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探讨
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护理风险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对外科来说,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每天接待的患者很多,护理工作十分繁忙,而且遇到的病情一般复杂多变,容易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还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严重的甚至引发护患纠纷。
所以,在外科护理中,我们要加强对潜在的护理风险的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疾病恢复。
1.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1.1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大多数外科患者都需要留置导管医治,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则有可能会发生导管脱落或堵塞情况,造成护理风险事件。
其次大多数外科患者需要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医治,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地巡视输液情况或是出现护理失误,则很有可能造成输液渗漏等护理风险。
如果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没有执行无菌操作,则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感染等不良症状。
1.2护理工作疏忽导致患者窒息或猝死由于患者的身体原因暂时不支持手术治疗,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比如胃肠道疾病以及经腹部手术的保守治疗,需要给患者插入胃管以给胃肠道减轻压力,护理人员若是在此过程中出现工作失误,可能会造成胃管扎入呼吸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或者手术后患者移动过程中出现胃管脱落未被护理人员观测到,将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危险。
另外,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通常合并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护理人员应当对这些患者多加留心,防止由于工作疏忽造成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人都难免出现病痛,因此医院的患者络绎不绝,护理人员就十分忙乱。
又由于用于外科恢复的药物品种多且复杂,患者又需要数小时更换一次药物,患者人数一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陡然增加。
容易在工作中出现错乱。
如在临床护理时发放的药物、更换输液药品等方面出现错误,都有可能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危险。
部分新来的护理人员,可能由于紧张等因素,忘记在输液之前给患者做皮试,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给护患之间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探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

探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发表时间:2016-07-29T09:40:31.0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作者:佟金珠[导读] 风险防范措施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高,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北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164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1月~12月间我院普外科的护理工作。
了解我院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将此时期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
2014年01月~2014年12月我院普外科应用风险防范措施,观察应用效果。
结果:普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包括皮肤压疮、给药差错、跌倒、针刺伤等,应用风险防范措施后,普外科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由之前的6.0%降低至1.0%,患者护理满意度由83.0%提升至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风险防范措施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高,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危险因素;应对措施普外科为临床重要科室,收治的患者多为急诊病例,病种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术后患者所需引流多,护理任务繁重,护士稍有不慎便可引起给药差错、针刺伤、输液反应等不良事件,影响患者康复效果[1]。
本文将总结我院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探讨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2013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将此时期作为对照组;2014年01月~2014年12月我院普外科应用风险防范措施,将此时期作为实验组。
分别抽取两组10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实验组:男女比例55:45,年龄25~77岁不等,平均(50.32±3.21)岁;手术类型:肝胆手术55例,胃肠手术45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56:44,年龄29~79岁不等,平均(50.36±3.62)岁;手术类型:肝胆手术57例,胃肠手术43例。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与常见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普外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降低护理风险的方法,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27.5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与社交功能等评分,观察组的各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采取降低护理风险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的风险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危险因素;护理风险普外科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采取的治疗方式,普外科的疾病种类繁多,而且疾病状况比较复杂,患者在治疗当中,病情比较多变。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与安全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然而普外科的临床护理任务比较繁重,在护理过程中包含许多风险因素,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护理,很可能会造成护理风险,在严重的状况下,还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1]。
本实验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普外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普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普外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2.32±2.25)岁。
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2.61±2.34)岁。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与药物指导,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地关注,在发现异常之后,要及时告知医生。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医学发展到了今天,各种手术已成为解决病症的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
而手术过程中,护士是无可替代的一部分,起着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维护患者生命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但是在手术室中也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影响着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师们的安全。
本文就探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
一、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1、器械的误用和污染手术器械是外科医生必须的工具,而器械的误用容易引发手术中的事故,造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器械,而清洗不完全或未清洗的器械可能污染手术伤口,引发感染。
2、手术操作的误切和误用外科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操作,如果外科医生和护士在操作中疏忽大意,就很容易损伤身体器官或神经,引发心肺骤停,危及患者生命。
3、药物的错误使用外科手术操作中需要使用各种药物,包括麻醉药物和止痛药物等,但是由于患者的体质和药物的种类不同,容易产生药物过敏、中毒等不良反应,从而出现意外情况。
4、器材的缺乏和过度使用在外科手术中,除了常规的手术器械和药品外,还需要一些辅助器材和设备,如血输液包、导管等。
当这些器材不足时,会影响手术的进行,甚至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而过度使用这些器材也会造成患者的负担增重,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5、传染病的传播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患者的体液、血液等物质,如果护理人员处理不当或使用不当,会使传染病得到传播,不仅影响患者的恢复,更可能传染给卫生工作者。
二、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无菌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外科护理人员应该配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隔离衣等防护装备,保证手术室内的环境洁净,减少手术中的感染和污染风险。
2、正确选择器材和药品对于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器械和药品,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手术的需要进行选择,确保选用的器材符合标准、经过清洗消毒并处于有效期内。
