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学导案MicrosoftWord文档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共11个))
2.合作学习。
(1)记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2)记叙部分可否删除,为什么?
(3)详写白求恩为中国抗战所做的事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
(1)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
(2)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他认为:对抢救伤病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能抢救一名伤员,为伤员减少一分痛苦,就是医务工作者最大的乐趣。
附文:
纪念白求恩同志
朱德
……
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他清楚的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的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在他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而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
教案序号:课题:12.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出每段的关键句,整体把握内容。
2.通过对比阅读,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学习白求恩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内容。
2.了解白求恩的优秀品德。
教学难点:
比较阅读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自学预习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共4篇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诫子书》是教读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自读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生之舟”,所选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
这些课文都试图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珍视生命。
【单元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体味不同的人生,学会思考人生,珍视生命。
2.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关键语句。
3.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的思路。
【教学思路】《纪念白求恩》是议论性文章,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来理清作者思路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默读有速度、有动笔训练。
《纪念白求恩同志》是与《纪念白求恩》配套的自读课,主要运用从《纪念白求恩》中学到的理清文章思路的策略,进行类文的阅读,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策略的目的。
《植树的牧羊人》是记叙类文章,通过抓关键语句的方法理清作者的思路,训练学生默读有动笔、默读有过滤。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记叙类文章,主要安排自学,巩固通过抓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默读的方法。
《诫子书》是文言文,以“文”“言”融合的方法积累文言知识,在理解文章的主旨、思考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写作:思路要清晰》主要进行作文思路的训练,让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行文线索,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课时安排】12.《纪念白求恩》(2课时)*《纪念白求恩同志》(1课时)13.《植树的牧羊人》(2课时)14.*《走一步,再走一步》(1课时)15.《诫子书》(2课时)《写作:思路要清晰》(2课时)《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1课时)12 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继续学习默读,做到默读有速度、有动笔。
2.整体感知,掌握通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开始我们要来学习第四单元,请同学们翻到课本65页,默读单元提示这两段话,思考:本单元选的是哪方面的文章?有哪些学习要求?明确: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是有关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文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各一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3.继续学习默读,侧重圈点勾画。
4.理解语言的三个层面:词句层面、理解层面、结构层面——怦然心动,若有所思,有疑问处。
(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5.理清作者思路。
包括整体思路与局部思路,梳理一些文章思路展开的模式。
【核心素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重难点】继续学习默读,侧重圈点勾画。
【评价任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评价提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2)《植树的牧羊人》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日地坚持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勃勃生机。
(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回忆了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悟到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困难可以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战胜困难。
(4)《诚子书》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名篇。
我们阅读这篇短文,除了在背诵的基础上梳理它的大意,更主要的是理解它的思想内容,理解它的教育价值。
尤其对其中的名句的理解,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16紫藤萝瀑布教学目的:1、掌握相关字词并能工整美观地书写;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文中写景状物的妙处;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人生哲理;重点:品味优美语句,体会思想感情;难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课文序言导入课文讲述,板书课题及作者姓名,并简介之;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
“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二、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较难读的字音和难懂的词语:1、加点字注音:púpiān pùbângjiàn rāngrang suìbāo宗璞.浮想联翩.瀑.布迸溅..一穗.花苞...嚷嚷jīng zhù huái língdīng qiú yùn niàng忍俊不禁.伫.立枯槐.伶.仃.盘虬.酝.酿.2、重要词语解释:驻足浮想联翩勃勃生机挑逗春红已谢蜂围蝶阵伫立伶仃盘虬忍俊不禁三、自读(有声朗读)课文三分钟,思考:1、课文题为“紫藤萝瀑布”,是不是在描写瀑布(作者为什么把紫藤萝花比作瀑布)?2、紫藤萝花开放盛况如何?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请在原文中划出相应句子。
从整体到局部:花瀑——花穗——花朵四、学生多人朗读1-6节(文中具体描写紫藤萝开花盛状的语段)五、学生认真研读课文1-6节,提出最喜欢的语句并阐明原因:预计会提出以下语句: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教案
1“在和阳光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2“在笑在嚷:‘我在开花。’”
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通感
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
⑶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小结:略
作业:
1)抄写字词。
2)阅读课文,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3)思考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5﹚、“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验”的普遍意义。
