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研究:教案、讲稿
演讲稿描述路遥
演讲稿描述路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那就是“路遥”。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追求梦想的道路往往曲折坎坷,充满未知数。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路遥而气馁退缩,要不畏艰险,一步一个脚印踏上属于自己的征程。
我相信,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民族以至国家来说,梦想都是需要长期奋斗才能实现的。
以个人为例,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杰出人士,那都是经过长期苦练和奋斗才能达成的。
看看奥运冠军、科学家以及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那都是坎坷曲折的长路。
即使天赋秉异的天才,也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在所向领域里见成效、成就事业。
没有任何成功是免费得到的,都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汗水甚至血和泪,这就是路遥需要付出的代价。
同样,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长期积累。
世界顶级的公司都经历过非常艰难的初创时代,甚至多次处在濒临失败的边缘。
但企业家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艰难攀登,最终登上成功的巅峰。
任何成功的公司都经历过曲折艰辛的积累期、蜕变期,这需要企业家以超人的毅力坚持下去,这就是路遥需要的恒心与毅力。
再看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同样任重而道远。
从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到秦汉,再到隋唐,一个朝代的兴衰都要经历几百年的积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上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道路更是曲折与坎坷,需要几代人接力奋斗才能到达今天。
同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需要长期奋斗,这就是路遥需要民族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可以说,一切伟大成就的背后,都蕴含着前赴后继的接力奋斗。
路遥行远,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韧性来推动。
如果一味急功近利,一朝得志就骄傲自满,任何事业都难以长期发展。
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积累实力,亘古不变的真理才能延续传承、事业才能长盛不衰。
同时,在长期奋斗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保持一颗乐观进取的心。
路遥行远,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事事顺利。
逆境与挫折是必然的。
我们要有信心和耐心,化解眼前的困难,相信只要不放弃,付出足够的努力,终点必将到来。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及其创作背景。
(2)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3)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及其代表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运用文本分析、作品比较等方法,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传达的对平凡人生的尊重和热爱。
(2)体会作品中人物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努力奋斗的精神。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攀人生高峰的信念。
二、教学内容1. 章节概述:本章节主要介绍《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及其创作背景,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重点:(1)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
(2)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及其代表性。
3.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2)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路遥及其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本章节内容,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3. 课堂讲解:(1)讲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
(2)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及其代表性。
(3)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平凡的世界》后续章节。
3. 准备课堂分享:挑选一个感兴趣的议题,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课堂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读书笔记的质量,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3. 课堂分享:评价学生在课堂分享中的表现,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把握。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及课堂分享,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内容1. 章节概述:本章节主要介绍《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分析其对主题思想的凸显作用。
小说解读教案平凡的世界
小说解读教案平凡的世界小说解读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节,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1. 小说简介: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陕北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孙少平从农村到城市的成长历程。
小说以平静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
2. 主题解读:(1)家国情怀: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孙少平的经历,表达了对家庭和国家的情感依恋。
他在艰难的生活中保持着对家庭的忠诚与责任,同时也对祖国充满了热爱和希望。
(2)人生困境: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挫折。
孙少平从农村来到城市,经历了许多困境,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3)人性的复杂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他们的行为活动凸显出人性的复杂性。
有的人表现出善良和正直,有的人则展现出贪婪和阴险,这些形象绘制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社会画卷。
3. 情节解读:(1)家庭生活描写:小说通过对孙少平家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农村家庭的喜怒哀乐。
例如,孙少平一家人勤劳朴素,相互关爱,家庭温暖和睦。
(2)城市生活描写:小说通过对孙少平在城市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改革开放时期城市的喧嚣和挑战。
例如,他在工厂里努力工作,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也结识了一些真挚的友谊。
(3)爱情线索揭示:小说通过主人公与李宝英之间的感情线索,揭示了爱情的残酷与美好。
他们经历了很多考验,但最终选择了各自的道路,这一情节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抉择。
4. 阅读讨论与思考:(1)以人为本:在小说中,孙少平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命运。
