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规划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一、引言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指政府机关在内部搭建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旨在实现政府机关内部的有效通信、协作与信息共享。
本文将针对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目标与需求分析1. 目标- 提高政府机关内部沟通平台的效率。
- 加强政府机关的工作协同与协作能力。
- 实现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的共享与流通。
- 提升政府机关内部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
- 加强政府机关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 需求分析- 内部通信需求:政府机关内部成员需要进行快速、准确的通信,传递工作要求和信息。
- 协同工作需求:政府机关内的不同部门需要协同合作,档案资料的共享、对文件的协同编辑与审批等。
- 决策支持需求:政府机关需要基于科学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决策,需要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数据。
- 安全保障需求:政府机关内部的信息需要保密,对信息进行加密、权限控制,防止信息泄露。
三、技术架构设计1. 网络架构- 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搭建安全与稳定的网络环境。
- 划分不同的网络子网,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控制策略。
2. 服务器与存储- 采用高可靠性的服务器设备,提供稳定的服务。
- 建立分布式存储系统,确保数据安全与高速访问。
3. 数据库管理- 选用可扩展性强、性能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设置定期备份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
4. 用户权限管理- 设计合理的用户权限控制策略,包括用户认证与权限分配等。
- 建立角色管理机制,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进行权限的管理和控制。
5. 通信协议与安全技术- 使用HTTPS协议提供安全的通信环境。
- 配置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保障数据安全。
四、功能模块设计1. 内部通信模块- 提供实时的在线聊天功能,方便成员之间沟通交流。
- 支持语音通话、视频会议功能,实现远程办公。
2. 协同工作模块- 建立团队协作平台,支持多人同时编辑、审批文件。
- 提供工作流程管理功能,自动化各种流程,提高办公效率。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是指政府部门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务决策、政务监督等内容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并通过电子渠道实现对外发布、服务和交流的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是政府走向数字化治理和服务的必要途径。
一、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意义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促进信息化社会建设、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推动政府走向数字化治理,促进政府管理透明度和效率。
通过电子渠道提供政务公开、公众参与、政策解读、代办事项等服务,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管理和服务需求。
其次,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提供的服务更加智能、高效、便捷,减少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推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第三,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政府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可以实现信息集成、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加强数据和信息的管理、整合和分析,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在政务服务和决策的过程中,借助数据、分析和评估等手段,帮助政府规避风险、提高效率。
第四,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信息化社会建设。
通过提供数字化政府服务,推动数字市民的普及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信息化社会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第五,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可以实现信息公开、采集、组织、传递、反馈和利用等环节的识别和保障,从而提高公共信息的准确性、透明度和对公众的响应能力,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稳定。
二、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内容和步骤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着重贯彻理念、构建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基础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实施。
图文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与规划
图文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与规划前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政府公开透明、参与民主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治理模式。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之一,电子政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性选择。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电子政务不仅能够帮助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共服务覆盖面,还能够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信任度。
此文主要讲述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与规划。
发展目标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进政府服务电子政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
未来,中国将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更便捷地提供各种政府服务,推进全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同时,政府将推出更多在线申办、在线预约、在线咨询等特色服务。
这些服务将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快捷的服务体验,提高民众满意度。
2. 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时代。
电子政务对于推进数字化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将加强数字化转型,通过各种数字化技术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府还将鼓励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共享经济等模式的创新,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优质的支持与服务。
3. 实现信息共享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共享是有效实现跨部门合作和高效运转的重要前提。
电子政务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与整合。
政府将加强政务数据管理,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整合,同时开放政府数据和信息资源,使公众能更方便地了解政府信息,也能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4. 提高政府治理水平电子政务为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思路。
通过电子政务,政府能够轻松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公众对政府的评价、期望和需求。
政府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提高对城市、社区和公共设施的管理和规划。
未来,中国政府将加强数字化治理和数据驱动决策,推进治理现代化。
规划内容未来,中国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加速电子政务的发展:1. 推进审批流程再造中国政府将继续加速“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延伸和深化,加强政务服务一站式在线处理。
电子政务项目建议书
电子政务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成为了推进政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提升公务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增加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渠道。
本建议书旨在向相关部门提出一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议,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化交流。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通过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实现政府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自动化处理,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2. 提升公务员工作效能:通过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提供公务员工作的各类软硬件工具,帮助公务员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优化工作流程。
3. 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搭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提供在线服务平台,方便民众咨询、投诉和申请服务,增加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民众对政府的参与度。