(四)小结:
本文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
(五)体验与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分析困难、化解困难,对于我们学习具有那些积极的意义?面对考试失败,面对竞赛的失败,我们的心理时怎样想的?举例说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重点难点
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难点:
1、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2、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具、预
习作业等)
多媒体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篇目《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单元总体目标:1.继续学会默读,学会圈点勾画。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品优美的语言和关键的词句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3.领会课文作者对人生的憧憬和体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的大问题;关爱生命,热爱生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走好每一步。
二、教材简析本单元课文包括三篇现代文和一篇文言文,以“人生”为人文主题,以“默读和理清作者思路”为语文素养,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书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四篇文章用不同的体裁、题材回答了“怎样寻找人生的支点”“如何创造诗意人生”的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人生之路,体会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纪念白求恩》,教读课文,全文以说理为主,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学习本文,训练默读,圈点勾画是本课默读的训练点,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植树的牧羊人》,教读课文,让·乔诺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我”与牧羊人几次见面的情形。
学习本文,继续训练默读,抓住文中标志事件转换的词语,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作者清晰的写作思路。
《走一步,再走一步》,自读课文,莫顿·亨特以事说理,借“我”爬悬崖遇险,然后脱险的事,表达如何对待困难的道理。
学习本文,继续训练默读,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勾画关键词语,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历程。
《诫子书》,教读课文,作者先立论,再阐发,前后相承,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学习本文,抓住关键词,理解语句含义。
本单元每篇文章的文字都十分精炼,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句意含蓄隽永,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有亲近感,因此,对课文的理解较容易把握。
学生需要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通过默读、圈点勾画等阅读策略,学习巩固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写作指导 》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写作指导,主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成长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成长故事,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教材通过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范文,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停留在记叙文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人物、情节的深入描写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挖掘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成长故事。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成长故事,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故事,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将其转化为具有个性和思考深度的文字。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
2.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和解读范文,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相关内容。
2.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参考资料:与成长故事相关的范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故事。
–你们觉得自己最大的成长是什么?–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一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成长故事相关的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写作的思路和结构。
–《我的成长故事》:描述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收获。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写作练习。
(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上册 教案(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示 通过对论证方法的分析,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进行总 结归纳。 二、巩固理解 归纳论证方法的作用。要求学生将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进行归纳形成理论,教师小 结。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道理论证也叫引证法,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 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自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1)自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分论点,阅读相关段落,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论 点。 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自由选择一个分论点,阅读课文第一至三段,分析论证方 法,并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自主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讨论。 讨论明确:第一段,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第二、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2)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2、3 段,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 句填写表格,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白求恩 不少的人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 极端的 对工作 负责任 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 对人民 极端的 热忱 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 仁。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 对技术 精益求精 路。 好处: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出学习白求恩精 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基础积累”部分。 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
