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体育水平一大单元教学计划

体育水平一大单元教学计划
-详细说明:在计划中增加赛事协调部分,包括时间调整、内容调整和人员分配,确保教学计划与赛事活动互不干扰,并可能的话,结合赛事进行教学。
实际问题及注意事项:
1.问题:教学计划与实际执行不符。
-解决办法:定期对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同时,加强教师对计划的认同和执行力,确保教学活动按照计划进行。
5.问题:教学评价不全面。
-解决办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定期测试,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第二周:
1.田径:跳远技术训练。
2.球类:足球基本技能训练。
3.民族传统体育:跳绳训练。
4.健身操:力量操训练。
5.团队合作游戏:拔河比赛。
第三周:
1.田径:投掷技术训练。
2.球类:排球基本技能训练。
3.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组合动作训练。
4.健身操:有氧操训练。
5.团队合作游戏:接力跑。
第四周:
1.复习田径、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健身操:有氧操、力量操等健身操训练。
5.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安排
本单元教学计划为期四周,每周安排5个课时,共计20个课时。
第一周:
1.田径:短跑技术训练。
2.球类:篮球基本技能训练。
3.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基本动作训练。
4.健身操:有氧操训练。
5.团队合作游戏:穿越障碍。
3.特殊场合:体育器材不足或损坏
-增加条款:建立体育器材定期检查和替代方案,以应对器材不足或损坏的情况。
-详细说明:设立器材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并记录,一旦发现不足或损坏,立即启动替代方案,如借用、租赁或使用其他可替代的简易器材。

运动教案(水平一)

运动教案(水平一)

运动教案(水平一)1. 引言运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适合水平一的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以及相应的训练方法。

2.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不同的运动项目及其规则;- 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 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3. 运动项目介绍3.1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益处。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正确的泳姿和呼吸方法来提高游泳技巧。

训练方法:- 游泳姿势训练:学生研究正确的蛙泳、自由泳、仰泳等姿势。

- 呼吸训练:学生练正确的呼吸技巧,保持呼吸的平稳和节奏。

3.2 足球足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基本的传球、盘带和射门技巧来提高足球水平。

训练方法:- 传球训练:学生进行短传、长传和斜传的练,提高传球精准度。

- 盘带训练:学生进行盘带练,提高球的控制能力。

- 射门训练:学生进行射门练,提高射门准确性和力量。

3.3 羽毛球羽毛球是一项需要快速反应和灵活性的运动。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正确的握拍和击球技巧来提高羽毛球水平。

训练方法:- 握拍训练:学生研究正确的握拍姿势和握拍力量的控制。

- 击球训练:学生进行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的练,提高击球的速度和准确性。

4. 结束语通过参与这些运动项目的研究和训练,学生将能够在身体和技能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同时,运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使他们成为健康、积极和快乐的个体。

*请注意,本教案只是提供了简要的运动项目介绍和训练方法,具体的细节和安全注意事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

水平一棒球教学计划

水平一棒球教学计划

水平一棒球教学计划1. 课程目标
- 了解棒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
- 掌握正确的握棒、投掷和击球技巧
-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运动热情
2. 教学内容
- 棒球基础知识介绍
- 正确握棒和站姿示范
- 投掷动作分解练习
- 击球动作分解练习
- 简单防守练习
- 棒垒间跑垒练习
- 小规模棒球对抗赛
3. 教学方法
- 理论讲解
- 示范教学
- 分组练习
- 游戏互动
4. 教学资源
- 棒球场地
- 棒球手套
- 棒球棒
- 棒球及垒包
5. 课程安排
- 第1-2课时:棒球基础知识、握棒及站姿
- 第3-4课时:投掷和击球动作练习
- 第5-6课时:防守和跑垒练习
- 第7-8课时:小规模对抗赛
6. 课程评价
- 课堂参与度
- 动作掌握程度
- 团队合作表现
本教学计划旨在让初学者循序渐进地掌握棒球基本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棒球的魅力。

水平一一年级投掷单元教学计划清单

水平一一年级投掷单元教学计划清单

一、教学目标:1.了解投掷的定义与特点;2.学习基本的投掷技巧;3.培养学生的精细动作控制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1.投掷的定义与特点;2.身体协调的训练;3.投掷技巧的学习;4.团队合作的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2.掌握力量控制和角度的调节;3.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投掷的定义与特点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投掷的定义与特点。