这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启示意义?(2)困境与成长:孙少平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了很多困境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如何看待困境对人生的影响?(3)小说情节的意义: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何深意?它们对你有何启发?5. 作业:请学生自行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小说篇章,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和解读。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及作品背景,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路遥及作品背景,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2. 第二课时:分析主人公孙少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 第三课时:探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及意义,如孙少安的妻子贺秀莲、妹妹孙少平等。
4. 第四课时:分析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关系,如孙少安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
5. 第五课时:总结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与伟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作者背景、作品情节、人物形象等知识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关系等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典型人物和情节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4. 启发式教学: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奥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平凡的世界》原著及配套阅读资料。
2. 课件:作者简介、作品情节、人物关系等图文并茂的课件。
3. 视频资料:关于《平凡的世界》的纪录片、采访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4.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评论、新闻报道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活动设计课时:第六课时活动一: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作品中的家庭进行讨论。
2. 讨论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和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3.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活动二:角色扮演1. 学生选择一个作品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 要求学生通过角色的言行举止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色。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路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作品概述:作品的主题、情节及人物关系。
作品特色:现实主义文学风格、地域文化特色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作品及人物形象。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作品主题。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一)2.1 教学目标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2.2 教学内容孙少安:坚韧、勤劳、有责任感、有理想。
孙少平:聪明、勤奋、有追求、有担当。
田润叶:善良、纯朴、有爱心、忍辱负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物形象特点。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二)3.1 教学目标进一步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3.2 教学内容田晓霞:独立、勇敢、有思想、有担当。
贺秀莲:贤惠、体贴、坚韧、有爱心。
其他人物:如孙玉厚、田福堂、李向前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物形象特点。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四章:作品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2 教学内容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工业化等。
社会阶层:农民、工人、干部等阶层的冲突与融合。
爱情与婚姻:作品中的爱情观、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品中的社会现实。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课程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趣,拓展阅读视野。
5.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所学内容,梳理《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
推荐相关阅读作品,如《红楼梦》、《围城》等。
演讲稿描述路遥
演讲稿描述路遥路遥,原名杨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以其作品《平凡的世界》而闻名于世。
他生于山西省,成长于乡村,深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路遥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路遥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乡村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农村的风土人情,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人生的坎坷与憧憬。
在《平凡的世界》中,他通过对农民家庭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苦难与希望,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除了小说创作,路遥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评论家和散文家。
他的散文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语言简洁、真挚感人,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文学评论作品则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路遥的影响不仅停留在文学创作上,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民生问题,呼吁社会关爱弱势群体,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路遥的文学成就为中国当代文学增添了璀璨的一笔,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中国广受好评,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的来说,路遥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和卓越艺术创造力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关怀。
他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将会长久地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教案》平凡的世界教案一、教材背景《平凡的世界》是当代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通过描写农村知青孙少平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村生活和人民群众的艰辛奋斗。
作为一部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它对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进行真实而细致的刻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2. 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探讨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4. 研究分析小说中的主旨和主题,并思考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 路遥的创作背景和写作动机- 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概述和结构2. 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 孙少平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点- 其他主要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塑造- 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剧情发展3. 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概述- 农村知青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4. 小说的主旨与主题- 小说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对普通人生活的反思和启示- 小说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通过讲解教材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小说的意义。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小说中的某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
