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中考物理力学题解析重点题型解题方法
中考物理力学题解析重点题型解题方法物理力学是中考物理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的一部分。
在中考中,力学题型通常包括如下几种:平抛运动、简单的力的分解、弹簧力、杠杆和滑坡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重点题型逐一进行解析,并分享一些解题方法。
一、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的同时,以一定的初速度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在解决这类题型时,需要明确的是这个运动过程是由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共同决定的。
解题方法:1. 分解速度: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运动,通过分析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匀速运动,得出所求的物理量。
2. 利用公式:运用自由落体运动和匀速运动的公式进行求解。
例如,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可以利用公式 s = 0.5*g*t^2,其中 s 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g 为重力加速度,t 为时间。
3. 注意单位转换:在计算中,要注意将题目给出的单位转换成国际单位制(SI制)进行计算,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二、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拆解成两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在解决这类题型时,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方法将力分解成所需的力。
解题方法:1. 牛顿第二定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可以分析出力所产生的效果,并进而分解出所需的力。
例如,对于一个斜面上的物体,可以分解出平行和垂直于斜面的力,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力。
2. 利用几何图形:若题目给出的情景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性质将力分解成所需的力。
例如,对于一条绳子悬挂的物体,可以通过分析绳子的张力和重力的关系,求得所需力的大小。
三、弹簧力弹簧力是指物体与弹簧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其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成正比。
在解决这类题型时,需要明确弹簧力的特点及相关公式。
解题方法:1. 弹簧的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所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根据胡克定律 F = kx,其中 F 为弹簧力的大小,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
初三中考物理难题解析
初三中考物理难题解析1、淋浴用水的流量约为10升/分,合适的水温约为50℃,用水时间约为4分钟。
电热淋浴器有两种设计,一种是淋浴时电流直接对于流动的水加热,另一种则备有水箱,待箱中的水加热至合适的温度后再淋浴。
加热前的水温以20℃计。
①请根据上面提供的数据论证,第一种设计不适合大多数家庭的供电电路。
②如果水箱中的水恰好够一个人淋浴用,供电电路允许的电流最大为10安,电加热的效率为80%,这种条件下把水箱中的水加热最少需多长时间?2、在图所示电路中,U=12伏特(且保持不变),R=2欧姆,r=1欧姆,为了使电流表读数在同样的电阻链任意加长或减短时均保持不变,求:(1)最后一个电阻R x的取值;(2)这时电流表的读数。
2题图3、在一些地区的电力线路敷设过程中,会使用简易绞盘将沉重的混凝土电线杆立起来。
其主要结构如图甲所示。
作业前,先将绞盘底座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立杆作业时,根据实际需要,安排1~ 4人分别推动不同的横杆末端,使横杆绕轴做顺时针转动,这样系在电线杆上的钢丝绳就被不断地缠绕在轴上,电线杆被逐渐拉起并最终坚直站立。
己知,某个绞盘的轴直径D=l0cm,各横杆末端到轴心的距离L=lm。
在一次立杆作业中,所立的电线杆所受重力G=6200N,长L0=10m,其重心距粗端4m。
若在电线杆升至某时刻时的情形如图乙所示,设此时绞盘的机械效率η=80%,定滑轮的阻力可忽略不计。
172教学网3题图(1).若此刻仅有一名施工人员推横杆,则该施工人员对绞盘横杆所施加的最小推力F 为多少?(2).在整个立杆过程中,施工人员对绞盘横杆的最小推力F的变化情况如何? (3).在立杆作业时,施工人员一般要求绞盘离所拉的电线杆适当地远一些,请定性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172教学网4、如图所示,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与高为h 的台阶接触,接触部位够粗糙,现在圆柱体上施加一作用力,使它下部脱离。
(1)作出使它脱离时的最小力,并求出其大小。
中考物理难题的解答技巧有些
中考物理难题的解答技巧有些如何解答中考物理难题?首先要先了解物理难题有哪些特点,其次要找到难题的,最后就是找准解答的技巧与方法了。
以下是给你带来的中考物理难题的解答技巧与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综合性强分析近几年的中考物理难题可以看出,每一道难题都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综合。
有的是物理学科内的综合,有的是物理学科和学科的综合。
单独考一个知识点的难题根本上没有出现过。
(2)思维含量高绝大局部难题正是由于题目本身的综合性强,使得们读过一遍后不能马上就有思路,或者难以用已有的思路或方法来解决。
同学们必须经过认真地分析、推理、判断、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而且随着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思路与解决的方法。
这些难题从不同层面对考生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查,充分地表达了中考的选拔功能。
同时这些难题是训练和培养考生思维能力的极好素材。
(3)灵活性较强更趋向于使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对于实验局部的考试分量加重,实验探究题型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变化,表达了新的物理教学理念,强调探究思想和探究方法。
中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中录取新生提供依据,要使学生在 20 分的难题上“拉开距离”,试题就要着重偏向于出一些需要灵活、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每年的考题中都要安排一定数量并位居一定档次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这些中考物理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本例题的“变式”这类题是由课本例题经过改编重组、引申演变而提高的变式。
因此,中考物理复习也应当立足于教材,“依本扣纲”,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
比方注意通过对课后小实验、教材课后典型练习的“变式”、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的渗透来实现对物理知识的考查。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教材每个插图、图表所蕴含的物理意义。
