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 河西走廊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45 冰川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45冰川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固态降水决定冰川积累,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冰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
研究表明,1959~2010年,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呈现缩减趋势,但变化幅度存在区域差异。
下图示意1959~2010年中国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冰川分布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水汽C.植被D.光照2.关于冰川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冰川面积变化西小东大B.区域内雪线普遍上升C.冰川面积变化幅度西小东大D.海拔越高的流域,面积变化越大3.阿克苏河流域纬度低,但冰川退缩面积却不是最大,原因是A.流域内降水增加B.冰川退缩速率小C.流域内坡度缓D.人类活动的影响少1.B 降水与气温主要气候因子。
读材料可知,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固态降水决定冰川积累,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冰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
读中国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图可知,该流域纬度相差不大,说明气温的影响相差不大;则造成冰川分布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由于自东向西水汽减少,降水差异引起的。
故选B。
2.B 读材料可知,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呈现缩减趋势,导致区域内雪线普遍上升,B正确;读图可知,冰川面积变化及冰川面积变化幅度大致都是西大东小,A、C错误;冰川面积变化与流域海拔高低的关联性不明显,D错误。
故选B。
3.A 阿克苏河流域纬度低,气温较高,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应该冰川消融量较大,但已知冰川退缩面积却不是最大,说明冰川积累较多,降水决定冰川积累,故流域内降水增加。
故选A。
阿尔泰山以西北--东南走向蜿蜒于中国与俄罗斯,哈克斯坦和蒙古边界。
1960-2009年,中国阿尔泰山地区冰川普遍退缩,读图回答下题。
4.下列关于此地冰川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尔泰山地区冰川主要分布在2400-2600m区间B.高海拔区冰川退缩快,低海拔区则慢C.雪线附近的冰川退缩最为显著D.所有海拔区间冰川面积均呈减少趋势5.冰川朝向是指冰川面对的方向。
河西走廊 地理练习 高三复习
河西走廊地理练习高三复习1. 引言河西走廊是中国西部的一片重要地区,位于祁连山脉和阎浩山之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通道和经济发展区。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在复习地理知识时,了解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和重要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河西走廊的位置、地貌、气候和经济等方面进行练习和复习。
2. 河西走廊的位置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起甘肃省的嘉峪关,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总长约 1500 公里,东西宽度变化较大。
沿着河西走廊的南北方向,可分为三段,分别是甘肃段、宁夏段和新疆段。
河西走廊濒临内蒙古和宁夏,北面是黄土高原和阴山山脉,南面是祁连山脉和阎浩山。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河西走廊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河西走廊的地貌河西走廊地貌类型丰富,有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等。
河西走廊中部是平坦的准噶尔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
盆地东西呈长条状,由塔里木河和准噶尔盆地两侧的山脉夹持形成。
盆地内部地势平坦,无峰岭,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农业和畜牧业区。
河西走廊西部是戈壁沙漠和荒漠地貌,地势较为高低起伏。
4. 河西走廊的气候河西走廊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区。
由于受到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阻挡,西南季风的湿气难以到达河西走廊,导致该地区降水稀少。
全年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
盆地内部平均年降水量在100到20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气候。
大部分降水在夏季,冬季降水很少。
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年均蒸发量超过650毫米,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特征。
5. 河西走廊的经济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独特,经济资源丰富,是中国加速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区域之一。
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石油和铝土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也十分发达,盆地内的良好灌溉条件和丰富的阳光资源为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种植和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6. 总结河西走廊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地区,其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地理知识点。
2024人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70中国微观地理区域(雄安新区、海南岛、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粤港澳大湾区)
课时规范练70中国微观地理区域(雄安新区、海南岛、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粤港澳大湾区)(2023·辽宁名校联盟一模)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重大现实意义,构建雄安新区与京津地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绿色交通指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的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下图示意雄安新区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雄安新区的设立对北京城市交通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是因为北京()A.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B.纵横交织的城市交通得到外延C.向雄安新区进行产业和人口迁移D.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增多2.雄安新区与京津地区快捷高效交通网的建设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降低出行费用,节省通勤时间B.加强联系,优化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C.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D.完善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网络(2023·湖北武汉5月模拟)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基地之一,全球工业机器人巨头“四大家族”已有三家先后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建厂。
