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商店和拍卖企业销售、拍卖文物的鉴定
国家文物局文物拍卖管理办法

国家文物局文物拍卖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0.04.30•【字号】文物政发〔2020〕6号•【施行日期】2020.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文物拍卖管理办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有关要求,现对《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等三部规范性文件作出修改如下。
一、对《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作出修改将第八条第二项“主要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资历或业绩证明及聘用(任职)证明”修改为:“主要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工作资历或业绩证明及聘用(任职)证明”。
二、对《文物拍卖管理办法》作出修改(一)将第六条第二项“企业注册资本的验资证明,历次股权结构变动情况记录”修改为:“企业注册资本的验资证明”。
(二)删去第六条第三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及副本复印件;《拍卖经营批准证书》正本及副本(含变更记录页)复印件”。
三、对《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办法》作出修改将第八条第一项“有效期内且与准许经营范围相符的《拍卖经营批准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文物拍卖许可证》的复印件”修改为:“有效期内且与准许经营范围相符的《文物拍卖许可证》的复印件”。
本决定自2020年4月30日起施行。
《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文物拍卖管理办法》《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办法》根据本决定作出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国家文物局2020年4月30日文物拍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文物拍卖管理,规范文物拍卖行为,促进文物拍卖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列物品为标的的拍卖活动,适用本办法:(一)1949年以前的各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二)1949年以前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三)1949年以前与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代表性实物;(四)1949年以后与重大事件或著名人物有关的代表性实物;(五)1949年以后反映各民族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代表性实物;(六)列入限制出境范围的1949年以后已故书画家、工艺美术家作品;(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1.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和地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由(C)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共同实施管理。
A.省级B.市级C.县级D.国家级2.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A)报国务院核定公布。
A.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B.国家文物局C.各级文物行政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A)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
A.一年B.两年C.半年D.三个月4.文物保护单位的记录档案应当包括文物保护单位本体记录的(B)和有关文献记载,行政管理等内容。
A.影像资料 B、科学技术资料 C.历史资料 D.前期工程资料5.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划定并公布。
(C)A.文化和旅游部门 B、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C.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D.国家文物局6.申领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C)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A.15B.45C.30D.207.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文物保护单位的计划和工程设计方案前,应当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B)A.保护B. 修缮C. 修复D.勘探8.文物保护法第30条第二款规定的抢救性发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开工之日起(D)个工作日内向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补办审批手续A. 20B.15C.30D.109.文物出境展览的承办单位,应该在举办展览前(A)个月向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中国文物商店总店鉴定证书

中国文物商店总店鉴定证书首先,中国文物商店总店鉴定证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物作为国家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艺术和文化的价值。
鉴定证书能够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文物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
它可以证明文物的来源、年代、制作工艺、作者等重要信息,有助于买家和收藏家做出明智的决策。
其次,中国文物商店总店鉴定证书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文物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年代、材质、尺寸等。
其次是文物的鉴定结果,包括真伪鉴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保存状况等。
同时,证书还会附上专业鉴定机构的盖章和签名,以确保证书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第三,中国文物商店总店鉴定证书的发放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和标准。
商店总店通常会与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合作,确保鉴定过程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鉴定过程可能包括文物的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科学分析等,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了这些程序,文物才能获得商店总店的鉴定证书。
第四,中国文物商店总店鉴定证书的作用不仅仅限于交易中的买卖双方。
它还可以被用于保险、展览、拍卖等场合。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鉴定证书是评估文物价值和确定保险金额的重要依据。
对于展览和拍卖机构来说,鉴定证书是确认文物真实性和吸引买家的重要证明。
最后,中国文物商店总店鉴定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文物和鉴定证书,为了确保证书的真实性,买家和收藏家应选择信誉良好、有资质的商店总店和鉴定机构进行交易和鉴定。
总之,中国文物商店总店鉴定证书在文物交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是文物真实性和价值的证明,也是文物交易的合法依据。
通过严格的鉴定程序和专业的鉴定机构,它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鉴定结果,为文物交易提供保障。
买家和收藏家在交易过程中应注意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选择合适的商店总店和鉴定机构进行交易和鉴定。
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已经2003年5月13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三年五月十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实施条例。
第二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和地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共同实施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三条国有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应当用于下列用途:(一)文物的保管、陈列、修复、征集;(二)国有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建设;(三)文物的安全防范;(四)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五)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宣传教育。
第四条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有文物保护法第十二条所列事迹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第二章不可移动文物第七条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
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应当符合文物保护的要求。
第八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1年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十大辨伪方法各显神通