(2)社会的热点问题中考中的一局部难题社会的热点问题,表达“从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这类试题大多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通过表达物理情景并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的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数学关系式求解。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一)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一)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概述中考物理压轴题通常是较为复杂,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多个概念和公式进行解答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应对中考物理压轴题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技巧一:理清题意在解答压轴题之前,首先应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充分理解题目要求。
注意特别关注问题所给出的条件和待求的量,以及题目中可能涉及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技巧二:绘制示意图在解答涉及物体运动等题目时,通过绘制示意图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
示意图可以帮助考生理解物体的运动轨迹、力的作用方向等,对问题的解答往往起到关键作用。
技巧三:运用公式中考物理压轴题考查考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物理公式,并能够准确地将问题转化为公式的应用。
务必牢记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适用的公式。
技巧四:利用数据计算对于需要计算的题目,考生应该善于利用问题中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应注重单位的转化,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题目中没有给出必要的数据,可以尝试通过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或者已知数据的推算得出所需的数值。
技巧五:连贯推理有些压轴题可能需要考生进行连贯的推理。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该逐步推导,合理利用已知条件和物理概念,推断出求解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技巧六:反复检查在解答完题目后,考生应该仔细检查答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特别是在涉及计算的题目中,务必进行重复计算以防错误。
同时,还应检查答案是否与原先理解的题目要求相符,是否满足常理。
以上就是我给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的几个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备考中考物理时,通过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解答压轴题时游刃有余,取得优秀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技巧七:注意单位和精度在解答中考物理压轴题时,考生应该十分注意单位和精度的问题。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将数据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避免单位不匹配导致计算错误。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及答案
初三物理易题巧解之阳早格格创做【例题1】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收面O转化,B处挂一沉物G,A处用一横曲力F.当杠杆战横曲墙之间夹角渐渐删大时,为了使杠杆仄稳,则( )A. F大小稳定,但是F<GB. F大小稳定,但是F>GC. F渐渐减小,但是F>GD. F渐渐删大,但是F<G【例题2】挂正在横曲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正在往来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揩阻力战沉力的效率.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往来时,其秒针往往停正在表盘上的:A.“3”的位子;B.“6”的位子;C.“9”的位子;D.“12"的位子.【例3】如图2,每个滑轮沉10N,物体A沉80N,不计绳沉战摩揩,所有拆置处于停止状态,供绳子的推力F.【例4】如图5,体沉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沉及摩揩.(1)如图5,人站正在大天上,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推绳.(2)如图6,人站正在吊篮中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推绳.【例5】一小车A陷正在泥天里.当前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推出,F=1000N.供小车受到的推力战树受到的推力(不计滑轮、绳沉战摩揩).【例6】搁正在火仄大天上的物体所受沉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横曲沉绳绕过光润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推力为F,大天对于物体的收援力为N,底下闭于那三个力大小的闭系精确的是:A.F=G ; B.G=N ; C.F+N=G ; D.F=N.【例7】物体A沉20N,滑轮沉1N,绳沉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沉____N【例8】甲、乙二容器,甲容器中衰有硫酸,乙容器中衰有火,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二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二容器内液体的品量(B)C. 硫酸的品量小于火的品量D.无法推断初三物理易题巧解【例题1】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收面O转化,B处挂一沉物G,A处用一横曲力F.当杠杆战横曲墙之间夹角渐渐删大时,为了使杠杆仄稳,则( )A. F大小稳定,但是F<GB. F大小稳定,但是F>GC. F渐渐减小,但是F>GD. F渐渐删大,但是F<G【剖析】过A、B分别做墙的垂线接墙于F、E∴AF∥BE∴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战横曲墙之间夹角渐渐删大时,末究一般)∴AF/BE=AO/BO ∵AO/BO是稳定的∴AF/BE也稳定又∵G稳定,∴F也稳定∵AF末究大于BE,∴F<G【例题2】挂正在横曲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正在往来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揩阻力战沉力的效率.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往来时,其秒针往往停正在表盘上的:A.“3”的位子;B.“6”的位子;C.“9”的位子;D.“12"的位子.【剖析】剖析:秒针正在转化的历程中大概可瞅做只受到三个力的效率:电池的电能转移的能源、转轴的摩揩阻力、沉力.当电池的电量将要耗尽时,能源渐渐减小,最先数值减小到与沉力战摩揩阻力的战相等.当秒针正在“9”的位子时,秒针受到能源目标横曲进与,受到的沉力与摩揩阻力目标横曲背下,此时沉力与摩揩阻力的战等于能源的大小,秒针受仄稳力,会正在本天停止.问案:C.面拨:当秒针匀速转化动微弱距离时,受到仄稳力的效率,但是每时每刻的仄稳力的形成皆正在爆收变更.当秒针正在“3"的位子时,受到的沉力战能源的目标皆是横曲背下,而转轴摩揩阻力横曲进与,此时沉力与能源的战等于摩揩阻力的大小.当秒针正在“12”战“6”的位子时,秒针受到沉力与转轴的收援力(或者推力)效率效验对消,能源只跟转轴的摩揩阻力形成一对于仄稳力.所以,当仄稳力产死后,本来不是一成稳定的,而是随着疏通情况的改变而不竭变更.【例3】如图2,每个滑轮沉10N,物体A沉80N,不计绳沉战摩揩,所有拆置处于停止状态,供绳子的推力F.【剖析】与动滑轮战物体A为钻研对于象,受力分解如图3(有三股绳子进与推着动滑轮战物体A完齐),果为处于停止状态,所以有F+F+F=C物十G动,即3F=10N+80N,所以F=30N.