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选择题题库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 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CD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B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BC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BCD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BCD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ABCD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B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马克思哲学原理选择题题库

马克思哲学原理选择题题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B )。

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B.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D.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4、哲学是( A )。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

A.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6、马列主义毛泽东东思想的精髓是( C )。

A.对立统一B.革命性和批判性C.实事求是D.理论联系实际7、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C )。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或灵魂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B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以观1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D )A、历史性B、真理性C、科学性D、实践性1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B )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的体现20、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C )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反映论2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D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23、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D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2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B、古代唯心主义与近代唯心主义C、辩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D、中国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的唯心主义26、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A、等同的B、一致的C、可相干的D、整体和部分关系2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态度应是(B )A、剖析它的根源,从局部上保留它B、具体分析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以它为对立面,作为批判的靶子D、它是根本错误的,要全部抛弃它的内容28、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C )A、对立统一B、革命性和批判性C、实事求是D、理论联系实际29、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B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思想C、共产主义精神D、无私奉献30、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D )A、是否坚持唯物论B、是否支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31、世界观就是(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32、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C )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33、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D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3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A )A、只有剥削阶级的哲学B、既有剥削阶级的哲学又有被剥削阶级的哲学C、只有劳动人民的哲学D、哲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二、多项选择题1、一个哲学素质较高的人( ABCD )A.能高瞻远瞩B.有宽广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C.有很强的全局与整体观念D.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秋毫的能力E.能全面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2、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在于(ABCDE )A.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B.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C.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的特殊表现D.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E.世界观也就包含着人生观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BD )。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神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D.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答案:正确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它们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10.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动分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第一部分辨证的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C)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B)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精神和物质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C)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 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5、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C)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7、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B)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B)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D)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C、不可知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10、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B)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发展的C、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C)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错误及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3.“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A、宿命论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5.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物质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的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8、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9、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2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5.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7.哲学上的二元论()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A、否认世界可知性B、机械性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10、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人的主观意识B、人的主观感觉C、人的心D、宇宙精神E、绝对观念三、简答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库第一章哲学基本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 C )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D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D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 C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 D )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D )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3.“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 B )A、宿命论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D )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5.哲学是( C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C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A、世界是物质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的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8、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 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9、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 D )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2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D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CDE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ABC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5.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 ADE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 BCD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7.哲学上的二元论( BD )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CD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 BDE )A、否认世界可知性B、机械性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10、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BC )A、人的主观意识B、人的主观感觉C、人的心D、宇宙精神E、绝对观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C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D )A、机械力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律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律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C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理论和实际的关系5.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B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基本原理作了否证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C )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向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 )A、对立统一规律B、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为人民服务8.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 C )A、坚决批判、彻底否认B、避而远之,不闻不问C、弃其槽粕、取其精华D、有用则取之,无用则舍之9.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 B )A、黑格尔B、尼采、叔本华C、萨特D、费尔巴哈10.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 B )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 A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周恩来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CD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E、非理性主义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 BDE )A、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BE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4.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C )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发生任何变化5.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 AD )A、唯意志主义B、实证主义C、马赫主义D、存在主义E、逻辑实证主义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DE )A、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B、中国共产党建党学说C、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E )A、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C、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D、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E、一般与个别的关系8.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应该是( ABD )A、揭露其错误的本质B、揭示其产生的根源C、全盘抛弃D、批判的吸取其合理的因素E、与其融为一体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 BCD )A、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B、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E、是高居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第三章辩正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一、单选题1.人类认识事物的次序是A.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 B.从实践到感性再到实践C.从同一到斗争再到同一D.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2.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A.直立行走B.抽象思维C.制造劳动工具D.语言的产生3.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4.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

相对和绝对的关系6.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A.上层建筑B.精神文明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文化教育水平7.矛盾的客观性是指A.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B.矛盾只存在于社会领域中C.矛盾只存在于自然界中D.矛盾是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8.矛盾是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B.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 D。

