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教学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型﹑ 乐器等)
★设计思路
❖ 1.通过示范、模仿、练习,掌握作品配器的整体布局,再分 声部合练;通过示范、模仿、练习掌握主要声部的演奏方式, 再学习将其它配合的声部一一累加上去。
❖ 2.通过模仿或集体探索、讨论的方法获得作品节奏配置的整 体布局,然后再通过实施教师或儿童设计指挥或即兴指挥的 方法逐一尝试演奏各种不同的配器方案。
其二,既富于趣味而新颖又要具有整体 统一的美感。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的导入
❖ 1、总谱学习导入
❖ 2、总谱创编导入
❖ 3、主要声部学习导入
❖ 4、音乐欣赏导入
❖ 5、故事导入
❖ 6、韵律活动导入
皮摇铃
❖ 7、歌唱导入
★变通总谱(幼儿园普遍采用)
(一)动作总谱
1.了解动作总谱相关知识 2.学习动作总谱演奏方法
★注意事项
❖ 1、注意将设计的步骤划分出更多更细致的层次,以便实施 时可以灵活进退。
❖ 2、注意较早地加入伴唱或伴奏。并注意伴唱、伴奏速度的 适宜性;以及伴唱、伴奏对演奏转换及演奏情感体验、表达 的暗示性和激励性。
❖ 3、注意让儿童有更多创造性参与的机会。 ❖ 4、注意利用儿童的原有经验。 ❖ 5、注意指示语言和辅助性的体态能够引起儿童的普遍注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归纳提升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常规
(一)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1.听信号整齐的将乐器从座椅下面 取出或放回
2.乐器拿出后,不演奏时须将乐器 放在腿上,不发出声音,眼睛也 不看乐器.
3.开始演奏前,按指挥者的手势整 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 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 的手势将乐器放回腿上.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小红帽》教案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小红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红帽》的故事情节,认识各种打击乐器。
2. 技能目标:通过打击乐器演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小红帽》的故事情节,掌握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使他们在演奏中能够保持整齐和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故事课件、音乐《小红帽》。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音乐《小红帽》,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唱歌。
3. 认识打击乐器:教师介绍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进行练习。
5. 合奏练习:各小组轮流合奏,教师指导幼儿保持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演奏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演奏活动,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 通过幼儿的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活动。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其他活动中,如角色扮演、绘画等,融入音乐元素,让幼儿在多个领域感受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音乐表演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 开展音乐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音乐的美。
3.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讲座,让幼儿了解更多音乐知识,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幼儿园音乐教案:打击乐演奏《小星星》

幼儿园音乐教案:打击乐演奏《小星星》教学主题:打击乐演奏《小星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应用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铛、小鼓等;2. 学生能够演奏《小星星》的节奏。
教学内容:1. 打击乐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2. 《小星星》的音符和节奏。
3. 指挥家的角色和指挥动作。
教学步骤:一、热身活动(5分钟)1. 老师演奏一段简单的打击乐曲子,让学生们打拍子跟随节奏。
2. 小游戏,让学生们分组,组成一个打击乐队,自由演奏一首曲子。
二、课堂教学(30分钟)1. 让学生们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如木鱼、铃铛、小鼓等。
并让他们自由试玩,了解不同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
2. 老师给学生们演示《小星星》的节奏,并解释每个音符的含义和时值。
3. 让学生们分组练习,并边练习边指挥。
教师可以当一个指挥家,利用手势来引导学生演奏。
4. 学生们互相交换演奏的位置,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表演的机会。
三、课后巩固(5分钟)1. 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们自由演奏一段乐曲表演给同学们,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打击乐器,并自己组织节奏、音调等。
教学评估:1. 通过老师的指挥演奏《小星星》来评估学生们的演奏表现;2. 通过小游戏和课后自由演奏的乐曲来评估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拓展:1. 教师可选用其他简单有趣的打击乐器乐曲,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2. 通过看视频或听CD等多种教材,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3. 在家长课程展示或校内展览上展示孩子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工具:1. 打击乐器:木鱼、铃铛、小鼓等;2. 教具:CD、视频、教学PPT等。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方案(共4篇)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方案〔共4篇〕第1篇: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案【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案】一、激趣——在敲敲打打中激发幼儿演奏的兴趣新《纲要》明确指出兴趣是幼儿艺术活动的主观前提.是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是幼儿打击乐器演奏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器就很合适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但小班幼儿对打击乐器所表现出的自发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的程度上。