若供弹簧秤的读数F弹,应与定滑轮为钻研对于象,受力如图4(有二股绳子背下推着定滑轮).果为停止,弹簧秤的读数F弹=G定+2F=10N+60N=70N.【例4】如图5,体沉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沉及摩揩.(1)如图5,人站正在大天上,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推绳.(2)如图6,人站正在吊篮中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推绳.【剖析】(1)与动滑轮战吊篮完齐为钻研对于象,分解受力如图7(二股绳子进与推着动滑轮战吊篮完齐).由于匀速吊起有2F=C篮,F=350N.(2)与动滑轮、吊篮战人完齐为钻研对于象分解受力如图8(有三股绳子进与推着动滑轮、吊篮战人完齐).由于匀速吊起有3F=G人+C篮,F=400N.【例5】一小车A陷正在泥天里.当前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推出,F=1000N.供小车受到的推力战树受到的推力(不计滑轮、绳沉战摩揩).【剖析】要念供小车受到的推力,须与动滑轮为钻研对于象,受力如图10(有三股绳子背左推着动滑轮),小车受到的推力F’,F′=3F=3000N.供树受到的推力,要与定滑轮为钻研对于象,受力如图11(有二股绳子背左推着定滑轮),树受到的推力F″=2F=2000N.【归纳】处理滑轮组一类力教题,使用的仍是办理力教问题的普遍思路,即采用钻研对于象,分解受力,利用仄稳条件列圆程解题.怎么样采用钻研对于象,是完齐仍旧断绝某一物体,要简曲情况简曲分解.精确天举止受力分解是解题的闭键,既要找准力的个数,又要找准力的目标.动做西席应教给教死处理问题的普遍要领,使教死能机动天处理大概逢到的百般问题.【例6】搁正在火仄大天上的物体所受沉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横曲沉绳绕过光润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推力为F,大天对于物体的收援力为N,底下闭于那三个力大小的闭系精确的是:A.F=G ; B.G=N ; C.F+N=G ; D.F=N.【剖析】1.那样念比较简朴N是物体赋予大天的力的反效率力而当绳子另一边有个F的时间本来不是局部力皆赋予了大天大天只受到了G-F的力由此可睹N=G-F N+F=G2.正在本图中物体的受力分解还少绘了一个:绳子的推力=F(横曲进与) 由受力仄稳可知F+N=G3.注意N 是大天收援力物体受力分解沉力背下大天收援力进与绳子推力进与由牛二定律得G (下)= F+ N(上)【例7】物体A沉20N,滑轮沉1N,绳沉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沉____N【剖析】1. 最先撤除滑轮的沉,那样示数为24N,果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二根绳子仄分了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B不与大天交战,所以B的沉力为12N2. 那里若道的明黑面,应为A战B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4牛,而不该该道为AB同沉24牛.再根据绳子二端的力是相等的,不妨得知B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力为12牛.3. 对于B受力分解,进与绳子的推力战B背下的沉力仄稳,即F=Gb对于滑轮受力分解,背下二段绳子,即二个推力F,,背下滑轮的沉力G轮;进与测力计处绳子的推力,即F示则F+F+G轮=F示,2Gb+1N=25N所以B的沉力Gb=12N4. 不妨那样分解,用大小为G(b)的力匀速提起物体A.弹簧测力计测的力为G(b)+GA+1=25,所以G(b)+GA=24果为定滑轮不省力且物体处于仄稳,所以为12N.【例8】甲、乙二容器,甲容器中衰有硫酸,乙容器中衰有火,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二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二容器内液体的品量(B)C. 硫酸的品量小于火的品量D.无法推断【剖析】设下战底里积分别为h1,S1;h2,s2;其中压强p1=ρgh1;p2=ρgh2;那么F1=p1×s=ρgh1s1; F2=p2×s2=ρgh2s2;又果V1=h1s1;V2=h2s2;F1=F2;果此F1=ρv1g;F2=ρv2g;=m1g =m2 g=G1 =G2也便是他们的沉力相等;品量相等。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 ∴AF/BE也不变
又∵G不变,∴F也பைடு நூலகம்变
∵AF始终大于BE,∴F<G
【反思】
【例题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xx,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xx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2.在原图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还少画了一个:绳子的拉力=F(竖直向上) 由受力平衡可知F+N=G
3.注意N 是地面支持力
物体受力分析 重力向下 地面支持力 向上 绳子拉力向上
由xx定律 得 G (下)= F+ N(上)
【例7】
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重____N
【反思】
【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这样教的。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1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么会是2F=G物等问题。我感觉要想彻底搞清认楚上面的问题,只是划一条虚线来分割滑轮组是不够的。笔者认为解决滑轮组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利用平衡条件解题。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编制: E+1互联版权所有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 一 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解析】
3.对B受力分析,向上绳子的拉力和B向下的重力平衡,即F=Gb
初三物理复习疑难问题的解析与解决方法
初三物理复习疑难问题的解析与解决方法一、引言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物理知识晦涩难懂,初三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常面临一些疑难问题。
本文将围绕初三物理复习疑难问题,分析解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帮助初三学生顺利应对物理考试。
二、问题解析1.难以理解的概念初三物理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某些概念难以理解,例如力、功等。
这些概念涉及到抽象的物理现象,因此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难以理解。
2.计算题困扰初三物理中,计算题是一个难点,学生常常因为运算错误或者不理解计算过程而陷入困境。
3.题目答案不明许多同学在复习物理时,会遇到一些题目答案不明的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为题目本身存在错误或者答案解析不清晰。
三、解决方法1.概念理解方法针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自己的理解能力:(1)多角度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一个概念,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来拓宽视野。
(2)实例分析:选择一些与概念相关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和探讨,将概念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理解记忆。
2.计算题解题技巧对于计算题,学生可以运用以下技巧提高解题能力:(1)明确物理量:将题目中的物理量和符号明确标记,确保计算过程中不出错。
(2)合理估算:在计算题的开始阶段,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值大小进行估算,避免出现理论计算与结果相差太大的情况。
