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微专题-桥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08桥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08桥
1.A庆元位于我国浙西山区,溪流纵横,多木拱廊桥,A对。山高谷深需要建设的桥梁 高,不一定数目多,且当地没有高大的山脉,B错。梯田与桥梁数目无关,C错。该地植 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故选A。 2.C桥上加盖亭台楼阁等廊屋建筑,利于通风,减小雨水对桥梁的损害,桥上廊屋两侧 多各式窗户,利于通风,降低台风危害,稳固桥体,对于防洪拦沙及保温作用没有影响 ,故选C。 3.D浙西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木制桥廊容易腐烂,采用生 桐油上漆,主要是为了防水防腐,不是为了统一色调,对于固定桥体也没有影响,故选 D。
1.不同的自然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 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故选A。 2.D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沟通河流两侧的交通,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 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烙印。结合上题分析,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 区,故A错误;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故B错误;风雨桥又称 “花桥”,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故C错误;现在的卢沟桥沟通河流两侧交通的作 用已经减弱,成了著名的旅游景观,故选D。
安平桥是修建于南宋时期的跨海石桥,位于福建省安
海镇和水头镇之间的淤泥质海湾上。该桥桥墩采用“睡木
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
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 1.A 采用“睡木沉基”方法建
不同形状的桥都在浅水区,
在桥两端的海岸建设码头相比
,南宋时期利用安平桥桥面作
为码头的原因是桥下水深,利
于船只停泊,D对。桥梁坚固,
不如两岸陆地利于马车通行,A
错。海湾宽阔,不便于躲避台
风,B错。桥面平整,不如河岸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课件微专题16 桥梁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课件微专题16 桥梁

在水底形成一条横向的矮石堤,以此为基础建
设桥墩,部分区域将桥墩的建设成船尖状,桥
墩建好后,建桥者在桥下养殖海蛎,海蛎吸附
在桥墩上。
8.1053年,当地将木质浮桥改为石桥,
“历三年不成”,主要是因为( )A.台风天多 B.江水流急
C.气候炎热
D.原料缺乏9.建设船尖状桥墩的目的是( )
BDB A.提高承重量 B.增加桥墩高度 C.减少石材用量 D.减轻水流冲击
10.建桥者在桥下养殖海蛎的目的是( )A.降低水流速度 B.凝固桥 墩石材 C.减轻海水腐蚀 D.减少泥沙淤积
11. 桥墩间铺设大型条石(重数吨)形成桥面,铺设条石的最佳时机为:
气温
小结:建桥的条件分析
降水 气象灾害
纬度较高
木制、石质 就地取材
极端气候
水面宽度
断层、 冻土、 湿地
水的运动 水的性质 水的状态
A.减少潮水冲击 C.减小台风破坏
B.保护生态环境 D.保障通航能力
BD
在山高谷深的地区,溜索是一种 特殊的传统渡江工具,被称之为 “空中渡口”(如下图)。随着国 家扶贫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当地溜 索逐渐消失,但专家提议该区域保 留部分溜索,助推区域脱贫致富。
17.图示溜索最有可能分布在( )A.大兴安岭地区 山地区
4.武汉境内长江上大桥陆续增多,主要原因是( 发展,建设资金更加充足
A B ③桥梁技术水平提高,建桥难度降低 ④水运效率低,渡江成本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说明武汉长江大桥选址在龟、蛇两山之间的原因( ) A.风力较小,对施工的影响小 B.此处江面窄,且以山为依托,工程量小 C.江底较浅,减少施工难度 D.武汉三镇在此处联系紧密,船只往来频繁

2021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桥

2021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桥

2021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一一桥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木拱廊桥(图)是'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佛的特殊桥梁,建好后用生桐油上漆。