下图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骨干企业和培育企业数量、地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3.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分布的核心城市是()A.广州中山B.佛山珠海C.深圳东莞D.广州深圳4.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器人制造业最主要的优势是()A.政府产业支持B.配套设施齐全C.产业链完整D.技术基础好5.全球工业机器人巨头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企业规模B.提高品牌知名度C.抢占中国市场D.吸引高科技人才(2023·海南海口一模)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以五指山、鹦哥岭为核心向外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状圈层地貌。
从1988年到2017年,海南岛农业总播种面积增加了0.6倍,水稻播种面积减少了22%,热带水果、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分别增加了2.7倍、4.8倍和2.0倍。
全国高三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地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
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
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 )A.山前冲积扇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D.山间盆地【2】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 ( )①横沙五②纵沙丘③抛物型沙五④无沙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六道沟流域位于110°21′E~110°23′E,38°46′N~48°51′N,处于黄河粗沙来源区,是陕北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流域内的沟道地、梯田及居民用地等土地占流域面积的18%左右,其余82%的土地均为坡地。
如图示意六道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六道沟流域产沙最严重的月份是()A.3~5月B.7~8月C.10~11月D.12~1月【2】六道沟流域成为黄河粗沙来源区的人为原因有()①土质疏松②不合理开矿③滥砍滥伐,过度垦牧④灌溉方式落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下图为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化作用【2】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A.增加湿度和径流B.减小风速和沙尘C.阻止冰川和固沙D.拦截径流和泥沙【3】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C.湿地区D.地区4.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治理水土流失,对①区域适宜采取的措施是()A.平整土地,削减地表径流B.修筑窑洞,增加建筑设施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D.退耕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2】近些年,该区域在②附近修筑反坡梯田(梯田面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田面微向内倾斜3~5°)。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 微专题15 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及其防治-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微专题15: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及其防治【高考母题再现】【2015•新课标全国2】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6分)(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6分)(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6分)(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6分)【答案】(24分)(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3分)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3分)(答出其他合理理由也可得3分)(2)问题:泥沙淤积。
(2分)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4分)(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
(3分)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3分)(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大某某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思等。
(答出其中1项得2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6分。
)【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引水渠分布看,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可也得出河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者说西南高,东北低。
(2)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灌渠泥沙淤积问题。
因为河套平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很容易沉积,造成灌渠水流不畅。
(3)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流流入乌梁素海,造成其严重污染。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 河西走廊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河西走廊一、单选题河西走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且有“风电走廊”之美誉,但是目前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弃风”(放弃使用风能)现象严重。
下图为河西走廓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河西走廊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B.地形C.气候D.资源2.河西走廊成为“风电走廊”的原因是A.距夏季风源地近,风力大B.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C.植被覆盖率高,蓄积风能D.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3.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风能季节差异小B.风能分布分散C.电力输送能力不足D.技术力量薄弱1.B 铁路布局一般要考虑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工程的难度、造价等问题。
图中河西走廊铁路布局沿河西走廊的低缓地形分布,沿途没有河流,这里气候干旱,气候条件与铁路布局关联度不大,铁路是为沟通西北区域联系而建,并非针对沿线资源开发而建,据此选B。
2.B 河西走廊两侧都是山地,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风力大;走廊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风从这里经过时会被加速加大,因此区域风能丰富;这里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区域的工业不发达。
据此分析选B。
13.C 能源开发不仅需要区域能源丰富,而且还需要有能源市场,河西走廊风能季节差异大,分布集中,风能丰富,开发风能技术力量较强,但区域电力市场较小且电力输送能力不足,因此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率低。
