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篇一:煤矿开采与技术毕业论文摘要煤炭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21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

近年来,随着综采设备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综采设备走向重型化、强力化和自动化,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有力的推动了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采煤技术的革命,目前在神东、晋城等矿区已率先在f=1.5-5的厚煤层中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实现了国内工效最高,吨煤成本最低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煤炭市场的竞争能力。

本文主要观点有: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地质条件和煤炭赋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大采高采煤方法。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技术;目录摘要 (2)1.绪论 (5)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1.1研究目的 (5)1.2.2研究意义 (5)1.2 本文的框架结构 .................................... 6 2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7)2.1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7)2.1.1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7)2.1.2行业主要特点......................................................... (8)2.2、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8)2.2.1资源保障问题......................................................... (8)2.2.2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问题 (9)2.2.3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 (10)2.2.4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11)2.2.5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 (12)3.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 (13)3.1我国大采高技术的应用........................................................... (13)3.2高效综采的快速发展……..................................................... (14)4.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在潞安王庄矿的应用 (16)4.1 王庄煤矿概况......................................................... (17)4.2 工作面巷道布臵及生产系统 (19)4.2.1工作面位臵选择分析 (19)4.2.2工作面巷道布臵......................................................... (20)4.2.3 生产系统......................................................... (23)4.3工作面设备选择......................................................... (26)4.3.1 工作面设备选择......................................................... . (26)4.4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 (34)4.4.1采煤方法......................................................... . (34)4.4.2回采工艺......................................................... . (34)4.4.3工艺说明......................................................... .. (34)4.5大采高自动化综放工作面取得的成篇二: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现状及发展摘要:众所周知,巷道掘进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

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工作制度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

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开采初步设计

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开采初步设计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所属系(部):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评阅书题目: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开采初步设计系专业姓名设计时间:评阅意见: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职务:20年月日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系专业姓名答辩内容记录员:(签名)成绩评定专业答辩组组长:(签名)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我所做的是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霍尔辛赫煤矿基本的概况、设计采区的基本情况、采区的巷道布置、采区的采煤方法工艺及劳动组织、采区通风与安全、安全技术措施。

目录概述 (2)第一章矿井概况 (2)§1—1矿井基本概况 (2)§1—2、开拓方式 (7)§1—3井底车场及硐室 (11)第二章采区基本开采条件 (13)§2—1采区基本条件 (13)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 (15)§3—1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15)§3—2采区生产系统 (17)§3—3采区开采顺序 (18)第四章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 (18)§4—1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 (18)§4—2工作面劳动组织 (26)§4—3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第五章采区通风与安全 (29)§5—1概况 (29)§5—2采区通风方式及系统 (34)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40)§6—1防瓦斯爆炸措施 (40)§6—2防煤尘爆炸措施。

(40)§6—3防矿井突水措施 (41)§6—4防矿井火灾措施 (42)§6—5其它 (42)参考文献: (43)感谢 (44)前言本次毕业设计,我所做的是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在毕业设计之前,我们设计组到霍尔辛赫煤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在此期间我们搜集了毕业设计所需的资料,同时在生产一线积累了实际生产的经验。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东曲矿150万吨矿井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东曲矿150万吨矿井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东曲矿150万吨矿井设计。

东曲矿区位于山西省古交市汾河南岸,由井田到太原公路42km,铁路距省城太原56km。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走向最大为5000 m,最小2650 m,平均大约4500 m。

倾斜长最大为3900 m,最小1850 km,平均大约3087 m。

井田面积13.89 km2。

主采煤层为4、8、9号煤,平均倾角4°,平均厚度分别为5.40m、2.52m、3.66m。

煤层赋存稳定,倾角平均2.56°为近水平煤层。

井田工业储量28266.25万吨,可采储量24386.513万吨。

矿井服务年限为67.74a。

矿井正常涌水量15.8 m3/h,最大涌水量75.8m3/h。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95~3.48m3/t,属低瓦斯矿井。