汛期时人们往往在桥面置放沙袋、条石等以增加桥身重量。

浙西南山区庆元县现存廊桥数量最多,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

读图完成1〜3题。

1.庆元县木拱廊桥数量众多,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A.溪流纵横B.山高谷深C.梯田云海D.雨林茂盛2.木拱廊桥中廊屋的主要作用是①保温挡风②遮阳避雨③防洪拦沙④稳固桥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木拱廊桥建好后采用生桐油上漆的主要目的是A.统一色调B.固定桥体C.美化外观D.防水防腐【答案】1. A 2. C 3.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整合调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庆元位于我国浙西山区,溪流纵横,多木拱廊桥,A对。

山高谷深需要建设的桥梁高,不一定数目多,且当地没有高大的山脉,B错。

梯田与桥梁数目无关,C错。

该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错。

故选A o2.桥上加盖亭台楼阁等廊屋建筑,利于通风,减小雨水对桥梁的损害,桥上廊屋两侧多各式窗户,利于通风,降低台风危害,稳固桥体,对于防洪拦沙及保温作用没有影响,故选C o3.浙西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木制桥廊容易腐烂,采用生桐油上漆,主要是为了放水防腐,不是为了统一色调,对于固定桥体也没有影响,故选D o2017年5月,重庆南岸区的黄桷湾立交正式完工。

这座立交桥的匝道分为5层15匝道,连接8方向,将朝天门长江大桥、慈母山隧道两大交通工程连在一起,让市民从茶园到江北,车行只需10多分钟,比原来节省25分钟。

下图为高架桥示意图。

据此回答4〜5题。

4.重庆市修建高架桥的主要作用是A.改善交通状况,调整能源结构B.提高生活水平,美化城市环境C.降低城区地价,增加绿化面积D.提高用地效率,加大通行能力5.建桥的同时,市民也发出对高架桥的批评之声,其原因可能有①桥面上行人与公交通行不便②沿线居民饱受噪声干扰③高架桥安全性差④高架桥占地广、成本高⑤影响沿线建筑采光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答案】4. D 5. A【解析】4.城市高架桥架设在与地面有一定距离的空中,占地较少,有利于提高用地效率;高架桥限制行人通行,且交叉路口少,能够使车辆保持较高的速度,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共34张PPT)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共34张PPT)
浙江泰顺——廊桥的建设 条件
(1)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多山地丘陵,山高沟深,地 形崎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中小河流众多, 溪流纵横交通不便,居民逢山 开路遇水建桥。
(2)森林资源丰富,提供原料 森林资源丰富,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建 木拱廊桥的原料丰富;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大 ,拱形构造安全稳固且有利于洪水期泄洪。
· 优点一是施工快速,二是造价低廉,三是开 合随意,拆除和架设都很方便。
· 缺点是载重量小,随波上下动荡不定,且抵 御洪水能力弱,常需及时拆撤,并要人照看,管理繁 琐,舟船、桥板与系船的缆绳要经常修葺和更换,维 护费用昂贵。因此,很多浮桥的最后归宿,都向木梁 桥、石梁桥或石拱桥发展。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共34张PPT)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共34张PPT)
廊桥的功能 (1)供人歇脚、躲避风雨
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烟稀少。桥上建造屋檐, 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有的廊 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
(2)联络交通、美化环境 除起交通联络的作用外,还可作为村落水口建筑,
美化村落环境,甚至演变成人们社交娱乐、贸易等活动 的公共场所。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共34张PPT)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共34张PPT)
浙江泰顺——廊桥的建设 条件
(3)多山石,提供桥台基座 河流两岸多岩石,以河流两侧坚固的岩体为桥台基座 ,廊桥稳定性强;当山洪暴发时,居民将家中最重的物 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增加桥的稳定性。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共34张PPT)
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 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 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图8示意闽浙 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线路建设之桥梁专题(共58张PPT)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线路建设之桥梁专题(共58张PPT)
17
一.该海域风浪大,海流和潮汐作用强, 大桥弯曲度设计充分考虑海流、风 力或潮汐的影响,有利于抗击海上 的风浪和海流;
二.该海域海底地形复杂,大桥修建成 曲线有利于避开海底不利地形区, 降低修建难度和节约成本;
三.大桥长度大,通行车辆多,平直的 桥面容易导致司机丧失警惕性,酿 成交通事故,弯曲的桥梁有利于提 高司机警惕性,保障行车安全。
7
真题解答
(2017全国卷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 气深候5极2米端,,海施峡工两条件侧差为;山大地桥。长在度第(四跨纪度冰)期大全,盛施工难 度时大,;亚(欧位大于陆环与太平美洋洲地大震陆带相附连近,)印对第桥安梁人防祖震先要求高; 海距由冰离此影长进响,入强运美,输洲对费。桥用梁高冰结;后构人期要工,求费温高用度高;上(。升建,筑海材平料面等升)运输
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 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 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 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8
二、桥隧结合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 正式开通,全长55千米,按六车道 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 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
18
【对点训练】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正式通车,位于贵
州西部的世界第一高铁桥——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也将同步投入使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3.建设北盘江高铁大桥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A.地形崎岖
B.夏季伏旱高温
C.技术工人不足
D.信息不通畅
D 4.北盘江高铁大桥建成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2025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课件:桥

