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1.1 主要施工验收规范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作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CT506-2000《建筑给水聚丁烯(PB)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B50268-97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52-9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16899-97《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CJJ/T29-98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CT504-99《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工程技术规程》JB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B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2 企业技术标准《工业设备与管道绝热施工工艺》《离心泵安装工艺》《中低压离心式通(引)风机安装工艺》《整装锅炉安装工艺》《电气明配钢管施工工艺》《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交流电动机检查和接线试运行工艺》《10kV及以下变电所安装工艺》《封闭式母线槽安装工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采暖管道安装施工工艺》《高层建筑管道试压工艺》《空调水系统管道施工工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安装工艺》《管道压力试验标准》《沟槽式连接管道安装工艺》《普通碳素钢管道手工电弧焊接工艺规程》《风机盘管机组安装工艺》《风管系统与组合式空调机漏风量测试工艺》1.3 检验标准除了执行以上国家的最新标准外,我公司还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技术资料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最终确保工程质量的优良。

轴流通风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轴流通风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轴流通风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各类轴流式通风机的安装工程,包括一般通风换气用轴流式通风机、锅炉轴流式通风机、矿井轴流式通风机、隧道轴流式通风机及其他用途轴流式通风机(如冷却塔用轴流式通风机)等。

在安装前,需要掌握有关设备安装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参数表、施工图纸、供货商提供的安装或装备详图、安装运行和维护手册、基础要求、载荷、紧固件等资料。

同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施工标准规范,如《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98、《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HG-2000、《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HG-93、《一般用途轴流式通风机技术条件》GB/T-91.参加轴流式通风机安装作业人员主要包括设备安装工程师、钳工、电工、电焊工、气焊工、起重工、架子工等,人员数量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期要求配置。

上述各作业工种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相关作业的上岗操作证。

在设备和材料方面,施工用的辅助材料如型钢、电焊条、垫铁、地脚螺栓等,应使用厂家指定产品,非指定产品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的材质证明及合格保证。

风机润滑油(脂)等应按风机说明书要求选用,一般由建设单位供应。

风机备品备件应按原设备装配图型号选用,并应对材质外观质量、尺寸等进行测量检查。

在施工机具和测量器具方面,需要准备吊机、卷扬机、倒链、电焊机、电气焊工具、千斤顶、各类扳手、拉马、铁锤、铜棒等施工机具,以及水准仪、框式水平仪、游标卡尺、塞尺、钢板尺、百分表、线坠、连通管等测量器具。

以上测量器具必须具有相关单位检验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并批准安装方案。

同时,风机基础施工必须完毕并符合中交条件,设备具备交付条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能满足安装和试运要求,施工道路和水电等满足施工要求,各类施工机具、测量器具等可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基础验收、开箱检查、安装初拆卸、清洗、找正等步骤。

工业机电安装工艺标准

工业机电安装工艺标准

工业机电安装工艺标准一、安装准备工作在开始安装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安装计划、准备安装工具和材料、以及进行技术培训等。

安装准备工作是确保整个安装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

二、基础施工及验收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前,必须确保基础设施施工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

这包括设备基础、电气设施、管道设施等。

基础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设备开箱检查在设备到达现场后,应进行开箱检查,以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损坏。

开箱检查应由供应商和安装团队共同进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四、设备搬运及安装根据安装计划,将设备从包装箱中取出并搬运到安装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设备的重量、尺寸和形状,确保安全搬运。

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根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手册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确安装。

五、管道与阀门安装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管道和阀门的安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对于管道安装,应确保其稳固、无振动,并做好防泄漏措施。

阀门安装时应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便于维护和操作。

六、电气与仪表安装电气和仪表的安装包括电线、电缆、电器元件、控制仪表等。

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维护和升级。

对于控制仪表的安装,应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七、调试与试运行在所有设备和线路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这个过程中,应对每一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试运行可以检测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八、安全与质量检查在整个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安全和质量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安全检查应包括设备的安全性、操作安全、消防设施等。

质量检查应涵盖设备的性能测试、线路检查、阀门和管道的质量等。

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安装团队,以便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

九、工程验收与交接当所有设备和系统都已通过调试和试运行,并且已进行了必要的安全和质量检查后,可以进行工程的验收与交接。

验收过程应由业主方、供应商和安装团队共同参与,以确保所有设备都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标准。

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

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

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1. 引言设备安装是指将设备按照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的过程。

设备安装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设备安装的一致性和标准化,制定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是必要的。

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各类设备的安装工艺,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

3.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3.1 确定安装位置和布局在安装设备之前,需要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局。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备的要求,并考虑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的便捷性。

3.2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包括但不限于螺丝刀、扳手、电钻、焊接设备等。

3.3 熟悉设备安装说明书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要仔细阅读设备安装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

4. 安装步骤4.1 确定设备基础安装设备之前,需要先确定设备的基础是否满足要求。

基础包括设备的底座、支撑物等。

如果基础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修整或重新构建。

4.2 安装设备主体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将设备主体放置在安装位置上。

要保证设备主体的水平度和稳定性。

4.3 连接设备管路将设备需要连接的管路进行连接。

要保证管路的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4.4 安装控制系统根据设备的要求,安装相应的控制系统。

连接控制系统的电缆和传感器,并进行调试。

4.5 进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工作。

包括设备的功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运行稳定性等。

5. 安装质量控制为了保证设备安装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5.1 检查安装符合要求在安装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设备安装符合要求。

包括设备位置、布局、连接等。

5.2 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

通过对设备的功能测试和参数调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3 进行设备验收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验收工作。

通过对设备的性能测试和运行稳定性的观察,确认设备的质量。

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电梯工程部分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设备、材料要求:2.1.1机房机械设备的规格、数量必须符合图纸要求,且完好无损。

2.1.2承重钢梁和各种型钢的规格、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1.3若主机、发电机基座使用的钢板制作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20mm。

限速器、钢带轮基座使用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2mm。

且所有钢板表面要平整、光滑。

2.1.4焊接采用普通低碳钢电焊条,电焊条要有出石合格证。

安装用的机螺丝、膨胀螺栓、水泥等规格、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

2.2主要机具:倒链、钢丝绳扣、水平尺、线坠、钢板尺、盒尺、电、气焊工具、电焊机、扳手、鎯头、撬扛、钢锯、电锤、塞尺等。

2.3作业条件:2.3.1机房间窗要齐全,地面干净,照明符合有关要求,且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2.3.2机记建筑结构必须符合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地面孔洞的位置、大小要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2.3.3吊装机器的挂钩要符合设计要求。

2.3.4若机器在地面上安装时,地面一定要抹平、抹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1钢梁安装前要刷防锈漆(交工前再刷一道)。

