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讲义: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125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125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课件

【答案】 D
【探究追问】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是同种元素的原 子吗?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吗?
提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原子。它们 可能是阳离子、阴离子、原子。
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它 们可能是带不同电荷的粒子。
常见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和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 的粒子
,则有原子半径C>A>B;金属性C>A>B;非金属性 B>A>C。
2.相似规律: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位于对角线位置的 元素性质相似,相邻元素性质差别不大。
四、元素周期律的重要应用 1.几个重要的关系式 (1)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O、F除外)=价电 子数 (3)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
解析:
答案:
【典例剖析】
(2014·山东卷)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 断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3157Cl与3177Cl得电子能力相同
【解析】 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

一 篇
知识方法篇


基本理论

第五讲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中的重要关系 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3.简单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简单阴离 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4.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 子数。
增加而减弱,A项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6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6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化学 随堂讲义·第一部分 知识复习专题
专题六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栏 目 链 接
K 课标考 纲展示
考纲展示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知道原子序数、核电 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离子等 概念的含义。 3.了解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 子的结构。 4.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 族)及其应用。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 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了解元素(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 6.知道化学键的含义。能用电子式、结 构式和结构简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结构。 7.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 物,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的实质。
栏 目 链 接
(1) 这些元素中, ________ 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K
________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________ 是最不活泼 F Ar
的元素。
H核心 自 查 (2) 短 周 期 元 素 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的 水 化 物 中 , HClO4 酸性最强; ________ NaOH 碱性最强; ________ Al(OH)3 呈两性 ________ (填化学式)。 (3)⑥和⑭的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 ;其最高价氧化 Ca 物 的 水 化 物 的 碱 性 强 弱 顺 序 是 Ca(OH)2>Mg(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H核心 自 查 1.下列 8 种符号: 36Li、37Li、 23Na、 11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

ppt精选
12
解析:这类题型通常比较基础。211727Cn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 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165、112,两者之差为 53,A 错误;核 反应是物理变化,B 错误;40Ca2+和 18O22-的电子数都是 18,C 正确;Si2O46-中电子总数为 80,质子总数为 76,D 错误。
答案:C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具有相 具有一定 原子数相同 由同种元素
同核电 数目的质 而中子数不 组成的结构
概 荷数的 子和一定 同的同一种 和性质不同
念 同一类 数目的中 元素的不同 的单质互称
原子的 子的一种 核素之间互 为同素异形
总称 原子 称为同位素

ppt精选
15
1—1 据 2012 年 2 月 6 日中新网报道,嫦娥二号月球探
②若为第ⅢA 至 0 族的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下一 种元素所在周期所能够排列的元素种类数。
ppt精选
10
ppt精选
11
规律方法 破解原子或离子中微粒之间的关系问题
[母题 1] 已知:①为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国际纯 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将 112 号元素的符号定为“Cn”,汉语名为 “鎶”;②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29325U 是核 反应堆的重要原料;③锂被誉为“高能金属”,制取锂的原料
测器获得了 7 m 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该月球探测器使用钚元 素的同位素电池来提供稳定、持久的能源。下列关于29348Pu 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29348Pu 和29440Pu 的质子数之差为 2 B.29348Pu 和29440Pu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29348Pu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144 D.29348Pu 和29440Pu 互为同素异形体

2020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之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020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之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1.原子(A Z X)中有质子(带正电):Z个,中子(不显电性):(A—Z)个,电子(带负电):Z个。

2.原子中各微粒间的关系:①A=N+Z(A:质量数,N:中子数,Z:质量数)②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③M Z ≈ M N≈1836 M eˉ(质量关系)3.原子中各微粒的作用(1)原子核几乎集中源自的全部质量,但其体积却占整个体积的千亿分之一。

其中质子、中子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集合在一起,使原子核十分“坚固”,在化学反应时不会发生变化。

另外原子核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即核能)。

(2)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量为1.6726×10-27kg,相对质量1.007。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中子不带电荷。

质量为1.6748×10-27kg,相对质量1.008。

中子数决定同位素的种类。

(4)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质量很小,约为11836×1.6726×10-27kg。

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特别是最外层电数数及排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依次:K→L→M→N→O→P→Q顺序排列。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即K层2个,L层8个,M层18个,N层32个等。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注意】以上三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其中某条。

