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5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分苹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分苹果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好处,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除法和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概念。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苹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均分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均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分苹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平均分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苹果图片、卡片、小棒等。

2.学具:苹果卡片、小棒、计算器等。

3.教学PPT:包含相关教学内容和活动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张苹果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很多苹果,想要平均分给每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分苹果的情境,比如说有10个苹果,要分给3个人,让学生观看并思考如何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说用小棒代表苹果,分给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亲自体验分苹果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比如说:“如果我们有12个苹果,要分给4个人,每个人会得到几个苹果?”让学生用除法计算并回答。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页例1及相关练习。

2. 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页“做一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体会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苹果图片、实物苹果、卡片等教学道具。

2.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苹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数量。

1.2 学生分享在生活中见到苹果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苹果的兴趣。

2. 学习例1:2.1 教师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2 学生讨论如何将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

2.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讲解平均分的方法。

3. 学习“做一做”:3.1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题目。

3.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课堂练习:4.1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4.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讲解。

5.2 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运用平均分的情景,体会除法的实际意义。

5.3 教师出示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运用平均分的情景,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3. 实践应用:评估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九、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完成本教案的教学内容。

十、教学资源:1. 苹果图片、实物苹果、卡片等。

2. 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平均分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情况。

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分苹果的故事,引出除法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除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分东西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但除法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以及除法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体会除法的产生。

2.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情况。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情况。

2.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加减法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除法的意义。

3.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苹果的图片、苹果贴纸等教具。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时间。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老师讲述一个小朋友分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数量一样多?b.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把苹果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就是每人分得同样多的苹果。

2.呈现(5分钟)a.老师出示一张苹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有几个苹果?b.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继续提问: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c.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进行总结:把这张图片上的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个。

3.操练(10分钟)a.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苹果贴纸,让学生把贴纸贴在桌子上。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苹果》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苹果》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苹果》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1 课程背景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数的概念,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

而此时,通过教学设计,可以让他们进一步掌握简单的除法运算,以及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苹果》正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教材,通过在小组合作中分苹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除法运算及其实际应用。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简单的除法运算方法;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将分组问题转换为除法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分苹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观察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抽象符号的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助,增强学生的团结和友爱精神。

1.3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简单的除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1.4 教学难点•将分组问题转化为除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理解除法的概念和含义•掌握简单的除法运算方法•将分组问题转化为除法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2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分组问题导入除法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除法的概念。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分苹果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观察和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教学法: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思想,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与要点3.1 教学过程第一步:呈现问题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分组问题向学生介绍除法概念,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走向答案。

第二步:引导发现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除法的概念,理解简单除法运算方法以及将分组问题转化为除法问题。

第三步:分组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分苹果的活动,让学生运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掌握除法的应用。

第四步:总结回顾巩固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给学生留各种巩固联系,如将分数问题转换为除法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与方法。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分苹果 (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目的感知能力。

2. 掌握将苹果进行平均分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苹果、小刀、小盘子、纸牌【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观察苹果的数量,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有5个苹果,你会怎样将它们平均分给你的4位朋友?”2. 继续提问:“如果有7个苹果,你会怎样将它们平均分给你的6位朋友?”请学生们尝试回答。

【探究】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发放苹果和小盘子。

2. 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操作,取一个苹果放在小盘子中。

3. 由该学生将苹果分给组内的其他成员,确保每个成员获得相同数量的苹果。

4. 注意观察学生如何进行分配,引导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

5. 组内讨论,找出最有效的分配方法,并进行改进。

【拓展】1. 出示纸牌,每张纸牌上写有苹果的数量。

2. 学生随机抽取一张纸牌,并根据上面写的数字将苹果平均分给同组成员。

【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分苹果的方法,落实到数学记忆中。

2.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我们可以通过将苹果数量除以分给的人数,来找出每个人应该得到的苹果数。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个方法,例如在分享食物或玩具时。

