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帕金森病人中的应用
帕金森氏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帕金森氏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作者:汤琦玫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观察并总结5例帕金森病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
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结论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术前准备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帕金森病;护理;康复帕金森氏病是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临床表现。
我科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住帕金森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5例,5例患者入院后予完善常规检查,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5~77岁,平均年龄71.5岁,其中4例为步态不稳摔倒致股骨颈骨折,1例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入院后予改善机体营养,控制血压,改善肺功能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2w拆线后出院。
平均住院日18d,出院时已在医生指导与陪护下下床行走,恢复良好。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 5例患者入院时情绪多较为低落,焦虑,抑郁。
分析其原因:①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5例患者多有服用左旋多巴药物,但多不能坚持,因长期服药带来很大副作用,且疗效不肯定。
因此患者对疾病治愈缺乏信心。
②有研究表明患者焦虑、抑郁与脑部器质性病变有关,随着病情的进展影响了去甲肾上腺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同路,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抑郁与焦虑[1]。
③患者由于疼痛、行动不便、床上大小便等原因,引起患者很大的受挫感,情绪低落。
针对这些原因,主动与患者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家人多与患者交流,以表达对患者的理解与关爱之情,使患者能安心治疗,化解负面情绪。
2.2饮食护理患者术前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与低蛋白血症。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国内外临床应用报告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国内外临床应用报告国内外临床应用报告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国内外医学研究数据统计,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成败率在90%以上。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此项手术使得他们可以重新获得活动能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功能。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另一种是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最常见的一种,适用于髋关节发生了严重磨损或损坏的患者。
半髋关节置换术则适用于仅仅需要替换髋臼部分的患者,手术创伤相对较小。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中,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手术感染。
尽管术中和术后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会发生手术感染。
二是人工髋关节的寿命。
由于手术后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有限,有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进行更换。
三是手术复杂度。
对于一些复杂病例,比如骨质疏松、骨折等,手术的复杂度较高,需要更加细致的手术操作和术前术后的护理。
为了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效果,国内外的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改进。
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使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的人工髋关节。
通过对患者个体骨骼结构的精确测量,可以制造出与患者骨骼结构完全匹配的人工髋关节,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髋关节的稳定性。
另外,国内外医学界还在探索利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可能性。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骨细胞的能力,可以用于修复或再生患者受损的髋关节组织。
这一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随着医学研究和技术的进步,相信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在未来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并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康复和改善生活品质的机会。
老年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治疗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骨质疏松症及由此而引发的股骨颈 重状态下的主动运动, 改善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功能锻炼时在
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 此类患者如不及时治疗, 就不能 健侧卧位外展不超过 60°、后伸不超过 10°; 坐位和站位髋屈伸