2025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课件:桥
(2)说明广济桥东西两端桥墩上修建屋和设计作用。(6分) 方便行人休憩、遮阳、挡风、避雨;增加重量,增强桥梁的稳定性;为两岸人们货 物(商品)交易提供场所;增加桥梁的美感(审美、美学价值)
廊桥
桥上建廊,以廊护桥。这种建设方法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木材、 石料;廊为桥遮雨,可以延长桥的使用寿命;廊可为行人遮阳避雨,实用性 强;景观独特,适宜发展旅游业。
广东省潮州市境内山地丘陵比重大,多由花岗岩构成。潮州市广济桥全长518米,联结 韩江东西两岸,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 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桥墩用花岗石修砌,每个桥墩上兼有造型各异的廊屋或廊亭,可 兼作商铺。中段浮桥由18艘木船连接而成,能开能合,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下 图为广济桥位置与景观。
桥梁建设条件分析
气候寒冷 多暴风雪 自然条件恶劣
气候
地质
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水面宽,跨度大 洋流,海浪冲击 海水腐蚀 夏季多浮冰
水文
地形
材质
运输距离 工期
技术
海峡两侧为山 地,地形崎岖
成本
桥梁建设的区位分析
气候:温度高低、降水多少、光照强弱、
因素 地质: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会产生破坏,水底淤泥也影响地质条件。地质
1.大桥多处设计为拱形桥面的作用有( )
①减缓行车速度,保障行车安全
②提升设计美感,体现建筑美学
③尽量为潮水进出留出通道
④增加桥身重量,保障桥体牢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拱形能把桥梁重量产生的压力向两端分散,承受更大的压力,桥面更加稳固,提高通行能
力;利于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预留船只航运通道;预留潮水通道;提升设计美感,

高中地理 山东省新高考高三三轮微专题:桥

高中地理 山东省新高考高三三轮微专题:桥

桥【学习目标】1. 阅读北盘江大桥等图文资料,说出现代公路铁路建设中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必要性。

2. 结合港珠澳大桥区域位置图,说出其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自然障碍,并分析其建成通车对两岸三地的影响。

【地理常识】桥,简单地说,便是架空了的道路。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

若从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因水而必有桥”,“因桥必有景”,水木相生,有桥的地方,似乎总有两岸木翠花开,桥下流水潺潺。

青藏北部清水河特大桥清水河特大桥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全长11.7公里,是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以桥代路”特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清水河特大铁路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

这里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态脆弱。

同时这里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地段,这给修建青藏铁路增加了不少难度。

为了解决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和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勘察设计的专家们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措施。

