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配伍法

合集下载

中药配伍十法

中药配伍十法

中药配伍十法中药配伍十法是指在中医药中,药物搭配的一种规律和原则。

通过合理配伍,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下面将依次介绍中药配伍的十个法则。

一、相似法:相似法是指将功能相似或相近的药物进行配伍,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例如,咳嗽常用的药物川贝母和薏苡仁具有润燥化痰的功效,它们配伍在一起可以协同作用,加强疗效。

二、互补法:互补法是指将功能互补的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例如,白芍和当归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它们配伍在一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血虚的病症。

三、对消法:对消法是指将具有毒性或不良反应的药物与具有解毒或抑制不良反应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以减轻药物的不良影响。

例如,银翘解毒片中的连翘和银花具有解毒作用,与具有抗病毒功效的连翘配伍在一起,可以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四、互化法:互化法是指将药物中的某些成分通过配伍能够相互改变其药效的特性。

例如,黄连和黄芩具有消炎祛热的功效,配伍在一起可以增强药效,并且相互之间可以改变药物的特性。

五、相剋法:相剋法是指将具有相克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抑制病症的效果。

例如,陈皮和枳实具有行气健胃的功效,它们配伍在一起可以互相抑制,加强功效。

六、制衡法:制衡法是指将药物中的某些成分通过配伍能够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药效的目的。

例如,升麻和附子具有相反的性味和功效,由于其能够相互制约,因此在配伍时需要注意平衡。

七、相宜法:相宜法是指将对疾病有益的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协同作用的效果。

例如,枸杞子和龟板具有滋养肝肾的功效,配伍在一起可以共同起到补肾养肝的作用。

八、配伍禁忌法:配伍禁忌法是指在中药配伍时需要避免使用相互有禁忌或不宜同时使用的药物。

例如,茶和陈皮具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在配伍时需要避免同时使用。

九、药味相合法:药味相合法是指在配伍中需要考虑药物的气味和口感,以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例如,口感苦寒的草药可以与味辛热的草药配伍,以改善其口感。

14种常见的中药搭配,简单实用,功效翻倍...

14种常见的中药搭配,简单实用,功效翻倍...

14种常见的中药搭配,简单实用,功效翻倍...
14种常见的中药搭配,简单实用,功效翻倍,简直就好比是神仙药
1、白术猪肚——最佳搭配——补气健脾
2、蜈蚣当归——最佳搭配——扶正养血、祛风通络
3、肉苁蓉枸杞子——最佳搭配——补益肝肾
4、败酱草搭配红藤、赤芍——最佳搭配——消热散瘀、清热解毒
5、益母草丹参——最佳搭配——活血调经
6、板蓝根金银花——最佳搭配——清热解毒
7、枇杷叶白茅根——最佳搭配——清热生津
8、莲子心麦冬——最佳搭配——清心火
9、防风当归——最佳搭配——养血祛风止疼。

10、龙葵红豆杉——最佳搭配——解毒抗癌止疼。

11、阿胶蜂蜜——最佳搭配——滋阴润燥
12、青皮陈皮——最佳搭配——疏肝理气
13、菊花决明子——最佳搭配——清热明目
14、砂仁寇仁——最佳搭配——健脾化湿。

(完整word版)中药药对190种

(完整word版)中药药对190种

中药药对190 种中药配对用法虽然是转贴但是觉得很好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尤其是最后的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用药方法值得思考一、相须药对A药对名称剂量适应症其他麻黄桂枝5~10 g 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防风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

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辛夷苍耳子10g 散风寒、通鼻窍,适用于鼻渊病。

葱白豆豉3~7 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者。

服后避风菊花桑叶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

大黄芒硝生用10g;后下冲入10g阳明之燥热实证。

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

石膏知母30~60g 先煎;10g 清解胃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

适用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代赭石石膏30~45g 先煎;15~30g 先煎清热降逆,适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病证。

鲜芦根鲜竹叶60g;30g 生津清热,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

煎后代茶、温热病后期。

甘草桔梗3~5g(清炙炒用);5~8g 利咽喉、排痰,适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期。

金银花连翘10~15g 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田基黄垂盆草各30g/day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天癸子土贝母各10g 清热解读、消肿散结。

需服1~2 个月,重者加倍。

鱼腥草野荞麦根20g/bid(痰热咳嗽);30g/tid(肺痈患者), R: d0 ` y" ~' d% @ 清肺热、祛痰浊,适用于痰热咳嗽、肺痈病。

虎杖红藤10g;10~15g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黄连黄芩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血证。

专治肺胃热盛。

黄连山栀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

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知母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之证型。

