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选择题复习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复习题

选择题:(共214个)单选:共140个;多选:共74个绪论一、单项选择题(8个)1.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2.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C )C.德国古典哲学3. 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C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6.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D.与时俱进7.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时,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8.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 D )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单项选择题(36个)1.哲学基本问题是( C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 C )的依据。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C.物质性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D.客观实在性5.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D )。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B )。

B.时间的不可逆性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8.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有:(D)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9.“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的观点是( C )C.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10.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11.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马克思复习资料--选择题

马克思复习资料--选择题

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 A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 D )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B。

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D。

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3.生产关系体现了( C )A.人与自然的关系B。

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

物与物的关系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C )A 。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劳动者D。

生产资料5.国家是代表( A )A.统治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

意识的本质问题C.世界的本原问题D。

实践的本质问题8.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 B )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B。

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 D。

认为一般就是个别9.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B)A.根本动力B.直接动力C.最终动力D.唯一动力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B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阶级关系D。

人的理性1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会导致( A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1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 A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 )A.机器设备B。

原材料C。

燃料D。

辅助材料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 )A.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B。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是:A. 哲学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B.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C. 公有制和计划经济D.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这意味着: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C. 社会制度决定人们的意识形态D. 意识形态决定社会制度3. 马克思主义对私有制的态度是:A. 积极肯定B. 积极指导C. 消极排斥D. 消极态度4.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是:A. 积极肯定B. 积极指导C. 消极排斥D. 消极态度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按需分配C.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需分配D.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按劳分配6. 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唯物论强调:A. 意识决定经济基础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D. 社会制度决定生产方式7. 马克思主义对私有制的认识是:A. 私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B. 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C. 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D. 私有制是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8.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A.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B. 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和独立C. 实现阶级的和谐共处D. 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9. 马克思主义中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指:A. 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B. 暴力手段进攻资产阶级C. 通过民主选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 消灭阶级分化实现真正的平等10.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于:A. 它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B. 它能解释现实社会发展的规律C. 它的理论体系完备严密D. 它的历史观符合客观事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1、产业资本循环是(A)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成的统一B.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形成的统一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D.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答案】A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答案】C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答案】D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答案】A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6、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答案】D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答案】D8、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答案】D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答案】C10、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答案】B1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答案】C12、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答案】D1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答案】D1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答案】D15、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答案】B1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答案】B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答案】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4、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答案】C5、英雄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答案】C6、“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答案】B7、“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答案】A8、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答案】B9、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答案】C10、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2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A.100%B.75%C.50%D.125%【答案】d11、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答案】A1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答案】B1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答案】A1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15、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答案】B1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答案】D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18、“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答案】D19、“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答案】A20、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答案】C2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A.人脑的主观创造B.人脑的客观反映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体选择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答案】D22、英雄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答案】C23、《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马克思原理经典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经典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经典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

a) 社会主义b) 共产主义c) 唯物史观d) 阶级斗争答案:c) 唯物史观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

a) 唯物史观b) 阶级斗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 唯物史观和b) 阶级斗争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共产主义b) 泯灭私有制c) 实现阶级斗争d) 实现人民民主答案:a) 实现共产主义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阶级和私有制的社会形态,实现了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 资本主义b) 意识形态c) 剩余价值d) 阶级斗争答案:d) 阶级斗争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 列宁b) 马克思c) 恩格斯d) 斯大林答案:b) 马克思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

马克思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6.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著作是()。

a) 《资本论》b) 《共产党宣言》c) 《哲学的贫困》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a) 《资本论》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著作是《资本论》。

这部著作详细阐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7.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括()。

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和谐答案: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和谐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平等、公正和和谐。

马克思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说,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3.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社会阶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阶级是由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地位间的对立所确定的,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4.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国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机构。

5. 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有何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剥削和压迫,导致了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平等,必然会走向崩溃,为新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兴起创造条件。

6.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是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变革。

7.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平等。

8.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基础,社会变革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9.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路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消灭阶级和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10. 马克思主义对于个人自由有何看法?-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个人自由的前提是消除阶级和剥削,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2.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5.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C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7.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 .实践性B .运动性C .物质性D .客观性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D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9.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D )A .抛弃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1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A .方向和道路B .形式和状态C .结构和功能D .源泉和动力11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B )A .感觉B .知觉C .表象D .分析1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 C )。