古玩造假的手法层出不穷,古玩辨伪的方法也各显神通。
古玩鉴定的常规方法是:持宝人来信来电,与专家、行家约定时间、地点,拿出东西,或有偿、或免费请专家、行家当面鉴定。
从公开举办的民间鉴定活动实际状态来分析,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持宝人拿来鉴定的东西,不是过去的仿品,就是当代的赝品。
当代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不少造假者,为牟暴利,常常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拿出自己明知的赝品,请鉴定者作所谓的“鉴定”,浪费了专家、行家的许多时间精力。
在古玩鉴定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十种奇特、另类、省力又省心的鉴定方法供收藏者参考。
有些东西看一眼便知真,有些东西不用看也便知假。
这里没有什么神功、法眼,有的仅仅是那些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具体实例介绍如下:一、古玩电话鉴定辨伪有一远房亲戚的外地朋友,来电说收藏到一幅残破的古画,画名依稀可见为“清明上河图”,索价20万元。
分析:不要拿来看便知是新仿仅值几十元的粗仿印刷品。
因为真品静静地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几年前仅在上海博物馆与观众短暂相见。
同一人不死心,后又来电,说收藏到一件半人高的三星堆玉雕神像,索价30万元。
三星堆文物,正式发掘也仅十年左右,且三星堆神像主要为青铜器。
分析:当代玉石粉浇灌成的新工艺品,或当代用岫玉雕成的玉雕,价值数百数千元而已。
故当即电话回绝,反之,费时费力长途乘车拿来目鉴多麻烦。
古玩电话辨伪,先要在电话里了解持宝人、卖货人是古玩贩子还是真的不懂得收藏的爱好者。
如是前者,断然回绝,言明不要再打搅。
如是后者,又有亲朋好友的关系,且又是有身份有地位者。
可在电话里简单解释,或请他拍成照片寄来,先看照片再说。
古玩电话鉴定辨伪,最省时省力。
故有人介绍要鉴定古玩,笔者第一反应就是叫持宝者本人打电话过来。
二、古玩谈话鉴定辨伪在社交、聚餐场合,常听到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些精彩故事,譬如说有一件德国造八音钟外壳金铸,是某一位太监当年从慈禧太后的宫里带出来的,其爷爷的朋友是银行家,当年从北京琉璃厂买来珍藏。
北京市文物局关于对文物商店购买、销售文物和拍卖企业拍卖文物记录备案的通知

北京市文物局关于对文物商店购买、销售文物和拍卖企业拍卖文物记录备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文物局
•【公布日期】2003.07.22
•【字号】京文物[2003]485号
•【施行日期】2003.07.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北京市文物局关于对文物商店购买、销售文物和拍卖企业拍
卖文物记录备案的通知
(京文物〔2003〕485号)
各文物商店、各文物拍卖经营企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文物局的指示,凡文物商店购买、销售文物;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拍卖文物,应当记录文物的名称、图录、来源、文物的出卖人、委托人和买受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身份证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以及成交价格,并报我局备案。
备案材料一式三份:我局依法保存一份,由我局转报国家文物局保存一份,申报单位由市文物局审核盖章后自行保存一份。
备案材料每年报送两次,A4规格制表成册,上半年报送时间为6月10日----30日止;下半年报送时间为12月10日---30日止。
我局将依法为备案材料保密,并做75年的长期保存。
望各文物商店、各文物拍卖经营企业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文物保护责任设计师考试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试题十一

E.建设单位可以直接为承包商指定品牌 答案: AC 3、下列属于安全许可证取得条件的是(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B.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限资金投入 C.参加工伤保险 D.施工监理单位需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生产 E.施工单位必须为工程质量投保 答案: ABC 4、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采购的有:工程建设项目的( )。 A.监督 B.勘察 C.监理 D.施工 E.设计 答案:BCDE 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有 () A.在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B.施工单位不得转包工程 C.施工单位不得分包工程 D.不得指定材料设备的生产厂供应商 E.不得指定检测单位 答案: AB 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工程 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0、某院校教学楼工程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为降低工程造价,以不支付 设计费为理由,强迫设计单位违规变更施工图纸,致使工程尚未竣工验收就发 生坍塌,则建设单位的行为违反了《合同法》原则中的( )。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自愿原则 E.不得损害社会公益原则 答案:DE 1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 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规定, 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 持一定的距离,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和( ) A.完整性 B.真实性 C.实用性 D.简洁性 答案:AB 12、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说明,应当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 )、( )、 ( )、公布日期、立标机关、立标日期等内容。 A.级别 B.名称 C.公布机关 D.资质 答案:ABC 13、申领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应当向( )、( )、( )文物行政主 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数字式解读