3. 分析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4. 写作练: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撰写有关小说的读后感或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五、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成果: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对问题的分析和见解的深度。
2. 写作作业:评估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重点关注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表达和逻辑性。
六、教学资源1. 《平凡的世界》原著小说;2. 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3. 小组讨论记录和学生写作作业。
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路遥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把握《平凡的世界》感情真挚、质朴的特点,格调严峻、苍凉,语言风格是细腻中显出凝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那种真实地记录时代,揭示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及节选部分阅读。
【教学难点】站在孙少平的立场上体验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一.自学内容(10分钟)1.作者介绍:路遥(1949 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他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文革”开始后受影响直到1969年底才回到家里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
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巨大轰动。
2.写作背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与乡村、文明与落后、进取与守旧、当代意识与传统观念、无神论与封建迷信等各种形态的矛盾对立凸现,作者正是以其敏锐的目光,注意到变革中的种种矛盾与希望,将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宗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3、正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惊蛰.()镢.头()小沟岔.()扯.着()一瞥.()翁.声翁气()刨.除()揶揄..()苞蕾.()4、成语识记天昏地暗:铺天盖地:不知不觉;不知所措:二、精讲:1、正文剖析(参照文本分析)2、主题及写作技巧探究3、课文是如何塑造田润叶这一人物形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高考链接答案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老师讲评:这篇小说没有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没有峰回路转、出人意料的结局,平平淡淡,就像小说中董师傅这个人一样,可是淡而有味,平中见奇。
平凡的世界教案初中
平凡的世界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路遥以及《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背景。
2. 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领悟小说所传达的人性的光辉和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点:1. 人物形象的把握。
2. 故事情节的梳理。
3. 主题思想的领悟。
教学难点:1. 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
2. 小说语言的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阅读《平凡的世界》,掌握小说基本内容。
2. 准备相关资料,如路遥的创作谈、评论家的评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路遥以及《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所展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
二、人物形象分析(15分钟)1. 介绍主要人物,如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三、故事情节梳理(20分钟)1. 概述小说的情节结构。
2. 分析重要情节和事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情节的转折点和冲突。
四、主题思想探讨(20分钟)1. 引导学生领悟小说所传达的人性的光辉和人生的价值。
2. 分析小说中的爱情、亲情、友情等主题。
3. 讨论小说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五、小说语言鉴赏(15分钟)1. 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如生动、细腻、真实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句式、修辞等技巧。
3. 选取精彩片段进行品读和赏析。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2. 推荐相关阅读,如路遥的其他作品、评论家的研究等。
3.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平凡的世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梳理和主题思想探讨环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价值。
在小说语言鉴赏环节,学生能够体会到小说的艺术魅力。
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某些环节过于紧凑。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及其作品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介绍路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作品简介:概述《平凡的世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学习目标: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介绍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信息。
学生分享: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作品的初步了解和期待。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2.2 教学内容人物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等。
性格特点: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命运走向:预测人物未来的命运走向。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讲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人物形象的命运走向,分享各自观点。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重要情节,理解其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揭示作用。
3.2 教学内容情节分析:分析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如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故事、孙少平的学习经历等。
情节作用:探讨情节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揭示作用。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讲解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及其作用。