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如果引 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还会经常出现比喻论证。 4.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 化、形象化,从而使阐述的道理平易生动,浅显易懂。 三、课文精读 1.合作探究,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段落中画出叙事语句,并概括所叙述事件。 学生跳读课文,用笔圈点批画,并批注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 小组意见,在班级发言。 第一段:概括白求恩的生平经历。 第二段:概括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从前线回来的人都佩 服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都为之感动的事情。 第三段:概括介绍白求恩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医术高明;概括一班人鄙薄技术工 作。 第四段:概括作者和白求恩的交往。 (2)精读这些叙事语句,比较它们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什么不同?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比较,然后互相讨论,交流探究成果。 ①作用不同。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简洁,多用概括性的语言。 例如:文章开头,作者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共 80多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 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个方 面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 (3)在议论过程中夹有叙事,这叫夹叙夹议的写法,请同学们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好 处?学生互相讨论。 讨论明确: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 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深刻的立 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2.有感情地背诵,体会语言。 (1)请思考,我们在朗读第四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学生轻声自读,体会感情。 第一句话应读出悲痛之情。最后一句应读得热情洋溢,气势磅礴。 (2)为什么最后一句话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最后一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五个方面写如何成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 它们分别是:人格——高尚,品质——纯粹,修养——有道德,志趣——脱离了低级趣 味,人生价值——有益于人民。语意丰满,五彩缤纷,因此应该读出热情洋溢、气势磅礴 之势。 (3)请学生齐声朗读第四段,要求先深沉,读出悲痛,后高昂,读出气势。 学生朗读,然后争取当堂背会。 3.课堂讨论:白求恩去世已经好几十年了,你觉得今天再谈白求恩精神有现实意义 吗? (各抒己见,讨论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设计】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七上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拓展阅读王僧虔的《诫子书》、欧阳修的《诫子书》、王修的《诫子书》)
单元教学要点及目标
1.在默读中领会作品诠释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获得思想启迪。
2.默读时勾画关键语句,并在你感兴趣或有疑惑的地方作标注。
3.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4.设计提纲,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练习写作,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情境任务举办“人生之舟——我的理想人生”国庆主题征文活动
单元主题任务
任务分解
主题任务课时活动活动目标课时数主题任务一:
默读课文,感知他人人生默读课文,感知他人人生
——第四单元课文通读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基础知识。
2.继续训练默读,学习圈点勾画
关键语句。
3.归纳概括,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课时
主题任务二:
分篇研读,感悟人生价值体会对崇高精神的庄严颂扬
——《纪念白求恩》讲读
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2.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
之间的关联。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的写法。
2课时把握征文主题主题任务一:默读课文,感知他人人生
迁移思考人生主题任务二:分篇研读,感悟人生价值
撰写主题征文主题任务三:写作活动,抒写个人志向
主
题
征
文
活
动。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学习资源
1.课文《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 2.[法]让·乔诺(文),[法]弗瑞德里克·拜克 (图),武娟(译)《植树的男人》绘本; 3.[美]莫顿·亨特《悬崖上的一课》。
学习准备
1.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 接描述。 2.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 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 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型度
,具有典型性
一定代表性
象不够鲜明,无代表性
能灵活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只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中
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的一种,没有两相结合
没有运用任何描写手法
手法巧 妙度
能运用对比手法来凸显人物形象
运用了对比手法,但没能凸显人 物形象
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能至少运用5个具有鲜明感情倾 使用具有鲜明感情倾向的形容词 没有使用具有鲜明感情倾
核心任务:运用前三个课段所学知识,写一篇“平 凡·伟大”校园人物的征文。
(2课时)
学习任务
回顾梳理前三个课段所学内容,选取校园 中的某一个人物,挖掘他平凡却伟大的相关经 历或事件,撰写一篇征文,参与“平凡·伟大 ”校园人物评选活动。
学习资源
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 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
学习资源
1.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2.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9页“词语的感情色彩”和 第80页“形容词”相关知识介绍。
1.默读《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勾画两文运用对比手法的句段 ,完成表格。
勾画集中体 现对比手法 的段落和相
关语句
具体分析如何运用对比手法
表达效果
《纪念白求 恩》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课标要求: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理解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意义。
空城计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小说知识,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了解作者,积累词语。
方法与过程:学习概括故事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对小说中的人物做出正确评价。
教学重点:分析情节及人物形象。
导学难点:学习掌握对比的手法和生动的描写。
导学关键: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导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答疑。
1、文学常识识记。
2、扫清字词清障。
[温馨提示] 字词的学习可用下列方法。
A、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B、结合语境(上下文);C、记下疑难内容,求助同学或老师。
⑴注音:旌.旗()隐匿.()纶.巾()焚.香()骇.然()模.样()远遁.()言讫.()⑵释义:(自行判断并积累书下重点注解;以下为补充内容)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尽皆失色.:吾.自有计:不能远遁.:弃城而走.:旌旗:旁若无人:隐匿.:凭.栏而坐:3、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成课文层次的划分,并口头概述情节。
