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节煤矿4-2、3煤开采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采煤毕业设计

采煤毕业设计

摘要本设计矿井为双鸭山矿务局东荣三矿0.6Mt/a新矿井设计,一共有3层可采煤层,分别为24#、25#、26#,煤层总厚度为6米。

煤层工业牌号为气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65.54Mt,设计服务年限为78年,本矿井设计采用以立井为主的综合开拓方式,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采区。

一个工作面达产,采用分层布置,24#、25#、26#层集中开采。

大巷运输采用10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用普通机械化开采。

顶板处理方法为全部跨落法。

关键词:矿井设计联合开采联合开拓AbstractThe design is the shuangyashang coal trade group limited responsibility company`s dongrong mine new well of 0.6Mt/a,possess new well of0.6Mt/a,having totally3layers can adopt the coal seam,distinguishing to24#、25#、26#,total thickness in coal seam is6rice.Coal seam industry card number is1/3coal,design the well farmland can adopt to keep the 65.54Mt of deal,design service time limit as78years,this mineral well design the adoption regard the well of as to synthesize to expand the way mainly,dividing the line to two levels,six adopt the area.One works reaches to produce.The adoption24#、25#、26#layering concentrates to mine.The big lane conveyance adopts10ton a line typ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ars lead3ton bottom unload type mineral cars transport,adopting coal craft as to synthesize the mechanization adopt the coal craft.A plank handles method as to across to fall the method all.Key Phrase:Mineral well design Unites to mineUnites to expand目录摘要 (I)目录 (III)第1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井田概况 (1)1.1.1交通位置 (1)1.1.2地势和河流 (2)1.1.3气象和地震 (2)1.1.4本矿区及邻近区煤炭生产建设及规划情况 (2)1.1.5矿区经济概况 (3)1.2地质特征 (3)1.2.1地层 (3)1.2.2构造 (3)1.2.3煤层 (4)1.2.4井田内的岩石性质、厚度 (6)1.2.5水文地质 (7)1.2.6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8)1.2.7媒质、牌号及用途 (8)1.3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9)第2章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 (10)2.1井田境界 (10)2.1.1井田周边状况 (10)2.1.2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10)2.2井田储量 (10)2.2.1井田储量的计算 (10)2.2.2保安煤柱 (11)2.2.3储量计算方法 (11)2.2.4储量计算的评价 (12)2.3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12)2.3.1矿井工作制度 (13)2.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3)第3章井田开拓 (14)3.1概述 (14)3.1.1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4)3.1.2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 (14)3.2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5)3.2.1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5)3.2.2开采数目及水平标高 (18)3.2.3开拓巷道的布置 (20)3.3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21)3.3.1井硐形式和数目 (21)3.3.1井硐位置及坐标 (21)3.3.3水平数目及标高 (22)3.3.4石门、大巷数目及布置 (22)3.3.5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25)3.3.6煤层群的关系 (26)3.3.7采区划分 (26)3.4井硐布置及施工 (27)3.4.1井硐穿过的岩石性质及井硐支护 (27)3.4.2井硐布置及装备 (28)3.4.3井硐延伸的初步意见 (30)3.5井底车场及硐室 (30)3.5.1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30)3.5.2井底车场的布置储车线路行车线路布置长度 (31)3.5.3井底车场通过能力验算 (34)3.5.4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35)3.6开采顺序 (35)3.6.1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 (36)3.6.2沿井田倾向的开采顺序 (36)3.6.3采区接续计划 (36)第4章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8)4.1采区概述 (38)4.1.1采区的位置、边界、范围、采区煤柱 (38)4.1.3采区的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 (38)4.2采区巷道布置 (38)4.2.1区段划分 (38)4.2.2采区上山布置 (39)4.2.3采区车场布置 (40)4.2.4采区煤仓形式、容量及支护 (47)4.2.5采区硐室简介 (48)4.2.6采区工作面接续 (49)4.3采区准备 (51)4.3.1采区巷道的准备顺序 (51)4.3.2采区巷道的断面图及支护方式 (51)第5章采煤方法 (55)5.1采煤方法的选择 (55)5.1.1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55)5.1.2直接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55)5.1.3采煤方法的选择 (56)5.2回采工艺 (56)5.2.1选择和决定回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使用的机械设备 (56)5.2.2选择采煤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 (57)6.1矿井井下运输 (59)6.1.1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的确定 (59)6.1.2矿车的选型和数量 (59)6.1.3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63)6.2矿井提升系统 (64)6.2.1矿井主提升设备的选择 (64)第7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66)7.1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66)7.2风量计算与风量分配 (67)7.2.1风量计算 (67)7.2.2风量分配 (72)7.2.3风量的调节方法与措施 (72)7.2.4风速的验算 (73)7.3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75)7.3.1确定全矿最大通风阻力和最小通风阻力的确定 (75)7.3.2矿井等积空的计算 (76)7.4通风设备的选择 (77)7.5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78)7.5.5其他事故的预防 (80)7.5.6避灾路线及自救 (81)第8章矿井排水 (82)8.1概述 (82)8.1.1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82)8.1.2对排水设备的要求 (82)8.2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83)8.2.1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简介 (83)8.2.2主排水设备及管路选择计算 (83)第9章采区供电 (87)9.1矿井供电系统概述 (87)9.2采区电器设备的型号及数目 (87)9.3变压器容量选择 (88)9.4电缆选择计算 (89)9.4.1关于采区低压电网的有关规定 (89)9.4.2规定电缆的长度 (90)9.4.3确定电缆的芯线数目 (90)9.4.4选择电缆截面 (90)第10章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4)参考文献 (97)附录1.......................................................................................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煤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采煤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矿井概况1.1交通位置该井田位于太原市东北,距市中心约16km,行政区划隶属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乡,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14″~112°38′59″,北纬37°55′56″~37°57′56″。

