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教育》开发社区特色课程教材 促进社区文化繁荣发展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技能,促进社区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整合社区资源的意义、社区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以及推进社区教育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整合社区资源的意义1.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社区资源包括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等,如果这些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就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社区可以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开办托管班、义务教育课程等,学校可以提供教育设施和专业教师资源,家庭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参与到社区教育中,从而形成协同合作,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2. 促进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整合社区资源可以促进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使各项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满足居民的多元化教育需求。
通过社区资源整合,可以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科技创新等活动,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3. 促进社区发展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区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社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促进社区的繁荣和进步。
1. 教育资源分散目前,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大多分散在不同的单位和组织中,各自为政,相互独立。
这样一来,就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也很难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可以打破各种壁垒,把社区教育资源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
3. 教育需求多样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的教育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建设日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其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社区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社区教育资源的充分发展和有效利用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创建和谐社区。
本文将从社区教育资源的概念、开发模式和利用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社区教育资源的概念社区教育资源是指在社区内组织、利用和开展的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
它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设施、教育机构、教育技术、教学资料等。
社区教育资源的核心是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不仅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包括继续教育、文化教育和社区服务等。
二、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1.教育设施建设社区教育设施建设是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基础。
在社区建设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和配置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
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多功能化和共享化的原则,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教育机构建设社区教育机构是社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区中设立各类教育机构,如社区学校、职业培训中心、教育辅导机构等,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培训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水平;通过制定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案,提高学员的学习成效。
3.社区教育网络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
社区可建立社区教育网络平台,提供在线教育课程和资源,通过网络学习,让社区居民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
此外,社区教育网络平台也可作为师资培训的平台,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
三、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1.教育培训社区教育资源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教育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
在社区中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如学科补习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兴趣爱好培训班等,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以及社区内的居民组织分享经验和知识,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社区教育项目教学目标

社区教育项目教学目标
社区教育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研究的机会,
并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希望能够改善
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以下是该项目的教
学目标:
1. 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社区教育项目旨在向参与者提供各种
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加他们的综合能力。
这包括培养参与者的
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
2. 强化职业能力:社区教育项目还旨在提升参与者的职业能力。
通过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课程,参与者能够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
的竞争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3.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社区教育项目也关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提供健康教育和运动课程,参与者可以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并改变不良生活惯。
4. 增进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社区教育项目为参与者提供了一
个与其他居民互动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
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和合
作项目,参与者可以研究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建立深入的社交
关系。
5. 增加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社区教育项目还致力于促进参与
者对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
通过提供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表演,参与者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根据社区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我