三、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讨论展示,教师解疑。
1、组内选段朗读欣赏,准备推荐全班展示。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小说三要素中最重要的什么。
3、组内交流以下内容。
关于人物(1)本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有哪些?(2)课文写到孔明的几次笑?请找出相关词语。
(3)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关于手法请举例分析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
关于刻画人物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它可以有人物的描写、描写、描写、描写、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描写。
请举例分析本文对孔明形象的刻画。
从而归纳出孔明的性格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指导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指导第四单元文化艺术学习目标1.阅读(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诵读,读出文章的气势,注意诵读的节奏、重音、停顿等。
(3)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使用排比、反复的表达效果。
(4)找出课文中运用描写手法的句子或段落,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5)了解中外传统文化艺术,了解人类悠久、灿烂的文明,提高艺术修养。
2.写作(1)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学习课文多用短句,而且自始至终交错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方法。
3.口语交际(1)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要尽可能地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2)从你阅读、观看或聆听的文艺作品(舞蹈、文学、绘画、雕刻、影视、音乐)中举例,说说你的理解与感受,与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
四是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的生活、表现。
学习本文以诵读为主,读出这篇文章的气势。
(3)《竹影》: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最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至于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了解即可,不必过多探究。
(4)《观舞记》:这篇课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应该作为学习重点。
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艺。
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5)《口技》: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相关知识(1)社戏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
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
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2022年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上册五篇
2022年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上册五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2021年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上册,方便大家学习。
2021年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上册1《斑羚飞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整体把握内容,理解斑羚飞度的壮举。
(3)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2)联系生活,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教学难点:人与动物中,人类究竟充当什么角色。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故事导入1.课件播放故事视频:蚂蚁脱险故事梗概: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抱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火海。
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一小团儿……2.导语: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的举动。
今天,我们要认识动物世界的新朋友——斑羚。
(课件播放斑羚图片及资料)。
生性温顺的斑羚在面临种族灭绝的时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板书课题:斑羚飞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欣赏课文《斑羚飞渡》,勾画出生字词语。
2.生字词语练读。
(课件展示课后读写词语)3.快速回忆课文内容,然后抢答:(1)读完全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回顾课文,印象给你最深的是什么?(3)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按照情节的四个环节理清思路。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13《纪念白求恩》教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1、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2、背诵、理解名句含义难点:议论文的要素;夹叙夹议的写法相关:1、,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某某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1893年出生于某某省某某府某某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
从1949年到1976年,是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暴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胡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组成的医疗队于是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
1月间经某某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治疗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某某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月后的12月21日,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3、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X的文章。
“议论”是一种表达方式,就是讲道理。
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X,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X的作用。
论点要简洁、正确、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8套) 人教版5
思路清晰写作训练1、解决学生平时作文中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困惑,为写作开启文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教会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知、感受和感悟。
3、写好片断练习,夯实作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片断写作练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教学方法:教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上课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个问题:平时同学们作文中最主要的的困惑有哪些?针对同学们写作中的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研讨课,课题是《发散思维的拓展性训练》。
二、拓展认知师:首先来看课题中的第一个关键词“发散思维”,什么是“发散思维”,它对我们的写作又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水”的练习,由“水”你想到了什么。
