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_483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_483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 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第 19 课月亮上的足迹【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飞跃()梦寐()轨道()人迹罕至()铁 qi ā o tu ǒ圆è运 chàng谈2.下边四组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可望而不可既指令一叶孤舟B.观测畅谈梦寐小心冀冀C.合算月壤休斯敦昂首挺立D. 溅落故障平衡相提并论3.先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然后解释在句中的意义。

⑴ 里程碑:⑵ 相提并论:⑶ 昂首挺立:⑷ 可望而不可即:“即”意思是全词意思是。

⑸ 遥遥在望:⑹ 一叶孤舟:【综合运用】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总能搅动世人的情感,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⑴【科技探月】 2019 年 12 月 21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中说:“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成就,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篇章。

” 中国还将建设空间站,向宇宙世界深处探索,造福于人类。

请你结合《月亮的足迹》一文,谈一下你读到这则材料的感想。

⑵ 【人文赏月】自古以来,月亮一直牵动天各一方的亲人朋友,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杰作。

请你写出连续的借月抒怀的诗文。

⑶ 【趣谈识月】请你把知道的月亮别称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写在下面。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月亮的足迹(节选)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 38 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 1969 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离地9分5秒,第三火箭机启工作,船在定的、定的高度入定的道。

此,“阿波11号” 船的高度 2650 公里,速度每秒 7.67 公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导读: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法指导:(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

(2)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掌握数字的准确运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背景解读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

美国总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63年5月25日宣布了“阿波罗计划”的开始。

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轨道()铁锹()椭圆形()狭zhǎi()áng()首挺立小心yìy ì()()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3.写出带有月字的词语四个,关于月的诗句两句。

词语:诗句二.知识链接,有效导读4.《月亮上的足迹》从说明对象上来看,属于说明文,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说明文。

5.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本文属于顺序。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6.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969年7月16日:飞船发射;发射后13小时30分:;月球在望:;中心呼叫:;:7月20日7时32分;:7月22日上午;:返回地球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1.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3.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4.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5.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6.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7.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 导学案

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 导学案
生自主完成,教师提问,指正答案。
师生共同总结。
【教学反思】
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25分钟)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昂()障()燃()纵()
遥()域()畅()椭()
轨()衡()舱()氢()
2、解词:
(1)观测:a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B观察并测度(情况)。
(2)合算:所费人力物力较少而收获较大。
四、训练提升:(7分钟)
1.注音:可望不可即()小心翼翼()一叶孤舟()
2.解词:昂首挺立:
里程碑:
3.这是一篇记实报道,是记叙文的一种,请找出文章中所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4.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5.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
是按顺序来写的。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宇航员登月采集和样品,树立,安装,安装和,插上,与通话。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计划成功,使人类的变成了,人类开始走向以外的。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的飞跃,也是人类的第一步。
三、释疑点拨:(5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导。
(3)海域:指海洋的一定范围(包括水上和水下)。
(4)里程碑:
(5)指令:指示,命令。
(6)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形容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7)一叶孤舟: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形容船小而轻并且孤独。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精选14篇)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精选14篇)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精选14篇)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篇1 (建议安排1课时)[学法引导]《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这一创举将人类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本文侧重于记叙,按时间顺序展开,详细地叙述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此次登月是宇航事业的里程碑,引出下文,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接着具体记叙登月经过;最后总结登月的重大意义。

尝试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获取课文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人类登月的资料,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

[典题例析]例题一:文章中详细记叙了登月过程,试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答题时须扣住这一点,语言简洁即可,基本过程是:进入指令舱→飞船发射→进入预定轨道→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与飞船脱离开始降落→登月舱登月→阿姆斯特朗登月→树立登月纪念碑并完成试验→飞船与登月舱对接→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例题二:找出课文叙述中议论性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识与应用表明观点或看法的句子即为议论性句子,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在第四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再比如第11段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这种记叙中加议论的写法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

[课时训练]一、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观测(cè )泯灭(mǐn )厄运(è)发酵(xiào )b、啜泣(chuò )小憩(qì)竦峙(shì)飞跃(yuè)c、铁锹(qiāo)海域(yù)卓越(zhuō )潜行(qián )d、干涸(gū )梦寐(mèi )畅谈(chàng )轨道(guǐ)2、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清澈倔强玷污堕落b、点缀雏形畅谈观测c、慷慨闲适禀告风韵d、报酬奥恼蹂躏分辩3、下面标点符号不恰当的一项()a、爸爸的同事们称我“小广东,”也有的叫我“亚非拉,”那是因为我皮肤黑的缘故。

