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月考——物态变化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河底石块看起来变浅B.世博会中国馆的灯光C.廊桥在水面出现“倒影”D.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3.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周末小华沿水平路面骑自行车去玄武湖公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骑车以大小不变的速度转弯,车处于非平衡状态B.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D.停止蹬车车将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应用市场,在第二届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论坛暨博览会上,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餐盘相对于机器人是运动的B.餐盘中食品受到平衡力作用C.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过程中机械能增大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5.现有L1“6V 3W”和L2“6V 9W”两只小灯泡,若将两灯串联接人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假设灯泡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灯均能正常发光B.两灯的额定电流相同C.灯L1可能被烧毁D.灯L2可能被烧毁6.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变小了B.白糖热化抽丝制成棉花糖后,质量变大了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铁块的质量大D.物理课本从武汉快递到潜江,质量是一样的7.如图所示,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聊城市街头配置了公共自行车,下列与自行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车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C.在路面上匀速直线骑行时,车受平衡力作用D.停止蹬车后车仍继续前行,是由于车具有惯性8.下列四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B .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 .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9.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煤、太阳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 .手机通话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核能发电的D .LED 灯中的发光二极管由超导材料制成10.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了甲、乙两'块凸透镜(2f f 甲乙),在探究其中一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所示。
初三物理温度和物态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温度和物态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物态变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初夏,清晨空中的雾是汽化现象C.暮秋,草木上的霜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熔化现象【答案】A【解析】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早春,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A选项说法正确,选填A;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露,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雾,B选项说法不正确;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C选项说法不正确;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D选项说法不正确.【考点】物态变化现象识别,物态变化条件。
2.当物体的温度升高后,物体的()A.热量增大B.比热容增大 79C.体积增大D.内能增大【答案】D【解析】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共内部分子的运动会加剧,故其分子的动能变大,其内能变大,D是正确的;热量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的多少,不能说物体的热量,故A不对;比热容是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故B也不对,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并不都增大,有的不减小,故C也不对。
【考点】热量、内能、比热容的概念。
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箱里冷冻室的内侧结霜是升华现象B.在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C.冬季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D.夏天,草叶上出现露水是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冰箱里冷冻室的内侧结霜是冰箱内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在春天,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冬季河水结冰是由液态水变为固态冰发生的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夏天,草叶上出现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考点】物态变化现象4.在下图中A、B、C、D、E、F分别表示一种物态变化,物体发生其中__________(填符号)的物态变化时都会吸热。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这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点。
一、物态的种类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排列紧密,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比如冰块、石头等。
液态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分子间的距离比固态大,相互作用力较弱。
像水、油等就是液态。
气态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能够充满整个容器。
常见的有氧气、氮气等。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1、熔化熔化是指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
例如,冰在受热时会熔化成水。
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并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这个温度被称为熔点。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熔点。
2、凝固凝固则是液态物质变成固态的过程,与熔化相反。
水冷却到一定温度会凝固成冰。
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同样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这个温度就是凝固点。
对于同一种物质,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3、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1)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它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称为沸点。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4、液化液化是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比如,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就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升华升华是固态物质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常见的例子有樟脑丸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6、凝华凝华则是气态物质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霜的形成、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都是凝华现象。
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
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主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
以下是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的主要知识点:一、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1.熔化:当物质受到热或其他因素的作用时,固态物质的分子振动增大,突破了分子间的结构力,使得物质表面开始融化,并最终变为液态。
二、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1.凝固:当物质受到冷或其他因素的作用时,液态物质的分子振动减小,逐渐靠近,从而形成新的分子结构,使得物质逐渐凝固为固态。
三、液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1.蒸发:当液体受热或其他因素的作用时,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一部分分子能量足够大而能够克服液体表面的吸附力,从液体表面跳出变为气体,这个过程称为蒸发。
2.沸腾:当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时,液体内部也会产生气泡,并从液体底部不断冒出,液体不断汽化并产生大量气体的过程称为沸腾。
四、气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1.冷凝:当气体受冷或其他因素的作用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增强,使得气体分子逐渐靠近并形成液体,这个过程称为冷凝。
