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开关电源的详细设计参考
最新TOP223Y开关电源设计

T O P223Y开关电源设计多路输出式单片开关电源的电路设计(单片开关电源技术讲座之三)河北科学大学沙占友庞志锋武卫东(石家庄050054)摘要:单片开关电源是国际上90年代才开始流行的新型开关电源芯片。
本文阐述其多路输出式电路设计方法。
关键词:单片开关电源多路输出电路设计中图法分类号:TN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19-2713(2000)10-545-04许多家电产品(如电视机、机顶盒解码器、录像机)都需要由多路稳压电源来供电。
在电子仪器、自控装置中也要给各种模拟与数字电路提供多路电源。
利用单片开关电源可实现多路电压输出。
下面通过一个典型实例来详细介绍多路输出式开关电源的优化设计。
1电路设计方案1.1确定多路输出的技术指标假定要设计的开关电源具有三路输出:主输出UO1(5V,2A,10W),辅助输出为UO2(12V,1.2A,14.4W)和UO3(30V,20mA,0.6W)。
总输出功率为25W。
技术指标详见表1。
各路输出的稳压性能对于电路结构和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至关重要。
通常,主输出的稳定性要高于辅助输出。
现将+5V作为主输出,专门供CMOS,TTL数字电路使用,其负载调整率SI≤±1%,其余两路优于±5%。
1.2确定反馈电路多路输出的反馈电路有四种类型:基本反馈电路;改进型基本反馈电路;配稳压管的光耦反馈电路;配TL431的光耦反馈电路。
以第四种电路的稳压性能为最佳。
利用表2可选定反馈电路。
需要指出,多路输出要比单路输出的SI值高,并且主输出指标优行辅助输出。
表2可供多路输出选择的四种反馈电路馈电路 配TL431的光耦反馈电路±1%≤5%由TL431提供高稳定度的参考电压,主输出作为主要反馈信号,其余各路输出按一定比例反馈。
(1)基本反馈电路是利用反馈绕组间接获取输出电压的变化信号,因此不需要使用光耦合器。
该方案的电路最为简单,但开关电源的稳定性不高,难于把负载调整率SI 降至±5%以下。
开关电源制作设计(电路原理图+PCB)

一、工作原理我们先熟悉一款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该电源可输出5V电压,如图1所示。
1. 抗干扰电路在电网输入端首先设置一个NTC5D-9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用是保护后面的整流桥,刚开机时热敏电阻处于冷态,阻值比较大,可以限制输入电流,正常工作时,电阻比较小。
这样对开机时的浪涌电流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电容CY1、CY2、CY3、CY4用以滤除从工频电网上进入开关稳压电源和从开关稳压电源进入工频电网的不对称杂散信号,电容CX1、CX2用以滤除从工频电网上进入开关稳压电源和从开关稳压电源进入工频电网的对称杂散信号,用电感L1抑制从工频电网上进入开关稳压电源和从开关稳压电源进入工频电网的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杂散干扰电流信号。
采用高频特性好的瓷片电容和铁芯电感,实现开关稳压电源电路中的高频辐射不污染工频电网和工频电网上的杂散电磁波不会窜入开关稳压电源电路中而干扰和影响其工作,对高频分量或工频的谐波分量具有急剧阻止通过功能,而对于几百赫兹以下的低频分量近似一条短路线。
图1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图2. 整流滤波电路在电路中D1、D2、D3、D4组成全桥整流电路,把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然后用C1进行滤波,最后变成直流输出供电电压,为后级的功率变换器供电,整流滤波后的电压约为300V。
3. UC3842供电与振荡300V的脉动直流电压,此电压经R12降压后给C4充电,供电UC3842的7脚,当C4的电压达到UC3842的启动电压门槛值时,UC3842开始工作并提供驱动脉冲,由6脚输出推动开关管工作。
一旦开关管工作,反馈绕组的能量经过D6整流,C4滤波,又供电到UC3842的7脚,这时可以不需要R12的启动了。
C9、R11接UC3842的定时端,和内部电路构成振荡电路,振荡的工作频率计算为:f=1.8/(Rt*Ct)代入数据可计算工作频率:f=68.18K4. 稳压电路该电路主要由精密稳压源T L 4 3 1 和线性光耦P C 8 1 7 组成,假设输出电压↑→经过R 1 6 、R 1 9 、R20、RES3的取样电压↑→TL431的1脚电压↑,当该脚电压大于TL431的基准电压2.5V时,TL431的2、3脚导通,→通过光电耦合到UC3842的2脚,于是UC3842的6脚驱动脉冲的占空比↓→开关变压器T1绕组上的能量↓→输出电压↓,达到稳压作用;反之,假设输出电压下降,则稳压过程与上相反。
单片开关电源及PCB设计

毕业论文题目:单片开关电源及PCB设计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控制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 1 章绪论 (1)1.1 概述 (1)1.2 开关电源的发展简况 (1)1.3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2)第2章方案论证 (3)2.1 概述 (3)2.2 系统总体框图 (3)2.3 工作原理 (3)2.3.1 TOPSwitch-II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2.3.2 单片开关电源电路基本原理 (5)第3章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 (7)3.1 概述 (7)3.2 单片开关电源参数的设计 (7)3.3 单片开关电源中电子元器件的选择 (15)3.3.1 选择钳位二极管和阻塞二极管 (15)3.3.2 输出整流管的选取 (18)3.3.3 输出滤波电容的选取 (19)3.3.4 反馈电路中整流管的选取 (20)3.3.5 反馈滤波电容的选取 (20)3.3.6 控制端电容及串联电阻的选择 (20)3.3.7 TL431型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的选择 (20)3.3.8 光耦合器的选择 (21)3.3.9 自恢复保险丝的选择 (23)3.4 单片开关电源保护电路的设计 (24)3.4.1 输出过电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24)3.4.2 输入欠电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25)3.4.3 软启动电路的设计 (26)3.4.4 电压及电流控制环电路的设计 (26)3.4.5 无损缓冲电路 (28)3.4.6 采用继电器保护的限流保护电路 (28)3.4.7 IGBT驱动电路 (29)3.5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设计 (29)3.5.1 开关电源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 (30)3.5.2 开关电源EMI的特点 (30)3.5.3 EMI测试技术 (30)3.5.4 抑制干扰的措施 (31)3.5.5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构造原理 (33)3.5.6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基本电路及典型应用 (33)3.5.7 EMI滤波器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34)第4章 PCB电磁兼容性设计 (36)4.1 概述 (36)4.2 PCB上元器件布局 (37)4.3 PCB布线 (38)4.4 PCB板的地线设计 (46)4.5 模拟数字混合线路板的设计 (48)4.6 PCB设计时的电路措施 (49)第5章单片开关电源印制线路板的设计 (51)5.1 概述 (51)5.2 Protel99简介 (52)5.3 印制线路板的设计 (52)5.3.1 设计印制线路板的条件 (52)5.3.2 设计印制板的步骤 (53)5.3.3 元件布局 (53)5.3.4 布线 (53)5.4 单片开关电源印制线路板的设计 (55)5.4.1 单片开关电源原理总图 (55)5.4.2 单片开关电源PCB设计图 (55)结束语 (56)参考文献 (57)致谢 (59)附录 (60)单片开关电源及PCB设计摘要:电力电子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自成体系的高科技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源技术的发展,而电源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电源产业的发展。
单片开关电源设计

绪论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使电源以轻、薄、小和高效率为发展方向。
传统的晶体管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是连续控制的线性稳压电源。
这种传统稳压电源技术比较成熟,并且已有大量集成化的线性稳压电源模块,具有稳定性能好、输出纹波电压小、使用可靠等优点。
但其通用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的滤波器。
由于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必须承受较大的电压差,导致调整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5%左右。
另外,由于调整管上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采用大功率调整管并装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很难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要求。
20世纪50年代,美国宇航局以小型化、重量轻为目标,为搭载火箭开发了开关电源。
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开关电源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而逐渐取代传统技术制造的连续工作电源,并广泛应用于电子整机与设备中。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全面实现了开关电源化,率先完成计算机的电源换代。
20世纪90年代,开关电源在电子、电器设备、家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
并且自开关稳压电源问世后,在很多领域逐步取代了线性稳压电源和晶闸管相控电源。
早期出现的是串联型开关电源,其主电路拓扑与线性电源相仿,但功率晶体管工作于开关状态。
随着脉宽调制(PWM)技术的发展,PWM开关电源问世,它的特点是用20kHz的载波进行脉冲宽度调制,电源的效率可达65%~70%,而线性电源的效率只有30%~40%。
因此,用工作频率为20kHz的PWM开关电源替代线性电源,可大幅度节约能源,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电源技术发展史上被誉为20kHz革命。
单片开关电源设计要点及电子数据表格