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京沪高速铁路于2011年6月30日通车,桥梁长度约1140km,占正线长度86.5%;隧道长度约16km,占正线长度1.2%。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既方便沿线群众、车辆通行,又可确保高速列车运行安全。

京沪高铁整个设计都充满着人性化,京沪高铁安徽段78%都是高架,对铁路周边居民的通行和安全影响比普通铁路要小得多。

同时铁路一旦进入市区或者村庄,也将进行特殊包装,比如过市区须钻“隧道”,用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隔音罩”,以防影响居民的休息。

城市中的高架桥高架路就是将道路架空建设。

受地面因素影响,无法在原地面修建桥(路)而设计的桥梁,它一般出现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都存在。

高架道路主要为提升行车速度、或解决道路与铁路或行人动线交会的安全问题而建筑,全线不设置红绿灯,通过匝道与地面道路连接,同时以立体交叉的方式避免与地面道路的交汇。

热点地理之那些在地理题中走过的桥

热点地理之那些在地理题中走过的桥

桥地理中出现的桥大多是建桥时应考虑的区位因素、建桥的原因、建桥后的影响等。

因为桥要有附着物,即附着在陆地上,则首先应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是否适合建桥,否则的话如果建桥可能就不会和一般的桥一样,有桥墩、桥梁等;建桥还就满足于当地的交流与发展,如果当地人口少、交流少,就没有必要去建桥;建桥时还应考虑特殊环境中所需的材料,修建时的成本、技术等;当然还要考虑建桥后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有的桥沿水而建,有的桥建为立交桥。

1廊桥2017年福建省高中毕业班综合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

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

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

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

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

图8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⑴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6分)⑵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6分)⑶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6分)⑷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6分)参考答案:⑴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 (2分);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2分);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2分)。

⑵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2分),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致使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2分);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携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2 分)。

⑶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2分),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漂流至桥址(2分)。

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2分)。

⑷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2分);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2分),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2分)。

关于桥的地理知识点总结

关于桥的地理知识点总结

桥是人类创造的一种重要工程结构,它连接着两个地理位置或者跨越一个障碍物,为人们提供了通行的便利。

桥的设计和建造涉及到许多地理知识点,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对桥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首先,地理因素是桥的设计和建造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形是影响桥的形状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山区地区,为了跨越峡谷或者河流,往往需要设计和建造悬索桥或者斜拉桥。

而在平原地区,桥的设计和建造则相对简单,可以采用梁桥或者拱桥等结构。

此外,地质条件和土壤稳定性也是桥的设计和建造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软弱土壤地区,需要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气候条件也会对桥的设计和建造产生影响。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水等因素。

在寒冷地区,桥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低温对材料的影响,采取防冻措施,以确保桥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多雨地区,需要考虑降水对桥的冲刷和侵蚀作用,采取防水和抗冲刷措施,以确保桥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水文条件也是桥的设计和建造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位变化、流速等都会对桥的设计和建造产生影响。

在水流湍急的地区,需要设计和建造抗洪桥梁,以确保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在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需要采取伸缩缝等设计措施,以适应水位变化对桥的影响。

除了以上地理因素,交通地理也是桥的设计和建造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桥的位置和布局应该与交通流动的规律相适应,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桥的设计应该考虑道路的规划和交通的流量,保证桥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总之,桥是人类创造的一种重要工程结构,涉及到许多地理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交通地理等因素都会对桥的设计和建造产生影响。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地理因素,才能设计和建造出稳定、安全、耐久的桥梁。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桥(详解)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桥(详解)

桥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

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温带草原带2.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A. 径流季节变化小B. 径流年际变化小C. 含沙量小D. 结冰期短3.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A. 泥沙淤积B. 流水侵蚀C. 水位上涨D. 地壳上升2016年1月21 日,江苏大部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傍晚以后高速公路的大桥、立交桥桥面出现冰冻,桥面温度低于其他路段。