3.答案不明问题处理当遇到题目答案不明的情况时,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1)反复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注意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要点,以确定自己是否理解题目内容。
(2)尝试推导解答:如果无法直接得出答案,可尝试从已知条件出发,进行逻辑推导,以找到正确答案。
四、总结初三物理复习阶段,遇到疑难问题是正常现象。
学生应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加强概念理解、掌握解题技巧以及处理答案不明问题,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物理考试,提高成绩。
初三物理复习突破难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初三物理复习突破难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导语:初三物理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同学们突破物理学习的难点,提升复习效果。
【一、理清基础知识】首先,要想突破物理学习的难点,必须从理清基础知识开始。
物理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础知识对后续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1 重点复习基本概念在物理学习中,基本概念是我们理解问题的基础。
首先要熟悉力、能量、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单位,并能够正确运用。
1.2 熟悉物理公式物理是一个非常注重计算和应用的学科,熟悉各类物理公式对解题至关重要。
要做到以下几点:a) 温故知新:及时复习以前学过的公式,保持记忆的新鲜度。
b) 理解公式来源:思考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物理意义,避免机械记忆。
c) 运用灵活: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公式,注意尺度转换和量纲的要求。
1.3 解题技巧物理解题中,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a) 画图法:对于与几何形状有关的物理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
b) 运用数学知识:物理与数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例如代数运算、三角函数等。
【二、强化实践操作】物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以下几点是我们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内容:2.1 实验设计在实验中,我们要合理设计实验步骤,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的重点是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2.2 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一个常用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无法进行真实实验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模拟软件、实验器材或制作简单的模型来进行模拟实验,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2.3 考试回顾和分析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回顾试卷,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
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一、注意解题规范计算题要注意单位问题,可在计算前,先把单位统一成基本单位,避免错误。
解题过程中,要每小问用序号分开,不要连在一起,书写清楚。
二、注意审题,把握细节,理清关系每次总要等到考试后,有同学在讨论时,才会发现原来少用这个条件,那个关系。
所以在考试中一定要审清题目,把握细节,理清各量关系。
特别是电学题一般会较复杂,建议可以针对每一问单独画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各物理量的数值。
给每个电器一个数字下标,以示区别,在解题时便于表示,也可以理清关系,避免混乱,张冠李戴的情况。
三、注意总结一些常见题的解题规律如电学上的度的有关计算,应该把单位统一成kw和h进行计算,不仅运算量小,而且错误率低。
而汽车类功率就应该用p=fv和w=pt来计算同样可以提高效率类似的还有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磨擦、由额定算实际等等都有固定的解题牢路。
四、要注重对结果的常规检验很多物理问题多是来之日常生活,不论过程如何,其结果一定会符合实际,一看结果就应能初步判断。
如算效率,如果出现特别低或高的情况,就应注意,一般效率会在60%--90%左右。
有的同学算电灯的功率出现2000W,一看就不正常,肯定错。
再如算密度时,其结果一般都会和某种物质相同,所以若结果是我们所知的物质,则一般没问题,否则就要注意了。
而象身高160M,体重500Kg的情况就更低级了。
五、作图要准备充分,作图规范要准备好工具,尺,铅笔,作图时注意虚线和实线,注意细节,比如垂直符号。
六、欲擒故纵解探究题近年在中考物理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题,且文字较多,很多同学看到就晕,就害怕。
但由于学生实际能力,我们的探究一般都是学过的,或结论比较明显的。
所以我们应该在完成此类题时,首先看第一句,明确探究的目的,然后直接由生活经验或平时所学得出结论。
中考物理简答题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初三物理经典难题详解
初三物理经典难题详解1..如图22所示装置,杠杆O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 ∶AB =1∶2。
当在杠杆A 点挂一质量为300kg 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杠杆B 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 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杠杆B 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2。
已知N 1∶N 2=3∶1,小明受到的重力为600N ,杠杆OB 及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轴间摩擦忽略不计,g 取10N/kg 。
求: (1)拉力T 1; (2)动滑轮的重力G 。
解:(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 甲×OA =T 1×OB (G 甲+G 乙)×OA =T 2×OB 又知OA ∶AB = 1∶2 所以OA ∶OB = 1∶3N 300010N/kg kg 300=⨯==g m G 甲甲 N 600N/kg 10kg 60=⨯==g m G 乙乙N 0001N 0300311=⨯==甲G OB OA T (1分) N 2001N 036031)(2=⨯=+=乙甲G G OB OA T (1分)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因动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T 动1=G +2F 1,T 动2=G +2F 2 又T 动1=T 1,T 动2=T 2所以:G G G T F 21N 5002N 1000211-=-=-= (1分) G G G T F 21N 6002N 1200222-=-=-= (1分)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F 人1+ N 1, =G 人, F 人2+N 2, =G 人因为F 人1=F 1,F 人2=F 2,N 1=N 1, ,N 2=N 2,图22BAO甲甲 乙 图1OBA G 甲+ G 乙T 2OBA G 甲T 1甲乙 G T 动2 2F 2 GT 动1 2F 1图2G 人 F 人1F 人2G 人 图3 甲 乙且G 人=600N 所以:N 1=G 人-F 1=600N -)21N 500(G -=G 21N 100+(1分)N 2=G 人-F 2=600N -)21N 600(G -=G 21(1分)又知N 1∶N 2=3∶1即132121N 10021=+=G G N N 解得G =100N2.如图24所示,质量为60kg 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
