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答案

学习中心/函授站_姓名学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学年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综合大作业)考试说明:1、大作业试题于2019年4月25日公布,2019年4月26日至2019年5月12日在线上传大作业答卷(最多上传10张图片);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3、答案须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综合大作业答题纸》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 吾心便是宇宙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心外无物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3. 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4.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5.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说法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6. 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其中一种是循环论,另一种是A. 激变论B. 庸俗进化论C. 直线论D. 庸俗唯物论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是A. 认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B. 认识来源于绝对精神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 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 相对主义观点C. 诡辩论观点D. 折衷主义观点9.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 杰出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 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 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变化性B. 客观实在性C. 可知性D. 广延性11.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2. 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A. 属于上层建筑B. 不属于上层建筑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 其中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13.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B. 社会意识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C. 社会意识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 社会意识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14.相对真理是指A. 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B. 相对谬论C. 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论的成分D. 正确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和深化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A.它是人类有用的活动B. 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 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D. 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16.“肯定中包含肯定,否定中包含否定”,这是A. 折衷主义的观点B. 辩证法的观点C. 诡辩论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17.人的本质A.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是人的自我保存C. 在于人有思想有意识D. 是自私自利18.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A.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B.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 新事物区别于旧事物D. 新旧事物融合为一体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 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D. 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20.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 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 主观唯心论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特点在于ABEA. 实践性B. 科学性C. 有用性D. 系统性E. 革命性2.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因果关系ACEA.月晕而风B. 电闪雷鸣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 白天黑夜E. 水涨船高3.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心理的有ABCA. 人们的情感、情绪B. 人们的愿望、信念C. 人们的风俗、习惯D. 人们的道德观点E. 人们的艺术观点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是ABDA. 人口因素B. 地理环境C. 科学技术D. 生产方式E. 国家政权5.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ABDEA. 庸俗进化论B. 激变论C. 唯理论D. 政治上的改良主义E. 政治上的冒险主义6.“有用的即真理”其错误在于BCDEA. 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B. 把真理性和有用性混同C. 是实用主义真理观D. 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E.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7.下列哪些说法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A. 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B.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C.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E. 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8.列宁说:“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原理期末考试卷

马原理期末考试卷

马原理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 C. 观念唯物主义和唯物唯心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和经验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实用主义 C. 唯心主义 D. 经验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特点是()。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实用主义 D. 辩证法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观点是()。

A. 统一性 B. 唯一性C. 多重性D. 相对性5.阶级斗争是()。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二、问答题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请简要解释。

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对事物本质、变化和发展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论。

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辩证法和唯物主义。

辩证法强调对矛盾、统一和变化的认识,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统一是矛盾的基础,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主义是辩证法的基础,强调物质是世界的实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辩证法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统一和变化,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体系,而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彼此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中的事物也存在矛盾、统一和变化的规律,因此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成果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深度。

三、论述题请选取以下两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论述,字数不少于400字。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哲学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矛盾斗争的统一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历史。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完全发展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劳动创造和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应当通过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体人的自由和平等。

4.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历史的规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趋势。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论述题选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

主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和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强调了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未来。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形态的变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改变和发展生产力,人类可以改变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和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观。

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师*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答案:**师*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12分)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

(2分)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

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分)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

(2分)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畴。

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2分)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

(2分)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

(2分)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

(2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唯心主义则主*没有物质的运动。

(2分)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相互联系,而后者则孤立地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后者则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甚至把它看成是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后者则看不到事物的内在矛盾性,以致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部推动力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卷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卷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卷5一、在下面各题的 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 A.对世界状况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模式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趋势的不同回答 2.承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观点( )A.是一切哲学的观点B.只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C.只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D.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世界观和人生观B.唯物论和辩证法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认识论和真理观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感性认识B.意识的能动性C.理性认识D.社会实践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6.承认自然界对人类意识的根源性是( )A. 一切哲学派别的共性B.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C.唯心主义哲学的共性D.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前提7.“物质是永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 ) A.都是正确的 B.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C.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D.都是错误的 8.。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承认联系与承认孤立的对立B.承认发展与承认静止的对立C.承认全面与承认片面的对立D.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 9.认识的本质是 ( )A.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摹写B.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在头脑中对客体的重构D.主体对客体的创造 10.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 B .否定世界的统一性 C. 坚持世界不可知性 D. 坚持世界可知性 11.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生产关系B.地理环境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12.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人和人的关系B.人和物的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 13.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主要是看 ( )A.劳动者的技能状况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状况D.运输设备的状况 14.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是( )A.科学技术B.经济管理C.劳动者D.生产资料 15.在下列社会心理中,最稳定的是( )A.阶级心理B.阶层心理C.团体心理D.民族心理1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好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一、单项选择题1.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3.哲学基本问题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4.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是( )。

