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对烟草叶片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_张英昊

合集下载

烟草白粉病田间防效的试验研究

烟草白粉病田间防效的试验研究
调 查总叶数 × 9 Z1 0 0 % . ( 1 )
用 电子天平 ( O . 1 g ) 称取试验 药剂 , 用1 0 0 0 m L量杯 量水 , 采用山东 ws - - 2 0 人工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喷雾。
2 . 3 . 3 施 药 时间和 次数
对照区病情指数 3 . 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2 . 1 药剂
2 . 1 . 1 试验 药剂
质量分数 3 0 %的宁南霉素・ 戊唑醇悬浮剂 , 德强生物 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 . 1 . 2 对照 药剂
质量分数 8 %的宁南霉素水剂,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 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 2 5 %戊唑醇乳油, 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
司生产; 2 0 %三唑酮乳油, 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6 7 5
5 4

6 o o
1 5 0
2 试 验设 计和 安排

酮乳油
6 7 5
1 3 5
7 ( C K )
空 白对照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0 8 【 作者简 介】 刘晓波( 1 9 7 7 -) , 女, 黑龙江人 , 高级农 艺师, 研 究方向 : 农业技术推 广。
小 区面积 3 0 m 2 , 试验小区随机排列 , 试验重复 4次。
2 . 3 施药方法
2 . 3 . 1 使 用 方法
按 照小区面积量取用药量 , 配制母 液 , 再 按试验要求
兑水均匀喷雾 。
2 . 3 . 2 施 药 器械
病情指数 =
防 治 效 果 =
∑( 各 级 病 叶 数× 相 对 级 数 )
3 0 %宁南 ・ 戊唑 醇悬浮剂 3 0 %宁南 ・ 戊唑 醇悬浮剂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烟草白粉病是烟草上最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白粉菌引起。

它以灰白色的霉层覆盖烟草叶片和植株的表面,严重影响了烟草的生长和产量。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烟草白粉病的防治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对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支持。

一、烟草白粉病的病原特性烟草白粉病是由真菌类病原体白粉菌引起的,主要侵染烟草属植物。

该病害在潮湿、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易于爆发,病原菌通过孢子传播并在烟草叶片表面形成霉层,进而侵入叶片内部,繁殖寄生。

白粉病一般从叶片下表面初次侵染,斑块呈白色,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融合,叶面布满白粉。

病叶早期发病处有菌丝生长,霉层形成,病叶后期失去光滑光泽,叶面皱缩变形,对光合作用严重影响。

病叶经病程发育,最终裂纹枯焦脱落。

这样不仅影响了烟草叶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也影响了烟草的烟叶品质。

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针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造成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增强,使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现在农业科研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烟草白粉病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病品种选育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烟草遗传育种技术,农业科研人员正在努力培育出抗烟草白粉病的新品种。

这些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对烟草的损害,从而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害防治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对病原菌进行控制。

目前,农业科研人员已经筛选出一些对烟草白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菌,并将其应用于田间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合物,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和代谢来实现抗病的目的。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发的一种烟草病害,严重影响烟草产量和质量。

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烟草白粉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研究烟草白粉病的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对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白粉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分离和鉴定,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地区的白粉菌可能存在不同的生理和遗传变异。

通过构建白粉菌的遗传图谱和种群结构分析,揭示了其种群背景和演化历程,并为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研究人员对白粉菌与烟草的互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宿主抗性和病原菌侵染途径两个方面分析了烟草白粉病的互作机制。

近年来,报道了一些新的宿主抗性基因和白粉菌的致病因子。

通过研究发现烟草白粉病菌通过激素信号途径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调控对宿主进行侵染。

这些研究为揭示烟草白粉病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研究人员还利用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了烟草白粉病的遗传改良研究。

通过鉴定和利用具有抗病性的基因进行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成功培育出具有抗病性的烟草品种。

这些研究为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在病原菌的鉴定、宿主互作机制、分子机制以及遗传改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理解和防治烟草白粉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保障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烟草白粉病(tobacco powdery mildew)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烟草病害,该病害主要侵袭烟草的叶片和茎部。