2.进行投掷动作模仿,帮助学生了解投掷的基本要素。

3.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共同总结投掷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课时:身体协调的训练1.进行身体协调的热身活动,如跳绳、平衡练习等。

2.引导学生进行身体协调的练习,如走路时抛物体、站着接住抛出的物体等。

3.小组活动,学生们进行身体协调的比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投掷技巧的学习1.学习正确的投掷姿势,如站立姿势、身体的重心配合等。

2.练习力量控制和角度的调节,如投掷轻重不同的物品,调整力度和角度。

3.进行小组练习,学生们互相观摩和改进,提升技能。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的练习1.进行团队合作的小游戏,如传递物品、集体投掷等。

2.通过小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3.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总结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投掷技巧是否正确,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2.评价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程度。

3.收集学生对投掷单元学习的反馈和意见。

六、教学资源:1.投掷视频、图片和实物;2.投掷训练器械,如球、标靶等;3.课堂的空间和设备。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投掷比赛或运动会活动;2.鼓励学生自主训练和参加体育俱乐部。

特殊教育体育水平一教学计划

特殊教育体育水平一教学计划

特殊教育体育水平一教学计划
1. 引言
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是指为了满足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教育需求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促进特殊教育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2. 教学目标
- 提高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能水平。

- 培养特殊教育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培养特殊教育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表现能力。

3. 教学内容
- 基础运动技能的训练,包括跑步、跳跃、投掷等。

- 不同运动项目的介绍和实践,例如足球、篮球、网球等。

- 针对特殊教育学生的个别辅导和训练,根据其能力和特点进行调整。

4. 教学方法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指导、练和反馈。

- 个别化的教学,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别辅导。

- 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教学评估
- 进行定期的体能测试,评估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能水平。

- 观察和记录特殊教育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6. 教学资源
- 体育器材和场地的配置,确保特殊教育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体
育活动。

-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示范。

7. 教学安排
- 每周进行两次体育课,每次课程持续60分钟。

- 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状况和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时间。

8. 结语
特殊教育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需要关注特殊教育学生的个体差
异和需求,并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通过科学、有效的教
学,可以促进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水平提高,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

水平一教学工作计划

水平一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包括汉字的书写、拼音、词语的运用、句子的构成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识字与写字:学习常用汉字,掌握正确的书写规范,提高书写速度和字迹美观度。

2. 拼音: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能够正确拼读汉字,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3. 词语与句子:学习词语的运用,掌握句子的构成,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4. 阅读:阅读简单的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 写作: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写出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等。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故事、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互动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形成教育合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 1-4周:汉字书写、拼音学习。

- 5-8周:词语与句子构成。

- 9-12周: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2. 第二学期:- 1-4周:阅读与写作基础。

- 5-8周:写作技巧学习。

- 9-12周:复习巩固,准备期末考试。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活动参与度等进行评价。

2. 期末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进行综合评价。

3. 形成性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学期的教学,预期学生能够:- 掌握基础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 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水平一一年级立定跳远单元教学计划

水平一一年级立定跳远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2.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并能够进行初步动作训练;3.培养学生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敏捷性;4.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2.立定跳远的起跑动作训练;3.立定跳远的着地动作训练;4.立定跳远的整体动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和技术要领;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敏捷性,提高跳跃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1.教师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通过图示、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3.解释并演示正确的起跳、空中动作和着地动作;4.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跳跃动作,帮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第二课:立定跳远的起跑动作训练1.教师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的起跳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2.进行起跑动作的示范,并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起跳动作;3.让学生分组进行起跑动作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三课:立定跳远的着地动作训练1.教师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的着地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2.进行着地动作的示范,并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着地动作;3.让学生分组进行着地动作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课:立定跳远的整体动作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动作的训练;2.通过小组比赛和集体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改进。

五、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2.实际操作法:让学生进行跳跃动作的实际训练,以掌握操练的要领和技巧;3.分组合作法:通过分组训练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4.评价反馈法: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改进。