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9.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定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间断性而否定了连续性C.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定了曲折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定了周期性10.社会的物质文明是指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总和C.表现精神文明的物质设施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1.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是A.哲学B.艺术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1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C.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D.辩证法的正确观点1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由偶然向必然转化D.由简单向复杂转化1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辨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C.不同状态D.源泉和动力15.真理是A.标志主观的范畴B.标志客观的范畴C.标志客观规律的范畴D.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1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段话说明了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1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是指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19.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机械论20.量变的复杂性是指A.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B.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D.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21.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A.头脑中自生的B.第二性的C.从书本上学来的D.第一性的2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23.社会存在主要是指A.人口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24.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世界B.主观世界C.人民群众的实践D.个人的实践25.“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是A.唯物史观的观点B.唯心史观的观点C.历史主义的观点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观点26.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前进的、上升的B.周二复始的循环C.直线式的继续发展D.不可认识的27.人的本质在于A.人能够改造世界B.人具有阶级性C.人能够制造生产工具D.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8.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A.使用工具B.有目的的创造活动C.社会性活动D.制造工具29.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30.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D.出现时间的先后31.真理的内容是A. 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d.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32.“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33.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暂,而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A.质变过程的条件性的表现B.质变过程的客观性的表现C.质变形式的普遍性的表现D.质变形式的多样性的表现34.在世界的本源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A.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35.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意识的,必然导致A.唯灵论B.唯心论C.物活论D.唯意志论36.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A.形而上学的方法B.相对主义的方法B.抓中心带动全盘的方法D.庸俗进化论的方法37.“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浙大马原题库120道选择题

浙大马原题库120道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 世界上各种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B 世界上某些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C 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规律D 人们的思维方法及其发展规律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对思维与存在是否联系的不同回答B 对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D 对思维与存在是否运动发展的不同回答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A 唯心主义的命题B 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C 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D 朴素唯心主义的命题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方法是A 认真学习教材B 理论联系实际C 认真学习马列哲学原著D 更多地讨论一些理论问题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矛盾性C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D 可知性6.时间的特点是A 多维性B 一维性C 二维性D 三维性7.事物成为客体的首要前提是A 客观性B 对象性C 社会性D 历史性8.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 物质B 实践C 规律D 自然9.发展的实质是A 运动B 变化C 质变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现实性是指A 合乎必然性的现存事物B 当前存在的一切事物C 当前存在的某些事物D 那些偶然的存在11.本质是A 那些可以认识的东西B 那些经常出现的东西C 那些与人的认识相一致的东西D 那些与必然性、规律同等程度的东西1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 内部与外部的关系D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13.区分质变与量变的根本标志是A 事物的变化是否特别明显B 事物变化的量是否特别大C 事物的变化是否特别强力D 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14.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A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15.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A 实践论的观点B 真理论的观点C 相对论的观点D 反映论的观点1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生产关系B 生产方式C 自然环境D 人口因素17.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 国家政权B 政治思想C 法律思想D 哲学思想18.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是A 生产方式B 经济基础C 生产力D 政治制度19.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是A 社会组织B 社会关怀C 社会实践D 家庭支持20.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A 让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 向人民群众学习C 让人民当家作主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1.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 物质与意识有无同一性B 物质与意识有无运动性C 物质与意识有无矛盾性D 物质与意识有无联系性2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征是A 科学性B 实践性C 革命性D 阶级性23.“理在事先”,这是A 朴素唯物主义命题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命题C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D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24.空间的特点是A 一维性B 二维性C 三维性D 四维性25.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主要特点是A 从物质与物质结构的矛盾关系出发B 从物质与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C 从物质本身出发D 从意识本身出发26.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A 物质B 客观规律C 实践D 辩证矛盾2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系统规律2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A 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B 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C 具体分析矛盾的有效性D 具体分析矛盾的可能性29.或然率是测定A 可能性的有无B 可能性的大小C 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D 可能性的好坏30.系统整体的性质与功能并非各组成要素的性质与功能的简单相加,这主要是指系统的A 整体性特征 B 结构性特征 C 层次性特征 D 开放性特征3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指规律的A 普遍性B 稳定性C 客观性D 重复性32.质与事物的存在A 不是直接同一的B 是完全相同的C 是直接同一的D 是可以分离的13.认识事物的基础是A 质B 量C 系统D 结构34.主体与客体最基本的关系是A 实践关系B 审美关系C 认识关系D 价值关系3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A 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 所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3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A 物质B 人脑C 客观事物D 实践3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第一章导言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C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3、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C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D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5、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A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态演化构成的 B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C客观精神或神创造出来的 D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6、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B物是感觉的复合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7、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种观点()A只是唯物主义观点 B只是唯心主义观点C只是不可知论观点 D既可以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观点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9、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1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1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

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覆盖面标识:1、辩证唯物主义——物,2、唯物辩证法——辩,3、认识论——认,4、历史唯物主义——历,5、绪论——绪)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绪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历A、生产力的发展B、科学文化的发展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