4.桥面温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桥面风速较大B.桥体比热容小,储热少C.桥面积雪量较大 D.桥面获得的大气逆辐射较少5.减轻桥面冰冻的可行措施是()A.洒水化冰 B.桥面洒盐C.铺草防冻 D.制造烟雾南疆策勒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以前旧桥极少受风沙危害。

后来紧邻旧桥建设了高度、长度、宽度均大于旧桥的新桥。

自恰哈新桥建成投入使用以来,3~9月桥(路)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重要难题。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恰哈新桥积沙的主要来源是()A.甲处戈壁B.乙处河谷C.丙处戈壁D.丁处河谷7.造成恰哈新桥和旧桥积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距沙源地远近B.植被覆盖率C.桥栏阻风程度D.桥梁宽度8.恰哈新桥3~9月桥(路)面积沙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差B.大气运动活跃C.河流水位高D.降水稀少东关桥始建于南宋时期,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东关镇的湖洋溪上。

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

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

东关桥是闽南一带罕见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下图为东关桥景观图。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三、浮桥(舟桥、战桥)
· 建于河面过宽及河水过深或涨落起伏大而又 不便人为控制,非一般木石柱梁桥所能济事的地方。
· 优点一是施工快速,二是造价低廉,三是开 合随意,拆除和架设都很方便。
· 缺点是载重量小,随波上下动荡不定,且抵 御洪水能力弱,常需及时拆撤,并要人照看,管理繁 琐,舟船、桥板与系船的缆绳要经常修葺和更换,维 护费用昂贵。因此,很多浮桥的最后归宿,都向木梁 桥、石梁桥或石拱桥发展。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廊桥
· 有屋檐的桥。 · 在平曲桥或平桥上修建风景建筑,其建筑采 用长廊形式。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浙江泰顺——廊桥的建设 条件
(1)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多山地丘陵,山高沟深,地 形崎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中小河流众多, 溪流纵横交通不便,居民逢山 开路遇水建桥。
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来自地理高考复习专题—— 桥
⑶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 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6分) ⑶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2分), 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漂流至桥址(2分)。 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2 分)。 ⑷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 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6分) ⑷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2分);相对 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2分),且易于 加工,建造成本低(2分)。
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 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 道等)或者其他设施 (如管道、电缆等)跨越 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 碍 (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高考一轮复习微专题:桥(产业区位选择)

高考一轮复习微专题:桥(产业区位选择)

【厉害了,中国桥】在伶仃洋上打一枚“中国结”
港珠澳大桥,原称伶仃洋大桥,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 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预计将在 2018年7月1日前正式通车,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 半小时。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 工,至今已有35年。 “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 的诗句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耗时如此之久,建设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从1983年第一次提出港珠澳大桥构想,到2003年立项,再到2009年动工,至今已有35年。 预计将在2018年7月1日前正式通车,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国桥文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2.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
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
施差,运输费用高;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 海峡两
香港(侧金为融、山贸地易、,航地运中形心崎) 岖,因此建设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 (河2面分宽3).,(然水1后)量下又大在桥,下修建桥路基造搭础桥时上成叠河本建高床了,更较技长术深的难上,度桥大河,,以谷对恢雨较复林两窄环岸境,交破通故坏。大桥。面位置低,宽度小;(1分)建成后泥 如何拯沙救不你,断中淤国古积桥,逐渐埋没下桥,流水侧蚀,使河谷展宽,下桥的交通功能丧失;(2
(1)结合左图桥梁功能分析桥上修桥的原因。(4分) (2)分析在德夯大峡谷上建桥 不选择墩桥(有多个桥墩的桥)的原因。(4分)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桥 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桥  教学设计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小专题之那些在地理题中走过的桥》教学设计福安市高级中学缪林彬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小专题,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桥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桥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桥的选址、选材、选形(形式、形状)的区位因素;以及建桥后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通过研做习题构建分析桥的思维模板,提高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改进做题方法,提高做题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地理读图能力、理论归纳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课标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根据课程标准设置如下学科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了解桥的基本知识。

