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顺序性和阶段性区分
《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梳理
《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梳理纵观2016、2016、2016和2017年的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教育综合知识的真题,我们不难发现《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几乎都会涉及。
如2017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判断题第11题和13题,和单选题第25题;2016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单选题第14题。
为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地复习《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确保于此不丢分,特此进行相关梳理,以资诸生备考。
考点一、各个规律的表现及其启示1、顺序性具体表现:人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的特征。
教学启示: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例题1: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
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B.差异性C.阶段性D.顺序性例题2:“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差异性C.阶段性D.顺序性例题3: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A.不平衡性B.差异性C.阶段性D.顺序性2、阶段性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例题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差异性C.阶段性D.顺序性例题5:判断: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最新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最新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水不是死水,是常流常新的活水。
这说明教师应该做到( )。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答案:D2.( )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A.人身权B.财产权C.受教育权D.健康权答案:C3.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刘老师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其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接受德育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情感陶冶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B4.小红从小较为腼腆,害怕当众发言;在老师的鼓励下,小红敢于向老师提问,同时老师面对提问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
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
A.示范法B.消退法C.行为塑造法D.强化法答案:D5.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不同B.有一定联系C.相类似D.没有必然联系答案:C6.苛勒用以说明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的著名实验是( )。
A.黑猩猩与香蕉B.小白鼠取食C.小鸡啄米D.鸽子转圈答案:C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 )。
A.多样性C.流畅性D.价值性答案:C8.2018年4月1日起,环境保护税进入首个征期,首张环境保护税税票在( )开出,标志着环境保护税在全国顺利实施。
A.上海B.北京C.江苏D.浙江答案:A9.2018中国( 开封)清明文化节于4月1日至10日在( )举行,为期10天。
A.杭州市B.西安市C.开封市D.苏州市答案:C10.2018年3月19日,二十国集团( 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阿根廷首都( )开幕。
A.罗萨里奥B.科尔多瓦C.马德普拉塔D.布宜诺斯艾利斯11.2018年3月7日,欧洲专利局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首次取代( )成为欧洲专利局前五大申请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15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简答题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答题作为班主任,我们班的王冰嗓门大,又不拘小节,经常在宿舍熄灯后还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惹来室友的不满。
晨会课上,我对王冰说:''王冰,你知道吗?你们宿舍所有人都爱听你唱‘独角戏',比听帕瓦罗蒂唱歌还过瘾,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全班同学一阵大笑,王冰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我违反了宿舍管理条例,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对不起,请同学原谅,今后我一定改正。
”试用教师教育技能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中教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教师的语言,不仅是教学的语言,更应是教育的语言。
教师语言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调适学生心理、处理偶发事件效果的好坏。
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用委婉的语言代替直白的批评,善意地揭露出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点拨和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自身的不当言行,提高认识。
3、单选题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下列不属于这五条原则的是oΛ: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o参考解析: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4、判断题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一般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但也并非越多越好。
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含答案)一、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三、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第一层次教诲基本法——《教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诲法——①《义务教诲法》②《职业教诲法》③《高等教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诲法》第三层次教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当局规章四、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诲基本制度有1学校教诲制度,树立科学的学制体系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诲机构教诲评判制度五、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六、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征4教诲与保护相结合七、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八、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⑤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九、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2通过向受教诲者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十、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十一、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十二、简述我国教诲目的的基本特征1我国教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头脑2我国教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十三、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1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2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发生的影响,包括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3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德育的“教诲性”,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价值教诲属性二是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十四、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1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2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四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15、简述中小学体育的任务1加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一般发育2提高运动素养,教授必要的知识技能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16、简述中小学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17、简述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研究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18、简述教学模式的种类1传递——承受式2自学——指点式3引导——发现式4情境——熏陶式5示范——模仿式6目标——导引式7研究——探索式8活动——体验式19、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体系性原则按部就班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20、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教学法2谈话法和讨论法3练习法4实验法5演示法6实习作业法7参观法8读书指导法21、简述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1目的要明确2内容要精选3分量要适当4难易要适度5检查要及时6批改要认真22、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原则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