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鸟教学设计(上学期分享)
初中 鸟 教案
初中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鸟》一文,使学生了解作者对鸟的喜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抽象的语言和深层次的含义。
2. 如何将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教学准备:1. 课文《鸟》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和天空,注意到的鸟儿。
2. 提问:你们对鸟儿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鸟儿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问题。
三、课堂讲解与讨论(20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作者喜欢鸟?作者对保护自然环境有什么看法?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鸟类保护的案例,如保护鸟巢、禁止捕鸟等。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意义和价值,讨论如何将这些案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课堂学习的内容,总结自己对鸟的喜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如参加环保活动、倡导身边的人保护鸟类等。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鸟类的短文,可以是倡议书、心得体会或故事。
2. 要求学生在短文中运用课堂学习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
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鸟》一文及相关背景知识。
2.学会分析文本及理解所读文章的深层含义。
3.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鸟》一文的主题,分析文本,找寻文中所体现的核心合作和信任。
2.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2.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联想能力,独立思考。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引入课题,了解物竞天择的报道,自然界中的飞禽动物,为学习《鸟》做引导。
2.围绕自然界中的飞禽动物,展开课前讨论,引导学生们思考课文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主题。
2.阅读理解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对文本的看法和理解。
2.课堂展示,将不同组别的观点互相交流和比较,找出共通之处,深入思考而合作意义。
3.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鸟在晴朗时都无处可躲,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
”2.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为什么鸟在晴朗时都无处可躲呢?在这个环节中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见解,也要帮助学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讨论完成后,将小组中最好的讨论结果整合成思维导图。
4.合作及总结1.碰头思考——学生将思维导图和讨论结果汇总,进行碰头思考。
2.小组项目——从研讨结果中项目化,分配任务,并落实实施。
3.小组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邀请同学进行评价。
4.知识回顾——教师梳理课文的学习内容,并进行知识内容的延伸。
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涉及课文内容《鸟》,围绕自然界的生灵,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与不可分离。
2.课堂内容重点突出“合作意义”,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教育学生保持信任、关爱等心态。
3.课程难度较大,需要进行多层面的提问与反馈,让学生发表看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力。
五、课后作业1.找出三段话,解释这些话是如何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2.写下一段话,表达你对这节课的感悟;3.或者整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表格归纳。
初中鸟教学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初中生物《鸟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征2.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3. 鸟类的分类及生活习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飞行的特点。
2. 难点:鸟类适于飞行的生理和生态适应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鸟类的特征及其适于飞行的原因。
2. 利用多媒体展示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生态适应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课本,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飞行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飞行的生理和生态适应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生态适应性,分享学习心得。
5. 户外观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近距离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生态适应性。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飞行的特点,强调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绘制一幅鸟类生活习性的海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绘制鸟类生活习性海报的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户外观察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户外观察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掌握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课文《鸟》教案
初中课文《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 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鸟类的知识?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鸟》。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点评。
2. 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保护鸟类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写一篇关于鸟类的短文,可以是科普知识、故事、感想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鸟类,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18 鸟
课后评说“鸟”
作业1:课后收集有关鸟的诗句,并说说 古代诗人对鸟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作业2(课后探究):作者说“我爱鸟的 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 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应该怎样理解呢? (提示:结合写作背景)
鸟(梁实秋)
执教者:邻水实验学校 何飞
学习目标:
1、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整体感 知课文内容。
2、把握作者对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喜爱 及对囚笼般生活的不满。
默读感知“鸟”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 2、本文写了哪几种情形下的鸟?作者对他
们分别有怎样的态度?
方法指导:要善于抓住文段的关键句或者中心 句来把 握文章内容。
精读品味“鸟”
朗读课文三、四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 面描写了鸟的美。请找出精彩的语句赏析。
方法指导: 可从修辞、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等方面入手
去赏析。
合作探究“鸟”
作者爱鸟,却在开头、结尾都写到 “笼中鸟”,这有何用意?作者要表达 的中心是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用心呵护“鸟”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 全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你能为明年的爱 鸟周出一个“护鸟金点子”吗?