单片开关电源设计要点及电子数据表格1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要点1.1电源效率的选定开关电源效率(η)是指其输出功率(PO)与输入功率(PI)(即总功率)的百分比。
需要指出,单片开关电源的效率随输出电压(UO)的升高而增加。
因此,在低压输出时(UO=5V 或3.3V),η可取75%;高压输出时(UO≥12V),η可取85%。
在中等电压输出时(5V因电源效率η=PO/PI,故开关电源的总功耗PD=PI-PO=-PO=·PO(1)PD中包括次级电路功耗和初级电路功耗。
重要的是应知道初、次级功耗是如何分配的。
损耗分配系数(Z)即反映出这种关系。
设初级功耗为PP,次级功耗为PS,则PP+PS=PD,Z=PS/PD,而1-Z=PP/PD。
需要注意的是,次级功耗与高频变压器传输功率的大小有关,而初级钳位二极管的功耗应归入次级功耗之中。
这是因为输入功率在漏极电压被钳位之前,已被高频变压器传输到次级的缘故。
1.2如何计算输入滤波电容的准确值输入滤波电容的容量是开关电源的一个重要参数。
CIN值选的过小,会使UImin值大大降低,而输入脉动电压UR却升高。
但CIN值取得过大,会增加电容器成本,而且对于提高UImin 值和降低脉动电压的效果并不明显。
下面介绍计算CIN准确值的方法。
交流电压u经过桥式整流和CIN滤波,在u=umin情况下的输入电压波形。
该图是在PO=POM,fL=50Hz(或60Hz)、整流桥的响应时间tc=3ms、η=80%的情况下绘出的。
由图可见,在直流高压UImin上还要叠加上一个幅度为UR的初级脉动电压,这是CIN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
欲获得CIN的准确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CIN=(2)图1交流电压为最小值时的输入电压波形图2正向恢复时间的电压波形图3TOPSwitch Ⅱ等系列在230V交流输入时各电压参数的电位分布举例说明,在宽范围电压输入时,umin=85V。
案例L开关电源单面电路板设计方案

案例1 L4978开关电源单面电路板设计图10—1所示为L4978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该电源为一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核心元件是ST公司生产的开关电源芯片L4978.该电路允许输入电压范围为5~55V,输出电压范围为3.3~50V(此开关电源为降压型,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最大输出电流可达到2A.图中电阻R1和电容C3决定系统工作频率,L4978最高允许频率为500KHz.电阻R3和R4构成电压反馈电路,分压比决定输出电压的高低.R4的阻值为4.7KΩ,调整R3的阻值,可改输出电压.如表10—1所示为输出电压与R3阻值关系.表10—1 输出电压与R3阻值关系列表下面从电路原理图开始进入L4978开关电源PVB设计之旅.10.1.1 原理图设计1.建立文件夹在D盘建立一个文件夹,名称为:L4978.2.创建工程物件1>启动Protel DXP.2>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CB Project],系统建立一个工程文件,默认文件名为:PCB Project1.PRJPCB.3>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 Project],将新建工程文件换名保存,选择文件路径并输入新建工程文件名L4978,完成D:L4978\L4978.PRJPCB工程文件的建立.3.创建一个性的原理图文件1>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Schematic],新建一原理图文件.2>然后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命令,选择路径并输入文件名L4978,建立一个原理图文件D:\L4978\L4978.SCHDOC.4.载入元件库该电路元件列表如表10—2所示.表10—2 L4978开关电源元件列表由表10—2可以看出L4978开关电源涉及的元件除L4978原理图元件需自己制作外,其余都是系统默认集成元件库Miscallaneous Devices.LVTlib和Miscallaneous Connevtors.IntLib内的元件.5.绘制原理图(1>参数设定执行菜单命令[Design]/[docement Options],将电气栅格属性设为10mil.(2>放置元件1>单击原理图编辑器下部面板标签”Libraries”,打开元件库面板,选择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元件库.2>单击Res2元件,再按Place Res2按钮,按Tab键修改器属性,序号改为,序号改为R1,Comment项设为不可见,将右侧Value值设为20K,观察元件封装是否为AXIAL-0.4,是就按OK.3>将光标拖到合适位置,利用空格键旋转元件的方向,单击鼠标左键,完成电阻R1放置。
L4960单片开关电源设计

设计斩波式变换器。
关键词: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单片开关集成稳压器;IA960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7)12—029—03
A Design of L4960 Single Chip Switching Power Supply
ZHENG Yaotian (Hanshan Teachers College,Chaozhou,521041,China)
源,其电源效率可达90%以上。由于他把开关电源所需 要的基准电压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锯齿波发生器、脉宽调制器、功率输出级 (即开关功率管)和各种保护电路全部集成在同一芯片中, 实现了单片集成化。