4. 保护信息安全: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安全,加强对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确保政府与公民的信息安全。
三、项目方案1. 建设政府信息化平台:搭建一个集中管理政府信息的平台,用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管理、共享和交流。
2. 构建公务员工作系统:开发一套适应政府工作需求的软件系统,提供公务员日常工作所需的办公工具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工作流程的数字化。
3. 建立在线服务平台:创建一个在线服务平台,提供政府服务的在线咨询、申请和投诉等功能,方便民众获取政府服务,并能够实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
4. 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动政务数据开放,提供政府信息的无障碍访问渠道,促进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
5.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政府信息的安全,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四、项目预算根据项目方案的具体需求,预计将需要1500万资金用于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和推进。
具体预算如下:1. 政府信息化平台建设:500万2. 公务员工作系统开发:400万3. 在线服务平台建设:300万4. 政务数据开放推动:200万5. 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00万五、项目成果评估1. 政府管理效率提升评估:通过对政府信息化平台的使用情况和数据分析,评估政府管理效率的提升情况。
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实施策略
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实施策略摘要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借助信息技术和电子化手段实现政府运作和公共服务的现代化。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实施策略,包括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的基本步骤、实施策略的选择和推广过程中的挑战。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策略,可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公众满意度,推动电子政务的全面发展。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实施策略是实现电子政务目标的关键。
良好的规划和实施策略可以确保各项政府服务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2. 规划的重要性规划是电子政务实施的基础,它能够为整个电子政务项目提供指导和保障。
具体来说,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指导政府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可以有效地指导政府开展电子政务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通过对政府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分析,规划可以明确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帮助政府合理分配资源,确定关键任务和优先事项。
2.2 促进政府间信息共享和协同规划可以促进政府间信息共享和协同。
通过规划,可以建立规范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工作机制,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互通,提高政府管理的整体效能。
2.3 优化公共服务流程规划可以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升公众体验。
通过规划,可以对公共服务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消除冗余环节、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
3. 规划的基本步骤对电子政务进行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电子政务规划的基本步骤:3.1 调研与需求分析在规划电子政务项目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需求分析。
调研可以了解政府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发展需求,需求分析可以明确政府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期望和需求。
3.2 制定规划目标与战略根据调研和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电子政务的规划目标和战略。
2024年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工作计划
2024年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工作计划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的重要支撑。
在2024年,我国电子政务应用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数字化智能政府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2024年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工作计划,以推动电子政务应用的创新发展,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2024年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政务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和个性化发展,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能,构建数字政府、智慧政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三、重点工作1. 推进政务大数据应用政务大数据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的核心,将政府各类数据集中整合、加工分析,可以帮助政府精准决策、提供个性化服务。
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政务大数据的应用,加强各部门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政府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完善政务数据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务服务。
2.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依赖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
2024年,我们将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带宽和覆盖范围,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统一的政务云平台,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子政务服务环境。
3. 推进移动政务应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民群众获取政府服务的方式发生变化,移动政务应用成为必然趋势。
2024年,我们将积极推进移动政务应用的开发和推广,开发更多的移动政务应用,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提高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效率。
4. 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是政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连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要纽带。
2024年,我们将加强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整合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服务资源,提升平台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建设集成化、便捷化的综合性政务平台。
5. 推动政府开放数据政府数据的开放对于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电子政务云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云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部门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电子政务云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技术,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云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优化政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实施目标。
1. 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通过电子政务云实施,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的电子政务云安全体系,保障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和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确保政府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 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信息化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灵活性。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电子政务云实施规划。
政府部门应根据自身的信息化发展需求,结合电子政务云的特点和优势,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和时间表,明确实施目标和任务。
2. 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
选择可靠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建设符合政府部门需求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置。
3. 推进政务系统上云。