烟草白粉病严重影响着烟草的生长和品质,给烟草产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近年来,对烟草白粉病的研究逐渐展开,以下将对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1. 烟草品种抗性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烟草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

通过对不同烟草品种的抗病性评价和基因分型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具有高度抗性的品种,并挖掘到多个与烟草白粉病抗性相关的基因。

这些研究为选育更为抗病的烟草品种提供了基础。

2. 白粉病发病机制研究:科学家们对烟草白粉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步骤。

研究发现,白粉病的引发依赖于一个复杂的信号系统,包括病原菌释放细胞外酶和毒素,以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反应。

了解白粉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3. 生物防治研究:为了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烟草生产的成本,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烟草白粉病。

研究表明,一些天然的微生物,如真菌和细菌,具有抑制白粉病菌的能力。

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一些具有防治白粉病能力的生物防治制剂。

4. 基因编辑技术在抗性育种中的应用:近年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烟草白粉病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植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对白粉病更强的抵抗力。

一些研究已经成功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高了烟草的抗性。

5. 环境调控研究:研究表明,光照、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子对烟草白粉病的发病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控环境因子来缓解白粉病的危害。

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可以降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速度,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病害抗性的品种筛选到病原菌的发病机制研究,再到生物防治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不断为控制白粉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烟草白粉病是由真菌类病原体引起的重要烟草病害之一。

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在烟草叶面上形成白色粉状物,随着病害的发展,烟草叶片逐渐变黄并枯死。

烟草白粉病不仅对烟草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研究烟草白粉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内外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烟草白粉病的发生机理烟草白粉病主要是由真菌类病原体引起的,常见的病原体有烟草白粉菌和烟草白粉真菌。

烟草白粉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有四种:(1) 空气传播;(2) 侵染土壤;(3) 通过种子;(4) 叶面吸附。

烟草白粉病感染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流等。

烟草白粉病发生的最适温度是20℃-22℃,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较易发生。

烟草白粉病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发生较多,这是因为这两个季节天气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

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措施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分为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个方面。

在物理防治方面,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减少烟草白粉病的发生。

例如,在温度和湿度不宜时,可以通过通风、加湿、降温等方式来减少烟草白粉病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在种植过程中使用防白粉病的覆盖物来防止病原体的侵染。

在生物防治方面,通过引入天敌昆虫或者使用真菌生物制剂来减少烟草白粉病的发生。

例如,在烟草田采用三星虫来控制烟草白粉病的发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化学防治方面,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来制约烟草白粉病的发展。

但是,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容易导致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因此,化学防治一般作为烟草白粉病防治的最后手段。

烟草白粉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烟草白粉菌,该病原体属于真菌门,菌丝呈现红棕色。

烟草白粉菌繁殖速度快,病害防治难度较大。

目前,关于烟草白粉病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烟草白粉菌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对烟草白粉菌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和侵染机制,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白粉病分级标准

白粉病分级标准

白粉病分级标准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主要侵害叶片和茎部,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对白粉病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管理,人们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白粉病分为不同的级别。

本文将按照白粉病的分级标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一级白粉病的一级病情表现为少量白粉菌丝在叶片上形成,但并未扩散至整个叶片。

叶片的基部可能有一些小斑点,但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整体生长不受明显影响。

二、二级二级白粉病病情较一级更加严重。

白粉菌丝开始扩散至整个叶片,叶片上形成较多的白粉。

叶片表面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

三、三级三级白粉病病情进一步加重。

白粉菌丝覆盖整个叶片,白粉呈现出较厚的覆盖层。

叶片上的白斑扩大,可能会融合成大片的白色斑块。

植物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叶片干燥、变黄、萎缩,极大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四、四级四级白粉病是最严重的病情。

白粉菌丝密布在整个叶片和茎部,形成厚厚的白粉层。

叶片表面几乎完全被白粉覆盖,形成大片的白色斑块。

植物叶片严重干燥、变黄、干枯,生长停滞,产量几乎为零。

根据以上分级标准,我们可以根据植物叶片上的白粉病病情,对其进行分级。

不同级别的白粉病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一级白粉病病情较轻,可以通过清除叶面的白粉菌丝、改善通风环境、适度增加施肥量等措施进行防治。