如M层不是最外层时,其电子数最多为18个,当其是最外层时,其中的电子数最多为8个。

(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人们按电荷数由小到大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具体内容如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从1→8个的周期性变化。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梳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梳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梳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梳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梳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2.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原子(Z(A)X)中子(N)不带电()(2)原子中两个数量关系①核电荷数=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构成原子的粒子及粒子间的关系二、元素、同位素、核素的比较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因为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天然存在的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不变⑴比较物质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而不是非金属元素对应氢化物酸性的强弱。

⑵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ⅣA族。

⑶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等。

⑷并非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存在氢键,常见的只有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如N、O、F的氢化物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⑸金属性是指金属气态原子失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是指在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二者顺序基本一致,仅极少数例外。

如金属性Pb>Sn,而金属活动性Sn>Pb。

⑹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元素金属性时,不要忽视介质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如Al—Mg—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Fe—Cu—HNO3(浓)构成原电池时,Cu为负极,Fe为正极。

六、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7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讲义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7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讲义

第17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考点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2.编排原则3.结构(1)周期(7个横行,七个周期):(2)族(18个纵行,16个族)①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第18列除外)列序 1 2 13 14 15 16 17 主族序数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列序 3 4 5 6 7 11 12 族序数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③Ⅷ族:包括8、9、10三个纵列。

④0族:第18纵列,该族元素又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1)分界线:如上图所示,沿着元素周期表中B、Si、As、Te、At与Al、Ge、Sb、Po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2)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左面区域,包括所有的过渡元素和部分主族元素。

(3)非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右面区域,包括部分主族元素和0族元素。

(4)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在ⅡA族。

( )(2)第三、四周期同主族上下原子序数的差都是18。

( )(3)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铁位于第四周期ⅡB族。

( )(4)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相等。

( )(5)元素周期表中第Ⅷ族元素种类最多。

( )(6)115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

( )答案:(1)×(2)×(3)×(4)√(5)×(6)√2.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答案:不一定。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一、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核外电子原子质子 (Z)原子核 中子(N) (A Z Z) 2、.构成原子及原子核各粒子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性原子或分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所带电荷数(原子、分子或离子)(3)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4)质量数(A)=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整数值。

在短周期元素中,许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是原子序数的2倍。

3、例题(1)、已知元素X 、Y 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 和b ,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 .(2)、核内中子数为N 的R 2+,质量数为A ,则它的ng 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3)、11H 、21H 、31H 、H +、H 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C.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D.五种核素(4)、H 、D 、T 分别可以得到 种不同的氢分子,其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 。

(5)、有关3517Cl -粒子,回答下列问题: (1) 含质子数 17 ;中子数 18 ;电子数 18 ;质量数 35 。

(2) 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略) :电子式 (略) 。

(3) 它与3517Cl 、3717Cl 之间的关系是 它与是3517Cl 同种原子;与3717Cl互为同位素。

;(4) 它与3517Cl 的半径大小的关系是 前者大于后者 .(5) 已知Cl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可知原子在自然界的原子质量分数之比为 3:1 。

(6)、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 ,中子数为n ,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这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为m+nC .若碳原于质量为Wg ,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7)、已知,某元素的一种核素的n 个原子的质量为Wg ,其摩尔质量为M g/mol ;则氯元素的一种核素35Cl 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讲 原子结构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讲 原子结构课件