将政府部门各类信息系统和业务应用迁移至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政务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运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强化安全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的电子政务云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政务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防护,确保政府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5. 完善管理和运维机制。
建立健全的电子政务云管理和运维机制,包括对云平台和系统的日常管理、监控、维护和更新,确保电子政务云的稳定运行。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电子政务云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落地。
2. 提升人员能力建设。
加强对政府部门信息化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其对电子政务云技术和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洒在键盘上,思绪随着敲击键盘的节奏跳跃,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电子政务云建设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就让我以“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为主题,为大家详细阐述一下我的想法。
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子政务作为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政府服务的重要手段,也需要借助云计算的力量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政府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电子政务云建设更是势在必行。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政府服务,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三、项目内容1.构建云基础设施: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构建一个可弹性扩展的云基础设施,满足政务业务的高效运行需求。
2.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对现有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3.构建政务应用系统: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构建一批政务应用系统,满足政务业务的需求。
4.建立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5.建立运维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运维管理体系,确保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正常运行。
四、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启动: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2.需求分析:对政务业务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功能模块和性能指标。
3.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电子政务云平台的整体架构和关键技术方案。
4.项目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分阶段、分任务进行项目实施。
5.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6.运维管理:建立健全运维管理体系,对电子政务云平台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
五、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技术风险:云计算技术更新迭代较快,可能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选型不准确。
电子政务工程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工程实施方案电子政务工程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对政务管理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改造和优化过程。
其目的是提高政务管理的效率、透明度和公正性,推动政府服务的创新和升级。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工程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原则:电子政务工程的目标是实现政务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政府服务。
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以下实施原则:1.整体推进:将电子政务工程纳入政府发展整体规划,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2.及时更新: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随时更新和优化政务系统,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
3.高效服务:通过优化政务流程和加强技术支持,提高政府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4.数据安全:建立强大的网络安全系统,保护政务数据和公民个人隐私的安全。
二、实施步骤:1.评估与规划:对各级政府部门现有的电子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制定电子政务的实施规划。
确定电子政务的战略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2.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政务网络平台,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基础设施。
同时,确保政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3.促进信息共享:建立政务数据开放平台,鼓励各级政府部门主动公开政务信息,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
4.改进服务流程:分析政务管理的痛点和不足,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5.培训与推广: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电子化水平和应用能力。
同时,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和参与度。
三、问题与挑战:1.安全性问题:政务数据涉及到个人隐私和政府机密,因此安全性是电子政务工程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机制,保护政务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缺乏标准:电子政务工程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以确保各级政府部门的系统能够互联互通,并且公民能够统一的接入和使用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
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背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政府也开始重视电子政务的推广和应用。
电子政务能够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提供更便利的公共服务,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为了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在国家的倡导下,制定了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
目标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政府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优化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工作,实现政务流程的在线办理和自动化处理。
2.提供更便利的公共服务:通过建设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和办理事务。
3.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通过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向公众提供更多的政府信息,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4.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通过建设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和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政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主要任务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包括以下主要任务:1.建设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包括建设安全可靠的政务网络和数据中心,提供统一的政务数据和应用平台。
2.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库,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
3.支持政务办公自动化:建设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政务流程的在线办理和自动化处理。
4.建设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提供政府相关信息和在线申办服务。
5.推广电子政务应用:推广电子政务应用程序,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和办理事务。
6.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加强政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实施措施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实施措施:1.加强组织和领导:成立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和责任分工。
2.统一标准和规范:制定电子政务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的互操作性。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更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将就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内网建设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
通过内网建设,政府部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政务工作的便捷化、高效化和规范化。