因此在小班的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在玩中学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游戏活动旨在将幼儿的外表热情转化为主动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1〕“敲敲打打”:小班初期我提供了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弄乐器的欲望。
〔2〕“敲敲听听”:为幼儿提供两种乐器让他们在敲打中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拟中近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
〔3〕“敲敲做做”提供音色差异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中用动作帮助他们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做老虎、狮子等用力的动作。
敲三角铁、碰钤时就做鱼游、兔跳等乖巧的动作。
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对于尚不能较好掌握有规律打节拍的小班幼儿来说同样使他们获得成功和满足感,从而喜欢上演奏打击乐器。
在此根底上我们可选择一些简短的、幼儿熟悉的歌曲、乐曲供他们随乐演奏。
二、激情——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节奏的动感打击乐器演奏需要幼儿用听觉去感受音的上下、长短、强弱及曲式构造等从而选择相应的乐器演奏。
因此,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力是演奏好打击乐器的前提。
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多属于自发地发现而缺乏自觉性,他们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的艺术品。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通过探究和学习自觉地用听觉发现美、感受美的才能。
首先,音乐于自然生活,我们应让幼儿学会听大自然里的各种天籁之音,如:鸟叫、蛙鸣、雨声、汽笛、刮风、脚步声等。
【灵活教案】适合中班幼儿的有趣打击乐器自由演奏教学

灵活教案:适合中班幼儿的有趣打击乐器自由演奏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打击乐器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资源。
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音乐感知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但是,幼儿在使用打击乐器演奏时,常常会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弹奏。
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款适用于中班幼儿的打击乐器自由演奏教学课程,帮助幼儿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并且在自由演奏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一、前期准备在开始打击乐器自由演奏的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1.选取合适的乐器我们需要为幼儿选取合适的打击乐器。
可以用手拍、木鱼、三角铁、铃铛、鼓等多种乐器。
在选取乐器的时候,除了考虑到乐器的大小、重量、音色等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即乐器的难度不要过大,易于操作。
2.搭配合适的音乐为了让幼儿在打击乐器演奏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妙,我们需要搭配合适的音乐。
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民谣、儿歌、钢琴曲等,属于轻松愉悦的类型,让幼儿在听到音乐的同时能够自由发挥。
3.制定教学计划我们需要制定教学计划。
将打击乐器自由演奏教学分为若干个阶段,分别教授不同的技巧和方法。
一遍遍地模拟演奏,才能让幼儿掌握演奏技巧,进而在自由演奏中表现得更加自如。
二、教学步骤在前期准备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打击乐器自由演奏教学了。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教学步骤。
1.观察和探索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乐器。
让幼儿在一定的框架下自由探索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让他们能够发挥创造力,同时还能够在观察过程中逐渐熟悉乐器。
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简单明了的规则,如指定演奏部位、节奏等,让幼儿自行尝试演奏不同的乐器。
2.学习基本技巧在幼儿掌握乐器的基本用法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着手教授一些基本技巧。
我们可以讲解幼儿打击乐器的正确姿势、持久力以及节奏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幼儿掌握打击乐器基本的演奏技巧。
3.练习节奏我们可以开始练习节奏。
节奏是打击乐器演奏中最基础的元素,幼儿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掌握节奏的精髓。
幼儿园中班音乐有趣的打击乐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有趣的打击乐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中班幼儿们能够:•熟悉打击乐器,了解乐器的名称和特点;•掌握简单的打击节奏;•学习协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程介绍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打击乐器。
通过练习简单的打击节奏、团队协作和表演技能,我们将会在音乐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
2. 打击乐器名称及特点介绍在本课程中,我们将要询问幼儿们是否见过或听说过打击乐器。
接着,教师将为幼儿们展示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并向他们介绍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鼓:由皮革、鱼皮或塑料拉紧在铜鼓面上,制成一种打击弹性结构,并由手或木棒来操作弹动,发出不同的响声。
•铃:由金属制成,可以通过撞击或摇动发出声音。
•木琴:由金属板或木板制成,用橡皮槌敲打,会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拉线鼓:类似于小提琴,但是可以通过扭动调整拉振弦的松紧度,改变音高和响度。
•爵士鼓:通常由铜钢或木头制成,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用手、木棒或刷子操作。
通过平面、独奏和嘶嘶声等多种手法演奏。
3. 练习打击节奏教师将为幼儿们展示如何敲打不同的打击乐器,让幼儿们模仿并练习打击。
幼儿们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一种乐器。
教师会教导幼儿们如何协调演奏,让团队的节奏更加流畅。
4. 进阶练习在学习了基本打击节奏之后,幼儿们将会进一步练习。
教师将引导幼儿们进行合作,组成一个完整的节奏组合。
5. 表演在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将指导幼儿们进行表演。
幼儿们将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并向其他班级演出。
三、教学反思该教学设计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活力的音乐课程,幼儿们可以自由地探索不同的打击乐器,学习如何协调合作,同时提高音乐表现技能。
在课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为了让幼儿们了解不同类型的打击乐器,最好在课前设置一个小型展览,并展示范乐器的不同之处。