矿井交通较为便利,西距北同蒲铁路皇后园站6km,西距大运高速公路约5km。

西南距太原市中心约16km。

1.2地形地貌矿区属低山黄土丘陵地貌,沟谷发育,多呈“V”字型,大多为黄土覆盖,基岩只零星出露。

本井田总的地势为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南部山梁,高程为1123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沟底,高程为925m,高差约198m。

井田内无常年性流水,沟谷中平时无水,遇暴雨常发洪水,但雨后很快水退沟干,水流向西北汇入杨兴河,再向西南汇入汾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1.3气候特征矿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绵长寒冷。

年平均气温9.4℃,1月份平均-7℃,7月份平均23. 7℃;年降水量最小172.1mm,最大632.6mm,多年平均降水量457.8mm,冬春两季降水少,夏末秋初降水较大,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

无霜期170天,最大冻土层深度为77cm。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25m/s。

1.4地震据有关资料,近百年来本区未发生过大的破坏性地震,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地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0.20g。

1.5邻近矿井矿井由寨沟煤矿、窑头煤矿、桃园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而成,井田内寨沟煤矿、窑头煤矿、桃园煤矿均已关闭,井田内无其它生产、在建、停采的小窑或古窑。

井田西为朝阳煤矿(已关闭)和葫芦套煤矿(已关闭)。

经调查,各矿与本矿均没有越界开采的行为,对本矿的开采不会选成危害。

1.6煤田开发简史原寨沟矿为国有企业,于1986年建井,1988年投产。

2006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1400000623144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3号15号煤层,井田面积2.3224km2,核实生产能力为150kt/a。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我国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略论思路:煤炭是黑色的玉石,是工业的食量,是可燃烧的黄金;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传统的开采方法当中,煤矿透水事件不胜枚举,煤矿瓦斯爆炸数见不鲜,矸石堆积破坏生态,地球伤痕累累,环境污染不堪;因此发展绿色开采技术、使之成为今后煤炭开采的主要发展方向迫在眉睫。

绿色煤炭开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煤炭开采的采出率,最主要。

题目:浅析煤矿开采系统中的机械化思路:2001年全国煤炭产量13亿吨,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增至22.6亿吨,每年以2亿吨的速度递增。

我国的煤炭开采业发展十分迅猛,在众多因素之中,煤矿开采机械化情况绝对是煤矿开采中的重中之重。

题目:关于煤矿深部开采的围岩控制研究思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环境发生着不利的变化,给煤矿的安全生产来了极大的隐患。

同时随开采深度增加,岩层压力显著增大、巷道位移量增大、支架损坏严重、巷道返修量剧增,巷道维护变得异常频繁与困难。

该文从深部围岩的岩性变化论述入手,阐述了如何对深部围岩进行有效控制,以保障深部开采的有序进行。

题目:浅谈鲍店煤矿3_下煤快速开采技术思路:近年来,鲍店煤矿根据矿井自身的情况,开始进入3上煤和3下煤配合开采阶段,由于3下煤煤厚仅3m左右,为3上煤的一半左右,如何快速的开采,是矿井能否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的关键。

该文着重从工作面设备的选型、配套、改造及设计加工方面入手,探索出3下煤快速开采的新技术新方法,实现3下煤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题目:煤矿开采区植被退化定量监测与评价思路:本研究以山西太原官地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功能分析(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 LFA)的地表土壤评价与数量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强度干扰区油松林内外灌草植物进行了研究。

煤矿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煤矿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姓名:编号:()字号中国矿业大学二0 一五年九月十五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函授站(点)专业年级2013级采矿工程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时期:2015年7 月15 日设计(论文)日期:2015年7月15日至2015年9 月15日设计(论文)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设计(论文)专题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石圪节煤矿位于沁水煤田东部,南北走向长约公里,东西倾向宽约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井田面积约平方公里。