初中语文 鸟 教案
初中语文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鸟》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2.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鸟》的文本。
2. 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和鸟类,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 询问学生对鸟类的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课文《鸟》两遍,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鸟》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2. 学生分享对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总结和归纳,强调对自然环境和动物保护的重视。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鸟》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一次写作练习。
2.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思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3.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和给予反馈。
五、分享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3.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对自然环境和动物保护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反思,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鸟类活动,增强学生对鸟类和自然环境的认识。
2. 开展学生鸟类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鸟》教案
《鸟》教学设计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海路中学秦枭娜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文中词语含义,品析、积累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会用默读、勾画、概括、质疑的方法来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
2.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侧重品味语言,理解内涵。
第二课时侧重鉴赏风格,联读写作。
教学步骤:一、导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谁能补充下面这句话呢?(配图)上帝爱鸟人也爱鸟过渡语:是啊,人类爱鸟,却经常无视鸟的渴望与自由……现在我们就和梁实秋一起走进鸟的世界,倾听鸟语,感受鸟的悲喜。
(板书课题)二、内容概括、初悟情感1、通过预习,了解了生字难词,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
屏显:默读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要求:标清段号,圈点勾画中心句、过渡句、描写鸟的句子及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思考: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我爱鸟)屏显:用以下句式说话我(作者)爱鸟,爱它的。
(用文中语句作答)示例:我爱鸟,爱它的声音清脆嘹亮、圆润和谐。
3、交流4、小结:不管是在四川看到自由飞翔的鸟,临风顾盼的鸟,还是笼子里的鸟,寒风中枝头的鸟,豪横无情的鸟,作者开门见山就说(我爱鸟)(过渡语:一个“爱”字,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文章就是围绕着“爱”的情感来展开的,其字里行间正饱含着“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透辟洞察”。
)三、品词赏句、探究情感1、过渡语: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字里行间的爱吧!2、范读第3段,屏显:听读,圈点勾画。
学生点评我最喜欢这一句: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排比、比喻的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鸟》(完美版)PPT课件
5.“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 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 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 果。
【答案】“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生动 地说明了鸟美妙的体形,显示出鸟儿的身体比例匀 称,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
6. “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是什么?“幻想” 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是一种冷静 和单纯的爱,而不是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 意蕴的影响。“幻想”是指在原有事实基础上的想 象,在这里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 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集,其中的“雅舍”, 即作者的居室。书中每篇作品不超过两千字,写的都是身边 琐事,生活随笔,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谈中西文化问题。 全书都是独立成篇的文章,且题材多是随手拈来的。梁实秋 的散文常表现出一种闲和的雍容雅态,《雅舍小品》正是这 种精神的写照,小品集中,雅趣横生。
【答案】 协调。如果说1-4段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 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5、6两段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 鸟的悲苦,这同样是作者的“爱”,但较前者已经发生了很大 的改变,鸟儿们自在自为的自然境界被打破,失去了最起码的 生存条件,这不能不令人悲哀。作者又以这种令人悲哀的鸟为 参照物,联想到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与悲哀之鸟 一模一样,进而把目标指向人——现实中人的命运的悲哀,凸 显了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种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更深层次 的思考的爱,这种爱比1-4段表达得更深刻丰富。
三 记一记词义
1.圆润: 饱满而润泽。
2. 旭日: 刚升起的太阳。
3.鼎沸: 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喧闹、混乱。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鸟》教学设计方案
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资料的感性认识,喜爱鸟儿之情顿生,与作者爱鸟的情感相似,喜欢阅读课文
学生在观赏图片时会猜测鸟的名字,并发生争执,教师要予以纠正,促进学生对鸟儿产生喜爱之情。
学生爱鸟的意识油然而生
《鸟》是梁实秋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全文描绘了鸟的各种生动的情态,并且由鸟及人,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幸福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之情。知识建构图按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来安排。借此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怀。文题简洁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项目
评价要求
评分依据
完成程度及评分
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习思路明确
能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优良中差
4 3 2 1
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教学内容
从生活入手,生动介绍插图与文本框的联系
探究研讨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就能够使学生对文档修改的认识过程
预习时要合理安排好学习任务。要注意巡回检查和督促,并适当地引导。学会边读边用笔勾画的方法。预习题设计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2》生字生词标注并借助于工具书解决。3》找出重点语句,并表示自然段序号。4理清文章脉络(文章安排材料的顺序)
运用多媒体展示鸟的图片,播放鸟鸣叫的声音,让学生对鸟形鸟鸣有个认识了解(感性认识),为朗读课文创设氛围。
《鸟》教学设计方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鸟》教案
第18课《鸟》(梁实秋)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重难点: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 1.默读法 2.研究探讨法教学过程:《鸟》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略二.读准字词:略三.自主学习一: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哪一句?2.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种类型鸟?四.合作探究: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哪一句?明确:我爱鸟。
2.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种类型鸟?明确:令人怜悯的鸟、令人喜悦的鸟、令人厌恶的鸟、令人悲苦的鸟。