原则3正面教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4集体教诲与个别教诲相结合的原则5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6教诲与自我教诲相结合的原则7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8教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23、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5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法24、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1知与不知的矛盾懂与不懂、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菲薄等2愿望与能力的矛盾理想与理想、需要与可能、情感与明智等3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等25、简述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1积极关注和任来访的学生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的学生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介入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26、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12自我激励3自我控制4人际交流5人际合作6研究技能指点7职业发展指点27、简述教育测验的功能1激励功能2诊断功能3区分和选拔功能4评定功能28、简述教诲测验的种类1按测验目的分①安置性测验②形成性测验③诊断性测验④总结性测验2按测验内容分①成绩测验②学能测验3按规范程度分①标准化测验②教师自编测验4按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分①常模参照测验②标准参照测验29、简述评价测验试题质量的指标1实用性2度3效度4难度5区分度30、现阶段我国基础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诲在教诲评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判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朴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有些地区还尝试开展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师评判的探索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关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诲评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当前我国基础教诲评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施展阐发为(一)评判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二)评判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三)评判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成效,而很少接纳体现新评判头脑的、质性的评判手段与方法(四)评判主体——被评判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判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办理者等多主体配合介入、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也是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3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32.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诲通过影响社会言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3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4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1)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35.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言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诲活动36.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37.教师如何备好课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感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教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38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课堂气氛热烈39.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0.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4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43.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的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44.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1建立关系2了解问题3分析诊断4帮助指导5结束咨询46.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征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4兴趣的效能性47.在研究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研究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研究效率的变化安排研究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研究研究效率的变化来安排研究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研究活动48.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49.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1根据凭仗物或形状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50.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51.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规律52.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5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5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勉力的注意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55.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等四个阶段56.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诲的基本途径57.简述教育创新的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4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说的是_____。
A : 遗传的重要性B : 环境的重要性C : 改变的重要性D : 学习的重要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长大过程中,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情况的差异,各人的习性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生活习惯及个性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题干体现了环境的重要性。
2、简答题简述教师导入新课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答案】导人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是要达到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搞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为此,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 要有目的性;(2) 导入要干练;(3) 导人要具有新颖性;(4) 导人要具有趣味性;(5) 导入形式多样性。
3、填空题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____、____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参考答案: 练习反馈本题解释:【答案】练习、反馈4、简答题简述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 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2)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 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5、简答题班级的目标管理参考答案:【答案】班级的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6、单选题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_____。
A : 感知觉B : 记忆C : 思维D : 想象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教师招聘高频考点:顺序性和阶段性区分
教师招聘高频考点:顺序性和阶段性区分在教师招聘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很容易考察材料性单选题,很多学生反映顺序性和阶段性不能区分清楚,往往在单选题中很容易就会选择错误。
针对这个知识点就行讲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考察的就是单选,需要大家知道具体表现和启示是什么。
1、顺序性具体表现: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的规律性的。
例如:儿童都是先会趴,会坐,会走,会跑按照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生长的,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不可逾越的。
2、阶段性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着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个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例:阶段性主要说的就是不同年龄阶段面对不同的发展任务,将人的一生人为的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每一个阶段人为的赋予自身的任务;例:幼儿期(吃)-童年期(玩)-少年期(学习),如果说让童年期的孩子学习,就违背了阶段性,也就是说把不属于本阶段的任务人为的赋予给他,所以违背阶段性。