主要开采3、9、10、11号煤层,本设计的对象是9号和10号煤层。

矿井地质储量12029万吨,可采储量万吨。

矿井服务年限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

两层煤分别为米、米厚,相距20米,倾角3到6度,距地面200米左右。

采用斜井、单水平、集中大巷开拓方式。

矿井移交生产至达到设计能力时,共开凿3个井筒,即主、副斜井、回风立井。

主斜井装皮带,副斜井铺轨道。

本井田9号煤层划分为6个采区,采用带区式准备。

确定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开采。

回采工艺采用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作业制度为“三八制”,两班采煤、一班检修。

工作面的设备有双端可调双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可弯曲刮板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等。

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输作为主运输,轨道大巷采用连续牵引矿车作为辅助运输。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扇工作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包含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前言毕业设计是对大学三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考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系统训练。

(完整版)煤矿采区供电全套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煤矿采区供电全套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第一部分采区运输系统选型 (3)第一章概况................................................3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3 第二节煤层................................................4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4)第四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5)第二章采煤方法 (5)第一节巷道布置 (5)第二节采煤工艺 (6)第三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7)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第五节设备配置 (11)第三章采区运输设备选型计算 (12)第一节工作面运输设备选型 (12)第二节桥式转载机、破碎机的选型 (16)第三节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选型 (17)第二部分采区供电系统 (27)第一章电气设备选型计算 (27)第一节综采工作面 (28)第二节变压器容量确定 (28)第三节开关的确定 (29)第二章电缆选型 (29)第一节高压电缆选型 (29)第二节低压电缆选型 (33)第三章保护装置 (38)第一节短路电流计算及过流保护装置计算 (38)第二节保护接地的确定 (39)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采区运输系统选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第二节煤层表2 煤层情况表第三节煤层顶底板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第四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本工作面顺槽长度为806m,工作面长度为129m,面积59000.2m2,工业储量为15000.3t,按停采线距回风巷40m计算,可推进长度为766m,工作面可采出煤量为268190t。

工业储量: 307220.1(t)可采出煤量:(806-40)×129×2.52×1.28×0.95=268190(t)上述计算中:0.95—工作面落煤损失40-保护煤柱,m二、工作面服务年限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工作面服务年限:766(0.8×25×9)=4.26个月上述计算中:0.8—截深,m9—每日割煤刀数,刀25—每月生产天数,天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本工作面位于 307 盘区,该盘区采用三巷布置,靠工作面依次为盘区回风巷、盘区皮带巷、盘区轨道巷,盘区巷间煤柱20m,可服务工作面4.26个月。

下石节煤矿回采巷道破坏剖析

下石节煤矿回采巷道破坏剖析

下分层平均值 29 P ; .5G a 泊松比按上、 下分层平 中、 均为 0 1 、.2 02 ; .60 1 、.2 ②顶板力学性质。据煤层顶 15m, . 单项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5 . P , 86M a 弹性模量 平均值为 1.6G a据煤层顶 1 I 4 5 P ; 01, T 单项抗压强度 平均 值为 7 .9M a弹性 模量 平均 值 为 1 P ; 18 P , 4G a据 煤层顶 2 单项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19 2 P , 0m, 1.8M a 弹性模量平均值为 4 . 1G a 泊松 比相对应的平 2 3 P ;
趋势 是 向斜 区厚 度相 对较 大 , 斜 区相对 较 薄 , 田 背 井 深部呈 典型 的渐 变 式 沉 积 变 薄 , 至尖 灭 。矿井 涌 直
值 l.4M a下分层 平均值 1.8M a 弹性模量 9 7 P , 5 7 P ;
上 分层 平均 值 30 P , . G a 中分 层 平 均 值 3 3 P , 4 .7G 矿 务局 骨 干 矿 井之 一 , 计 设 年生产能 力 为 10万 t核 定 年 生 产 能 力 10万 t 0 , 6 。
连续 多年 按核定 生 产 能 力完 成 生产 计 划 , 随着 矿 井 开采 深度 的加大 , 道损 坏 十分严重 , 巷 给矿井 安全 生
项抗 压 强度 上 分 层 平 均值 2 . 2 M a 中分 层 平 均 9 7 P ,
矿井 主采 煤层 为 4 煤层 , 度为 0~3 .8 m, 厚 3 1
平均厚度 1. 为复杂结构煤层 , 07m, 一般含夹矸 2 ~ 4层 , 局部在 1 层以上 , 0 可采性指数 k 0 9 , = .5 变异 系数 r 5 , =3% 属较 稳 定 煤 层 。该 煤 层 厚 度 变 化 总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全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全文

编号:()字号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罐子沟矿1.8 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姓名:李龙学号:21096232班级:安全工程2009-2班二〇一三年六月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李龙学号:21096232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安全工程设计题目:罐子沟矿1.8 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专题: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指导教师:李建明职称:副教授2013年6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年级安全工程2009-2班学生姓名李龙任务下达日期:2013年2月25 日毕业设计日期:2012年 3月11日至2012 年6月1日毕业设计题目:罐子沟矿1.80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本毕业设计由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外文翻译三部分组成。

