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2020年版)
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本月修正2023简版
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引言
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是指针对特定疾病或病种的医疗流程和治疗效果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制定和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可以减少医疗错误、提高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1. 目的
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治疗过程、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流程,可以减少医疗错误和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提高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 适用范围
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特定疾病或病种的医疗服务,如糖尿病、心脏病、肺癌等。不同的疾病或病种有着不同的治疗和管理要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3. 内容
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 诊断标准
明确疾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指标。通过明确诊断标准,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3.2 治疗方案
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方面的内容。治疗方案应基于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和科学研究结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3 医疗流程
规范医疗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分工。医疗流程应涵盖病历填写、检查治疗、手术操作、护理管理等方面,确保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3.4 质量评估指标
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估指标,对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疗效指标、不良事件率、再入院率等,通过监测和评估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纠正不足,提高医疗质量。
4. 实施
为了有效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单病种质量管理成为医疗机构重要的管理内容。为了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制定和实施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定位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二)
1. 提升单病种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2. 提高人民群众就医的满意度;
3. 降低单病种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4. 推动医疗机构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三、主要内容
1. 建立健全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
(1)制定和修订相关政策和规范,明确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目标、指标和责任;
(2)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评估体系,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共享。
2. 加强单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1)明确临床路径管理的流程和步骤,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权益;
(2)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3. 强化单病种医疗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1)建立单病种医疗质量的监测指标体系,明确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2)开展定期的单病种医疗质量评估,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4. 推动单病种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规范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规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关战略重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目的意义
单病种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在重点控制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着重控制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医疗成本。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三、项目内容
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我院开始重点对 5 种常见病、多发病且诊疗技术成熟、治疗效果可靠、无合并症的住院病种开展质量控制。
(一) 疾病名称
1、慢性支气管炎
2、高血压
3、2型糖尿病
4、胆囊结石
5、阑尾炎
(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病死率、并装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一周内再住院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査费用。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要求
(一)以卫健委《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为依据,制定和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及考核指标,进行平均医疗费用核算,对单病种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二)在对上述 5 个规定单病种开展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医疗改革的要求及我院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病种数;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2020年版)
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
(2020年版)
各医疗机构登陆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中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按照操作说明,报送相关数据信息。
一、信息采集方式
各医疗机构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上报。
(一)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能够采用院内前置机对接平台全部接口的,对接后平台可以自动采集信息;
(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只能对接平台部分接口的,采用自动采集信息和手工补充上报方式;
(三)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无法进行数据接口对接的,采用手工上报方式。
二、信息上报及补报时间
(一)第一批病种/手术(36个),自2020年10月10日起上报,需补报2020年1月1日及之后的出院病例。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首次住院)(STEMI)、心力衰竭(HF)、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脑梗死(首次住院)(ST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社区获得性肺炎(成
人,首次住院)(CAP)、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首次住院)(CAP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住院)(AECOPD)、髋关节置换术(THR)、膝关节置换术(TKR)、剖宫产(CS)、肺癌(手术治疗)(LC)、甲状腺癌(手术治疗)(TC)、乳腺癌(手术治疗)(BC)、围手术期预防感染(PIP)、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DVT)、住院精神疾病(HBIPS)、房颤(AF)、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二尖瓣置换术(MVR)、房间隔缺损手术(ASD)、室间隔缺损手术(VSD)、出血性卒中(ICH)、脑膜瘤(初发手术治疗)(MEN)、胶质瘤(初发,手术治疗)(GLI)、垂体腺瘤(初发,手术治疗)(PA)、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帕金森病(PD)、哮喘(成人,急性发作,住院)(CAC)、异位妊娠(手术治疗)(EP)、子宫肌瘤(手术治疗)(UM)、胃癌(手术治疗)(GC)、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TN)、中高危风险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SEP)早期治疗。
(完整word版)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为加强对六个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总体研究和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在单病种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政策支持及奖励建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务科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