•在分组练习期间,教师应该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让小组的演奏更加协调、流畅。
幼儿园音乐教学案例:用打击乐器演奏《小星星》

幼儿园音乐教学案例:用打击乐器演奏《小星星》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需要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音乐知识。
今天,我将给大家共享一个幼儿园音乐教学案例,就是通过使用打击乐器演奏《小星星》,来帮助幼儿们学习音乐节奏和合作的能力。
1. 选择合适的乐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乐器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演奏《小星星》这首歌曲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轻巧易操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木琴、小鼓、钢片琴等。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操作乐器,还可以帮助他们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和节奏变化。
2. 分工合作在教学中,可以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打击乐器。
通过老师的指导,让他们按照音乐的节奏轮流演奏,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又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到了音乐的律动和节奏感。
3. 演奏过程在孩子们熟悉了乐器的使用方法和歌曲的基本节奏后,可以让他们进行《小星星》的打击乐器演奏。
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合奏,让他们在演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4. 总结回顾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回顾这次的音乐教学活动。
可以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演奏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让他们对音乐教学活动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老师也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信和动力。
5. 观点和理解通过这样的音乐教学案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音乐节奏,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自己动手演奏乐器,他们对音乐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这样的教学案例不仅丰富了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形式,也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园音乐教学案例:用打击乐器演奏《小星星》,从选择乐器、分工合作、演奏过程到总结回顾,旨在帮助幼儿园的音乐教师们更好地组织音乐教学活动。
通过这样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音乐魔法教学案例《小星星》打击乐器合奏

幼儿园音乐魔法教学案例《小星星》打击乐器合奏教学目标:1.学习《小星星》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2.学习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包括节奏和音符的掌握;3.学习合作和协作,培养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打击乐器,如小细沙,铃铛,木鱼等;2.《小星星》的伴奏音乐;3.教室内的音响设备;4.班级分组表。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1.利用音响设备播放《小星星》的伴奏音乐,带领幼儿跟着节奏摇摆身体。
2.让幼儿回忆并讨论他们以前听过或唱过的《小星星》,并通过问答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和旋律。
第二步:指导演奏方法1.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各种打击乐器的形状、颜色和声音特点,鼓励他们自由探索演奏。
2.分别介绍不同的打击乐器,指导幼儿正确持拿打击乐器,教授基本演奏技巧,如摇动、敲击、摩擦等。
第三步:合奏练习1.将班级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各自选取一种打击乐器。
2.要求幼儿在老师的示范下,按照音乐节奏合理安排自己的打击乐器演奏时间和方式。
3.引导幼儿在合奏时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保持音乐整齐、和谐的感觉。
4.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逐渐加入其他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幼儿感受到合奏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四步:评价和总结1.在合奏结束后,与幼儿一起回顾合奏的过程,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合奏体验的感受。
2.结合幼儿的发言,让幼儿认识到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延伸:1.探索其他儿歌,进行打击乐器合奏,培养幼儿的音乐表演能力。
2.组织幼儿创作属于自己的打击乐器曲目,并进行小型演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3.引导幼儿在课外时间参加音乐团队或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提升幼儿音乐素养。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小红帽》教案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小红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红帽》的故事情节,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及其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打击乐器演奏姿势和技巧,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红帽》: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熟悉角色。
2. 打击乐器介绍:认识各种打击乐器,了解其特点。
3. 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4. 合作演奏:《小红帽》故事主题音乐,分组进行打击乐器合作演奏。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故事导入: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3. 打击乐器介绍:展示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了解其特点。
4. 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学习:教师示范,幼儿跟随练习。
5. 分组合作演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合作演奏。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演奏过程中的姿势和技巧是否正确。
