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6c822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d.png)
宏观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内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
A.总产出B.失业C.国际收支D.企业利润2. 研究国民经济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3.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D.政府的经济行为4. 下列哪一项属于政府购买支出()。
A.海军购买一船舰艇B.退伍军人津贴C.失业救济金D.退休金5. 下面哪一种情况不是GDP低于经济中实际产量的原因()。
A.非法经济活动存在B.非市场活动的存在C.地下工厂的存在D.资本消耗损失6. GDP与NDP之间的差额是()。
A.直接税B.间接税C.折旧D.补贴7. 消费函数表示的是消费支出与下面哪一项之间的关系()A. 利率B. 物价水平C. 收入D. 偏好8. 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 )A. 购买一块土地B. 购买公司债券C. 购买二手房D. 企业存货增加9. 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 消费减少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D. MPC上升10. 当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时,形成().A. 一定的国民收入B. 均衡价格C. 均衡利率D. 均衡货币11. 在投资和储蓄相等的条件下,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方向()。
A.相反B.相同C.没有关系D.不能够确定12. 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20%情况下,银行每收到1000元存款,最多能够增加多少贷款()A. 800元B. 200元C. 1000元D. 1200元13. 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A.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其他条件不变,所得税增加C.其他条件不变,原材料涨价D.其他条件不变,劳动生产率下降14. 总需求曲线是()A.与价格水平是负相关的,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对产出的需求具有负效应B.与价格水平是负相关的,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对产出的需求具有正效应C.与价格水平是正相关的,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对产出的需求具有正效应D.与价格水平是正相关的,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对产出的需求具有负效应15.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就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就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就会减少D.以上都是16. 以下除()项以外,其余各项均会造成非自愿性失业。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729b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4.png)
论述题:1 什么是总需求—公供给模型?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不同对付通货膨胀的政所产生的效果[答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假定政策目标是使价格水平下降,采取压抑总需求的方法,不仅使价格水平下降了,而且国民收入也减少了,引起经济衰退。
采取刺激总供给的方法,价格水平下降了,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促进经济繁荣。
因此,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后者比前者对对付通货膨胀更有效。
2 请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结合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分析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答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分析是必须考虑到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化;短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化,但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
3 什么是IS-LM模型?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的影响。
[答案]:是说明货币市场和物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
当财政支出增加即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从而总需求增加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上升;反之亦然。
4 请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必要性。
[答案]: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是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上升,而利息率上升不利于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这时再配合以扩张的货币政策(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降低利息率,从而有效刺激经济,5论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货币数量引起的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惯性通货膨胀。
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较小;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影响: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众。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00dd133c1ec5da50e27055.png)
宏观经济学考试论述题(第四大题部分)六、论述题: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6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NP增加要多一些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65.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不记入GNP 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之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74.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76.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77.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来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7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穷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79.消费支出波动比国民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0.消费和消费支出有什么区别81.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
82.税收、政府支出、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83.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0c5ae9c8d376eeaeaa3148.png)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b78fff7fd5360cba1adba0.png)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第12章简短回答1。
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汉大学2001年研究)(答案) 2。
为什么国民生产总值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答案)3。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异(东南大学,2003年);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答案)4。
写下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答案)5。
经济学投资与股票和债券的个人投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新屋的增加属于投资而非消费?为什么库存投资应该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吴达2002研究)(答案)6。
这表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被视为经济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天津财达1999年研究)(解答)7。
为什么企业债券的利息要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政府债券的利息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北方交通大学2000年研究)(答案)8。
下列项目包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吗?为什么?(1)转移支付;(2)购买旧车;(3)购买普通股(复旦大学1995年研究)(答案)9年“国民生产总值= C+I+G+(X-M)”内涵(吴达2002研究)(答案) 10。
浅谈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其纠正(浙江大学1998年研究)(答案)11。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研究)(解答) 12。
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江大学1998年研究)(答案)113。
为什么储蓄和投资身份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是等于计划投资?(回答)14。
试着描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NDP、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直接投资和北部地区之间的关系(回答)15。
储蓄投资方程中储蓄和投资的区别,以及宏观经济均衡中投资和储蓄的区别(回答)16。
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综合生产总值?(回答)17。
请推断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同一性(回答)第13章问题1。
相对收入假说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答案)2。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3d384ae518964bcf847ce3.png)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 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精编版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c12355011ca300a7c39035.png)
宏观经济学考试论述题(第四大题部分)六、论述题: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6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NP增加要多一些?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65.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不记入GNP?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之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74.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76.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77.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来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7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穷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79.消费支出波动比国民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0.消费和消费支出有什么区别?81.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d07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9.png)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B. 市场价格的变动C. 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D. 企业的生产管理2.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