护理人员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选择相应的药品,并正确地计算用量。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发布时间:2023-03-16T07:14:11.6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5期作者:欧阳丽媛[导读]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降低这些护理风险的主要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62例,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欧阳丽媛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 443007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降低这些护理风险的主要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62例,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根据护理结果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多种护理风险问题出现,也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普外科;危险因素;护理措施;分析研究前言:普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不但收治的患者人数较多,患者的病情也较为繁杂和复杂。
在普外科中如果没有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就会导致多种护理风险事件出现,这些事件的出现不但会降低患者护理效果也会引发医疗纠纷,所以具有多种不利影响。
而在普外科中做好了风险管理工作就能就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提前制定风险问题预防对策和救治方案。
以此不但能最大化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也能在患者病情出现突发情况时给予其有效的救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普外科收治患者6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6.4±3.3)岁。
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在(47.5±2.6)岁。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摘要:通过本文探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根据医院护理过程中常见危险因素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普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包括留置管多、输液量大、手术切口感染、使用静脉留置针、病情变化快、护士未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护患沟通不充分等,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实施手术风险评分制度是防治普外科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讨论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疾病的尽快恢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普通外科;护理措施;危险因素风险管理是对经济损伤的风险予以发现及评价,寻找科学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及法律诉讼,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如导管松脱、留置输液管内气泡、血液凝集等,对这些危险因素要进行识别,采用一定的技术进行适当的防范处理,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普外科病情复杂、病症急、变化快、护理工作繁重,存在诸多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有效处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要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 危险因素医院近年来,护理人员中新人较多,加之工作量巨大,低年资护理人员成为我院普外科护理队伍中的主要组成成分,但均存在业务水平不足的现象,加上工作量巨大,很多制度往往不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给护理工作造成隐患。
普外科患者多为急诊,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多数患者没有手术经历,对手术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同时家属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情绪下,护理往往缺乏良好的服务态度,护士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不足,未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应对措施,对患者出现的早期征兆认识不足。
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置管较多,如导尿管、胃管、留置T管、腹腔引流管等,均存在受压、松脱、堵塞等风险;患者术后需要长期输液,因此较多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护士因个人手法不同在穿刺是容易出现气泡、血液凝结,发生出血;普外科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术后禁食等原因,术后输液量大。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摘要:外科护理过程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外科患者进行有效地处理,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外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导致外科护理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增加,针对于这一情况,如何对外科护理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把握,关系到了外科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的康复。
本文在对相关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对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针对于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针对性的解决。
关键词:外科护理;危险因素;应对措施一、外科护理潜在风险因素分析1、术前准备不充分。
由于护理人员粗心大意,未按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术前未对病人资料进行认真核实,没有与相关部门核对,导致接错病人或开错手术部位;手术所需物品准备不充分,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心理护理不到位,导致患者过度紧张,影响手术等。
2、用药、输血等差错事故。
护理人员未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用症、不良反应等,在给病人用药前没有做好“三查七对”,导致用错药或剂量错误;未及时调整输液滴速,导致短时间内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引起不必要的不良症状;输血时未进行双人核对,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输错血。
3、护理记录不完整、对所用物品核对不仔细。
未强化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完整地记录所需设备、仪器使用情况的意识,术中护理操作不严谨,如对患者深部组织中所填入的物品未及时取出,对术前带入的伤口敷料未及时进行清理。
术毕关闭体腔前,未认真核对器械、纱布、缝针的数目。
外科护理细节处理问题,可能导致护理出现医疗事故,加剧外科护理风险。
例如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文书写作时,由于缺乏规范,导致护理文书缺乏法律价值,使医患纠纷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又如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呼吸情况、感染等问题缺乏关注,导致护理效果较差,可能危及患者健康甚至患者生命。
4、缺乏有效地沟通。
外科护理人员在开展外科护理工作时,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于护理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外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外科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潜在护理风险,需要护士们高度重视和加以对策。
本文将就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1.手术感染风险外科患者因手术创口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护士在对创口伤口进行换药、消毒、敷料等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处理不当、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2.出血风险外科手术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护理,而且一旦出现大出血情况,极易危及患者生命。
护士在进行出血护理时,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出血情况或处理不当,将会加大患者的出血风险。
3.术后并发症风险外科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如恶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护士在术后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对这些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能力的要求。
4.药物治疗风险外科患者术后常需接受药物治疗,护士需根据医嘱合理给药,避免药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
二、外科护理对策分析1.强化感染防控护士在进行换药、消毒、敷料等护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消毒原则和操作规范,严禁随意触碰伤口,确保感染的预防。
2.加强观察和监测对于出血、术后并发症等风险,护士要加强术后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并主动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提高护理技能护士要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增强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掌握,确保正确给药、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
4.做好护士团队合作外科护理工作通常需要多个护士合作完成,护理团队要加强协作,相互配合,密切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5. 加强患者教育患者出院后,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的伤口护理、饮食调理、活动注意事项等,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以上对护理风险和对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护理风险,需要护士们高度重视和加以对策。
只有加强对护理风险的认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理技能,加强护理团队合作,才能有效降低潜在的护理风险,确保外科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