2. 评价幼儿在合作演奏中的表现,如节奏感、配合度等。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小红帽》故事课件,图文并茂。
2. 打击乐器:各种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3. 音响设备:播放故事音乐和打击乐器示范音频。
4. 教学卡片:打击乐器特点介绍卡片。
5. 分组标签:用于标识各小组。
六、教学准备1.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宽敞、安全的活动空间,确保幼儿可以自由活动。
2. 材料准备:为每个幼儿准备一种打击乐器,如小鼓、木鱼等;准备《小红帽》故事的相关图片和角色头饰;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学计划准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七、教学步骤1. 故事回顾:通过图片和角色头饰,引导幼儿回顾《小红帽》的故事情节。
2. 打击乐器演奏:教师示范演奏《小红帽》主题音乐,让幼儿跟随学习。
大班音乐打击活动-按规律演奏

大班音乐打击活动-按规律演奏
引言:
音乐打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活动之一,它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听觉、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在大班中,针对音乐打击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按照规律演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表现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堂大班音乐打击活动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反思总结。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辨、模仿和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2. 能按规律进行打击演奏,体会和感受音乐的节奏之美。
3. 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打击乐器:如小鼓、手鼓、木鱼、铃铛等。
2. 学生桌椅。
3. 背景音乐。
4. 指示牌:用于指导幼儿的演奏动作。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在开始活动之前,可以播放一段欢快活泼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以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打击活动做好准备。
2. 概念引入(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打击乐器,并讲解音乐节奏的概念。
可以通过演示和让幼儿模仿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到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乐节奏的重要性。
3. 规律演奏练习(30分钟):
a. 分配乐器:将各种打击乐器分发给每个幼儿,并给予他们一些时间来熟悉和摸索乐器的使用方法。
b. 教学指导: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们介绍不同的演奏动作和规律,如\。
大班音乐打击乐教案5篇

大班音乐打击乐教案5篇大班音乐打击乐教案篇11.在熟识曲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乐曲。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
自制的打击乐器一套(筷子每人两把,每把筷子由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茶杯、雪碧瓶做的摇铃、易拉罐做的响筒各一个),“单簧管波尔卡”音乐节奏图,写有三种节奏型的大白纸一张。
一、幼儿听音乐进教室幼儿集体听音乐,跳舞蹈进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乐结束。
二、复习已学过的节出示写有节奏型的卡片,让幼儿徒手练习打节拍。
(节奏让幼儿动脑筋,可用古诗“静夜诗”、“悯农”等念出这种节奏型)三、新课打击乐“拔根芦柴花”1.师:小伴侣节奏拍得真好!下面请你们听一首音乐(放“拔根芦柴花”音乐)。
提问:这首音乐好听吗?(好听)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拔根芦柴花)师:现在请小伴侣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的做动作)提问: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2/4拍)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活泼、欢乐,就像过年一样的喧闹、舒适……)2.师:今日老师教小伴侣演奏这首音乐,先听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
(放第一部分的音乐) 提问:哪个小伴侣能拍出这段音乐的节奏?(让个别幼儿练习拍节奏×××|×××|)请某小伴侣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
(放第一部分的音乐让幼儿练习)师:连续听音乐的其次部分,听听我们拍什么节奏?(放其次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 ××|×× ××|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
(放其次部分音乐) 师:大家一起听音乐的第三部分?听听拍什么样的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案:让孩子在欢乐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案:让孩子在欢乐中享受音乐的乐趣!在幼儿园大班中,打击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打击乐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节拍和节奏,而且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听觉、协调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案的一些经验和技巧,让孩子们在欢乐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打击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2、能够按照给定的节奏演奏乐曲。
3、能够和同学协作完成乐曲演奏。
二、教学准备1、打击乐器:铃鼓、鼓槌、铃铛、木鱼等。
2、课堂准备:教学课件、音乐播放器等。
3、教案准备: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
三、教学流程1、导入(1)听音乐:播放欢快的打击乐曲,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自由舞蹈,并随意敲打打击乐器,为整节课打下欢乐的气氛。
(2)安排座位:让孩子们就座,进入正式的课程安排中。
2、基础知识讲解(1)认识打击乐器:出示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和名称,让孩子们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及其使用方法。
(2)讲解乐曲的基础元素:重点讲解乐曲的节拍、节奏和调性等基础元素。
3、操作实践(1)边听音乐边学习:老师在屏幕上播放简单易学的打击乐曲,让孩子们在听音乐的同时,模仿老师演奏打击乐器,从而体验和学习打击乐曲的节奏和调性。
(2)团队协作演奏:老师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曲,练习演奏,让孩子们通过团队合作和讨论,共同完成乐曲演奏。