【归纳提升】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 能只有一种核素。
(2)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位”即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 同。
(4)核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排布规律 (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原子结构示意图
C.5267Co、5277Co、5287Co、5297Co 和6207Co 互为同位素,物 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 D.5267Co、5277Co、5287Co、5297Co 和6207Co 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5267Co、5277Co、5287Co、5297Co 和6207Co 互为同位素,物 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A、C、D 错误; 6207Co 的中子数为 60-27=33,与电子数之差为 33-27 =6,B 正确。 答案:B
第1讲 原子结构
【最新考纲】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 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考点一 原子的构成及其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结构中的微粒关系 (1)原子。
(2)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阳阴离离子子::质质子子数数-+电电荷荷数数
解析:氘(12H)是氢元素的一种核素,含有一个质子、一个 中子和一个电子,与 1H 互为同位素,A 项、B 项正确;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C 项错误;1H182O 与 D162O 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 20,D 项 正确。 答案:C
4.(2015·唐山检测)具有广泛用途的6207Co 放射源首次 实现了国内批量生产。另外,钴还有多种原子,如5267 Co、5277Co、5287Co 和5297Co。下列关于钴原子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5267Co、5277Co、5287Co、5297Co 和6207Co 是摩尔质量不同的 五种同素异形体 B.6207Co 放射源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其中子数与电子数 之差等于 6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命题规律: 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辅)。 2.考向:重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表与元素 周期律之间的联系。
▼ 方法点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内容
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
同主族元素 (从上到下)
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 渐增强
高频考点
备考策略
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以 3.对比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特点、电极判断、电子、电流及
水的电离为载体,考查电离常数、水 离子流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溶液组成变化,构建电化学
解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运用三大 知识框架;提炼规律,密切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平衡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以 4.熟练运用“三段式”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对
解析(1)钠和氯分别为活泼金属与非金属,所以形成离子键,正
确;(2)氢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如 NH3,与活泼金属可形成离子 键如 NaH,正确;(3)H、N、O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NH4NO3 和共价化合物 HNO3,正确;(4)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应该
为:
,错误;(5) 该反应原子核发生了改变,不属
解析 同分异构体研究对象是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选项 A 错 误;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选项 B 错误;C 项未 指明同温同压,选项 C 错误;电解 D128O 时阳极产生 18O2,阴极产 生 D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2,则质量比为 9∶2,选项 D 正确。
3.(2018·辽宁五校联考)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是由短周期元素原 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 粒,C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请完成下列各题:

高三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

高三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

质对市爱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本讲主要内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的结构;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用;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 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概念的区分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之间的互称。

是同一种元素的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如1H、2D。

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如石和石墨。

2. 质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的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3. 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1〕各种粒子的电子式的书写:原子: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

如:氯原子的电子式。

离子:阳离子的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说明所带电荷及电性。

如:Na +。

阴离子的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四周说明最外层电子数,并用“[]〞括起来,右上角说明所带电荷及电性。

如:氯离子的电子式。

单质及共价化合物:单质:如N2的电子式。

共价化合物分子:如HCl 的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合到一起。

如:氯化氨的电子式。

注意在电子式书写中区别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所有的阴离子及带正电的原子团都要用“[]〞括起来。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如:钠、氯原子的电子式:钠、氯离子的电子式:注意原子与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差异。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态的M,则M为S、Y为O;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
化物相遇会有白烟生成,则X为N;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的沉淀为Al(OH)3,则Z
为Al。滴加NaOH溶液,沉淀量不变时说明N H
与OH-反应,则Q中一定含有
4
Al3+和N H
,结合Al3+、N
4
H
消4 耗NaOH溶液的体积可推知Q应该为NH4Al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 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 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 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 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 强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知能拓展
对比观 元素的性质对比
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金属性、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元素主要化合价 等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运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比分析元素的 性质,注意物质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
12/12/2021
(3)对角线规则
对角线元素(右图中的A与D)存在着相似性,如Li与Mg、Be与Al等,但只适
用于第二、三周期。这是由A、D的原子半径相近引起的。
二、元素周期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 结构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逐渐增大 相同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 逐渐增大 素除外)
(SO4)2。H2O在常温下为液体,NH3在常温下为气体,故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
2O>NH3,A项正确;S2-有3个电子层,O2-、Al3+均有2个电子层,电子层结构相

高考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4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高考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4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4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微专题201920182017考情透析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T12T9T12T12T10T13T13T9T9考向:以元素推断形式考查元素微粒半径大小比较,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比较,熔沸点比较,化合物或化学键的类型判断,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等元素推断的T12T9T12T12T10T13T13T9T9解题技巧题型:选择题分值:6分08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利用“三看”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在中学化学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1)“一看”电子层数。

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如,r(Li)<r(Na)<r(K)<r(Rb)<r(Cs);r(O2-)<r(S2-)<r(Se2-)<r(Te2-);r(Na)>r(Na+)。

(2)“二看”核电荷数。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核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如,r(Na)>r(Mg)>r(Al)>r(Si)>r(P)>r(S)>r(Cl);r(O2-)>r(F-)>r(Na+)>r(Mg2+)>r(Al3+)。

