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求和原则
居住区用地组成 以上的各项内容从居住区用地组成方面表现为:
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地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
围内的土地一般列入居住建筑用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杂务 院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 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 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 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 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 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 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 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 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
花木草坪,桌椅, 可灵活布置
简易儿童设施等
0.04
注: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②应满足有不少于 1/3 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 8 米, 面积不少于 400 平方米的要求。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 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 的整体效果。应严格控制和引导居民入住后对建筑外立 面的“二次施工”。
底层架空式建筑──
底层架空式建筑适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南方 城市,北方城市需慎用。建筑物架空处理时,应对住区气候 环境条件(如湿度、通风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尽可能地保 护原有基地上的良好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利用架空 底层种植耐阴性植物。架空底层还应作为居民在户外气候条 件恶劣时的半公共活动空间,并配置适量的活动设施。 (如南宁新兴苑、深圳百仕达小区、昆明金康园、上海泰德 苑、台湾“乡城汉唐”等)
3.2.4 建筑屋顶:平顶、坡顶 根据地方气候、地理条件、周边环境及居民 喜好等选择合适的屋顶形式,在美化建筑第五立 面的同时丰富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3.2.5 建筑造型及风格,与住区内外环境的联系 (沿街立面的处理) 建筑设计不拘一格,鼓励高水平的建筑设计, 鼓励尊重并改进住区景观环境及周边城市公共空 间整体性的建筑形态,建筑高度、体量和密度等 应满足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控制要求。
地方性建筑形式──
建筑设计时,宜与外界的山、水环境等相结合, 通过建筑自身形体加以高低组合变化等,突出地方 特色,强化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如下沉建筑、覆 土建筑、阶式建筑、山地建筑、临水建筑等。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与要点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与要点
摘要: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为本”的原则,根
据建筑的风格、功能需求、周边环境等状况进行设计,才能更好与大自然生态景
观融合。本文主要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及要点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原则
1.景观规划在居住区规划中的作用
目前居住区的居住空间不是很大,所以人们更注重空间环境设计的实用性。
各种空间都有不同的功能。活动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静态空间是人
们户外交流、观看和休息的空间。它通常与各级绿地结合使用。有的可以在庭院
或群体绿地的绿化中进行一些人工园林的绿化建设,形成人们交流活动、休闲和
观赏的中心区域。园林绿化特别注重室外空间的层次划分和空间序列的完整性。
注重环境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居住区的空间序列更加完整,这也是人性化设计贯穿始终的重要关键。
绿色居住区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生态化”的原则,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的绿色景观生态系统成为由自然植物、微生物、动物和环境因子组
成的有机整体,体现环境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社区外设置区域的过渡或广
场绿地已成为社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放松和放松的场所,还需要
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净化和美化社区环境,使文化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在其中得
以体现,使生态环境、人文公共行为、视觉景观形象等多方面相辅相成。
2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2.1注重人性化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人性化。一切都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规模为基础,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追求优雅、轻松、安全的风格。目前,一些社区常有水
园林景观设计——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简介: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
关键字:居住区绿化设计原则
1居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1]。
1.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1.2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还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1.3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1.4居民区绿化中选择既好看,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益。
1.5 在地震、战时能利用绿地疏散人口,有着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的作用,绿色植物还能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
居住区绿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随着社会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绿化已然成为了全社会的一项环境建设工程,也是居民普遍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好坏直接与居民的幸福程度息息相关,为此绿地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小区绿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让居民拥有更多获得感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索、提升和设计。
小区居民包括老、中、青年和少年儿童,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年龄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他们的性别不同,年龄、职业、文化、性格、健康状况、兴趣爱好也有着种种不同,这就要求在绿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对于环境的不同需求,因而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小区绿地应设计不同的功能空间,小区白天几乎是老人、儿童的天下,要特别考虑老人、儿童的不同需要。针对老人喜欢聚集打拳练功,围桌下棋打牌,携幼儿散步、玩耍、聊天等要求,设计者都要考虑到。中青年人白天上班,早出晚归,奔忙一天回到家里,首先需要的是放松,怎样在绿化设计中体现这种需求,也是使居住区绿地设计更加人性化的重要一环。儿童活动空间里,不要种植带刺、有毒性、花粉多的植物。
2生态园林原则
居住区绿化设计必须融入生态园林的理念,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竞争、植物种群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施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且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主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地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在绿地设计时,要因人因地,巧妙利用居住区现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尽量减少施工,把对原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生态园林”的实践与探索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城市绿地建设也成为大势所趋。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1总则