鲜石斛鲜生地各30g 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病中后期。

煎后代茶、温病中后期。

赤芍丹皮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用于血瘀血热证。

中药配伍十法

中药配伍十法

中药配伍十法中药配伍十法是指中药在配合使用时,根据药性、功效、药物特性以及临床应用经验,遵循的一系列组方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更好地调配中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相同功效:同类性质的中药应该放在一起使用,以加强药效。

比如,多种温中药物可以一起配伍,增强温中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2. 相反药性:对于中药功效相反的药物,可以进行互相配伍,以达到平衡的效果。

例如,多种清热药物可以一起使用,既有清热作用,又能避免药物性寒凉过重的不良反应。

3. 相似归经:中药根据其属性归入五脏六腑中,相似归经的药物宜配伍使用,可增加疗效。

例如,归脾药物可以配伍使用,增强健脾作用。

4. 相互补充:中药根据其性味特点,可以互相补充,以增强药效。

比如,草本植物和动物性药物可以一起使用,既能增强草本植物的功效,又能避免单一植物性药物的副作用。

5. 轻重配伍:中药根据其药物特点,轻、重性味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应注意搭配使用。

常用的原则是用轻药肆破现象,寒、凉性药物与温、热性药物配合使用,轻者补足重者,达到平衡的治疗效果。

6. 主副药配伍:药物中有一物为主药,其余为辅药,主副药物配伍,主剂的药物效果更明显,辅助剂增强主剂的药效。

常用的配伍原则是:大补主气,小剂助之,以主药为主,辅助药作用较弱,较少副作用。

7. 药味配伍:根据中药药味特点,善配伍甘之以苦,辛之以酸,苦之以淡,咸之以辣,以增加配伍的药效。

如将苦味中药和甜味中药搭配使用,可以增加肝胆功能,改善苦味中药的口感。

8. 大小配伍:中药的大小配伍原则是指所用药量适宜,应采取适量配伍,避免过度使用。

例如,大剂量与小剂量相结合,大剂量起一个短期快速治疗的作用,小剂量可以保持效果的持久性。

9. 用药时间:中药在使用时应考虑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用药时间应合理,以达到治疗目的。

例如,一些中药需要在早晨用药,可以提高药效,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10. 遵循经典配伍:中医药学经典中有许多经典的中药配伍方法,经过长期实践验证。

经典中医中药配对口诀

经典中医中药配对口诀

经典中医中药配对口诀
中医药历经千年,形成了丰富的药材配对经验,下面是经典中医中药配对口诀:
1. 五味调同:盐、醋、姜、蒜、糖,常用于调味和去腥味。

2. 炙药配当归:炙甘草配当归,可增强药效,常用于治疗虚弱、贫血等症。

3. 同类相配:如当归、川芎、白芍,同属补血药,可相互搭配增强疗效。

4. 药物相生:如黄芪配人参,可相辅相成,共同增强免疫力。

5. 药物相合:如川芎、桂枝、芍药、生姜,可相互协调,共同治疗痛经。

6. 药物相反:如大黄、枳实、黄连,可相互制约,共同治疗腹泻。

7. 特殊配伍:如毛冬青、贝母、连翘、板蓝根,可共同治疗急性气管炎。

以上是经典中医中药配对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但需注意,中药配对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等情况综合考虑,避免不当搭配导致副作用。

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

- 1 -。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高人总结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高人总结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青皮】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常用中药配伍法