近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大规模发展以塑料大棚(图10)为主的设施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限制甘肃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A.水源不足B.光照不足C.地形崎岖D.昼夜温差大5.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不利于A.抵挡风沙B.增强光照C.保持土壤肥力D.减少水资源消耗4.A甘肃河西走廊降水少,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水源。
5.B 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可以抵挡风沙、保水保肥,但塑料大棚遮挡了光照,选B。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中国微观区域分析型(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中国微观区域分析型(附答案解析)河西走廊长约900千米,宽数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
下图为“河西走廊部分区域和有色金属工业中心分布图”。
图示区域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还分布着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
据此回答1~3题。
1.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下列原因中不属于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承东启西B.降水较丰富C.地势平坦D.土壤较肥沃解析河西走廊土壤较肥沃,可发展农业,从而为商队提供食物,属于间接相关,D符合题意;河西走廊连接我国内地与中亚地区,地理位置承东启西,属于直接相关,A不符合题意;地势平坦,方便通行,有较丰富的大气降水和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可为商队提供水源,属于直接相关,B、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2.河西走廊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突出优势为( )①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②农业发达③交通便利④动力充足⑤工业基础好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西走廊镍、铜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①正确;该地区承东启西,交通较为便利,③正确;黄河上游大型水电站较多,可以提供电能,动力充足,④正确。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⑤错误;农业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较小,②错误。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D选项正确。
答案 D3.贺兰山以西沙漠中的原生态湖泊( )A.形成于降水少、大风天气少的环境B.为淡水湖,水质清洁C.形成于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多的环境D.为工农业提供水源解析贺兰山以西地区为沙漠,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多,A错误、C正确;再由材料信息可知,湖泊位于贺兰山以西沙漠中,湖水盐分含量较高(为咸水湖),不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B、D错误。
答案 C下图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读图回答4~6题。
4.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5.图中⑤地区作为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与太湖平原相比(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交通发达C.水热条件好 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6.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解析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高三地理微专题——西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共21张PPT)
探究一: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 (冰雪融水) (引黄河水)
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温差大,农产品品质好; 山前冲积扇或河流冲积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有冰雪融水或河流水,提供灌溉水源;——利 降水少、水源不足、气象灾害(寒潮、风沙等)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河西走廊为例
[课标解读]
1、能够说明干旱地区农业的分布特点、主要区 位条件和制约因素。
2、能够理解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 影响
3、能够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对策分析, 并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
(高考题组)(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 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本区有“西北粮仓”“西北果园”之称,是我国重要的农 产品基地,但近年引发世界关注的还有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6 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8分) (3)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 主要自然条件。(12分) (4)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 生什么环境问题?(6分) (5)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区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8分)
荒漠化
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 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 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 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26 育种基地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26 育种基地农作物南繁(我国作物榆中的专业术语),是指把北方种植一代的农作物育种材料,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即在南方、北方交替种植。
下图中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农业科研人员说它是“育种的天堂”,农民说它是“种子基地”,还有人说它是“天然温室”,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创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甲地区成为南繁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水源丰富B.土壤肥沃C.光热充足D.地势平坦2.推测甲地区作为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时间可能是A.3月到5月B.9月到次年5月C.5月到7月D.7月到9月3.关于选择在南繁基地培育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或目的,说法正确是A.环境清洁,无污染,便于培育绿色产品B.加速作物世代繁殖,加快品种培育速度C.开拓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D.作物新品种资源丰富,便于杂交培育1.C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海南南部,纬度低,再结合材料中的“天然温室”“温暖的土地上”可推知,甲地区成为南繁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光热充足,故选C。