中考物理重难点解析突破难题的解题思路分享
中考物理重难点解析突破难题的解题思路分享近年来,中考物理的难度逐渐增加,学生们常常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
本文将分享一些解题思路,帮助学生们突破中考物理的难题。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决物理难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要求。
理解题目意义的关键在于解析各个关键字。
常见的关键字例如“求”、“计算”等,根据这些关键字,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题目需要我们做什么。
阅读题目时,建议在题目上划线圈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二、分析题目组成在解答一道难题之前,有必要分析题目的组成部分。
题目可能由多个不同的知识点组成,这些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将题目组成部分分开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并且可以将问题简化成更小的部分,更容易解决。
三、运用物理公式在解答难题时,恰当地运用物理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公式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然而,仅仅套用公式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理解公式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公式。
在解答难题时,可以将已知条件整理出来,通过公式计算求解未知量。
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单位变换和精度要求,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图像辅助分析在解答某些物理难题时,图像辅助分析是非常有帮助的。
将题目中的信息转化成图像,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当题目涉及到力的平衡或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可以通过画力的示意图或运动轨迹图来帮助分析问题。
图像辅助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五、独立思考并多角度思考在解答物理难题时,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被别人的思路束缚。
同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本质,这有助于我们拓宽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多角度思考可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六、练习和总结突破中考物理的难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总结。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了解解题思路。
同时,我们要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解题技巧掌握中学物理难题的解题思路
解题技巧掌握中学物理难题的解题思路在学习中学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针对这些难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才能够轻松地解决它们。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思路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解决中学物理难题的能力。
一、理清题意,仔细分析问题在解决任何难题之前,首先必须理清题意,仔细分析问题。
通过仔细阅读题目,了解所给条件和要求。
分析问题,明确所求的物理量或关系。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采取拆分法,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逐个解决。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画出示意图,标出已知条件以及未知量,有助于理清思路。
二、查找并运用相关公式中学物理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通过查找并运用相关公式可以解决很多难题。
在解题时,可以根据所给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公式并进行变形。
此外,还应注意单位换算和量纲分析。
确保所使用的公式和数据具有一致的单位和量纲,避免因为单位或量纲不匹配而导致计算出错。
三、善于利用思维导图和图示法对于某些复杂的物理问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和图示法来辅助分析和解决。
通过画图,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在画思维导图时,可以将已知条件和要求作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逐步展开。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梳理问题的逻辑关系。
在图示法中,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运动或变化过程。
通过图示的方式,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关键点,方便解题。
四、善于分析样例和类比问题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难以直接理解的物理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样例或类比问题来解决。
找到与所给问题类似的问题,分析解决方法,再将其应用于所给问题中。
通过分析样例或类比问题,可以获得一些启示或经验,有助于解决当前难题。
这种方法可以拓宽思路,提供更多解题的思路和角度。
五、多做习题,积累经验解决物理难题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训练。
多做习题,熟悉各种类型的问题,掌握解题技巧,积累经验。
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错误,不要气馁。
通过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重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找到正确答案。
巧用“木桶效应” 轻松解答物理难题
巧用“木桶效应” 轻松解答物理难题“木桶效应”包含的主要意思是:劣者的危害极大,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解答初中物理的部分力学、电学习题时常见的易错点和难点,意外发现用“木桶效应”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豁然开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在此将这一收获供大家分享。
标签:木桶效应轻松难题众所周知。
古时候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的多少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