东曲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50万t/a,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矿井的采煤方法主要为倾斜长壁后退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开采。

矿井的开拓方式为双斜井两水平开拓方式,一水平布置在+695 m,二水平布置在+620 m。

主斜井用来提煤,副斜井用来提升设备和人员。

矿井采用一矿一面的高效作业方式,另外设一备用面。

工作面的长度为180m。

运输大巷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电机车牵引矿车。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

本设计共包括10章: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2 井田境界和储量;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 井田开拓;5 准备方式;6 采煤方法;7 井下运输;8 矿井提升;9 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新井设计;工业储量;斜井开拓;采煤方法;通风方式目录1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7)1.1矿区概况 (7)1.1.1交通位置 (7)1.1.2地理位置 (8)1.1.3地形地貌 (8)1.1.4水文情况 (8)1.1.5气候条件 (8)1.1.6地震资料 (8)1.2井田地质特征 (8)1.2.1煤田地层概述 (8)1.2.2含煤地层概述 (10)1.2.3地质构造 (11)1.3煤层特征 (14)1.3.1煤层赋存情况 (14)1.3.2煤质 (14)1.3.3顶底板条件 (16)1.3.4瓦斯、煤尘、煤的自燃 (17)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8)2.1井田境界 (18)2.1.1井田境界 (18)2.1.2井田特征 (19)2.2矿井工业储量 (19)2.2.1矿井工业储量 (19)2.2.2矿井可采储量 (20)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5)3.1矿井工作制度 (25)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6)3.2.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26)3.2.2井型校核 (26)3.2.3矿井的服务年限 (27)4 井田开拓 (28)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8)4.1.1井筒形式的选择 (28)4.1.2水平的选择 (30)4.1.3井筒位置的选择 (31)4.1.4大巷形式的选择 (34)4.1.5大巷方位的选择 (35)4.1.6开拓方案和综合经济比较 (35)4.1.7工业广场的位置、形状和面积的确定 (41)4.2矿井基本巷道 (41)4.2.1井筒 (41)4.2.2井底车场 (45)4.2.3主要开拓巷道 (46)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49)5.1煤层的地质特征 (49)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9)5.2.1确定带区的倾斜长度(推进长度) (49)5.2.2带区煤柱的确定 (49)5.2.3工作面的长度和数目的确定 (49)5.2.4带区内煤层的开采顺序 (50)5.2.5带区巷道布置 (50)5.2.6生产系统 (50)5.2.7确定带区各种巷道的尺寸、支护方式及通风方式 (51)5.2.8带区内部巷道的掘进方法 (51)5.2.9带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52)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54)5.3.1确定带区车场的形式 (54)5.3.2带区主要硐室布置 (54)6 采煤方法 (56)6.1采煤工艺方式 (56)6.1.1采煤方法的确定 (56)6.1.2回采工艺 (56)6.1.3工作面设备布置图见设计图纸 (67)6.1.4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 (67)6.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8)6.2回采巷道布置 (70)6.2.1带区巷道布置 (70)6.2.2保护煤柱尺寸的确定 (71)7 井下运输 (73)7.1概述 (73)7.1.1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73)7.1.2矿井运输系统 (73)7.2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73)7.2.1工作面及分带斜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73)7.2.2带区辅助运输设备的选择 (74)7.3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75)7.3.1轨道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75)7.3.2运输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77)8 矿井提升 (80)8.1概述 (80)8.2主副斜井提升 (80)8.2.1主斜井提升 (80)8.2.2副斜井提升 (80)9 矿井通风设计 (81)9.1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81)9.1.1矿井概况 (81)9.1.2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81)9.1.3矿井的通风方式方案的提出 (83)9.1.4通风方式方案的技术比较 (84)9.1.5通风方案的经济比较 (85)9.1.6矿井主扇工作方法的选择 (87)9.1.7带区内通风系统 (88)9.2全矿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89)9.2.1确定带区及矿井所需风量 (89)9.2.2确定带区、全矿的风量分配及矿井所需的总风量 (92)9.2.3风速验算 (92)9.3全矿井巷通风阻力 (93)9.3.1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最大阻力路线的确定 (93)9.3.2矿井摩擦阻力及通风阻力计算 (95)9.3.3矿井总风阻及总等积孔的计算 (97)9.4矿井通风设备的选型 (98)9.4.1确定风机设计工况点 (98)9.4.2矿井主扇选择 (99)9.4.3电动机的选择 (99)9.4.4对矿井通风设备要求: (100)9.4.5反风、风硐的基本要求 (101)9.5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101)9.5.1瓦斯管理措施 (101)9.5.2煤尘的防治 (101)9.5.3防火 (102)9.5.4防水 (102)9.5.5其他安全措施 (102)9.5.6避灾线路 (102)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03)11 结束语 (106)参考文献 (107)致谢 (109)1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况1.1.1 交通位置东曲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境内,市区北10 km 处。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搜集整理的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题目:金庄煤矿开采研究与分析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一)选题的目的:通过毕业设计要求达到下列目的:1. 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有关的煤矿方面法律法规;2. 通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并能系统的综合的应用和巩固所学理论;3. 结合在金庄煤矿实习的内容和收集到的现场资料,进行矿井研究与分析;4. 通过毕业论文大致掌握矿井开采的方法、步骤和内容;5. 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态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6. 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巩固并加强矿业工程CAD等软件的运用,全面提高个人的能力。