3.2.2按安装图确定钢梁位置。

3.2.3安装曳引机承重钢梁,其两端必须放于井道承重墙上(或承重梁),深入长度应与墙(或梁)外皮齐。

如曳引机承重钢梁长度不足,其深入长度应保证至少超出墙(或梁)的中心线2cm 以上,且不应小于7.5cm 。

在曳引机承重钢梁与井道承重墙(或梁)间垫δ≥16mm ,面积大于接触的钢板。

根据不同条件,选下列安装方法之一进行安装:3.2.3.1钢梁安在机房楼板下:在井道顶层高度能满足国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的条件下,钢梁宜安于楼板下,并将钢梁与楼板浇成一体(图3.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职业技能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职业技能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职业技能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需要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施工准备、机械基础、材料、金属结构制作和焊接基础、设备安装工艺过程、质量检查、安全文明施工、信息技术和行业动态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要求可以参考表1.表1列出了机械设备安装工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包括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施工图及技术资料的识图能力,复杂工程图的理解能力,常见机构的知识,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机械零件的性能、机械润滑剂、金属材料及其分类、金属材料的性能、钢的热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常用金属材料、金属的腐蚀及防腐方法、非金属材料及其分类、金属结构制作加工方法、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基础、焊条电弧焊、气焊与气割的基础知识、设备安装施工一般工艺、设备的开箱检查及基础验收、地脚螺栓和垫铁、基础放线与设备划线等方面的知识。

机械设备安装工还需要了解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就位及初平、设备的拆卸、清洗和装配、设备的找正、找平和二次灌浆、机电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的资料、设备的性能试验、设备的验收、班组管理基本知识、施工工艺、方案编制基础知识、成品保护基本知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需要了解进度管理基础知识、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成本管理基础知识、节能降耗的措施与方法、对低级别工培训的目标和度量、常用检测器具、联轴器找正对中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机械设备安装工还需要了解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常识、职业健康知识、建筑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危险源辨识相关知识等方面的知识。

机、水泵安装26)能够进行大型风机、水泵的安装工艺27)能够进行大型风机、水泵的试运转及精度检验28)能够了解中型桥式起重机的构造5中型桥式起重机安装29)能够进行中型桥式起重机的安装工艺30)能够进行中型桥式起重机的试运转及精度检验31)能够了解金属的构造及分类6金属容器安装32)能够进行金属的安装工艺33)能够进行金属的试运转及精度检验34)能够了解电梯的构造及分类7电梯安装35)能够进行电梯的安装工艺36)能够进行电梯的试运转及精度检验37)能够了解回转窑的构造8回转窑安装38)能够进行回转窑的安装工艺39)能够进行回转窑的试运转及精度检验40)能够进行附属管道的安装工艺9附属管道安装41)能够进行附属管道的试运转及精度检验42)能够进行桁架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工艺10桁架结构制作与安装43)能够进行桁架结构的试运转及精度检验安全生产防护用品使用知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预防和处理安全隐患的方法及措施、一般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紧急救护的方法是机械设备安装工必须掌握的知识。

起重运输机械安装工艺标准

起重运输机械安装工艺标准

起重运输机械安装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通用桥式、门式起重机固定带式运输机、板式运输机,螺旋运输机等。

2. 施工准备2.1主要机工具:千斤顶、手锤、板手、砂轮机,电焊机,氧一乙炔工具,钢板尺,钢卷尺拉力计,汽车吊、钢丝绳,过眼冲等。

2.2作业条件2.2.1对大型、特殊、复杂的起重设备的吊装,应制定完善的吊装方案;当利用建筑结构柱、梁等作为吊装的重要承力点时,必须经结构计算,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2.2.2起重设备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设备技术文件齐全;2.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且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3.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4.起重机地面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预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表面的平面度均应符合设计和安装的要求;2.2.3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和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准备,并作出合理安排。

2.2.4工程施工前,其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和内部粉刷等工程应基本完工,当必须与安装配合施工时,可按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有关的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应已完工,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应清除干净。

2.2.5当气候条件不适应设备安装的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2.2.6连续运输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结构构件应有规定的焊缝检查记录和预装检查记录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2.站房、基础、预埋件、预埋螺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2-96)的有关规定。

2.2.7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基础,支承建筑结构的实测资料,确定连续运送主要设备的纵、横向中心线基础沉降标高点,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

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艺原则毛正荣出处:更新时间:2023年05月31日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艺原则1.主题内容与合用范围本原则规定了通用机械设备旳基础验收、设备就位、找正和找平旳施工技术规定和操作工艺。

本原则合用于通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2.引用原则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旳阐明书、技术文献和设计图纸。

3.施工程序:基础验收和处理→设备开箱检查→设备搬运→安装就位→找平、找正→预留孔灌浆→精找、紧固地脚螺栓→填写安装记录、签证→二次灌浆。

4.基础验收和处理4.1基础复查验收条件4.1.1基础施工单位在基础上放出中心线、标高线、地脚螺栓或预留孔中心线。

4.1.2基础表面及预留孔已清理洁净,模板已拆除。

4.1.3基础施工单位已向建设单位提交基础验收资料。

4.2基础复验程序4.2.1基础核验应由监理或建设单位代表、基础施工单位代表、安装施工单位代表参与,核验旳记录应由三方代表签字。

4.2.2对基础旳坐标位置、标高、外形尺寸、水平度、预埋地脚螺栓或预留孔等旳质量和偏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并作好记录,基础尺寸和位置容许偏差见下表(表1)。