1.1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2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3.1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3.2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3.5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
2.1总体环境
2.1.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
影响居住环境。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园林景观设计——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因此对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要求、设计的构思方法、设计程序及景观分区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亲和性;人性化
绿色生态居住区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兼具部分生态旅游功能的高品质居住区,集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所在,也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不仅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要求
1.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1.1.1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为:首先要了解住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第二,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第三,是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人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使居住区环境更具亲和力。
1.1.2突出特色,体现文化景观的原则居住环境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重要作用。另外,在居住区景观规划中重视当
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3因地制宜,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原则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应同时具备观赏性和实用性,使有限的绿地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一、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要求
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要考虑居住者的居住需求、交通便利性、绿化环境、社区设施等因素,确保居住区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规划设计要合
理布局,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并留足足够的停车位。要合理规划绿化空间,增加居住区的景观美化和生态环保功能。
二、建筑设计要求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要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
者的健康。建筑的高度和密度要合理,不能给居住者带来压迫感。同时,
要考虑到防火、防潮、防震等安全因素,并设置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
三、生活设施要求
居住区的生活设施要便利、完善。包括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医疗设施、学校等,能够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此外,要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等,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社区管理和服务要求
居住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要规范、高效。建立居民委员会或物业管理
公司,负责居住区的管理,包括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修、安全防范等。
提供居民活动和社交服务,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社区凝聚力。
五、环境保护要求
居住区的设计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减
少噪音和污染源。要合理规划雨水排放系统,确保居住区的排水畅通。同时,要注重节能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六、居住区配套设施要求
居住区的配套设施要完善,包括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同时,要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规划合理的道路和交通网络,方便居住者的出行。为了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要设置良好的照明设施和监控设备。
总之,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是为了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各项规范要求的实施充分考虑到了人的
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一、引言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公共设施,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居住区的布局、道路、绿化、建筑等方面的要求。本文旨在制定最新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确保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总则
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人文关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
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社区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便利的交通、商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
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和设计绿地、水体、景观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保留和发展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 人性化原则:注重人的需求和福祉,提供便利的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宜居的环境。
2. 综合性原则:注重城市居住区内各项设施和功能的综合规划,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便利。
3.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城市居住区的可
持续发展。
4. 开放性原则:注重城市居住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打破封闭性,提供良好的
城市交流和互动空间。
5. 安全性原则:注重城市居住区的安全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规划和设计合理的
应急通道和避难场所。
四、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要求
1. 布局规划要求:
a. 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绿地区等,确保
《2024年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范文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篇一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设计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城市居住环境提供更加科学、绿色、和谐的设计方案。
二、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论框架
1. 理论背景
可持续设计是指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基础上,尊重自然、生态和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达到长期、全面、协调的发展目标。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可持续设计理论主要包括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绿色建筑原理等。
2. 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在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平衡为核心。
(2)资源节约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以人为本原则: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居住区的舒适性和宜居性。
(4)文化传承原则:尊重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居住区园林。
三、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1. 空间布局设计
(1)合理划分空间: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功能需求等因素,合理划分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和半私密空间。