历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D、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物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矛盾性5、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历A、前进的、上升的B、周而复始的循环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D、不可认识的6、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历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C、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绪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辩A、不起任何作用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决定性作用9、人的本质在于()。

历A、人能够改造世界B、自私自利C、人有思想和理性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人民群众的主体()。

历A、是体力劳动者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11、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历史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4、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5、“大海捞针”是()A不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现实性6、认识的本质在于()A能动反映B自由选择C科学评估D主观创造7、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出现时间的先后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C形式上是否新奇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8、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B阶级消灭的结果C人们使用暴力的产物D人们使用武器的结果9、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生产关系B宪法C国家D政党10、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B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D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德过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A康德哲学B费希特哲学C黑格尔哲学D谢林哲学E费尔巴哈哲学2、下列成语和日常用语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运动的观点 B 矛盾的观点 C 联系的观点 D 变化的观点 E 发展的观点 4、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 A.循环论 B.诡辩论 C.激变论 D 直线论 E.庸俗进化论 5、事物的假象是指 A.虚假的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C.人们的错觉所认识的虚幻现象 E.以否定的方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6、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C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E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人脑与电脑的区别是 ( )A.人脑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电脑是一种纯粹的机械物理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干脆的理论来源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辩的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A.驾驭基本理论B.亲自参与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A.实际存在B.运动变更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A.夸大运动的确定性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7.时间和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假如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丢失思维实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B)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A.物质确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驾驭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相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接着取得巨大的成就和成功。

这说明(D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分在于(D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D.真相从正面干脆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3.两条根本对立的相识路途是(C )A.可知论和不行知论的对立(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意识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是()。

A. 黑格尔
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和恩格斯
D. 柏拉图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是()。

A. 静止
B. 运动
C. 变化
D. 永恒
3. 下列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因果律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个人意志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物质生产力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异化”概念主要用于分析()。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C.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D. 原始社会的氏族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阐述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及其对认识论的贡献。

2.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现象,并探讨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其进行批判。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请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异化现象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精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 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辨的哲学5、相对静止是指( C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A、实际存在B、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 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界事务的正确反映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 )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哲选择题题库

马哲选择题题库

马哲选择题题库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D)。

A、运动的绝对性B、本质的可知性C、发展的规律性D、客观实在性12、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B)。

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形而上学D、客观唯心主义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A.18世纪末B.20世纪初C.19世纪末D. 19世纪40年代中期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实践条件是()A.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B.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准较之以前有很大提高C. 世界地理大发现D.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的尖锐化3、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条件的有()A. 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万有引力定律B. 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C.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D.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现代系统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法国的启蒙哲学C. 美国的经验论哲学D. 德国的宗教改革理论5、世界观是()A. 人们对世界的看法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C. 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D. 人们对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6、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 哲学就是世界观B.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 世界观就是哲学D. 哲学与世界观没有联系7、哲学基本问题是指()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问题C.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8、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B. 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的C. 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9、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 唯意志论和存在主义10、评判一种哲学是否为“真正的”哲学,即是否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看()A. 是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时代精神B. 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C.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D. 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11、思维和存在无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论B、二元论C、诡辩论D、不可知论12、正确处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学习科学的关系表现为()A.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代替学习科学B. 只求学习科学,认为没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C.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学习科学是相辅相成的D.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当作平行的知识学科去学习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14、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就是()A. 发展B. 就是位置的移动C.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D. 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16、下列命题中未能正确反映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有()A.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 不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B.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17、“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A、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B、行而上学的错误观点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D、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的错误观点1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19、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20、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A. 劳动改变了自然界B. 劳动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C. 劳动制造了生产工具D. 劳动形成人脑,产生语言,丰富了意识的内容21、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 脱离人身的纯粹的逻辑思维运动B. 物质C. 高度复杂的物质——人脑的机能D. 高等动物的脑活动22、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以及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是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希腊罗马哲学 D.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体现的是A.二者都是辩证法 B.前者是辩证法,而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二者只是强调的方式不同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B.社会实践C.以现代西方哲学为主 D.理论联系实际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A.独立思考 B.确立一般的世界观C.同唯心主义斗争 D.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唯一标准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7 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一认识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9.爱因斯坦曾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一认识表明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研究的对象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10.人的各方面素质中,其基础是A.哲学素质 B.人生理想C.文化素质 D.工作能力11.“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体现的是A.实用主义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实证主义观点12.“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苏格拉底 B.德谟克里特C.赫拉克利特 D.希罗多德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A、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B.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C.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D.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社会历史观14.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建立的基础是A.人本主义 B.科学主义C.自然主义 D.自由主义15.一种哲学是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取决于它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而是取决于它是否A.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精神C.放之四海而皆准 D.体现了“绝对真理”16.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A.坚持和发展 B.全盘接受C.一概抛弃 D.绝对信仰1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必然和自由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18.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极大影响是A.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性B.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的真理体系C.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D.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19.哲学上的二元论指的是A.唯物论和唯心论B.先验论和反映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主张物质和精神共同组成世界本原的理论20.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实质是A.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21.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的过程中采取的态度是A.批判其错误观点 B.采纳其合理思想C.批判地继承 D.把二者简单地结合在一起2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C.群众路线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3.最早提出世界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A.机械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24.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世界是“感觉的复合” B.世界是上帝创造的C.世界是不可知的 D.世界是精神的产物2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A.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B.它是具体科学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D.人类哲学思想已发展到了尽头26.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为A.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马克思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7.实证主义哲学追求的是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B.“确实的”知识C.辩证法和历史观的统一D.逻辑和历史的统一28.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地形成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29.“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期中测试一单选题(0.5x36):1、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A、是否坚持唯物论B、是否坚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3、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核心C、人生观对世界观没有重大影响D、人生观决定世界观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6、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万物皆备于我7、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的命题是指( )A、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B、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像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9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了鬼神是( )A、人们头脑中自生的B、客观存在的C、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原型D、人们幻想的产物10《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王阳明)。