单片开关式集成稳压器的主要生产厂家是意一法半导 体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推出了 第一代产品有:IA960,L4962,1.296,L4964。在20世纪90 年代又开发出的第二代产品包括:L4970/I。4970A,1.4972/ 4972A/4972AD,IA974/4974A,IA975/4975A,L4977/ 4977A。上述产品中以1.4970和IA970A的输出功率为最 大,最大输出电流为10 A,输出功率可达400 W。
L4960单片开关电源设计
郑耀添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摘 要:现在一般应用的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是连续控制的线性稳压电源,这种传统的串联稳压器,调整管总是工作在
放大区,流过的电流是连续的,这种稳压器的缺点是承受过载和短路的能力差、效率低。介绍了开关电源的基本构成以及开 关电源的核心部分——功率变换器的基本类型,重点介绍了单片开关集成稳压器L4960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并利用1.4960
基于TOP222Y的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

基于TOP222Y的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单片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电源设计,其使用了一种完整的电源系统,通过将整个开关电源控制电路集成到一个单一的芯片中,大大简化了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复杂性。
基于top222y的单片开关电源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输入与输出参数:首先需要确定输入电源的电压范围(AC或DC)以及输出电源的电压和电流需求。
这些参数将对整个设计的选择和校准产生重要影响。
2.选取合适的元件:根据输入和输出参数,可以选择合适的元件,包括电容器、电感、二极管和开关管等。
这些元件的选择将使电源设计能在指定的电压和电流范围内工作。
3.设计供电电路:供电电路是整个单片开关电源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将提供电源稳定的输入电压以及必要的保护和滤波功能。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和滤波电路,可以将输入电源中的噪声和干扰最小化。
4.设计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单片开关电源设计的核心,它负责控制开关管的开关操作以及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调节。
通过使用top222y芯片,可以实现开关管的高效开关,并通过反馈电路对输出进行精确控制。
5.进行仿真和测试:对于任何电源设计来说,进行仿真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使用仿真软件对电源设计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并进行调整。
在完成仿真后,需要进行实际的测试以验证设计的性能和可靠性。
基于top222y的单片开关电源设计具有一系列优点,如高效率、稳定性、小体积和低成本等,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例如电子设备、工业控制系统和通信设备等。
同时,它还具有一些保护功能,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以确保电源的安全运行。
总而言之,基于top222y的单片开关电源设计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测试。
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元件选取,可以实现一个高效、稳定的电源系统,满足各种电源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开关电源体积小、效率高,被誉为高效节能电源,现己成为稳压电源的主导 产品。当今开关电源正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度集成、功能强大的 开关型稳压电源代表着开关电源发展的主流方向。本论文主要围绕当前流行的单 片开关电源芯片进行了稳压电源特性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开关型稳压电源是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作为开关,利用控制开关的占空 比来调整输出电压的新型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以及可靠性高等 特点。本设计是设计并制作出一种单片开关电源,使设计出的开关电源在输入电 压为 AC85~265V 时,输出电压在 DC16~24V 可调。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 章 开关电源简介
1.1 开关电源的发展简史