二、内网建设的目标。
1.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内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通过建设统一的内网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效益。
2. 提高工作效率。
内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通过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可以实现信息快速传递、业务协同办理、文件共享等功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提升工作效能。
3. 加强信息安全。
内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加强政府信息安全。
通过内网建设,可以实现对政府内部信息的安全管理和控制,避免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保障政府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内网建设的关键内容。
1. 建设统一的内网平台。
内网建设的关键是建设统一的内网平台。
该平台应该具备信息集成、业务协同、安全管理等功能,能够满足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办公。
2. 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
内网建设需要依托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
政府部门需要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局域网,确保内网平台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的快速传递。
3.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内网建设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内部信息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监控,防范各类信息安全风险。
四、内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1. 规划设计阶段。
在内网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调研政府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制定内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案,确定内网平台的功能和架构。
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实施策略
2.电子政务规划的主要内容 5)评估与改进分析 评估与改进分析既是对电子政务前期发展提供绩效评估和改进优化的依据,也为其后续发展明确方向和目标。 所以,评估标准要尽量科学合理,有比较强的操作性,改进措施也要切实可行,不能敷衍了事、草率马虎。
1.6 电子政务规划与电子治理
1.4 电子政务规划的国际经验
3、Scale Fast “快速扩展”,是指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在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基础上,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以比较快的速度和比较高的效率推进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Scale Fast”要求在规划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分清轻重缓急,又要能做到思路清晰,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扩展应用,不能因为某一个环节出现困难或障碍而导致整个项目的停滞。
美国电子政务战略规划 2、指导方针 ◆以公民为中心,不是以官僚体制为中心; ◆以结果为导向; ◆以市场为基础,积极推进创新。
1.7 国际、国内电子政务规划举例
美国电子政务战略规划 3、战略 美国过去的电子政务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限制了政府部门运作效率和效力的提高,同时也限制了其对公民服务的能力。布什政府决定把美国的电子政务从“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公民为中心”。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三方面的战略: ◆方便公民与联邦政府实现互动;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改善其绩效; ◆改善政府对公民的反馈能力。
1.5 电子政务规划过程
2.电子政务规划的主要内容 1)背景分析 2)目标和任务分析 3)实施方案分析 4)实施保障分析 5)评估与改进分析
1.5 电子政务规划过程
2.电子政务规划的主要内容 1)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主要是对本地区、本部门实施电子政务的外部、内部背景做出全面细致的分析,以进一步认清形势,分清现状,提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取得思想认识上的一致。 (1)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 (2)本地区、本部门在履行政府职能方面所面临的 挑战; (3)公众对本地区、本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等。
电子政务规划咨询项目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规划咨询项目建设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成为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本项目将进行电子政务规划咨询项目的建设。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制定一套适应当地政府需求的电子政务规划咨询项目,为政府提供科学、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3. 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信息化规划:制定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规划蓝图和路线图,明确关键项目和工作重点。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搭建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建设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实现政府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开发和部署电子政务系统,包括行政许可系统、政务大厅等。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建立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政务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4. 项目计划本项目将按照以下计划进行实施:1.需求调研和分析阶段:收集相关的需求信息,与政府部门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分析需求和问题,形成调研报告。
2.规划设计阶段: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电子政务规划咨询项目的建设方案,包括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和实施方案。
3.系统开发和测试阶段:根据建设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需求。
4.系统部署和推广阶段:将系统部署到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机构,进行培训和推广,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5.运维和优化阶段:对系统进行运维和优化,及时修复漏洞和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项目需要调动以下资源:•人力资源:包括项目经理、咨询顾问、系统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
•资金资源:包括项目开发和运维的经费。
•技术资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信息资源:包括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由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复杂性和技术更新的快速性,可能出现技术难题和风险。
电子政务规划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我国政府也将电子政务列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制定电子政务规划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增强政府治理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
三、重点任务。
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确保政务信息安全可靠。
2. 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办理,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3. 建设智慧城市,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政务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5. 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实现政务信息互认互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的证照办理服务。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政务信息安全可控。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水平。
3.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电子政务发展和应用。
4.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电子政务项目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电子政务建设取得实效。
五、实施路径。
1. 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时间表,推动电子政务规划实施。
2. 加强政府投入,增加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确保项目资金到位,保障电子政务建设顺利推进。
3.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成效评估。
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发展评估体系,定期对电子政务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确保电子政务建设取得实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标题: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机构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而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部份,其建设方案的选择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一、网络架构设计1.1 内网拓扑结构设计:根据机构规模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或者环型等。