2.B南繁主要是利用海南温暖的气候条件,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一代农作物育种材料,在秋冬季节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故南繁基地最繁忙的时间是9月到次年5月。
故选B。
3.B由上面两题可知,将北方种子在南繁基地培育,主要是因为这里光热充足,农作物繁殖速度快,育种周期短,故建立南繁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作物世代繁殖,加快种子培育速度。
故选B。
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使用半咸水灌溉,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抗鸟、抗虫、抗盐碱,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
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将海南的南繁作为海水稻重要的育种基地,在其它地方需要八年才能完成的品种培育,在这里三年基本上就可以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海水稻技术主要改变了作物种植中的A.品种特质B.气候条件C.灌溉方式D.土壤肥力5.在沿海滩涂上种植海水稻,需要大量使用A.化肥B.农药C.劳动力D.淡水6.袁隆平的技术团队选择南繁为海水稻育种基地,主要看中了该地的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4.A 海水稻耐盐碱、抗鸟、抗虫、抗盐碱,这些是水稻的品质特性,A正确;海水稻技术不能改变气候条件,B错误;水稻一直生长在水里面,灌溉方式没变,只是淡水变成了咸水,是水质变化,C错误;海水稻技术对土壤肥力没有改变,只是使水稻可以适应肥力低的土壤环境,D错误;故选A。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河西走廊
2.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①配送中心仓库靠近生产厂仓库②物流快递业发展迅速
③距离生产厂家近④客户仓库遍布各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图a是河西走廊东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b是该区域冬季平均降雪量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a b
9.下列两个气象站高差最大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10.冬季,图示区域
6.甲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A.灌溉水源有保障B.光照充足C.土地资源丰富D.以上都对
7.利用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可以弥补传统贸易方式的哪些不足
A.远离市场,信息闭塞B.市场规模较小,农产品收益较低
C.贸易环节较多,运输成本较高D.以上都对
8.双十一节期间,大量网购物品能及时配送到客户手中,主要得益于
(2)写出河西走廊发展灌溉农业的主要水源;该地区存在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试分析形成土壤沙化的自然原因以及形成土壤盐渍化的人为原因。
(3)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新能源并实现了季节互补,推测玉门重点发展的新能源,并评价其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西昌(约102°E、28°N)位于川西横断山区;酒泉(约99°E、40°N)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太原(约112°E、38°N)位于黄土高原。故答案选B项。
2022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文档:重点强化练8 Word版含答案
重点强化练(八)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1·河南省百校模拟)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峻的地区之一。
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峻。
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淌沙丘的是()A.①B.②C.③D.④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A.河流上游地区B.山麓地带C.冲积扇D.河流出山口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缘由是()A.气温上升,岩石风化增加B.冬季风势力增加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D.降水削减,雪线上升1.D 2.C 3.C[第1题,在风力大、沙源供应相对较少、植被掩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沙丘易流淌,三角坐标图显示④恰好是风大且沙源不多的状况,符合要求。
第2题,河流上游地区,河流出山口处地下水埋藏较深、难以形成绿洲;山麓地带未必有河流,地下水埋藏不稳定,只有冲积扇地下水埋藏浅,多绿洲。
第3题,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缘由导致。
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留意环保问题等都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
](2021·江西上饶模拟)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
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表回答4~5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水位(m) 42.1 41.9 41.7 41.5 41 42.1 45 46 44 42.9 42.5 42.2 TSS(106 kg)-200 -150 -100 -60 -40 200 1 300 2 350 820 -300 -360 -310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⑤湖泊对四周局地气候调整作用减弱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5.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B.长江中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4.D 5.A[第4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TSS通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上升,故①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削减,故③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④错误。
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河西走廊(共29张ppt)
目录
01 “河西走廊”在哪里 02 “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 03 “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 04 “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建设
01 河西走廊 在哪里
河 西 走 廊 在 哪 里
河西走廊位置图
西北锁钥
河 西
甘肃
走
廊
古玉门
在
祁连
哪
西北—东南
里
黄河
走廊风光
走廊风光
烟笼嘉峪碧岧峣, 影拂昆仑万里遥。
走廊风光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走廊风光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走廊风光
思考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 有什么重要意义?
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东部通 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 道,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 通道。如今河西走廊仍是陆路联 系亚欧大陆、沟通太平洋和大西 洋的“黄金走廊”。
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70%以上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制种已成为河西走 廊最重要的产业。目前中国制种业41家骨干企业在河西走廊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全球前5 家制种公司也有4家落户河西,河西走廊真正在为全世界制种。
分析河西走廊 成为农业制种基地 的优越条件?