为帮助学习理解和宣传新颁布的《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法》的数字式解读,不失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方法。
1个方针:《文物保护法》中第一次写入了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
1个部门:明确了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为全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唯一主管部门。
1个原则: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2个关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
2等分类: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二等,珍贵文物再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文物。
2种资金: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和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的文物保护社会基金这两种资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2级调用:出土文物,由国务院和省这两级政府的文物行政部门分别报国务院和省政府两级政府批准后,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调用。
2级调拨:国有馆藏文物,由国家和省两级文物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调拨。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调拨本行政区域内的一级国有馆藏文物,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2级交换:已建立馆藏文物档案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一级文物在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交换,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其他馆藏文物交换,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2级处理: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其他馆藏文物损毁的,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2种追缴: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拣选文物不按规定移交,这两种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文物由县级以上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情节严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3个一切: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国家所有;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依法保护文物;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3大价值: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现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文物保护实施细则

文物保护实施细则文物保护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我国的文物保护的指导原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下文是文物保护实施细则,欢迎阅读!文物保护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革命文献资料、手稿、古旧图书资料以及代表性实物等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
第三条文物保护法第三条规定的主管全国文物工作的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是指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对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依法实施管理、监督和指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不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工作。
第四条各级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城乡规划部门和海关,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文物事业费和文物基建支出分别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由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其中文物基建支出以及文物修缮、维护费和考古发掘费等,应当专款专用,严格管理。
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所属文物事业、企业单位的收入,应当全部用于文物事业,作为文物保护管理经费的补充,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章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条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依照文物保护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核定公布。
文物保护法第七条第一款所列的文物中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由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予以登记,并加以保护。
第七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第九条的规定,自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划定,并作出标志说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

《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42号) 《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7月3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孙家正二OO七年七月十三日第一条为加强对文物进出境审核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文物局负责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工作,指定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承担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
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是文物行政执法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工作,接受国家文物局业务指导。
第三条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由国家文物局和省级人民政府联合组建。
省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编制、办公场所及工作经费。
国家文物局应当对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业务经费予以补助。
第四条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7名以上专职文物鉴定人员,其中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不少于5名;(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技术设备;(三)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国家文物局根据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的需要,指定具备条件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承担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使用文物出境标识和文物临时进境标识,对允许出境的文物发放文物出境许可证。
第六条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不得在文物商店或者拍卖企业任职、兼职。
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资格证书。
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应当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文物博物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并经国家文物局考核合格。
第七条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所在地省级文物主管部门负责。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审核工作高效公正。
第八条下列文物出境,应当经过审核:(一)1949年(含)以前的各类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二)1949年(含)以前的手稿、文献资料和图书资料;(三)1949年(含)以前的与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实物;(四)1949年以后的与重大事件或著名人物有关的代表性实物;(五)1949年以后的反映各民族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代表性实物;(六)国家文物局公布限制出境的已故现代著名书画家、工艺美术家作品;(七)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与国文物保护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1、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文物保护法》,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保护范围内进行其她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得,必须经(B )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A、省级文物行政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当地人民政府D、当地文物行政部门2、文物工作应当贯彻(C)得方针.A、保护为主,抢救第一、B、有效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C、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D、加强保护,改善管理3、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D)所有。
A、谁发现归谁B、集体C、个人D、国家4、下列不属于文物违法行为得就是(D)。
A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B走私文物C私分地下出土文物D交换个人所有得文物5、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得文物属于(A)所有.A国家B集体c个人D视情况而定6、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借用文物得最长期限不得超过(C)。
A、2年B、4年C、3年D、5年7、文物认定得标准与办法由(B)制定,并报国务院审批.A、国务院B、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各级文物行政部门8、对不可移动文物修缮时应遵守得原则就是(D)。
A、加强保护得原则B、抢救第一得原则C、不得损毁文物得原则D、不得改变文物得原状得原则9、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可移交文物,由(C)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
A、省B、市C、县D、区1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原址重建得,应当报( B)批准。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C、国务院D、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11、在进行建设工程中发现文物后,文物行政部门应该(B)小时内赶赴现场A、12 B、24 C、48 D、7212、《中华人民共与国文物保护法》就是什么时候修订实施得?(A)A、2002年10月28日B、2005年8月21日C、1982年11月19日D、2006年6月10日13、文物保护单位得修缮、迁移、重建,应由取得什么资质证书得单位承担(A)。
拍卖文化文物局证明