19课导学案

19课导学案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把知识点变成问题比把问题的答案找到更重要!积极探索出自学的方法,自由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I CAN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课时:1课时课型:预习+展示+检测学习目标:1、识记词语:观测、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理解词语意思: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训练和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

3、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关资料: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独学、对学、群学、小组展示、课堂大展示内容:独学内容(10分钟):这部分内容要求自己独立预习到书上相应的位置,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笔记。

小组学习与讨论(10分钟):这部分内容在1号的带领下积极讨论,争取分个人都发言,认真听取别人预习的成果,并使当地加以补充、质疑或者纠正。

课堂大展示(8分钟)A、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提问!我质疑”B、其他小组展示不够充分或者有错误“我补充!我纠错!”C、我来当课堂主持人。

1、通过勾画、查字典词典或者资料的方式掌握本课的音、形、义。

2、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用笔圈画出)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5、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号同学采取各种方式组织小组对字词的听写、指点、讲解、纠正和补充。

2、研读课文1、2段对登月事件和意义的概说,谈谈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登月的全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段说明。

1、复述火箭升空整个过程(包含具体细节)。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
大展示。
当堂检测: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着()陆供给()庄重()狭窄()海域()畅()谈
2.人类登月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可古代人们对月亮只能想象,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佳句,请你写出几句。
【收获整理】
【我的疑惑】
课型:阅读课
课时:1课时
主备:
复备:
……
四.评学。
1、交流展示,各小组展示合作探究与拓展问题。明确展示分工与点评
一二小组展示合作1,三四小组点评纠错,打分。
三四小组展示合作问题2,五六小组纠,打分。五六小组展示拓展1,七八小组点评纠错,打分。
2、当堂检测。
自我梳理知识收获。、3、自我反思。
此处教师必须充分预设,各个题答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前须知、分工情况、包括批改方式等都写清楚。假如时间不够,应在第二课时做好充分工作,确保课堂气氛和学生积极性,避免走老路。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流程设计和小组建设:
一.导入。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理解,也能够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二.独学。
1、学生自查资料、读课文,分层完成学案,用双色笔标记有困难的题目
2、自学巩固,小组长负责落实。(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普遍感觉无法解答的问题)
三、互学。
1、小组合作对学及群学。展开小展示。在组长领导下完成所有导学案中的题目(无法完成的题目能够存疑5分钟)教师再次巡查,理解各小组疑难问题。
课题:月亮上的足迹
(3)登月全过程能够分为几个阶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1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重难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背景解读】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法指导】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自主导学】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áng()首挺立轨.道()椭.圆形()一yè()孤舟铁锹.()狭zhǎi()小心yìyì()()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2)“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3、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

O(∩_∩)O(自主导学完成的很好,奖励自己张笑脸!)~~(>_<)~~(自主导学完成的不太好呀,下次一定要加油哇!)【合作探究】【反馈矫正】1、根据课文介绍的登月知识,选出错误的一项()A、宇航员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不能长时间呆在月球上。

B、人类登止月球的准确时间是1968年7月21日。

C、月球在离地球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

24. 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1、了解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

教学过程(二课时)第一课时[温故知新]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入: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大多钟爱月亮。

他们睹物抒怀,留下了众多...2、资料助读。

(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2)、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

执行该次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和柯林斯。

飞船抵达月球轨道后,柯林斯驾船绕月飞行,另两名宇航员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

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3、自主学习。

(相信自己,我能行!)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可望而不可即.()里程碑:昂首挺立:可望而不可即:一叶孤舟:[导学释疑]二.整体把握文章1.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a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登月准备—→(飞向月亮)—→(登上月球)—→(返回地球)(3——4)—→(5——10)—→(11—12)—→—(13——15)①登月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1.吃早饭,穿上宇航服。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学科:语文教师:审核:语文组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难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学习课时】2 课时【知识链接】1、相关知识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

她因偷吃了长生不老丹,才飞进了月宫,只有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2、作者介绍朱长超,男,1944年10月生,上海市南汇人。

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哲学方法论专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究。

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的历程》、《月亮上的足迹》、《人生的智慧》等50余种,已发表的各类文字在500万字以上。

其作品《月亮上的足迹》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上13册第19课。

简单的介绍了1969年7月人类第一次登录月球的大致过程。

【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字注音观测指令合算畅谈神往里程碑昂首挺立海域一叶孤舟遥遥在望2、给出成语2.1、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2.2、一条孤独的小船,比喻孤零唯一()2.3、只能够望见却不能够接近()2.4、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2.5、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2.6、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二、整体感知2、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三、合作探究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宇航员登月的过程?2、文章写时间为什么要落实到几分几秒?四、研读句子1、如何理解“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个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飞跃。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学法引导]《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这一创举将人类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本文侧重于记叙,按时间顺序展开,详细地叙述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此次登月是宇航事业的里程碑,引出下文,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接着具体记叙登月经过;最后总结登月的重大意义。