们将密切关注参与者的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调整项目内容,以确保最佳的教育效果。
通过社区教育项目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
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
实验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03.13
•【字号】沪教委终〔2024〕2号
•【施行日期】2024.03.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
目的通知
沪教委终〔2024〕2号
各区教育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16〕4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23〕24号)以及《上海市终身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沪教委终〔2022〕2号)等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能力,根据本市终身教育工作年度目标和发展要求,经过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确定2024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委托项目5个、社区教育实验重点项目33个、社区教育实验一般项目103个,现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希望各区教育局、各有关单位加强指导,推进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序开
展。
各实验项目申报单位在实验过程中要开拓创新、注重研究,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实验内容,努力为本市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示范。
附件(略):1.2024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委托项目名单
2.2024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重点项目名单
3.2024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一般项目名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24年3月13日。
上海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新教材高频考点(高分题)(带答案解析)

上海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新教材高频考点(高分题)(带答案解析)1、社工单选题(综合能力)(共80题)1.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解决社区内高龄独居老人照顾问题,采用跨专业合作模式,由社会工作者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护士组建团队,共同发起“与爱同行”助老服务项目。
关于该团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跨专业团队磨合时间比较短B.跨专业团队容易沟通合作C.跨专业团队适用于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D.跨专业团队容易形成团队核心凝聚力【答案】C【解析】个案管理适用于复杂的个案服务对象。
对于特殊的服务对象,单纯的社工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需要跨专业团队集中智慧,利用多元资源解决问题。
2. 关于社会工作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以假设演绎法为逻辑基础B.问卷调查和观察法是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C.行动研究是社会工作研究的独有方法D.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也可以是结果的应用者【答案】D【解析】A 项,定量研究主要进行演绎推理;定性研究不一定事先设定研究假设,其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
B 项,问卷调查是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观察法是定性研究方法。
C 项,行动研究是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方法。
3. 下列服务内容中,体现社会工作“建构社会资本”功能的是()。
A.为老旧小区取资源进行适老化改造B.为居民组织公益活动培育共同体意识C.为肢体残障人士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D.为社区居民开展法律培训维护社区秩序【答案】B【解析】社会资本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存在的,人们基于信任、情感、共同体意识而形成的相互信赖和支持性的关系。
社会工作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和长期培育,使人们之间建立或增加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增加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增进人们之间信任,有助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
4. 社会工作者小郝在某初中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下列服务内容中,属于“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的是( )。
A.协助学生制订学业发展规划B.对有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辅导劝诫C.帮助患病学生链接医疗资源D.为学生们举办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答案】B【解析】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
2024年上海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含答案)

2024年上海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社会工作者在安置社会工作中要避免的工作态度是()。
A.安慰B.鼓励C.怜悯D.承认2.由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构成的、在社区居民需要时能起到支持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是()。
A.社区支持网络B.社区组织网络C.家庭支持网络D.社区行政网络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
A.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B.社会工作实践的方法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个人价值的集中体现4.根据罗夫曼的分类法,为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而完成的具体工作称为()。
A.过程目标B.任务目标C.分配资源目标D.提升素质目标5.强调运用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是()。
A.个案方法B.小组方法C.社区方法D.社会工作行政方法6.对流浪儿童提供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不包括()。
A.类家庭B.政府教育C.家庭寄养D.教育培训7.下列属于职业康复的是()。
A.提供需要特殊安置的就业机会B.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帮助残疾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C.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利,使其在住房、食物、婚姻家庭等方面得到公平的待遇,有适合其生存的必需条件D.帮助残疾人获得经济自立能力或得到社会保障8.针对妇女建立的社区社会支持网络中,帮助有类似需求或需要的服务对象建立互助小组,使她们能以自助助人的方式相互支持,这样的支持网络是()。
A.妇女自助互助支持网络B.妇女志愿者支持网络C.社区紧急支援网络D.社区需求支持网络9.社会工作对于“服务”的理解是()。
A.社会工作者的谋生手段B.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C.本职工作以外的志愿活动D.类似于宗教的慈善活动10.“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的含义是()。
A.在环境中解决个人的问题B.个人的问题产生于环境中C.个人的问题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D.个人的社会性问题与环境有关,个人的生理问题与环境无关11.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是()。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复习重点试题(含答案)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复习重点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是指()。