【作业】1. 布置作业: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操作和计算。

2. 下节课前请学生将作业带来,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将苹果进行平均分配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拓展环节加入纸牌的元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应用所学方法。

通过作业的布置和展示,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将分苹果的问题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用1~5的数字卡片分苹果,以及用5以内的数表示分得的苹果数量。

这一课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意义,学会简单的数数和计数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苹果这种常见的水果不陌生。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具备了数数和计数的能力。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数的顺序、数的多少等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1~5的数字卡片分苹果,能用5以内的数表示分得的苹果数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意义,提高数数和计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1~5的数字卡片分苹果,能用5以内的数表示分得的苹果数量。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的顺序、数的多少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苹果分一分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发现数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苹果图片、数字卡片、分苹果的道具。

2.教学环境:教室座位排列成小组形式,便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苹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多少。

提问:“你们能用数来表示苹果的多少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评并板书。

呈现(10分钟)教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试着用卡片来分苹果。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择一张数字卡片,尝试将卡片上的数字与苹果的数量对应起来。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并适时给予帮助。

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分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的计数。

游戏规则如下: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苹果的数量;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学生再次用数字卡片表示苹果的数量;依次类推,直到教师出示的苹果数量超过5个。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苹果(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真观察苹果的个数,正确判断苹果数量的大小。

2.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苹果的分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学生能够通过苹果分配的实际操作,初步认识数学中的除法运算。

教学准备1.多个苹果,每个苹果数量不同,但总数大于班级人数。

2.分组卡片,每组2-3名学生。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简单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分苹果。

2.教师发放苹果,并让学生观察每个苹果的数量,并估算一下有多少苹果。

3.教师随机点名几个学生,让他们依次报出自己所估算的苹果数量,并记录在黑板上。

讲解1.教师从苹果的数量出发,逐步讲解分苹果的基本概念。

2.教师提问:如果有15个苹果要分给5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学生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等分法)3.以15/5的例子,教师让学生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分法。

合作探究1.教师将学生随机分组,并发放分组卡片。

2.每组学生先观察苹果的个数,然后商量如何将苹果平分给组内的每个成员。

3.学生合作分苹果,并记录分配过程与结果。

4.教师巡视各组,观察学生的操作并辅导解决问题。

总结1.请一组或两组的学生分享他们分苹果的过程与体会。

2.学生结合自己的分组过程,总结等分法的基本思路。

3.教师简单介绍除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操作的分苹果原理,可以类比为除法运算。

课后作业1.写出15/5的等分法运算步骤。

2.家里或周围环境中找到至少5个可以分的物品,尝试运用等分法进行分配,并记录过程与结果。

3.阅读有关除法运算的小故事或小说,找出其中的等分法思想。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苹果的分配,让学生初步认识了等分法的概念。

同时,在分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锻炼团队合作的机会,并培养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下一次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等分法,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5、《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当我拿到这个教案题目《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时候,我想到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物品的分配和比例的理解。

因此,我决定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中的第二课时《分苹果》。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角和分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模拟一个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在付钱时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然后,我会讲解一些例题,比如如何用人民币买一些物品,如何找零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实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预计学生会难以理解角和分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因此,我会特别强调这部分内容,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比如人民币的模型,购物清单等。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角和分的概念。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设计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需要支付的金额和找回的零钱。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运用人民币的知识,比如在购物时注意商品的价格和找零等。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知识。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个教案,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角和分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角和分的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能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我需要通过一些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7.2《分苹果》(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2《分苹果》(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2《分苹果》(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7.2节《分苹果》。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2节《分苹果》。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平均分的概念,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以及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分不仅仅是简单的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苹果作为教具,以及一些练习题作为学具,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些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讲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践情景的引入,我会向学生解释平均分的概念,即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分到的物品数量是一样的。

3. 讲解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例如,如果有6个苹果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即6÷2=3,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3个苹果。