尽快的恢复术前的活动状态, 尤其是帕金森综合征患者, 后 练习; 站立位骨盆摇摆行髋关节内收、外展练习; 为预防脱位,
状态下的被动运动, 1 周内尽量达到或接近 90°。引流管拔除 表示; 对数据资料应用 SPSS10. 0 版统计软件, 采用本组治疗
后采用坐位, 使髋关节被动渐进屈曲 10°~ 90°。 术后肌力训 前后评分差值进行配对设计定量资料的 t 检验。
练方法和开始时间应循序渐进和不引起疼痛为原则。
3 结 果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实用骨科杂志 第 15 卷, 第 3 期, 2009 年 3 月
·209·
双拐步行外, 其余均可自行下地步行; 期 3 例中 1 例可自 果 (见表 1) ; 本组 12 例患者手术前后ADL 及 Fugl2M eyer 评
收稿日期: 2008208227
作者简介: 王静 (1978- ) , 女, 护师, 包头市一机医院神经内科, 01403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行下地步行, 其余 2 例不能下地步行。本组 12 例患者随访结 分比较 (见表 2)。
表 1 本组病例随访结果 (例)
1例高龄帕金森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位 进 食 , 指 导 患 者 家 属 正 确协 助 患 者 进 食 。如 果 患 者 发 生 并
⑨预防感染 : 密观患者体温变化 , 特别是术后 1 周左右观察伤
口的情况。同时鼓励 患者有效咳嗽 , 预防呼吸 道感染。⑩预 防血栓 : 术后应用低分 子肝 素钙 , 指导患者肢体肌 肉锻炼 , 预
防下肢深静 脉血栓 形成。教患者做股 四头 肌功能锻炼 、 直腿
抬高 练 习 、 动屈 / 主 伸膝 、 小 腿 关 节 运 动 , 距 以加 强 髋 关 节 周 围
生建 立 良好 的治 疗 指导 关 系 。
22 1 病床单元设置 : 房内保持光线充 足, .. 病 尽量减少 障碍 物, 病床加用防护栏 , 以防坠床 。 22 2 术后护理要点 : . . ①保 持呼吸道畅通 : 观察患者意识情 况, 床旁准备好抢救器械。② 使用心电监护仪 , 监测各项生命 体征 , 并予以吸氧 3L rn / i。③术后 患肢于外展 中立位行持续 a 皮肤牵 引术 制动。④ 术后 继续 服用治疗 帕金 森病药物 苯海
护 理 , 者 康 复 出院 , 将 护理 体 会 报 告如 下。 患 现
1 病 历 摘 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⑦ 疼痛处理 : 术后维持 4 8h
使用 P A静 脉阵痛泵 , C 降低患者痛阈。P A停止后采用 S i C tn e 设计的线形模拟评分标尺L 评估疼痛 。根据 疼痛评分采取 阶 2 梯药物治疗。疼痛评分 7—1 0分时采用 吗啡止痛 , 疼痛评分 4~ 6分时 , 采用 非阿片类 止痛。⑧ 预防压 疮发生 : 使用 气垫 床, 加强对骶 尾部 、 足跟 部皮肤 的按摩护 理 , 密观皮 肤情 况。 男 ,7岁。因摔伤致右髋关节疼痛 , 8 活动受 限 1d余 , 于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疗效
t e f c u e r r e tg I o h r t r swee Gad n sa e I rI a I V.2 ai nswee t ae i e a t rp a t ,w i a in s 7p t t e r e td w t h mir o lsy h l t p t t r h h e wo e w r r ae t oa i e lc me t T e o e ain wa o e b o trl tr l a p o c . Ad u tr e e t t d wi t tl h p r p a e n . h p r t s d n y p se oae a p r a h e h o d co
o e ai n h v r g tn i g t f 1 ai ns i tg I a d IIP r i s nS ds a e wa d y , p r t .T e a ea e sa d n i o 7 p t t n sa e I n I a k n o ’ ie s s 1 a s o me e 1 w i t s2 a s i ain s o t g V a d V. A s cae o l ai n man y wa n u n a n h l i wa 1 d y n p t t fsa e I n e e s o itd c mp i t i l s p e mo i ,a d c o
Ⅳ型骨折患者来说 ,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是 一种较好 的选能恢复不 良发生率较高 。
【 关键词 】 帕金森病 ; 关节成形术 ; 股骨颈骨折 ; 髋 ; 人工关节
Hi itrpae n o e rl ekfatrsi ai t w t akno ’ dsae Y N i pj n lcme t rfmo a n c rcu e p t ns i P r isnS i s A G Y, o e f n e h e Z A GC i S A u — a , I , A hn u .Dp r etfO t p d s Z ogh n o i l H N h , H Or nc o XA Q h Y O Z e- n eat n r oei , hn sa s t , j m o h c H p a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韧性减弱,往往容易发生骨折。
而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那么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和区别是什么呢?本文就对这两种手术进行对比分析。
一、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是将全髋关节进行替换,包括股骨头和骨盆髋臼的部分或全部替换。
该手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全髋置换术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髋置换术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没有太高要求,即使股骨头骨折部分无法愈合,也可以通过全髋置换术来进行治疗。
全髋置换术对于老年患者骨折后出现的髋关节退行性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半髋置换术是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进行替换,对于部分股骨头骨折或骨折愈合后出现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比于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术保留了髋关节部分骨质,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对于年龄较大,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半髋置换术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情况会更好一些。