常用中药配伍法

常用中药配伍法常用中药配伍法1、防风得羌活那么治诸风,苍术得羌活那么止诸痛。

2、柴胡得黄芩那么寒,附子得干姜那么热。

3、羌活得川芎那么止头痛,川芎得天麻那么止头眩。

4、干姜得天花粉那么治消渴。

5、香薷得白扁豆那么消暑。

6、黄芩得连翘那么解毒。

7、桑白皮得苏子那么止喘,杏仁得五味子那么止嗽。

8、丁香得柿蒂、干姜那么止呃,干姜得半夏那么止呕。

9、半夏得姜汁那么回痰,贝母得瓜蒌那么开结痰。

10、桔梗得升麻那么开提血气。

11、枳实得黄连那么能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那么能使胸中宽。

12、知母、黄柏得山栀子那么降火,豆鼓得山栀那么懊浓。

13、白术得黄芩那么安胎。

14、陈皮得白术那么补脾。

15 、人参得五味、麦冬那么生肾水。

16、附得苍术那么开郁结。

17、草果得山楂那么消肉食,神曲得麦芽那么能消食。

18、乌梅得干葛那么消酒。

19、砂仁得枳壳那么宽中。

20、木香得姜汁那么散气,乌梅得香附那么顺气。

21、芍药得甘草那么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那么亦止腹痛。

22、乳香得没药那么止诸痛,芥子得青皮那么治胁痛。

23、黄芪得附子那么补阳,知母、黄柏适当归那么补阴。

24、当归得生地那么生血,姜汁得京墨那么止血,红花适当归那么治血,归尾得桃仁那么破血。

25、大黄得芒硝那么润下。

26 、泽泻得猪苓那么能利水渗泻,得白术那么能收湿。

27 、紫苏配黄连得竹茹那么能止呕吐。

28 、木香得槟榔那么治后重。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治病必定有主药,不用主药即是错。

火结必需用大黄,枳壳枳实紧随着。

寒结必需用巴豆,三棱莪术紧随着。

实结必需用山甲,蝎子蜈蚣紧随着。

调气必需用木香,摈榔元胡紧随着。

透坚必需用牙皂,细辛辛夷紧随着。

破血必需用桃仁,红花赤芍紧随着。

脾胀必需用干漆,火麻郁仁紧随着,暖胃必需用硫黄,丹参玉竹紧随着。

腰疼必需用杜仲,续断艾叶紧随着。

陷下必需用洋参,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紧随着。

去虫必需用榧子,芜荑使君紧随着。

顺气必需用香附,乌药腹毛紧随着。

中药常用配伍

中药常用配伍

中药常用配伍
中药常用配伍主要包括:
1. 白鲜皮+地肤子: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治湿热下注所致皮肤瘙痒。

2. 白茅根+侧柏叶:主清热凉血,治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

3. 金钱草+车前草:主清热利湿,利胆消炎,治急性黄疸肝炎。

4. 白术+茯苓:主利水渗湿,治脾虚水肿,脚气水肿,肾炎水肿。

5. 白茅根+马齿苋:主清热凉血通淋,治热淋小便短数,涩色黄赤,大便秘结。

6. 豨莶草+夏枯草、胆草:主活血通络,平肝泻热,治高血压。

7. 海桐皮+牛膝、苡米:主祛风通络化湿,治下肢关节炎。

8. 青风藤+石楠藤: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肢体酸痛,风湿痹症,关节不利。

9. 高良姜+草果:主散寒止痛,治腹部冷痛,得温痛减。

此外还有降酶一号、降糖一号、肠炎一号、解毒一号、滋阴一号、化湿开胃、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配伍。

具体配伍应结合症状和医嘱,使用时注意安全合理。

【中药配伍】常见的71对中药配伍口诀

【中药配伍】常见的71对中药配伍口诀

【中药配伍】常见的71对中药配伍口诀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

在长期临床用药实践中,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以表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 麻黄--配薄荷蝉衣:主解表,散风透疹,治风疹身痒2. 杏仁--配甘草: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3. 杏仁--配厚朴:主行气降逆,止咳平喘,肺气壅滞,咳喘气逆证4. 白术--配生姜:主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治水肿兼表证,小便不利5. 桂枝--配茯苓白术:主通阳化气,治水湿内停,痰饮咳喘,小便不利6. 猪苓--配泽泻:主通阳化气,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7. 附子--配白术:主温阳利水,治阳虚水停,四肢浮肿8. 防风--配羌活防己:主胜湿祛风,治周身痹痛9. 黄芪--配白术: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及体虚易感10. 荆芥--配白芷:主温中散寒,治风寒感冒及恶寒发热者11. 羌活--配独活灵仙:主祛风湿,治周身风湿疼痛者12. 防风--配防己:主祛风胜湿,治风湿痹症疼痛13. 公英--配蓝根:主祛风解表,治风热表证14. 防风--配白芷:主祛风解表止痛,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15. 川芎--配细辛:主祛风解表止痛,治头、项、上肢疼痛16. 藁本--配苍术:主治风寒湿邪,风湿痹症,肢体疼痛17. 当归--配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18. 高良姜--配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19. 玄胡--配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20. 吴茱萸--配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21. 肉桂--配黄连: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22. 女贞子--配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23. 半夏--配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24. 知母--配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25. 破故纸--配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26. 木香--配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27. 枳实--配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28. 芡实--配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止遗精29. 黄柏--配苍术:名二妙散,治湿热成痿30. 枸杞--配菊花:能明目31. 生姜--配红枣:能调和营卫〈气血〉32. 赤石脂--配禹余粮:能涩大肠33. 半夏--配黄连:能宽胸止呕,化痰浊郁结34. 柴胡--配黄芩:能清肝胆热35. 桑叶--配菊花:能清头风热36. 柴胡--配白芍:能疏肝和肝37. 附子--配肉桂:能温下元38. 黄柏--配知母:能清下焦湿热39. 桑白皮--配地骨皮:能清泻肺热40. 丁香--配柿蒂:能止呃逆41. 鳖甲--配青蒿:能滋阴退骨蒸潮热42. 杏仁--配贝母:能化痰止咳43. 山药--配扁豆:能补脾止泻44. 木香--配槟榔:能理气止痛45. 杜仲--配续断:治腰膝酸痛46. 半夏--配陈皮:能化湿痰47. 升麻--配柴胡:能提升中气下陷48. 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49. 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50. 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51. 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52. 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53. 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54. 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55. 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56. 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57. 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58. 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59. 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60. 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61. 大黄--配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62. 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63. 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64. 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65. 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66. 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67. 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68. 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69. 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70. 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止咳喘71. 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分享、传播中医中药基础文化。