4.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例如,如果有8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用除法计算解答。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以巩固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和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公式,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平均分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一、教学主题咱这堂课啊,就是想让二年级的小宝贝们学会用除法去分东西。

让他们能明白平均分是啥意思,还能把除法算式写得顺顺当当的呢。

而且呀,在这个过程里,也得让小宝贝们学会跟小伙伴们一起合作,一起分享,这多好呀。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小宝贝们得能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这可重要啦。

就像分苹果,得让每个小朋友拿到的差不多,这就是平均分。

还有啊,能根据分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这也是重点内容呢。

2. 难点对于小宝贝们来说,理解除法算式每个部分代表的意思可能有点难。

比如说被除数、除数和商,这得好好给他们讲讲,让他们能明白。

三、教学方法咱就用那种特别有趣的方法来教学。

比如说做游戏啦,让小宝贝们在玩的过程里就把知识学会了。

还有小组合作,小宝贝们一起分东西,互相讨论,这样学得可快啦。

再加上老师我在旁边耐心地引导,就像一个大朋友带着一群小朋友探索神秘的数学世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宝贝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苹果哦。

咱们来玩个分苹果的游戏好不好呀?老师把这些苹果分给你们,但是呢,要分得公平公平的,每个小朋友拿到的苹果数量都一样多。

这时候小朋友们肯定就会想啦,怎么分才公平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平均分哦。

2. 新授那咱们就开始分苹果啦。

老师把苹果拿出来,比如说有10个苹果,要分给5个小朋友。

那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呢?咱们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分一分。

这时候呀,小朋友们就会发现,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

那这个分苹果的过程,咱们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啦,10除以5等于2。

这里的10就是苹果的总数,也就是被除数,5呢是小朋友的人数,也就是除数,2就是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数,就是商啦。

然后咱们可以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让小朋友们多动手分一分,多写一写除法算式。

3. 小组活动现在呢,老师把小宝贝们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都有一些小道具,比如说小木棒啦,小卡片啦,就当成是苹果。

然后让他们自己设定要分的总数和要分给的人数,然后互相分一分,再把除法算式写出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2023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2023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2023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2023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2、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正比例的简单问题。

3、通过观察、实验、计算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6、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的手套,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32元,哪种手套更便宜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提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求出手套的单价再进行比较)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的(单价=总价÷数量)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

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1、教学例1,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⑴出示例1表格,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思考表中有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表中有数量和总价两种量,数量增加,总价增加;数量减少,总价减少。

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价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数量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总价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⑵认识相关联的量。

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

2、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⑴计算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0.5/1=1.0/2=1.5/3=2.0/4=2.5/5=3.0/6=3.5/7=4.0/8,比值相等。

⑵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的比值表示什么(圆珠笔的单价)⑶让学生用公式把圆珠笔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⑷明确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苹果(教案)
前言
本文档是针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分苹果”这一主题设计的教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一主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分苹果”的基本概念;
2.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分配原则进行解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运用加法和减法分配原则进行解题;
2.引导学生理解“分苹果”的概念。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理解“分苹果”的概念,并运用加法和减法分配原则进行解题。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向学生介绍“分苹果”这一主题,并简单探讨苹果的产生过程和种类。

第二步:概念理解
1.引导学生理解“分苹果”的概念;
2.安排若干个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分到一定数量的苹果,然后通过交换和分配,让每个小组的苹果数量相同。

第三步:例题讲解
1.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分配原则进行解题;
2.通过对比加法和减法分配原则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步:分组活动
安排数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苹果,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配和交换,最后带领学生验证分配结果是否合理。

第五步:总结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分苹果”这一主题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拓展。

总结
本教案通过引入、概念理解、例题讲解、分组活动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分苹果”的概念,并掌握了加法和减法分配原则进行解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案北师大版分苹果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20个圆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2.板书二、问题探究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12个苹果,每个盘放()个,需要()个盘子。