1.手术方式全髋置换术是将全髋关节进行替换,较半髋置换术而言,创伤较大。
而半髋置换术是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进行替换,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2.手术适应症全髋置换术适用于股骨颈骨折后合并有髋关节严重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而半髋置换术更适用于部分股骨头骨折或骨折愈合后出现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患者。
3.术后康复全髋置换术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而半髋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患者可以早期进行下床活动和关节功能锻炼。
4.手术风险全髋置换术由于替换了整个髋关节,术后可能会出现关节脱位、髋杯松动等并发症,相对风险较大。
而半髋置换术由于保留了部分髋关节骨质,术后风险相对较小。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在具体选择时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骨折情况以及合并疾病等进行综合考虑。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用、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要点总结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用、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要点总结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与之相关的骨质疏松现象的日益增多,股骨颈骨折成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
为解决问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
通过该手术,可以有效减轻高龄患者的疼痛感,降低骨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使患者能够尽早进行下床活动,最终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概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法,旨在将人工关节替代股骨头从而恢复其功能,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半髋关节置换。
适应症1、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股头颈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愈合困难;2、股骨颈头下型粉碎性骨折;3、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颈已被吸收;4、不能配合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如偏瘫、帕金森氏病或精神病人;5、成年人特发性或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范围大,而髋臼损伤不重,用其他手术又不能修复;6、不应行刮除植骨术的股骨颈良性肿瘤;7、股骨颈原发性或转移的恶性肿瘤或致病理性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
禁忌症1、老年体弱,有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2、严重糖尿病病人;3、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4、髋关节结核;5、髋臼破坏严重或髋臼明显退变者。
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手术方式,其步骤包括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断开髋关节周围的外旋肌群,暴露出关节囊,切开关节囊,找到股骨头的位置。
然后,使用磨钻去除股骨头,清理骨髓腔内的相关组织后,在骨髓腔中注入骨水泥,并植入人工股骨头假体。
植入完成后,对植入部位进行夯实,然后将股骨头盖好,以实现髋关节的复位。
术后护理1、术后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去枕平卧4-6小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术后误吸、呕吐等情况。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发现病情变化需及时向医生报告。
2、保持患肢制动同时,应将足背抬高15°-2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帕金森逆转成功案例
帕金森逆转成功案例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但是,一些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帕金森病成功逆转的案例: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逆转的重要手段之一。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来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例如,一些患者通过服用多巴胺类药物、COMT抑制剂、MAO-B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帕金森病逆转的另一种方法。
例如,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可以通过刺激神经元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一些患者接受了DBS手术后,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3. 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也是帕金森病逆转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一些患者通过坚持适当的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烟草和酒精等不良习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4.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帕金森病逆转的一种方法。
