选择题读“青海省示意图”,回答下列标题。
1.图中字母A.a处于阿尔泰山区B.b湖为咸水湖C.c湖周边夏季高温D.d省区简称宁2.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A.丰裕物种B.涵养水源C.净化空气D.美化空气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漫衍图”。
读图,完成下列标题。
3.导致图中雨雪分界限在甲、乙两地产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下列对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湟水谷身分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关于湟水谷地成长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裕②降水较多,为农业成长提供了水源③地形平展,土层较深厚④泥土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天下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B.由于谷地纬度大抵相当,花期基本一致C.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D.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
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格优。
读“2019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回答下列标题。
7.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格优良,其主导因素是A.泥土肥沃B.地形平展C.昼夜温差大D.水源充足8.从地区可持续成长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以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A.小麦B.瓜类C.棉花D.蔬菜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下列标题。
9.若图中甲岛为一江心洲,其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 210 mB.830 mC.610 mD.430 m10.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A.河流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B.图中河段流速较慢C.图中河段航运代价较大D.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11.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A.阵势较高,生长期长,作物品格优良B.光照丰裕C.积温较高D.生齿稠密,劳动力较丰裕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突破训练一、单项选择题2019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
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有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2. 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A.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D.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答案】1. B 2. A【解析】1.冬雪覆盖地面时是隆冬季节,此时害虫尚未活,A错;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一年中主要的旱情出现时间可能在春、夏甚至秋,但冬季因越冬作物基本不生长状态,旱情并不严重;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据此选B。
2.大雪出现在冬至之前,此次大范围降雪是在1-2月,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我国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可能出现极夜;我国纬度小于48.5°N及其以南地区都可能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此时段,赤道上日出东南,故其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据此选D。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A.冬季风势力强盛B.雨带停滞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D.受地形阻挡4.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答案】3. B 4. A【解析】3.读图可知,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雨带没有移动,一直停滞在该地,此时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
4.雨带位于①时,为我国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且雨季还没有来临,所以干旱缺水;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黄河流域雨季还没有来;渤海位于温带海域,水温较低,不易形成台风,台风活跃的是我国东南的太平洋海域;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出现沙尘天气,多沙尘天气的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读某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地区的所有山脉总称为()A.阿尔泰山B.祁连山C.秦岭D.昆仑山6.与西南侧相比,该山脉东北侧发育的河流多、流程长,下列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A.东北侧冰川条数多,冰川面积大B.山地降水东北侧多于西南侧C.山地垂直高差东北侧大于西南侧D.东北侧比西南侧地势平坦【答案】5. B 6. D【解析】5.根据经纬度、山脉走向等信息判断该地区的所有山脉总称为祁连山。
6.东北侧河流多、流程长与降水、冰川补给量、垂直高差有关;地势平坦不利于河流发育,与事实不吻合。
本题要求不合理解释,故D正确。
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C.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D.雨带的北移速度快于向南撤走的速度8.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A.雨带位于h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B.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C.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D.雨带位于b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答案】7. C 8. D【解析】7.雨带的向北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雨带移动到南方北方降水少,南方降水多,A错;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短,B错;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夏季风的强雨带会迅速地移动到北方,夏季风的弱雨带会常期停留在南方,C对;雨带的北移速度慢于向南撤走的速度,D错。
