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的身份政治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鞋子的身份政治学
作者:卢茜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29期
摘要:穿什么鞋本来是个人的自由,但要维持某种身份,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就必须穿某种鞋,鞋的品种对人的自由形成了专制。
在一定社会规范的制约下,反抗的代价是,回归秩序或作为异己被秩序放逐,我们分别以《猜火车》和《社交网络》为例来探讨时代赋予鞋子的身份特权。
关键词:鞋子;身份特权;《猜火车》;《社交网络》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0-00-02
选择一种鞋子,就表示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熟悉的“灰姑娘”童话,几乎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王子为了一只遗落的鞋子,惊动大臣四处寻找鞋子的主人,其实真正的目的是在寻找爱情……
梵高曾以鞋子为对象画过一幅触目惊心的画,叫《农鞋》,那双破旧、变形、甚至丑陋的鞋子在压抑的色彩基调里,默默述说着生活的沉重与艰辛。
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这幅画进行了一番洞悉本质的描述:“这双鞋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颤栗……”【1】
对鞋子的关注,在西方19世纪中后期就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但当时均是把鞋子视为脚的附属物来研究的,普遍认为脚是一种色情器官而鞋则是它的性外套。
然而从鞋子自身的发展历史而言,鞋子与社会地位、气候环境、宗教与性别、时代的文化背景皆息息相关;同时,人们对于鞋子的选择还可以透露出穿着者的品位与仪态。
【2】
一、鞋子、时尚与身份
鞋子作为衣着的一部分,自然也是时尚与身份关系的一部分课题,时尚与衣着和身份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我们所穿的衣服可以是对于身份的表达,告诉别人有关我们的性别、阶级、地位之类的信息;另一方面,我们的衣服并不能总被忠实地“解读”,因为它们毕竟不能直接张嘴“说话”,这就给误解打开了方便之门。
福柯在“自我的技术”的著作中考察的是,我们如何可以以特殊的历史的方式被要求将自己制作成为某种特定样态的人类。
不同的服装风格可以被说成是“自我的技术”的一部分。
我们怎
样展示我们的身份,和我们作为特定人群、特定阶级和特定文化共同体的一分子的社会地方密切相关。
【3】“时尚是联结处在统一的互动关系中的个体与各种社会习俗的纽带。
”【4】西美尔在其时尚研究中看到了时尚显现了人的社会性模仿冲动与作为个体的标新立异的意愿之间的矛盾冲突。
也就是说,衣着的重要社会性本质在于个体被定位于一定的共同体中,他们的衣着样式就表达他们对于这特定的共同体的归属性。
这就触及了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地位如何通过人们的时尚、衣着和风度举止体现出来的问题。
就从所穿的鞋子来看,穿什么鞋本来是个人的自由,但要维持某种身份,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就必须穿某种鞋,鞋的品种对人的自由形成了专制。
在一定社会规范的制约下,反抗的代价是,回归秩序或作为异己被秩序放逐,我们分别以《猜火车》和《社交网络》为例。
二、以《猜火车》为例的回归秩序
《猜火车》影片开头就是男主角Renton在街头狂奔的镜头,因为坑蒙拐骗而被人四处追赶,伴随着奔跑的是他的一段独白:Choose life, choose a job. Choose a career, choose a family. Choose a fucking big television. Choose washing machines, cars, compact-disc players…Choose good health and dental insurance. Choose sitting, watching mind-numbing game shows. Choose your future, choose your life. But why would I want to do a thing like that? 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5]特写是他的一双阿迪达斯经典跑鞋,镜头中不断被强调的是,一群黑色皮靴追赶一个破球鞋的场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Renton是个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叛逆者,他以嬉皮士的生活态度来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影片的开头他选择海洛因、选择背叛千篇一律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选择“自由”。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到Reton穿着阿迪达斯逃跑、穿着白色匡威鞋在各个酒吧警察局医院里流窜,甚至在发生一夜情,或是穿着西装上法庭的时候,底下仍然是那双破球鞋…镜头反复强调了这一切,这些叛逆非正常的生活都是在跑鞋和帆布鞋的见证下发生的。
男主角游离在主流生活之外,是个社会的小混混,甚至连个正经的约会都把握不住,而影片的整个过程就是社会规范不断规训他的过程,这里的球鞋就像青春电影中常出现的暴力和色情一样是一种打破和反叛的仪式,而反叛的代价只有两种,回归秩序或作为异己被秩序放逐。