A.医疗康复B.教育康复C.职业康复D.社会康复2.社会救助的特征不包括()。
A.社会救助的长期性B.权利义务的非直接对应性C.救助对象的限制性D.救助手段的多样性3.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A.资金B.人力C.资源D.关系4.对流浪儿童提供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不包括()。
A.类家庭B.政府教育C.家庭寄养D.教育培训5.在人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个时期,它是自我辨识与认定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发展不利者,将阻碍以后人生各时期心理社会危机的克服,这一时期也被称作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是()。
A.婴儿期B.儿童期C.青少年期D.老年期6.社会工作一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在青少年成长的微观、中观、宏观的环境中,()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
A.同辈群体B.家庭C.学校D.社会7.对于流浪儿童、《儿童权利公约》倡导()。
A.由政府集中管理B.有机构负责儿童成长C.回归家庭和社区D.由学校负责8.社会工作者在安置社会工作中要避免的工作态度是()。
A.安慰B.鼓励C.怜悯D.承认9.社会工作又可称为()。
A.社会服务B.社会福利C.社会安全网络D.社会保障10.安置社会工作中,安置对象主要是指()。
A.儿童B.老年人C.退役士兵D.残疾人11.()不属于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
A.监管功能B.矫正功能C.服务功能D.教育功能12.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的角色?()A.服务提供者B.支持者C.倡导者D.资源争取者13.残疾人工作模式应该把残疾视为一种社会建构,干预的重点要考虑社会因素。
社区工作总结: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社区工作总结: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2023年,社区的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社区的文化建设对于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证社区健康发展的关键。
为了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培养社区居民良好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2023年,我们将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课程,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学习。
例如,开设艺术、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课程,提升居民的艺术修养;开设心理健康、亲子教育等课程,提升居民的家庭教育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优质图书、期刊、报纸等阅读资源,鼓励社区居民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社区活动是增进社区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在2023年,我们将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社区文艺演出、民俗节庆、书画展览等。
这些活动可以提供给社区居民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社区文化的繁荣。
此外,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我们还将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文化之夜、外国文化展等活动,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社区内得到展示,拓宽居民的文化视野。
三、倡导文明礼仪和文化自信2023年,我们将通过倡导文明礼仪和文化自信,培养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培养居民的优雅仪态和社会公德。
我们将加强文化自信教育,鼓励居民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拥抱当代文化,加强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四、构建和谐社区环境和谐的社区环境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3年,我们将通过改善社区环境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我们将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社区的道路、照明、绿化等设施条件。
同时,我们将注重社区的环境整治,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鼓励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我们将重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完善社区的治安设施,加强社区的巡逻和安防工作,维护社区的安宁和稳定。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建设素质社区的礼赞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环境中,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以社区为基础,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区成员为宗旨。
社区教育不仅关注个体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更注重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社区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对社区功能和效益的认可,也是促进社区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重要一环,它对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社区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区教育有助于提升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自身的文化特点和特殊需求。
社区教育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群体的学习和发展要求,促进社区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繁荣。
其次,社区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区教育注重培养社区居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供交流、合作和共享的平台,社区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最后,社区教育有助于增进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社区教育提供的全面发展机会和学习资源,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知识、技能和文化的需求,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社区教育还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和社交网络,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二、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社区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终身学习、文化艺术、健康养生等多个方面。
终身学习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社区教育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从幼儿到老年人的各类教育服务。
不仅有普及基本知识、提高技能的形式教育,还有培养素质、丰富生活的兴趣教育。
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社区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为社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文化艺术是社区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社区是文化传承和创造的重要阵地,社区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居民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通过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览、比赛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和氛围。