一般部分:题目为罐子沟矿1.80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开拓、采煤方法及带区巷道布置、矿井通风、矿井安全技术措施设计5部分。

专题部分:专题题目是《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

对于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常常因为瓦斯超限而导致采煤机停止割煤,从而导致矿井的产煤量达不到设计产量。

为了提高工作面采煤机连续割煤时间,保证工作面高产高效,所采用与工作面并联的风路中的调节风窗的远距离调节,保证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限,从而来实现工作面不因瓦斯超限而停止割煤的局面。

设计要求:独立完成上述设计内容,方案论证、计算、分析要正确,专题要有自己的见解,结论要合理。

说明书条理要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专业技术应用要求,图纸完备、正确。

翻译部分:题目为Fire safety issues in production.翻译要求:译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语句通顺、完整,语义准确。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答辩情况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正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年月日摘要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设计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煤矿开采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煤矿开采设计

前言本次设计是根据学院实训基地煤矿模型矿进行的毕业设计,包括矿井生产图纸和资料,进而对矿井进行的初步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某一矿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的系统化设计,这对提高我们理论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所以这也是采矿专业的核心。

设计是在我们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业设计规范》之后,再进行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及采煤方法的选择和矿山运输、提升、排水及通风的设计计算。

所有这些都能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撰写技术文件、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

衷心感谢院领导和采矿教研室的老师的帮助和辅导,尤其要感谢我的老师——,在这三个月里,正是他认真、耐心、详细的辅导,才使我能按时、按质的完成毕业设计。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的限制,设计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摘要本设计是根据学院实训基地煤矿模型矿进行的毕业设计。

设计的井田面积为41平方公里,矿井年产240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层较深,倾角不大,平均厚3.83m,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小,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矿井涌水量一般。

设计采用立井两水平暗斜井延深开采的开拓方式,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的回采工艺,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主要对矿井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对矿井运输、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进行了设备选型计算,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进行了有关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石节矿4 -2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下石节矿4 -2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1 矿 井概 况 、
M 一 煤 中水分含量 , %; A 。 煤 中灰分含量 , L— 。 %; n ——系数 , 按下式确定 :
。 。0 :


() 3
9 3 0.7 9 + 0 P
K ——煤 的孔隙容积, m ; k — 甲烷 的压 缩 系 数 , — k取 1 8 . 。 0 利用上述公式和测定瓦斯含量等参数 ,可问接计算出各 含量点瓦 斯压 力, 瓦斯压 力间接计算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下石节煤矿 自西 向东瓦斯压力和瓦斯 含量值结果 钻 孔 测点埋深 煤层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 反演瓦斯压力
f) m
1 0 1 5 4 2 1 7 6 2 0 5 0 5 5 7 6 5 7 6 6 9 3
下石节煤矿位于焦坪矿 区中部 , 上石节块段东北部。 田煤系地层 井 属中侏 罗纪直罗群及 下侏罗纪延安群 , 共含煤五层 : 、 、 4 4 。3 1 23、一、 煤 和4 煤局部可采 , 0~3 埋藏极为不稳定 , 厚 m, 主要可采煤层 为 4 。煤 , 平均厚度 1 0~1 m, 2 最厚达 3m。煤层倾角浅部为 1 ~2 。深部为 5~ 4 8 0, l 。煤 系地层呈单斜构造 , O。 倾斜北西。 矿井采用平硐 一 斜井 一 暗斜井开 拓, 区分阶段布置 。采煤方法为走 向长壁综采放顶煤垮落法回采 工 单采 艺, 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 主扇 的工作 方式为抽出式 。 随着煤层埋藏深度 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增大 , 矿井 瓦斯 涌出量增加较快 , 特别是综采工作面和综放工作 面, 采煤时瓦斯涌 出量 很大 。
2 瓦斯 压 力 和 瓦斯 含 置 测 定 、
f m
8O9 . 5 36 6. 62 766 . 6.0 6