中药配伍大全

中药配伍大全

中药配伍大全1、白术配猪肚——补气健脾2、白芍配当归——养血柔肝3、人参配莲子——补中益气4、党参配大枣——补脾益气5、黄芪配白术——补气健脾6、甘草配大枣——养心安神7、升麻配柴胡——升举阳气8、阿胶配蜂蜜——滋阴润燥9、杜仲配续断——补益肝肾10、肉苁蓉配枸杞子——补益肝肾11、冬虫夏草配乌鸡——补血滋阴12、女贞子配决明子——清养头目13、麦冬配山药——益气补脾14、石斛配北沙参——滋阴润燥15、当归配黄芪——益气补血16、西洋参配甘草——补益心气17、葛根配菊花——风热感冒18、葛根配白芍、木瓜——舒筋活络19、葛根配伍天花粉、芦根——生津止渴20、葛根配柴胡、白芷——解表散寒21、葛根配山楂——清热降脂22、三七配丹参——活血化瘀23、三七配山楂——行气化瘀24、何首乌配乌鸡——补血乌发25、桑葚配枸杞子——滋阴补肾26、鹿茸配熟地黄——益精补血27、淫羊藿配肉苁蓉——补肾壮阳28、山药配扁豆——补脾止泻29、黄精配党参——补益脾气30、天冬配川贝母——润肺清热31、益母草配丹参——活血调经32、红花配桃仁——活血通经33、月季花配川芎——疏肝解郁34、柴胡配川芎——疏肝解郁35、青皮配陈皮——疏肝理气36、麻子仁配瓜蒌——润肠通便37、决明子配荷叶——润肠通便38、川贝母配梨——滋阴润肺39、枇杷叶配白茅根——清热生津40、苦杏仁配紫苏子——宣肺止咳41、白果配莲子——收涩止带42、黄连配黄芩——清热止呕43、夏枯草配枸杞子——清肝明目44、菊花配决明子——清热明目45、金银花配连翘——清热解毒46、芦根配茅根——清肺胃热47、板蓝根配金银花——清热解毒48、槐花配胖大海——清火润喉49、砂仁配寇仁——健脾化湿50、茯苓配山药——健脾利湿51、藿香配佩兰——清暑祛湿52、薄荷配防风——祛风止痒53、桑叶配菊花——疏散风热54、神曲配山楂——消食开胃。

中药的配伍、药性

中药的配伍、药性

中药的配伍、药性中药的配伍、药性其实一点都不难,收藏这一篇,你就会了一半1. 香薷+白扁豆——消暑。

2. 桑白皮+苏子——止喘。

3. 杏仁+五味子——止嗽。

4. 防风+羌活——治诸风。

5. 苍术+羌活——止诸痛。

6. 黄芩+连翘——解毒。

7. 半夏+姜汁——回痰。

8. 贝母+瓜蒌——开结痰。

9. 丁香+柿蒂、干姜——止呃。

10. 干姜+半夏——止呕。

11. 枳实+黄连——消心下痞。

12. 枳壳+桔梗——宽胸中。

13. 白术+黄芩——安胎。

14. 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15.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16. 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17.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18. 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19.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20.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21.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22.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23. 止血清热安胎,历来视为安胎要药。

24. 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25. 川乌: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

尤宜于寒邪偏盛者。

26. 蕲蛇:透骨搜风,祛内外风邪,为截风要药。

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顽痹。

亦为抽搐痉挛之常牡丹皮: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27. 青蒿:善除疟疾寒热,治疟疾之良药。