五、固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1.升华:一些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的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固态物质的分子直接从固体表面脱离,转变为气体。
六、气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1.凝结:气体遇冷或其他因素的作用时,分子速度减慢,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从而使气体中的分子逐渐靠近并形成固体结构,这个过程称为凝结。
初中物理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有:1.熔化:冰块融化为水;2.凝固:水凝固为冰块;3.蒸发:水中的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逐渐蒸发;4.沸腾:水在经过加热后开始沸腾;5.冷凝: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6.升华:固态干冰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7.凝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云雾。
中考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1. 固体:固体是一种物态,其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较小,分子运动微小,不易流动。
固体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
2. 液体:液体是一种物态,其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间距比固体大,分子运动较快,能够流动。
3. 气体:气体是一种物态,其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分子间距最大,分子运动最快,能够自由散布。
二、物质在不同物态之间的转变1. 固体与液体的转变:发生在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之间,当物质受热升温达到熔点时会发生熔化,而在冷却降温达到凝固点时则会发生凝固。
2. 液体与气体的转变:发生在物质的沸点和凝结点之间,当物质受热升温达到沸点时会发生汽化,而在冷却降温达到凝结点时则会发生凝结。
三、能量在物态变化中的作用1. 熔化和凝固:在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相应的热量,这是因为物质在熔化和凝固时都需要克服或释放一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产生或释放热量。
2. 汽化和凝结:在物质汽化和凝结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吸收或释放相应的热量,这是因为在汽化和凝结时,分子需要克服或释放更强的相互作用力,在此过程中产生或释放大量热量。
四、物态变化的图像和物理意义1. 物态变化的图像:物体在经历物态变化时,其温度会发生变化,因此物态转变过程可以用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来表示。
在温度-时间图像中,熔化和汽化的过程分别对应着水平段和斜直线段,而凝固和凝结的过程则对应着水平段和斜直线段的下降。
2. 物态变化的物理意义:温度-时间图像清晰地展示了物质在不同物态之间的相变过程和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性质。
五、物态变化的应用1. 冰块融化散热: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把冰块放在水里,冰块会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融化,起到降温的作用。
2. 蒸发降温:在炎热的日子,人们喜欢喷水降温,这是因为水蒸发的时候吸收大量热量,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物态变化是物理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涉及着物质的形状、大小、密度
及使用程度等不同特性的变化。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固态、液态、气态、凝
固态、蒸发态和沸腾态。
本文主要归纳固态、液态、气态和凝固态的物态
变化知识点。
一、固态
1、定义:固态是物体其中一种物态,是物质的分子及原子排列非常
稳定,处于固定或几乎固定的状态,无法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它可以表现
为固体、晶体或粉末状。
2、特征:a、固体的分子量较大,占体积最大,典型的特点是固定形状,表观构造稳定;b、分子间的距离比较紧凑,相对于液体而言,是坚
硬的;c、固体的各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很强,因此比较耐热;d、在常温下,固体的收缩率一般要小于液体;e、固体的密度一般较高,具有一定的强
度或刚度。
3、常见固态物质:石头、泥土、铁、玻璃、白糖等。
二、液态
1、定义:液态是物质处于运动、流动状态,它的温度处于固态与气
态之间的状态。
液体的分子受到力的推动而发生不断的撞击,使它不断地
发生变化,但它的形状保持不变。
2、特征:a、液体的分子间距离比固体大,可以流动;b、液体的密
度比固体要低,比气体要高;c、液体的收缩率一般大于固体,比气体小;
d、液体可以经过不同的容器自由流动。
初三物理练习题物态变化
初三物理练习题物态变化初三物理练习题: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固态的是:A) 水 B) 铁 C) 氧气 D) 汞2. 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为:A) 融化 B) 凝固 C) 升华 D) 液化3. 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为:A) 固化 B) 凝固 C) 蒸发 D) 燃烧4.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是由于:A) 温度计失灵了 B) 水的沸点很低 C) 水分子加热后才开始运动 D)水分子在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5. 将冰加热至100℃,所需要的时间比将同样质量的水加热至100℃所需时间:A) 更长 B) 更短 C) 相同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 凝固是一种物质由()变为()的物态变化。
2. 水的沸点是()℃。
3. 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称为()。
4. 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
5. 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称为()。
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通过给物质加热或降温,可以引起物质发生物态变化。
2. 请简要介绍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物态变化。
固液相变: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融化或熔化,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
液气相变: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称为蒸发或汽化,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或凝结。
固气相变: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称为升华,气体变为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华。
3. 为什么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是因为水分子吸收到的热量都用于蒸发而不用于提高温度。
当水温度达到100℃时,水分子已经具有足够的能量以蒸发为气态水蒸气,此时继续加热只会加快蒸发速度而不会提高温度。
4. 为什么冷冻食品通常放在冷冻库中而不是冰箱里?冷冻库的温度低于-18℃,比冰箱的温度要低得多。
冷冻食品在冷冻库中可以更快地冷冻,防止食物质量的损失。
冷冻库的低温还能够更好地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营养,并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四、应用题某实验室提供以下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数据,请根据需要填写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个难点,也是易混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区分!熔化和凝固熔化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⑶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凝固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⑶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⑷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4.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5.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6.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画图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画图一、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汽化、气态到液态的凝结、液态到固态的凝固等。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二、固液相变1. 熔化:固体升温到一定温度时,分子间的排列结构开始变松弛,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克服,导致固体变为液体。
熔化涉及的过程有熔化热和熔点,熔化点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熔化热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其熔化点时从固态变为液态所吸收的热量。
熔化是吸热过程,能量吸收使固体内能增加,分子运动加快,据此进行的表格示例如下图所示:2. 凝固:液体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分子间的排列结构开始逐渐密排,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压倒分子的热运动,导致液体变为固体。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也涉及着凝固点和凝固热的概念。
凝固是放热过程,能量放出导致液态内能减少,分子运动减慢。