4、总结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调查问答、评选表演等方式,对孩子们的演奏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对孩子们演奏的乐曲进行录制和记录,将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分享给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同学,让更多人感受到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学的魅力和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打击乐器名称和使用方法、乐曲的节奏和调性。
教学难点:乐曲的演奏和团队协作。
五、教学效果通过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学的插手,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协调能力、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方法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方法打击乐器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
下面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1.利用幼儿喜欢的音乐引起兴趣:幼儿喜欢的音乐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打击乐器的演奏中。
2.观看专业演奏:幼儿观看专业打击乐器演奏者的表演,可以激发他们对打击乐器演奏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教学前期准备1.给每个幼儿准备一把适合的打击乐器: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条件,为他们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如小鼓、木鱼、铃铛等。
2.给幼儿演示正确的演奏动作:老师可向幼儿演示正确的打击乐器演奏动作,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手或其他打击器,并指导幼儿练习动作。
三、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1.利用身体节奏感练习:通过敲击身体不同部位和跟随节拍的动作练习,帮助幼儿培养节奏感和音乐感。
2.利用大型打击乐器演奏:让幼儿通过敲击大型打击乐器如鼓演奏,感受音乐的力度和节奏,并鼓励他们创造自己的节奏。
3.利用小型打击乐器演奏:引导幼儿使用小型打击乐器,如铃铛、木鱼等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帮助他们培养手腕灵活的能力。
四、通过游戏方式进行教学1.打击乐器的名字游戏:给幼儿展示不同的打击乐器,让他们猜出乐器的名字,并鼓励他们使用打击乐器发出声音。
2.打击乐器的音乐游戏:制作一些简单的乐谱,让幼儿按照乐谱要求使用打击乐器演奏,增强幼儿对节奏和音乐的理解。
3.打击乐器的合奏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器合奏,让他们通过合奏学会与他人协作。
五、评估和鼓励1.给予及时的反馈:在幼儿演奏结束后,向他们展示正确的演奏动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对幼儿的演奏进行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演奏,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和纠正。
3.创造演奏机会:为幼儿提供演奏表演的机会,如幼儿园的音乐会或班级小组表演,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进步。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互动体验式教学: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教案实例

互动体验式教学: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教案实例互动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手段、以体验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在幼儿园中班实施互动体验式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基于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教案实例,探讨互动体验式教学在幼儿园中班的应用。
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教学背景:本实例的教学实施对象是幼儿园中班学生,本校的幼儿园中班学生平均年龄为4~5岁,他们对于打击乐器演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几乎没有任何基础。
在教学前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如小鼓、三角铁等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以及其它的打击乐器完全不了解。
2.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之后,学生可以:(1)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2)具备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能;(3)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课程设计1.教学内容:(1)介绍乐器:演示打击乐器种类以及每个乐器的名称和音效;(2)演奏集体表演:老师演示基本的打击乐器敲击方法,以及简单的节奏。
之后引导学生按照老师所教的节奏演奏,进行演奏集体表演;(3)分组演奏:将学生分成5~6组,每组进行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其中一组演奏结束后,之后的组才可以演奏,多个组合作完成一首乐曲的演奏。
2.教学实施步骤:(1)教师将打击乐器放在教室中间专门的区域,引导学生依次走到这个区域,进行乐器的认知与感性体验;(2)介绍乐器种类:教师通过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打击乐器的名称、音效和演奏技巧;(3)老师进行个人演奏表演,带领学生跟随节奏,进行集体演奏表演;(4)将学生分组,并分别在每组对应的区域里,进行分组演奏。
每组不同的打击乐器通过组合完成一首乐曲。
(5)展示表演:在分组完成后,组间可以相互演奏,进行完整的乐曲合奏展示。
三、教学效果评估在本次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的乐器认知、乐器演奏技能以及合作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1.乐器认知评估:所有的学生都成功的认知了这些打击乐器,并且以上课所学的打击乐器为主体,开始学习其他仍未知的打击乐器。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精选3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精选3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精选3篇】一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行打击乐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三、活动过程:1、谈话:小伴侣们今日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日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3、幼儿自由打击。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迎词:爸爸妈妈|中一班欢迎|你-|(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迎词。