电大一网一《社区工作专题讲座》形考任务三-100分

仙游工作站《社区工作专题讲座》形考任务三-100分
题1:根据福建省数字办制定的信息化社区达标指标体系要求,信息化社区由低至高设一星、二星、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5个级别。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2: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联动型社区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3:社区教育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德威(Deway,1915)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并进行了实验。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4: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A.对。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答题及答案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答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之前必须制订小组工作计划书,在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必须及时撰写()。
A.小组活动评估报告B.小组活动记录C.组员考勤表D.组员鉴定表2.以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则认为个人不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社区环境、制度、政策影响了人们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要从()的角度去调整各种关系。
A.社区环境B.社会制度C.社会结构D.社会政策3.下列哪一项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素?()A.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B.救济物资C.心理辅导D.社会政策4.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是指()。
A.社会工作服务的人数增加了B.社会工作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C.弱势群体的人数扩大了D.贫困群体扩大了5.下列贫困救助领域个案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个案工作方法可以为贫困者提供差异化的、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个人服务B.个案工作要有统一的工作方法、程序和步骤,要规范化、系统化C.个案工作方法能有效地帮助救助对象缓解贫困所带来的精神和心理问题D.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救助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帮助6.社会工作者的研究者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是()。
A.研究人员B.兼职做研究C.研究助理来源D.对服务对象的研究评估7.社会工作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
A.心理咨询B.心理治疗C.聚焦于人与环境互动的心理问题D.精神疾病的治疗8.下列不属于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工作内容的是()。
A.优待B.抚恤C.安置D.社区矫正9.安置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主要需求表现在哪个方面?()A.为其提供就业权益保障B.展开心理治疗C.进行能力拓展D.提供政策分析10.服务对象的“自决权”意味着()。
A.社会工作者不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B.服务对象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C.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出于善意代替服务对象进行重要决策D.所有服务对象都必须自我决策11.强调运用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是()。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生活、工作、社交的重要场所。
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促进社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社区文化建设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社区文化建设是落地生根的文化建设,是居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形成和培育的重要依托。
良好的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推动社区的繁荣与发展。
二、营造和谐社区文化氛围1.开展文化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文化展览、书法绘画比赛、戏曲演出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倡导文明礼仪:通过制定社区行为准则,倡导居民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3.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如义务清扫、社区环境整治等,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促进社区文化资源共享1.建设多功能文化中心:在社区内建设多功能文化中心,丰富社区文化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2.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策划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读书分享、文化讲座等,让社区居民有机会学习、分享与交流。
3.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引入优质的文化资源到社区,如图书馆、剧院、美术馆等,让社区居民可以方便地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四、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1.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民俗节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增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开设社区教育课程,如健康养生知识、心理健康辅导等,提升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3.培养公民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意识,倡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
五、发挥社区文化品牌作用1.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挖掘和整合社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社区文化品牌,吸引人们关注和认同。
社区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及细则

一、规划目标社区教育是指通过社区组织和参与,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
社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社区居民的素质提升,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在未来三年的发展中,本社区教育的目标如下:1.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建设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机会,包括公益讲座、书法班、音乐培训等,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强化职业培训:针对社区居民的职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职业培训课程,提高居民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技能,推动社区的经济发展。
3.提升社区互动:通过社区教育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邻里之间的友谊和社区的和谐发展。