1.2 内网带宽规划:根据用户数量和数据传输量确定内网带宽的需求,保证系统运行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1.3 内网安全策略:建立完善的内网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入侵检测等,确保内网数据的安全性。
二、服务器配置2.1 服务器选型: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处理量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类型和配置,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2 服务器部署:合理规划服务器的部署位置和数量,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3 服务器监控:建立服务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器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数据库设计3.1 数据库选择:根据数据量和访问频率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如关系型数据库或者非关系型数据库。
3.2 数据库优化: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包括索引优化、查询优化等,提高数据检索和处理的效率。
3.3 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应用系统集成4.1 应用系统选择: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系统,如OA系统、财务系统等,进行系统集成。
4.2 接口设计与开辟:设计和开辟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高系统的整合性和协同性。
4.3 测试与调试: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五、安全管理与维护5.1 安全策略制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权限管理、漏洞修复等,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5.2 系统监控与维护:建立系统监控和维护机制,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子政务内网工程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工程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政务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建设和运用电子政务内网,可以实现政府和公共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市决定开展电子政务内网工程建设,实现政务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
二、建设目标1. 实现电子政务与行政服务的全面覆盖。
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内网,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行政服务。
2. 实现政府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
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内网,实现政府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3. 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
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内网,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安全能力,确保政府信息安全和稳定运行。
三、建设内容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规划、布线、网络设备选型和安装、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2. 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电子政务内网的业务应用系统开发、集成和上线,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全面覆盖和应用。
3.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设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政府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4. 监控和管理中心建设:建设电子政务内网的监控和管理中心,实现对电子政务内网的全面监控和维护,及时处理问题和安全事件,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5. 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培养电子政务内网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提高政府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保证电子政务内网的持续运行和发展。
四、建设步骤1. 需求分析和规划:根据政府工作需求,对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建设目标和范围,制定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规划。
2. 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规划和布线,选型和安装网络设备,建设网络安全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与规划
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 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 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 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 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透明、 高效、勤政、廉政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㈠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
三是要重视建设的路径,采取小步快跑的办法, 突出重点,稳步前进,取得成效后再逐步铺开,而 不要遍地开花。 四是要把建设电子政务与形成规范化的外包机 制和拉动产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用市场化、社会 化的思路推动建设。 五是要切实抓好基础性的工作,在信息资源开 发、人力培训、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先 行一步,要建立比较科学的和可观测的电子政务绩 效评估体系,监督建设的过程,评估成果,使人民 满意。
㈡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
2002年,朱镕基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 报告中清晰地阐明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必须进一步解放思 想,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羁绊,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 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其中,“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就是实施电子政务的核心服务 目标。而所谓电子政务需要政府改革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优化工 作流程,促进职能转变,提高政务效率,推动体制创新。 “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形成标准统一、 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同层级和上 下级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支持政府公用功能性 系统和事务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 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 享程度明显提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务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 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加强;与电子政务相 关的法规和标准付诸实施,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和安全保障与培训 体系初步形成,并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电子政务建设奠定坚实的 基础。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是电子政务全面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该方案包含了电子政务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法和制度建设,是促进政务信息化快速、高效、全面发展的关键性文件。
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基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基础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安全保障。
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包括硬件设施和网络设施两个方面。
硬件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各类外设,是支持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基础。
网络设施包括内网和外网两个方面,电子政务需要建设内网和外网,以便提供服务和保障安全。
2、信息资源整合政务部门及其机构拥有大量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合理整合和利用,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必要条件。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需要将各部门和机构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信息共享、互通的模式,以实现政务的高效处理和便捷服务。