A.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B. 供给法、需求法、市场法C. 学问法、技术法、法律法D. 税收法、财政法、社会法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A. 提高流动性,减少债务负担B. 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C. 降低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D. 增加进出口,改善贸易顺差4. 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目的是()。
A.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B. 降低通货膨胀压力C. 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消费D. 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B.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C. 经济周期的波动D. 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变量是()、()和()。
7. 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
8.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
9.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10. 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2. 什么是经济增长?列举两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什么?14. 列举并解释四个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15. 描述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和手段。
四、论述题(共40分)16. 请论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答案:6. 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7. 增加8. 通货膨胀率9.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10. 进口三、简答题答案: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45719d62a76e58fafbb00300.png)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同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定义有以下几方面的意思: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生产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答:(1)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国范围内一年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
(2)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即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计算的,而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
两者的关系是:GDP=GNP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益。
(3)NDP(Net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是指GDP扣除折旧的部分,即NDP=GDP-折旧。
(4)NNP(Net National Product),即国民生产净值的简称,在实物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备的那部分生产资料。
在价值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与资本折旧之差。
(5)NI(National Income),即国民收入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等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货币值之和。
它与GDP的关系为: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6)PI概括了一个社会所有人的总收入,表示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宏观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a9e1de4a7302768f993934.png)
简答题: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哪些》定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机制:(1)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并无法消除经济波动。
•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过热国民收入上升税收自动上调通过乘数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TR)经济繁荣失业率下降 TR自动减少通过乘数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不变价格)经济过热农产品价格不变(若按照市场经济应该上升)农民收入下降消费下降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2,两个国家合并GDP有何变化?3,3,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有什么优缺点?涵义:也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1)、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
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乘数难以准确确定、财政政策产生效果时需求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3)、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
原因:政府支出增加,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投资减少;随着投资减少,人们的消费也会随之减少,挤出效应就产生了。
4,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分析: C= a+by , s=-a+(1-b)y增加储蓄会减少消费,消费减少有两种方式:a变小,储蓄线上移;b变小,储蓄线以A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
增加储蓄或减少消费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导致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反之,减少储蓄或增加消费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8ec87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b.png)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人消费行为B. 企业投资决策C. 国民经济总体D. 货币市场2. 以下哪项不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四大经济指标之一?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国内生产净值(NDP)C. 国民生产总值(GNP)D. 国民收入(NI)3. 根据凯恩斯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A. 消费(C)B. 投资(I)C. 政府支出(G)D. 净出口(NX)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总供给的因素?A. 生产技术B. 劳动投入C. 资本投入D. 消费者信心5.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B.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C. 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D. 经济增长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6. 以下哪个政策工具不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财政支出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属于新古典经济学派?A. 理性预期理论B. 有效市场假说C. 供给学派D. 货币学派8.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增长、稳定、衰退、复苏C. 繁荣、稳定、衰退、萧条D. 增长、衰退、萧条、复苏9.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A. 技术进步B. 资本积累C. 人口增长D. 政策干预10. 以下哪个不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自动稳定器B. 斟酌性财政政策C. 扩张性财政政策D. 紧缩性货币政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MPC)以及它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
2. 描述货币乘数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它对经济的影响。
3. 阐述经济衰退期间,政府可能采取哪些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一个国家的GDP为1000亿美元,消费支出为600亿美元,投资支出为2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150亿美元,净出口为-50亿美元。
超全宏观经济学重点 含简答论述题
![超全宏观经济学重点 含简答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f1d1c78bd63186bcebbc32.png)
一、名词解释。
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资本深化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第一章导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
奥肯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负相关关系,这被称为奥肯定律。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国民收入会有什么影响?答:仅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个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财富增加;但从整个经济来说,个人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是坏事。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估计某一时期生产的既定的国民收入总量。
政府购买: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 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DP)NDP)和国民生产净值(NNP):最终产品价值扣除资本折旧。
4、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 NI NI)):是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获得的总收入。
5、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I PI PI)):是居民和非公司企业得到的收入。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是家庭和非公司企业在完成对政府的义务后剩下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72d9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6.png)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经营策略C. 整体经济现象D. 货币政策制定答案:C2. GDP是指()。
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内生产总值D. 国民生产总值答案:B3. 通货膨胀是指()。
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C. 经济增速放缓D. 失业率上升答案:B4.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促进经济增长B. 控制通货膨胀C. 减少失业率D. 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答案:B5. 以下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A. 税收B. 政府支出C. 利率调整D. 国债发行答案:C二、填空题1.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__________总和。