如下图所示:三、液气相变1.汽化:液体升温到一定温度时,分子热运动增大,使液体表面上的分子具有较大的动能,能够克服液态表面张力形成气泡,液体表面的一部分液体分子脱离液相变为气体。
汽化包括汽化热和饱和蒸气压两个重要概念。
汽化是吸热过程,能量吸收使液体内能增加,分子逃逸速度增大,据此进行的表格示例如下图所示:2.凝结: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小,使气体的分子逐渐被液态引力束缚在一起形成液体,凝结是汽化的逆过程,也涉及着凝结的点和凝结热。
凝结是放热过程,能量放出导致气体内能减少,分子运动减慢。
如下图所示:四、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物态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冷冻食品过程中,凝固作为重要的物态变化过程;在汽车发动机中,燃料的汽化和燃烧是物态变化的典型应用;在家庭生产中,水的煮沸和冷却过程也是物态变化的实例。
总之,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化学、物理领域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考常见的物态变化知识点
中考常见的物态变化知识点物态变化,也称相变,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
在中考中,物态变化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考点,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本文将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介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
第一步:固态的特征和物态变化固态是指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紧密排列,振动较小的状态。
在固态中,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常见的固态物质包括冰、石头等。
在固态中,物质呈现出一定的硬度和稳定性。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称为熔化。
当固态物质受到一定温度的加热时,其分子或原子的振动增加,使得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小,最终导致物质的形状和体积发生改变,转变为液态。
例如,将冰加热到0摄氏度以上时,冰开始融化,转变为液态的水。
第二步:液态的特征和物态变化液态是指物质分子或原子间的吸引力较小,分子或原子的排列较为松散的状态。
在液态中,物质不具有固态的形状,但具有一定的体积。
水、酒精等都是常见的液态物质。
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称为凝固。
当液态物质受到一定温度的降低时,其分子或原子的振动减小,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最终导致物质的形状和体积发生改变,转变为固态。
例如,将热水放置在冰箱中,温度降低后水开始结冰,转变为固态的冰。
物质从液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称为汽化。
当液态物质受到一定温度的加热时,其分子或原子的振动增加,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小,最终导致物质的形状和体积发生改变,转变为气态。
例如,将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转变为气态的水蒸气。
第三步:气态的特征和物态变化气态是指物质分子或原子间的吸引力极小,分子或原子间的距离较大的状态。
在气态中,物质不具有固态和液态的形状和体积,而是充满整个容器。
空气、氢气等都是常见的气态物质。
物质从气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称为液化。
当气态物质受到一定温度的降低时,其分子或原子的振动减小,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最终导致物质的形状和体积发生改变,转变为液态。
例如,将水蒸气冷却后,水蒸气开始凝结,转变为液态的水。
初中物理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
初中物理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
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
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
)。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
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
例如0℃的冰放在0℃的空气中不会熔化。
专题36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36 物态变化考点透视物态变化是物理热学中常考的一个考点,难度不是很大,但学生往往容易混淆。
由于物体变化在生活中很常见,所以中考试题角度广、立意新颖,常常让学生摸不着头脑,造成失分。
另外,本章实验较多,尤其用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图像容易出错。
中考中,物态变化分值大约2 4分。
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练一、物体变化辨析:物态变化定义实例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冰、雪化成水;炼钢;蜡烛的燃烧;沥青被晒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冰的形成;冰雹的形成;铁水铸造成铁器;房檐下的冰棱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湿衣服晒干;水沸腾;酒精蒸发;雾水散去;地上的水不见了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露、雾气、雨的形成;“白气”;杯子、水管、地板“冒汗”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樟脑球不见了;冰冻的衣服变干;雪人变小了;灯丝变细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霜、雪的形成;冰花;雾凇;冰棒包装纸粘有白粉例题1 (2021辽宁锦州)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
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答案】A。
【解析】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一会儿瓶的外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了“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正确;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樟脑球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B错误;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水蒸发形成了水蒸汽,是汽化现象,C错误;燃烧的蜡烛在“流泪”,是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D错误。
故选A。
【点拨】判断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只需要判断物质的“初态”和“末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即可判断。
对点练:(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答案】B。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状态转变,主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
物态变化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由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所引起的。
物态变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物资状态的改变:物态变化表现为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
2.有一定的温度范围:物态变化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不同物质的物态变化温度不同。
3.有一定的压力条件:物态变化有时需要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特别是对于气态到液态和液态到固态的转变。
二、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又称为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固态物质在达到一定的熔点温度下,分子的振动变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形成液态。
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1.温度不变:在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熔化潜热。
2.与熔点温度有关:不同物质的熔点温度是不同的,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的熔点温度也不同。
3.固体结构变化:在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固体的有序结构消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形成无序的液体结构。
三、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又称为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液态物质的分子逐渐减少振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形成固态。
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1.温度不变:在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称为凝固潜热。
2.与凝固点温度有关:不同物质的凝固点温度是不同的,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的凝固点温度也不同。
3.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在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形成有序的排列结构。