马思选择题复习

马思选择题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C )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2.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C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3.“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是( A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康德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 A )A.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C.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D.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5.“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 A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种观点是( D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唯意志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7.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 ( B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8.时间和空间是 ( B )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9.形而上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错误在于否认 ( C )A.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B.时间空间的有限性C.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联系D.时间和空间的不变性10.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D )A.是客观的B.是有限的C.是可知的D.是相对的11.《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B )A.它的存在性B.它的物质性C. 它的可知性D.它的矛盾性13.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是指( B )A.人们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D.人们的精神活动活动1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辨证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化1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C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17.辩证矛盾的含义是( A )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C.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D.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依赖关系1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D )A.相互离异、相互排斥B.相互反对、相互否定C.相互分离、相互转化D.相互依存、相互渗透19.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B )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C.相互渗透、相互转化D.相互吸引、相互贯通20.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 D )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B.对矛盾的否定或排斥C.在排除矛盾中实现同一D.包容万物的“和而不同”21.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 )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22.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选择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选择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 )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D.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A】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成功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参考答案:【A】3.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科学性B.以理论为根底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阶级性D.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参考答案:【B】4.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根本问题是( ) A.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理论的关系问题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B】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也是( )A. 一切科学的根本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根本问题C.辩证法中的根本问题D.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根本问题参考答案:【D】一、单项选择题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成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答复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成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参考答案:【B】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参考答案:【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参考答案:【A】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B.客观实在性C.时间和空间特性D.可知性参考答案:【B】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C.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参考答案:【D】11.时间和空间“分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专题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专题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专题练习题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A. 主观的唯心主义B. 客观的唯心主义C. 主观的唯物主义D. 客观的唯物主义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辩证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统一唯物主义3. 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要点包括()A.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辩证法和经验唯物主义D. 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心主义4.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规律是()A. 否定之否定B. 肯定之否定C. 否定之肯定D. 肯定之肯定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指()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 劳动人民与压迫阶级的矛盾二、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足点是实践。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深入的批判和剖析。

()4.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5.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式。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与意识观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阶段?四、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方面的基本原理。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分析和理解社会现象、掌握社会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工具。

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我们能够深入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需要不断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选择题复习资料

马克思选择题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例: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②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③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例: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ABCD)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上海(1010)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B)A.社会条件B.客观条件C.经济基础D.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例:1.全国(0904)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ABD)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2.上海(1110)马克思主义是关于(A)A.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C.反对资本主义的学说D.未来社会设想的学说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希特,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英国古典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期末考试复习选择题(马克思)

期末考试复习选择题(马克思)

2008.10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B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C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D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D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C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B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009.1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B>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马克思历年选择题+答案

马克思历年选择题+答案

06-07A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2.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 )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B.世界观与方法论C.唯物论与辩证法D.政治与经济3.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4.事物发展的动力是()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5.“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B.人的个体差异性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6.“我思故我在”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7.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8.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9.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B.劳动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12.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A.人之初,性本善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C.人是符号动物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C.资本的原始积累D.劳动力成为商品15.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6.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A.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C.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D.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17.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A.垄断B.剥削C.国家调节D.对外掠夺18.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A.“参与制”B.公私合营C.建立垄断银行D.相互联合19.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A.议会制B. 分权制C.两党制或多党制D.普选制20、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B.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C.目的和手段的统一D.全体人民享受广泛民主权利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选择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选择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 )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D.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A】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参考答案:【A】3.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科学性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阶级性D.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参考答案:【B】4.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B】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 )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C.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D.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参考答案:【D】一、单项选择题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参考答案:【B】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参考答案:【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参考答案:【A】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B.客观实在性C.时间和空间特性D.可知性参考答案:【B】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C.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参考答案:【D】11.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马克思复习资料(选择题)

马克思复习资料(选择题)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千年交替之际,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2.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c)。

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

A.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B.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6.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处在(B)。

A.孕育成长阶段 B.自由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7.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 )。

A.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本质和规律B.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C.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D.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D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表明(D )。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一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地理环境B.社会存在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答案】C2、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

现因采用新的机器设备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

试问,在不追加资本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BA.2000B.1000C.500D.100【答案】B3、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答案】C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C5、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资本频繁发生。