(3)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4、争论图谱,并尝试打击基本节奏:(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看,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嗬嘿,欢迎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嗬嘿!(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协作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5、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行演奏,表达心中的欢乐。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精选3篇】二活动目标: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行打击乐的乐趣。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预备: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活动过程:1、谈话:小伴侣们今日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日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3、幼儿自由打击。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小红帽》教案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器演奏《小红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红帽》的故事情节,认识各种打击乐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红帽》伴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红帽》: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熟悉歌曲《小红帽》。
2. 打击乐器介绍: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鼓、木鱼等。
3. 打击乐器演奏技巧:教授幼儿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手法,培养节奏感。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故事讲解:讲述《小红帽》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3. 歌曲学唱:教唱歌曲《小红帽》,让幼儿学会歌曲。
4. 打击乐器介绍:向幼儿介绍各种打击乐器,让他们认识并了解。
5. 打击乐器演奏:教授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红帽》伴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6. 集体演奏:组织幼儿集体演奏,让他们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2. 评价幼儿在集体演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创作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故事《小红帽》、打击乐器图片等。
2. 打击乐器:小鼓、铃鼓、木鱼等。
3. 音乐素材:歌曲《小红帽》音频文件。
4. 教学视频:打击乐器演奏示例视频。
5. 创作材料:画纸、颜料、画笔等。
六、教学步骤:1. 回顾故事《小红帽》: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回顾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学唱歌曲《小红帽》: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打击乐器演奏技巧练习: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练习,指导幼儿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手法。
4. 创作打击乐器伴奏:鼓励幼儿自由创作打击乐器伴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 集体演奏:让幼儿集体演奏,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8篇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8篇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熟识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幼儿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演奏乐器。
2、学习按歌曲的内容演奏,演奏时要求声音与同伴相协调,并学习指挥与看指挥的本领。
3、体会劳动与合作和谐带来的欢快。
活动准备:1、打击乐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2、大图谱一张,活动乐器图谱若干,指挥棒一支。
活动过程:一、听《加油干》音乐做律动进音乐室,让幼儿在感受劳动性质的音乐。
(要求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出干重活的动作)t:小伙伴,地里的红萝卜收成了,我们一块拉大车到地里去拨萝卜。
哗,小伙伴真能干,拨了这么多红萝卜。
唉,都特别累了,我们一块找个座位休息一下吧。
二、学习做整体模仿动作(要求幼儿合拍、有节奏地学习整体模仿动作)1、让幼儿回忆歌曲的风格。
t:小伙伴,还记得刚才那首歌曲的名称叫什么吗?(小伙伴一齐回答)这首曲子在干什么的时候唱的?我们在唱“加油干呀么“我们怎样来唱?在“我们大家力口油干”愉快的地方又怎样来唱?小结:在干重活时应当有力慢一点的。
在愉快的时候应当轻快-- 占O2、老师随音乐边唱歌曲边示范整体模仿动作。
t:今日老师为这首劳动的歌曲编了一些简单的动作,请小伙伴看看我是怎样柏的?3、出示节奏图谱,幼儿熟识歌曲节奏。
t:刚才老师拍的节奏是这样的,请小伙伴用手来拍节奏,记住哪里要重一点,哪里要轻一点,在“嘀嗨”这里大家一起唱。
4、随老师的音乐做整体动作。
(出示动作图谱)t:老师这里有拍手、拍腿、跺脚的身体动作,请小伙伴帮我为节奏谱配上合适的身体动作请你请幼儿为图谱配上合适的身体动作。
真能干,现在来跟老师来学学身体动作。
5、在熟识的基础上听录音机音乐做模仿动作。
三、分声部做模仿动。
(在整体模仿动作娴熟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分声部模仿学习分声部模仿学习分声部演奏,并学习指挥与看指挥的本领)1、在整体模仿的基础上,老师规定各小组分别做各种固定的'模仿动作。
t:现在我们不一块做动作了,我们分开来做动作。
幼儿园音乐组合教学案例:打击乐器合奏

幼儿园音乐组合教学案例:打击乐器合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
2.学习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3.通过音乐合奏,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打击乐器、教具、音乐录音机等。
2.孩子准备:孩子们需自备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木琴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让孩子们自由演奏一段时间,让他们感受一下音乐的魅力。
然后,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并让他们自由试玩。
第二步:基本演奏技巧
1.教师向孩子们示范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2.让孩子们跟着教师一起练习。