二级白粉病病情较为严重,可以进行局部剪除受感染的叶片,并进行药物喷洒等综合防治措施。

三级白粉病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进行整株剪除、烧毁等彻底的防治措施,以避免病害的进一步传播。

四级白粉病病情最为严重,防治难度较大。

除了整株剪除、烧毁外,还需要对种植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改善,以预防病害再次发生。

白粉病的分级标准对于科学有效地管理和防治该病害非常重要。

通过对不同病情的分级,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对于种植者来说,了解和掌握白粉病的分级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危害,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药剂对烟草白粉病环境相容性研究

不同药剂对烟草白粉病环境相容性研究

不同药剂对烟草白粉病环境相容性研究作者:万祖轩周晓玉王进张劲吴建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3期摘要为筛选安全、高效、低毒的烟草白粉病防治药剂,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试验对比10种常用杀菌剂对烤烟后期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10种药剂对烟草白粉病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中1.8%嘧肽·多抗水剂700倍液防治白粉病效果最佳,且未发生药害现象;50%甲基硫菌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次之;29%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最差。

该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烟草白粉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烟叶白粉病;杀菌剂;安全性;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086-02烟草白粉病(Erysiphe ciohoracearam Dc)俗称上硝、发白或下霜,是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通常老叶先发病,逐渐自下而上蔓延,严重时叶片全部脱落,仅留叶脉,在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

该病主要危害旺长期前后的烟株,多出现于底脚叶及下二棚叶,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片的正反两面和茎杆上着生一层白粉,染病叶烘烤后薄如纸,丧失经济价值[1],导致烟叶产量和质量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近年来,我国广东、云南等产区成为烟草白粉病的重要灾区,损失严重[2-5]。

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是目前国内外防治该病害的最有效办法。

目前,抗病品种较少,主要有广黄10号、G28等,但该品种推广较少。

化学防治是目前烤烟生产上最有效的病害预防措施,具有高效、速效、经济等多方面优势,受到农业工作者的广泛认可,一直是控制烟草白粉病的最重要手段[6-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被用于白粉病的防治,随后以三唑酮等为代表的三唑类杀菌剂取代了多菌灵的主导地位[8]。

目前,镇远县主栽烟草品种K326、南江3号等都不抗白粉病,如遇到长期降雨,或者长势过旺、烟株密度大、通风透光差的烟田发生该病害的风险较大。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烟草白粉病是烟草叶片上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其病原菌是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或国内白粉菌(Peronospora tabacina)。

它会导致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孢子堆,严重影响烟草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控制和防治烟草白粉病,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一、烟草抗白粉病品种的选育研究人员通过对白粉病的菌株进行鉴定和筛选,找到了一批抗白粉病的烟草品种。

并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转化等技术手段,将这些抗病品种的抗性基因转移到普通烟草品种中,培育出了一系列抗白粉病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为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人员对白粉菌和国内白粉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白粉菌和国内白粉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方式有所不同,对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敏感程度也不同。

这些研究结果为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病原菌的识别和检测技术的研发研究人员开展了病原菌的识别和检测技术的研发工作,包括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和基于核酸序列的检测方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菌的存在和种类,为病害的准确鉴定和防控提供了技术手段。

四、生物防治研究研究人员还进行了烟草白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探索了一系列生物防治措施。

利用益生菌、真菌等生物制剂对烟草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减轻白粉病的发病程度。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天敌昆虫对烟草白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化学药剂的合理应用虽然烟草白粉病的化学防治效果有限,但在病害暴发期间,仍然需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研究人员对烟草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和药剂的使用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方案。

这些研究成果为化学药剂的选用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在烟草白粉病的防治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这些研究成果为烟草白粉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对促进烟草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烟草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烟草病害,其对烟草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烟草白粉病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烟草白粉病致病菌烟草白粉病的致病菌为真菌类白粉菌属(Erysiphe spp.),主要以东方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小叶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偏好寄主。