表1 基础尺寸和位置容许偏差表项次项目容许偏差(mm)1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2 不一样平面旳标高-203 平面外形尺寸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凹穴尺寸 ±20-20+204 平面旳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旳部分)每米 5全长 105 垂直度每米 5全长 106 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20中心距(根部和顶部) ±27 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 ±10深度+20孔壁铅垂度每米 108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标高+20中心位置 ±5水平度(带槽旳)每米 5水平度(带螺纹孔旳)每米 24.2.3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偏差超过容许偏差或质量达不到设计规定,应会同设计单位、基础施工单位、监理或建设单位,根据实际状况,约定处理措施,制定处理方案。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机械装配标准与方法第一节零部件的清洗一,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二, 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1,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2,对中,小型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3,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4,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5,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一喷联合清洗.三, 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四, 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五, 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入深度应小于0.2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入.六, 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七,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螺栓,键,定位销的装配一, 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2,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3,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压拉伸法和加热法;钢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4,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5,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在厚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2个相同垫圈.二, 不锈钢,铜,铝等材质的螺栓装配时,应在螺纹部分涂抹润滑剂.三, 有预紧力要求的螺栓连接,其预紧力可采用下列方法测定:1,应利用专门装配中的扭力扳手,电动或气动扳手等,直接测得数值.2,测量螺栓拧紧后伸长的长度Lm(图1)应按下式计算:Lm=Ls+P0/CL式中 Lm—螺栓伸长后的长度(mm);Ls —螺栓与被连接间隙为零时的原始长度(mm);P0 —预紧力为设计或技术文件中要求的值(N)CL —螺栓刚度,可按本规范附录十四的规定计算.图1 伸长后的螺栓四, 装配精制螺栓和高强度螺栓前,应按设计要求检验螺孔直径的尺寸和加工精度.五, 高强螺栓在装配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和处理被连接件的结合面;装配时,结合面应干燥,不得在雨中装配.六, 高强螺栓及其紧固件应配套使用.旋紧时,应分两次拧紧,初拧扭距值不得小于终拧扭距值的30%;终拧扭距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下式计算: M=K(P+△P)·d式中 M—终拧扭距值(N·m);P—设计预拉力(KN);△P—预紧力损失值,宜为预拉力值的5%—10%(KN);K—扭距系数,可取0.11—0.15;d—螺栓公称直径(mm)七, 装配扭剪型高强螺栓应分两次拧紧,直至将尾部卡头拧掉为止,其终拧扭距可不进行核算.八, 现场配制的各种类型的键,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尺寸和精度.键用型钢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88N/mm2.九, 键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键的表面应无裂纹,浮锈,凹痕,条痕及毛刺,键和键槽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和尺寸在装配前均应检验.2,普通平键,导向键,薄型平键和半圆键,两个侧面与键槽应紧密接触,与轮毂键槽底面不接触.3,普通楔键和钩头楔键的上,下面应与轴和轮毂的键槽底面紧密接触. 5,切向键的两斜面间以及键的侧面与轴和轮毂键槽的工作面间,均应紧密接触;装配后,相互位置应采用销固定.十, 销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销的型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有关连接机件及其几何精度经调整符合要求后,方可装销.3,装配销时不宜使销承受载荷,根据销的性质,宜选择相应的方法装入;销孔的位置应正确.4,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销和销孔,装配前检查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宜采用其总接触面积的50%-75%.5,装配中,当发现销和销孔不符合要求时,应铰孔,另配新销;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应在设备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或空运转实验合格后进行.第三节联轴器装配一, 凸缘联轴器(图2)装配时,两个半联轴器端面应紧密接触,两轴心的径向位移不应大于0.03mm.图2 凸缘联轴器二,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图3)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图3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1联轴器外形最大尺寸D(mm)两轴心径向位移(mm)两轴线倾斜端面间隙s(mm)710.040.2/10002~480951061300.051601902244~62503154004755~76000.1三, 弹性柱销联轴器(图4)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图4 弹性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2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mm)两轴心径向位移(mm)两轴线倾斜端面间隙s(mm)90~1600.050.2/10002~3195~2002.5~4280~3200.083~5360~4104~64800.15406~8四, 弹性销轴齿式联轴器(图5)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图5 弹性柱销目齿式联轴器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3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mm)两轴心径向位移(mm)两轴线倾斜端面间隙s(mm)78~1180.080.5/10002.5158~2600.14~5300~5150.156~8560~7700.210860~11580.2513~151440~16400.3五, 齿式联轴器(图6)装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规定.2,联轴器的内,外齿的啮合应良好,并在油浴内工作,其中小扭距,低转速的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锂基润滑脂》的ZL-4润滑脂,大扭距,高转速的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齿轮油》的HL20,HL30润滑油,并不得有漏油现象.图6 齿式联轴器齿式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4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mm)两轴心径向位移(mm)两轴线倾斜端面间隙s(mm)170~1850.30.5/10002~4220~2500.45290~4300.651.0/10005~7490~5900.9680~7801.27~10六,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图7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图7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梅花形弹性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5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mm)两轴心径向位移(mm)两轴线倾斜端面间隙s(mm)500.11/10002~470~1050.15125~1700.23~6200~2300.32600.36~8300~4000.350.5/10007~9七, 当测量联轴器端面间隙时,应使两轴窜动到端面间隙为最小尺寸的位置.第四节制动器装配一, 盘式制动器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制动盘的端面跳动不应大于0.5mm.2,同一副制动器两闸瓦工作面的平行度不应大于0.5mm.3,同一副制动器的支架端面与制动盘中心线平面间距离h(图8)的允许偏差为±0.5mm;制动器支架端面与制动盘中心平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0.2mm.4,闸瓦与制动盘的间隙应均匀,其值宜为1mm.5,各制动器制动缸的对称中心与主轴轴心在铅垂面内的重和度△值不应大于3mm.(图9)图8 盘式制动器支架1-支架;2-筒体;3-闸瓦;4-制动盘中心面;5-制动盘图9 盘式制动器瓦块式制动器装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制动器各销轴应在装配前清洗洁净,油孔应畅通;装配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2,同一制动轮的两闸瓦中心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mm. 3,闸座各销轴轴线与主轴轴线的铅垂面M-M间的水平距离b的允许偏差为±1mm.4,闸座各销轴轴线与主轴轴线水平面N-N的垂直距离h的允许偏差为±1mm.5,闸瓦铆钉应低于闸皮表面2mm;制动梁与挡绳板不应相碰,其间隙c值应小于5mm.6,松开闸瓦时,制动器的闸瓦间隙s应均匀,且不应大于2mm.7,制动时,闸瓦与制动轮接触良好,平稳;各闸瓦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与制动轮接触不得小于80%.8,油压或气压制动时,达到额定压力后,在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196MPa.图10 瓦块制动器1—闸瓦;2—制动轮;3—制动梁;4—卷筒三, 带式制动器(图11)各连接销轴应灵活,无卡住现象;摩擦内衬与钢带铆接应牢固,不得松动.铆钉头应埋于内衬内,其铆钉头与内衬表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mm;制动带退距ε值应按表6选取.图11 带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退距ε值表6制动轮直径D(mm)制动带退距ε(mm)100~2000.83001400~5001.25~1.5600~8001.5第五节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一, 在常温下装配时应将配合面清洗洁净,并涂一薄层不含二硫化钼添加剂的润滑油;装入时应均匀,不得直接打击装配件.二, 纵向过盈连结的装配宜采用压装法.压装设备的压力,宜为压入力的3.25-3.75倍;压入或压出速度不宜大于5㎜/s.压入后24h内,不得承受负载.压入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xi= Pfmax·π·df·Lf·μ式中 Ca,Ci——系数,由现行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过盈配合计算和选用》GB5371-85表4中查得;Qa——包容件直径比;Pxi——压入力(N);Pfmax——最大结合力(N);df——结合直径(mm);Lf——结合长度(mm);μ——摩擦系数qi——被包容件直径比;va——包容件泊松比;vi——被包容件泊松比——最大过盈量(mm);Ea——包容件弹性模量;Ei——被包容件弹性模量;三, 用液压充油法装配配合件时,应先按技术要求检查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当无规定时,其粗糙答应在Ra1.6-0.8μm之间.