一些患者通过接受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案例仅供参考,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都能成功逆转疾病。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应该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如果您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应该积极与医生合作,接受适当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功能减弱导致多巴胺减少而产生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阶段开始发病并逐渐恶化。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补充多巴胺和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传统疗法比拟有效,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批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由此应运而生,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良和开展。
本文主要介绍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在内的帕金森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它们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帕金森氏症〔PD〕,多巴胺〔DA〕,干细胞〔stem cell〕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帕金森氏病简介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病症,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
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统计说明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并且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
病因及分类病因不明。
目前公认的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病变,即黑质和纹状体里的黑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丧失致使多巴胺减少。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称帕金森〔氏〕病。
另一类为继发性的,因某种脑炎、中毒、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病症该病被戏称为“让人不能动的病〞,病人主要有如下三大病症:1、运动障碍运动不能: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运动不协: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2、震颤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抖。
3、强直即肌肉僵直。
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帕金森病案例分享
术后颅内出血是DBS的主要并发症之 一,术后CT或MRI是必需的,许多医 学中心在刺激器置入前即进行MRI扫 描。
如果可以,术后应该尽快给予抗帕金 森药物治疗以降低不适,减少急性多 巴胺能耗竭的风险,降低恶性高热的 风险。
动及抖动,四肢腱反射活跃。
临床病例——帕金森病
头颅磁共振:双侧侧脑室旁点状长T1长T2信号;脑实质散在脱髓鞘改变。初步诊断 为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可能性大。
诊治经过中完善检查,调整药物用量,控制症状有效,但患者存在开关现象,药物 用量较大,有肝肾功能影响,患者对多巴胺类药物有效。
没有手术禁忌,拟施行双侧STN-DBS手术。
功能性神经外科手 术麻醉——帕金森 病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临床病例——帕金森病 • DBS手术特点 • DBS手术的麻醉管理 • DBS围术期并发症 • 关键问题
01
临床病例——帕金森病
临床病例——帕金森病
刘××,男,50岁,大学文化,主诉为右侧肢体僵硬、运动迟缓6年,加 重伴左侧肢体僵硬3年。
埋藏电极调试
注意到细节,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宽心等也是需要的。
右美托咪定可以在意识镇静同时保持患者的反应性,同时对语言指令可以合作,是国外文献 推崇的用药,不过我们尚无相关经验。
有部分不合作和配合困难的患者,或者考虑电极埋藏和调试时间过长而患者不能耐受者可以 采用全身麻醉,外科医师可以通过电信号改变判断电极植入位置但是不能获得患者有效的反 馈信息。
立体定向头架安装和调试
01
该过程通常在头皮浸润麻醉下完 成。
帕金森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水泥型髋关节假体植入 。放负压引流逐层关 闭伤 口, 平均手
术 时 间 10h 输 血 0~ 0 l平 均 30 0m ) . , 80m ( 0 . 1。
2 方 法 2 1 术 前 护 理 .
2 1 1 心理 护理 由于 帕金 森病 中晚期患者 身体 不听 使 . .
帕金森病 ( a i sn Dsae D) 中老年人 常见病 Pr n o i s,P 是 kg e 之一 , 患者 的平衡和步行能 力下降 , 易跌 倒而致股 骨颈 骨 更 折 。我科对此类病人归类总结 : 没有正确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的落 实 , 术 再 成 功 , 法 达 到 手术 的 目的 , 手 无 因此 做 好 术 后 护
炼, 配合治疗。介绍成功 的病例以增强信心 ,帮助患者在独
立照顾 自己的最高水 平上发挥作 用 ,在生活 上避免 不 良因 素的刺激 , 尽量 满足患者 的要求和心理需求 。 2 12 术前准备 .. 2 12 1 术前维持 有效 的牵引 为使手术 时肌 肉得到尽可 . .. 能的松解 , 术前进行皮牵引 , 做好皮牵引的护理 。
维普资讯
现代医院2 0 0 8年 2月第 8卷第 2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 dr opt e 0 8V l o2 o enH sil b2 0 o N aF 8
帕金森 病 股 骨 颈 骨折 人 工 髋 关 节置 换 术 的护 理
黄锦 依