三、体验感悟尝试第1题你还发现了什么?基本练习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四、实践应用试一试第4题1.出示做操图2.还可以怎样排?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分苹果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第二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苹果 2.范文分苹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体验等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小熊家里来了四个客人,小熊非常高兴,拿出12个苹果热情招待客人,可是小熊不知道该怎样分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小熊吧。

(二)小组讨论怎样分公平合理(分的一样多)(三)实践操作分的方法1.用12块小圆片表示苹果,想想怎样分一样多,动手摆一摆。

2.小组交流各自分的步骤方法。

3.交流汇报:分的方法。

一个一个地分,分完为止。

一盘一盘地分,每盘分两个,刚好分完。

4.如果现在有15个梨子,想把这些梨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怎么分?5.用小棒分组分一分,摆一摆,互相说说是怎么分成的一样多。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苹果-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苹果-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苹果-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理解数与量的关系;2.实现初步数的加法和减法;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1.掌握数量的概念,从而理解分配原则;2.能够通过数学计算,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爱吃苹果吗?你们可以自己分苹果吗?”通过导入引出后面的教学内容。

二、定义数量1.教师可以展示一组苹果,问学生有多少个苹果,并教授用数字进行计数。

2.教师告诉学生,我们用数量来表示物品的多少,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

3.让学生尝试自己数数其他同学的数量,判断大小、多少。

4.通过练习概念,巩固学生关于数量的认知。

三、分苹果1.教师教授分配规则,即将苹果分配给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的数量相同,然后让学生自己分配苹果,发现分配的规则。

2.教师设计若干问答,让学生理解加、减和乘法的含义,并进行练习。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两个人共有几个苹果?•小明有2个苹果,给了小红1个,他还有几个苹果?•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成4份,他们总共有几份苹果?3.通过教学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分苹果、加减乘除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练习数的加减乘除和分苹果。

例如:•通过排队地形游戏,让学生计数和计算轮廓数量。

•通过分配确定较小的数字。

五、拓展延伸1.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数学的应用。

例如:•烤薯片的料想,可以发现加、减运算的影响。

•为了让孩子知道大件和小件的区别,教师可以将大小物品放在一起来介绍数学概念。

•将漆黑的夜空中的星星做比喻,让孩子们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有“量”,才可以描绘图像表达。

2.既然是一堂数学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的数学作品,如画萝卜、分糖果,让学生在画中再次感受到数学是如此的有趣。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分苹果这样的活动,认识到了数量,理解了一些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尝试通过许多数学练习和游戏,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分苹果”主题图;(2)“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2、学生倾听与思考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2、在倾听与思考中明确学习主题——两种方式的平均分.二、故事会准备——分苹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集体交流与筛选归纳(1)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①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②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③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④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2)策略之二:先规定每盘的苹果数再分.①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分成6盘.②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分成4盘.③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分成3盘.④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分成2盘.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水果;取出12个;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分苹果的过程.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倾听与表达;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通过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思考、提问;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故事会采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数学故事之一——小熊装苹果.(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1题的图片.(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问题举例:①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②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③如果有2个袋子;每袋装几个?④如果有4个袋子;每袋要装几个;还剩几个?……2、数学故事之二——小松鼠装松果.(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2题的图片.(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问题举例:①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②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③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④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3、数学故事之三——小兔背萝卜①如果6只小兔都背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背2根.②如果每只小兔背3根萝卜;需要4只小兔才能运走.……3、数学故事之四——排队做操.(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4题的图片.(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①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②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③每排4人;排6排;④每排6人;排4排;⑤每排3人;排8排;每排2人;排12排;每排12人;排2排.1、学生观察后个别讲故事:小熊摘了10个红红绿绿的大苹果;它要装进口袋里背回去.2、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全班其余学生通过用学具装、摆、或用铅笔圈、连;或请学过的乘法口诀帮忙等;尽快找到答案;然后举手抢答.1、学生观察后讲故事:小松鼠真能干;它从松树上摘下了18个松果.它想把这些松果装到篮子里运回家去.2、此次活动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成员思考后抢提问题;再思考或操作探索后抢答问题.四、故事会延伸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今天的故事会不仅是内容精彩;故事会上还处处充满着挑战;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你愿意把观察到的生活中“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吗?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五、课堂总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六、作业布置: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辅差)1、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2、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份.4、平均分成5份;还剩()个.(培优)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培优)板书设计:分苹果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教学目标: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分物游戏”;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能够具体操作平均分的过程;这节课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大数平均分做铺垫。