(二)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指导评价小组工作职责: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提出改进与修订服务流程、制度及诊疗规范的建议。规范所负责病种的临床诊疗行为,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努力达到该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
(三)各临床科室成立单病种实施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科室医疗组长及业务骨干为成员。
单病种实施小组工作职责:认真执行相关诊疗规范,杜绝相关病种诊断和治疗的随意性,提高出院诊断准确率;准确完整地记录住院病历的相关信息,保证病案信息、医嘱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性;加强随访及健康教育工作。
三、工作目标
通过学习和实践六个单病种的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逐步掌握如何应用医院优化服务管理工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单病种的临床医疗行为。
XX市XX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系统采购需求
XX市XX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系统采购需求
一、总体要求
1、建设背景
目前,国家已经针对单病种的质量控制和上报提出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对每个病种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质控要求。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要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实行单病种质量控制除了可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服务效益外,还能通过单病种的成本控制,减少医疗费用。
本次项目的建设范围主要是围绕36个病种构建单病种上报及医疗质量管理的应用。
2、建设目标
医院目前已实现了2个病种的智能上报及医疗质量指标的监控管理,此次项目建设将基于与现有临床诊疗平台的无缝整合,实现剩余36个单病种上报数据的自动同步,提升临床上报效率,保障上报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指标分析提供基础。实现以病种为管理单元的全过程质量管理,通过采集病种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的共性诊疗数据实现对病种指标统计的分析处理,从而辅助医院进行单病种上报数据的分析管理;为医院单病种诊疗过程的追踪检查提供指导路径,并为规范追踪检查的同质化提供依据,能够有效助力医院后续围绕单病种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3、总体要求
3.1单病种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建立必须符合业界的统一标准,遵循HL7 RIM CDA, HL7数据交换、ICD-9、ICD-10、SNOMED、IHE等规范和标准,以及与信息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3.2单病种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应遵循卫健委颁发的下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按照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卫办医政函[2009]425号)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一、标准参照第一、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内容:单病种质量管理病种种类如下。(一)急性心肌梗死;(二)心力衰竭;(三)肺炎;(四)脑梗死;(五)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七)围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八)肺炎(儿童、住院)质量控制指标。
二、实施科室和病种目标管理:医院开展单病种管理的科室和病种符合相关要求;医院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对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收集、记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医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单病种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单病种管理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单病种管理质量。
三、监测单病种质量管理病例:每季度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对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进行疗效、费用及成本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估;对实单病种质量管理病种的依从性进行监控。
四、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台账与上报:医院有专人负责建立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台账和上报单病种质量信息指标,确保上报信息准确、可靠、及时;上报病例与实际相符,无漏报与不报,尤其是死亡病例;由临床副主任医师或专职质量控制人员负责上报信息的最后确认。单病种指标信息能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提取。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____年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单病种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升医患满意度。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案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单病种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升医患满意度。
2. 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协同性、全员参与。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1.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由医院管理层、临床科室主任和质控专家组成的质量管理团队,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单病种的质量管理工作。
- 成立专门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 指定专人负责单病种质量数据统计和分析。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
- 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要求。
- 建立并完善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南、操作规程和数据报送标准。
3. 开展专业人员培训:
- 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培训和学术研讨会。
- 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和经验交流,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4. 加强数据采集与分析:
- 建立健全的单病种质量数据采集和统计系统,包括入组条件、数据采集要求和时间节点等。
- 对单病种的质量数据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评估疗效,并及时采取对策。
5. 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 制定并实施针对单病种的临床路径,明确诊治流程、病程观察和转归评估等关键环节。
2020年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为进一步推进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结合医院近5年的开展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工作目标
在巩固2012年至2015年单病种质控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通过加强医院科学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执行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逐步扩展单病种病种数量,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合理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最大限度的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保证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详见附件)
四、工作范围及病种范围
(一)工作范围:全院各相关职能科室和我院单病种管理病种涉及的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包括: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等(二)病种范围:含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纳入全国单病
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20个病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儿童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适用手术与操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膝半月板切除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腹股沟疝单侧,双侧修补术,乳房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闭合性心脏瓣膜切除术,动脉内膜切除术,足和踝关节固定术和关节制动术,其他颅骨切开术,椎间盘切除术或破坏术),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