04 河西走廊 的生态环境建设
脆弱的生态环境 河 西 走 廊 的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思考
分析导致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①生机勃勃的绿洲 ②人口增加
③开垦土地
④水源紧缺 ⑤绿洲面积缩小
⑥土地沙化
直接原因 ①干旱的自然环境,降水稀少; ②周边沙漠面积广,沙源多; ③水资源匮乏,植被稀疏,抗风弱;
④狭管效应,风力强劲。 ⑤不合理开发利用(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 根本原因:人口增多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2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52(2024湖南临澧一中质检)河西走廊地区的沙丘地貌以流淌沙丘为主(见下图),其东西部之间在沙丘地貌演化上的差异,受控于区域尺度的主导风向。
当地沙丘往往沿着干河床断续分布或散布于绿洲边缘。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中,地理位置与当地主导风向搭配正确的是( )①河西走廊东北侧——东北风②河西走廊东北侧——西北风③河西走廊西北侧——西北风④河西走廊西北侧——东北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从沙源角度分析,河西走廊绿洲边缘流淌沙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绿洲内部固定灌丛沙堆植被被破坏B.砾质戈壁及风蚀地供应了丰富沙源C.废弃的沙质干河床受风力吹扬起沙D.黄土高原土壤受风力作用吹拂至此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东北侧沙丘为西北—东南走向,西北侧沙丘为东北—西南走向,其东西部之间在沙丘地貌演化上的差异,受控于区域尺度的主导风向,输沙风向限制着区域近地表的输沙过程,进而限制着沙丘的走向和移动,故河西走廊西北侧为东北风,东北侧为西北风,②④对,D正确。
第2题,河西走廊绿洲边缘流淌沙丘主要是由绿洲边缘的砾质戈壁及风蚀地供应了丰富的沙源,B正确;绿洲内部固定灌丛沙堆植被被破坏,应当导致绿洲内部沙丘的形成,A错误;废弃的沙质干河床受风力吹扬起沙,堆起的沙丘应当沿着干河床断续分布,C错误;由沙丘的走向可知,该地盛行风以东北风与西北风为主,黄土高原在河西走廊的东南方向,该地沙源不会来自黄土高原,D错误。
(2024河北秦皇岛一中模拟)营建人工植被是防治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防护林的防风固沙作用因风向、植被类型等的不同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吉兰泰盐湖(105°9'35″E~105°9'46″E,39°38'N~39°49'N)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西南,其防护体系显著减轻当地土壤风蚀、削减盐湖湖面积沙。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
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提升练(二十八)一、选择题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①气象灾害少②水源较丰富③热量充足,一年两熟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A.②④ B.②③C.③④D.①③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酸雨危害A.ab B.acC.cd D.bc【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绿洲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丰富,加之晴天多,光照充足,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业生产,故答案选A。
第2题,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和灌溉不合理引起的土壤盐碱化,故答案选D。
【答案】 1.A 2.D(2015·菏泽模拟)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2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4.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故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森林减少;乙地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丙地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类活动不合理,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第4题,乙地应该合理保护草场,合理放牧;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丙地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合理采伐,及时抚育是甲地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
【答案】 3.A 4.C读“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回答5~6题。
35.非洲荒漠化非常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6.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非洲荒漠化非常严重区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2-4 交通运输的区位及影响练习
练习4 交通运输的区位及影响1.(2018·吉林省长春市高三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而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在河西丝绸之路上,古代托运货物的牲畜主要是骆驼和马匹。
材料二:下图是古河西“丝绸之路”路线图。
(1)根据材料,简述河西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交通要道的有利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分析河西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交通要道的社会经济保障。
(3)指出驼队和马帮途经河西丝绸之路时,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古代交通区位。
古代交通工具较为落后。
路途较为遥远,时间长,因此需要考虑沿途的水源、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西北部地区为温带荒漠气候,处处干旱,沙漠广布,河西走廊地区因为有祁连山冰雪融水和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绿洲处处,工农业发达,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
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古代交通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运力、沿途粮草供应和食宿保障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该地为我国的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驼马充足,古代主要以马匹为运具,运力充足;由于沿途水源充足,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可以为过往驼队和马帮提供较好的粮草供应;聚落分布较均衡,具有食宿保障。
第(3)题,河西丝绸之路,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较大,夏季高温炎热。
冬季寒冷;沿途植被较少,草料短缺;冬春季节,温差大,风力大,风沙较大;该地终年降水较少,沿途水资源短缺。
答案:(1)地处河西走廊,地理位置优越;沿线地形平坦开阔;有较好的水源补给。
(2)畜牧业发达,驼马充足,有良好的动力保障;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聚落分布较均衡。
有较好的粮草和食宿保障。
(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草料短缺;冬春季节多风沙;沿途水源有限。
2.(2018·安徽省合肥市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整理〗备战2021高中地理大精做 河西走廊浙江专用原版配套精选卷
专题07 河西走廊基础知识1.概述: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千米,宽数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
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2.地形: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
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
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
3、气候: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冬春常形成寒潮天气。