二、发展策略1.制定多样化的课程计划: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兴趣,制定多样化的课程计划,包括文化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等,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吸引力。
2.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如社区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3.建立专业团队:招募专业的教育从业者,建立专业团队,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借助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加强宣传推广:通过社区公告栏、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学习机会,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5.与相关机构合作:积极与相关机构(如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活动,拓展学习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培训项目。
三、实施细则1.开展社区教育需求调查:在规划实施前,进行居民需求调查,了解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2.制定课程计划:根据居民的需求和调查结果,制定每年的课程计划,包括各类课程的时间安排和学习内容。
3.招募专业教师:通过招募或委托合作的方式,组织专业教师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确保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4.定期评估和调整:每年进行一次社区教育的评估,了解居民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2019第6期下(总第304期)Z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社区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许多社区都表现着蓬勃的生命力,探索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与路径,能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实现教育提纲的要求。
社区教育以社区为根,立足于社区经济产业的构成,结合社区实际建设情况,与社区当地文化融合发展。
一、立足社区经济发展社区教育是社区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的生产物,与社区经济建设的生产规模、速度和水平相互制约。
建立具有社区特色的教育形式,与社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融合,形成良性的循环。
茅山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也是高效农业特色镇。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高效农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形成了一大批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产品:葡萄、桑葚、茶叶、苗木、中草药、猕猴桃等,高效农业突破5万亩。
在推行高效农业的同时,茅山镇更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全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相继创建了“丁庄”“老方”牌葡萄、“永兴”苗木、“东方紫”系列桑葚干红、红酒、“容宝”牌茶叶等众多品牌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茅山镇社区教育中心充分利用茅山镇农业产业优势资源,先后成立了“丁庄葡萄小镇”、“江苏省高水平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丁家边桑椹”、“城盖茶业”、“蔡门草坪”“东霞有机水稻”等12家教育服务“三农”基地,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立足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可以创设独特的社区教育形式,发挥社区教育的特色。
二、结合社区发展现状社区教育的发展一定要结合社区实际发展和建设的情况,促进社会的建设和个人的发展。
虽然茅山镇是江苏省的重点镇,在社区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社区发展不平衡,社区发展的意识不够,社区的保障条件没有做到位等。
因此社区教育的发展要做到兼顾所有区域、满足居民的需求、积极开展活动。
一是进行资源的整合,近年来茅山镇积极培养和壮大特色农业主导产品,支持产业和特色品牌,创建了实践基地和展示平台,结合“田间农校”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社区发展方案报告促进社区繁荣的方法与措施

社区发展方案报告促进社区繁荣的方法与措施社区是一个人们聚居并生活在一起的地方,社区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为了促进社区的繁荣,制定一个有效的社区发展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将介绍一些推动社区繁荣的方法和措施。
一、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修建和改善道路交通网络:社区的道路交通网络是社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通过修建新的道路、改善现有道路的状况以及增设交通标志和信号,可以提升社区的交通流畅度,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物流的顺畅。
1.2 建设便民设施:社区的便民设施包括超市、医院、公园等,这些设施的布局和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便利性。
同时,加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长期有效。
1.3 发展绿化环境:社区的绿化环境是衡量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种植花草树木、修建公园绿地等,可以提升社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加强社区教育和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和文化建设是社区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2.1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社区应当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和教育培训机构等。
同时,鼓励教育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2.2 丰富文化活动: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传统节日庆祝等,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交流。
2.3 建立社区图书馆和文化中心:社区图书馆和文化中心是居民获取知识和文化资源的重要渠道。
建立这些设施,并加强其运营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三、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社区的经济发展是社区繁荣的重要基础。
以下是一些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措施:3.1 吸引投资和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企业入驻社区,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同时,鼓励本地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升社区经济的竞争力。
幼儿园社区教育课程 幼儿园社区教育

幼儿园社区教育课程一、概述幼儿园社区教育是指利用社区资源,通过社区活动和教育课程,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
社区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拓展幼儿园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为幼儿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幼儿园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二、需求分析1. 社区环境幼儿园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社区的环境特点。
要了解社区的人口情况、教育资源、文化氛围等基本情况,同时要对社区内的公共设施、文化活动中心、公园等场所有充分的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社区情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社区教育工作。
2. 家长需求幼儿园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家长的需求。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对幼儿的教育非常关心。