3.教师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敲击节奏,让他们练习。
第三步:音乐合奏
1.教师将孩子们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演奏不同的节奏。
2.教师指挥孩子们,让他们同时演奏。
3.教师指导孩子们,让他们逐渐提高演奏难度,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合奏的魅力。
第四步:总结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孩子们具体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打击乐器的种类,还学会了基本的演奏技巧。
在音乐合奏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团队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小班《打击乐》优秀教案(通用8篇)

小班《打击乐》优秀教案小班《打击乐》优秀教案(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打击乐》优秀教案(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打击乐》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能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2、学习使用铃鼓,感受玩打击乐器的快乐。
活动准备1、每人一只铃鼓。
(放在小椅子下面)2、将幼儿座位排成一个圆圈。
3、教学挂图:大狼喝粥、大狼头饰。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喝过粥吗?都怎么喝粥的?请幼儿集体表演,请一位表演夸张的小朋友上前面表演,进行糖果奖励。
引出甜粥。
鼓励幼儿看看今天谁还能回家喝到甜粥。
2、大狼也喜欢喝甜粥,咱们来看看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出示挂图,教师有感情有动作的讲故事。
3、师问:(1)大狼在姥姥家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2)大狼在自己家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3)大狼在幼儿园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4、小结:教师讲故事,并和幼儿一起用动作进行模仿。
(二)节奏初步练习,为使用打击乐奠定基础1、师:小朋友们现在咱们做个小游戏,用拍手的方法来模仿大狼喝粥,好不好?(1)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手,摇一下手。
难点:引导幼儿和教师摇手方向要一致,小班孩子小,提醒用左右手。
(2)大狼在自己家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手,再连拍三下手。
难点:在连拍三下时注意速度。
(3)大狼在幼儿园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慢拍一下手,再慢拍一下手。
难点:让幼儿掌握慢拍时的速度。
2、小结:教师讲故事,和幼儿一起用拍手的方法学大狼喝粥,引导幼儿边说故事情节边拍手练习。
(三)正确使用铃鼓进行打击乐的练习1、师: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小伙伴,它要和你们一起来模仿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出示铃鼓,让幼儿认识铃鼓,知道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让幼儿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配器的步骤
第一,熟悉原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进行反复哼唱、弹奏、 倾听和感知体验。 第二,揣摩、分析。即揣摩、分析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 和趣味,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对非主要细节作“省略”处 理或“模糊”处理;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和结构特点, 感知作品结构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重复与变化的关系。 第三,安排节奏型和音乐作品的布局。既可以通过节奏和 音色的改变“变化”,又可以通过节奏和音色的重复强调 “统一”。八来自教师指导打击乐器演奏的特殊技术
1、哼唱曲调的技术。 2、节奏语言提示技术。 3、空间移动技术。 4、程序拉长或压缩技术。
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乐 曲《花好月圆》的配器方案并 演奏。
打击乐《花好月圆》节奏谱
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进行交 流。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努力与他人协调一致。注意力集 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情。交换乐器时,须先将原先使用的乐器放 在坐椅面上,在迅速无声地找到新的座位,拿起乐器,坐下,将乐器 在大腿上放好。交换过程中不与他人或场内的座椅相撞,坐下时不使 座椅发出声音或发生移动。
请以小组为单位,为乐曲《采 茶扑蝶》设计配器方案。
七、幼儿参与配器的一般程序
1、让幼儿熟悉音乐。 2、请全体幼儿随音乐做简单的节奏动作,教师观察幼儿 中产生的节奏型。 3、教师对幼儿的反应进行反馈,让全体幼儿了解他们当 中产生了什么节奏型,并进一步组织、指导幼儿创编出合 适的节奏型和动作。 4、教师进一步组织、指导幼儿将编创出的节奏和动作组 合成完整的节奏动作方案。 5、教师组织、指导幼儿将节奏动作转换成“变通总谱”。 6、教师继续组织、指导幼儿讨论,将“变通总谱”转换 成打击乐器的实际演奏方案。
(2)目前我们提出的目标。
第一,让幼儿享受奏乐活动的快乐。包括让幼儿体验音乐和打击乐 器演奏的整体音响在时间流动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乐趣,以及体验与 他人协作的乐趣。 第二,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技术展现的能力。其中包括幼儿 在自己的声部中感知整体音响效果的能力,以及与其他人、其他声 部相互协调,共同创造某种既定整体音响形象的能力。 第三,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其中包括对所有音乐要素的敏感 性:如节奏感、旋律感、音色感、结构感——主要指音乐横向的曲 式结构及肢体感——主要指多声部音乐各纵向层次之间的织体结构。 第四,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其中包括音乐曲调的语汇,打击乐器 演奏节奏型的语汇,打击乐器演奏节奏型的语汇,打击乐器的各种 不同音色及其表现力的语汇。 第五,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其他要求。 因此,对于一次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具体目标应 划分成以下三个方面:①“音乐”素质发展要求。②“学习”素质 发展要求。③“做人”素质发展要求。
五、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教育教学要点
(一)教育目标与教学模式 1、从教育目标来看,在音乐活动领域内,促进儿童发展 的目标体系在内容上已经发上了全面的改变。下面我们来 做一个比较: (1) 传统目标(从现在通用的各种教材中归纳出来)。 第一,激发了幼儿对奏乐活动的兴趣。 第二,了解一定乐器知识,学会简单地用打击乐器演奏的 技能,使儿童在歌曲、律动曲的伴和下齐奏、轮奏(实际 上是指轮流演奏)。 第三,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极少数教材上称“音色感”)。 第四,学会演奏一定数量的打击作品。
动作节奏练习活动:
《拨弦》