28. 地骨皮:除有汗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

29. 海风藤: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常用药。

30. 昆明山海棠:治风寒湿痹日久关节疼痛麻痹之良药。

31. 雪上一枝蒿:擅止痛,治疗多种疼痛之良药。

32. 神曲:治食滞兼外感表证。

33. 麦芽:治米面薯芋食滞,能回乳。

34. 莱菔子:饮食积滞兼气滞者。

中药配伍方法52种技巧

中药配伍方法52种技巧

中药配伍方法52种技巧1. 运用顺叙法和倒叙法。

2. 运用同类药物配伍法。

3. 运用反面法和正面法。

4. 运用药物相互补充法。

5. 运用药物相互制约法。

6. 运用药物相互增效法。

7. 运用同功异效法。

8. 运用梯度配伍法。

9. 运用相似配伍法。

10. 运用相反配伍法。

11. 运用对称配伍法。

12. 运用拮抗配伍法。

13. 运用补充配伍法。

14. 运用合并配伍法。

15. 运用互补配伍法。

16. 运用相似互补配伍法。

17. 运用相反互补配伍法。

18. 运用同功异效互补配伍法。

19. 运用梯度互补配伍法。

20. 运用相似互补配伍法。

21. 运用相反互补配伍法。

23. 运用拮抗互补配伍法。

24. 运用补充互补配伍法。

25. 运用合并互补配伍法。

26. 运用相似合并配伍法。

27. 运用相反合并配伍法。

28. 运用对称合并配伍法。

29. 运用拮抗合并配伍法。

30. 运用补充合并配伍法。

31. 运用合并合并配伍法。

32. 运用同功异效合并配伍法。

33. 运用梯度合并配伍法。

34. 运用相似梯度配伍法。

35. 运用相反梯度配伍法。

36. 运用对称梯度配伍法。

37. 运用拮抗梯度配伍法。

38. 运用补充梯度配伍法。

39. 运用合并梯度配伍法。

40. 运用同功异效梯度配伍法。

41. 运用相似反面配伍法。

42. 运用相反反面配伍法。

43. 运用对称反面配伍法。

45. 运用补充反面配伍法。

46. 运用合并反面配伍法。

47. 运用同功异效反面配伍法。

48. 运用梯度反面配伍法。

49. 运用相似正面配伍法。

50. 运用相反正面配伍法。

51. 运用对称正面配伍法。

52. 运用拮抗正面配伍法。

临床常用中药配伍方法总结

临床常用中药配伍方法总结

临床常用中药配伍方法总结临床中常用中药配伍方法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合理地配伍使用,以达到协同作用、互补作用或减低毒副作用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配伍方法总结:一、相辅相成法:1.参与配伍:多种中药中均含有人参,配伍时可相互增强药力,如人参和党参,可增强益气作用。

2.形似补法:体质虚弱患者,可选用原料具有形态类似的药物,并可互相补充作用,如黄芪、党参、白术,可同时使用。

3.形似调法:用药物性质不同,但形态相似的药物进行配伍。

如将强心利尿的草果与银翘清热解毒药与小青龙加石膏清热解毒剂合用,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二、相辅相济法:1.四气调和法:常用于中医治疗气虚症候群时,四气药物配伍通常主要有生脐黄、黄耆、党参、白术。

2.补养阴阳法:在阴阳两亏中使用中药配伍,常用的有四君子汤、四逆散等。

三、相互制约法:1.配伍药物中含有毒副作用明显的中药时,可以配伍对抗其毒副作用的药物一同使用,如紫花地丁与大黄同用,大黄有泻下作用,与紫花地丁可以相互制约,减少泻下作用。

2.易反应药物配伍,防治药物反应及提高药物的疗效。

如化痰止咳剂中的芥子与紫苏叶配伍,可互相促进,改善疗效。

四、以解剂为主的配伍法:1.制剂互相沉淀法:如瞿麦风中含有瞿麦与青黛配伍,目的在于使黛紫沉南于麦汁中,以增强其药力。

2.配伍药物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时,可用溶剂做表面活性剂,使不溶性成分溶于水中,增加其疗效。

五、相叠增加疗效法:1.贈融品加炮。

如在配伍甘草时,可以加炒甘草,增加其祛痰作用。

2.以理气药進行叠加治疗。

如四六养心汤(六君子汤+四逆散)用于心脾虚弱的胃痛。

3.心脾两虚的咳嗽,除了加挹白术外,常配伍理气药诸如茯苓、木香、香附等。

六、使用相近功效的中药配伍可加强疗效。

如调理气滞,除了祛痰润燥、气散寒凝方面的中药外,配伍使用调理气滞的药物可加强疗效。

临床中常用的中药配伍方法众多,上述只是其中一些典型的案例,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和药物特点进行配伍使用时需要慎重,确保药物之间的配伍合理性和安全性,达到促进疗效,减低毒副作用的效果。

中药处方常见的八大配伍技术,不妨收藏!