六、教学手段:1.教学用具:跳远绳、跳远毯、音乐播放器、投影仪等;2.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示范和展示。

水平一足球单元教学计划

水平一足球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体育与健康足球单元教学计划
(水平一---一、二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认识足球,掌握正确的熟悉球性,揉球,踩球,运球等活动方法,运用正确的技术进行练习。
2、通过以上的技能练习,增强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课次
学习内容
重难点
1
室内课:认识足球
2
1、利用图片挂图介绍足球运动。
2、学习揉球。3素质练习:原地高抬腿10秒2组
前脚掌力度的大小
3
1、复习揉球。2、学习踩球3、熟悉球性的游戏4、素质练习:30米加速跑2组。
前脚掌的准确性
4
1、复习踩球2、学习脚内侧拨球3、足球游戏。4、素质练习:仰卧起坐10个2组。
脚的触球部位和击球部位
5
1、复习脚内侧拨球2、学习停球技术。3素质练习:15米折返跑2组
脚尖向下推拨球
10
1、复习脚背正面运球2、足球游戏。3、素质练习:60米跑1组
脚尖向下推拨球
11
1、复习脚背正面运球2、足球游戏。3、素质练习:50米跑1组
脚尖向下推拨球
12
1、学习脚弓传球2、足球游戏。3、素质练习:小推车
击球方向和力度
13
1、复习脚弓传球2、足球游戏。3素质练习:立卧撑5个2组
击球方向和力度
停球时机的掌握
6
1、学习脚内侧踢球2、足球游戏。3素质练习:小推车
动作的连贯与协调用力
7
1、复习脚内侧踢球2、足球游戏。3、素质练习:原地高抬腿10秒2组
动作的连贯与协调用力
8
1、复习脚内侧踢球2、足球游戏。3、素质练习:50米跑1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做韵律体操动作,如:仿生、形体、街舞、跳皮筋等
身体健康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
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的身体姿势的区别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正确的从、立、行身体姿势
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时的感受
做抬头、挺胸、收腹等动作
运动技能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
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运球等
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运球等各种小球的滚、抛、拍、运、传、垫、投、踢等。
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
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徒手操、球操
做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
做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仰卧起坐等。
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
第八套儿童韵律广播体操、学校的各种总集队列、学校的出操训练等
在游戏和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
小球类或各种游戏活动中的移动、躲闪、急停练习和跳跃、跳短绳等活动的技能练习
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
沙包、小皮球、软排球、三毛球
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或设备
小伙伴间轮换使用场地、器材;小组间、轮换使用场地、器材;男女同学轮换使用场地、器材;不同体质同学使用不同的场地和器材;和其班级的同学协作使用场地、器材。(体育课或课外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
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不岐视同学;和同伴友好合作;能帮助弱小的同学;乐于与别人分享运动的快乐
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
遵守游戏、比赛规则;在规定的运动场地活动;不故意在运动中伤害他人等,按规定安全使用器材等
在校外田径场、运动场、郊游、爬山、沙滩等地做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各种结合体育教学进行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
与陌生的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
社会适应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
比较并尝试说出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
体育活动中的游戏、比赛,个人才能、集体荣誉等。(运动体验、同伴交流或写出体验)
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针对学生视力下降的状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护眼教育
身体健康
2.发展体能
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
各种姿势的自然走、跑、短距离的快速跑、接力跑、障碍跑、让距跑、各种追逐跑、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攀爬、越过障碍等其中部分与游戏、技能活动相融。
水平(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领域
领域
目标
水平
目标
达到该水平时,学生将能够
选编的教材内容
运动参与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
乐于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每一节课进行各种各样不同的游戏活动。(趣味游戏、队伍游戏、集中注意力游戏、躲闪游戏、奔跑游戏、投掷游戏、跳跃游戏、接力游戏、追逐游戏、小球类游戏)
心理健康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心情
通过体育活动、课堂同伴间交流、师生交流贯穿于体育教学中。设问调查、记录学习体会、填写成长记录等
体验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
从事发展柔韧性的各种动力性练习
专门柔韧性的身体素质练习和柔韧游戏等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
体育与健康常识(认识自己的身体)融于体育教学活动中
辨别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
体育教学活动中辨别各种方位
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视力的变化
学会它们的测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