在课本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小熊猫笨笨新开了一家笨笨超市;他正在忙着打理超市呢;想去看看吗?师播放动画片。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按份数平均分。

明确任务。

师:熊猫笨笨现在做什么呢?谁来读一读师:读懂要求了吗?这节课我们就和笨笨一起来分苹果;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帮小白兔分胡萝卜的吗?出示师:都可以怎样分?预设:生1:可以1个1个分。

生2:可以2个2个分。

生3:还可以3个3个分…师:是啊;方法可真不少!现在请你用圆片代替苹果帮助熊猫笨笨来动手分一分。

动手操作。

组内交流。

师:老师看每个同学都分的很认真;把你的分法和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交流时要说清楚这3个问题谁来读一读?师:任务明确了吗?那就开始吧!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演示你的分法?师总结: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方才在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盘时;同学们想到了好几种方法;有的是1个1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先3个3个分;再1个1个分;还有同学是4个4个分;在这些方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谁来说一说?孩子们;虽然我们分的过程不同;但是我们分的结果都是的;谁来总结我们分的结果是什么?师板书师:12个苹果分成3盘;可以说成分成3份;结果就是每份4个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分苹果》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分苹果》教案

《分苹果》教案一、情境创设师:周六,淘气家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来招待客人,请淘气帮忙把苹果分一分。

(板书:分苹果)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忙吗?师:哇,这么多的苹果有多少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1.师:现在妈妈想让淘气将这12个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

同学们什么叫做每堆一样多呢?你能说一说吗?要想每堆一样多,那就要将这12个苹果进行平均分,那同学们你们能将这12个苹果分均分成3堆吗?师:同学们有什么分法吗?你是怎么分苹果的?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找人回答)师:那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代替苹果来进行分一分,分别用刚刚同学们所说的一个一个分和两个两个分,看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

师:同学们,你们都成功平均分成三堆了吗?那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堆,每堆是几个苹果吗?(4个)师:没错,我们一个一个分的话,每堆4个,两个两个分,每堆也还是4个。

(展示课件动画)师:同学们真棒,顺利的帮助淘气将苹果给分好了。

老师这里有个问题想考考同学们,你们敢挑战吗?2. 同样还是12个苹果,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呢?师:请同学们利用小圆片摆一摆,每袋装4个看看需要几个袋子。

(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汇报,在黑板上展示过程。

)师:同学们说他摆的对不对。

也就是说我们把12个苹果,平均每袋装4个,需要多少个袋子?(3个)下面的同学,你们摆对了吗?恭喜你们挑战成功。

3.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4. 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找学生尝试回答)师:第一种分法,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有多少个;而第二种方法,是把12个苹果每4个分为一份,求可以分成多少份。

5. 小结: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个数是相同的,只是在分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不同。

6. 师:老师想提高难度看看聪明的你能不能回答出来。

12个苹果还可以平均分成几袋呢?每袋又是多少个呢?(出示课件)平均分成2袋,每袋6个。

5、《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分苹果》(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苹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0--61页“分苹果”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平均分,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难点:体验分物方法的多样性,学会表达分物的具体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苹果等。

过程预设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出示8个橘子。

提问题:1、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个。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来复习导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感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讲授新知1、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分苹果》2、活动一:分苹果提问题:把12个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1)请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试着分一分,摆一摆,然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2)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3)学生汇报分法并上讲台板演。