个月) 随访 , 术后伤 口均一期愈合 , 无关节脱位及感染等卧床并发症发 生。统计学分析优 良结果 的发 生比率 : 术后 开始功 能锻炼的时间 2周后/ 2周 内为 0 55 。结论 .3 7 对帕金 森病患者加 强常规康 复护理 , 术后 早期开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9髋部周围肿瘤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二、手术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的存在.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三、手术入路选择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进入.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群的松解.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四、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一)合并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围血管损伤.2.预防:(1)术中小心牵拉;(2)保护坐骨神经;(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4)避免过度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5)熟练的手术技巧.(二)合并血管损伤1.原因:1手术器械因素;2骨水泥因素;3血管因素.2.预防:(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结构异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失误等.2.防治:(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2)股骨骨折:①术中骨折:多出现在以下情况:取内固定物所遗留的空洞造成应力增高;骨骼发育不良或存在畸形;软组织严重挛缩;插入过大的假体锉或假体;骨质疏松造成骨强度下降.②术后骨折:骨质出现过分应力集中、严重创伤、假体松动、骨质量下降.采用的原则按术中骨折处理.(四)感染1.原因:包括术中污染、体内其它部位存在感染病灶、病人体质差、长期服用激素、手术期间存在隐匿感染等.2.预防:选择最佳手术时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采用层流手术室、使用紫外线、仔细手术区域消毒和覆盖、严格无菌操作、精细熟练的手术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手术室内流动人员的限制、防止切口污染等.(五)术后脱位1.原因:1术前因素:有患髋术前手术史、翻修术;2术中因素:后侧手术入路的选择、假体头的尺寸、假体放置失误;3术后因素:关节活动过早,尤其术后早期过早屈髋超过90°,或过早进行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2.治疗:治疗前需详细研究脱位原因.(六)术后假体松动:1.原因:1生物力学因素:作用于界面的应力、界面结合强度、应力遮挡和骨吸收;2生物性因素:磨损颗粒的产生和扩散、界面纤维膜的形成、破骨细胞的激活和骨溶解;3外科技术.2.预防:1改进外科技术,获得假体-骨水泥-骨组织或假体-骨组织界面间的最大结合力,同时减少作用在界面上的应力强度.2减少应力遮挡.3减少磨损颗粒的产生.4骨质疏松的治疗.七双下肢不等长1. 原因:1股骨颈截骨面不准确;2选用股骨颈过长;3特殊手术要求.2. 预防:1准确的术前测量;2术中测量比较.五、术后注意事项(一)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应用时机:术前半小时、术中、术后两日内合理使用药物选择:盐酸去甲万古霉素400mg 1次/12小时;广谱抗菌素尤其是针对G–细菌用量按说明书中重度感染标准剂量使用,抗生素选用时注意格兰阴性菌及阳性菌的覆盖,避免重复.常规患者术后第3天停止抗炎治疗医嘱,若患者体温异常或存在其它特殊情况,经责任医师同意后可调整或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二)辅助性用药和补液量手术当天补液量正常生理需要量3000ml+术中失血量+预估追加失血量补液内容钾溶液能量,以糖水为主糖尿病患者禁忌平衡液胶体液包括血浆及代血浆制品患者血压偏低或白蛋白低于30g/L,建议补充血浆预防应激性溃疡甲氰咪胍、奥美拉唑根据病情及说明书口服药物术后根据病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对症治疗.术后根据病情口服铁剂及叶酸片.三输血量和时机常规手术出血量在200-300ml,术后引流量在200-400ml,绝大部分患者不需要输血支持.术中失血过多或术后引流较多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建议输血.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术前即贫血、一般情况相对较差、病变复杂、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出血较多的患者要考虑.根据综合判断出失血量,在术后1-2天迅速补齐损失血液量.通常输血量在400ml左右,以纠正患者贫血症状,辅助检查时血色素在90g/L以上.四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患人群VTE易患于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群:1. 原发性因素:术前有凝血异常疾病2. 继发性诱因:高龄、既往有DVT病史、心脑血管疾病、下肢浅静脉曲张、糖尿病、长期卧床或瘫痪、创伤、恶性肿瘤、肥胖高胆固醇水平、口服避孕药、吸烟、酗酒等基本预防措施1. 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术前有深静脉血栓既往史、血小板计数>×109/ L 、静脉曲张2.解决静脉淤滞:①抬高患肢、尽早离床活动②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③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3.避免血管内膜损伤:禁忌在下肢同一静脉进行反复穿刺4.选择性强化监测尽早明确诊断:对有高危风险的患者在不同时间连续检查以排除VTE5.加强临床护理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感觉、肿胀程度、浅静脉充盈、下肢周径、腓肠肌压痛试验.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引流通畅情况等.1.术中监护:确保术中体位垫的使用选择低压硬膜外麻醉:引起下肢血管舒张改善静脉淤滞小腿为主保持充足血容量,尽量自体输血密切注意血压鼓励深呼吸加压注入骨水泥和插入股骨柄2.手术操作技术改进:术中避免长时间关节内收位及过度牵拉手术的操作尽量轻柔无创术中止血彻底少用止血药避免高凝机械预防措施术后早期开始下肢肌肉收缩训练足泵练习以及患肢屈伸功能锻炼注意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药物预防措施1、利伐沙班拜瑞妥:术后6小时开始采用利伐沙班10mg 口服 1次/日预防深静脉血栓,连续用药35天,首次服用前需观察术肢感觉、动度、血循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暂停用药并作急诊CT排除硬膜外血肿压迫可能.