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更进一层,我们可以知道:1、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出越多,浪费越大;2、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这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但朴素的道理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这只“木桶”告诉我们,如果你个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否则它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一件事而毁了所有的努力。
“最短的木板”,它有可能是某个人,某个行业,或是某件事,木桶效应遍及我们周围,笔者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木桶效应的存在,种种现象启示我们,在发展长处之时一定要关注劣者。
以下结合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一起经历使用“木桶效应”轻松解题的过程,与大家分享巧用妙法解题的乐趣。
先看一道最简单的题目。
例1: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著名的“木桶效应”是指用木桶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长的一块木板D、最短的一块木板[分析]: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在本题中,ρ、g不变,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因素当然是h了,所以选择D答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图像解析法巧解快解
图像解析法巧解快解教材分析:初中物理主要分为声、光、热、力、电这几大部分,中考与主要围绕这几大块,物理和化学合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满分70分。
考试内容分两部分,选择20分;非选择50分,包括填空12分,计算10分,综合28分。
内容比例:光学13%,热学13%,电学34%,力学40%。
难度比例:容易题:较难题:难题=7:2:1.设计意图: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的方法,结合图像,充分发挥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容量作用。
同时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注重渗透运用图像解析法巧解快解电学问题,让学生在完成由浅入深的例题的过程中,领会图像解析法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运用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一种难题简单化的直观解题方法 学情分析:中考试卷中,难题部分一般都是电学和力学问题,这部分通常巧妙的结合图像才能准确完成,可是大部分学生往往忽略图中的信息,通过几节综合模拟题的完成,发现遇到这样的题学生总是会犯各种各样的不同程度的问题,针对这个现象,设计了这样一节图像解析法解决电学问题考项复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图像解析法解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掌握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特殊法------图像解析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有关知识,能准确掌握四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I —U 图像。
3、掌握图像解析法解题的关键。
过程与方法选择有针对性的典型例题,在解题过程中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出示I —U 图像,引导学生运用图像观察分析,进而理解掌握图像运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结合图像准确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I----U 图像和串、并联电路关系。
难点电流、电压关系图像反应阻值改变的问题。
教学方法:图像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通过前面几节的模拟训练,我发现咱们同学不会运用图像得出信息,其实这是解决物理问题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就来了解如何运用图像突破物理难题的方法,今天我们先来了解如何运用I-----U 图像解电学问题。
九年级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九年级物理难题巧解精析【例题1】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A. F大小不变,但F<GB. F大小不变,但F>GC. F逐渐减小,但F>GD. F逐渐增大,但F<G【解析】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又∵G不变,∴F也不变∵AF始终大于BE,∴F<G【反思】【例题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
【解析】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
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
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
答案:C。
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
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
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这样教的。
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1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么会是2F =G 物等问题。
初三物理求解题技巧
初三物理求解题技巧初三物理求解题技巧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科目。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以下是一些求解物理题的技巧和方法。
1.理清题意在解决任何物理问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如果题目涉及到图表或公式,必须仔细观察和理解相关信息。
在阅读题目时,可以将重点条件和要求用自己的话笔记下来,以便更好地理解。
2.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物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比如力、质量、速度、加速度等。
在学习物理时,一定要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便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它们。
3.画图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将问题转化为图形可以更清晰地表达问题,有助于思考和求解。
在画图时,可以标注出已知和未知条件,用符号表示物理量,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4.应用物理公式物理问题的解决经常需要运用物理公式。
在学习物理时,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物理公式,并清楚每个符号的含义和单位。
在解题时,可以先给出适用的物理公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未知量来求解问题。
5.单位换算在物理中,不同物理量通常有不同的单位。
在解题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如果题目中给出的单位和问题中需要的单位不一样,就需要进行换算。
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单位换算比如长度的换算、时间的换算等。
6.数据代入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进行数据代入运算。
