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精品)
【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以动衬静
[宋]辛弃疾 听到 闻到
看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正当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喜悦中时, 浑然不觉天气起了变化。等他猛抬头,发 生了什么呢?
➢词人此时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行装 作者名片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
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 北)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是唐 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盛 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 之一。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各 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有《东 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小 1.在诗中圈画你最喜欢的字(词), 贴 并作相应批注。 士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诗,说说你通
过这句诗仿佛看到了什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比喻
[宋]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暴雨之
大,雨 白雨跳珠乱入船。
突点出之速急 卷地风来忽吹散, 度之快 望湖楼下水如天。
湖水平静
黑白狂雨云风雨后翻散跳西墨云珠湖图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 喜悦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欢快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眼观世界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练一练
1.“路转溪桥忽见”表达了一种惊喜,陆游 写的哪句诗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册六首分类
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下册六首分类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ppt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 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词中的第三、四句写了哪些人 物的哪些活动?为什么这样构思?
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 剥莲蓬。
小结:
《牧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童 真、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让 我们体会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对美 好童年生活的无尽怀念。
舟过安仁
杨万里
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一叶渔船两小童,
一叶小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收篙 停 棹坐船中。
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不是遮头是使风。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舟过 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 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中心: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 所见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 欢之情。
清平乐
词,又称为“长短 句”。
“清平乐”——是词牌 名, “村居”—— 是这首 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 家”。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草。”这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点? 这句描绘了茅舍、小溪、青草这些农 村中司空见惯的景色,将它们组合成一幅 画面。富有田园特色。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茅草屋有人操着吴地柔软的方言带着醉意叙谈家常, 打趣逗乐。 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35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9
诗歌理解
归来饱饭黄昏后,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不脱蓑衣卧月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 中的明月。
10
诗歌理解
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看出 来的?
可爱、调皮、疲倦。
一个“弄”,一个“卧”。
11
诗歌小结
第五课 古诗词三首
1
字音认读
篙 (gāo) (竹篙) 棹 (zhào) (棹竿) 媪 (ǎo) (翁媪) 剥
(bāo) (剥开)
2
牧蓑遮 醉媚锄剥
3
4
作者简介
吕岩,字洞宾, 唐代京兆人。咸通举 进士,曾两为县令。 值黄巢起义,携家入 终南山学道,不知所 终。是传说中的逍遥 大仙。
5
课文朗读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6
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7
听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美。
8
诗歌理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 里都是草地。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三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许多优美的古诗,其中有一些让人回味无穷的古诗更是深受学生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第一首古诗是《悯农》。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勤劳。
诗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古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的敬佩之情,让人们更加珍惜粮食和劳动的辛苦。
第二首古诗是《登鹳雀楼》。
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描写了登高远眺的场景。
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古诗通过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启发了读者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三首古诗是《春晓》。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好景象。
诗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古诗通过对春天清晨景象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孟浩然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
以上是关于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三首古诗的简要介绍,希望通过这些古诗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和韵味。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传承和弘扬古诗之美。
愿我们能够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体会诗意人生的真谛。
第二篇示例: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古诗的学习是学生诗词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三首古诗,分别为《满江红·怒髮衝冠》、《渔歌子·晴川历历汉阳树》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
首先是《满江红·怒髮衝冠》,作者是岳飞。
在这首诗中,岳飞以雄壮有力的笔调,表达了抗金忧国的壮志豪情。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70页PPT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重点知识及课后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重点知识及课后练习5 古诗词三首一、生字词1、易错字词:剥(bāo)莲蓬2、词语理解:弄:逗弄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茅檐:茅屋的屋檐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二、诗词译文及理解1、《牧童》: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2、《舟过安仁》译文: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及《清平乐·村居》。
WTT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古诗词三首》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原文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②卧月明。
注释①弄:逗弄。
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①[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一、《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
提示: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二、《舟过安仁》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提示: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5《古诗词三首》 三首诗歌的异同
5《古诗词三首》三首诗歌的异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全诗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全诗意思:一叶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意思: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有一座茅草屋。
屋内有人操着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
再看看茅屋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锄豆田里的杂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最让人喜爱的是那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2021
27
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 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 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 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 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2021
28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本 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做词牌。 照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46个字, 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 有3个韵脚字。“村居”—— 是这首词 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家”。
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亲昵地交 谈着。但是,他们是用方言——“吴音”交谈, 作者根本听不懂。作者又不忍上去询问而打 断他们交谈,只得站在远处进行观察。
2021
43
请将《清平乐 ·村居》改写成一篇短文,再将它读 给同学听一听!