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07.23
•【文号】国卫办医函〔2020〕624号
•【施行日期】2020.07.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质量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0〕6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通过构建基于病种诊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进行医疗质量管理,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方法。我委自2009年起在全国开展了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立了“单病种质量监测平台”,持续监测单病种质控指标并发布质控结果,对提升医疗质量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更好地推动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提高对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指定专人负责本辖区单病种质控工作,将单病种质控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切入点,不断扩充单病种质控工作覆盖范围,逐步将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
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常见手术、技术纳入单病种质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培训,组织医疗机构以病种为单元开展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并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要求报送相关数据信息。
2023年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模板模板文档
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和临床研究,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有助于医生和护士们掌握最新的诊疗方法和技术,提供更安全、有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强调患者参与和关怀: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决策过程,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方案。同时,提供全面的患者教育和健康指导,确保患者获得个性化的医疗关怀,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或组合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概述单病种质量管理
Leabharlann Baidu
实施三维质控系统
1. 三维质控系统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将涵盖质控系统的设计、建立、运行和维护等全过程,包括明确质控目标、制定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标准、建立监测和评价机制等内容。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手段,保障质控系统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 流程控制与优化:通过对病种治疗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设置、管理和优化,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治疗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治疗程序、指定统一的操作规范、设定关键环节的时间限制和提醒机制等,可以优化流程,提升病患的治疗体验和医疗结果。
流程与流程控制
02
实施步骤
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人民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运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重要的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通过单病种质控,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及终末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进行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
本院所有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需遵守本制度,参照本制度要求严格规范单病种日常管理工作。
三、实施原则:
单病种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专家指导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五、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并将此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试行)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9〕757号)的要求,结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和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傅坤生
常务副组长:艾剑亮
副组长:陆祥泉
成员:吴忠海、万冬英、饶智琴、邵艳芳、张金华、彭英才、冯源兴、
鲁行成、汤仁华、饶丽、陈细萍、琚风义、郑拱华、于建华、艾佩楠、王慕红、曹小琴、李亚琴、杨小梅、石雯。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吴忠海任主任,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
三、工作职责: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在单病种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决定改进意见及提出奖励建议。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制订单病种质量控制表(12月22日前报医政科,医政科有模板参考);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改进与修订服务流程、制度及诊疗规范的建议;规范所负责病种的临床诊疗行为,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努力达
到该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
(三)医政科:负责监督单病种质量控制科室执行该病种的诊疗规范,建立与有关病种相适应的急诊“绿色通道”以及辅助科室的连贯服务流程与规范:根据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监控临床医疗与服务过程,促进服务流程的完善和临床服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采用历史对照法(实施前后数据分析对比)或对照组方法(不同医院或本院不同病区间进行数据分析对比),进行定期效果评估:负责监督单病种的病历首页规范化管理,保证疾病编码的准确性,配合临床科室单病种上报的病案统计和调阅工作。
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与考核制度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与考核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当前医院提高医疗质量,配合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病种相对独立地组成不同的医疗质量单元,能较准确地评价、分析,而且各病种在控制过程中能够互相比较、互相影响,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特制定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与考核制度。
一、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
(一)病种确定
根据卫生部1992年2月制定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对102种疾病质量管理的要求以及福建省卫生厅对报表的要求,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原则上首批对每个临床科室的2个病种开展质量监控(个别科室例外),具体情况见附件《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首批单病种质量监控病种名称》。
(二)质控指标的筛选
l、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等;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占用总床日数等;
4、费用指标:总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医保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及自付比例等。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
1、各临床科室根据需要确定1-2名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包括主治医师)作为专职质控负责人,落实到人,明确职责。
2、制定单病种质量考核的各种指标,以卫生部编发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为依据,首批列入考核的病种共39种。由信息科按月、年统计出该39种病种的诊断质量、治疗质量、住院日、费用等指标,并将各种指标的统计情况上报医务部,同时反馈到各临床科室,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针对未能达标的指标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制定出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
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为加强对六个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总体研究和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在单病种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政策支持及奖励建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务科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