下石节矿221综放工作面煤层瓦斯参数测定实践

下石节矿221综放工作面煤层瓦斯参数测定实践

中圈 分类 号 : F 4 0 6 . 3; T D 7 1 2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4) 1 1— 0 0 8 7— 0 1
瓦斯基础参数是研究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基础和 评价瓦斯抽采难 易程度 的指标 。2 2 1 工作面是下石节 煤矿 + 9 5 0 m水平下阶段 的第一个工作面 , 瓦斯 基础参 数缺乏, 通过对其主采 4— 2煤层 瓦斯参数的现 场测定 与计算分析 , 得 出 了煤 层原始 瓦斯压 力、 瓦斯抽 采半 径、 煤层瓦斯含量等基础参数 , 为矿井今后瓦斯 治理提 供了重要依据。 1矿 井及 工作 面概 况 下石节煤矿位 于陕西省铜川 市北 部, 设 计生产能 力1 . 7 M t / a , 井 田走 向长2 . 5~ 4 . 0 k m, 倾 斜 宽2~3 . 9 k m, 面积 1 3 . 4 6 k m , 采用平硐 一斜井 综合开 拓。2 0 1 3 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 0 . 9 3 m / m i n , 相对涌 出量为 l 1 . 5 1 m / t , 属 高瓦 斯矿 井 。 2 2 1 工作面位 于该矿 + 9 5 0 m水平下阶段 , 浅 部为 2 1 9综放工作面采空区 , 深部为未开采区 , 西北与 2 襻 风 井相通 , 东至井田边界。走 向长度为 1 4 5 0 m, 倾斜长度 为1 5 0 m, 面积 为 2 1 7 5 0 0 m 。煤 层平 均厚度7 . 7 5 m, 倾 角5 。 一 6。 , 赋存稳定 , 可采储量1 6 3 . 7 万t 。2 2 1 工作面 巷道工程 已于 2 0 1 3年 1 1 月完成掘进施工 , 巷道平面布 置如 图 1所 示 。
下石节 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1 综 放 工 1 乍 面 煤 层 瓦 斯 参 数 测 定 实 践

下石节矿3#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配套及开采工艺

下石节矿3#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配套及开采工艺

下石节矿3#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配套及开采工艺[摘要]本文介绍了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厚煤层综采设备的选型及开采工艺情况,为类似条件下的矿井在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配套及开采工艺的选择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厚煤层;开采设备;选型;大采高采煤工艺1.引言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更新,目前从开采的安全性,煤炭的回收率上,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均有较强的优势。

在下石节煤矿3#煤层的开采中,工作面选用综采一次采全高技术进行回采,选择一套适合本矿条件的综采设备便尤为重要,现就本矿设备选型情况进行总结,为类似条件下的矿井在大采高工作面的设备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工作面概况该工作面煤层局部可采,厚度变化在4.0~5.5m之间,平均4.76m。

煤层直接顶板以泥岩为主;底板以粉砂岩为主。

3.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3.1 工作面年生产能力核定在工作面长度一定的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年产量主要取决于采煤机截深、牵引速度和开机率。

综采工作面长度210m,采煤机截深为0.8m,工作面平均采高5.09m,采煤机开机率为50%。

采煤机每割一刀煤的产量为:Qg=L×B×H×r×K式中:Qg--割一刀煤产量,t;L--工作面长度,取210m;B--采煤机截深,0.8m;H--采煤机平均割煤高度,5.09m;r--煤容重,1.44t/m3;K--采煤机割煤回收率,取0.95。

可得:Qg=1169t。

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6刀煤,按年工作330天计算,工作面年产量为:2.2Mt。

3.2 主要采煤设备选型3.2.1采煤机3.2.1.1采煤机滚筒的确定工作面最大采高 5.6m,推荐滚筒直径D=φ3000mm,要求采煤机最小采高3.5m,最大采高为5.6m。

3.2.1.2采煤机装机功率的确定工作面配套设备年生产能力2.2Mt,按“三、八”制工作方式,每班工作8小时,开机率50%计算。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docx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docx

毕业论文姓名:刘正义学号:201401020106 班级:采矿141专业:煤矿开采技术摘要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相结合,为采煤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中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煤矿企业经营也趋向多元化。

针对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为主,很大一部分原煤产量来自井工开采这一状况。

从重视国有重点煤矿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接替出发,结合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呈现多样性,煤层厚度从零点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变化这一实情,在分析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的共性及关键性技术以及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文将具体阐述采掘技术及生产能力和安全发展问题。

目录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4)(1)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4 (2)二行业主要特点 (4)二、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资源保障问题:..6 (1)二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问题 (7)(2)三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 (8)(3)四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8)(4)五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 (9)三、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10)①一 (11)②二 (12)③三 (12)④四 (13)⑤五 (13)⑥六 (14)⑦七 (14)⑧八 (14)四.煤矿发展: (16)采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04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

(1)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2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篇一: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题目:姓名: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钱程2012年 05 月 25日目录前言矿井概况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第二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三节井田再划分第二章井田开拓第一节井田开拓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斜井开拓第三节立井开拓第四节平硐开拓第五节井筒形式分析及选择第三章井底车场第一节井底车场组成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第四章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一节井筒数目和位置第二节开采水平的划分第三节大巷布置第五章采区车场形式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第一节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第二节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前言矿井概况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 煤炭资源丰富, 其煤炭储量占辽宁省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拥有国家八大煤矿之一的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是辽宁省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

铁煤集团矿区属超级瓦斯矿,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函119952593号文件, 铁法煤田煤层气储量为: 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77. 303 @108m3, 控制煤层气储量55. 863 @ 108m3。

调兵山市区约有十万人口, 目前, 市区居民和商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 除用电以外, 型煤、液化石油气仍占有较大比例, 仅少部分居民使用管道燃气。

周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以燃煤为主。

煤炭等传统燃料的使用对调兵山市区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燃煤烟气是该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注册,原铁煤集团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北部调兵山市境内。