开关电源是相对线性电源说的。他输入端直接将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再 在高频震荡电路的作用下,用开关管控制电流的通断,形成高频脉冲电流。在电 感(高频变压器)的帮助下,输出稳定的低压直流电。由于变压器的磁芯大小与 他的工作频率的平方成反比,频率越高铁心越小。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小变压器, 使电源减轻重量和体积。而且由于它直接控制直流,使这种电源的效率比线性电 源高很多。这样就节省了能源,因此它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的种 类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任何电子设备都 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 化使电源以轻、薄、小和高效率为发展方向。传统的晶体管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是 连续控制的线性稳压电源。这种传统稳压电源技术比较成熟,并且已有大量集成 化的线性稳压电源模块,具有稳定性能好、输出纹波电压小、使用可靠等优点。 但其通用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的滤波器。由于 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必 须承受较大的电压差,导致调整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 45%左右。 另外,由于调整管上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采用大功率调整管并装有体积很 大的散热器,很难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要求。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宇航局以 小型化、重量轻为目标,为搭载火箭开发了开关电源。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 程中,开关电源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而 逐渐取代传统技术制造的连续工作电源,并广泛应用于电子整机与设备中。20 世 纪 80 年代,计算机全面实现了开关电源化,率先完成计算机的电源换代。20 世纪 90 年代,开关电源在电子、电器设备、家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技 术进入高速发展期。 并且自开关稳压电源问世后,在很多领域逐步取代了线性稳压电源和晶闸管 相控电源。早期出现的是串联型开关电源,其主电路拓扑与线性电源相仿,但功 率晶体管工作于开关状态。随着脉宽调制(PWM)技术的发展,PWM 开关电源 问世, 它的特点是用 20kHz 的载波进行脉冲宽度调制, 电源的效率可达 65%~70%, 而线性电源的效率只有 30%~40%。因此,用工作频率为 20kHz 的 PWM 开关电源
单片开关电源的详细设计参考 绪论
开关电源是一种由占空比控制的开关电路构成的电能变换装置,用于交流— 直 流 或 直流 — 直 流 电能 变 换, 通 常称 其为开 关 电 源(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SMPS)。其功率从零点几瓦到数十千瓦,广泛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军 事等各个领域。彩色电视机、VCD 播放机等家用电器、医用 X 光机、CT 机,各 种计算机设备,工业用的电解、电镀、充电、焊接、激光等装置,以及飞机、卫 星、导弹、舰船中,都大量采用了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的核心为电力电子开关电路,根据负载对电源提出的输出稳压或稳 流特性的要求,利用反馈控制电路,采用占空比控制方法,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 开关电源的这一技术特点使其同其他形式的电源,如采用调整管的线性电源和采 用晶闸管的相控电源相比具有效率高和体积小、重量轻两个明显的优点。因为具 有这些优点,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有取代线性电源和相控电源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开关电源的输出噪声和纹波一般比线性电源大,所以在需要非常 低的噪声与纹波(如纹波峰峰值要小于 5~10mV)的情况下,仍需要线性电源,由 于大功率全功率非常大(1MW 以上)时,仍需采用相控电源。但随着控制技术和 元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关电源的各方面的性能都在不断提高,容量也在不断 扩大。 开关电源的开关管工作在高速的通与断两种状态,所以称为开关电源,其原 理是用整流电路先把交流变成直流,再用开关管把直流电变成高频的直流电,这 个高频直流在通过开关变压器时,在次级感应出交流电流,再通过整流滤波后, 变成平稳的直流电, 同时有控制电路根据输出电压调整开关管的通与断的比例 (占 空比) 。由于开关变压器的频率很高,同样的功率,体积可以做的很小,所以整个 电源可以做到体积小重量轻。开关电源能输出多种可控的直流电压供不同的电路 使用。 本设计的交流输入电压范围是 85V~265V,这属于全世界通用的电压范围, 该电源能同时实现输入欠压保护、过压保护、从外部设定极限电流、降低最大占 空比等功能。 开关电源的基本技术指标有: 电网频率 fL:50HZ,输出电压 UO:16~24V, 输出功率 PO:120W,电网调整率±1%. 本设计主要采用 TOP248Y 型 6 端单片开关电 源、线性光耦合器 PC817A 及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 TL431 等专用芯片以及其他 的电路元件相配合,使设计出的开关电源具有 16~24V 稳压输出功能。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替代线性电源,可大幅度节约能源,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电源技术发 展史上被誉为 20kHz 革命。随着超大规模集成(ultra-large-scale-integrated-ULSI)芯 片尺寸的不断减小,电源的尺寸与微处理器相比要大得多;而航天、潜艇、军用 开关电源以及用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提计算机、移动电话等)更需要小型 化、轻量化的电源。因此,对开关电源提出了小型轻量要求,包括磁性元件和电 容的体积重量也要小。此外,还要求开关电源效率要更高,性能更好,可靠性更 高等。这一切高新要求边不断促进了开关电源的发展和进步。