四、固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固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又称为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在固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中,固态物质的分子不断增加振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直接转变为气态。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物态变化(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物态变化(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温度1.温度:在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我们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3.温度估测:①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②人感觉最舒服的环境温度为24℃~26℃;③洗澡水的合适温度是40℃~50℃;④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为30℃以上;⑤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个标准大气压下);⑥沸水的温度为100℃(1个标准大气压下)。
知识点二:温度计与温度测量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刻度等。
(4)特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温度计的分度值设计的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
(5)常用温度计:①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②体温计(图乙):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③寒暑表(图丙):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3.温度计的种类:根据测温物质不同,温度计分为三种:①液体温度计;②固体温度计;③气体温度计。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个难点,也是易混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区分!熔化和凝固熔化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⑶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凝固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⑶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⑷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4.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5.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6.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一、物态变化的概念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六种物态变化1.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举例:冰熔化成水、蜡烛受热熔化等。
-特点: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2.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举例:水结成冰、液态的金属凝固成固态等。
-特点:凝固过程需要放热。
3.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分为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举例:湿衣服晾干、洒在地上的水变干等。
-沸腾:-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举例: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水加热到100℃时沸腾。
-特点: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4.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举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等。
-特点: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5.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举例: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特点: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6.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举例:霜的形成、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等。
-特点: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解析:一、物态变化的实质物态变化的实质是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例如,在熔化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的运动加剧;在凝固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的运动减弱。
二、物态变化与生活的联系1.熔化和凝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铸造金属、制作冰淇淋等。
2.汽化和液化:蒸发吸热可以用来降温,如夏天在地上洒水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后储存和运输的。
中考必考题物态变化(囊括所以考点)
中考必考考点一: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相互关系:二.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一、熔化1、冰熔化成水;冰箱里冻物解冻2、铁变成铁水3、沥青被晒化4、松香熔化5、焊锡熔化。
二、凝固1、水冻成冰2、铁水铸造成铁3、蜡烛油变成蜡4、熔化的松香凝固5、熔化的焊锡凝固。
三、汽化1、水沸腾2、酒精蒸发3、液氮沸腾4、液化气变成气体5、汽油挥发6、雾水散去7、湿衣服变干8、地上的水变干9、橘子干了10、锅中水烧干了。
四、液化1、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烟”;2、雾;露的形成;3、烧开水壶嘴冒“白气”4、杯子、水管、地板“冒汗”5、眼镜片上起雾6、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7、揭开锅盖有水珠聚集在锅盖上8、雨的形成五、升华1、樟脑丸消失2、灯丝用久了变细灯泡内壁变黑(先升华再凝华)3、干冰降温4、碘(先升华再凝华)5、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6、雪堆消失、雪人变小六、凝华1、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窗户凝华成固态冰)2、瓦上的霜(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3、冰箱里的“粉”(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4、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5、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6、冰雹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三.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的例子有哪些?一、熔化吸热的有:1、吃冰棒降温医疗上用冰袋降温2、饮食行业用冰块降温(如往葡萄酒中加冰块)等;二、凝固放热的有:1、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而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的。
2、果农夜间会给果树洒水,农民夜间会给秧苗周围灌水,就不易冻坏。
三、汽化吸热的例子:1、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
2、医疗上用酒精蒸发吸收人体的热来降低病人的体温。
3、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低周围的气温。
4、吹风扇可以让身上的汗水更快地蒸发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使人觉得凉快。
5、从酒精中拿出的温度计的示数会先下降后上升后不变(最后与室温一致)。
初三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
初三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涉及到物质的各种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物态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大家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1. 将以下状态转化的物态变化填写在横线上:(1) 液体变成气体:____________(2) 固体变成液体:____________(3) 气体变成液体:____________(4) 液体变成固体:____________(5) 固体变成气体:____________(6) 气体变成固体:____________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 下面哪项不是物态变化发生的条件?A. 温度变化B. 压力变化C. 物质种类D. 浓度变化(2) 以下哪项不是物态变化的分类?A. 固态变化B. 液态变化C. 气态变化D. 蜂态变化(3) 火柴燃烧属于以下哪种物态变化?A. 固态变化B. 液态变化C. 气态变化(4) 水凝固属于以下哪种物态变化?A. 固态变化B. 液态变化C. 气态变化(5) 冰融化属于以下哪种物态变化?A. 固态变化B. 液态变化C. 气态变化3. 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的真假,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 固态物质的分子之间间距较大,运动自由度大。
(√ / ×)(2) 液体物质的分子之间间距较小,运动自由度小。
(√ / ×)(3) 气体物质的分子之间间距较大,运动非常自由。
(√ / ×)(4) 物态变化只会发生在一种物质上,不影响其他物质。
(√ / ×)(5) 物态变化是永恒不变的,不受任何因素影响。
(√ / ×)4. 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物态变化?(2) 物态变化发生的条件有哪些?(3) 举例说明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
5. 综合题: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 描述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物态变化过程。