区分:对于顺序性和阶段性,顺序性强调的是多个过程,而且这些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而且这些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阶段性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且每一个阶段面临着自身的任务。
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看了考试真题可能也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
推荐关注本店铺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
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
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本店铺助您一次通过!。
幼儿园教师招聘简答题库
Chap1 学前儿童发展1.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1、方向性和顺序性--循序渐进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遵循从低到高,简单到复杂顺序,如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远近律和大小律,心理的知觉动作-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2、连续性和阶段性—教育要有针对性,并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年龄阶段特征如青春期3、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重视危机期⑴人的发展是不等速的,学前期和青春期是发展的两大加速期,儿童年龄越小,发展速度就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关键期和危机期就是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⑵如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
马拉古奇的《其实有一百》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一)遗传1.遗传素质是指婴幼儿从亲代那里获得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点。
如机体的形态、结构、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特点。
2.遗传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如: 21-三体综合征、身高、性成熟早晚、生长突增模式、月经初潮年龄、精神障碍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③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二)生理成熟1.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和发展顺序提供了基本前提;2.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制约作用(三)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遗传在儿童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儿童向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环境和教育,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对幼儿影响比较大的环境包括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托幼机构以及电视等各种媒体。
(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实践活动)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1.儿童心理的主体内部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启示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启示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启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考点,主要以理解类单选、辨析、材料分析题备考。
顺序性和阶段性容易相混淆。
顺序性是指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关键词从……到……、先……后……,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应该循序渐进,避免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阶段性指的是由质变引起的阶段性特征,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强调某个年龄阶段的特征,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应该根据年龄特点分阶段教学,避免一刀切、一锅煮。
【例题1】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答案】D。
解析:顺序性是指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关键词从……到……、先……后……。
题干中先···后···体现了顺序性。
【例题2】小学教学通常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中学以后则进行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 )。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答案】A。
解析:阶段性指的是由质变引起的阶段性特征,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强调某个年龄阶段的特征。
题干中,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特征,因此要分别采用直观形象和抽象的教学,体现了阶段性特点。
另外,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也容易混淆。
不平衡性是指个体内身心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出时快时慢、有早有迟的特点。
个别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有不同特点。
【例题3】“聪明早慧,大器晚成”体现了身心发展( )规律。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答案】C。
解析:个别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有不同特点。
题干中,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体现的是个别差异性。
【例题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却能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校毕业⽣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励⾼校毕业⽣从事农村义务教育⼯作。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篇1 ⼀、单选题: 1、⼉童有了改正错误⾏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游戏的禁令属于( D )A.消退B.惩罚C.正强化D.负强化 2、最为便利和经济的直观教学⼿段是( D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课件直观D.语⾔直观 3、某⽣会背九九乘法⼝诀,并懂得“三三得九”是3个3相加之和是9,这种学习属于( D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 4、“我⾛⽉亮⾛,我停⽉亮停”,这种⼉童在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思维特点是( C ) A.永久客体性 B、不恒常性 C、⾃我中⼼ D、不可逆性 5、外部分组是按照学⽣的( B )来编班。
A.知识经验B.学习能⼒或学习兴趣C.发展⽔平D.年龄 6、《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以下属于学记观点的是( C )A.弃圣绝智,弃仁绝义B.有教⽆类C.“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D.注重“亲知”、“闻知”、“说知” 7、关于教育学的发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对新中国教育学产⽣最深刻影响的是凯洛夫 B.教育学作为⼀门独⽴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较轻视国民教育 D.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物 8、适当增加“⼩⼲部”岗位,适当进⾏“⼩⼲部”轮换,按民主程序选举班⼲部的作法,⽬的是为了( B )A.把班集体作为教师权威和意志的再现B.训练学⽣⾃我管理能⼒C.确保教师对班级预先期望能达到D.确保班级教与学不受⼲扰 9、⾮制度化教育思潮是当代出现的⼀种重要教育思潮,对于这种思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它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B.他要求构建学习型社会C.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再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D.它不是⼀种正规教育思想 10、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我不承认有任何⽆教育的教学”。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与学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与学三过程:学习、教学、评价或反思过程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三、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二、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的感受是相同的,思维不可逆,不能进行抽象运算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掌握守恒4、形式运算阶段(11—15):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用假设-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认知的发展四、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定义: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及对教育的启发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要指向“最近发展区"。
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五、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六、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七、自我意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形成与发展)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生学习的内容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我国学者对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二、认知学习理论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1)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既包括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发现的知识。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知识点在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主要以举例子的形式出题,也可能以简答题进行考查。