怀疑DVT患者及时查患肢血管彩超并联系专科会诊.2、低分子肝素针剂速碧林:围手术期使用.五切口、引流管管理术后12小时开放负压引流每日记录引流量、引流液性状每日引流量小于40ml,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拔出引流管,最迟不超过术后48小时拔管时同时更换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切口出现明显发红,周围皮温明显升高,皮缘出现水疱、发黑坏死表现需每天更换敷料,必要时需在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切口正常愈合则住院期间敷料保持绝对干燥的情况下不需更换敷料;一旦敷料轻度渗出,立即换药观察切口,更换敷料.六术后康复治疗1、术前教育练习腓肠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各个动作并掌握要领熟练进行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锻炼维持肺部功能2、医生根据科内相应病种康复锻炼标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功能康复训练计划,从术前、术后当日至出院前,每日由医生或护士指导督促患者行功能康复锻炼.3、科室配备CPM机、蜡疗仪、红外线理疗仪等相关器材.4、给每位患者发放纸质康复训练计划要求,要求每位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由门诊医师继续根据患者出院后训练情况进行阶段情康复指导.5、定期电话等随访,行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必要时行功能录像.七内科原有疾病治疗1、术前详细了解患者原有内科疾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病、肺部病史肾病史、肝、肾病史、糖尿病史血液病史、消化道溃疡、神经系统等病史2、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制定、调整围手术期相关治疗计划3、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六、出院医嘱1.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痛、液体流出,或连续2天体温超过38度,或无疼痛的人工关节新发生的疼痛或疼痛、不适加剧应及时来院诊治.2.在家人或护理人员充分保护下扶双拐行走,量力而行,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根据行走的情况逐渐改双拐为单拐直至弃拐,最好终生使用手杖在您的手术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减轻人工关节的负重.3.防止跌伤以免发生骨折、关节脱位等.4.术后半年内、最后终生禁止以下活动:原则: 髋关节活动不能超过髋屈60度、内收20度、内旋20度;外展20度、外旋20度、后伸10度等以防止人工关节脱位.具体如下:1)不能坐低于1米的矮板凳、沙发、床、马桶等,不能下蹲.2)不能翘二郎腿、打盘腿、双大腿交叉等.3)卧床休息时不能翻身,两大腿间垫压缩后厚度仍为20-25厘米的软枕.4)平卧时臀后不能垫厚度大于5厘米的便盆、气圈、枕等以防止髋关节过度后伸.5)坐卧时不能向健侧侧身取物、接电话等.5.增强抵抗力,防治感染性疾病.有拔牙、口腔皮肤感染、消化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各类可能发生感染和已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一定积极治疗,以防止发生人工关节感染.并最好咨询您的手术医师.6.进行以下检查和治疗,必须使用抗菌药来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1)膀胱镜、结肠镜、直肠镜检查2)包括洁牙在内的口腔科治疗3)任何种类的手术4)留置导尿管3.肌力锻炼:直腿抬高屈髋小于20度..4.体重超重患者应适当减轻体重.采取不增加膝关节负荷的锻炼方式如游泳.5.防治骨质疏松和其它疾病如糖尿病.6.防止深静脉血栓:踝关节主动伸屈、股四头肌主动收缩;长时间站立时穿弹力袜;长时间站立、坐、卧,如长途旅行坐飞机、汽车等定时作上述练习、行走,高危病人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髋部多次手术等患者咨询医生并酌情使用预防性药物.7.禁止剧烈运动如剧烈的跑、跳、登山等.避免翘二郎腿.8.门诊随访:手术后的1月、2月、3月、4月、6月、9月、1年、1年半、2年,以后每半年或1年随访一次.有任何可能与关节有关的不适、病变等必须急诊或门诊随访.门诊随访时请到您的手术医师处或关节外科医师处咨询9.门诊随访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四上午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门诊部骨科,电话。
2024帕金森治疗国内外指南最新解读
2024帕金森治疗国内外指南最新解读2024年,国内外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指南有一些新的解读和建议。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等症状。
治疗帕金森病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
国内外最新的治疗指南一致认为,药物疗法是帕金森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目前广泛使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激动剂、左旋多巴、抗胆碱药物和MAO-B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但并不能治愈疾病。
多巴胺激动剂被认为是帕金森病一线治疗的首选药物,特别适用于年轻患者和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
然而,最新的指南指出,长期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可能会增加发生行为和情绪异常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时,医生需要仔细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另一个重要的治疗策略是手术治疗,特别是深部脑刺激术(DBS)。
DBS可以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域,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国内外指南普遍推荐DBS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产生严重副作用的选择。