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C.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D.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答案】C6、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D.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答案】A7、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答案】C8、“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答案】A9、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答案】B10、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答案】C11、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答案】A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答案】D13、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答案】D1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C.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答案】B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答案】C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A.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B.生产严重不足C.生产绝对过剩D.群众消费不足【答案】A17、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18、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答案】D1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答案】B2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人类认识起源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A.生活方式C.思维的产生D.大脑发育程度【答案】B21、《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复习题.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答案】D2、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答案】D3、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答案】A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答案】A5、“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答案】D6、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A.物质或精神B.物质和精神C.存在D.具体的物质形态【答案】D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答案】C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答案】D9、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答案】D10、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是指该社会()A.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D.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统一【答案】B11、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的C. 的关系界定的7. 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 C.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2.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 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系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路德维希-费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B.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 3.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

这是: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卜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4. “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 生的模型。

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

没有食料,心灵便 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

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 阶级斗争理论学的实践观C. 辩证法 D .C .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A.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B.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C.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实践B. 运动C. 静止D.间D .时间和空9.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 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0. 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识 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A.时间B. 空间C. 绝对运动D. 相对静止11. 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 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A.变化B. 增加C. 创新D. 运动 12.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是: 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 形而上学的思想 诡辩论的思想 D. 唯心主义的思想 13. 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同一性和斗争性 和相对性 D. 对抗性和兼容性 14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量和质的相互转化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否定15.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 质变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 诡辩论的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增加 C . 辩证法的观点C . 绝对性 C. 互相16. 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 A.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B. 主观错觉 D. 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17.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 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结论是:A.唯心主义观点B. 辩证法观点C. 相对主义观点D.机械论观点18.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 此事要躬行。

”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 和归宿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经验并不重要19.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 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 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 而产生的。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0. 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眼见为实” 哲学评价正确的是:A.它肯定感性认识的正确性 人们长期积累的正确的间接经验C.它证明了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选择22.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纯粹偶然的现象C. 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学习获得的间接B.实践 D.实践“眼见为实”B.它是D.它否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A.选择论B. 反映论建构论D.C.创造论23.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对 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 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 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A. B. C. D.用24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 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米得仙草,深入水底觅 得骊珠。

”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理A. B. C. 量 果丿卜圧 -- —k.--- —*25.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 的辩证法。

对真理相对性的正确理解: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理C.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很多种的 和深化 26.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件的,谬误是无条件的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D. B. B.D.对同一对象不真理有待扩展 真理是有条 真理是对事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27.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的物质条件D. 地理环境既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 向30. 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 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A. 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 关系和社会关系B.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D. 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 具的进步上 31. 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 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是对 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 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 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32. 认为“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识C. 可知的 28 .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 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 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 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A.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 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会意识2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 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 法律”,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 国家的社会法律制度、民族精神都根源于地理环境的本xj 、A.性B. C.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历史规律是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B. 社会意识决定社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 地理环境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展起推动作用”,这一观点是: A.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的错误观点 心主义的错误观点C.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主义原理的错误观点B. D .陷入了历史唯 曲解历史唯物33. 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 现”,这一观点: A.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 否认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规律的普遍性D. 否认了历史34.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 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这一观点: 简化了个人在历史中作为。

”A. B. 社发挥作用的过程性 否认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条件性C.承认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D. 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35. 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是:A. 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 确观点B. 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 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C. 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 观点D. 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 点 36. “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这两种观点: A.都正确表达了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都否认杰出人物发挥作用从属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 C.前者是唯物主义命题,后者是唯心史观 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主义命题37. “在社会发展过程,这一观点 B . 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D .,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属于: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辩证法观点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决定论观点38.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表明: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 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C. 历史,这句话B . D.人们自己创造 人的自我保存 39. 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 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

这种经 济形态是指:A.自然经济B. 简单商品经济 经济 D. 市场经济40.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C .发达商品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 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 会生产关系。

”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自然属性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 B. 使用价值是 使用价值是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 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的物质承担者42.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决定的B .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 D. 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 B . 商品的社会属性所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43.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 在于: A.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不同的商品对人们有相同的效用 C.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 是在:B . D . 两种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 .同商品的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45.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商品的效率,它特指 的是:A 具体劳动的生产率D . 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C.别劳动的生产率 D.社会劳动的生产率46.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解决商品内在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能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的出现 用47. 马克思认为:“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 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