3、信息安全保障电子政务需要处理的政务信息一般都是敏感信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因此信息安全保障是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安全防护、密钥管理、信息加密等技术手段,以保障政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1、电子政务的全过程电子政务包括政务信息处理、管理和服务等三个方面。
实施方案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完整的政务信息处理和管理机制,并提供更便捷、高效、透明的服务。
2、技术实现方案电子政务的技术实现方案需要包括整体网络架构和应用系统开发两个方面。
整体网络架构需要考虑规模、容错、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应用系统开发需要从功能性、用户体验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制度建设方案电子政务的制度建设方案包括机构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
机构制度要保证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分工明确,形成协作和配合的机制;管理制度要保证信息的安全、完整、准确和及时,同时要保障政务部门的权益,缩短政务处理的时间和流程。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选择和必然趋势。
电子政务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的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达到优化管理、提高效率、促进公共参与、凝聚社会共识等目的的一种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国家规划中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如何更好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增强其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重要课题。
因此,需要制定一份全面而具体的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其中需要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路线、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目标1.1 建立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需求。
1.2 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1.3 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对外透明度,增强社会信任和共识。
1.4 针对当前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政府的数据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任务2.1 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对政府管理体系的整体提升作用,建立信息共享、数据标准化和业务流程优化的机制。
2.2 提高政府公开透明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扩大公民参与的范围和途径,推进政务公开。
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整合政府部门网站,建设移动政务门户,打造智慧城市。
2.4 建立依托互联网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全程电子化、在线办理和智能化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2.5 加强政府数据管理和利用,建立完善的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政策分析和决策支持。
2.6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与保护机制,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实施路线3.1 总体规划:以全面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公开透明度、建立智慧城市为总体目标,制定全面、系统、具体的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3.2 系统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为突破口,建立全面、协同、便捷、安全、可控的政务服务体系,并实现传统政务服务和电子政务服务的融合。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对电子政务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的方案。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政府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为实施和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供便民、高效、透明的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背景和重要性电子政务是21世纪新兴的政府治理方式,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政府与公民、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和信息沟通为核心,构建高效、公正、透明、廉洁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进而提供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目标和原则目标: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目标是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在政府机构内部和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高效、便捷、透明、安全的信息流通和服务体系,为公民和企业提供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原则: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国家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全面、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2. 便民性原则:以满足公众需求、提升公共服务为宗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3. 效能性原则: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推动政府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4. 透明性原则:通过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增强政府开放透明,提高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5. 安全性原则: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保障政府信息和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运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简介无缝集成的电子政府整体流程上网单个流程上网信息上网(单项发布)电子政务起步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有专家所言,它和整个信息化进程一样“没有终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限于条件和资源制约,我们的电子政务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分阶段推进。
因此,电子政务的策略本质上是阶段性策略,无论盲目激进,还是消极不前,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制定电子政务的策略,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正确把握电子政务本身的基本特点,处理好“电子”与“政务”的关系。
“‘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似乎已经为大家所认可,但其实不然,实践中典型的反面例证,即是“电子”对“政务”喧宾夺主或两张皮的现象,其表现诸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脱节(应用严重滞后)、系统实效性差、重复建设、人为造成的信息孤岛等等。
一方面是正确的原则要真正落在实处并非易事,需要在实践层面上解决问题。
比如,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技术主导力过强且分散、宏观协调不力、投资约束偏软、效果测评和考核落实不够等等;另一方面是在人们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偏差。
我们在电子政务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使各级决策者制定电子政务策略时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为了深入探讨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律,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了一项阶段性研究课题。
这项研究采用行政生态学的方法,在探索建立我国电子政务基础理论和策略分析框架方面进行尝试,获得了一些新颖的研究成果。
基于“电子”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对电子政务发展的一般趋势,人们可从用户界面的特点变化上,将其归纳为四个递进的阶段:一是公共机关在网上单向发布信息;二是局部政务应用上的双向互动;三是双向在线实时的政务处理;四是整合多种政务应用系统基础上的在线政务,即面向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电子政务。
与此大同小异的是,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业部新近发布的报告,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起步、单向互动、双向互动、事务处理和无缝集成五个阶段。
这种“五分法”与前面“四分法”的区别,是把前者所提第三阶段展开为“双向”和“实时处理”两个阶段。
这样归纳电子政务的一般趋势及其阶段划分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仅此是不够的。
它们共同的弱点比较明显:从方法论上看,仍过于把视角放在了“电子”上,而忽视了从“政务”的角度进行归纳和阶段划分。
基于“政务”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一旦将电子政务回归于“政务”,其发展趋势和阶段会展现出另一种结果。
我们基于不同的公共行政学基础理论之上的不同的行政目标,对与之相匹配的电子政务策略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比较了电子政务基本策略所涉及的电子政务目标优先顺序、实施原则、管理标杆、操作步骤和障碍消除等方面,将电子政务区分为如下五种依次展开和递进的阶段性策略,即:技术应用型电子政务策略、管理信息化型电子政务策略、扁平服务型电子政务策略、电子民主型电子政务策略和全面响应型电子政务策略,并进而探讨了这五种不同阶段策略的内容和特点。
这样归纳出来的电子政务不同阶段策略之间的区别,不仅仅反映在“电子”技术利用的程度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了“政务”系统策略目标的区别上。