8.雨带位于h时,已经到10月,东南沿海台风活跃期已经过去,A错;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受雨带影响,降雨多,B错;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处于单一气团控制,不受雨带影响,降水少,没有进入汛期,C错;雨带位于b时,华北平原正值春季,干旱缺水,D对。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根据各月流量变化情况推断,该河流最可能为()A.珠江B.长江C.湘江D.松花江10.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河流有结冰期B.该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汛期C.该河流3、4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春季降水多D.该河流7、8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夏季降水多11该河流域所在地区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A.棉花花生B.甜菜大豆C.油菜棉花D.甘蔗大豆【答案】9. D 10. C 11. B【解析】9.从图中看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汛期,在我国东北地区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夏季降雨多,形成夏汛,选择D。
10.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汛期,冬季气温低于0℃,该河流有结冰期,A对;该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汛期,B对;该河流3、4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春季积雪融水,不是降水多,C错;该河流7、8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夏季降水多,D对,选择C。
11.该河流域所在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甜菜和大豆,不适宜种植花生、油菜、甘蔗,选择B。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省区叙述正确的是()A.a的简称是陕或者秦B.b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C.c人口稠密、是我国壮族的集中分布地D.d西侧与四川省相邻,东临东海13.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B.b山脉东侧是云贵高原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D.d山脉南侧是四川盆地14.图中四城市所在地区属于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A.太原B.福州C.拉萨D.武汉【答案】12. B 13. A 14. A【解析】12.从省的轮廓和城市、山脉可以判断省份。
a山西省,简称是晋,A错;b是福建,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B对;c是西藏,人口稀少、是我国藏族的集中分布地,C错;d是湖北省,西侧与重庆市相邻,属于内陆省,不临东海,D错。
13.a山脉是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A对;b山脉武夷山,东侧不是云贵高原,B错;c 山脉是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C错;d山脉是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D错。
14.从气候图可以看出最冷月在0℃以下,属于温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800左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太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福州和武汉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拉萨属于高原、高山气候,选择A。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
避暑型气候的重要指标是人体感知温度,由气温、湿度、风速、辐射等多种因子构成。
下图为我国夏季不同避暑类型分布图。
15.影响我国东南地区避暑型气候分布少最主要的因素是()A.温度B.湿度C.风速D.太阳辐射A.中东部山岳型西南高原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B.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C.西南高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D.西北山地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西南高原型东北山地平原型17.根据上面判断结果,我国中东部山岳型气候的特点是()A.气温高B.湿度小C.风速大D.辐射强【答案】15. A 16. B 17. C【解析】15.由图可知,避暑型气候一般分布在高原、山地等地势较高的地区或者纬度较高的地区。
我国东南地区纬度低,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低,气温高,不适合避暑。
因此缺少避暑型气候。
16.从表中数据可知,①类型太阳辐射最强,最可能是青藏高原等地势较高的地区,即西南高原型。
②类型湿度最大,最可能是我国东部地区,即中东部山岳型。
④湿度最小,最可能是干旱的西北地区,即西北山地高原型。
则③是东北山地平原型。
故选B。
17.根据上题结果可知,②是我国中东部山岳型。
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类型具有气温低,湿度、风速大,太阳辐射少等特点。
故选C。
二、综合题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拉萨河谷宽广平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
拉萨河谷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
拉萨河水资源为105亿立方米,浇灌着河谷26万亩良田沃土,粮食年产量超过9万吨,农区的人均占有粮883公斤,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
(1)分析拉萨的气候与北京比更加冷暖宜人的原因。
(2)简述拉萨河谷成为西藏三大粮仓之一的有利自然条件。
(3)有人提出将拉萨打造成避暑的旅游城市,也有网友对此表示吐槽。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网友吐槽的理由。
【答案】(1)冬季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且白昼较长,太阳辐射强;谷地地形封闭,不利于散热;地势高,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北京高。
夏季,因地势高而气温较北京低。
(2)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海拔较低,热量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等。
(3)(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缺氧);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气温日较差大。
【解析】(1)根据材料,拉萨冬季气温较北京高,夏季气温较北京低。
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拉萨的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同时白昼时间比北京长,获得太阳辐射多;北京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拉萨河谷位于封闭的谷地,不受冬季风的影响;夏季: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低。
(2)从拉萨河谷的自然地理特征方面分析:河流冲积平原,有便于耕作的平坦地形,有肥沃的土壤,有便利的灌溉条件;同时相对高原表面,海拔较低热量较为丰富。
(3)拉萨打造成避暑的旅游城市的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在气象气候方面:海拔3600米,空气稀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氧气不足;空气稀薄加上多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低,日较差大。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材料二2019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 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1)我国有多条地理界线经过乙所示山脉,请列举两条地理界线。
(2)甲河流流出山口后,径流量沿途逐渐减小,造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简述此次黄河乌海河段洪涝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