2.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①通过学习会分析桥的选址、选材、选形(形式、形状)的区位因素;通过研做习题构建分析桥的思维模板,提高综合思维能力;②通过学习,改进做题方法,提高做题的信心3.人地协调观①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以及建桥后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②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桥梁的区位条件分析2.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①桥梁建设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②举例说明桥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教法分析1.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六、学法分析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桥梁图了解桥梁的相关特点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桥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

七、设计思路本专题设计思路:就桥这一主题展开探究,围绕"在哪修""如何修""为何修"这三个维度层层深入,加强对交通建设影响因素、设计及意义的认知,强化一般与特殊等地理辩证思维,进而由现实的桥到抽象的高考桥,渗透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价值观。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08桥共31页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08桥共31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1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08桥
6、露凝无游氛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 这(一8分人现)口象稀作少出,合跨理河解运释输。需求小;(2分)
水网稠密,水运便利; (2分)
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
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2分)
1、桥梁的主要类型 拱式桥
斜拉桥
悬索桥 梁式桥
【例2】材料一:泸定县位于102.2°E,29.9°N,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属 典型高山峡谷区。境内高山林立,谷深壁陡,许多山峰都在4000米以上,其中西南与 康定县接壤之贡嘎山是其主峰,海拔7556米,为全省最高峰,被誉为“蜀山之王”。 二郎山海拔3437米。岭谷相间,山岭到大渡河的水平距离,不超过10公里,而岭谷相 对高差达3000米以上。形成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岩体 破碎,岩石裸露这一特殊地貌特征。
4
(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2017全 国 卷 2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 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 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 跨越。
全国卷丙 综合题36(2) 区域图+文字
山东卷
综合题37(2) 区域图+文字 综合题37(3) 区域图+文字
考查内容
分值
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区位因素。
10
解释内格罗河“河上很少有桥”的区位因素。
8
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影响) 4
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区位因素比较)
(1)推测当时选择 在泸定县建铁索桥的 原因(3分)
泸定县人口较多,对交通 的需求量大(1分);
泸定县河谷狭窄,工程量 小(1分);
泸定县表层岩石为沉积岩, 不适合修建石拱桥(1分)。
(有)无必要 ①修建前:a.需求;b.其它运输方式; ②修建时:不利自然条件; ③修建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三百多年前在泸定县修建泸定铁索桥,历经三百多 年,铁索桥的每根铁链,每个铁环光滑锃亮,毫无锈迹。
(1)下桥建造时河床较深,河谷较窄,故桥面位置低,宽度小;(1分)建成 后泥沙不断淤积,逐渐埋没下桥,流水侧蚀,使河谷展宽,下桥的交通功 能丧失;(2分)然后又在下桥基础上叠建了更长的上桥,以恢复两岸交通 (1分)
(1)结合左图桥梁功能分析桥上修桥的原因。(4分)
【对点训练】港珠澳大桥是连接核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迺
特点:桥梁主拱较高,主跨较大
作用: 在河流、或者是在海洋上,则是
为了便于通航; 在陆地上,下面一般应该是道路,
是为了便于桥下道路通车。
路桥两侧栏杆挡板的作用。 高速路,栏杆挡板的整体作用
是为了防止行人横穿马路 路外是居民区,它可以减弱噪
声; 路外是草原,它可以防止动物
横穿马路; 路外是沙漠,它可以防风沙。
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气候寒冷 气温 多暴风雪 降水 自然条件 气象灾害
恶劣 ,
极端气候
纬度较高
水面宽,跨度大水面宽度
洋流运动
水的运动
海水腐蚀强 水的性质
夏季浮冰多 水的状态
桥梁修建的自然条件分析
板块交 界处, 多地震
谷深度
海峡两 侧为山
谷坡度 地,地
桥墩
形崎岖
运输距离;工期;建设成本高。
(二)区位因素的变化
【例9】陕西省华县赤水河(源于秦岭北坡,含沙量大)下游的“桥上桥”为东西走向, 下桥7孔,建于康熙年间,上桥9孔(叠建于下桥之上),建于道光年间。
湘西武陵山区的德夯大峡谷坡陡谷深,溪流众多,植物资源丰富。世界第一跨峡谷悬 索桥,飞架于谷地355米上空,主跨长迭1176米,车行其上,崇山峻岭近在咫尺,车外云 蒸霞蔚如临仙境。左图示意桥上桥,右图示意德夯大峡谷悬索桥。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
C.③-冻雨与风沙 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
【总结】以桥带路原因分析
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的原因: ①沿线地区冻土多、河谷多; ②给野生动物迁徙预留通道。 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原因: ①节省土地资源; ②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 ③沿线跨大江大河多;
平地架桥
如果桥下是草原,其作用可能是便于牲畜和野生动物通过; 如果桥是建在森林中,桥梁的作用可能是野生动物的通道或者为
道,全长5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由中央以 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斥资七百多亿元,于2010年开始修建,建成通车后,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