夏季降水的主要2021米左右,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
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
降水年际变化大。
4.河流: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21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地。
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
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仅较大河流下游注入终端湖。
5、旅游:著名景点有鸣沙山、嘉峪关、卫星基地、张掖丹霞等。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考向预测(一)绿色走廓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21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再加上多山前冲积扇和河流冲积平原,多绿洲分布,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最重要农业区,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它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
河西走廊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此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河西走廊
一、单选题
河西走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且有“风电走廊”之美誉,但是目前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弃风”(放弃使用风能)现象严重。
下图为河西走廓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河西走廊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B.地形C.气候D.资源
2.河西走廊成为“风电走廊”的原因是
A.距夏季风源地近,风力大B.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
C.植被覆盖率高,蓄积风能D.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3.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风能季节差异小B.风能分布分散
C.电力输送能力不足D.技术力量薄弱
1.B 铁路布局一般要考虑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工程的难度、造价等问题。
图中河西走廊铁路布局沿河西走廊的低缓地形分布,沿途没有河流,这里气候干旱,气候条件与铁路布局关联度不大,铁路是为沟通西北区域联系而建,并非针对沿线资源开发而建,据此选B。
2.B 河西走廊两侧都是山地,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风力大;走廊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风从这里经过时会被加速加大,因此区域风能丰富;这里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区域的工业不发达。
据此分析选B。
3.C 能源开发不仅需要区域能源丰富,而且还需要有能源市场,河西走廊风能季节差异大,分布集
中,风能丰富,开发风能技术力量较强,但区域电力市场较小且电力输送能力不足,因此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率低。
近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大规模发展以塑料大棚(图10)为主的设施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限制甘肃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水源不足B.光照不足C.地形崎岖D.昼夜温差大
5.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不利于
A.抵挡风沙B.增强光照C.保持土壤肥力D.减少水资源消耗
4.A甘肃河西走廊降水少,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水源。
5.B 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可以抵挡风沙、保水保肥,但塑料大棚遮挡了光照,选B。
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和内蒙古高原之间一块狭长的高平地,目前我国最大的玉米种植基地,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良种。
这里生产的种子籽粒饱满,耐储存,正常情况下储存3 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4以上。
下图示意河西走廊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河西走廊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A.南北向B.东南向C.东北-西南向D.西北-东南向
7.制约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水源D.光热
8.河西走廊生产的玉米种子耐储存的原因是
A.白昼长,光照强B.海拔低,气温高
C.云量少,温差大D.气温低,湿度小
6.D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河西走廊与纬线和经线斜交,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故选D。
7.C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故选C。
8.D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既有利于玉米有机质的积累,又有利于后期对种子的干燥脱水,由于气温低,湿度小,不容易霉烂,有利于储存,故选D。
玉米喜光,生长期需水量大。
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近一半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
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
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的气候优势不包括
A.夏季光照充足B.气温日较差大C.生长期降水足D.收获期晴天多
10.种子收获后须及时晾晒干燥,河西走廊玉米种子适宜的晾晒场地是
A.戈壁荒滩B.公路路面C.建筑屋顶D.草原牧场
9.C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的形成条件。
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颗粒饱满。
ABD都是优势,C不是优势,因为该地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生长期降水少。
10.A 河西走廊地处西北,降水少,戈壁荒漠广布,且戈壁荒漠地势平坦,可以当晾晒场地。
公路路面晾晒不利于行车安全,建筑屋顶晾晒面积太小,草原牧场当地较少。
河西走廊以绿洲和荒漠景观为主,其荒漠区域的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半固沙丘和固定沙丘。
目前河西走廊的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
下图为河西走廊自然景观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
A.①B.①C.①D.①
1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上游地区B.山麓地带
C.冲积扇D.河流出山口
1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11.D 流动沙丘的形成环境,必须有强风条件,读三角坐标图,甲图中风速最大的是①地,而且①地植被覆盖率较差,最有可能形成流动沙丘,故选D。
12.C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主要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上游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发展农业,A错误;河流冲积扇即具备水源条件,同时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绿洲农业,C正确;山麓地带不一定有水,不一定有绿洲,B错误;河流出山口处并不一定都能形成冲积扇,不一定有绿洲分布,D错误。
故选C。
13.C 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过度樵采、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等都会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C正确;ABD三个选项与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没有直接关系,均错误。
故选C。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
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A.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