九年级物理中的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中的物态变化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九年级物理中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验现象,深入探讨了物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物理概念。
一、引言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的状态之间的转变,是九年级物理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对于理解自然界的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熔化和凝固(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例如冰熔化成水。
(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如铁水凝固成铁块。
三、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都需要吸热。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常见的液化现象有露珠的形成、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四、升华和凝华(一)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如樟脑丸变小、干冰升华。
(二)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如霜的形成、冬天玻璃上的冰花。
五、物态变化的应用(一)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降水。
(二)冷藏保鲜,利用汽化吸热降低温度。
六、实验探究物态变化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水的沸腾等实验,直观感受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七、结论物态变化是九年级物理中的基础内容,深入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和规律,不仅有助于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热现象,还能为进一步学习热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2024学年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023-2024学年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C.霜的形成D.冰的形成2.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是()A.B.C.D.3.妈妈在蒸馒头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这样可节约能源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5.关于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水和一桶水,若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他们的内能相同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冬天用热水袋“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6.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油箱内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后,内能一定增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8.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 A 和 B 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 A和 B 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和 B 升高相同的温度, B 吸收热量较多B.A 的比热容与 B 的比热容之比为 2 : 3C.加热t 时间后,B 的内能不变D.A 的比热容与 B 的比热容之比为 2 :19.初春,树枝上形成的“雾凇”_________;冬天,看见水中呼出的“白气”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1.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2.现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⑴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⑵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
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
几种物质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
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无法比较
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
D.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6.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
B.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
C.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
D.防止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
7.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8.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9.关于湖面上出现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
B.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
C.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0.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如图4所示的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至______℃,分度值是_____℃。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8℃正确的读法是___________。
1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
(1)需要的器材除热水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测量范围分别是:甲0~100℃;乙-30~55℃;丙35~42℃,应选用______温度计最适合。
(3)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 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
12.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_________相同,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__________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液化可以通过_________或__________两种方法或两者兼用的方法实现,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就是液态的氢和氧,将气体燃料液化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蒸发和沸腾是__________的两种方式。
如图5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
(1)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min时的数据。
(3)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二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6.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受热产生______________现象,然后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_____________的缘故。
17.“神舟三号”发射时,“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三、简答或作图题(共15分,第18小题3分,第19-21小题每小题4分)
18.如图6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7℃,请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的液柱,使它正确地表示出该温度。
19.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表,仔细阅读该表,你一定有所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二点规律用来解释有关物理现象。
例:钨的熔点最高,用钨做灯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正大综艺节目中,曾介绍中央电视台外景拍摄基地中,有一唐朝外景:一个高大的水车,夏天,由宫女推动,将水洒到宫殿房顶上,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请分析一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阐述其中的道理
21.情景: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一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
请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
四、计算或探究题(共37分,第22小题24分,第23小题13分)
22.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____℃。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23.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
图7是他们所做实验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组(填组别字母)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