最新的研究还发现,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运动疗法如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也具有一定的益处。
此外,最新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还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帕金森病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疾病,病情和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定期进行调整。
包括药物选择和剂量、手术治疗时机以及辅助疗法等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综上所述,2024年的帕金森病治疗国内外指南最新解读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认可了手术治疗和运动疗法的益处。
另外,个体化治疗也被认为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所在。
这些指南的出台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有望帮助帕金森病患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帕金森病仍然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治疗的终极目标是找到有效的干预手段,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预后。
帕金森逆转成功案例
帕金森逆转成功案例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缓慢和平衡障碍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帕金森病是无法逆转的,但是近年来,一些医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帕金森病的症状。
以下是10个帕金森逆转成功案例的介绍:1. 患者A是一名50岁的男性,他在被诊断出帕金森病后,积极参与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2. 患者B是一名60岁的女性,她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始积极参加舞蹈疗法。
舞蹈疗法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节奏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改善运动协调性。
经过几个月的舞蹈疗法,患者B的平衡障碍明显改善,步态更加稳定。
3. 患者C是一名70岁的男性,他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植入脑起搏器来刺激深部脑结构,以减轻患者的震颤和肌肉僵硬症状。
术后,患者C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4. 患者D是一名45岁的女性,她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量来逆转帕金森病的症状。
她遵循了一种富含抗氧化剂和抗炎食物的饮食计划,并开始进行定期的有氧运动。
几个月后,患者D的肌肉僵硬感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5. 患者E是一名55岁的男性,他通过接受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来逆转帕金森病的症状。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拉伸和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症状。
与此同时,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神经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E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6. 患者F是一名65岁的女性,她通过接受音乐疗法来逆转帕金森病的症状。
音乐疗法通过听音乐和演奏乐器来刺激患者的大脑活动,改善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症状。
患者F在音乐疗法的帮助下,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
7. 患者G是一名50岁的男性,他通过接受针灸治疗来逆转帕金森病的症状。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肌肉僵硬和震颤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患者G的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护理【关键词】: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帕金森病;护理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简称Parkinson病,也称为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变性为主,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
运动障碍为本病的主要表现行为,表现为姿势与步态异常,由于伴随主动运动的反射性姿势调节障碍所致。
通常这些患者的骨密度降低,维生素D水平较低,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高于其他人群,尤其是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高。
临床中,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患者发病率高,如不及时住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极速恶化,由于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并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便秘、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严重者乃至死亡。