生回答师小结:其实,同学由“水”展开的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实际上就是围绕“水”这个话题进行的发散思维。
师:明确了什么是发散思维,那它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好处呢?生回答后师小结:通过发散思维选择适合自己的方面去写,这样就不必担心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了,同时也避免了千篇一律、千人一腔。
师:发散思维选角度,选好了角度接下来该如何下笔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课题中第二个关键词—“拓展”要解决的问题。
那如何“拓展”呢?师:请同学仔细观察壶口瀑布的图片说“三句话”。
三句话的表达句式是:我①看到了------。
②感受到了------ 。
③感悟到了------ 。
师引导:让我们把三句话分开来说,先说第一句“我看到了”师教:第一句“看到了-----”一定是实景,画面上能体现出来的内容,尤其要突显主体景物。
生回答师:接下来我们说第二句“我感受到了”师教:第二句“感受到了-----”是由实到虚,,是图画触发而产生的生活体验或情感波动。
但都属于与该图片产生密切联系而想到的。
生回答师:我们再说第三句“感悟到了”,说第三句加上第一句、第二句,把三句话连起来说。
师教:“感悟到了”,也是由实到虚,但是比第二句更进一层,联想到人生、社会等广阔的领域,上升到“一般”层面,在第二句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普遍真理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再读课文,批注质疑,生词读写理解运用,检测。
16、化石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借助想象体会科学世界的奇妙丰富,进而培养热爱科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读,把握文章内容及结构层次。 难点:说明语言及说明方法。
三、教学流程
1、漫谈“草船借箭”,引入教学。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方法指导。(略)
2)文章主要介绍什么?从哪些方面介绍就?积累生词及有关天气的谚语。
3)划出文中总结概括性的语句,梳理文章结构层次,认识文章结构特点。板书要点。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 作者:
———————————————————————————————— 日期:
ﻩ
第四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文章均与科学有密切关系,内容丰富、贴近自然,语言浅显易懂。可以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培养其求知欲和科学精神。
2、概括并整理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结构层次。
3、积累词汇,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领悟作者对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整理信息,分析诗歌结构。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教学,题解诗歌。
2、自读,积累生词,对照注释理解诗意,了解化石知识。
3、分节指名朗读,整体感知。
1)把握韵脚。
2)作者感情:热情赞美化石。
3)内容及结构:诗歌以拟人手法叙述自己面对化石引发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2节,写作者面对化石急切发问,请教化石,引出下文;第二层,3——6节,作者以化石的口吻诉说自己产生的联想;第三层,总结全诗,表达对化石的赞美。
3、学习第一段
分析内容层次。
分析第二段语句的特点及作用。
仿写,完成练习二。
4、学习最后一段
本段从哪些方面总结全文?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在哪里?看云识天气有哪些意义和方法?举例说明。
5、默读文章二至六段,圈点勾画,分组完成练习一。
提示:制作几幅表?分哪几项?命名?完成后指定专人介绍晴天云、雨雪天气云、云的光彩等。
6、观察课本中彩图,选择一种云,对照课文内容作口头讲解。
7、学习文章中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辨析其作用。提示:应介绍这些方法的概念。
8、举例分析,认识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
9、布置作业。(略)
附板书设计:
总: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招牌”
云的形态和天气(晴天云、阴雨风雪天云)
看云识天气 分:
附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歌声、外形、食物、相处
写作借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象的拟人,巧妙的比较
课后反思:
19、月亮上的足迹
一、教学目标
1、积累生词。
2、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把握“阿波罗11号”登月的全过程。
3、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合作探究意识以及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读课文,提取信息,把握登月全过程。 难点:
5、课堂拓展
结合第六节内容,借助你所了解的知识,想象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把它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请教化石 引发联想
化石吟 倾听化石 展开联想
赞颂化石 总结照应
教后反思:
17、看云识天气
一、教学目标
1、积累生词及有关天气的谚语。
2、掌握默读的方法,快速提取和整理文章信息。
3、学习文章生动而准确的说明语言及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云的光彩和天气(晕、华、虹、霞)
总: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局限性
课后反思:
18、绿色蝈蝈
一、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内容要点,梳理结构脉络。
2、了解蝈蝈,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3、学习文章的拟人手法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品味生动传神的说明语言,体会作者执着而热切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蝈蝈,把握文章感情。 难点:学习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
2、把握文章内容,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意识。
3、掌握快速默读的要领,提高阅读效率。
三、时间分配
第17课2课时,其余各1课时,另单元起始课、复习、检测各1 课时,共预计9课时。
单元起始课
一、通读每篇课文,标注段序、生字词,初步感知大意,相互交流。
思考:课文第一二段写了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引发对······的想象,突出······的意义,激发读者对······的兴趣,引起下文的······。
3、两人一组,画出登月全过程的示意图,并对示意图作出说明,要说明各个阶段主要人物的工作情况。
5、划出文中精美的文句,抓住关键词品味文章的语言,并完成练习一。
6、认识文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例分析其比较点及效果。
7、问题探究(自主质疑)
文章在写蝈蝈之前还写了什么?有何作用?——为蝈蝈的出现营造气氛;突出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及研究的执着;暗示蝈蝈与蝉的密切关系。
8、课堂练笔
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昆虫,写一段形象的文字,从某个方面介绍。要求:100字左右;尝试使用拟人手法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学生互相介绍自己了解的昆虫,引入教学。
2、借助附文了解法布尔及《昆虫记》,明确本文文体——科学小品,即知识性散文。
3、速读课文,自学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蝈蝈?写了蝈蝈的哪些习性?重点介绍什么?
文章按什么顺序介绍蝈蝈?——按照对所吃食物的喜好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4、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用自己的话有条理的介绍蝈蝈。
三、教学流程
1、谈论有关月亮的故事,引入教学,解读文章题目。
2、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2)登月时间?人物及其分工?
3)本文的叙述方式和顺序?——倒叙,时间顺序。
4)将登月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准备”(3-4段)、“升空”(5-8段)、“登月”(9-13段)、“返回”(14-16)。
4、内容探究
1)第一节的写法?作用?——排比,表明自己的强烈好奇,引起下文,引发读者联想及思考。
2)三至六节,化石告诉了什么?——肯定生物进化的观点;地球上的生命生生不息;生命不停地由低向高进化;大自然是奇妙而伟大的。
3)最后一节与第二节的有怎样的关系?在诗中有何作用?
4)品析诗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