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从暑假旅游入手,让大家介绍一下印象中的北京。学生纷纷介绍心目中的北京后,老师总结:看来大家对北京的“梦”还真不少,其实老师也很想去,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梦”一起走进北京。
【讲授新课】
(一)北京的概况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大家齐读教学目标,边读边记,然后带着目标来学习本课。
提问:研究一个区域,往往先从哪儿开始呢?
读图指导:(多媒体出示北京地形图)
提问:请大家结合课文读图,完成以下几个题目。
1、读图,说出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属于哪个温度带?判断是什么气候?特点是什么?
2、海陆位置:位于哪个平原上?与哪几个省相邻?距离北京最近的海是哪一个?
3、读图,说出北京的主要地形,地势高低,判断依据是什么?
4、找出北京的面积、人口,计算人口密度,做出简单评价。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北京经纬度:(116°E,40°N)属于北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海陆位置: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与河北省、天津市为邻,距离北京最近的海是渤海。北京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判断依据是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北京人口密度很大。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读图指导:(出示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新华门图片)
提问:请大家边看图边读课本P33第二段课文,说一说政治中心的职能是怎样体现的?同桌之间可以先相互说一说。
总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等关系着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许多会议都是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央领导人会见外国政要很多也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办公的地方,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关。这些都说明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读图提问:(出示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音乐厅、水立方、宋庆龄故居图片)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读课本P33最后一段,说一说北京的文化职能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承转:其实,北京作为我国的文化中心,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场所,请同学们读P34图6.43,自己找一找,体会北京强大的文化职能。
(出示资料):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还是国际交往中心,阅读下
面的小资料,说一说北京是在哪些方面同国外进行联系的。
小资料:
·北京现有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134个。
·北京已同76个国家的9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联系。
·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在北京投资了多个项目,全球前500家企业在北京投资的达146家,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在京的代表处达215家。
·中央电视台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电视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中国唯一对外广播的国家电台,用38种语言向世界各地播出。播音时间之长和语种之多,在世界各国对外广播中居第三位。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北京与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落户北京,各种国际性商务活动在此频繁进行,北京进一步成为国际交往的舞台。
(三)北京的自然条件与城市的变迁
承转:北京之所以成为历朝历代的都城,成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和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古都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方面有哪些优越性。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北京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山河环抱,面向平原;位置居中,距海较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成为几代王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承转:可见,一个城市的发展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至今,古城北京城址也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北京城址是怎样变迁的,和水源这一自然要素有什么关系。
提问:请大家读P36图6.45,合作探究活动题第2题。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辽代的南京城位于今天北京的西南方,然后不断向东、向北发展,至明清发展成为“凸”字形的城市轮廓,现代北京在明清北京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如今北京的二环线就是在北京古城墙的基础上建成的。这也反映了历史对今天的影响。
古代北京在选址和发展的过程中,水源起了关键的作用。辽南京城和金朝的中都都是依托莲花池的水源而建。由于莲花池水源不足,元大都遂将城址从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梁河水系。无论城址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承转: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板书)。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活动:请大家看图6.46,说说你所了解的北京的名胜古迹(板书)。
(请一两位同学给大家介绍几个景点,教师可适当介绍代表性景点,如天安门、故宫等。详细资料见备课资料。注意不要上成旅游课)
(四)现代化的大都市
承转、提问:每个中国人都有到北京旅游的愿望,都想目睹首都的风采,加之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增强,人民收入提高,文化品位要求提高,因此这几年到北京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仅“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到北京故宫的日游客量达10万人次,给故宫的保护带来很大压力。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矛盾:这一笔历史文化遗产到底如何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又能妥善保护,得以持续利用下去呢?(板书)
活动:请大家阅读P38建议,说说你的看法。
归纳、承转:大家刚才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好,有些想法还颇有见地。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归纳整理以后,寄到北京市有关部门,为北京的建设保护做一份贡献。课本的第四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就是一个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和保护这一对矛盾的好主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北京也在不断发展。那未来北京应如何发展呢? 板书:现代化的大都市:
活动:请大家阅读P39课文及图6.48,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2.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