对油沟,棱边应刮修倒圆.四, 横向过盈连结的装配宜采用温差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热包容件时,加热应均匀,不得产生局部过热.未经热处理的装配件,加热温度应小于400℃;经过热处理的装配件,加热温度应小于回火温度.热装的最小间隙,可按表7选取.加热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tr——包容件加热温度;Ymax——最大在过盈值;Δ——最小装配间隙;α2——加热线膨胀系数;d——配合直径;冷,热装最小间隙表7配合直径d(mm)≤33~610~18 18~30 30~50 50~80最小间隙(mm)0.003 0.006 0.O10 0.018 0.030.050.059配合直径d(mm)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500最小间隙(mm)0.069 0.079 0.090.1010.1232,冷却被包容件时,冷装的最小间隙可按表7选取,冷却温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t1—被包容件冷却温度;α1—冷却线膨胀系数;五, 温差法装配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检查装配件的相互位置及相对尺寸.加热或冷却均不得使其温度变化过快;并应采取防止发生火灾及人员灼伤或冻伤的措施.第六节滚动轴承装配一, 装配滚动轴承前,应测量轴承配合尺寸,按轴承的防锈方式选择适当的方法清洗洁净;轴承应无损伤,无锈蚀,转动应灵活及无异常声响.二, 采用温差法装配滚动轴承时,轴承被加热温度不得高于100℃;被冷却温度不得底于-80℃.三,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或箱体孔的配合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于部分式轴承座或开式箱体,部分接合面应无间隙;轴承外圈应与轴承座在对称中心线的120°范围内与轴承盖在对称中心线90°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并应采用0.03mm塞尺检查,塞入长度应小于外圈长度的1/3.轴承外圈与轴承座或开式箱体的各半圆孔间不得有夹帮现象.各半圆孔的修帮尺寸应符合表8的规定.滚动轴承装配修帮尺寸表8四,轴承与轴肩或轴承座档肩应紧靠;园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与轴承肩的间隙不得大于0.1mm.轴承盖和垫圈必须平整,并应均匀地紧贴在轴承端面上.当设备技术文件有规定时,可按规定留出间隙.五, 装配轴两端用径向间隙不可调的,且轴的轴向位移是以两端盖限定的向心轴承时,应留出间隙c(图12).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留出间隙可取0.2-0.4mm.当温差变化较大或两轴中心距L大于500mm时,其留出间隙可按下式计算:C=L·α·△t+0.15式中 c—轴承外圈与端盖间的间隙(mm);L—两轴承中心距(mm)α—轴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宜取α为12×10-6(1/℃);△t—轴工作时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图12 轴承装配间隙c六,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向游隙应按表10调整;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在装配时,均应检查其轴向游隙,并应符合表9或表11的要求.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表9滚动轴承的游隙表10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表11七, 向心轴承,滚针轴承,螺旋滚子轴承装配后应转动灵活.当采用润滑脂的轴承时,装配后在轴承空腔内应加注65%-80%空腔容积的清洁润滑脂,但稀油润滑的轴承,不得加注润滑脂.第1.7.7条单列向心球轴承,向心推力圆锥滚子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装在轴颈上和轴承座内的轴向预紧程度,应按轴承标准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执行.第七节密封件装配一, 使用密封胶时,应将结合面上的油污,水分,铁锈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二, 压装填料密封件时,应将填料圈的接口切成45°的剖口,相邻两圈的接口,应错开大于90°.填料圈不宜压的过紧,压盖的压力,应沿圆周均匀分布.三, 油封装配时,油封唇部应无损伤,应在油封唇部和轴表面涂以润滑剂;油封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把密封唇部紧压在主轴上(图5.9.3),不得装反.油封在壳应可靠地固定,不得有轴向移动或转动现象.四, 装配O形密封圈时,密封圈不得有扭曲和损伤,并正确选择预压量.当橡胶密封圈用于固定密封和法兰密封时,其预压量宜为橡胶圈直径的20%-25%;当用于动密封时,其预压量宜为橡胶圈直径的10%-15%.五, 装配V,U,Y形密封圈时,支承环,密封环和压环应组装正确,且不宜压得过紧;凹槽应对着压力高的一侧,唇边不得损伤.六, 机械密封(图13)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规定:图13 油封结构1—主轴;2—密封唇部;3—拉紧弹簧;4—金属骨加;5—橡胶皮碗图14 机械密封结构1—防转销;2—静环密封圈;3—静环;4—动环;5—弹簧1,机械密封零件不应有损坏,变形;密封面不得有裂纹,擦痕等缺陷.2,装配过程中应保持零件的清洁,不得有锈蚀;主轴密封装置动,静环端面及密封圈表面等,应无异物,灰尘.3,机械密封的压缩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4,装配后用手盘动转子应转动灵活.5,动,静环与相配合的元件间,不得发生连续的相对转动,不得有泄漏.6,机械密封的冲洗及密封系统,应保持清洁无异物.七,防尘节流环密封,防尘迷宫密封(图15)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尘节流环间隙,防尘迷宫缝隙内应填满润滑脂(气封除外).2,密封缝隙应均匀.图15 防尘节流环和防尘迷宫密封第八节试运转一, 设备试运转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管路等均应全部施工完毕,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其中,设备的精平和几何精度经检验合格;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2,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3,对大型,复杂和精密设备,应编制试运转方案或试运转作规程.4,参加试运转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掌握作规程及试运转作.5,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干净,设备附近不得进行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作业.二, 设备试运转应包括下列内容和步骤:1,电气(仪器)纵控制系统及仪表的调整实验.2,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和加热系统的检查和调整试验.3,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整试验.4,空负荷试运转,应在上述1 至3项调整试验合格后进行.三, 电气及作控制系统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进行,设备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2,按电源的类型,等级和容量,检查或调试其断流容量,熔断器容量,过压,欠压,过流保护等,检查或调试内容均应符合其规定值.3,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有关电气系统调整方法和调试要求,用模拟作检查其工艺动作,指示,讯号和联锁装置应正确,灵敏和可靠.4,经上述1 至3项检查或调整后,方可进行机械与各系统的联合调整试验.四, 润滑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清洗后,其清洁度经检查应符合规定.2,按润滑油(剂)性质及供给方式,对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剂;油(剂)性能,规格和数量均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4,干油集中润滑装置各部位的运动应均匀,平稳,无卡滞和不正常声响;给油量在5个工作循环中,每个给油孔,每次最大给油量的平均值,不低于说明书规定的调定值.5,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应按说明书检查和调整下列各项目:1,油压过载保护;2,油压与主机启动和停机的联锁;3,油压低压报警停机讯号;4,油过滤器的压差讯号;5,油冷却器工作和停止的油温整定值的调整;6,油温过高报警信号.系统在公称压力下无渗漏现象.五, 液压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在充液前,其清洁度应符合规定.2,所充液压油(液)的规格,品种及特性等均应符合图纸和说明书的规定;充液时应进行多次开启排气口,把空气排除干净.3,系统应进行压力试验,系统的油马达,伺服阀,比例阀,压力传感器,压力继电器和蓄能器等,均不得参与试压.试压时应先缓慢升压到表12的规定值,保持压力10min,然后降至公称压力,检查焊缝,接口和密封处等,均不得有渗漏现象.液压试验压力表12系统公称压力P(Mpa)≤1616~31.5>31.5试验压力1.5P1.25P1.15P4,启动液压泵,进油(液)压力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泵进口油温不得大于60℃,且不得低于15 ℃;过滤器不得入空气,调整溢流阀(或调压阀)应使压力逐渐升高到工作压力为止.升压中应多次开启系统放气口将空气排除. 5,应按说明书规定调整安全阀,保压阀,压力继电器,控制阀,蓄能器和溢流阀等液压元件,其工作性能应符合规定,且动作正确,灵敏和可靠.6,液压系统的活塞(柱塞),滑块,移动工作台等驱动件,在规定的行程和速度范围内,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换向和卸压不得有不正常的冲击现象.7,系统的油(液)路应通畅.经上述调试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六, 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及其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加热和电气及控制等系统,均应单独调试检查并符合要求.2,联合调试应按要求进行;不宜用模拟方法代替.3,联合调试应由部件开始至组件,至单机,直至整机,按说明书和生产作程序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各转动和移动部分,用手盘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②,安全装置(安全联锁),紧急停机和制动(大型关键设备无法进行此项试验者,可用模拟试验代替),报警讯号等经试验应正确,灵敏,可靠.③,各种手柄作位置,按扭,控制显示和讯号等,应于实际动作及其运动方向相符;压力,温度,流量等仪表,仪器指示均应正确,灵敏,可靠.④,应按有关规定调整往复运动部件的行程,变速和限位;在整个行程上其运动应平稳,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换向不得有不正常的声响.⑤,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机构均应进行各级速度(低,中,高)的运转试验.其启动,运转,停止和制动,在手控,半自动化控制和自动化控制下,均应正确,可靠,无异常现象.七, 设备空负荷试验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本规范第1.13.5条规定机械与各系统联合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2,应按说明书及有关规定的空负荷试验的工作规范和作程序,试验各运动机构的启动,其中对大功率机组,不得频繁启动,启动时间间隔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变速,换向,停机,制动和安全连锁等动作,均应正确,灵敏,可靠.其中连续运转时间和断续运转时间无规定时,应按各类设备安装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3,空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并应作实测记录:①,技术文件要求测量的轴承振动和轴的窜动不应超过规定.②,齿轮副,链条与链轮啮合平稳,无不正常的噪声和磨损.③,传动皮带不应打滑,平皮带跑偏量不应超过规定.④,一般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80℃;导轨温升不应超过1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00℃.⑤,油箱油温最高不得超过60℃.⑥,润滑,液压,气(汽)动等各辅助系统的工作应正常,无渗漏现象.⑦,各种仪表应正常工作.⑧,有必要和条件时,可进行噪声测量,并应符合规定.八,空负荷试运转结束后,应立即作下列工作:1,切断电源和其他动力来源.2,进行必要的放气,排水或排污及必要的防锈涂油.3,对蓄能器和设备内有余压的部分进行卸压.4,按各类设备安装规范的规定,对设备几何精度进行必要的复查;紧固部分进行复紧.5,设备空负荷试运转后,应对润滑剂的清洁度进行检查,清洗过滤器;需要时可更换新油.6,拆除调试中临时的装置;装好试运转中临时拆卸的部件或附属装置.7,清理现场及整理试运转的各项记录.。