(3)“三看”核外电子数。

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如,r(Cl-)>r(Cl);r(Fe2+)>r(Fe3+)。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考点1▶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的是( )。

1.(改编)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A.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B.新发现的115号元素(M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ⅢA族C.元素周期表中第14列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包括镧系元素、锕系元素,共32种元素,在所有族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A项正确;115号元素(M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ⅤA族,B项错误;第14列为碳族元素,C元素可以形成有机物,故该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C项正确;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往往可以寻找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如硅,D项正确。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件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四同”的判断方法 判断的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对点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
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 ) (2)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共价单质分子中( √ ) (3)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4)H2O的稳定性大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 ) (5)Na2O、NaOH、Na2S、Na2SO4加热熔化,克服的是相同类型的作用力( √ )
4.醛的催化氧化
COCl ____________,N H ______________, 共价键是1.5个,该晶体中n(N)与n(N—N)之比为2∶3;这种高聚氮N—N键的键
2 D.做油条用的膨松剂不应含明矾
24
③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C.谚语“雷雨发庄稼”,其过程中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
分子式或化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N层只有1个电子的主族元素是____,其氯化物的焰色反应呈____色。
学式 明矾:KAl(SO ) ·12H O (3)3d能级全充满,4s能级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为____,原子序数为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基本理论高频考点备考策略1.元素“位—构—性”的关系: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或元素的性质为突破口,考查元素的推断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为知识背景,考查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

3.外界条件对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以生产、生活中的反应为背景,考查速率、平衡常数表达式及计算;以速率、平衡图像考查学生识别信息的能力。

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以水的电离为载体,考查电离常数、水解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运用三大平衡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以工业生产、生活为背景考查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5.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以新型燃料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为背景,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的移动方向,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相关计算等。

化学基本理论是中学化学核心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难点,复习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核素、元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强化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元素周期表的有关规律,“位—构—性”关系的理解应用。

2.理解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内涵和外延;牢记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灵活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3.对比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特点、电极判断、电子、电流及离子流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溶液组成变化,构建电化学知识框架;提炼规律,密切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4.熟练运用“三段式”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对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借助图像和数据提炼有效信息,突破变量控制实验题;理解平衡常数的含义,计算并应用于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5.对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及反应中三种守恒关系比较粒子浓度的大小;掌握pH和K sp的计算。

第5讲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考点明方向满怀信心正能量设问方式①各种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元素、原子、同位素等概念辨析[例](2017·海南卷,3),(2017·北京卷,7)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例](2018·天津卷,2),(2017·全国卷Ⅱ,9),(2017·北京卷,26)③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与应用[例](2018·全国卷Ⅲ,12),(2018·江苏卷,8),(2018·北京卷,26),(2017·全国卷Ⅰ,12)④化学键与物质类别[例](2018·全国卷Ⅰ,12),(2018·全国卷Ⅲ,10)(2018·北京卷,8),(2017·海南卷,13)知识点网络线引领复习曙光现释疑难研热点建模思维站高端考点一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命题规律: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次)。

2.考向:重点考查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辨析,原子结构与微粒间的关系,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 方法点拨:1.原子结构的两个突破点(1)原子(或离子)符号信息识别、理解与应用(2)原子结构中的两个等量关系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巧记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方法(1)10电子微粒→10号Ne元素附近的分子、离子(2)18电子微粒→18号元素Ar附近的分子、离子及9e-微粒组合3.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1)(2)(3)__。

(1)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2018·北京卷)(2)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2017·天津卷)(3)H 、N 、O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2017·江苏卷)(4)硫化钠的电子式为:,氯化钠的分子式为:NaCl(2016·江苏卷)(5)核素235 92U 发生化学反应:235 92U +10n ――→裂变9038Sr +136 54Xe +1010n(2016·浙江卷) 突破点拨(1)抓住原子组成模型,明确各种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

(2)书写结构示意图:看清是原子还是离子,并注意核电荷数部分是否正确。

(3)电子式书写:物质类型与元素组成中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情况。

解析(1)钠和氯分别为活泼金属与非金属,所以形成离子键,正确;(2)氢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如NH 3,与活泼金属可形成离子键如NaH ,正确;(3)H 、N 、O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NH 4NO 3和共价化合物HNO 3,正确;(4)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应该为:,错误;(5) 该反应原子核发生了改变,不属于化学反应,属于核裂变,错误。