幼儿园社区教育课程要与家长进行密切交流,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让家长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共同为孩子的教育努力。
3. 幼儿需求幼儿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需求是开展幼儿园社区教育课程的关键。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各种信息和知识,他们还需要锻炼、互动和表达的机会。
社区教育课程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成长特点和需求,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让幼儿在社区教育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1. 课程定位幼儿园社区教育课程应立足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注重社区环境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力求发挥社区资源的优势,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独立、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素质。
2. 课程内容(1)社区资源课程: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实地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幼儿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2)社区亲子活动课程: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增强家庭情感,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3)社区文化活动课程:举办各种传统文化和艺术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和参与社区文化生活,提高幼儿的文化修养。
(4)社区义务劳动课程: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摘要】社区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
整合社区资源对推进社区教育意义重大,可以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益。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加强资源整合与利用可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推动多元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
提升服务水平是提高社区教育影响力的重要路径。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是关乎社区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的关键因素。
未来社区教育应积极拓展创新思路,更好地服务居民需求,助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教育不仅影响个人成长,也关系社会进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不仅造福社区居民,也将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社区教育、整合社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社区教育资源、多元发展、师资队伍、服务水平、重要性、发展方向、社会意义1. 引言1.1 社区教育的重要性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社区教育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促进资源共享。
通过社区教育,可以发挥社区各方的力量,共同为社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社区教育能够带动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技能,促进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社区教育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传承。
通过教育活动,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区的繁荣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将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1.2 整合社区资源对推进社区教育的意义整合社区资源对推进社区教育的意义在于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服务效率。
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而整合社区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互联,打破信息壁垒,让社区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服务。
社区教育课程设计

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一、社区教育课程的特点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其课程与传统的学校教育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别性,而这个特别性归根结底也是由社区教育活动的特点打算的。
(一)社区教育课程具有明确的效劳性社区教育课程是为社区教育活动而设计,而社区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养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进展,即效劳社区,效劳居民。
因此,作为社区教育的有效媒介———社区教育课程,在设计中也要表达出这一效劳性目的,让社区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让群众从中受益。
(二)社区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社区教育课程是在对社区居民的学习意愿做调查问卷的根底上而开发设计的,因此,它有很强的针对性。
比方:在对象上是针对老年人还是未成人而设计?是针对下岗人员还是外来人员而设计?在内容上是针对提高居民生活技能还是增加素养?是家庭理财还是防盗防骗等。
(三)社区教育课程具有相对的时效性由于社区教育课程是为解决社区目前面临的问题,满意社区居民当前的需要而设计的,所以具有肯定的时效性。
比方:针对社区外来人口急遽增长、环境卫生状况较差而开设的流淌人员环境意识养成教育课程,随着小区卫生状况好转或流淌人员的削减可能就会被其他类课程代替。
(四)社区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专题性社区教育课程往往是为了答复社会或社区热点问题,解决某个详细问题而设计的,在课程构成上以一个个方块组成,形成一个个小专题,其内容不具备长期性和连续性。
专题性课程,针对性强,短小精悍,构成了社区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
(五)社区教育课程具有动态的生成性社区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开放性教育,和社会生活严密相联,由于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新奇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学习需求不会一成不变,会不断更新,因此,社区教育课程需要随着人们思想变化的状况不断进展调整和更新,这样才有生命力和活力,才能表达出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可见,社区教育课程在开发和设计时呈现出动态化的生成性。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中开展的一种全方位的、持续性的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区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而整合社区资源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教育资源。
本文将分析整合社区资源对于推进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措施。
整合社区资源对于社区教育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他们获取教育资源的重要场所。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可以在社区内建立起统一的教育平台,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贴近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社区资源的整合可以增加社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社区资源涵盖了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如学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志愿者等。