铁法能源公司是以煤炭生产为主,集煤层气开发利用、建筑安装、机械制造加工、建材、电力等于一体,多元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

本部由铁法、康平、康北三个煤田组成,累计探明工业储量22.97亿吨,截至2008年末,剩余工业储量17.68亿吨。

2007年开始,铁法能源公司实施了走出去发展战略,挥师内蒙,进军山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内蒙古和山西先后通过合资合作方式争取到三块煤炭资源,累计控制煤炭资源地质储量超过了30亿吨,使集团控制的煤炭资源超过了50亿吨,为做强作久煤炭主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煤矿开采毕业论文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煤矿开采毕业论文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煤矿开采问题的机会。

首先,煤矿开采毕业论文可以从技术角度分析煤矿开采的现状和问题。

煤炭资源的开采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包括矿井设计、矿井通风、煤层气抽采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改进和创新的方案,以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的矿井通风技术来降低矿工的职业病发病率,或者如何利用新型的煤层气抽采技术来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其次,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还可以从环境角度研究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煤矿开采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和废水,还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例如,可以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的尾矿处理技术来减少尾矿对水环境的污染,或者如何利用碳捕集和储存技术来减少煤矿开采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还可以从经济角度研究煤矿开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煤炭资源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但是受到环保压力和可再生能源的竞争,煤炭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煤矿开采的经济性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例如,可以研究如何通过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和降低成本来提高煤矿的竞争力,或者如何通过发展煤炭的高附加值利用来增加煤炭产业的利润。

最后,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还可以从社会角度研究煤矿开采对社会的影响。

煤矿开采是一个高风险和高强度的行业,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权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煤矿开采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保护矿工权益和改善矿工工作条件的方案。

例如,可以研究如何加强矿工的职业安全培训和监管,或者如何提高矿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毕业设计(论文)-宜昌某石墨矿地下开采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宜昌某石墨矿地下开采设计[管理资料]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宜昌某石墨矿地下开采设计学院(系):资环学院专业班级:矿资1002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2014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10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2014年月日导师签名:2014年月日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石墨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已成为高科技领域中新型复合材料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石墨矿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日益重要起来,基于此,本设计对宜昌二郎庙矿区石墨矿(东矿体)进行毕业设计。

,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

本设计针对二郎庙矿区石墨矿东矿体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说明,其中包括开拓方案的选择、采矿方法的选择、矿山机械的选型计算、矿井通风设备的选取及计算、技术经济的分析等。

最终确定为平硐明斜井联合开拓方案,浅孔留矿采矿法,抽出式通风方式。

关键词:开拓系统;采矿方法;浅孔留矿;通风系统;运输系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pplications of graphite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 Graphite has become a important raw material of new composite materials in high-tech fields.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at the graphite is properly developed and used. Based on it, the ErLangmiao graphite mine is designed as this graduate design.The reserves recoverable designed are 951,000t. The capacity designed is 60,000t/a. Go on more detailed analysis prove to ErLangmiao graphite mine actual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exploitation project and mining method, the calculation of choosing mining machine and the ventilating equipment, and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economy, etc.And the design projects are made at last, for example, fixing Adit slope development, shallow hole shrinkage mining method, and exhaust ventilation finally,etc.Keywords:Development system; Mining method; Shallow hole shrinkage mining method; Ventilating system; Haulage system目录第1章总论 (1)矿区概况 (1) (2)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案 (3) (4)第2章矿山地质 (6) (6) (6) (6) (7) (7) (8)第3章矿床开拓 (9) (9)、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9) (11) (13)第4章采矿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石节煤矿4-2、3煤开采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井田地质概况 (1)1.1 井田位置及交通 (5)1.2 井田境界及储量 (7)1.3 井田地层及地质构造 (14)1.4 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19)1.5 井田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评价 (28)第二章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9)2.1 矿井工作制度 (29)2.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0)第三章井田开拓 (31)3.1 井筒形式、数量及位置确定 (31)3.2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布置 (37)3.3 井底车场 (40)3.4 方案比较、确定开拓系统 (42)第四章采矿方法 (47)4.1 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47)4.2 采区的划分 (48)4.3 采区巷道布置 (49)4.4 采区生产安排 (49)4.5 巷道掘进 (50)4.6 采矿方法 (54)4.7 工作面设备确定 (57)4.8 劳动组织 (58)4.9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59)第五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60)5.1 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的因素 (60)5.2 矿井通风系统 (61)5.3 灾害防治及安全设备 (68)第六章矿井主要设备 (71)6.1 辅助提升设备 (71)6.2 主运输设备选型 (73)6.3 矿井通风设备 (76)6.4 矿井排水设备 (77)6.5 矿井供电设备 (78)第七章环境保护 (80)7.1 环境现状及地面保护物概况 (81)7.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82)7.3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与评价 (84)7.4 资源开发环境损害控制与生态重建 (85)7.5 矿区环境保护与生态重建投资估算 (87)7.6 主要结论 (88)附图1、煤矿开拓平面图2、煤矿开拓剖面图3、采煤方法图4、采区配置及机械配置图5、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第一章井田地质概况1.1井田位置及交通1.1.1交通位置下石节井田地处黄~陇侏罗纪煤田焦坪矿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台向斜的南缘,行政区划分隶属于省市耀县瑶曲乡,位于市耀县北部,距市区约54km,井田中心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1ˊ,北纬35°13ˊ。