电子政务阶段目标设立与政务环境的关系电子政务阶段性策略取决和服务于公共行政的目标,而后者又与不同的政务环境相关。
不同国家的电子政务策略选择,是不同政务环境的产物。
因此,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引入行政生态学的理论方法,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不同国家电子政务策略选择的依据,及进一步分析其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课题组应用行政生态学的方法,基于相关数据,系统探讨了电子政务与政务环境的互动关系。
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撑了关于电子政务策略与行政环境互动的观点,并且对经济要素、沟通网、创新基础、人力资源这四大类环境要素对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和策略的影响范围和方式、相关程度、重要性程度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电子政务阶段策略的行政生态学研究得到的一个基本启示是:电子政务与发展环境高度相关,不存在对各个时期、各个国家都通用的一成不变的电子政务模式。
不同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国家,通过电子政务,希望和能够解决的紧迫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不同,需要根据本国行政环境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定位根据课题组提出的基于“政务”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从整体上看,正处于从技术应用向管理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少数发达地区和部分电子政务走在前面的部委,正在尝试进行政府扁平化服务的创造性实践。
从与行政环境互动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大体适应现阶段的行政环境。
用发展的观点考虑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阶段策略的目标定位,我们认为,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短期内要在转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建立适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要的电子政务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政府技术应用和管理信息化,适时全面推进到政府流程再造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以及结合我们的国情,有重点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扁平服务型电子政务策略,是我们接下来最主要的可选发展空间。
我国是在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的,这一基本国情必将在电子政务行政方式的过渡性和复杂性上体现出来。
借用国外行政生态学家雷各斯关于过渡社会“棱柱型”行政模式的概念并加以发展,课题组提出,中国电子政务在行政方式上的阶段策略目标是要建立“双棱柱型”行政模式。
这里,第一重棱柱,是实现从农业组织方式向工业组织方式的过渡;第二重棱柱,是实现从工业组织方式向信息组织方式的过渡。
这种“双棱柱型”的阶段策略,是由我国所处的半农业、半工业、半信息化的复杂行政环境决定的。
在推进电子政务时,不考虑行政环境中的农业社会遗留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脱离国情;不考虑信息社会挑战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丧失机遇;更重要的是,不考虑工业社会的现实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失去重心。
二、电子政务建设框架通过对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以下关键点:1、将着力点放在管理和服务上。
基层政府的职能决定了基层政府电子政务的特点。
各个层级的政府在职能上是有大致分工的,中央政府和省(市、自治区)政府的主要职能偏重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而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能则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相比较而言,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应该更注重管理和服务,而且政府层级越低,服务的功能就应该越强。
2、基层电子政务要创新,但更要便民适用。
基层电子政务需要对原有的公共服务模式进行创新,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各种变革。
但是,创新不一定会带来效率的改进。
有些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竭尽全力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设计最先进的系统,可是公众实用起来并不方便,或者是与公众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相去甚远,导致使用率极低。
因此,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创新与先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便民适用。
3、互动的要求更高。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基层政府贴近群众的特点决定了基层政府电子政务更应该重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走过了信息发布的阶段,进入网上办事阶段,同时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也成为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
另外,企业生产经营和公众工作生活与基层政府密切相关,公众与基层政府打交道的频率较高,也较深入。
所以,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要考虑到公众反映民情的需要,这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提高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有些基层政府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设有“市民论坛”栏目。
市民在论坛上可以直接进行咨询、投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等,相关的政府部门及时将处理或答复的情况反馈给市民。
只要登陆市民论坛,任何人都能看见自己或别人的意见被处理的情况,这就是政府与公众之间很好的互动。
4、基层电子政务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由于各个基层行政区域在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别很大,基层电子政务也要突出特色。
基层政府网站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宣传地方文化。
例如,安徽省黟县政府网站突出古民居旅游的特色,浙江永康政府网站突出五金行业的特色。
只有将地方特色与优势发挥出来,基层电子政务才能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5、需要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
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而政府层级越低实现信息交换就越难。
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基层电子政务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深入应用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资源的整合应用。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不少基层政府已经建成了许许多多的应用系统。
虽然总的业务数据比较可观,但由于缺乏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这些数据是分别由相互孤立的应用系统产生和管理的,服务范围仅仅局限在个别应用或部门内部,数据库之间存在数据重叠,数据的重复采集和不一致现象十分严重,这制约了系统整体效能的发挥。
而通过规范化采集、整合和管理,可以使基层政府在市场、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信息从孤立的、不成体系的状态,变为彼此关联的信息体系,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因此,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是提高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6、客户关系管理将是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发源于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认为,每个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只有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一对一”个性化的优质快速的服务,企业才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提高竞争力。
将公众视为政府的“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正在电子政府的发展中日益风靡。
“政府CRM”,就是开展电子政务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拓展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为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政府在企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将客户关系管理引入电子政务特别是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可以体现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的意向,来设计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这样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为有特殊需要的“客户”服务,从而建立更好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基层政府电子政务直接面向社会公众,与公众发生联系的面最广、频率最高,公众的感受最直接和深切。
因此,在基层政府电子政务中引入CRM将会极大地提高电子政务的使用率以及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满意度。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区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我区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电子政务战略规划(1)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