答案:购买2.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复苏、过热和衰退。
答案:扩张3. 货币乘数效应是指在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会通过银行信贷活动引起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的__________。
答案:变动4. 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__________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答案:英国5. 财政赤字指的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__________的情况。
答案:收入三、简答题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和问题,包括总产出、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等。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目标。
2. 货币政策有哪些主要工具?答: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调整和直接信贷控制等。
通过这些工具,中央银行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调控经济活动。
3.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答: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升,购买力下降,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27f6970912a216147929e9.png)
第十二章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研)(答案)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研)(答案)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东南大学2003研;北大1999研) (答案)4.写出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GDP)之间的关系。
(北大2001研)(答案)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之中? (武大2002研)(答案)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天津财大1999研)(答案)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大2000研)(答案)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1)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旧车;(3)购买普通股票。
(复旦大学1995研)(答案)9.“GNP=C+I+G+(X-M)”的内涵。
(武大2002研)(答案)10.简要评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浙大1998研)(答案)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
(人行1998研)(答案)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
(浙大1998研)(答案)1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答案)14.试述GDP、GNP、NDP、NNP、NI、DI和NT几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5.储蓄—投资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投资和储蓄的区别。
(答案)16.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CDP?(答案)17.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
(答案)第十三章问答题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1997研)(答案)2.试述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84aad3eefdc8d377ee328d.png)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论述题1、试分析平衡预算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及其区别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思想.主要分为: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
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政策思想。
功能财政思想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指政府不要考虑平衡,而且要考虑整个经济活动水平。
财政政策要保证社会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功能财政的预算应是一种不平衡预算,在财政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方面应有更大更多的灵活性。
两者的共同点是,目的均是为了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
区别是,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强调的是财政收支平衡,以此作为预算目标,或者财政的目的,这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作用。
而功能财政思想则不强调这点,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2、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影响成因①供求混合推动说,是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胀是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
②需求拉动通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③成本推进通胀,指物价水平上升是由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的。
④结构性通胀,在没有需求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影响(1)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通货膨胀有利于利润收入者不利于工资收入者;不利于债权人而有利于债务人;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2)通货膨胀的财产分配效应:财产净值的变动情况会因财产的货币价值与债务的变动情况而增加或减少。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9c160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7.png)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从需求和总供给角度分析四部门宏观经济均衡?答:宏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宏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宏微观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下面逐章介绍各章的要求以及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
(其中带“*”号的内容为重点内容)。
第一章导言本章介绍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的重点包括:*(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5)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
市场经济就是以价格调节为中心的经济,这一章正是说明市场经济运行的,所以.非常重要。
本章的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规律。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规律。
*(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均衡价格的含义。
*(6)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弹性理论的应用*(7)供求规律。
(8)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9)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10)蛛网模型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理。
本章的重点包括:*(1) 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 消费者均衡(数学表达及图示)。
*(5) 边际替代率*(6)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7) 收入消费曲线、Engel曲线、价格-消费曲线。
*(8) 价格效应的分解图示,商品的分类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本章是对生产者行为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供给定理。
本章的重点包括: (1) 企业及其目标*(2) 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3) 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数学表达与图形) (4)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范围经济第五章成本理论本章仍然是分析生产者的行为.所分析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题库44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题库44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452f651711cc7931b7166a.png)
12.作图并说明①画出IS -LM 模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均衡图。
②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解决什么经济问题。
③解释其机制。
④分析陡峭的LM 曲线使财政政策不太有效的原因。
(上海理工大学2004研)答:①如图4.18所示。
rLME 1(r 1,Y 1)E (r 0,Y 0) IS 1ISY图4.18 扩张性财政政策IS 和LM 是经济社会最初达到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时的状态。
E 点是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对应的利率和收入分别为r 0,Y 0。
当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后,IS 曲线向右移动到IS 1,其与LM 曲线产生新的交点E 1,即新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利率和收入分别为r 1,Y 1。
可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之后,利率和收入都增加了。
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解决经济社会中存在的总需求不足问题,抑制经济衰退。
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来实现。
其中政府指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直接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以此同衰退进行斗争。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府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使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上升。
税收是政府强制、无偿地从个人、企业手中取得的财政收入。
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减少税收,对消费者来说,其可支配收入增加,进而提高消费需求;对于投资者来说,减税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也使投资需求增加。
社会总需求因此增加。