“指挥法”是打击乐整体教学法中一种核心性的教学方法。 不但教师可以通过指挥动作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音 响结构,而且幼儿也可以通过轮流看别人指挥和自己指挥 的练习活动不断深入地把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 教幼儿学习看指挥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要按规定的节奏来指挥,而绝不能只是划拍子。 2、教师本身的指挥动作必须清晰准确,具有热情。 3、培养幼儿养成看指挥的良好习惯。 4、教幼儿学习分声部看指挥时教师可从用身体动作指挥或 乐器演奏模仿动作指挥及语言提示逐步过渡到用手势指挥 和眼神的提示。 5、教师指挥时应注意在声部转换之前提前将自己头部和目 光转向下一个将要演奏的声部。 6、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迅速正确地对教师 的指挥手势作出反应和即兴看指挥演奏乐器的能力。
《纸杯游戏》
二、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育内容
主要有: ①打击乐曲。 ②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 ③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
三、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材料的选择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乐器。在为幼儿选择打击乐器时—般应考虑乐器的音色要好, 乐器的形状、大小、重量要适合学前儿童持握,乐器的特定演 奏方法要适合特定年龄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 ②音乐。在为幼儿选择有关音乐时一般应注意节奏清晰、结构 工整、旋律优美、形象生动鲜明;多为年龄较小的幼儿选择他 们已经比较熟悉的歌曲、韵律活动曲或欣赏曲;为幼儿选择的 含两个及两个以上乐段的乐曲,段落之间最好是对比鲜明的。 ③配器方案。为幼儿选择的打击乐曲配器方案一般要适合幼 儿使用乐器的能力;适合幼儿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配器音 响效果与原来的音乐相协调;配器本身富于趣味性、新颖性和 整体统一美感。
打击乐整体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总谱法”、“指挥法”、 “创作法”。 “总谱法”是打击乐整体教学法中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使用幼 儿可以接受的“变通总谱”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整体音响结构的方法。 “变通总谱”是针对通用标准总谱(即简谱和五线谱)来讲的。由于标 准总谱的认知过程比较复杂,幼儿在学的过程中认知负担比较重,因此 体会不到乐曲的音乐趣味。为些,我们设计了一些易被幼儿直观地把握 音乐总体结构的乐谱,主要有:“动作总谱”、“图形总谱”、“语音 总谱”三大类。 “动作总谱”主要是通过身体动作表现节奏、音色、速度、力度变化及配 器的总体布局。它包含身体节奏动作、模仿动作及舞蹈动作等。“图形 总谱”主要是通过图形来表现节奏、音色、速度、力度变化及配器的总 体布局。“语音总谱”主要是通过嗓音来表现节奏、音色、速度、力度 变化及配器的总体布局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总谱主要是给教师看的,幼儿只需学会随旋律 做动作、看图和朗诵即可。
四、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改革
打击乐教学程序中最主要的改革就是通过理论 上的反复探讨和实践中的反复验证,提出“打击乐 整体教学法”。所谓“打击乐整体教学法”,就是 在教学中随时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 果。要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 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 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这种 方法,简化了传统的打击乐谱,将比较繁杂的配器 方案简化归结到一二条节奏型,便于教师对乐谱的 记忆与掌握,也便于幼儿掌握整首乐曲的结构特点 和乐曲配置情况。既发展了幼儿的整体协调能力, 又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打击乐曲的编配
1、配器设计的原则 第一,适合幼儿使用用乐器的能力。即从以大肌 肉(手臂)动作为主、手眼协调要求较低的动作, 逐步过渡到部分利用腕、指动作,手眼协调要求 较高的动作。注意配器应适合幼儿适应变化的能 力,总体上应该是简单和多重复的。 第二,有一定的艺术性。即情绪、风格与原音乐 作品向贴近,有一定的个性与趣味性,能够通过 重复,强调出作品的整体统一性,也能够通过适 宜的变化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
2、从教学模式来看:
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我们先进提出的模式比较如下:
(1) 传统模式。 程序:从分声部入手进行教学 方法:单纯使用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在“合乐” (即所有声部的演奏者同时各自演奏自己的声部) 是强调“不要去听其他声部的演奏,以免相互之间 会受到干扰”。 目的:着眼于学习的结果,学会演奏某个打击乐作 品。
指挥练习: 1、《小看戏》 2 、《喜洋洋》
“创作法”是打击乐整体教学法中一种重要的 教学法,它是通过引导幼儿参加制定音乐作 品的配器方案和参加编制变通总谱的过程来 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音响结构。 在“创作法”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创 造性表现的能力必须建立在以下基础上:一 定的演奏技能;一定的节奏语汇;对各种乐 器音色的一定了解;运用乐器演奏进行想象; 联想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一定的运用乐器进 行表达的经验。
第四,试奏曲调。
第五、记谱和转换成幼儿可以使用的变通乐谱。
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椅下面取出或放回。乐器拿出后,凡 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大腿上,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开始 演奏前,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 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回大腿上。活动结束后,在教师 指导下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 2、活动进行的常规
(2) 目前我们提出的模式 程序:从整体布局入手进行教学。 方法:从示范、模范的教学法逐步过渡到 引导、创造的教学方法,两种方法根据情 况结合使用。“合乐”的时候强调相互倾 听、相互配合。 目的:着眼于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幼儿的 全面发展;也注意学习的结果,使幼儿能 够较完美地演奏作品并享受演奏的乐趣。
幼儿园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教学
江宁区机关幼儿园
姚康云
一、我们来讨论——
幼儿打击乐器演奏能力的发展 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操作乐器的能力、合乐性、合作性以及 创造性等4个方面。理想的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能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使儿童能够 掌握最基本的应用打击乐器 与音乐交流、 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节奏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