围东止荒草湾~上石节一线煤层露头,西到断头川北侧的4-2#煤层露点边界线,南与家山井田接壤,北与崔家沟井田隔七十桥背斜相望,其走向长度约为4.0km,倾斜宽度约为3.3km,面积约为13.2km2。

下石节煤矿交通方便,咸铜铁路梅七支线<梅家坪至前河镇>经过附近瑶曲镇,矿专用铁路线长2.5km,接轨于瑶曲车站,铜瑶公路直达矿区与210国道相接,矿区公路在金锁关与西<安>包<头>公路相接1.1.2地形地貌下石节井田位于石川河上游源头地带,其河流主要为断头川河和草滩河。

地表沟谷纵横,山峦叠嶂,最高处为三棱山,海拔1654米,最低处为瓦窑河下游,海拔1300米,相对高差为354米。

第四纪黄土覆盖面积较小,一般仅见于山顶和沟谷的底部,且多为农业垦殖区,山坡地带岩石裸露,大多为森林覆盖,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总之,地形复杂,地表高差悬殊,特别是巨厚的砾岩层常形成悬崖峭壁,更有潺潺流水和小瀑布,形成绮丽壮观的自然景观。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多季候风,雨雪不够充沛,蒸发量大。

雨季多集中于7、8、9三个月。

依据宜君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可知本区降雨量年最大748.6mm,日最大87.1mm,最大冻土深度33cm最多风向NW,最大风速19.0m/s 平均相对湿度58.0%,气压854.0—868.3 Mb,极端气温最高31.6度,最低-19.6度。

本区地震烈度7°。

交通位置图图1-11.1.4矿区概况井田围煤炭的开采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有小煤窑露头开采,报废老窑23个,开采围大小不等,大者数万平方米,小者只有数百平方米,开采深度一般不超过100m,多因煤层自燃、水大和瓦斯事故停产关闭。

目前矿井浅部尚有15个小煤窑生产,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耀县荒草湾煤矿,开采围约0.8 km2,生产能力约5万t/a,还有下石节煤矿和石窑沟煤矿。

根据调查情况,小煤窑开采方式均为峒式穿采。

采高一般为4~8m,资源回收率在10%~20%之间。

由于小煤窑均处于井田的浅部,一般有以下特点:一、地质构造简单,未见较大的断裂和褶皱,煤层倾角较大,一般在10°~15°,大者可达20°以上,煤层厚度3~15m,但多有风化现象。

二、大多数发生不同程度的煤层自燃发火。

三、在生产过程中遇到过旧老窑采空区,一般无大量积水,现生产小煤窑的涌水量一般为10~15 m3/d。

四、小煤窑的瓦斯涌出量与开采深度有关,开采深度大于百米者,可达2~3m3/min,小于百米者多在1m3/min左右。

小煤窑生产的最大危害是引起煤层自燃发火和老窑有害气体聚积,小煤窑的开采给大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对煤炭资源的利用,采掘工程布置,通风以及下分层开采均造成不少困难。

下石节井田地面,在草滩川和断头川分布有草滩村、新民村、等小村落,除此之外,未发现有文物古迹和其他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1.2 井田境界及储量1.2.1 井田境界下石节煤矿矿井西部与家山平峒为界,其余皆以煤层露头和无煤区为自然境界。

审批中指出:炭科湾斜井位于家山平硐开采的上部,因下石节煤矿过去开采工程量比较大,故划归家山平硐开采比较合理,因此下石节煤矿井田走向长度变为4.0km,倾斜长度为3.3km,面积为13.2 km2。

在下石节井田+950m水平的上部有石尧沟煤矿和耀县煤矿正在生产,生产情况不明,其中石尧沟煤矿越界开采。

井田南部与家山煤矿相邻,家山煤矿于1979年建成投产,生产能力150万t/a,目前,正在向二水平延伸。

北部与崔家沟煤矿相邻,崔家沟煤矿于1958年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2002年实际生产原煤110万t,井田关系相邻矿井位置见图1.2.2 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工业储量6869.29万t,其中A+B级为3670.06万t,C级为3199.23万t; 4-2#煤层工业储量4183.63万t,可采储量3462.04万t;4-1#煤层工业储量123.08万t ;3-2#煤层工业储量2562.57万t ,可采储量为2197.89万t 。