五.自主学习二:1.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笼中的鸟”,这对于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六段写到,鸟“有时也给人悲苦”。
这与作者看到笼中鸟时的感情有何不同?六.合作探究二:1.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笼中的鸟”,这对于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明确:(1)本文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儿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儿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作者对鸟儿的生存和命运充满悲悯与同情,也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2)开头写到笼中的鸟,引出对鸟的议论描写起到引题的作用,并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结尾写到笼中的鸟,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收束全文,深化主题。
表达了对失去自由的鸟的同情和悲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2.文章第六段写到鸟“有时也给人悲苦”。
这与作者看到笼中鸟时的感情有何不同?明确:笼中鸟衣食无忧,却无自由,引起的感情是失去自由的苦闷;第6段所写的鸟儿则是生存与严酷恶劣的环境中,引起的是生命饱受外力摧折的痛苦。
作者推己及人,情感发端在于动物,深层则是对人生的了解和同情。
七.限时记忆“读一读写一些”字词然后用作业本来听写。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梁实秋《鸟》
18.梁实秋《鸟》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读读写写”,理解并掌握“干瘪”、“伫立”、“不暇”、“战栗”、“据为己有”、“孤苦伶仃”的意思。
2.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画出重要语句,学会做摘录。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学习作者对鸟的仔细观察,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勾画出作者描绘鸟的语句,学习作者对鸟的细致观察。
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自己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四、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生字注音。
胸襟.(jīn)战栗.(lì)干瘪.(biě)臃肿..(yōng zhǒng)呱呱.(gū)曳.着(yè)丰腴.(yú)迷惘.(wǎng)伫.立(zhù)蓦.然(mò)2.词语积累。
干瘪:①干而收缩,不丰满。
②(文辞等)内容贫乏,枯燥无味。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
战栗:因恐惧、寒冷或激动而颤抖。
据为己有: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鸟儿和人类自古以来就是亲密的朋友。
鸟儿自由飞翔的天性、五彩的羽毛、灵动的身姿,无不显示出大自然造化之奇妙。
古今文人笔下,常能见到鸟儿的形象。
我们大家回想一下,读过哪些写鸟的诗文?(学生回答,教师整理)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重点描写鸟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鸟是什么样子的?(三)介绍作者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秋实,笔名子佳、秋郎等,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他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
1.快速默读课文,讲讲每一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明确:①“我”爱鸟;②笼中鸟的苦闷;③鸟的声音;④鸟的形体;⑤杜鹃鸟的豪横无情;⑥风中鸟的悲苦;⑦离开四川后,“我”再也没看到鸟的跳荡和听到悦耳的鸟鸣。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18鸟》优质课教学设计_1
《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继续学习默读和朗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文中重点语句或段落。
2.教师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领会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1.揣摩语言,领会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2.理解借物抒情散文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素材做好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习辅助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鸟的视频导入,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鸟》(板书课题)一、读鸟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⑴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文眼)明确:我爱鸟⑵作者爱鸟的哪些方面?请用“作者爱鸟的_________,你看(听)__________________”句式回答。
(齐读关于鸟的描写,课下摘录文本)例如: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
有的一声长叫……——爱鸟的声音有的曵着长长的尾巴……——爱鸟的形体二、品鸟默读课文三四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字词,说说你的理由?(修辞、句式、字)(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句子,并作赏析。
个别句子可以让全班跟读体会。
)三、悟鸟跳读全文,思考:1.除了爱鸟,作者还有哪些情感?笼中鸟——怜悯寒风中的鸟——悲苦杜鹃鸟——厌恶(以读带悟,引导学生体会怜悯和悲苦是两种不同的感情,怜悯笼中鸟虽饮啄无忧但失去自由,寒风中濒死的鸟其悲苦的命运让作者感同身受,心觉悲苦。
)2.文章仅仅是在写鸟吗?(ppt补充材料)材料一:梁实秋,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等。
材料二:梁实秋自己嘴上常常挂着阿诺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全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七年级强调与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指点学习语文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知识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七年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在这方面的能力肯定不强。
因而,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继续进行师友团捆绑评价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1.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掌握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并初步具有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一)关于课堂教学首先,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5单元18 我的白鸽
18 我的白鸽设计说明《我的白鸽》是陈忠实的一篇作品。
陈忠实先生的创作有着深厚的关中文化背景,叙述风格以质朴、客观见长,习惯将主观的思想倾向蕴含在对人物情节朴素、客观的刻画中。
《我的白鸽》除了有对白鸽的珍视,更有对关中乡土文化的执着坚守,以及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
教学目标1.运用默读技巧,勾画、摘录文中的重要信息。
2.揣摩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
3.结合关键语段,体会作者对白鸽的珍视,对关中乡土文化的执着坚守,以及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揣摩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语段,体会作者对白鸽的珍视,对关中乡土文化的执着坚守,以及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鸽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鸟,在世界各地广泛饲养。
每当抬头看到成群的白鸽盘旋于天空时,内心不免沉醉于这美好祥和的世界,倘若能亲手养几只,看着它们慢慢长大,翱翔于天际,那一定会生发出无尽的美好情感吧!作家陈忠实在乡村写作之余就有这样的体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陈忠实的《我的白鸽》。
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
喙.(huì)惬.(qiè)意蜕.(tuì)变邋遢..(lā ta)洞达豁朗..(huòlǎng)亭.(tíng)亭玉立风烛.(zhú)残年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鸟的嘴:喙满意;称心:惬意宽慰,消解:排解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蜕变肮脏,不整洁:邋遢文中形容能看透人的心思:洞达豁朗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
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亭亭玉立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风烛残年3.文学常识。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鹿原》等。
关中,是指“四关”之中,即东潼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18 鸟
鸟
梁实秋
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 黄佳佳
《鸟》梁实秋
你读懂了什么?