中药处方常见的八大配伍技术,不妨收藏!

中药处方常见的八大配伍技术,不妨收藏!中药处方配伍技术是中医临床用药之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即“阴阳平衡”思想。

中药处方常见的八大配伍技术一、大小配伍:剂量大小变化小承气汤:大黄12、枳实9、厚朴6 ,主热证。

厚朴三物汤:厚朴24、枳实15、大黄12 ,主气闭证。

目的:改变适应证。

●中医用药之精妙处,古有“传方不传量”。

二、阴阳配伍:君阴臣阳,君阳臣阴■君阴臣阳左归丸:熟地、山药、龟板胶,主滋补肾阴填精;鹿角胶、菟丝子,主补助肾阳。

目的:补肾阳助化生阴精。

■君阳臣阴右归丸:附子、肉桂、鹿角胶,主补肾中之阳;熟地、山药、山萸肉,主补肾肝脾三阴。

目的:为化生阳气补实之物质基础。

●为中医八纲辨证之体现。

三、寒热配伍:君寒臣热、君热臣寒■君热臣寒四逆汤:附子、干姜,主回阳救逆/热;猪胆汁,清热泻火/寒。

目的:抑过热伤阴。

■君寒臣热芍药汤:黄连、黄芩、大黄,主清热泻火;肉桂,大辛大热。

目的:防过寒伤中。

四、补泻配伍:补中有泻、泻中有补■补中有泻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药、萸肉,主补肾肝脾三阴;泽泻、茯苓泻三焦湿邪。

目的:防过度补阴而滋腻、留邪。

■泻中有补白虎汤: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炙甘草、粳米,益胃生津。

目的:泻而不伤正,补而不留邪。

●为中医八纲辨证之体现。

五、表里配伍:君表臣里,君里臣表■君里臣表麻黄细辛附子汤:附子、细辛,温肾阳,主阳气虚里寒证/助阳;麻黄:发散表邪/解表。

目的:袪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君表臣里中药处方配伍技术是中医临床用药之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即“阴阳平衡”思想。

柴胡、葛根、甘草、羌活、白芷,解肌发表/表证黄芩、石膏,清里热/里●为中医八纲辨证之体现。

六、动静配伍:君动臣静,君静臣动■君动臣静败毒散:柴胡、川芎、羌活、独活,主发散表邪/动;人参、茯苓、甘草,主补中气/静。

目的:不伤正气,培元又败毒邪。

■君静臣动阳和汤:熟地、鹿胶、肉桂,主补肾精/主静;麻黄辛散、通经络,主阳气开结/主动。

12种中草药药对的搭配,及其各自的药效与作用详解!

12种中草药药对的搭配,及其各自的药效与作用详解!

12种中草药药对的搭配,及其各自的药效与作用详解!
1.党参+黄耆:益气、补脾肺,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党参
2.桂枝+黄耆:补益卫阳之虚、中气不足,适用于血痹、中虚挟寒之脘痛病证。

有温阳补中之效。

3.桂枝+人参:通阳补气、宣阳化阴,适用于营卫不和虚寒证。

4.生姜+大枣:在表可以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在里则温补脾胃;适用于风寒、风湿表虚证及中虚脘痛。

5.熟地+ 当归:养血填精,适用于精血不足证。

当归
6.熟地+白芍:补血填精,适用于精血虚弱证。

此药对主静守纯养,阳气未衰,脾运尚健时,方为合适。

7.当归+丹参:补血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月经过少病。

8.鸡内金+白朮: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病证。

白朮
9.蜈蚣(吞服效佳)+当归:扶正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痹证。

此药对与蜈蚣、白花蛇药对相比,均有通络治病效用,此药对之扶正祛邪较佳,彼药对之通络搜邪力强。

10.附子+人参:大温大补、回阳救脱,适用于阳气欲脱病证。

11.玉竹 +生地:滋阴养津,适用于肺阴亏损之干咳、阴虚津涸之消渴、阴亏失养之痹证。

此药对为纯阴药对,胃阳尚健时可用之,否则需和他药配合。

12.麦冬+ 天冬:滋养肺胃肾之阴,适用于阴虚之消渴、干咳病。

胃家素寒者应慎用。

104种常见中药配伍总结,值得收藏!