考查学生对于五大规律的理解和相应的教育启示。
因此,我们要掌握五大规律的含义和相应的教育启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顺序性顺序性指的是个体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个体从出生依次经历的是: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等,再比如经常说的“三拾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老师教学的时候都是“拼音-字-词-句子-文章”的顺序教学。
每个人都是如此,都具有一定的顺序,而且是不可逆的。
如:化妆品的广告经常会宣传:让你的肌肤重返十八岁。
所以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同时顺序性也具有不可跨越的特点,如:我今天26岁,明天我突然80岁。
这是不可能的。
顺序性的教育启示是:循序渐进。
教师要按照发展的顺序施教。
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二)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
如:小学生是以无意注意占主导,而初中生是以有意注意占主导。
体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注意的类型不同。
那就要求老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学。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高中化都是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阶段性的教育启示是: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方法和内容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即要分阶段教学,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不同阶段的学生。
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与过渡。
(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同一方面不同速,如:个人在婴儿时期和青春期身高是快速增长的,其他时期都是缓慢匀速增长,这两个时期都指的是身高,即生理方面。
二是不同方面不同步,如:王阳明在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但是他能够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
一般孩子在两岁左右就会说话了,说明王阳明的生理发展比较缓慢。
教师招聘考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易错题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易错题分析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考察题型多为定义型单选题和材料型单选题。
很多同学虽然熟记了规律的具体表现、教学启示,但是在做到材料型单选题时,因理解不透彻,总是会把几条规律混淆。
现结合一些易错题对这几条规律进行区分讲解,以方便大家备考。
区分一:顺序性和不平衡性【练习题】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解析】C。
这道题很多同学易错选B顺序性。
对于顺序性和不平衡性的区分,大家要明确。
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比如,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记忆发展的顺序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的过程。
所以,顺序性侧重于强调同一方面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发展不匀速,如人的身高体重发展有两个生长最快的高峰期;二是不同方面发展不同步,如青春期学生在生理方面发展成熟后,心理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
更侧重于强调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成熟有早有晚。
所以,题干中的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属于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同步,体现的是不平衡性。
区分二: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练习题】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顺序性【解析】C。
这道题很多同学易错选A阶段性。
不能看见“一刀切”就直接选阶段性,应该正确理解题干所表达的意思。
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发展任务不同。
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心理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
心理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比较容易出现的点,这部分知识在教招考试中,常见的几种考查的题型为:例子型的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就要求我们在备考的过程能够对相关内容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把握。
而往往我们对于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这两个规律又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接下就来帮助大家对这两个规律做一个详细的区分。
一、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1.含义: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2.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二、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1.含义: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三、两者的关系不同点:顺序性:更强调的是发展顺序的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是不可逆的,且发展方向是固定的,如:人总是从小往老的长,而不可能由老往小长。
阶段性:更强调某个具体的时间段中的发展特点是什么样的,且某个阶段是不同的,如:婴儿期的孩子主要是吃吃睡睡,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
联系:我们在看待顺序性与阶段性时,不要把两者割裂开来,两者并不是对立的。
甚至可以认为这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我们要意识到人的发展虽然是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有固定的发展方向的,但是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人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任务又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不同的时期里面我们都要经历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性),而在这不同的时期中任务的解决又促使着我们不断向上发展(顺序性)。
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区分
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区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有很多易混的知识点。
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中顺序性和阶段性就是其中之一。
相信很多的小伙伴在复习时较为头疼。
今天本店铺就带着大家一起区分比较,希望对广大的考生有所帮助。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一般在考试时会通过客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客观题主要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例子的反选以及教学启示。
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由中心到四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什么是由低级到高级呢?比如我们刚开始学习数学运算,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开始,到乘除运算,再到四则运算等。
由量变到质变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漫长的量的积累过程,最终实现质的突破。
而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顺序性的定义中概括起来都用了“由……到……”的表述,而这种表述旨在说明人的发展是有方向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并且这种方向的变化是不可跨越和不可逆转的。
正是因为人的发展有这种顺序性,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这种顺序,即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如:动作的发展经历了翻坐滚爬等几个阶段;思维的发展经历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像逻辑思维等几个阶段。
2.阶段性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比如我们在小学教学中一般会采用一些生动的教学方式,如语文课上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而中学阶段则更强调理论化的教学。
这种区别对待正是因为小学生和中学生身心特征的差异性所致。
因此,阶段性所描述的是A和B这两个阶段各有不同,带有一种静态的描述。
既然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特点,我们就应该针对其特点进行差异教学,也即分阶段教学,不可“一刀切”。
如:儿童在三个月会翻,在六个月会坐,在七个月会滚,在八个月会爬;思维发展,幼儿园阶段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小学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中阶段以抽像逻辑思维为主;总结起来,顺序性强调“从......到......”,方向不可逆,不可改变,阶段性强调A和B两个阶段的不同。
2016年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考试密卷《三》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密卷(三)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2.“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在此列的一条是()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
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虚拟直观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9.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提出的。