尝试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获取课文信息,概括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人类登月的资料,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

[典题例析]例题一:中详细记叙了登月过程,试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答题时须扣住这一点,语言简洁即可,基本过程是:进入指令舱→飞船发射→进入预定轨道→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与飞船脱离开始降落→登月舱登月→阿姆斯特朗登月→树立登月纪念碑并完成试验→飞船与登月舱对接→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例题二:找出课文叙述中议论性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识与应用表明观点或看法的句子即为议论性句子,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在第四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再比如第11段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这种记叙中加议论的写法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

[课时训练]一、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观测泯灭厄运发酵B、啜泣小憩竦峙飞跃c、铁锹海域卓越潜行D、干涸梦寐畅谈轨道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清澈倔强玷污堕落B、点缀雏形畅谈观测c、慷慨闲适禀告风韵D、报酬奥恼蹂躏分辩下面标点符号不恰当的一项A、爸爸的同事们称我“小广东,”也有的叫我“亚非拉,”那是因为我皮肤黑的缘故。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工作范文]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工作范文]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学习目标】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理清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抓住关键语段,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美国的登月计划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作为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

1969年7月21日,当“阿波罗11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阿姆斯特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动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安全着陆【自主预习】给下列的生字注音海域相提并论人迹罕至椭圆休斯敦铁锹可望而不可即词语解释(1 )可望而不可即:(2 )里程碑:(3 )神往已久:(4 )畅谈:(5 )昂首挺立:(6 )遥遥在望:.熟读课文,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独立学习】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后做了哪些事情?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用原文来回答。

【合作研讨】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这句话的?2.课文以“月亮上的足迹”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拓展延伸】文中说,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课后作业】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球》重点词语释义(1)可望而不可即:只能远远看到,却不能接触。

公开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案

公开课 月亮上的足迹导案

19 、《月亮上的足迹》导案【导学目标】1、指导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导学重点】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导学难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课时】一课时【导学过程】【问题指向,预习先行】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一、注音:可望不可即.jí小心yìyì翼翼一yè叶孤舟二、解词:昂首挺立——昂着头直直得站着,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导入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已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

让我们共同欣赏《月亮上的足迹》。

二、速读课文,总体感知1、自主学习(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总结。

明确:(1)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2)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1、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2)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4)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5)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_1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_1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目标.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自主预习一、字词积累.易写错的字昂(áng)首挺立轨(guǐ)道畅(chàng)谈小心翼翼(yì)狭窄(zhǎi)海域(yù)2.易读错的字铁锹(qiāo)溅落(jiàn)椭(tuǒ)圆形3.重点词语释义操纵杆(gǎn)故障(zhàng)c.液氢(qīng)休斯敦(dūn)摄像(niâ)D.健步(jiàn)飞跃(yuâ)小心翼翼(yì)2.探究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

阅读后,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类别:借月抒情诗编号:00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8226;张九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8226;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8226;李白)无言上西楼,月如钩。

(南唐&#8226;李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8226;苏轼)材料二: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

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月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

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l)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课后提高一、积累与运用.识字书写。

中国未来空间站命名为“天宫”。

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名字,寄托了中国人对浩瀚宇宙的无限chōngjǐng。

中国于XX年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XX年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已承载着我们的飞天梦想,莫定了我国航天事业新的里程碑。

(l)按部首查字法,加点的字“郁”应查_______,读音为__________。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叩官初中七年级语文科活页备课
撰稿:马英兰定稿:解典亮、于善香十四周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第19课短文两篇《月亮上的足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1.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对登月技术的理解。

2.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1)观测(2)畅谈(ch4n g)(3)里程碑(4)昂首挺立(5)遥遥在望(6)可望而不可即(jí)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二、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中我的问题:
合作学习中我们的问题:
老师的问题:
1.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三、拓展延伸.
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

提示: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

你离开地球已经好
几天了。

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四、系统小结
五、巩固练习:
读“在茫茫太空……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1.解释“可望而不可即”在本文段中的意思。

2.“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星5号”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的比喻意在突出什么?
4.如何理解“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
5.“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6.“土星5号”用了多少时间把“阿波罗11号”送入预定的轨道?
六、当堂反思:
七、学习评价:(A.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