104种常见中药配伍总结,值得收藏!

104种常见中药配伍总结,值得收藏!前人对于药物的配伍十分细致,因为配合适当,能取得更高的疗效。

现在略举数则,供作处方参考。

1.肉桂配合黄连:名交泰丸,能治心肾不交。

2.吴萸配合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3.干姜配合黄连:能除胸中寒热邪结。

4.半夏配合黄连:能化痰浊湿热郁结,宽胸止呕。

5.厚朴配合黄芩:能化脾胃湿热。

6.桂枝配合白芍:能调和营卫。

7.当归配合白芍:能养血。

8.当归配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9.蒲黄配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10.桃仁配合红花:能行血通经。

11.柴胡配合黄芩:能清肝胆热。

12.柴胡配合白芍:能疏肝和肝。

13.桑叶配合菊花:能清头目风热。

14.高良姜配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15.延胡索配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16.附子配合肉桂:能温下元。

17.黄柏配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

18.苍术配合黄柏:能治湿热成痿。

19.杏仁配合贝母:能化痰止咳。

20.半夏配合陈皮:能化湿痰。

21.神曲配合山楂:能消肉食积滞。

22.豆蔻配合砂仁:能健脾胃。

23.常山配合草果;能止疟疾。

24.龙骨配合牡蛎:能涩精气。

25.杜仲配合续断:能治腰膝痠疼。

26.天冬配合麦冬:能清养肺肾。

27.半夏配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闭。

28.女贞子配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

29.桑叶配合黑芝麻:名桑麻丸,能治肝阳头晕。

30.山药配合扁豆:能补脾止泻。

31.升麻配合柴胡:能升提中气下陷。

32.鳖甲配合青蒿:能滋阴退蒸。

33.乌梅配合甘草:能生津止渴。

34.苍术配合厚朴:能逐湿浊。

35.豆豉配合葱白;名葱豉汤,能通阳发汗。

36.皂角配合白矾:名稀涎散,能吐风痰。

37.木香配合槟榔:能疏肠止痛。

38.三棱配合蓬莪术:能消坚化痞。

39.枳实配合竹茹:能和胃止呕。

40.丹皮配合山栀:能清血热。

41.旋覆花配合代赭石:能平噫气。

42.丁香配合柿蒂:能止呃逆。

43.补骨脂配合肉果:名二神丸,能止脾肾泄泻。

14种中药配伍

14种中药配伍

14种中药配伍这14种中药配伍,医生都在用,30岁后的男女,建议收藏1、腰肌劳损——“专药”——杜仲+威灵仙2、尿酸高——“专药”——滑石+土茯苓3、手脚冰凉——“专药”——生姜+丁香4、胃溃疡——“专药”——鸡蛋壳+海螵蛸5、痛经——“专药”——山楂+向日葵籽6、脚趾长瘊子——“专药”——山豆根+板蓝根7、少白头——“专药”——生地黄+熟地黄8、口疮、口臭——“专药”——栀子+连翘9、胆囊炎——“专药”——茵陈+金钱草10、上肢疼痛——“专药”——桑叶+桂枝11、神经衰弱——“专药”——川芎+香附子12、腿抽筋——“专药”——炙甘草+芍药13、冻疮——“专药”——细辛+山楂14、尿结石——“专药”——海金沙+野菊花前人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其中有“一情”就是相互辅佐,即两味或几味药搭配,可产生协同作用,用以增进疗效。

哪些中药配伍是“中药组合”呢?下面列举几个组合。

补肾:枸杞+桑葚早在2000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

中医认为,桑葚有补肝益肾的功效,夏天饮用桑葚汁,不仅可以补充体力,还可提高性生活质量。

枸杞补肾生精的效果更为明显,它甚至被称为中国的“伟哥”,两者同食,是很多人的选择。

护肝:枸杞+败酱草肝脏是人体造血器官,也是身体中的“解毒器”,不仅可将毒素驱除到体外,还可以防御外邪的入侵。

因此,肝脏所起的作用相对来说更加重要,而传统医学中也有“五脏先补肝”、“补肝肾益筋骨”等说法。

败酱草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可帮肝脏减轻负担,而枸杞主治肝肾阴亏,可益精明目,两者搭配,是一种廉价而有效的护肝药物。

祛湿清热:百合+薏米夏季天气湿热,人们频繁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易患上暑湿感冒,而最适合的祛湿清热食疗方就是百合薏米粥。

百合可退湿热,还能润肺止咳,可以直接泡水喝,也可碾成粉冲泡代茶饮;薏米更是常见的食品,它能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药用功效也不容忽视。