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对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思考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2 教学内容主题思想: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如奋斗、爱情、亲情等。
现实意义:思考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分享各自观点。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回顾总结:回顾本章的学习内容,总结人物形象、情节分析和主题探讨的主要观点。
学习感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总结本章的学习内容。
平凡的世界教案
标题:平凡的世界教案一、教案简介:《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深刻的社会、人性和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学习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分析小说中涉及的社会现象、人性特点和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与审视现实生活。
3. 提高学生的文学解读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三、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小说的影响等。
2. 小说主要人物介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人生境遇,引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
3. 小说情节分析:重点分析小说中的关键情节,探讨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4. 社会背景与人生问题:通过对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生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5. 文学解读与批判分析:学习如何解读小说的意象、象征与隐喻,并进行批判性思考与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个人写作与小组合作:要求学生撰写相关读书笔记、书评或故事改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小说的背景、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整体把握。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读小说中的问题与主题。
3. 分析与辩论: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涉及的社会与人生问题,并进行辩论和思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
4.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思考与写作,如读书笔记、书评或故事改编等,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平凡的世界》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影响,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部小说的重要性和意义。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兴趣了解本书的作者路遥掌握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1.2 教学内容:介绍本书的作者路遥简介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和风格1.3 教学活动:观看本书作者路遥的介绍视频学生分享他们对本书的初步了解和期待教师简介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1.4 作业:学生阅读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章:人物关系梳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书中的人物关系分析本书的主要人物形象2.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中的人物关系探讨本书的主要人物形象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本书中的人物关系每组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分享2.4 作业:学生完成人物关系梳理表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书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本书的主题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享3.4 作业:第四章:写作风格分析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书的写作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的写作风格引导学生欣赏本书的文学之美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本书的写作风格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分享4.4 作业: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讨论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综合讨论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综合讨论5.4 作业:第六章:人物分析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书的重要人物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动机的能力6.2 教学内容:选取几个关键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动机讨论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6.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分析一个特定的人物各组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比较6.4 作业:第七章:情节解读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书的情节发展和结构培养学生解读情节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的主要情节转折和章节安排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发展对人物和主题的影响7.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个情节转折点各组分享他们的解读7.4 作业:第八章:象征和隐喻8.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识别本书中的象征和隐喻培养学生解读文学象征和隐喻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讨论本书中出现的象征和隐喻分析这些象征和隐喻对故事和主题的作用8.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识别并分析一个象征或隐喻各组展示他们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深入解读8.4 作业:第九章:作品影响与现实联系9.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书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和影响培养学生将文学作品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探讨本书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问题9.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本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各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9.4 作业:10.1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书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推荐与本书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10.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教师推荐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继续探索10.4 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人物分析:深入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动机,分析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经典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路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等。