在代入运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正确代入和计算的精确度。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舍入规则,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
在计算出答案之后,还要进行合理性检查,看是否符合常理。
7.多角度思考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切入。
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理论或方法来解决问题,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多角度思考不仅可以提高解题能力,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8.多练习最后,要多做各种类型的物理题目来提高解题能力。
多做题目可以熟悉不同的物理概念和解题方法,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初三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法
初三物理复习疑难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法物理是一门让很多初中生感到困惑和头疼的学科。
在初三阶段,物理知识会变得更加复杂和抽象,因此解决物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复习物理知识。
1. 建立坚实的基础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关键。
在面对困难时,首先需要回顾并确保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正确。
可以通过查阅教科书、复习笔记或参考资料来夯实基础。
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物理学习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需要实验和实践操作的支持。
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 多角度思考物理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和角度。
面对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释,寻找不同的解决思路。
通过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4. 拓宽学习渠道在解决物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教科书的内容。
可以积极拓宽学习渠道,参考一些物理学习资料、教学视频或在线课程。
这些资源可以提供不同的讲解方式和角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
5. 寻找学习伙伴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讨论物理问题可以相互促进。
可以组建一个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不仅可以快速解决问题,还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6. 注重实践运用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解决疑难问题时要注重实践运用。
可以通过做一些与问题相关的练习题、例题或解题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及时寻求帮助如果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师和同学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思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与他人共同学习和交流可以提升学习效果。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快速解答物理难题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快速解答物理难题物理是中考科目中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和抽象的一门学科,许多学生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常常感到头疼和困惑。
那么,如何运用正确的解题技巧来快速解答物理难题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帮助学生们提高解题效率。
一、细致分析题目在解答物理难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和分析题目。
通常题目中会给出一些已知条件,例如物理量的数值、测量仪器等,学生需要将这些条件提取出来并进行整理、归类。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判断题目是否是静态问题还是动态问题,这对于后续的解题思路有很大的影响。
二、理清解题思路在理清解题思路时,首先要明确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分析。
物理问题通常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关系,并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公式或定理。
通过这种思路,可以缩小解题范围,提高解题的针对性。
三、灵活使用公式与定理在解答物理难题时,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物理公式与定理。
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公式与定理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学生还要了解不同公式之间的关联性,这样可以在解题中更加灵活地使用公式,避免混淆和误用。
四、画图辅助解题在解答物理难题的过程中,画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题方法。
画图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清晰地表示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解题提供更直接的思路。
此外,画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减少解题中的错误。
五、注重解题策略解题策略对于解答物理难题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解题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逆向思维、巧妙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者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
六、多做习题多练习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掌握。
因此,在备考中,同学们需要多做大量的物理题目,不断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解题的熟练度,增强对物理题目的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精析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
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
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解析】
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
∴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
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
又∵G不变,∴F也不变
∵AF始终大于BE,∴F<G
【反思】