我来试一试!
2021
44
(1)背诵课文。
2021
13
悟诗情:
自由读读,说说你从牧童 这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童 年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说说你对这种童年生活的 感受。
2021
14
小结:
《牧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童 真、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表 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的童年生活的向 往之情。
2021
15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2021
36
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 长在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 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吴方言口音 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 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2021
37
• 再看看茅草屋外,大儿子在溪 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
五年级下次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三首分别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述了村庄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忙碌的场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稚子弄冰》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述了儿童在冬天将冰块当做钲来敲击,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然后突然冰块碎裂,发出的声音像玻璃碎了一样。
3.《村晚》是宋朝诗人雷震的作品,描述了池塘里长满了草,山峰将落日的光辉含在水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横吹短笛,笛声随意吹奏,没有固定的曲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ppt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茅草屋有人操着吴地柔软的方言带着醉意叙谈家常, 打趣逗乐。 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风景: 野草 横铺—六七里 晚风 明月—黄昏 牧童: 弄笛 卧
优美 恬静
表现出牧童的 天真 悠闲 自在 无拘无束
舟过安仁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 大、尤袤[mào]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 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 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 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 斋集》。
“清平乐”——是词牌 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 歌曲,后来才用做词牌。照 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 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 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有3 个韵脚字。“村居”—— 是 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 村人家”。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 南市)人。其描绘田园风 光的词,咏赞祖国河山, 也借啸傲山水、流连诗酒 来排遣自己的精神苦闷, 情景如画,笔调轻灵,风 格清俊淡泊。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 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1)背诵课文。 (2)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课 文扩写成400字的短文。
不是遮头是使风。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48页)资料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低檐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相吴媚音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词牌名,“乐” 读 yu 。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请你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 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 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 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 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 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茅低檐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吴音,相白媚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 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媚好: 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 老翁、老妇。 亡赖: 同 “无赖”,“亡” 读w ,这里指顽皮、淘气。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看图,你感到了什么?
(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 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 好感受。)
(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 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继续品味“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 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你呢? 4.配乐朗读或背诵。
小结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刻画了一幅 清新奇妙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 恬静舒适的生活和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 表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 的欣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5《古诗词三首》 三首诗歌的异同
5《古诗词三首》三首诗歌的异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全诗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全诗意思:一叶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意思: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有一座茅草屋。
屋内有人操着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
再看看茅屋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锄豆田里的杂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最让人喜爱的是那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
2021/3/29
45
请将《牧童》改写成一篇短文,再将它读
给同学听一听!
我来试一试!
2021/3/29
46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021/3/29
47
2021/3/2939ຫໍສະໝຸດ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这里写大儿子和中儿子的勤 劳,是为了为下一句,小儿子的 天真、活泼的形象埋下伏笔。)
2021/3/29
40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 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 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 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2021/3/29
4
2021/3/29
草铺横野六七里,
5
2021/3/29
笛弄晚风三四声。
6
2021/3/29
归来饱饭黄昏后,
7
2021/3/29
不脱蓑衣卧月明。
8
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2021/3/29
2021/3/29
21
词句解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 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 船前进啊!