A.、唯物论B.唯心沦C.、二元论D.不可知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存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生产关系D. 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客观实在性C. 变化D. 多样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因为()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C.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先导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源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E. 自然辩证法答案:A B E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 阶级之间的矛盾E.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答案:A C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A. 目的B. 手段C. 动力D. 结果E. 条件答案:A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实践性,即它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辩证性,即它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3)历史性,即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10.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强调物质的首位,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社会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和思维方式。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和矛盾,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就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辩证法强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形成新的事物。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无穷尽的运动发展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3.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理论。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上的东西。

•转型理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革命理论:社会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是通过推翻旧的社会形态来实现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包括:•人的本质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有相似之处。

•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念: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类似的价值观。

•对自然的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原则。

期末马原试题及答案

期末马原试题及答案

期末马原试题及答案【正文】二〇二一年期末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A. 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B. 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C. 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理论D. 科学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经济答案:A2.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 世界是物质的B. 世界是可知的C. 世界是感性的D. 世界是发展的答案:D3.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指出,帝国主义是()。

A. 资本主义发展的终极阶段B. 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阶段C. 资产阶级专政的形式D. 全球化经济的标志答案:A4.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 社会主义制度B. 公有制经济C.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D. 实现共同富裕答案:C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

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其核心是辩证法。

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有哪些重要观点?答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过程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重要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实践?答案: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通过改造社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4.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有哪些特点?答案: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具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和危机加深等特点。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50分)1.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精神支柱,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

湘潭大学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湘潭大学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湘潭大学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长 60分钟专业:金融学年级:2020级学号:姓名:【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马克思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政治经济学D.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及解析】D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理论联系实际是()A.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B.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 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答案及解析】B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实际。

3. 下列各项中表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是()A. 事物的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C. 事物的量发生巨大的变化D. 事物的质发生根本变化【答案及解析】B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4.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说()A. 联系具有客观性B. 联系具有普遍性C. 联系具有复杂性D. 联系具有多样性【答案及解析】A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5.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是()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 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C. 思维领域和自然界D. 自然、社会和思维等所有领域【答案及解析】D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所有领域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A. 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B. 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C. 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的哲学体系D. 既包含社会科学又包含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答案:C2.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 唯物论以物质为唯一真实存在,唯心论以意识为唯一真实存在B.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论认为意识决定物质C. 唯物论强调实践基础,唯心论强调观念基础D. 唯物论注重经验验证,唯心论注重逻辑推理答案:A3.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分答案:B4. 观察事物不能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而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这是因为A. 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B.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C. 事物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D. 事物的发展是历史的答案:B5. 人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哪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否定?A. 形而上学的历史观B. 唯物史观C. 概念史观D. 唯意识史观答案:D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人世界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活的总和。

这一原理的含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通过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现实状况。

2.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分别简要阐述其含义。

答案: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质量、量、形态转化、因果关系等。

- 矛盾:指事物内部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辩证法认识事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揭示矛盾。

- 质量:指事物性质的内在特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第一章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 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5.A


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6.C

2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26.A


27、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 应,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可观的 27.C




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哲学不同 派别的依据。其中,对思维与存在是否一 致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的依据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C


4、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4.C

2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巨大 B.事物的变化是否能够感知 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2.D


23、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 是指 A.抛弃 B.事务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23.D



28、“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 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28.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 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29.A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答案一、单选题1、B2、B3、C4、C5、C6、C7、D8、C9、C 10、B二、多选题1、ABC2、ABCD3、ABCDE4、ABCDE5、ABC6、ACD7、CD 8、CDE 9、CE 10、ABCDE三、名词解释1、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2、理性认识:(1)使认得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关系和整体的认识。

(2)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3)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社会进步: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总概括,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本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变化和变革。

四、判断说明:1、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意识形式。

答:(1)此命题是错误的(2)社会意识从高低不同层次看,可以区分为社会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则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3)只有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才是社会意识形态。