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可以使教育活动涉及更多的领域和层面,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加社区居民对于教育的参与度。
整合社区资源可以发挥各类资源的优势,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
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各具特色,整合后可以形成资源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态势。
学校可以提供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图书馆可以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社区志愿者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
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可以提供更加综合和全面的教育服务,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了推进社区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整合社区资源。
建立社区教育联盟或合作机制。
通过组织各类教育机构、社区组织和居民代表等参与,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负责资源整合和教育活动的组织。
加强资源共享和交流。
各类资源单位可以通过合作协议或共享协议,将自己的资源开放给其他单位使用,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的目标。
可以开展教育资源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各类资源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意识培养。
社区居民应被视为整合社区资源的主体,他们应该主动参与到社区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
可以通过开展居民教育培训、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培养居民的教育意识和参与能力。
整合社区资源是推进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社区特色课程教材促进社区文化繁荣发展——宝山区罗店镇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编写乡土教材的实验项目作者: 王霞波张勇时间: 09/04/2012摘要:宝山区罗店镇党委、镇政府重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加强社区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开展《民俗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学习产品中的开发》实验项目,使居民村民了解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关键词:镇民俗文化资源;新农村文化建设;社区教育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村社区作为构成整个社会的两大基础组织之一,学习型社会也必然包括学习型的农村社区。
学习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既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目前,罗店镇有21个村委会,14个居委会,区域人口12万人,其中居民人口5万人,农业户口1万人,外来人员6万人。
2007年罗店彩灯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宝山区罗店镇(龙船文化)被文化部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罗店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抓住机遇和挑战,提出《民俗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学习产品中的开发》实验项目课题研究,在居委村委和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传承中华文明和美德教育,以点带面,取得了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实施《民俗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学习产品中的开发》实验项目的背景及意义宝山区罗店镇最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的主要依据是罗店镇是江南古镇,建市至今有700多年历史,而且罗店镇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店划龙船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店彩灯。
罗店镇党委、镇政府对罗店龙船文化、彩灯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
宝山龙船源于明代,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
1984年、1985年罗店彩灯在国内和荷兰、比利时展出。
1992年罗店镇为继承和弘扬“民间艺术灯彩”这一文化遗产,举办了“罗店镇首届元宵灯会”。
罗店镇党委政府领导重视龙船文化、彩灯文化教育活动,建立了龙船文化保护组织机构,制定了龙船文化、彩灯文化发展规划,成立了罗店龙船文化展示馆,连续举办了八届龙船文化节、五届罗店彩灯节,对罗店镇龙船文化及相关文化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和系统的收集整理、归档。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学习研究当地镇志村史,学习研究当地民情风俗、民间文学故事等,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编写社区教育教材,使居民、村民了解镇和居委村委经济社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积极传承古镇的优秀传统,发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罗店精神。
同时组织居民、村民和青少年开展热爱“魅力家乡”、“我爱我家”活动,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创建学习型文明社区活动中去,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罗店镇社区教育委员会会同罗店成人中等学校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通过课程、教材、课件、网络平台和媒体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载体,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和印发宣传学习资料,对社区居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通过开发社区特色课程教材,实施实验项目,对社区居民施以影响。
二、结合镇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结合地区经济文化类型,加入实用性的内容所开发的社区特色课程和教材,有其强烈的生命力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镇民俗文化资源特色课程和教科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乡土民族文化知识,还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类型,加入了实用性的内容必将受到居民和青少年的欢迎。
在建设学习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考虑5个因素,文化认同的地域性,学习载体的乡土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资源的复杂性,教育和学习形式地多样性。
开发校课程教材,将各民族的多样文化和对自然的态度,将保护环境与弘扬地方文化相结合,找到了当地文化的“根”。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尊重,也带动了居民和青少年对赖以生存的周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近年来,挖掘罗店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精品,形成罗店社区教育的本土学习产品,并通过学习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教育,用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滋润罗店社区教育,激活罗店古老的文脉传承,促进地区各类人群的融合。
社区教育的本土化、区域性决定了编写课程教材的原则,真实反映民俗文化资源的特色课程和教材,利用和发挥了当地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势,降低了社区教育成本,方便了居民和青少年学习,拓展了社区教育的内涵。
三、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与实践2007年,划龙船、罗店彩灯已被列入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罗店镇划龙船作为端午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罗店镇划龙船、罗店彩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已成为黄浦江流域唯一保留的龙船表演的民俗文化。