2. 作品背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北方一个平凡农村家庭的生活。
3. 作品特点:现实主义文学风格,展现平凡人物的不平凡命运。
教学活动:1. 播放《平凡的世界》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作品。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3.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初步印象及阅读期待。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主人公孙少安:坚韧、拼搏、担当、亲情至上。
2. 主人公孙少平:执着、上进、善良、热爱生活。
3. 其他人物形象:如孙少安的妻子田润叶、孙少平的女友田晓霞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其他人物形象的分析。
3. 课堂分享,总结人物形象特点。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学生分析情节发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故事。
2.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故事。
3. 家庭成员的命运起伏。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作品主要情节。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情节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3. 课堂分享,总结情节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作品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作品主题:平凡与不平凡,命运与奋斗。
2. 相关情节和人物对主题的体现。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主题的理解。
3. 课堂分享,总结作品主题。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作品中的精神应用于生活。
路遥 人生演讲稿
路遥人生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演讲者。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也有无数的风景和美好。
路遥,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深刻地描绘了中国农村的变革和人生的曲折。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也许我们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应该像路遥笔下的人物一样,坚定地走下去,不断奋斗,追寻心中的美好。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坚持的力量。
路遥笔下的人物,他们无论遇到什么
困难,都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不轻言放弃。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要学会坚持,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要坚定地走下去,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梦想的重要性。
在《平凡的世界》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
的梦想,他们为了梦想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追寻梦想的旅程,我们要有梦想,有追求,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感恩的心态。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身
边的亲人、朋友,感恩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正如《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一样,他们虽然生活在贫困和困难中,但他们始终怀着感恩的心态,珍惜身边的一切。
人生就像一部浩瀚的长篇小说,充满了无数的故事和情节。
我们要学会像路遥
笔下的人物一样,坚定地走下去,不断奋斗,追寻内心的美好。
坚持、梦想、感恩,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人生感悟,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
谢谢大家!。
路遥研究报告
路遥研究报告路遥是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以真实、细腻、饱满的风格而闻名。
本研究报告旨在介绍路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分析他的文学风格和主题,并探讨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生平:路遥,原名周大新,1959年生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
他在农村长大,后来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写作,并于197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人生》。
随后,他以《平凡的世界》成名,这部作品被广大读者誉为中国乡村题材的经典之作。
主要作品:除了《平凡的世界》,路遥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说和散文。
其中包括《一颗红心上》、《母亲的背影》和《南方的傍晚》等。
他的作品以真实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流露出对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
他的小说描写了普通人的命运和努力,反映了社会变革对农村的冲击和影响。
文学风格和主题:路遥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真实感十足。
他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赋予作品强烈的感染力。
他不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观察,同时也关注哲学、人性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他的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风格,也融入了浪漫主义的情怀,独具一格。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路遥的作品被广泛翻译成许多语言,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高度评价。
他的作品具有时代感和普遍性,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变迁,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结:路遥是中国近现代作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他通过真实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命运,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生》路遥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人生》路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家路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通过学习路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路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分析《人生》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 探讨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音频等多媒体方式,介绍作家路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解释为什么选择讲授《人生》。
2. 学习路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1)介绍作家路遥的生平。
路遥原名吴之群,1968年参军,1970年退伍。
他在军队期间亲身体验了农民工生活的艰辛,这也成为他后来创作的重要素材。
(2)介绍路遥的主要作品。
主要包括《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带着她的眼睛》和《人生》等。