2021/3/29
22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 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描述的是纯真、难忘的童年岁月。
教材安排了有关童年的古今诗词,也有名人名家对儿时情怀的追忆,讲述的都是亲身所为,亲眼所见,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都是针对童年话题的说说写写。
《古诗词三首》是本组教材的开篇,天真烂漫的童年情怀,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特别能激发对童年的向往,用古诗词的语言描述的童年情景,更是活泼跳跃,意境深远。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
《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新字,通过看图比较等方式,记住“篙”、“棹”的音形义。
会写7个生字。
2.读准诗词,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有感情诵读三首古诗词
3.通过画面想象,图文结合,查看注解、关键词比较等方法,品词潜句,体会牧童的悠闲无虑,使风儿童的顽皮可爱,以及溪畔农家生活的和美、恬淡、惬意。
4.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够将自己喜欢的一首改编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诵读,从中体悟诗词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感受诗词独特情韵。
教学时间:2课时
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牧童》、《舟过安仁》。
一、话题导入:
1.板书童年。
齐读。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你说童年是什么?七彩斑斓令人难忘的童年,让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怀念着,留恋着,让你们这些小小的孩子珍惜着,童年还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2.出示两首诗,自读。
二、学习《牧童》
1. 只显示一首《牧童》看屏幕自读。
问会读了吗?这首《牧童》让我想起了清朝诗人袁枚的《所见》,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读起来多么有声有色,动静相宜啊。
2. 我们也把这首诗读活吧,老师建议看着书再读,问为什么要看着书读?因为书中有许多辅助的知识。
谈一谈。
生看书自读,边想象边自读。
教师表扬读书姿势,表扬读诗时的神情动作。
3. 指读。
正音。
讨论“铺”与“横”的读音。
教师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让孩子们选择正确读音。
再指读。
“蓑”读准平舌音,看图了解,集体书写这个字。
4. 诗歌,朗朗上口,古人读文作诗难免摇头晃脑,正是因为古诗具有强烈的节
奏感。
你能让节奏感强烈点吗?
5. 指读,停顿时间的长短由自己决定,看谁读得最象诗。
6. 读了很多遍了,你读懂了哪一句?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 聚焦作者吕岩。
吕岩,字洞宾,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早年中过秀才做过官,晚年隐居山中,人们不知其去向,于是大家都说吕岩得道成仙了。
你说,神仙一般的吕洞宾为什么偏偏为牧童赋诗一首?肯定是牧童有哪方面的东西,吸引了他?再读诗歌,说说,让神仙羡煞的究竟是什么?
8. 指说。
体会情感,随机点拨,比较“六七里”写出了草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吹笛的随意,笛声的稀少,但足以表现牧童随意随性的情景,数字前后不得调换。
“弄”字感受随意自在。
“不脱蓑衣卧月明”由“不脱”体会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读好句子。
9. 齐读诗歌。
这是一位怎样的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带着这样的感情一次次齐读。
我们喜欢这样的童年,齐背。
三、学习《舟过安仁》
1. 出示诗。
读读作者的名字,杨万里。
还记得他写的其他古诗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另一首描写孩子的诗。
2. 这一路,途中一船上的两小儿深深吸引了杨万里。
自学古诗,自说意思,思考是什么吸引了诗人。
3. 指读一二句。
读准“篙”与“棹”,说说图上哪个是篙,哪个是棹,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判断?做做“收”和“停”的动作。
指读。
4. 一船两小儿,普通渔民家,一撑篙,一划棹,本来也没有什么令人生疑的地方啊。
你倒说说什么地方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多么奇怪的收篙停棹。
5. 河水轻泛波,两岸苇草茂。
清风拂面来,小儿童心俏。
小伙伴撑着篙,划着棹,撑着撑着,划着划着,你仿佛听到其中一个说?另一个说?