因此,当Reton终于在一系列人生的残酷打击和警醒后,最终戒毒抛弃了这一段荒诞无用的岁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做上了房地产经理的职位,开始正式过上了中产阶级应该有的生活,定期还贷款定期看牙医住大房子看电视节目吃垃圾食品,他的家庭非常欣喜地看着他的改变,他也终于承担了整个社会需要他承担的责任,因此,在这个大转折之后,出现在镜头上的Reton西装革履地出入咖啡厅出入购物中心,典型的中产的打扮、脚上也换上了凸显男子气概的黑色皮鞋,一切都在规训中结束,随着脚上鞋子的改变Reton最终回归了秩序。
由此可见,时代赋予鞋子的身份特权依然存在着。
物体的物质结构和形式决定了人的活动和使用情况,人的活动又进一步影响着他的意志或者精神结构,所以这也就解释了我们穿着球鞋和穿着皮鞋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活动方式,进而决定着我们的精神状态以及我们的价值追求。
某种程度上,阿迪达斯的复古跑鞋以及匡威等系列的帆布鞋表征了一种既定社会秩序或者说既定生活方式的反叛,我穿着匡威就是表明了自我的一种非主流姿态,这一点是球鞋广告中时常诉诸的重点。
三、以《社交网络》为例的数字英雄群体
以盖茨为代表的硅谷数字英雄们,在穿着上总是有着一种美国式的轻松与随意,比如盖茨经常以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出镜,总的来说,硅谷的服装形象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些年轻的亿万富翁们所着的服装,理应是顶级的世界名牌,其款式一定是贵族般的庄重风格,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随意、自然、轻松、几乎没有正装概念成为数字英雄的共同品位,忽略正统传统更是其风格的象征。
下面以《社交网络》的马克的“战靴”为例,看他的拖鞋是如何完成这种反叛的。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长镜头,马克穿着他的招牌阿迪拖鞋在街上奔跑的镜头,恃才傲物的哈佛学生被女友甩掉后愤怒的跑回学校。
其后,一次拖鞋的特写出现在马克因为利用黑客手段导致学校网路系统瘫痪而被传唤至行政委员会的听证会时,镜头中穿着拖鞋的脚被四周皮鞋的世界压抑的包围着,气氛剑拔弩张,抖动的脚趾头充分表现着他的不屑和傲慢。
然而首次交锋,马克完败,受到了校方的惩罚。
拖鞋的不敬与懒散挑战着皮鞋秩序井然的世界。
然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其后在Facebook正式运营之后,马克被哈佛精英代表温克莱沃斯兄弟以窃取知识产权而告上法庭,这几乎让马克的心血之作付诸东流,双方实力悬殊,温克家族雄厚的家族势力几乎影响着整个上流社会,而马克势单力薄毫无人脉,在听证会上,桌子底下的鞋子的对峙也成了镜头没有遗忘的部分,哈佛的精英们对于这个胆敢挑战他们游戏规则的不合作份子非常恼火。
正如马克在影片里说的那样,“温克莱沃斯兄弟不是因我窃取知识产权而告我,他们告我是因为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事情没有按照他们想的那样发展。
”【6】
纠纷以庭外和解的方式解决,伴随着马克那句经典的对白,“我知道你们看不起我出身的卑微,你们觉得自己生来高人一等,难以忍受任何人去打破游戏规则,然而今天我拥有的资产可以把你们现在身处的这条街给买下来,把你们的傲慢踩在脚底,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有Facebook,而靠你们的智商却永远无法拥有。
”【7】从头到尾,那双拖鞋没被替换掉,没有被规训为秩序的一部分,也许这就是数字英雄所开创的时代。
在数字英雄那里,时代赋予鞋子的身份特权失效了,原有的等级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念都在拖鞋球鞋的穿插跑动之下瓦解了。
四、总结
综观两部影片,虽然叙述的是不同时代的年轻人故事,但其实有相同的叙事模式,影片的主角都是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轻一代,厌倦了遵循既定规则去生活,区别在于《猜火车》讲述的是对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反叛,《社交网络》讲述的是一个对于创新模式的反叛,在他们的
反叛的过程中既定的社会规范都在不断的试图规训他们,这两者之间的张力突出体现在他们的所穿的鞋子上,不同的鞋子形成不同的走路姿态不同的时尚风格,由此也构成了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
反抗的结局只有两种,回归秩序或作为异己被秩序放逐。
《猜火车》最终认同了既定的社会规则接受了之前反叛的生活方式,因此球鞋最终为皮鞋所取代;《社交网络》中拖鞋的不屈不挠自始至终带着特立独行的傲慢,并且坚持到了最后。
数字英雄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关于时尚思维模式的重大转变。
至少,时代赋予鞋子的身份特权在渐渐失效。
注释:
【1】[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加]南希著,《鞋的风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2
【3】[法]福柯著,汪民安主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4】[法]西美尔著,罗岗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41
【5】《猜火车》,丹尼·鲍尔导演,1996年上映
【6】【7】《社交网络》,大卫·芬奇导演,2010年上映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加]南希著,《鞋的风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法]福柯著,汪民安主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