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曰:天下无心外之物,此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的心外。

王阳明这一观点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无关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11、据资料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用水龙头灭火。

可是当它淌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可以取河水灭火。

这一事例说明( )A、只要与人长期接触,黑猩猩就能学会人的各种动作B、黑猩猩的意识是其大脑的机能C、黑猩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没有根本区别D、意识不是人类特有的,黑猩猩也有意识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13.“飞鸟之影未尝动也”,是指( )A.静中有动B.动中有静C.绝对运动D.绝对静止14、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有无相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水火不相容1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对立与统一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内因与外因的关系1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17、否定之否定规律( )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18、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唯心主义宿命论B、唯物主义决定论C、相对主义诡辩论D、唯意志论19、"人不能两次踏进向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C、都是诡辩论的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20、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21、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22、"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23、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24、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25、"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论点是( )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机械论观点26、"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27、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28、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 )A、与本质无关的现象B、纯粹偶然的现象C、主观错觉D、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29、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30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3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32、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3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D、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34、"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我主义的观点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35、真理与谬误是( )A、性质相同的两种认识B、绝对对立的两种认识C、可以并存的两种认识D、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两种认识3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的一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句话意味着( )A、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的B、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D、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二多项选择题(1x30)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①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②知识的汇总③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⑤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⑤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①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⑤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4.下列哲学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①"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②"心外无理" ③命中注定④***宣扬的"渡人上天堂"的理论⑤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5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④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斗争⑤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6.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①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④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⑤物质是运动的源泉7.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含义是()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物质是可以认识的③物质是属于共性的范畴④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⑤物质是主观的产物8.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种观点()①否认事物之间的界限和质的区别②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③是辩证法观点④只承认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⑤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9.辩证唯物主义对运动的理解为()①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③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的变化④是相对的⑤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0."光阴一去不复还"表明()①时间的无限性②时间的有限性③时间的一维性④时间的客观性⑤时间的不可逆性1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①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②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③人类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④精神交往决定物质交往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是()①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③人的意识是精神活动过程,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过程④电脑只是人脑的延伸和补充⑤电脑不能完全取代人脑1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①意识是物质的根源②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④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⑤物质和意识平行向前发展,谁也不决定谁14.规律的特点是()①客观性②稳定性③重复性④普遍性⑤变动性15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③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⑤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16.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在()①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②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③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④主观联系和客观联系⑤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17.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其实质是()①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变化②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③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④事物由高级到低级的运动变化⑤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18.在条件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①条件的客观性②条件的复杂多样性③条件的不变性④条件的可变性⑤条件的主观性19.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①时间上出现的先后②形式是否新奇③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④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⑤是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2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①实质的核心②基本特征③全部内容④中心线索⑤根本观点2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①否定之否定规律②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③对立统一规律④原因引起结果的规律⑤质量互变规律22恩格斯说:"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a,每一个事物和它自己同一,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有机体都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