(二)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指导评价小组工作职责: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提出改进与修订服务流程、制度及诊疗规范的建议。规范所负责病种的临床诊疗行为,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努力达到该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
(三)各临床科室成立单病种实施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科室医疗组长及业务骨干为成员。
单病种实施小组工作职责:认真执行相关诊疗规范,杜绝相关病种诊断和治疗的随意性,提高出院诊断准确率;准确完整地记录住院病历的相关信息,保证病案信息、医嘱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性;加强随访及健康教育工作。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
为了加强以病例为单元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疗费用。根据《陕西省卫生厅单病种质量管理办法》,特制定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并定期检查实施情况。
一、目的:
1.建立一套具有理论科学、技术先进、实用可行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模式,促进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建立一种科学的病种分类方法,制定病种质量参考标准,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医疗行为。
3.建立病种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和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医院质量评价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意义:
1、有利于提高医生的质量意识和医疗过程的规范管理。
2、有利于解决传统医疗质量指标评价缺乏可比性和质量评价片面性问题,合理评价医疗工作绩效和病种费用。
3、有利于评价负责医师的工作质量。
4、有利于加强对各类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的指导。
5、有利于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大量而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帮助决策部门对医院卫生资源进行科学的宏观管理和评估。
各科室要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种质量管理标准》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为依据,制定和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及考核指标,对医院规定的35种病种开展质量控制。
三、考核与督查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同病种一周内再住院率。
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5、要求单病种质控指标评价指数≥全区同级医院平均值(或中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方案
(2020年版)
各医疗机构登陆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中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按照操作说明,报送相关数据信息。
一、信息采集方式
各医疗机构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上报。
(一)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能够采用院内前置机对接平台全部接口的,对接后平台可以自动采集信息;
(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只能对接平台部分接口的,采用自动采集信息和手工补充上报方式;
(三)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无法进行数据接口对接的,采用手工上报方式。
二、信息上报及补报时间
(一)第一批病种/手术(36个),自2020年10月10日起上报,需补报2020年1月1日及之后的出院病例。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首次住院)(STEMI)、心力衰竭(HF)、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脑梗死(首次住院)(ST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社区获得性肺炎(成
人,首次住院)(CAP)、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首次住院)(CAP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住院)(AECOPD)、髋关节置换术(THR)、膝关节置换术(TKR)、剖宫产(CS)、肺癌(手术治疗)(LC)、甲状腺癌(手术治疗)(TC)、乳腺癌(手术治疗)(BC)、围手术期预防感染(PIP)、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DVT)、住院精神疾病(HBIPS)、房颤(AF)、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二尖瓣置换术(MVR)、房间隔缺损手术(ASD)、室间隔缺损手术(VSD)、出血性卒中(ICH)、脑膜瘤(初发手术治疗)(MEN)、胶质瘤(初发,手术治疗)(GLI)、垂体腺瘤(初发,手术治疗)(PA)、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帕金森病(PD)、哮喘(成人,急性发作,住院)(CAC)、异位妊娠(手术治疗)(EP)、子宫肌瘤(手术治疗)(UM)、胃癌(手术治疗)(GC)、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TN)、中高危风险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SEP)早期治疗。
(二)第二批病种/手术(15个),自2021年1月1日起上报。
包括:哮喘(儿童,住院)(CAC2)、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DDH)、结肠癌(手术治疗)(CoC)、糖尿病肾病(DKD)、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始诱导化疗)(ALL)、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始化疗)(APL)、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ESRD-HD)、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ESRD-PD)、原发性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PACG)、复杂性视网膜脱离(RD)、腮腺肿瘤(手术治疗)(PT)、舌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TCSS)、口腔种植术(OIT)、宫颈癌(手术治疗)(CC)、HBV感染母婴阻断。
三、其他要求
(一)我委将统一分配“单病种质量监测平台”省级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并适时开展平台操作技术培训。各单位在使用平台过程中发现技术相关问题,可以按照网站提示咨询平台技术支持人员。
(二)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完成每例相关病种诊疗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本机构开展的全部监测病种的数据信息,并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相关病例信息补报。
(三)平台不接受来自医疗机构之外的服务器对接。各平台运维和使用单位要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和管理,防止数据泄露,保障信息安全。
附件2
单病种质量监测信息项
(2020年版)
目录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手术 (1)
(一)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首次住院)(STEMI) (1)
(二)心力衰竭(HF) (2)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3)
(四)房颤(AF) (5)
(五)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手术治疗) (6)
(六)二尖瓣置换术(MVR)(手术治疗) (7)
(七)房间隔缺损手术(ASD)(手术治疗) (8)
(八)室间隔缺损手术(VSD)(手术治疗) (9)
二、神经系统疾病/手术 (10)
(九)脑梗死(首次住院)(STK) (10)
(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12)
(十一)脑出血(ICH) (13)
(十二)脑膜瘤(初发,手术治疗)(MEN) (14)
(十三)胶质瘤(初发,手术治疗)(GLI) (15)
(十四)垂体腺瘤(初发,手术治疗)(PA) (17)
(十五)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初发,手术治疗)(aSAH) (18)
(十六)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 (20)
(十七)帕金森病(PD) (21)
三、呼吸系统疾病 (22)
(十八)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首次住院)(CAP) (22)
(十九)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首次住院)(CAP2) (23)
(二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住院)(AECOPD) (24)
(二十一)哮喘(成人,急性发作,住院)(CAC) (25)
(二十二)哮喘(儿童,住院)(CAC2) (27)
四、运动系统疾病/手术 (28)
(二十三)髋关节置换术(THR) (28)
(二十四)膝关节置换术(TKR) (29)
(二十五)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DDH) (30)
五、生殖系统疾病/手术 (31)
(二十六)剖宫产(CS) (31)
(二十七)异位妊娠(手术治疗)(EP) (33)
(二十八)子宫肌瘤(手术治疗)(UM) (34)
六、肿瘤(手术治疗) (35)
(二十九)肺癌(手术治疗)(LC) (35)
(三十)甲状腺癌(手术治疗)(TC) (37)
(三十一)乳腺癌(手术治疗)(BC) (38)
(三十二)胃癌(手术治疗)(GC) (39)
(三十三)宫颈癌(手术治疗)(CC)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