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操作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达到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目的的一系列规范。

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机电安装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和评估,确定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以及组织好施工人员。

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二、施工工艺操作。

1. 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是机电安装施工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进行设备安装时,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要求进行精确的安装定位和连接。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稳固性和安全性,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可靠,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电气布线。

电气布线是机电安装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电气设备的布线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精确施工。

在进行电气布线时,要注意布线的整齐美观和安全可靠,避免出现电气线路交叉、短路等问题,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是机电安装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管道的安装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连接。

在进行管道安装时,要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固性,避免管道漏水和松动等问题,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安全防护。

在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施工人员要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施工验收。

机电安装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验收。

施工验收要对设备安装、电气布线、管道安装等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机械装配工艺标准规范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机械装配工艺标准规范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机械装配工艺标准规范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比如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引用标准(1)JBT5994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2)GB5226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3)GB6557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4)GB6558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5)GB7932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6)GB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7)GB9239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8)GB10089圆柱蜗杆蜗轮精度(9)GB10095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10)GB10096齿条精度(11)GB11365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12)GB11368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3机械装配专业术语3.1.1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3.1.4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5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7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8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3.1.10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1.11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3.1.12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工艺标准

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工艺标准

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工艺标准引言导轨支架和导轨是重要的机械传动部件,在机械制造、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导轨支架的选择和安装工艺标准对于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导轨支架的选择与要求、导轨的安装要点以及安装工艺标准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导轨支架的选择与要求1.1 导轨支架的种类根据使用场景和要求,导轨支架可以分为直线导轨支架和滚珠螺杆支架等。

直线导轨支架一般用于直线运动控制,而滚珠螺杆支架则适用于转动运动控制。

根据具体的机械传动系统要求,选择适合的导轨支架种类。

1.2 导轨支架的材料与精度要求导轨支架一般采用铸铁、铝合金等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抗变形和刚度。

同时,导轨支架的精度要求也很高,以保证导轨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选购导轨支架时,应注意选择材料好、工艺精细、精度高的产品。

2. 导轨的安装要点2.1 导轨的准备工作在安装导轨之前,首先要对导轨进行清洁,确保其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

同时,还需要检查导轨的螺纹沟槽、平面度等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安装的顺利进行。

2.2 导轨的定位与固定导轨安装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定位,并使用合适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在固定导轨时,应确保导轨与固定装置之间的接触紧密,以提高导轨系统的刚性和稳定性。

2.3 导轨的对齐与调整导轨的对齐与调整是导轨安装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对齐工作主要包括调整导轨的平行度、垂直度和水平度等,以确保导轨系统的运动准确和平稳。

2.4 导轨的润滑与保养为了确保导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导轨的润滑与保养工作也非常重要。

在安装导轨之后,应定期给导轨进行润滑,并对导轨系统进行清洁和维护。

3. 安装工艺标准3.1 安装工艺流程具体的导轨安装工艺流程包括导轨支架的选择、导轨的准备、导轨的定位与固定、导轨的对齐与调整、导轨的润滑与保养等步骤。

安装工艺流程应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确保每个步骤的完整和准确。

3.2 安装的技术要求导轨的安装工艺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 导轨支架的选择要符合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材料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安装工艺一、基础交接验收 1、基础验收:基础应由建设单位会同总包单位、土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安装施工单位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2、基础复核标高、轴线、螺栓间距支承面及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项 目 允许偏差(mm)基础中心 20 基础支承面中心5二次找平的砂浆或稀释混凝土支承面标高 ±3.0二次找平的砂浆或稀释混凝土支承面水平度 L/200,且≤4地 脚螺 栓中心距 ±2顶端标高+20 螺栓中心对基础轴线距离±2二、筒体安装工艺倒装程序:平台铺设→桅杆提升架安装→最上一带壁板组对→焊缝检查→防腐保温→外加固圈安装→用提升架手动葫芦提升壁板→下一带壁板组对→焊缝检查→防腐保温→(重复工序)根据火炬结构形式及外部环境条件,选用15t手动葫芦提升倒装法施工提升支架均匀布置在桶壁内侧。