不同种类的白粉菌具有不同的寄主偏好性,可以通过DNA分析和形态学鉴定确定。

二、烟草抗性机制研究烟草白粉病的发病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病原菌的感染能力,二是寄主的抗性。

研究烟草的抗性机制可以为烟草白粉病防控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目前烟草白粉病的抗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烟草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基因表达分析和基因功能鉴定等方法,鉴定出了多个与烟草抗性相关的基因,并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功能验证。

(2)免疫学研究。

利用ELISA等技术鉴定不同烟草品种对烟草白粉病的抗体水平预测其抗病性,为育种提供基础信息。

(3)化学防治研究。

采用代谢组学、气质联用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多个对白粉菌有毒性的物质,如甲基丙烯酰胺、丁酮和甲酸乙酯等。

三、防治策略研究目前烟草白粉病的防治主要有四个方面:(1)化学防治。

利用氟酰胺、甲氧基乙基邻苯醚和苯醚菌灵等市售农药进行喷雾,可抑制白粉菌生长。

但要注意防止农药残留。

(2)物理防治。

采用紫外线辐照、高温、热风等方法,可对白粉菌进行有效控制。

(3)生物防治。

开展烟草白粉病真菌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筛选出适宜的拮抗菌进行防治,如链格孢菌、杆菌等。

(4)遗传育种。

采用交配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进行品种改良,培育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为白粉病的有效遏制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烟草白粉病是烟草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对于防治该病害的研究尤为重要。

相关研究可借鉴其他作物疫病的治理方式,目前防治策略中以抗性育种和生物防治研究为重点,可望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白粉病是烟草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烟草病害之一。

本文将介绍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原菌、感病机制、遗传与分子调控、抗性机制以及防控措施等。

病原菌方面,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白粉菌属(Erysiphe spp.)的一种真菌。

不同的病原菌可能导致不同的病情,因此对白粉菌属中的具体物种进行鉴定与分类是十分重要的。

感病机制方面,烟草白粉病的发生与烟草植株、病原菌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互作密切相关。

病原菌通过形成菌丝,侵染宿主的上表皮细胞,导致细胞膨胀、色素沉积和细胞壁增厚等病征。

遗传与分子调控方面,烟草白粉病的遗传背景和分子调控机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烟草中存在多个与白粉病抗性相关的基因座位,并且这些基因与免疫反应、次生代谢物合成和细胞壁合成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

抗性机制方面,研究者们发现,烟草中的抗性机制涉及到多个抗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激发体表的免疫受体能够识别病原菌并引发细胞内免疫反应,以增强植物对白粉菌属的抗性。

一些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在烟草白粉病抗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防控措施方面,烟草白粉病的防控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遗传工程等方法。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效果持久的病害控制方法。

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多种对烟草白粉病具有抑制活性的微生物,如放线菌等。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多样性、感病机制和抗性机制,以及开发更有效的防控策略,为烟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结合遗传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性品种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烟草白粉病是由真菌古董菌属(Erysiphe)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烟草病害。

该真菌感染烟草植株的叶面和茎部,病害发生后,叶面上会覆盖一层白粉,导致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烟草的生长和产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烟草健康生产的提升,烟草白粉病的遗传、生态学、治疗和防控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遗传学烟草白粉病的发生受到多个基因的控制。

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烟草白粉病的遗传机制,并针对其中的抗病基因和感病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烟草白粉病的发生与植物对真菌的识别和抗击能力关系密切。

因此,对烟草白粉病的抗病性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为烟草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生态学生态环境是烟草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烟草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同一烟草品种对烟草白粉病的抵抗力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探究烟草白粉病生态学机制的过程中,也需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治疗目前,治疗烟草白粉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和植物提取物等三种方式。

化学药物是治疗烟草白粉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地面或喷洒等方式将药剂施用于叶面,通过杀菌或抑制古董菌属菌体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生物制剂则是利用一些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减轻或治疗烟草白粉病。

这种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同时也在治疗烟草白粉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植物提取物则是通过提取一些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酚类、黄酮类等,来减轻或治疗烟草白粉病。

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并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植物的生长。

防控防控烟草白粉病是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防控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控、化学防控和物理防控等三个方面。