(2)绿地分布: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合理安排绿地分布,形成多样化的绿地系统。
(3)空间通透性:保持空间的通透性,使居住区内外环境相互渗透,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2. 植物配置设计
(1)植物种类选择:根据地域特点、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
(2)植物配置方式: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配置方式,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空间。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在融入大环境大生态的同时,利用合理的规划,适当地设置水景景观,根据小区内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适当搭配,可营造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感受。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生态平衡。
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和绿化等的软质景观相互协调。首先,设计的一般规律比如空间的开合、视觉走廊、路径、节点、轴线、对景等,对于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来说是通用的。而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因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而产生,具体来说,具有地方历史语言的和地方特色造园思路和手法,适用于地方风格的住宅的设计中,而现代景观造景的手法适用于现代化风格的住宅的设计中。
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在实现人们对居住区绿地使用基础功能的满足的基础上,对丰富的景观效果的创造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与和谐是生态园林的景观性所必须要体现的。顺应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是景观的合理设计的源泉,一般来说包括不同气候、地形、土壤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想从整体上更好将植物群落的美体现出来,必须要对园林美学的融合有深层次的理解。我们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我们才能以维护这种整体美为前提。通过对造景的其他要素的综合运用,来丰富园林景观的内涵,这样使得园林设计既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园林景观设计,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是居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毕竟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把握和十分重视景观的动态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即所谓景观效应。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分类及特征
景观设计的种类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性质、空间内其各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等。其特征有:功能性、生态性、文化性、社会性、心理性、美学性。
道路景观,道路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泛指用质地较硬的材料组成的景观。硬质景观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围墙、栅栏、挡墙、坡道、台阶及一些便民设施等。
水景景观以水为主,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庇护性景观构筑物是住区中重要的交往空间,是居民户外活动的集散点,既有开放性,又有遮蔽性,主要包括亭、廊、棚架、膜结构等。
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2 专用绿地 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 地。
3 道路绿地 指居住区各级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化用地 4 宅旁绿地 指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是最接近居民的 绿地。
3.规划形式 根据小游园构思立意、地形状况、 面积大小、周围环境和经营管理条件等因素,小游 园平面布置形式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抽象式。
4.规划内容 ①人口处理:为方便附近居民,常结合园内功能分区和地形条件,在
不同方向设置出、入口,但要避开交通频繁的地方。 ②功能分区:分区的目的主要是让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居民能各得
3 混台式布置 综合上述两种形式,多以行列式为主,少量住宅或公 共建筑沿街道院落布置,构成半封闭空间,以发挥行列式和周边式布置各 自的长处。
4 自由式布置 结合地形、考虑采光、通风,将居住建筑自由灵活的布 置。其布局显得自由活泼。一般用于地形复杂且不规则的情况。
五、居住区道路系统布局 1 宅前小路 通向各户或单元门前,主要供行人使用,一般
二、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技术法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
筑用地标准》规定:居住区Hale Waihona Puke Baidu地率为30%;人均公共绿地为 3m2/人,其中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2m2/人,小区级公
园林景观设计——小区园林设计
小区园林设计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不同于旅游景点和城市公园,也不同于城市广场和企事业单位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外场地,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重视,对住宅区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对住宅区的园林设计中,我们最先要考虑的是居住者的需求。应本着生态优先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原则文脉传承原则以人为本和经济适应原则,绿化美化居住区环境,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怡心的住宅环境。下面我就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提出一些想法。
一、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
居住小区景观最贴近居民生活,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防火、采光等的要求。住宅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目前很多园林设计一味地强调什么“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等等。住宅小区的园林是人们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在园林设计中“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这些可以借鉴,但是不一定要照搬,因为照搬就很容易与实际情况脱离实际情况,住宅园林设计中,应以当地特色植物为主,这样就更加符合本
地人的口味,更加具有人性化。
2.因时制宜
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设计是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在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
1、科学利用资源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当然,特定地段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以后运行维护的方便。
2、因地制宜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所在地的自然特色。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生态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居住区景观设计提出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要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除了选景、造景、移景、借景等自然景观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
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优美的景观与浓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就是在解析了传统因素之后上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去阐释和建构的。仅有人文特色是远远不够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亦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4、“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最基本原则。人是居住区的主体,人的习惯、行为、性格、偏好等决定了对景观环境空间的选择,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才能使居住区活力得以再生,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景观设计之中,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关系与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始终坚定环境景观的建构是服务于人、取悦于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原则正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居民视觉上的感受,让其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涵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每个设计师有自己侧重的方面。但是景观设计作品要想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