2、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答:(1)错误(2)这是正确的前提发引了错误的结论(3)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对象(4)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五、简答题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条件的状况等等。

(2)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它包括两个方面: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改造方面。

(3)二者关系: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b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2、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思修期末考试真题

思修期末考试真题

思修期末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 A.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 B. 主客观问题– C. “唯物辩证法”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D. 理论联系实际问题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哪位哲学家的重要观点?()– A. 亚里士多德– B. 弗洛伊德– C. 列宁– D. 孟德斯鸠3.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是()– A. 实事求是– B.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C. 批判性思维– D. 深刻改革二、问答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2.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

3.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哪些方面?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包括社会主义事业、人民民主专政、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等方面。

三、简答题1.什么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通过实践活动,人们能够不断地测试和验证自己的理论观点,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事物普遍规律的哲学方法,它以物质和运动为起点,研究事物的矛盾、发展和变化规律,揭示客观世界的真理。

3.请谈谈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答: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它强调以辩证思维方式对待事物,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发展和变化规律,从而认识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实事求是,贴近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

四、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革命性,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以现实社会的变革为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和经济规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制度变革和人类解放的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A
2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观是 A.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B.使无产阶级获得彻底的解放 C.使全人类获得彻底的解放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
2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D
13.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 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C
14.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B
15.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讽刺家”的是
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
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E.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
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A
5、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 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B.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
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
6、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 会处在
A.孕育成长阶段 B.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
16、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 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根本原 因是
A.费尔巴哈德人本学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 B.青年黑格尔运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 C.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实践中所认识到的经济和
政治的实际问题 D.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的
影响
导思想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通俗哲学》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观点()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5、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6、“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之所以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违背了发展的观点C、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7、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

这样的做法违背了()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8、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C、金无赤足,人无完人D、满招损,谦受益9、在考试来临之际,一些学生群体中流行拜“考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

从世界观角度看,这种做法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0、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二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B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

(每题3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D )。

A、指导性B、实践性C、先进性D、时俱进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C )。

A、革命性B、阶级性C、实践性D、科学性3、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C )。

A、唯物论的观点B、庸俗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4、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C )。

A、费尔巴哈B、马克思C、恩格斯D、列宁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 )。

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不能被人们所认识7、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性是指( C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B、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8、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B )。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C、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9、意识的本质是( B )。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B、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C、大脑的分泌物D、思维的各种现象10、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B)。

A、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B、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C、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CD
10、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反对 A.教条主义 B.形式主义 C.实用主义 D.本本主义 E.经验主义
ABCDE
1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B.马克思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
说的组合 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
D
13.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 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C
14.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B
15.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 的讽刺家”的是
规律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民主的、人道主义的学说 D.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E.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ABDE
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政治的实际问题 D.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的
影响
C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认识历史和时代 问题提供了
A.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B.对资本主义本质的实证分析 C.一种阶级斗争学说 D.一种人道主义学说
A
18、“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 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 个论断的含义是
C
2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哲学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辩证性C. 客观性D. 历史性答案:C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能量D. 信息答案:B4.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联系和发展B. 矛盾和斗争C. 质和量D. 必然和偶然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D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基础是:A. 思维B. 感觉C. 理性D. 实践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A. 主观的B. 客观的C. 相对的D. 绝对的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社会历史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答案:D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的实现条件是:A. 个人意志B. 社会制度C. 物质条件D. 社会和个人的统一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联系、发展和全面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

(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

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

(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

(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

(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

(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相互联系,而后者则孤立地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后者则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2分)前者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甚至把它看成是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后者则看不到事物的内在矛盾性,以致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部推动力的作用。

(2分)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1分)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分)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1分)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分)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分)
然而,必须指出,不论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的如何明显,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它的独立性只是相对的,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才是根本的。

(1分)
4、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历史主体认识、改造历史客体的最基本的物质活动,实践既是一种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过程”,实践是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相统一的过程。

(3分)
实践的基本特有客观性、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3分)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其产生后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矛盾运动过程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6分)(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既有先进生产力,又存在发展水平较低的生产力,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占主导地位。

所以,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应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分)
(3)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分)
2.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态度。

答:(1)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第一,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另一方面,绝对之
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

(3分)第二,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转化。

任何真理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2分)(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真理,也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它们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真理,因而它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它们并没有穷尽一切真理,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4分)
(3)掌握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

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的正确态度。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