7. 提高自己采矿专业英语的水平。

提高自主查资料的能力,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

8. 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

(二)选题的意义:毕业论文能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通过参观和实习,对矿井各生产环节建立全面的系统概念,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实习能增强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为毕业设计收集有关资料。

另外,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课程的最关键部分,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培养我们整体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重要的意义,是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自我继续深化和提高阶段。

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做好毕业论文对全面提高我们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条件:金庄煤业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境内西南部,西北以与同煤铁峰煤矿相邻;正南与长春兴煤矿相邻;西北、正南均以煤层可采边界线为界。

矿井东北西南宽约15.813km,西北东南长约23.664km,矿井总面积345.9855km2。

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3°20′38″~123°25′55″,北纬:42°37′54″~42°41′42″。

徐州矿务局张双楼煤矿180万吨新井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徐州矿务局张双楼煤矿180万吨新井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摘要本设计包括三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徐州矿务局张双楼煤矿180万吨新井设计,共分十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和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张双楼矿区位于距离徐州市区北约77.5千米,矿区对外交通便利。

区内地势较为平坦,井田走向长度10.7千米,倾斜方向长2.7千米。

面积为29.4平方千米。

井田可采煤层自上而下为7#,9#。

厚度分别为2.47米,3.33米,7#与9#煤层相距30.5米。

煤层倾角平均为20度。

井田可采储量为16471.7万吨,新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65.4年。

张双楼煤矿矿井工作制度为“三八”制,两工作面保产。

开拓方式为立井两水平开拓,水平标高分别为-600,-950。

矿井主井采用箕斗提煤,副井采用罐笼作为辅助提升。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用集中布置,工作面长180米,采煤工艺为综采。

矿井运煤在大巷中采用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辅助运输采用1.5吨固定式矿车运输。

矿井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

专题部分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阐述了它的内涵和技术体系。

翻译部分列举了在改进矿山安全及采矿机械可靠性的几项工作。

即(1) 6千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2) 矿井沼气的检测及断电保护;(3) 井下静电危险的保护;(4) 采煤机电动机可靠性的研究;(5) 采掘机械可靠性的试验和改进。