C.避免破坏景观 D.利于海空交通
16.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
有利于
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17.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
利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是
A.产业结构的差异
B.语言文化的差异
C.社会福利的差异
(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多断崖、深谷 ②多地震 ③多高山、陡坡 ④多角峰、U形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的意义主要有 ①减轻冰川的危害②减轻冻土的危害 ③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④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了保护森林生态;
如果桥下是耕地,桥梁的作用可能是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保护 耕地;
如果桥下是海洋,那这就是跨海桥梁; 如果桥下是冻土区,那就是为了减少冻土对路面的影响。
特点: 桥梁不是横跨山谷,而是在一 侧陡坡上,跟山谷、或跟等高线 基本平行延伸。 作用: 是为了防止修路对山体的破坏; 减少了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 灾害对路面的影响。
一、天生桥
【例1】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 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1~2题
1.以上“天生桥”在成因上最相似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物质循环无关( )
A.地壳物质循环 B.碳循环 C.水循环
D.氮循环
D.交通规则的差异
以桥带路
【例8】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2)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说明铁链毫无锈迹的气候原因(4Fra bibliotek)。① 该地区位于河流谷地, 山高谷深,气流下沉, 气候干热(2分)
② 风力大(2分),不 利于铁的氧化。
2. 桥梁的常用建材
石头
钢材
水泥
竹子
木材
【例3】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 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 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图8 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 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 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0分)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 桥梁防震要求高;
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 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 (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
设施差,运输费用高; 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
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 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 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 分析其原因
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 桥的原料丰富(2分);
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 便,不仅便于运输(2 分),
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 低(2分)。)。
3.桥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例4】 材料: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 仪式。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全长为 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 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 440米,成为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 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2)人工岛
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 利于桥隧转换
A.方便游人观景 B.方便旅客休息 C.抵御地震台风 D.利于桥隧转换
【例7】材料一 “一带一路”的发展,必将带来强大的物流和信息流。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 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全长 55公里。桥梁和隧道的转换通 过海底隧道两端的两个人工岛来实现,人工岛由93个重达110吨、50米高的 钢圆桶围成,在人工岛的外缘堆砌许多石块形成斜坡。该桥通车后,由香港 到珠海或澳门,由原先的3个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设计图和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鸟瞰图。
4.其他特殊需求 (1)桥隧结合
【例5】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全长55千米, 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 工岛。读图完成下题
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2)推测人工岛外缘堆砌 石块的目的。
防止船只撞击; 加固人工岛,减少海
浪对岛屿的侵蚀
【对点训练】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 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 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图4)。据此完成15~1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