【变式考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3)(4)(8)(10)__。

(1)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分别为:11H 、21D 、31T(2018·潍坊三模) (2) 1mol 3215P 含质子数约为32×6.02×1023 个(2018·潍坊三模) (3)14C 16O 、12C 18O 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均相同,而且化学性质也相同(2018·绵阳二模)(4)钠和氧形成的物质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2018·通州二模)(5)所有的物质均含有化学键(2018·绵阳二模)(6)由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2018·通州二模)(7)238 94Pu 与238 92U 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2018·福州三模) (8)若10电子微粒满足关系:,则一定是NH +4+OH -=====△NH 3↑+H 2O(2018·福州三模) (9)互为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一定含有相同的原子(2018·赣州三模)(10)已知碳有三种核素:12 6C 、13 6C 、14 6C ,氧有三种核素:16O 、17O 、18O ,若任意称取一个CO 2的质量,最多有7种可能(2018·赣州三模)解析(1)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分别为11H、21H、31H,因为D、T分别就是21H、31H,错误;(2)1 mol 3215P含质子数约为15×6.02×1023个,错误;(3)14C16O、12C18O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均为14,中子数均为16,二者均为一氧化碳,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正确;(4)钠和氧形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二者均有离子键,其中过氧化钠还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正确;(5)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错误;(6)含有阴、阳离子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但是由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不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如OH-和H3O+结合生成的H2O为共价化合物,错误;(7)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核外电子数决定,238Pu与238 92U的核外电94子数不同,错误;(8)能发生该反应的10电子微粒只有反应:NH+4+OH-===NH3↑+H2O,正确;(9)互为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一定含有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含有相同的原子,错误;(10)CO2的近似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0、44,所以最多为7种,正确。

2.(2018·郑州一模)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来源于大气降水,但重水和轻水中同位素含量是不同的,有时差别还相当大,氢包括两种稳定核素:H和D,氧常见的核素有16O、17O和18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H2和D2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H162O、H172O、H182O互为同位素,都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C.18O2和18O3互为同素异形体,其密度之比为2∶3D.电解一定量的D182O时,阴、阳两极所得气体的质量之比约为2∶9解析同分异构体研究对象是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选项A错误;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选项B错误;C项未指明同温同压,选项C 错误;电解D182O时阳极产生18O2,阴极产生D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质量比为9∶2,选项D正确。

3.(2018·辽宁五校联考)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是由短周期元素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C 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

请完成下列各题:(1)若A、D均是气态单质分子,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F2+2H2O===4HF+O2__。

(2)若B、D属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分子,写出C的电子式:____。

(3)若A、B均是含2个原子核的微粒,其中B中含有10个电子,D中含有18个电子,则A、B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HS-+OH-===S2-+H2O__。

(4)若D是一种含有22电子的分子,则符合如图关系的A的物质有__CH3CH3或CH3OH__(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果是有机物则写相应的结构简式)。

解析(1)18电子的气态单质分子为F2,则C为HF、B为H2O、D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2)B、D为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且A含有18个电子,C含有10个电子时,则B为O2、A为H2S、C为H2O、D为S,即2H2S+O2===2H2O+2S↓,C的电子式为。

(3)含2个原子核的18电子的微粒为HS-,10电子的微粒为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4)含22电子的分子为CO2,则A为含18电子由C、H或C、H、O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CH3CH3或CH3OH。

“四同”判断看对象判断的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考点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命题规律: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辅)。

2.考向:重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之间的联系。

▼ 方法点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内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还原性、氧化性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生成由难到易、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成由易到难、稳定性逐渐减弱3.微粒半径大小比较1.(1)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C__。

A.(2018·天津卷)热稳定性:HCl<PH3B.(2018·天津卷)碱性:LiOH<Be(OH)2C.(2017·天津卷)用中文“ ”(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2)(2018·北京卷 )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2Ca 5(PO 4)3(OH)+3H 2O +10H 2SO 4=====△10CaSO 4·5H 2O +6H 3PO 4①该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H 3PO 4__<__H 2SO 4(填“>”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