拍卖文化文物局证明
文物备案证明是什么?
文物备案证明有2类,分别是:文物拍卖许可证和文物商店许可证。
文物拍卖许可证:通过拍卖会的途径出售文物。
法律依据: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当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办法的文物拍卖许可证。
文物商店许可证:收购、销售文物。
法律依据:设立文物商店,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决定批准的,发给批准文件;决定不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文物拍卖许可证办理条件:
(一)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二)有5名文物拍卖专业人员;(三)有实际办公场地和设施;(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文物商店许可证办理条件:
(一)有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二)有5名以上取得中级以上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三)有保管文物的场所、设施和技术条件;(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21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7.30•【字号】•【施行日期】2021.07.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21年)(1982年8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1989年10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2006年11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根据2020年6月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管理条例〉等6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21年7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不可移动文物第三章考古发掘第四章馆藏文物第五章文物流通和利用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和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植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地震遗址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住建、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公安、发展和改革、宗教事务、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海关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
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

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7.11.15•【字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2号•【施行日期】2008.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百零二号)《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已由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于2007年11月1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11月15日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2007年11月15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文物保护的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其法定权限范围内,委托其直属的文物管理中心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区、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市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房管、公安、工商、水利、园林、宗教、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本市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用于文物保护。
第五条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制定本市文物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应当与文物保护规划相衔接。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05年修订)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05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5.04.21•【字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3号•【施行日期】2005.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3号)《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已经2005年4月21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予以公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4月21日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1989年10月28日安徽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1月27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决定修正2005年4月21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国家所有的文物,由其使用、保管单位负保护责任。
集体、个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祖传文物以及其他依法取得的文物,由其所有人、使用人负保护责任。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文物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其文物管理机构负责。
公安机关、海关和工商行政管理、城乡建设规划、发展改革、国土资源、水利、交通、宗教、教育、旅游、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依法履行所承担的文物保护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鼓励建立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依法开展文物保护活动。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无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无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无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9.08.31•【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已由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09年8月26日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将于10月下旬进行第二次审议。
为了增强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请将意见于2009年9月15日前以书面或者电子邮件方式反馈给无锡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电子邮箱:***************地址:无锡市永和路8号(邮编214023)2009年8月31日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以物质形态保留的历史遗存,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镇(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地下文物埋藏区、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含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和民间美术、传统礼仪和庆典、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等以及相关的资料、实物和场所。
第四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解读《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

解读《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山东省政府•【公布日期】2010.12.01•【分类】其他正文解读《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我省已有1603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消失。
而上世纪80年代全省文物普查显示,全省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000余处。
20多年间,不可移动文物点消失十分之一,我省文物保护任务繁重。
在此背景下,《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适时登场,《条例》9月29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据了解,《条例》对《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进行了细化,同时从我省文物工作实际出发,增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其中不少规定在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中尚属首次。
例如:针对省内地下文物密集地区分布广、缺乏保护依据的问题,《条例》首次提出了“地下文物保护区”概念。
再就是对诸如挖到“宝贝”该如何处理等公众关注的问题,《条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让我们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在济南市长清区某住宅小区建设工地,施工工人在进行挖土作业时,发现一座表面刻有花纹的古代石棺,在棺内发现陪葬玉佩两个。
这个时候施工方应该怎么办?根据《条例》,工人应当立即停止挖土作业,看护好现场,同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和长清区文物局的电话,等待民警和长清区文物局工作人员到达现场。
也可以直接拨打110,由民警通知长清区文物局。
长清区文物局和公安机关接到消息后,应当第一时间派员赶往建筑工地,工人应当将陪葬玉佩等上交给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民警应当及时疏散人群,拉出警戒线,保护好文物;长清区文物局应当立即将工地出土文物的消息书面通知施工单位,要求停止施工。
同时,根据《条例》规定,应立即逐级请示省文物局在工程范围内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省文物局应当及时作出批复。
长清区文物局得到省文物局同意的批复后,应当马上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在工程范围内没有再发现文物的,应当抓紧清理出土文物,并通知施工单位恢复施工;发现文物的,应当根据文物的重要程度,与建设单位商定进行考古发掘或者实施原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