其中,《人生》是路遥晚年的代表之作,被认为是他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3. 分析《人生》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1)学生阅读《人生》的选段,并就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互相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思考。
4. 探讨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
可以询问学生对作品中如何理解幸福、成功、坚持等关键词,并引导他们寻找作品中的相关片段进行引证。
(2)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鼓励学生相互辩论和做出自己的判断。
5. 总结:通过对《人生》的学习和讨论,总结出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并提醒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如何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通过阅读其他路遥的作品,深入了解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培养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能力。
五、课堂评价:1. 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问等。
路遥《人生经历》教案
路遥《人生经历》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路遥的小说《人生经历》的研究与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与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人生经历》的作者路遥以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 理解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并能够将其与作者所想表达的主题联系起来。
-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并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与讨论1. 介绍《人生经历》的作者路遥,包括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包括中国文化大革命和农村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3. 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包括对人生追求、社会变革和人性的思考。
第二部分:人物与情节分析1.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革命战士陈登科、田晓霞和农村贫困农民等。
2. 探讨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包括人物的成长与变化,以及他们在大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困境与挑战。
第三部分:文学鉴赏与批判思维培养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文学技巧和艺术手法,例如意象、象征和隐喻等。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对小说中的观点和价值进行思考和评判。
3.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和表达,例如写一篇读后感或对小说的解读和评述。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 视听材料:使用适当的视听材料,如视频片段或音频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和作者的意图。
- 写作练: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如写读后感、写小说的评析或创作类似题材的短篇故事。
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进行评估。
- 作业评定: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估。
- 阶段性考试:设立阶段性考试,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参考资料1. 路遥《人生经历》2. 相关研究文献和批评文章。
路遥人生教案
路遥人生教案标题:《路遥人生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了解路遥及其作品《人生》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能够运用文学术语进行描述和解释。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运用文学术语进行描述和解释。
3.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或投影仪。
2. 路遥的小说《人生》。
3.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材料。
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路遥及其作品《人生》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二、阅读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阅读《人生》的部分章节或相关文本片段。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3. 分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三、文学术语解释(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与小说分析相关的文学术语,如主题、人物形象、象征等。
2. 学生运用这些术语对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四、文学鉴赏活动(15分钟)1. 学生选择小说中的一个场景或人物形象,进行文学鉴赏。
2.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选择的场景或人物形象,并运用文学术语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分享和讨论(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文学鉴赏作品,进行阅读和评价。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困惑。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路遥的其他作品,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平凡的世界教学导案
平凡的世界教学导案平凡的世界教学导案一、作家作品介绍《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
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先后来到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
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
二、《平凡的世界》介绍《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
双水村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位于横断山脉环抱的黄土高原。
1975年,由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社会许多方面都处在一种非常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中。
在农村,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孙少安是贫农出身的孙玉厚的大儿子,上学时考试总是班上第一,学校的老师都说这个孩子将来准有出息。
怎奈孙家家境贫寒,少安勉强读完高小便回到队里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和父亲一起挑起这副养家糊口的沉重担子。
但少安绝不是平庸之辈,他有他的打算,也有他的抱负,他要通过他健壮的体魄和机敏的心智使他家和全村父老摆脱世代的贫困。
乡亲们选他当了一队的生产队长,连村支书田福堂也不敢小看这个后生一眼。
孙玉厚的大女儿兰花嫁给了外村的王银满,这个好逸恶劳的二流子女婿因倒腾耗子药,眼下正被公社拉到工地上“劳教”呢,拖连得全家都抬不起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
路遥研究一、路遥的生平与创作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1988年完成《平凡的世界》,作品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由此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享年42岁。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作家。
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 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
《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三册。