1.2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是高频、高可靠、低耗、低噪声、抗干扰和模块化。由 于开关电源轻、小、薄的关键技术是高频化,因此国外各大开关电源制造商都致 力于同步开发新型高智能化的元器件,特别是改善二次整流器件的损耗,并在功 率铁氧体(Mn Zn)材料上加大科技创新,以提高在高频率和较大磁通密度(Bs) 下获得高的磁性能,而电容器的小型化也是一项关键技术。SMT 技术的应用使得 开关电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电路板两面布置元器件,以确保开关电源的轻、 小、薄。开关电源的高频化就必然对传统的 PWM 开关技术进行创新,实现 ZVS、 ZCS 的软开关技术已成为开关电源的主流技术,并大幅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工作效 率。对于高可靠性指标,美国的开关电源生产商通过降低运行电流,降低结温等 措施以减少器件的应力,使得产品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开关电源的高频化是电源技术发展的创新技术,高频化带来的效益是使开关 电源装置空前地小型化,并使开关电源进入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 域的应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另外开关电源的发展与应用 在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都有深远意义。 目前市场上开关电源中功率管多采用双极型晶体管,开关频率可达几十千赫; 采用 MOSFET 的开关电源转换频率可达几百千赫。为提高开关频率,必须采用高 速开关器件。对于兆赫以上开关频率的电源可利用谐振电路,这种工作方式称为 谐振开关方式。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关速度,理论上开关损耗为零,噪声也很小, 这是提高开关电源工作频率的一种方式。采用谐振开关式的兆赫级变换器已经实 用化。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一下四个方面: 1. 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频化——开关电源的体积、重量主要是由储 能元件(磁性元件和电容)决定的,因此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实质上就是尽可能减 小其中储能元件的体积。在一定范围内,开关频率的提高,不仅能有效地减小电 容、电感及变压器的尺寸,而且还能够抑制干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因此, 高频化是开关电源的主要发展方向。
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二章 开关电源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2.1 开关电源的分类
开关型稳压电源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从推动功率管的方式来分 可分为自激式和它激式,在自激式开关电源中由开关管和高频变压器构成正反馈 环路来完成自激振荡;它激式开关稳压电源必须附加一个振荡器,振荡器产生的 开关脉冲加在开关管上,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至。按开关管的个数及连接方式 可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等,单端式开关电源仅用一个开关管, 推挽式和半桥式采用两个开关管,全桥式则采用四个开关管。按开关管的连接方 式,开关电源分为串联型与并联型开关电源,串联型开关电源的开关管是串联在 输入电压与输出负载之间的,属于降压式稳压电路;而并联型开关电源的开关管是 并联在开关电源之间的,属于升压式电路。 一般来说,功率很小的电源(1~100W)采用电路简单、成本低的反激型电路 较好;当电源功率在 100W 以上且工作环境干扰很大、输入电压质量恶劣、输出 短路频繁时,则应采用正激型电路;对于功率大于 500W、工作条件较好的电源, 则采用半桥或全桥电路较为合理;如果对成本要求比较严,可以采用半桥电路; 如果功率很大,则应采用全桥电路;推挽电路通常用于输入电压很低、功率较大 的场合。 基于本设计中开关型稳压电源是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作为开关,利用控 制开关的占空比来调整输出电压的新型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以 及可靠性高等特点。本设计旨在设计并制作出一种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开关电源。 因此,本设计就选择了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