6. 为什么这样?读三四句,读懂了吗?说说。
7. 怪生的意思?怎么读,最能读出杨万里恍然大悟,被孩子们的天真顽皮逗乐了的样子呢?指读。
(老师仿佛看到杨万里,捋着胡子哈哈大笑。
老师似乎看到杨万里眯着眼睛,颔首微笑。
老师觉得,你也很想成为这样的小孩子……)
8. 你就是杨万里,你坐船过安仁,你看到了一船两小儿,你来读整首诗,你也来读。
指读。
如果说《宿新市徐公店》中,杨万里抓住疾走追蝶,写出童年的烂漫,那你说,《舟过安仁》抓住了什么情景?(无雨张伞,张伞使风)我说,杨万里,这么爱写儿童的事,肯定是羡慕儿童。
你说羡慕的是什么?(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读。
9. 背诵。
四、背诵积累
背给同桌听,背完跟同桌说说你更喜欢成为哪个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清平乐•村居》,选择喜欢的古诗词写一段话。
一、复习引入,比较诗词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古诗,齐背。
刚才背诵的两首古诗每一句都是几个字?所以也称七言诗。
出示《清平乐•村居》,观察一下,这首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2.题目有两个,像这样的古诗形式叫“词”,读准“乐”,前者是词牌名,最早的词是用来像歌一样吟唱的,不同的词牌代表不同的乐曲呢,所以念yue,齐读,后者是该词的内容,有的词只有词牌名,没有后面的小题目。
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词又被称为“长短句”。
3.联系旧知。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词吗?其中一首词牌名就叫《忆江南》或者叫《江南忆》,作者白居易。
齐背。
另一首是张志和的《渔歌子》,齐背。
我们今天的这首词,跟我们学过的这两首还有一个不同之处,观察?(两段。
)许多词都像这样分成上下两段,中间空开,上下段分别被称为上阙和下阙。
二、品词体会,感情朗读
1. 自读准音,指读上下阙。
2. 再自读,汇报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3. 集体交流:翁媪、吴音、亡赖。
翁媪,文中指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那能不能换成夫妻?亡赖,通假无赖。
相媚好,指互相逗趣、取乐。
4. 指说末句意思。
说说“醉”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陶醉?沉醉?酒醉?低矮的茅草房中的这一对翁媪为什么而醉?为谁而醉?(为夫妻情深,相敬如宾,其乐融融而醉)。
读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羡慕之情。
5. 还为什么而“醉?(为儿孙满堂,家庭和美)随机教学下阙,扣词“卧剥”,体会小儿的淘气。
淘气而让人欢喜。
指读。
6. 是的,多么令人羡慕的农家生活,作者辛弃疾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词人,与苏轼被世人和成为“苏辛”,而他的诗以热情洋溢,慷慨悲壮,豪放爱国著称,没想到被这贫寒的农家生活深深打动,豪放热情的诗人辛弃疾也醉了,你说最是打动他的是什么?随机指导提升朗读。
齐读。
三、指导释义,仿说句式
1. 多幸福的农家生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指说词义。
教师随机点拨。
2. “大儿锄豆溪东”,这句话写了“谁在,干什么,在哪儿”跟我们平时表达的顺序有所不同,你能这样来说说“中儿”“小儿”和“翁媪”吗?
3. 小结:茅舍、小溪、青草,多清新优美的田园美景,翁媪醉酒舍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编笼溪中.小儿剥蓬溪头,寥寥几笔描画一派田园生活景象,给人和平安宁、自然朴素之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是词人“醉”的原因吧!
4. 积累自背,感情齐背本词。
四、想象练笔,拓展延伸
1. 童年是牧童无忧的笛声,童年是无雨张伞使风,童年是溪头卧剥莲蓬,让我们再深情读这三首古诗词。
2. 你最喜欢哪一首?是的,你最喜欢的哪一首里肯定有什么东西让你很动情,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里或许有你童年的身影,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里肯定有你难忘的场景,拿起笔,把你喜欢的那一首变成一片风景,一件小事,加上你的感想,变成一段小文章吧。
3. 交流点评。
4. 上网搜索辛弃疾的其他诗词,并搜一搜词牌名清平乐,看看还有哪些同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