生物防控是通过培育具有抗真菌能力的微生物,如拮抗细菌、放线菌等,来降低真菌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这种方法不仅减轻了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提高土壤质量。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烟草白粉病是烟草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严重影响着烟草的生长和产量。

白粉病的发生周期长、易传播等特点,让农民们对其防治感到头疼。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烟草白粉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就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病原菌研究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为烟草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DC.)Lam.。

这种真菌主要寄生于烟草的叶片表面,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繁殖,导致白粉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通过对病原菌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从而为白粉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病害发生机理研究病害的发生往往与病原菌的侵染力和寄主的抗病性相关。

研究人员通过对抗病基因和病原菌侵染机理的研究,发现一些烟草品种具有一定的抗病性,为烟草白粉病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研究人员还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手段,深入探讨了病原菌侵染烟草细胞的机制,为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防治策略研究针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筛选抗病性烟草品种,培育出一系列的抗白粉病品种,有效提高了烟草的抗病能力。

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系列的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有效控制了烟草白粉病的发生。

还通过改良栽培管理技术,在烟草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病害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四、环境因素对烟草白粉病的影响环境因素对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对环境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烟草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防治烟草白粉病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也加强了对烟草生长环境的管理,提高了烟草的抗病能力。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为烟草的健康生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烟草白粉病的防治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烟草病害,对烟草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随着对烟草白粉
病病原菌和抗病基因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介
绍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关于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研究者已经鉴定出白粉病菌属于真菌中的一种。

该病原菌
主要以无性生殖方式繁殖,但也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新的变异群体。

研究发现,烟草白粉
病菌的侵染主要依赖于气候、温度和烟草品种等环境因素,同时也和病原菌与寄主细胞之
间的互作关系密切相关。

研究者开始关注烟草抗病基因的鉴定和利用。

通过对多个烟草品种的鉴定和筛选,已
经发现了一些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技术手段,研究者成功地
鉴定出一些抗病基因,并且进行了基因定位和功能研究。

这些研究为培育具有高抗性的烟
草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遗传资源。

研究者还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索。

化学防治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关
于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研究者开始尝试利用生物
防治、遗传防治和生态防治等新策略来控制烟草白粉病。

生物防治包括利用拮抗菌、外源
基因免疫和RNA干扰等技术手段来抑制病原菌的侵染。

遗传防治则通过育种选择和基因转
化等手段提高烟草的抗病能力。

生态防治则侧重于改善种植环境和提高病害监测预警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烟草组织培养中的全息现象初探