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路遥作品【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说】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你怎么也想不到惊心动魄的一幕【短篇小说】月夜静悄悄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夏姐姐风雪腊梅青松与小红花匆匆过客痛苦【创作随笔集】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小说选自序关于《人生》的对话土地的寻觅作家的劳动柳青的遗产无声的汹涌生活咏叹调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人生》法文版序这束淡弱的折光艺术批评的根基二、《平凡的世界》《人生》获得巨大成功后,作者慢慢沉静下来,努力摆脱鲜花和掌声,超越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焦虑后,特决定写一部规模巨大的长篇小说,这就是《平凡的世界》,经过几年的准备,从1985年起笔,到1988年完成初稿。
为写作《平凡的世界》,路遥拼尽了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他从城市躲到乡村,县城煤矿,夜以继日(由于第一步的成功,出版社希望尽快出版二、三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章一章地广播,读者,评论界也在关注,期待着)。
他的生活完全乱了套,吃饭、睡觉没有规律,拼命抽烟,身体彻底崩溃了。
有时神经失常,头晕眼花。
小说写完了,身体却迟迟不能恢复,1992年去世。
《平凡的世界》获得了更大的声誉,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
小说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选材上】:小说题材时间跨度从1975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
小说开头写四人帮横行的文革后期,左的路线横行,农村生活的贫困,农民在艰难中度日。
很快进入了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将向何处去?中国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迁,小说着力从这些方面展开。
【人物形象】:的长子,农村基层干部,他身上集中了农民的优秀品质,他要走的道路,同他的前辈梁生宝已经完全不同了——如果说梁生宝所处的50年代时代,中国农民翻身解放后,怎样摆脱私有制走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的康庄大道;那么说,孙少安这一代,则是,经过几十年的左的路线带来的遭遇后,中国农民从曲折坎坷的命运中摆脱出来,重新寻求生存发展的道路。
搞责任制,办企业(砖瓦窑场)等等,农村青年,他不满足于农村的天地,努力扩展自己的地盘,进入城市做建筑临时工(改革开放后较早的农民工),追求更高的生存意义。
他身上有高佳林的影子,但比高加林正直些,踏实些。
等一大批充满传统美德的女性,反映了一代青年人婚姻爱情的纠葛。
小说对传统美德,(比如,正直、善良、朴实、珍视友情、爱情)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艺术成就】小说追求史诗般的品格,作者学习和追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叙事风格,比如大段大段的历史背景介绍,全景式的概括。
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它的现实主义品格,这是路遥一贯追求的,逼真的生活场景描写,(比如,小说一开头,孙少平读高中时,在学生食堂吃饭的场景描写,郝红梅为送给同学礼物,偷商店的手绢的情节等)深入的心理揭示。
小说质朴,流畅,真切,格调苍凉严峻,温馨动人。
小说的不足出是,结构有些庞杂,语言直露,叙述不够活泼。
文学作品应有的含蓄性和艺术张力不够。
另外我觉得,就思想上看,小说只是偏重于客观描绘已经过去的社会生活,类似生活的如实记录,没有提供更多的令人思考的哲理性的内容,思想深度和独到性欠缺。
对这部小说,没有多大争议。
三、《人生》的解读、讨论基本情节介绍:(略)高加林巧珍、黄亚萍、张克南、高明楼小说反映了七八十年代之交农村青年一代的生活道路,事业和爱情。
建国后计划体制下逐步形成的二元对立的城乡体制,给几代人的生活命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伤痛。
高加林悲剧的根源主要在于城乡差别。
路遥一方面对高价林的追求、焦虑和痛苦深切地理解和同情,一方面又给予善意的批评。
同时,通过巧珍、德顺爷爷等形象,表现了路遥对传统美德由衷地赞美,艰难地守护。
就文学阅读欣赏角度说,路遥《人生》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鸣。
评论界的争鸣,主要集中在:对高价林这一行形象的评价和把握,路遥的价值选择,审美倾向。
是路遥赶回了高加林——《人生》的“契约”性功能解读及征候分析摘要:路遥的《人生》有效地采用虚构性、修辞性叙事策略,牢牢控制着文本,将毁掉爱的“契约”的高家林赶回了农村。
路遥的情感及艺术世界从属于“过去时态”。
这是路遥的局限,也是他的特点与优势所在。
在传统的审美世界——“公共期待视域”里,作者与读者审美情感的巨大惰性力量友好地握手相会,这正是《人生》获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一、一个牢牢控制着的文本高加林移情别恋与被赶回农村有必然联系吗?如果我们运用解构批评方法,不崇奉文学上的逻格斯,不崇奉作者的神圣权威,或许会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我们尝试作如下假定:A:假定高加林进了城,但是并没有抛弃巧珍而移情别恋,那么一切自然不会发生。
B:假定高加林所移情别恋的黄亚萍并非名花有主,或者,所移情别恋的是另一位姑娘而不是黄亚萍,那么,也便不存在克南妈写信揭发高加林走后门进城之事,高加林断不会被赶回农村。
C:虽然克南妈写信揭发,但是组织上采取了别的方式处理,并没有将高加林赶回农村;甚至可以说,那么屁大的点事根本不予理睬。
D:如果我们着眼于生活实际,那么不难设想,有任地区劳动局长的叔父摆在那儿,情况会是怎样。
作者将抛弃巧珍移情别恋与被赶回农村这二者,巧妙地,从生活逻辑看又是生硬地关联在一起。
高加林与巧珍的关系看作“大契约”;高加林与黄亚萍的关系看作“小契约”——结果是“大契约”的瓦解与“小契约”的订立。
路遥不愿认同“小契约”替代“大契约”的结局。
他要对“小契约”实施围歼计划。
他控制文本的具体策略是:1、早已在“集市卖馍”和“掏粪事件”的情节中埋下克南妈这一伏笔,这无异于暗中在高加林的船下凿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窟窿。
2、德顺爷爷(他是“大契约”的坚决维护者)的警示性话语预示了高加林不可逃脱的命运归宿。
3、选择克南妈为突破口,让她适时出击。
4、动员地纪委、高加林叔父、县委三大正规军协同作战,将高加林赶回农村。
从而撕毁了“小契约”。
这种叙事结构不能不让读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你违反了大契约,那么必然受到惩罚——作者强加了因果联系。
让我们看下面的选言判断:或者履行“大契约”,留在城里;或者违反“大契约”订立“小契约”,被赶回农村。
二者必居其一——显然,这极荒唐的判断并不符合逻辑与生活法则,然而,这正是路遥的《人生》给予人们的。
让高加林重重摔回农村,则是牵强的人为的设置。
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是生活的逻辑,而是路遥强行赶回了高加林。
在结尾处勉为其难地让高加林捧起一把泥土,向大地忏悔,极生硬地让高加林向黄土地低下了头。
二、“过去时态”——路遥的情感与艺术世界路遥的“土地情结”。
膨胀的个人主义野心。
作者谆谆告诫高加林:你应该心安理得地吃你的黑窝头!高加林与巧珍的爱的不谐和性;高加林与黄亚萍之间的爱则属于同一起点上的爱。
高加林与黄亚萍间的“小契约”多与时髦的穿着、前卫的恋爱方式、“小资型”的生活作风、膨胀的个人主义相伴——传统伦理观念“左”的观念相融——路遥的情感及艺术世界从属于“过去时态”。
一方面,他对农民、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和焦虑;一方面又难以突破体制思维和传统伦理秩序予以理性观照。
一方面看到了并不公平的社会存在;同时又为这种存在涂上了合理性色彩,并且以牧师身份作一些劝诫式教育。
《你怎么也想不到》《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平凡的世界》路遥的创作与同代作家相比,与传统文化、主流话语更谐和一些,教化色彩更浓一些与池莉、刘震云、余华、王朔等人的作品相比较,路遥不是鲁迅,不是王蒙,也不是北岛、莫言或王朔。
局限——特点——长处三、传统审美王国里的友好握手《人生》与读者、社会实现了有效的沟通。
局限或许正是成功之处。
“秦香莲情结”式的“公共期待视域”“因果报应”结局艺术上的“二律背反”。
司马长风评价《雷雨》时曾指出,曹禺必须把握三个因素的微妙平衡:“第一个权威是观众,必须使观众感兴趣。
”“第二,敷衍当道者。
”“第三,他要应对弥漫于上海文坛,号召阶级斗争的左派势力”。
我以为这一点也是适合《人生》的。
自然,同曹禺一样,这一切不完全是自觉的,但《人生》的叙事结构也是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下述条件:1、读者的阅读;2、传统的伦理道德;3、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观念。
当然,这一切也是与路遥自己的思想和审美观念相契合的。
四、《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物】马建强、吴亚玲、郑大卫、周文明【故事情节】马建强是在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困难时期1961年考上了他们县上唯一的一所高中——县立中学。
在这个困难时期考上高中对于他的家庭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根本供不起他上学,不过最后马建强还是在乡亲们的希望中他上了他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