A.个别差异性规律B.阶段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顺序性规律10.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受教育时是()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自主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1.“教育即生活”是由()提出来的。
A.桑代克B.杜威C.赫尔巴特D.苏霍姆林斯基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考点之《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历年教师招聘必考考点之《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历年以来的高频考点。
对教学原则的考查主要有四种方式,即从内涵出发,从每条原则的要求出发,结合教学案例考查,以及结合古语考查。
从结合古语的角度而言,《学记》中主要的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高频考点。
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讲师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学记》中不可不知的教学原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中公讲师一起学习吧。
1.预防性原则:《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
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措施。
否则,“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
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作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备感困难。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已涉及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即抓住教学的关键期。
如:【真题】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
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真题】《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3.循序渐进原则【重点】:“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
如果“杂施而不孙”,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
因此,要“学不躐等”。
如:【真题】《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那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真题】“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真题】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时教必有正业B.君子之教,喻也C.藏息相辅D.不陵节而施【真题】《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教学中应贯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填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填空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是增进人知识技能,发展人智力、体力和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
知识教育的内容含义,也是我们日后成为教师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在教育学的学习中要核心解决的问题。
在教育学基础部分,我们主要要掌握教育的相关概述,如教育现象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学的创立与发展,教育的规律等;教育的相关内涵,如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的形式;教育实施中的微观内容,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和德育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等。
下面就是教师考编考点集锦,能把这些知识点吃透,那就肯定能取得一个好成绩,离成功上岸更进一步。
在教育理论考试的考察中,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属于高频考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但偶尔也会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但考察的较为简单。
客观题主要是通过例子的描述来考察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哪个规律,偶尔也会出定义性的选择题,尤其是阶段性、不平衡性、顺序性的概念,需要大家重点备考。
主观题考察时,主要侧重于规律的概念及教育启示。
因此备考时,重点关注每个规律的特征以及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该知识点虽然属于高频考点,但是只要能够把重点的知识梳理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相信大家都能够掌握该知识点。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1.具体表现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有一个先行后续的关系,不超前,不可逆。
(即人的身心先发展什么再发展什么,不存在逆向发展。
)如:人的思维发展总是遵循先发展直观动作思维,再发展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小孩子总是先学会翻身子,再学会坐起来,再学会走,再学会跑,不存在先学会跑再学会走。
这充分说明人的发展是遵循一定的顺序的。
2.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教育过程中,应遵循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按照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
这样的身心发展存在的规律有五个: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在各地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考试的重点,通常都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备考中需要就“有哪些”,“是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层次掌握。
一是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的是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有方向性的、顺序不能颠倒的过程。
比如一般来讲,人的身心发展是从上到下、从中心部位向四周边缘呈放射性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方向性的过程,就体现了顺序性的发展规律。
顺序性给教育工作者带来的启示是要遵循发展的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能超越序列施教。
很多成语典故和《学记》的思想就与顺序性有关,考试中也偏好结合古语进行考查。
比如《学记》中提到的“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xun),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再比如成语“揠苗助长”就违背了顺序性。
二是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主要的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比如个体在童年期生理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而少年期发展速度快,矛盾突出,这就体现了两个阶段的年龄特征不同,体现了阶段性的特点。
要遵循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则必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不能搞“一刀切”。
三是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有两个具体的体现:同一方面的不同速,不同方面的不同步。
首先身心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一致的,或者说是不均衡的,比如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增长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一个是在青春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和体重发展迅速。
这对于教育的启示是要抓“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则时过难成。
“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
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顺序性和阶段性区分
通过最新陕西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陕西教招将于3月底陆
续发布公告,2016陕西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陕西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陕西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教师招聘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很容易考察材料性单选题,很多学生反映
顺序性和阶段性不能区分清楚,往往在单选题中很容易就会选择错误。
针对这个知识
点就行讲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考察的就是单选,需要大家知道具体表现
和启示是什么。
1、顺序性
具体表现: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的规律性的。
例如:儿童都是先会趴,会坐,会走,会跑按照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生
长的,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不可逾越的。
2、阶段性
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着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
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还要注意各个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例:阶段性主要说的就是不同年龄阶段面对不同的发展任务,将人的一生人为的
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每一个阶段
人为的赋予自身的任务;例:幼儿期(吃)-童年期(玩)-少年期(学习),如果说让童年期的
孩子学习,就违背了阶段性,也就是说把不属于本阶段的任务人为的赋予给他,所以违背阶段性。
区分:对于顺序性和阶段性,顺序性强调的是多个过程,而且这些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而且这些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阶段性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且每一个阶段面临着自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