安装时用线锤测量,支架安装要垂直于平面。

由于支架的稳定性影响整个桶体提升的稳定,必须平稳垂直固定。

支座板靠罐中心的一边与平台板焊接,支架上焊两根斜支撑和一根连到中心的径向水平拉杆,并把所有支架呈辐射形式连接在一起。

这种布置方式可使单个支架有足够的刚度,又使所有支架形成封闭系统充分保证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1、 底座拼装:设备到了现场临时用枕木找平把底座吊上去拼好,用卷尺测量底座的外形尺寸无误差后焊接。

2、 垫铁布置在基础上地脚螺栓附近用水平尺找平,水准仪测量出设备标高。

3、 底座焊好后用25T 吊车就位,用水准仪精确调整后,把螺栓拧紧。

4、 筒内抱杆布置,抱杆底部如有土垫层必需夯实铺设钢板或枕木、用钢板在相应的位置固定到底座上,钢板不可与抱杆焊死,抱杆顶部相互与中间支柱连接,挂好倒链。

5、 制作临时平台① 在地面底座周边搭设临时操作平台利于围板操作。

② 筒内平台满铺与底座上平面水平。

③ 筒内搭设二层平台在抱杆顶部架板铺满便于装保温,预留保温材料孔。

6、 围板、起吊① 焊好后用地规在底座上放样画出筒体内径做内外定位板并焊接。

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

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

QB承德博冠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文件编号:起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工艺标准编制:审核:审定:批准:受控状态:□是□非持有者姓名:持有者部门:持有者编号:2005-××-××发布 2005-××-××实施承德博冠实业有限公司发布起重设备安装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1.l本工艺标准适用于起重机械的施工准备、安装、维修、保养和检验验收。

1.2本标准所涉及的起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除应执行本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引用标准《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9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YBJ201-833 施工准备3.1起重设备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3.1.1 设备技术文件应齐全。

3.1.2 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

3.1.3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咧嘴和松散的现象。

3.1.4起重机地面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表面的平面度均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

3.1.5通用桥式起重机、壁上起重机、冶金起重机等与建筑物之间相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附表1-1的规定。

3.1.6施工机具、设备及工装设施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开工的需要。

3.2技术准备3.2.1 各种技术文件、图纸发放必须有台帐。

3.2.2 施工开始前,应由项目安装工艺责任师组织与有关的专业进行图纸汇审,并填写图纸汇审记录。

3.2.3 图纸会审主要审查如下内容:(1) 图纸及其他设计文件是否齐全;设计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 相关图纸内容是否相符,是否相互矛盾,设备安装位置是否相互干涉,与其他专业设施在空间上有无矛盾;(3) 土建图纸中的埋件、预留孔等是否满足安装要求;(4) 所选施工标准、规范是否可行。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1.1 主要施工验收规范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作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CT506-2000《建筑给水聚丁烯(PB)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B50268-97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52-9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16899-97《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CJJ/T29-98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CT504-99《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工程技术规程》JB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B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2 企业技术标准《工业设备与管道绝热施工工艺》《离心泵安装工艺》《中低压离心式通(引)风机安装工艺》《整装锅炉安装工艺》《电气明配钢管施工工艺》《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交流电动机检查和接线试运行工艺》《10kV及以下变电所安装工艺》《封闭式母线槽安装工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采暖管道安装施工工艺》《高层建筑管道试压工艺》《空调水系统管道施工工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安装工艺》《管道压力试验标准》《沟槽式连接管道安装工艺》《普通碳素钢管道手工电弧焊接工艺规程》《风机盘管机组安装工艺》《风管系统与组合式空调机漏风量测试工艺》1.3 检验标准除了执行以上国家的最新标准外,我公司还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技术资料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最终确保工程质量的优良。

设备安装分项施工工艺标准-钢索配管、配线工艺标准GY312-1998

设备安装分项施工工艺标准-钢索配管、配线工艺标准GY312-1998

3—12钢索配管、配线工艺标准(312—1998)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照明钢索配管、配线工程。

2 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绝缘导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钢索:采用钢铰线做为钢索,其截面积应根据实际跨距、荷重及机械强度选择,最小截面不小于10mm2。

且不得有背扣、松股、断股、抽筋等现象。

如采用镀锌圆钢做为钢索,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

2.1.3 镀锌圆钢吊钩: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5mm。

2.1.4 镀锌圆钢耳环: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

耳环孔的直径不应小于30mm,接口处应焊死,尾端应弯成燕尾。

2.1.5镀锌铁丝:应顺直无背扣、扭接等现象,并具有规定的机械拉力。

2.1.6扁钢吊架:应采用镀锌扁钢,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宽度不应小于20mm,镀锌层无脱落现象。

2.1.7 绑线:应采用与导线线芯同材质的塑料绝缘绑线。

2.1.8塑料护套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9 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10 LC安全型压接帽有关要求请见3—8、3.5节有关内容。

2.1.11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12接线端子(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13 铁制盒:安装螺丝孔齐全,扣纹清晰,紧固螺丝的直径应为5mm。

盒子不应劈裂、变形、损坏,镀锌层及防腐油漆完整不脱落。

2.1.14 塑料明装盒:适用于塑料管明敷配线工程使用,其材质应均匀无劈裂,盒子无变形、变色等损坏现象。

2.1.15镀锌材料:花篮螺栓、钢索卡子、心形环、扁钢、圆钢、角钢、机螺丝、螺母、弹簧垫圈、垫圈、抱箍、方铁垫。

2.1.16辅助材料;橡皮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电焊条、焊锡、焊剂、铝卡子、氧气、乙炔、防锈漆、调合漆、砂布等。

非标工装夹具机械设备的工艺规范

非标工装夹具机械设备的工艺规范

非标工装夹具机械设备的工艺规范解决非标设备、设施、工装、夹具的质量催促一、材料标准:优先消化旧材料:通过焊接加长重新利用的材料,必须要焊接打磨好,材料的直线度小于2mm/m、焊接接头数量小于2个/m,并且确保焊接接头质量;二、油漆涂刷标准:1、油漆涂刷之前,必须去除构件的毛刺、灰尘、浮锈、油污、杂物等;2、将标准件或不需要涂刷部位进行隔离保护,防止油漆污染;3、为防止油漆撒落地上,地面要用纸板或其它垫底;4、喷、涂刷油漆时要避开周边火源10米以上〔打磨、电焊、气割等明火源〕;5、油漆使用前必须稀释搅拌均匀,上下无积沉;6、油漆涂刷要均匀,不宜过多,不得有漏刷、拉花等现象,不得污染墙面、地面、配套设施等;7、完工清理〔现场6S清理、剩余油漆退回油漆放置区桶内,封装好〕。