烟草组织培养中的全息现象初探
丛[ 4 ] 。其 果穗为聚伞状果穗 ,潘可玉等在 烟草利用全息定域 留 种法 试验 中 验 证 了果穗与烟草植株在形态上存在 的全 息对应 关系, 符 合生物全息律 , 其结论 是使 用 中部 的种子 能使 烟草产 量高 、质量好 。 2 . 6 < 2 . 8 < 3 . 2 、2 . 8 < 3 . 4 < 3 . 8 ,都 是下部 的最大 ,中部 次之 ,上 部 最小。整体的上部酶 比活性小 ,对应叶片的叶尖部位形成的愈 伤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的酶 比活性小 ,其他中部和 中部 ,下部 和靠 近叶柄部 分 ,也是一一对应 的 ,由 此 可得 出多酚氧化酶活
外植体培养 2 周后。切口开始出现絮状疏松的浅黄绿色 性在诱导愈伤组织中部分与整体的酶活性有全息对应的关系的 的愈伤组织。在不同的外植体中,植株中、下部 、叶片的中 结论 。 部和靠近叶柄部分,较容易形成愈伤组织,而且形成的愈伤 2 . 2 . 3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 ( 见图 3 ) 组织 明显比上部大一些 ,这一点从外形上看与烟草植株十分 相似 。 2 . 2 不同外檀体愈伤组织 中生理指标 的测定结果 愈伤组织 生长 4 周 以后 , 对愈伤组织 中的苯丙氨 酸解 氨酶 、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和超 氧化物歧化酶进行活性测定 。 删 O 2 . 2 . 1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变化 ( 见 图 1 ) 圈 3 不 同外檀体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
文献标识鹤 :A
生 物全 息现 象 是 我 国著 名 青 年学 者 张颖 清 发 现 ,并 于 1 9 8 1 年首次提 出生物全 息律 ‘ 。生 物全 息律揭示了生物部分 与部分 、部分与整体之 间的全息对应性 ,生物上的一个部位相 比子整体 生物所对应 的部位 的病 理 、遗传或者生理 、生化等生 物学特性 , 趋 势大体相似 。关于生物全息 律在植物组织培养 中 的应用研究 ,前人也 已有部分工作 。有学 者对 烟草的全患律进 行 了试验研究 ,通过烟草全息定域 留种法进行 试验 ,测定了茎 围、株高、有效叶数、叶片大小、百叶干重和大田长势等一系 按一 尊 嘲瀚摧 赫 蚍朴 忡 ∞ 巾 列农艺性 状 ,成功验证 了烟草的全息律理论 日 】 ,但对 烟草组织 培养 中的全息现象的研究鲜有发现 。本文 以烟 草叶片为材料进 行植物组 织培养中的形态发生观察和生理 生化 指标 测定 ,旨在 进一 步证 实在植 物组 织 培养 中有关 实验形 态学 的生物 全息 现 象,起到减少选取外植体时的盲 目 性,提高器官诱导机率,指 导生产 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以烟 草植株 上 、 中、下部位 的叶片及 叶 片的上 、中、下 切块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 , 2 周后开始观察并记录 愈伤组织形成情况,4 周后对愈伤组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 定。 2螬果与分析 2 . 1 形态 学上 全患现象观察结果 生长 旺盛 的烟草植株 ,星金字塔形 ,而叶片的叶柄渐变小,形状: 与 植株及其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是由真菌Oidium neolycopersici引起的一种烟草病害,自20世纪以来,已在各地烟草种植区广泛发生,并造成了烟草生产方面的严重损失。

本文主要对烟草白粉
病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发生机理
烟草白粉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湿度、光照、土壤质量等,其中气
温和湿度是影响烟草白粉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真菌Oidium neolycopersici极易繁殖传播,因此,烟草白粉病在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害发生率较高。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在烟草种植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烟
草白粉病的发生率。

2. 保持通风透气。

在烟田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性,从而降低烟草白粉病
的发生率。

3. 定期清除秽土。

在烟田中,应定期进行清除秽土的工作,从而保持烟草生长环境
的干净整洁,降低烟草白粉病的发生率。

4. 喷施杀菌剂。

当烟草白粉病已经发生时,可以采用喷施杀菌剂等药剂的方法进行
防治。

总结
烟草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烟草病害,对烟草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预防和
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采用抗病品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性、定期
清除秽土、喷施杀菌剂等方法,从而实现烟草白粉病的有效防控。

烟草白粉病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研究进展

烟草白粉病研究进展袁华杨1方福平2胡贤锋2潘首慧3李翔宇4张玉波2*(1安顺市农业农村局,贵州安顺561000;2安顺学院,贵州安顺561000;3贵州省烟草公司安顺市公司,贵州安顺561000;4贵州中烟工业有限公司,贵州安顺561000)摘要烟草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菌引起的烟草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烟草叶片,导致烟叶受损,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使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烟草白粉病是严重制约烟草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阐述了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发病原因及发生特征,综述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烟草白粉病防治措施,并从抗病基因筛选、植物代谢产物开发、混合使用各类物质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烟草白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白粉病;病原菌;发生原因;发生特征;防治措施;展望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7-0070-04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4.07.01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on Tobacco Powdery MildewYUAN Huayang 1FANG Fuping 2HU Xianfeng 2PAN Shouhui 3LI Xiangyu 4ZHANG Yubo 2*(1Anshun Cit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Anshun Guizhou 561000;2Anshun University,Anshun Guizhou 561000;3Anshun City Company,Guizhou Province Tobacco Company,Anshun Guizhou 561000;4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Ltd.,Anshun Guizhou 561000)Abstract Tobacco powdery mildew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bacco diseases caused by specific parasitic fungi,which mainly harms tobacco leaves,damage tobacco leaves,and in severe cases,causes whole plant death,and lead to a decrease in tobacco yield and quality.Tobacco powdery mildew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gree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bacco.This paper elaborated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ic fungi of tobacco powdery mildew,summarized its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summarized agricultural control,chemical 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 and oth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tobacco powdery mildew,and put for-ward prospects from the aspects of disease resistant genes screening,development of plant metabolites,and mixed use ofvarious substanc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obacco powdery mildew.Keywordstobacco powdery mildew;pathogenic fungus;cause;characteristic;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prospect烟草白粉病是由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专性寄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1]。