罗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可谓成效显著,但其传承和发展前景依旧堪忧,特别是如何发挥龙船、彩灯在传承民俗文化上的作用,为此,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因地制宜、喜闻乐见和寓教于乐的原则,提出了龙船文化、彩灯文化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形式“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宅、进家庭”的总要求。
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和罗店成人中等学校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开发社区特色课程教材,实施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与实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3—2011.5)1.调查罗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区居民生活的关联和影响。
2.调查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本项目涉及的研究动态,确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6—2012.5)1.加强师资、志愿者队伍培训。
邀请罗店镇彩灯艺人来校座谈,研究探讨罗店彩灯的历史、制作方法与工艺,基本确定《罗店彩灯制作工艺》教材框架。
开展师资、志愿者队伍培训,提高教师和志愿者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开展罗店彩灯制作的实践。
通过幼儿园“小手牵大手”的方法,组织家长、孩子开展彩灯制作的亲子活动,既让家长和小朋友了解彩灯是罗店的一张文化名片,通过活动又增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亲情,激发家长、孩子对家乡民俗文化的求知欲。
同时对中小学生开展罗店彩灯历史的介绍和罗店彩灯制作方法的传授,让孩子们了解罗店镇的历史文化,增强孩子们对家乡的感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与非沪户籍孩子间的融合。
3.举办彩灯制作比赛活动。
我们组织本镇社区家庭、学校系统学生参加罗店彩灯制作大赛,增进罗店镇地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罗店历史文化的了解,强化青少年“罗店人”意识。
2012年1月,罗店镇社区教育委员会举办彩灯制作大赛,罗店镇有360户家庭和800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分初赛和决赛两场进行。
初赛共收到1160件参赛彩灯作品,决赛从初赛360件参赛彩灯作品中,评出一等奖4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4个、创意奖3个、优秀组织奖4个、优秀指导奖4个。
树立了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营造了良好的社区舆论氛围。
涌现了许多感人思想和事迹。
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如舒永福、唐秀英、周士浩、楼成芳等,也有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如郭嘉俊、王子谦、江海波、朱铭皓、赵雅雯等。
外来务工家庭的李书奇、黄宇轩、徐如婷、郑浩杰等,他们与罗店镇本地家庭的谢韵雯、朱奕雯、许铭哲、高宇蕾等家庭互帮互学,不仅精心制作作品,而且还增进友谊,加强团结。
同时在探索彩灯文化进社区,扎制彩灯和举行彩灯制作大赛的过程中,在学校层面如申花幼儿园、金锣号幼儿园、小天鹅幼儿园、美兰湖幼儿园、罗店中心校、罗南中心校、罗店中学、罗南中学、陈伯吹中学、罗店成中的师生参加;在居委村委层面如罗溪居委、祁南居委、古镇居委、向阳居委、东南弄村、金星村、四方村等单位积极的参与了,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极大的支持。
4.注意实施效果,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社区居民在开展学习中的感受与需求,适时调整教育的方法、手段与形式,以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项目实施,提升社区居民的民俗情感。
项目组成员收集、整理、统计推进实验项目工作的各类资料,积累经验。
着手罗店彩灯文化的学习产品《罗店彩灯制作工艺》的初稿编写。
5.成立民间艺人名师工作室,推进罗店民俗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学习产品中的开发实验。
2012年4月12日,成立了彩灯制作名师工作室,聘请民间艺人朱玲宝担任负责人,另有25名彩灯制作志愿者共同参与工作室的各项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整理阶段(2012.6—2012.9)1.实验项目开展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民众的广泛重视,项目组成员及时进行资料处理,边实验边总结,写出结题报告。
2.形成《罗店彩灯制作工艺》正式教材,为今后创建社区教育特设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2012年5月,完成镇校本教材《罗店彩灯制作》编印工作。
在开发社区特色课程教材的过程中,民间艺人朱玲宝老先生的无私奉献外,张勇、杨微波、高琴等老师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同时也涌现出了像赵丽芳、金丽燕、陈正美、朱莉娜、杨微波等一批优秀指导老师。
3.着手罗店龙船文化的学习产品开发。
(拟作为下一届实验项目)。
四、发展思考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
当今是一个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时代,提高居民社区教育的参与度,努力构建和谐社区,着力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增强社区归属感、认同感与凝聚力,提升社区教育的文化品位已显得刻不容缓。
上海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公正、责任、包容、诚信”八个字的价值取向。
我们要弘扬现代上海城市精神,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以此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社区核心竞争力。
这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地区影响力;也有助于地区的和谐稳定。
2.继续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搞好社区教育乡土教材的选编和教学,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结合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实际,认真组织编写乡土教材。
对居民和青少年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生产知识的传授和劳动技能的培养,把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这样不仅克服了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弊端,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居民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对素质教育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3.加强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罗店地区活跃着一支掌握本土民间文化各类技艺的骨干队伍,在民众中有着一定的影响。
社区教育委员会和成人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支骨干队伍,要在各居委、村委和中小学校等积极招募志愿者,学习掌握各类本土民间文化壮大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员队伍。
其次,要积极启动编写《罗店龙船文化》等一批乡土课程教材工作。
另外,组织力量查阅镇志村史,积极收集和整理民俗文化资源资料文章、故事、人物传记、图片和文物等,为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文明成果,开发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和教材夯实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1.马仙玉.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党政干部论坛.2011.(03)2.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3.谭志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11.(04)(作者系宝山区罗店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罗店成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