三、工装夹具、机械设备的制作标准:1、机械局部制作安装标准:1〕、对照图纸加强来料或配件的尺寸检查工作,杜绝不合件安装好后拆卸返工;自制配件要按照工艺图纸制作,严禁粗制滥造;2〕、焊接要求〔目测〕:焊接要牢固,重点受力部位焊缝厚度应到达相应材料厚度,所有的焊接部位不能有漏焊、假焊现象;分段焊接要求:焊缝长度相等,间隔距离分布均匀;解决非标设备、设施、工装、夹具的质量催促管理3〕、涉及工装夹具、机械设备外表外观的安装螺钉、铆钉必须横平竖直〔工艺要求除外〕划线钻孔,间隔距离分布均匀,不得随意安装;4〕、气管布置标准:按横平竖直的原那么,以美观紧凑,便于维修进行排布,气管用卡扣固定,颜色以常态下进气定为白色气管,相反为黑色气管;5〕、液压油管接头标准:所有自制油管接头都采用H型油管接头,油路集成块接头为锥度螺纹〔如ZG1/2,便于标准液压配件的备库〕;6〕、所有自制件、机加件、机架及相关配置,在装配前必须去除毛刺、锐角、尖角倒钝;7〕、可调装置的调节、涨紧部位,设备调试完成必须锁紧背紧螺母;2、电气局部安装标准:1〕、电气元件固定安装块用螺栓连接,不得采用焊接安装;可调光电安装座采用专用铝型材,电气元件安装调试完成后,必须锁紧安装螺栓;2〕、电控箱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

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第一章通用设备1、总则1.1适用于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专业的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对有特殊要求的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设备技术的规定.1.2设备安装工程必须按设计施工.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设计有不合理和不符合实际之处,及时提出意见或修改建议,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后,按修改后的设计施工。

1.3设备安装工程中的灌浆、装配、焊接、配管等的施工及验收,除本标准外,按国家有关的安装工程工艺标准及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执行。

1.4设备安装工程所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材料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产品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

没有出厂合格证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1.5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除应按本标准和公司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并应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劳动、公安部部门和冶金局颁布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和防火等的有关规定。

1。

6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安全措施、消防设施、主要材料、主要机具和劳动力等应有充分准备,并作好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1。

7设备安装工序中有恒温、防震、防尘或防潮等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具备或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得进行该工序的施工。

1。

8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和承力点时,必须符合建筑结构允许的负荷量。

1。

9设备安装过程中应精心操作,防止损坏设备,并经常检查设备情况,妥善保管和维护。

1。

10设备安装施工中应按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即以此记录为依据。

1.11隐蔽工程必须在工程隐蔽前检验合格,作好记录。

1.12机械设备的无负荷试运转,应由安装单位负责进行,建议建设单位参加。

负荷试运转应由建设单位负责进行,安装单位参加。

试运转所需的动力、油料和设备,电气的零部件等应由建设单位供应。

2、设备安装2.1工艺流程: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通用设备1、总则1.1适用于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专业的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对有特殊要求的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设备技术的规定。

1.2设备安装工程必须按设计施工。

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设计有不合理和不符合实际之处,及时提出意见或修改建议,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后,按修改后的设计施工。

1.3设备安装工程中的灌浆、装配、焊接、配管等的施工及验收,除本标准外,按国家有关的安装工程工艺标准及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执行。

1.4设备安装工程所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材料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产品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

没有出厂合格证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1.5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除应按本标准和公司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并应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劳动、公安部部门和冶金局颁布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和防火等的有关规定。

1.6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安全措施、消防设施、主要材料、主要机具和劳动力等应有充分准备,并作好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7设备安装工序中有恒温、防震、防尘或防潮等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具备或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得进行该工序的施工。

1.8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和承力点时,必须符合建筑结构允许的负荷量。

1.9设备安装过程中应精心操作,防止损坏设备,并经常检查设备情况,妥善保管和维护。

1.10设备安装施工中应按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即以此记录为依据。

1.11隐蔽工程必须在工程隐蔽前检验合格,作好记录。

1.12机械设备的无负荷试运转,应由安装单位负责进行,建议建设单位参加。

负荷试运转应由建设单位负责进行,安装单位参加。

试运转所需的动力、油料和设备,电气的零部件等应由建设单位供应。

2、设备安装2.1工艺流程:2.2设备基础检查、验收2.2.1确认基础已具备安装条件的资料主要有设备基础浇灌资料、施工现场纵、横向中心线及标高测量成果表。

2.2.2复查基础的尺寸极限偏差和水平度、铅垂度公差应符合标准的规定2.2.3检查基础表面及预留孔内应清洁,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防护完好。

2.2.4对需作沉陷观测的设备基础应有沉陷观测记录。

2.3基准线和基准点2.3.1根据设计安装和检修的需要确定基准线和基准点。

2.3.2以基准线和基准点为依据,检测设备安装水平位置和标高偏差值。

2.3.3在需要保留的基准线和基准点处设置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

设备基础的尺寸极限偏差及水平度、铅垂度公差mm2.3.4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可采用铜材、不锈钢材、普通钢材制造,采用普通钢材制造时应有防腐蚀措施。

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应设置牢固并应予以维护。

2.3.5绘制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布置图,在图中标明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的编号、设置位置及其实测坐标或标高。

安装工作结束后,应将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及其布置图移交建设单位。

2.3.6根据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作出安装需要的临时基准线标点,无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则根据经校正的设备基础轴线和标高作出。

2.3.7根据设备安装精度要求挂设基准线,选用直径为0.3~0.75mm的整根钢丝,其拉紧力一般为钢丝破断拉力的50%一80%,水平或倾斜挂设的跨距不宜超过40m。

2.3.8基准线标点和基准点的测设符合测量工艺标准的要求。

2.4设备开箱和检验:2.4.1检查箱号和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2.4.2检查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合格证及验收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并齐全。