《鸟》梁实秋
梁实秋的散文,往往能够启发 人们更深入的思考。
《鸟》梁实秋
你还想再多读懂一些么?
《鸟》梁实秋
致云雀(节选)
雪莱
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
像被她自己的绿叶,
在凝露的深山幽谷残,
把晶莹的流光传播,
直到它的馥郁芳菲,
在遮断我们视线的鲜花芳草 以过浓的香甜使鲁莽的飞贼
丛中。
沉醉。
《鸟》梁实秋
梁实秋的文艺观有两个要点:一是反对 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学,二是认为文学应当 表达万物亘古不变的本性。
——陈漱渝《梁实秋散文(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爱鸟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爱鸟、爱自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写鸟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爱鸟之情。
难点:把握文章线索,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给美丽的自然增添了亮丽的风景,你喜欢听鸟鸣吗?你爱鸟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师梁实秋笔下的鸟儿。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泛读课文。
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2.梳理文章结构,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的线索是:我爱鸟。
3.快速阅读第②~⑦自然段,概括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见到笼中鸟,羽翮不振,蜷伏不动,我感到苦闷
听到鸟声音,清脆嘹亮,圆润和谐,我感到喜悦
看到鸟形体,俊俏优美,玲珑饱满,我感到快乐
知道杜鹃鸟,蛮横无情,鸠占鹊巢,我感到坦然
教师小结:梁实秋先生在文中,写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他的情思。
作者这种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2)“我”也爱鸟的形体。
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有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3)鸟给“我”的悲楚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并作简要分析。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并组织全班交流。
(1)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鸟鸣声比作“和谐的交响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悦耳的效果。
(2)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用短句写出了杜鹃叫声的凄绝。
(3)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作者化用宋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语句,用语典雅,描画了鸟优美的体态,表现出对鸟的喜爱之情。
(4)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一个“刺”字,生动地刻画出“我”见到鸟儿的喜悦之情。
(5)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拳”“缩”形象地写出了白鹭立在稻田的样子,衬着山色和梯田的背景,好一幅“青天白鹭图”!
3.作者写道,鸟“有时也给人悲苦”,请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
鸟的快乐都被那些闲人闲情禁锢成了苦闷,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缓实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自由”的闲人闲情。
(2)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运用比喻和联想,由鸟及人,写在贫困中挣扎的鸟与人,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4.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尽情赞美鸟类的自由、活泼、俊俏,但是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又写出了另一番寓意,你能读出这番寓意吗?
(1)最后一段中“自从离开四川以后”点出了另一番寓意,作者离开故乡后,岁月飞逝,眼前所见的可怜的麻雀、寒鸦等早已失去了“天府之国”各种鸟类的活泼多姿,作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
(2)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
5.小结:
作者的“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三、文章主旨 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色鸟的鸣声、外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自由之鸟的同情,暗含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
四、写作特点 1.反衬。
用寒鸦、鸱枭、笼中的鸟来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里的鸟,更写出了作者不满于把鸟囚在笼中的做法。
2.托物言志。
作者借鸟表达自己的情感。
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鸟⎩⎪⎨⎪⎧⎭
⎪⎬⎪⎫开篇点题“我爱鸟”不同鸟带给“我”不同感受⎩⎪⎨⎪⎧同情“笼中鸟”喜爱山林自然鸟悲楚“贫寒鸟”收束全文 不忍看鸟爱鸟爱自由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