【例题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
力的作用。
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
盘上的:
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
【解析】
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
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
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
答案:C。
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
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
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
【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
这样教的。
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1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
么会是2F=G物等问题。
我感觉要想彻底搞清认楚上面的问题,只是划一条
虚线来分割滑轮组是不够的。
笔者认为解决滑轮组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利用平衡条件解题。
首先要讲清楚的是:
(1)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
(不计摩擦,不
计绳重)
(2)区分绳子的“根数”与“股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一根绳子,绕在定
滑轮和动滑轮之间,会被分成几股。
(3)初中阶段研究的对象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受力满足平衡条件:
合力等于零。
【例3】如图2,每个滑轮重10N,物体A重80N,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绳子的拉力F。
【解析】取动滑轮和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有三股绳子
向上拉着动滑轮和物体A整体),因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F+F+F
=C物十G动,即
3F=10N+80N,
所以F=30N。
若求弹簧秤的读数F弹,应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4
(有两股绳子向下拉着定滑轮)。
因为静止,弹簧秤的读数
F弹=G定+2F=10N+60N=70N。
【例4】如图5,体重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
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
(1)如图5,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_______N的力拉绳。
(2)如图6,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_______N的力拉绳。
【解析】(1)取动滑轮和吊篮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7
(两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吊篮整体)。
由于匀速吊起有
2F=C篮,F=350N。
(2)取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8(有三股
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
由于匀速吊起有
3F=G人+C篮,F=400N。
【例5】一小车A陷在泥地里。
现
在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
速拉出,F=1000N。
求小车受到的拉
力和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
和摩擦)。
【解析】要想求小车受到的拉力,须取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10(有三股绳子向右拉着动滑轮),小车受到的拉力F’,
F′=3F=3000N。
求树受到的拉力,要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1(有两股绳子向左
拉着定滑轮),树受到的拉力F″=2F=2000N。
【总结】处理滑轮组一类力学题,使用的仍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
即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解题。
如何选取研究对
象,是整体还是隔离某一物体,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既要找准力的个数,又要找准力的方向。
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灵活地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6】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
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关于这三
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F=G ; B.G=N ; C.F+N=G ; D.F=N.
【解析】
1.这样想比较简单N是物体给予地面的力的反作用力而当绳子另一边
有个F的时候并不是全部力都给予了地面地面只受到了G-F的力由此可见N=G-F N+F=G
2.在原图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还少画了一个:绳子的拉力=F(竖直向上) 由受力平衡可知
F+N=G
3.注意N 是地面支持力
物体受力分析重力向下地面支持力向上绳子拉力向上
由牛二定律得G (下)= F+ N(上)
【例7】
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重
____N
【解析】
1. 首先除掉滑轮的重,这样示数为24N,因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
两根绳子平分了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B没有与地面接触,所以B的重
力为12N
2. 这里若说的明白点,应为A和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4牛,而不应该说为AB共
重24牛。
再根据绳子两端的力是相等的,可以得知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12牛。
3. 对B受力分析,向上绳子的拉力和B向下的重力平衡,即F=Gb
对滑轮受力分析,向下两段绳子,即两个拉力F,,向下滑轮的重力G轮;向上测力计处绳子的拉力,即F示
则F+F+G轮=F示,2Gb+1N=25N所以B的重力Gb=12N
4. 可以这样分析,用大小为G(b)的力匀速提起物体A。
弹簧测力计测的力为G(b)+GA+1=25,所以G(b)+GA=24
因为定滑轮不省力且物体处于平衡,所以为12N。
【例8】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盛有硫酸,乙容器中盛有水,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B)
A. 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B. 硫酸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C. 硫酸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D.无法判断
【解析】
设高和底面积分别为h1,S1;h2,s2;
其中压强p1=ρgh1;p2=ρgh2;
那么F1=p1×s=ρgh1s1; F2=p2×s2=ρgh2s2;
又因V1=h1s1; V2=h2s2; F1=F2;
因此F1=ρv1g;F2 =ρv2g;
=m1g =m2 g
=G1 =G2
也就是他们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