烟田附近植物白粉病菌初步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烟田附近植物白粉病菌初步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烟田附近植物白粉病菌初步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作者:张开虹桑维钧刁朝强石春发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0年第02期摘要:煙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

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区等烟草基地对烟草周边白粉菌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形态学鉴定,并建立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系统发育树,确定相互间的亲缘关系。

此次共调查了烟田周边白粉菌植物16个科的30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8种;其次是豆科植物4种;调查的30种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菊科)、豨莶(菊科)、酸模叶蓼(蓼科)、短序铁苋(大戟科)、朴树(榆科)等5种植物发现有性型,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白粉菌属 Erysiphe、白粉菌属 Erysiphe、白粉菌属 Erysiphe,与ITS(ITS4/5)比对的结果一致;经构建几种白粉菌属植物种间ITS系统发育树表明,所采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不是同一个种,在分子亲缘关系上相关性不大。

关键词:烟草;寄主;白粉病菌;相关性;系统发育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20)02-0082-05国际DOI编码:10.15958/ki.sdnyswxb.2020.02.014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lant Powdery Mildew Near Tobacco FieldZHANG Kaihong1, SANG Weijun1*, Diao Chaoqiang2, SHI Chunfa2(1. 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 of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2. Guiyang Branch Company, Guizhou Tobacco Company, Guiyang, Guizhou 550002,China;3. Guizhou Southeast Institute of Forestry, Kaili, Guizhou 556000, China)Abstract:Tobacco powdery mildew is an obligate parasite, which is difficult to find its sexual state in the field, thus it is not very cleart how early tobacco powdery mildew infestation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bacco and the hosts, and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tobacco powdery mildew caused by the surrounding host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powdery mildew of tobacco surrounding plants in Guiyang, Qingzhen Kaiyang, Xiuwen, Gui'an New District and other place during one year, and preliminary identified powdery mildew and build plants rDNA-ITS phylogenetic tree to determine their relatives. A total of 30 plants in 16 families of Powdery mildew plants around the tobacco field were investigated,of which the family of Compositae was the most, 8 species; followed by 4 species of legumes. Among the 30 plant species surveyed, Bidens (Asteraceae), Herba Siegesbeckiae (Asteraceae), pale smartweed (Polygonaceae), short sequence iron pigweed (Euphorbiaceae), hackberry (Ulmaceae)have sexual types and Th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s were Sphaerotheca,Sphaerotheca,Erysiphe, Erysiphe, Erysiphe,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ITS (ITS4 / 5). The ITS phylogenetic trees constructed among several species of powdery mildew plants showed that the collected powdery mildew and the powdery mildew were not the same species, and there was little correlation in molecular kinship.Keywords:tobacco; host; powdery mildew; relevance; phylogeny烟草白粉病(Tabacco powdery mildew)是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引起的病害,主要靠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危害,在阴雨寡照天气下发生尤为严重,病斑初为黄褐色,近圆形,斑上覆白色粉状物,通常先发生于成熟叶片,叶脚向上逐渐蔓延,斑块扩大白粉布满整个叶片,叶片褪绿后枯死,严重时危害嫩茎,病叶烤后色暗且薄,丧失经济价值。

烟草白粉病症状图解

烟草白粉病症状图解

烟草白粉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属真菌性病害。

烟草白粉病病叶
一、发病症状
病害最显著的特征是叶片的正、反两面及茎杆上着生一层白粉。

初期被害叶片表面出现圆形小斑,叶片背面也产生毡状斑块,斑块叶片退绿、皱缩,最后变黄变褐枯死。

二、发病规律
(1)靠风,雨和昆虫传播到烟叶上。

(2)叶片发病后再向周围传播,形成再侵染。

(3)氮肥过多,烟叶生长过旺,种植密度大,田间管理差或少日照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控N增施K肥。