活血化淤:田七+红花一般来说,患有冠心病的人多伴有血淤,另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或因外力使局部血脉不通,也会引起血淤,而血淤又会引发其他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配伍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常用中药配伍法常用中药配伍法1、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2、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3、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4、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

5、香薷得白扁豆则消暑。

6、黄芩得连翘则解毒。

7、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

8、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

9、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

10、桔梗得升麻则开提血气。

11、枳实得黄连则能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12、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豆鼓得山栀则懊浓。

13、白术得黄芩则安胎。

14、陈皮得白术则补脾。

15、人参得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16、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17、草果得山楂则消肉食,神曲得麦芽则能消食。

18、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19、砂仁得枳壳则宽中。

20、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

21、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

22、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

23、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

24、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得京墨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

25、大黄得芒硝则润下。

26、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渗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27、紫苏配黄连得竹茹则能止呕吐。

28、木香得槟榔则治后重。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

火结必要用大黄,枳壳枳实紧跟着。

寒结必要用巴豆,三棱莪术紧跟着。

实结必要用山甲,蝎子蜈蚣紧跟着。

调气必要用木香,摈榔元胡紧跟着。

透坚必要用牙皂,细辛辛夷紧跟着。

破血必要用桃仁,红花赤芍紧跟着。

脾胀必要用干漆,火麻郁仁紧跟着,暖胃必要用硫黄,丹参玉竹紧跟着。

腰疼必要用杜仲,续断艾叶紧跟着。

陷下必要用洋参,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紧跟着。

去虫必要用榧子,芜荑使君紧跟着。

顺气必要用香附,乌药腹毛紧跟着。

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紧跟着。

清心必要用黄连,连翘栀子紧跟着。

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黄绿豆紧跟着。

助脾必要用马前,虎骨猴骨紧跟着。

定痛必要用良姜,宿砂益智紧跟着。

治疥必要用斑(斑螫)麻(麻黄),大枫蓖麻紧跟着,治疮必要用神灯,艾绒乳(乳香)没(没药)紧跟着。

治疔必要用蒜灸,乌金(乌金膏,巴豆炒黑研细,用水调涂患处,以膏药贴之。

)菊花(内服甘菊汤,方见卷四疔疮门)紧跟着。

治邪必要用铜(自然铜)砂(避阳砂),良姜葛根紧跟着。

补气必要用党参,炙芪白术紧跟着。

补血必要用芎归,生地酒芍紧跟着。

补阴必要用熟地,山药萸肉紧跟着。

补火必要用肉桂,干姜附子紧跟着。

滋阴必要用黄柏,知母丹皮紧跟着。

(以上一药为君)麻黄杏仁疗寒嗽,芥子半夏紧跟着。

款冬紫菀疗虚嗽,百合五味紧跟着。

川乌草乌疗风痹,桂枝灵仙紧跟着。

黑姜吴萸疗翻胃,丁香胡椒紧跟着。

苍术麻黄疗风寒,羌活独活紧跟着。

川贝蒌霜疗火痰,苏子菔子紧跟着。

乌梅五倍疗虚脱,龙骨牡蛎紧跟着。

乌贼诃子疗带下,阿胶肉果(肉豆寇)紧跟着。

条参云苓疗阴虚,骨皮枸杞紧跟着。

霍香杷叶疗逆气,赤石滑石紧跟着。

芫花大戟疗水肿,牵牛防已紧跟着。

瓜萎天冬疗结胸,川贝川朴紧跟着。

苦参赤苓疗湿痒,蛇床白芷紧跟着。

槐花地榆疗崩漏。

荆芥秦艽紧跟着。

前胡元参疗头风,薄荷柴胡紧跟着。

白附天麻疗风痰,僵蚕郁金紧跟着。

桔梗豆
根疗喉风,牛子射干紧跟着。

三七莲子疗诸血,黄芩童便紧跟着。

黄芪(用生)防风疗自汗,枣仁麦皮紧跟着。

芦荟胡连疗阴热,泽泻车前紧跟着。

小茴川椒疗肾气,宿砂故纸紧跟着。

菖蒲柏仁疗心疾,茯神远志紧跟着。

葶苈桑皮疗肺喘,礞石朱砂紧跟着。

石膏知母疗热渴,香薷糯米紧跟着。

川楝茴香疗疝气,芦巴巴戟紧跟着。

升麻柴胡疗气陷,干葛潞党紧跟着。

扁豆薏苡疗泄泻,猪苓木通紧跟着。

土硷红糖疗菸毒(洋烟),大黄芒硝紧跟着。

(以上两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