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意识
变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
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在对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时,除了要考虑用设计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和生态环境,同时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在保障这些设计的前提下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帮助开发商提升其设计地块的价值,为开发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业主提供更多的使用功能。创造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
2. 生态化设计
2.1 生态化设计概念
生态设计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摒弃了掠夺式开发的弊病,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2.2 城市居住区生态设计理念
近年来,“生态化设计”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也是疑惑之点。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城市居住区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保护环境、改善城市居住区生态状况在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对未来居住区发展的规划设想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处理技术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对生态的追求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位。
我国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设计原则也只得到少许应用。景观的“生态设计”还未成熟,处于过渡期,需要更清晰的概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这需要
进一步研究探讨和不断的实践。
3. 近年来城市居住区生态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态建筑、生态住宅、生态居住区的理念已开始逐步被广大居住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相关的新闻媒体对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生态居住区以强调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实际,在居住者、发展商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力求使居住区的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过若干年的探讨和发展,生态居住区正在成为 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改善与发展的方向,世界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在探索适宜本国和本民族特点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居住环境,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且较适宜人们居住的地区人口密度很大,绝大部分城市和居住区都超出了自然系统原有的人居承载能力,根据我国的实际,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的恢复自然系统的生态功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使人们居住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合理,这是我国下阶段城镇居住区建设发
展的总趋势。
从上世纪末到今天,我国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正经历着由概念到实践、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式过渡,居住者在选择自己理想的居所时开始对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有较高的要求,发展商也开始积极打造相应的品牌与产品,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但由于很多人对生态居住区的认识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生态居住区的建设、营销、宣传、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
4. 我国居住区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我国城市居住区生态建设的实施尚处在初期阶段,虽然“生态性”的设计原则已被广大居住者和房地产商所接受,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和支持,但根据我国居住区建设的特点与规模,但要快速发展我国的居住区生态建设,目前仍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障碍。
4.1 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是景观(规划设计)学学科专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从伊甸园到卢浮宫,从建章宫到拙政园,人类历史实现了从理想自然到现实自然的转化,今天的景观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的景观是为了人的使用,为普通人提供实用、舒适、精良的设计应该是景观设计师追求的境界。但越来越多的废弃地、垃圾场或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了的区域被在了人们的面前,景观设计更多的需要治疗城市的伤疤,促进城市居住区系统的良性发展。
4.2 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平衡
国家“十五”计划中提出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明确指出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进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因素,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意识变为一种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今天更多的景观设计师追求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
4.3 注重局部生态表象,忽视生态系统合理性
一段时期,许多开发商为了适应市场的短期需求,一味追宠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以景观代生态,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方面下了一番苦心,在没有对居住区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不考虑
居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实际,便在居住区内建绿地,造水景,以此赢得购房者青睐,并以生态居住区的铭牌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样不仅会增加投入,误导消费,而且会给今后的物业管理、居住者的长期消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4.4 简单的模仿,缺乏适应性和经济性
为了简单追逐生态居住区的理念,一些开发商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开发项目的特点,将一些可在生态化居住社区实施的生态工程技术与项目机械地套用在自己开发的项目中,以达到建设所谓“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投入,而且会导致新建的居住区生态系统不合理。
4.5 以短期市场为目的,炒作生态居住区概念
为了一时赢得客户,一些开发商利用人们对生态居住区的概念尚不清楚的时机,将开发的项目生搬硬套,标榜自己开发的是生态居住区,进行名不符实的宣传、炒作,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为自己埋下了法律纠纷的隐患。
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市场,如何建设生态居住区是一件值得开发商、规划设计师、居住者共同努力的事。只有科学的认识、了解什么样的社区是生态居住区,才能理性化的建设、消费、经营、管理生态居住区,综合考虑经济、自然、社会等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生态居住区的特点与优势,使居住者、开发商和社会同时获得最大利益。
5.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生态化探析
5.1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城市居住区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居住区在今后的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
5.1.1 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