考虑到由于卧床所发生的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急生命,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选择手术治疗,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来恢复正常的生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髋部骨折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2014年2月~2019年2月,我科共收治21例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行人工全款关节置换术患者,笔者对19例患者的康复锻炼,术前后护理及安全防范等护理,疗效显著,现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例,男 10例,女 8例;年龄59~87岁,平均71岁。
左侧股骨颈骨折10例,右侧股骨颈骨折8例;按照股骨颈骨折 Garden分型Ⅲ型13例Ⅳ型5例。
1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皮肤破损。
受伤机制:18例患者均在家中行走时摔伤。
患者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符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讨会通过的诊断标准,根据 Hoehn-yahr方法分级:二期2例,三期9例,四期5例,五期2例,帕金森病程 8~21年,平均 12.2年;18例中有13例在三个月内有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记录,规范服用抗帕金森药物;5例近三个月无神经内科就诊记录,未规范服用帕金森药物,对此类患者入院后经神经内科会诊,会诊后给予以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15例高龄病人行人工双动头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
7 4 8 ・
CHI NE S E NURS I NG RE S EARCH M a r c h。 2 0 1 3 Vo 1 . 2 7 No . 3 B
1 5例 高龄病 人行 人 工双 动 头 置 换 术后 精 神 障 碍 的 相 关 因 素 研 究
St u d y o n r el a t e d f a c t o r s o f pO s t Op er at i V e men t al d i s or d er s i n
认 既 往 精 神 病 史 及 老 年 痴 呆 病 史 。术 前 合 并 高 血 压 病 9例 , 糖 尿 病 4例 , 肺 气 肿 3例 , 贫 血 2例 , 冠 心 病 2例 , 帕 金 森 病 2例 , 脑梗死致偏瘫 1 例。 1 . 2 手 术 方 法 1 5例 病 人 均 采 用 联 合 腰 麻 , 术 中桡 动 脉 内 置 管实时监测 血压 、 脉 搏 血 氧 饱 和度 , 观察尿量 及出血量等指标 。 手术体位取健侧卧位 , 采 用 后 外 切 口术 后 留 置 负 压 引 流 管 1 根。 1 . 3 临床 表 现 本 组 病 例 精 神 障 碍 时 间 均 发 生 在 术 后 即 刻 至 术后 4 8 h 。1 0例 症 状 较 轻 者 出现 短 暂 的 意 识 紊 乱 、 兴奋、 注 意 力障碍 、 记忆减退 、 幻觉等 ; 5例 症 状 较 重 者 表 现 对 治 疗 护 理 不 配合 、 睡 眠一 觉 醒周 期 改 变 、 思 维混乱 、 幻 听、 幻 觉 甚 至 有 被 害 妄 想等 , 持续 至术 后 2 d ~9 d 。所 有 病 人 经 E l 服 或 肌 肉 注 射 地 西 泮、 异 丙 嗪 等药 物 治 疗 及 护 理 干 预 后 , 精神状 态均在 9 d内恢 复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外周神经调控治疗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外周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病,这一困扰着众多患者及其家庭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其主要症状包括震颤、僵硬、运动迟缓以及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而外周神经调控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要了解外周神经调控治疗,首先得明白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产生的原因。
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逐渐减少和丧失,导致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分泌不足。
多巴胺在调节运动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缺乏会打乱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正常指挥,从而引发各种运动障碍症状。
外周神经调控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电刺激疗法。
电刺激疗法通过在特定的外周神经部位施加微弱的电流,来调节神经信号的传递。
就好比是为原本紊乱的交通信号灯重新设定规则,让神经信号的传导恢复正常秩序。
例如,深部脑刺激(DBS)就是一种常用的电刺激疗法。
虽然它主要作用于大脑内部的特定核团,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外周神经调控的延伸。
通过植入电极并发送电脉冲,DBS 能够有效地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除了电刺激疗法,外周神经的药物调控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一些药物可以作用于外周神经上的受体,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肌肉的收缩。
比如,肉毒毒素注射就是一种针对局部肌肉过度收缩的有效治疗方法。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的肌肉痉挛、震颤等症状,肉毒毒素能够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释放,使过度兴奋的肌肉放松下来,从而改善运动功能。
外周神经调控治疗并非一劳永逸,其效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的选择以及个体对治疗的反应差异等,都可能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
而且,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例如,电刺激疗法可能会导致局部疼痛、感染等问题,而药物调控则可能会有过敏反应、药物耐受等情况发生。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外周神经调控治疗在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