④在图4.19中,有一条斜率逐渐变陡的LM 曲线,即LM 曲线有三个区域,一般说来,在经济萧条,收入和利率较低时,LM 曲线较平缓,财政政策效果就较大,而在收入水平较高,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LM 较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就较小,表现在图中,政府支出同样增加 G ,使IS 曲线右移同样距离,即IS ,到IS 2的水平距离和IS 3到IS 4的水平距离是相同的,但国民收入增加的情况1y 2y 明显大于3y 4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広观经济学考试论述题(第四大题部分)六、论述题: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拯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6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7P增加要多一些?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口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65.如果政府庭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口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不记入GNP?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Z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木,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74.为什么西方広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対策?76.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冇什么区别?77.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來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7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考转移给穷考,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79.消费支出波动比国民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0.消费和消费支出冇什么区别?81.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
82.税收、政府支出、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83.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84.能否说MPC和APC都总是大于0而小于1 ?85.存货包括哪些货物?为什么要拥有存货?86.为什么仅从存货数量的变化看得不出经济运行是否正常的结论?87.除了市场利息率,影响资本使用成本的因素还冇哪些?88.现代货币的木质特征是什么?89.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在此问题上凯恩斯理论和古典学派理论有何区别?90.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91.怎样理解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92.怎样理解预防性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93.怎样理解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94.什么叫流动性陷阱?95.通货膨胀对货帀需求发生什么影响?96.什么叫货币的供给?97.什么叫名义的和实际的货币供给?98.什么叫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99.假定把狭义的货币供给定义为通货加活期存款,即M二Cu+D,则影响货币供给的部门和变量有哪些?100.什么是准备率?决定准备率的因素有哪些?101.为什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变动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102.什么是公开帀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什么优点?103.什么是IS-LM模型?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104.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105.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疋条件是什么?106.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泄因素冇什么意义?107.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108.为什么政府支岀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均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109.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口动稳址器的作用就越大?110.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人?111.为什么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人,财政政策效果越小?112.为什么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113.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14.解释为什么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会改变人们的收入再分配,从而进一步减少总霊求。
115.比较古典和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价格水平、总产出、名义GNP、利率、就业量的变化情况。
116.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
”这属于需求拉上型还是成木推进型通货膨胀?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117.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有何区别?118.假如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能长久持续下去吗?119.假如某一政府拥有巨额的预算赤字,并准备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來弥补(这意味着政府要向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
当它把借来的钱花出去时,价格水平上升了。
解释其中的原因。
120.失业、就业和不在丁作的区别是什么?121.摩擦性失业是不是一种白愿失业?为什么?122.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了才是充分就业?123.简述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经济波动实行控制。
附论述题参考答案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胡能否根据产甜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答:不能。
在国民收入核算屮,-•件产品究竟是屮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是最终产品还是屮间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呆面粉为面包厂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站,如果这包而粉为家庭主妇购买,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而包是而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而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上电视,他还是中间商品。
62.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答:产出指GNP的生产,以及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总和,例如长期以來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
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力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屮间产品的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
为什么产岀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1口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地租后的余额。
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5千元,则利润就是1万元。
正由于在国民收入核算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卖价扌II除成木后的余额,因此,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
总产岀总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來看,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岀。
例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500元,而这500元又是许多与之冇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衣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
上衣是如此,千千力力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來看,总产岀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7P增加要多一些?答:不能。
该公司对GN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
多卖掉一些或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或少一些,而不会使GNP生产发生变化。
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答:算。
因为这里虽没发生市场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因而被看作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
他的房子如杲不自己住而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和,这部分房和也应记入GNP。
总Z,不管房了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应记入GNPo65.如果政府雇用原來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答:GNP增加了,因为这些人员原来领的失业救济金不计入GNP,而现在作为政府雇员领取报酬要记入GNPo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 —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答:(a)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买辆小汽车要作为投资记入GNP,而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小汽车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要作为消费记入GNP O(b)假如一•个消费者买木国生产的轿车消费,则该购买支出要记入GNP,若购买进口轿车消费,则该消费支出耍作为进口从GNP中扣除。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木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答:不对。
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加净投资。
总投资增加时净投资不一定增加,而只有净投资增加时,资木存量才能增加。
例如,某年某国总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重置投资也是1000亿美元,则净投资为零,资本存量并未增加。
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NP?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做生产用,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对看作是资木这一要索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收入,当然要记入GNP。
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川于弥补财政赤字。
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种证券交易活动,而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和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记入GNP。
当公司从人们手中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岀不被看作之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答:住宅建筑当年建造为私人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Z所以列为投资一•部分,是由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
他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而把住宅的增加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
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假定它是岀租的话所取得房租可以记入GNPo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木,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答:存货对厂商來说,像设备一样,能捉供某种服务,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连续不断地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料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