(预设)学生1:1个1个的分,分4次,每堆有4个苹果。

学生2:3个3个分,分了2次,每堆也是4个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已知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数”的方法。

】3、活动二:装苹果提问题:把12个苹果装进袋子,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1)请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笔在纸上画一画、圈一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学生在本子上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学生汇报板演。

(每4个放一堆,一共分了三份,说明要3个袋子。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已知每份有几个,求可以分成几份”的求平均数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法的多样性。

】4、活动三:讨论总结同桌讨论交流: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1)两次都是分12个苹果,都是平均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分苹果|北师大版(秋)(5)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分苹果|北师大版(秋)(5)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分苹果|北师大版(秋)(5)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一些有关瓜果分配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苹果,以及学生们需要使用的分苹果工具(比如分苹果刀)。

2. 准备白板或者黑板,准备足够的粉笔或者白板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约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物苹果,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数量和形状。

2. 教师问学生:“如果我们要把这些苹果分给5个人,每个人应该获得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

3. 鼓励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找出解决方法。

Step 2: 探究分苹果的方法(约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个学生。

2. 教师将一定数量的苹果分给每个小组,比如15个苹果。

3. 学生团队合作,尝试将苹果平均分给每个人,并记录下他们的分配方法。

Step 3: 分享分组方法(约10分钟)1. 鼓励学生依次把他们的分配方案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其他小组来验证这个方案是否正确。

2.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每个人分到的苹果是否相等?分到几个苹果后还剩下几个?3.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Step 4: 总结分苹果的方法(约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们提出的不同分苹果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2. 教师出示一些类似分苹果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方法来解决。

3. 鼓励学生个别或团队完成这些问题,并进行展示。

Step 5: 小结与反思(约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苹果的方法。

2. 学生交流分享学到的新的知识和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肯定。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进行讨论和改进。

扩展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类似的分瓜果问题,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解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第二课时《分苹果》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分苹果”的情境入手,安排了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在分苹果过程中,两次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不同,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

通过上节课的分桃子,学生理解了“平均分”、“同样多”等含义,在知识上又做好了积累。

因此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分苹果”主题图;(2)“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

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在倾听与思考中明确学习主题——两种方式的平均分。

二、故事会准备——分苹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集体交流与筛选归纳
(1)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

①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

②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

③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

④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

(2)策略之二:先规定每盘的苹果数再分。

①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分成6盘。

②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分成4盘。

③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分成3盘。

④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分成2盘。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水果,取出12个,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分苹果的过程。

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倾听与表达;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思考、提问,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故事会采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1、数学故事之一——小熊装苹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1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
②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③如果有2个袋子,每袋装几个?
④如果有4个袋子,每袋要装几个,还剩几个?
……
2、数学故事之二——小松鼠装松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2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数学故事之三——小兔背萝卜
①如果6只小兔都背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背2根。

②如果每只小兔背3根萝卜,需要4只小兔才能运走。

……
3、数学故事之四——排队做操。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

②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③每排4人,排6排;
④每排6人,排4排;
⑤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1、学生观察后个别讲故事:小熊摘了10个红红绿绿的大苹果,它要装进口袋里背回去。

2、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全班其余学生通过用学具装、摆、或用铅笔圈、连,或请学过的乘法口诀帮忙等,尽快找到答案,然后举手抢答。

1、学生观察后讲故事:小松鼠真能干,它从松树上摘下了18个松果。

它想把这些松果装到篮子里运回家去。

2、此次活动在小组内进行。

各小组成员思考后抢提问题,再思考或操作探索后抢答问题。

四、故事会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今天的故事会不仅是内容精彩,故事会上还处处充满着挑战,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你愿意把观察到的生活中“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吗?
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

五、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

(辅差)
1、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2、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

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个。

(培优)
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

(培优)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