(2)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防治。

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喷雾,7天一次,
连续2次,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学农业与技术2016, V ol.36, No.221白粉病对烟草叶片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英昊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摘 要:烟草感染白粉病菌后,其光合、呼吸作用受到影响。

本实验对烟草叶片进行正常、轻度感染、重度感染分级,并对一些生理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感病后的烟草叶片较之正常叶片其生理指标都有显著的变化。

关键词:白粉病;烟草;影响;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3018
烟草,茄科烟草属 1a 生草本植物。

白粉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

本文通过实验揭示烟草白粉病菌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寄主组织发生的生理变化及症状产生的生化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所用烟草由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所选烟草叶片分:正常(未感染白粉病);轻度(感染白粉病面积<50%);重度(感染白粉病面积>50%)3个等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粉病对烟草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测定时光强为7.58×104lx,温度28℃,测定结果如下:
表1 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单位:umol·m-2·s-1)
处理光合速率
正常 2.4b
轻度 2.9a
重度 1.5c
注:Duncan’s test p=0.05
从表1看出,轻度感染的烟草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光合速率显著增加;重度感染的烟草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光合速率显著降低。

2.2 白粉病对烟草叶片呼吸速率的影响
表2 呼吸速率的测定结果(单位:umol·m-2·s-1)
处理呼吸速率
正常 1.8b
轻度 1.6b
重度 1.1a
注:Duncan’s test p=0.05
从表2中看出,轻度感染的烟草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其呼吸速率略有下降,差异不显著;重度感染的烟草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呼吸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

2.3 白粉病对烟草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表3 气孔导度的测定结果(单位:umol·m-2·s-1)
处理气孔导度
正常95b
轻度157a
重度152a
注:Duncan’s test p=0.05
从表3中看出,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的烟草叶片其气孔导度与正常叶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随着病情的加重,气孔导度又下降。

2.4 白粉病对烟草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表4 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单位:umol·m-2·s-1)
处理蒸腾速率
正常 1.45b
轻度 2.15a
重度 2.05a
注:Duncan’s test p=0.05
从表4中可以看出,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的烟草叶片其蒸腾速率与正常叶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2.5 白粉病对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5看出,轻度感染的烟草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叶绿素含量略高,差异不显著;随着病情加重,叶绿素含量又下降,重度感染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叶片。

表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单位:mg/g)
处理叶绿素含量
正常 1.8b
轻度 1.6b
重度 1.1a
注:Duncan’s test p=0.05
2.6 白粉病对抗坏血酸氧化酶含量的影响
表6 抗坏血酸氧化酶含量的测定结果(单位:ml/g·min)
处理抗坏血酸氧化酶含量
正常0.083b
轻度0.096a
重度0.099a
注:Duncan’s test p=0.05
从表6中可以看出,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的烟草叶片其抗坏血酸氧化酶含量与正常叶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蒸腾速率呈递增的趋势。

烟草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侵染寄主之后,通过吸收器吸收营养,菌丝在组织内生长和扩展,最后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而寄主组织也会因为病菌的侵入发生一系列酶促性的保卫性生化反应[1]。

实验发现,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平行下降的趋势,由此可推断气孔导度的降低可能是蒸腾速率降低的原因之一,蒸腾速率的变化与气孔导度的变化呈正相关,都影响光合作用。

轻度感染与重度感染的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其抗坏血酸氧化酶含量略有升高,差异显著,说明抗坏血酸氧化酶在烟草对白粉病侵染产生的应激反应中有积极作用,可能促进某些抑菌物质的生成,从而抑制病菌的扩展,使植物保持抗病性。

参考文献
[1] 李敏权,张自和,柴兆祥等.紫花苜蓿白粉病病原菌鉴定[J].甘
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37(3):303-306.
作者简介: 张英昊(1977-),女,山东单县人,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