附:储量计算表 表1-1 永久煤柱储量计算结果表 表1-2井田工业储量汇总表 表1-3 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 表1-4相邻矿井位置图 图1-2陈家山井田下石节井田崔家沟井田焦 坪 井田瑶曲煤矿 石尧沟煤矿相邻矿井关系示意图储 量 计 算 表 表1-1永久煤柱储量计算结果表表1-2井田工业储量汇总表表1-3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表1-41.3 井田地层及地质构造1.3.1 井田地层井田地层由老到新分别是上三叠统延长群(J3y),下侏罗统富县组(J1f),中下侏罗统组(J1-2y),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下白垩统志丹群(K1z),及第四系(Q)。

一、上三叠统延长群(J3y):为本区含煤地层的基底,钻孔揭露其表部10~30m,岩性为灰~深灰色粉、细砂岩互层,夹煤线及泥岩薄层,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结核。

二、侏罗系(J)假整合沉积于三叠系之上,由底部花斑泥岩,中部煤系和上部砂岩组成,厚度90~180m,一般在140m左右。

1、下侏罗统富县组(J1f):假整合沉积于延长群之上,岩性为紫杂色花斑泥岩,局部相交为灰绿色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团块状具滑面。

常见鲕状结构,厚0~37.20m,一般4~15m,厚度变化较大,分布较普遍,2、中下侏罗统组(J1-2y):连续沉积于富县组之上。

为本区含煤地层。

由深灰~灰黑色粉砂岩、砂岩、泥岩、煤层所组成,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结核和1#、2#、3#、4#四个煤层。

含煤总厚度一般3-10m,最厚可达15余m。

其中,4-2#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3-2#为局部可采煤层。

1#、2#煤层不可采,本组厚度43.75~172.06m,一般为60~110m。

3、中侏罗纪直罗组(J2z):连续沉积于组之上。

由紫杂色粉砂岩和中粗粒砂岩所组成。

粒度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底部为含砾粗砂岩,胶结松散。

局部含油,厚度在21.98~106.89m之间,一般60~80m,具有背斜薄、向斜厚的规律。

三、下白垩统志丹群(K1z)仅保存有宜君组、洛河组和环河华池组,厚度一般200~300m,最厚者519.05m,最薄者仅为60.18m。

1、宜君组(K1z):为紫杂色砾岩,夹含砾粗砂岩,砾石成分多为石灰岩,次为石英岩及其他岩块,粒径一般10~50mm,泥钙质胶结,厚度2.09~25.88m,一般厚10~20m。

2、洛河组(K1z2):由紫杂色砾岩和砖红色砂岩所组成,上部以巨厚层状的砾岩为主,夹厚层状含砾砂岩,砾岩成分多为石灰岩,次为石英岩及其他岩块,粒径一般30~100mm,下部以中粗砂岩为主,夹厚层砾岩。

砂岩是大型斜层理,泥质胶结,一般厚度200m左右。

3、环河华池组(K1z3):仅在山梁地段局部残存,岩性主要为灰紫色,杂色的粉砂岩及细砂岩,最大残存厚度211.65m。

四、第四系(Q):不整合的覆盖在其他时代的岩层之上,在山坡主要为腐殖土,厚度0~2m,山顶多为黄土,厚度较大,河谷多为卵石层,一般厚度3~5m,最大11.30m。

附综合地质柱状图图1-3图1-3综 合 柱 状 图1.3.2 构造一、区域构造特征黄陇侏罗纪煤田焦坪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东南缘,综观其构造形态为一向北西倾斜的波状单斜构造,其上发育了一系列北东向的褶皱构造,二者相互交织,长期发育,对该区煤层的形成、赋存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北东向褶皱主要有三关庙背斜、走马湾背斜、骆驼巷向斜等。

北东向褶皱的排列顺序的斜列式说明了其逆时针方向的扭动性质。

北西向褶皱主要有背塔向斜、阳沟背斜、南塔背斜、崔家沟向斜、土谷梁向斜、杏树坪向斜、七木桥背斜、杜树峁背斜、衣食村向斜等。

北西向褶皱排列的斜列形式,以及其由东而西,褶皱深部愈益不甚明显的特征,说明了其顺时针方向的扭动性质,同时也由于受到区域应力场的逆时针扭动作用的影响,多偏转北西西向。

从沉积特征分析,本区北东向和北西向褶皱构造的形是长期性发育的特点,在成煤之前已存在。

成煤期间同沉积褶皱的性质又十分的明显,成煤期后仍继续发展,只是晚期燕山运动使北东向褶皱相对强化,因而在褶皱表现形式上显示了居主导地位。

二、井田构造特征下石节井田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总体构造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深部以新民村向斜为主体,呈一向斜构造。

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但在主体构造上发育了次级褶皱构造,并伴随小型断裂构造和起伏变化现象,总观,本井田构造较为简单。

1、单斜构造井田浅部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一般为5-19°,局部有起伏变化,沿煤层走向发育一煤层变化带,倾角一般在20°以上,最大可达30°以上,裂隙发育,并伴有小型断裂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