2.4.3检查设备有无缺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情况。

2.4.4做好检查记录。

2.4.5 做好设备两级交接交接记录。

即设备处与施工单位交接、施工单位设备员对安装人员的现场交接。

2.5设备就位、找平找正和标高测定。

2.5.1设备就位前,必须除去设备底面的油污、油漆、泥土及地脚螺栓预留孔内的杂物。

清除基础表面浮浆、凿成麻面,并不得有油污,以保征二次灌浆质量。

2.5.2研磨平垫板位置,使其纵、横向水平度达到设备精度要求。

2.5.3设备就位安装a.设备的纵、横向中心线极限偏差、标高极限偏差、水平度或铅垂度公差应符合设备安装工艺标准规定。

一般设备安装精度*本标准中对水平度、铅垂度、垂直度、平行度以千分数表示的公差,系指被测检物形状公差符合规定条件下的位置公差,其数值为规定检测长度(如无规定,即为被测检物的全长)乘以千分数。

b.设备找平找正和标高测定的测点,一般可选择在设备的下列部位:(1)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指定的部位;(2)设备的主要工作面;(3)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4)零、部件间的主要结合面;(5)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6)轴承剖分面、细颈表面、滚动轴承外圈;(7)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

c.设备安装偏差或误差的方向,一般可按下列因素确定:(1)能补偿受力或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或误差;(2)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或误差;(3)使有关的零、部件更好地联接配合;(4)使运转平稳;(5)使零、部件在负荷作用下受力较小。

d.拉钢丝测检直线度、平行度、同轴度时,应根据测检精度要求和拉设跨距选用直径为0.3一0.75mm的整根钢丝,其拉紧力一般为钢丝破断拉力的50%一80%。

水平方向拉钢丝测检需考虑钢丝挠度影响。

2.6地脚螺栓、垫板和二次灌浆。

2.6.1预留地脚螺栓孔的安装a.地脚螺栓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不得有油脂和污垢。

b.地脚螺栓底端不得碰预留地脚螺栓孔的孔底,与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

c.地脚螺栓的一次灌浆前,设备必须粗找平找正、标高基本达到设备安装精度要求,以满足下工序对设备进行精找平找正、标高的要求为准,请监理验收。

d.拧紧地脚螺栓应在预留地脚螺栓孔的一次灌浆混凝土达到设备基础混凝土设计的强度后进行。

2.6.2带锚板活动地脚螺栓孔的安设a.活动锚板设置应平稳,锚板与基础面的接触应均匀。

b.带槽锚板活动地脚螺栓末端的端面上应标明矩形头的方向,基础表面上应标明带槽锚板矩形槽的方向,矩形头应正确嵌入锚板槽内。

c.带锚板活动地脚螺栓预留孔或套管的密封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如无规定,可在预留孔或套管内充填干燥的砂子,上口以麻线沥青封闭。

2.6.3胀锚地脚螺栓和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的安设a.胀锚地脚螺栓的安设应符合《YG型胀锚螺栓施工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

b.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的安设应符合《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技木规程》的规定。

2.6.4地脚螺栓的紧固a.设备底座上用于找平的调整螺钉,在地脚螺栓紧固前应予回松。

地脚螺栓紧固后,调整螺钉不应受力。

b.地脚螺栓的紧固程度,一般用锤敲击螺母,根锯响声和反弹力凭经验检查。

锤头规格可参照下表选用。

c.设备技术文件对地脚螺栓的紧固力有规定时,应用扭力扳手紧固地脚螺栓。

d.地脚螺栓紧固后,螺母与垫圈、设备底座、锚板的接触应良好,局部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螺栓应露出螺母,露出长度宜为1. 5一5倍螺距。

检查地脚螺栓紧固的锤头规格地脚螺栓的螺母与被联接件接触要求mm2.6.5垫板(1)垫板组的位置和数量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个地脚螺栓的近旁至少应有一个垫板组,底座刚度较小或动负荷较大的设备,地脚螺栓的两侧近旁均应放置垫板组,设备主要受力部位无地脚螺栓时亦应放置垫板组。

b.垫板组在放置平稳和不影响二次灌浆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和主要受力部位。

c.相邻垫板组之同的距离宜为500一1000mm。

(2)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的垫板,其总承力面积应按下式计算:A =C *[100(Q1+Q2)]/R式中A——垫板总承力面积,mm2;C——安全系数,可采用1. 5~3,采用坐浆法放置垫板或采用无收缩混凝土进行二次灌浆时,取小值;Q1——采用普通混凝土二次灌浆时为设备及承载物的重量,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二次灌浆时为设备重量,kgf;Q2——地脚螺栓紧固力的总和,Kgf;R——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Kgf/cm2。

(3)垫板的规格一般应根据垫板的总承力面积和垫板组的数量选用。

(4)直接放置垫板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进行研磨,其与垫板组接触面的接触点应分布均匀。

(5)每一垫板组应尽量减少垫板的块数,不超过5块。

特殊动力设备或大负荷设备垫板块数不超过3块。

平垫板组中,最厚的垫板应放在下面,最薄的垫板应放在中间。

(6)斜垫板的斜度采用1:20,尺寸根据设备底板外形确定。

一般采用80*120mm。

(7)平垫板和斜垫板均应该双面加工。

(8)设备找平找正后,每一垫板组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一垫板组应放置整齐,每对斜垫板的重叠面积应大于垫板面积的2/3。

b.垫板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深度应超过地脚螺栓。

c.平垫板组宜露出设备底座外缘10一30mm,斜垫板组宜露出设备底座外缘10一50mm。

d.每一垫板组均应被压紧,压紧程度可用手锤轻击垫板,根据响声凭经验检查;对于高速运转、承受冲击负荷和振动较大的设备,其垫板与垫板间、垫板与设备底座间,用0.05mm塞尺检查,塞入面积不得超过垫板面积的1/3。

e.钢垫扳组的各垫板应相互点焊牢固。

2.6.6二次灌浆(1)预留地脚螺栓孔、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二次灌浆,应符合工艺标准的规定。

(2)灌筑时,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3)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二次灌浆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如无规定,宜为50~100mm。

2.7清洗和装配。

2.7.1一般规定(1)需要在安装现场装配的零、部件以及设备上原已装配的零、部件装配的零、部件,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清洗:a.包装防护材料不需要保留的;b.包装防护材料不能作为润滑剂或掺入润滑剂使用的;c.包装防护材料可以作为润滑剂或掺入润滑剂使用但超过了规定的有效期.d . 因运输、保管不善,致使包装防护材料发生变质或零、部件加工面已产生锈蚀、脏污。

(2)对于需要清洗的零、部件,清洗洁净后应涂以规定的润滑剂,必要时涂以合适的防锈润滑剂。

(3)对于需要清洗的设备管路应清洗洁净并畅通。

(4)设备表面的防锈油脂可选择下列方法清洗a.用金属清洗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b.用蒸汽或热空气吹洗,吹洗后必须及时除尽水分;c.用热的机械油、汽轮机油或变压器油清洗,油温不应超过100℃,如将被清洗的零、部件浸入油内加热溶解清洗时,被清洗的零、部件应与加热容器底部和四周保持适当的距离。

d.用碱性清洗液清洗,清洗液宜加热至60一90℃,清洗后应用清水冲洗洁净并使之干燥。

e.用煤油、柴油或汽油等溶剂油清洗。

(5)设备加工面上的防锈漆,应用适当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清洗;用防锈剂溶液浸涂的零、部件,可用12%~15%亚硝酸钠和0.5%~0.6%碳酸钠的水溶液清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