AbstractThis design contains three parts: the general part, the special part and the translated part. The general part is a new design of ZhangShuanglou mine belongs to XuZhou mining bureau whos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1800 kt per year .It has ten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outline of mine and mine field geology, boundary and reserves, working system and productive capacity and service life, development method of the mine, the main roadways, coal mining method and layout or roadways in working area, transportation of underground, mine lifting, mine ventilation and safety, main technique—economic induces.The ZhangShuanglou mine filed lies in the north of XuZhou about 77.5 kilometers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is simply .It covers 29.4square kilometers. The boundary of the minefield run 10.7 kilometers on the strike and the pitch length is 2.7 kilometers. The two layers of seams are 7# and 9# coal. The thickness of 7# coal is 2.47 meters; 9# coal is 3.33 meter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se two seams is 30.5 meters. The average angle of the coal seams is 20 degrees. The accessible reserves of the minefield are 164.717Mt.The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is 1800 kt per year. The service life is 65.4 years.The working system is “3--8”. Two productive places meet the requirement.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about the mine is shaft development. The mine has two levels, the first level locates in the level of –600meters, the second in the level of –950meters.The main shaft uses skip hoisting and the auxiliary shaft adopts cage hoisting. The working face adopts long wall retreating to the strike; its length is 250 meters. 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king face is the full-mechanized mining. 3t rocker bottom car is used chiefly to transport coal, the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uses 1.5t solid car .The ventilation style is two-way transverse ventilation, and the main fan’s working style is exhausting ventilation.The special part explores and discuss the concept of green technique in coal mining.The transportation part tells some of our efforts on the important of miningsafety and the reliabilities of mining machineries.They are: (1) The selective earth leakage protection of 6 KV underground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insulated neutral ; (2) The detection of mine methane and power supply tripping device; (3) The protection against the hazard of underground static electric charge;(4) The research of reliability of the shearer motor; (5) The test and improvements of the reliabilities of mining machineries.目录一般部分 (6)第一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7)第一节矿井概述 (7)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8)第三节煤层特征 (13)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15)第一节井田境界 (15)第二节矿井工业储量 (16)第三节矿井可采储量 (17)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20)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第四章井田开拓 (22)第一节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2)第二节矿井基本巷道 (32)第五章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40)第一节煤层地质特征 (40)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1)第三节采区车场选型设计 (43)第六章采煤方法 (46)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 (46)第二节回采巷道布置 (55)第七章井下运输 (57)第一节概述 (57)第二节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58)第三节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63)第八章矿井提升 (65)第一节概述 (65)第二节主副井提升 (65)第九章矿井通风设计 (68)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68)第二节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72)第三节通风阻力 (77)第四节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88)第五节井下灾害预防 (94)第十章设计矿井基本的技术经济指标 (96)专题部分 (98)煤矿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 (99)翻译部分 (118)Some of our effor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mining safety and the reliabilities of mining machineries (119)在改进矿山安全及采矿机械可靠性的几项工作 (131)主要参考书目 (141)一般部分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矿区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概述张双楼矿井位于大屯矿区的西侧。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1)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1)

摘要:1、详细查明了井田地质构造,发育有5条断层,其中落差最大为20m在井田的西部边界处,其余4条断差在5—8m间,对井田内煤层开采影响不大.2、井田工程地质条件,2号煤层为中等,9+10号煤层为简单.2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9+10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2号煤层不易自燃,9+10号煤层自燃。

无地温、地压异常。

3、井田内可采煤层为2号、9+10号两层。

2号煤层厚0。

47~1。

20m,平均厚0。

95m。

为较稳定煤层,井田内大部可采;9+10号煤层厚4。

14~5.60m,平均厚4。

80m,为稳定煤层,井田内全区可采。

4、2号煤层为特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硫、中热值-高热值贫煤;9+10号煤层为特低灰—中灰、高硫分、中热值-特高热值无烟煤.5、井田内2、9+10号煤层采空区中有积水,且9+10号煤层部分块段为带压开采,突水系数为0。

061MPa/m,存在奥灰水突水危险,2、9+10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第一章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水地庄煤矿位于浮山县城东,与浮山县直线距离6.25Km处的水地庄村东侧、南北两侧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天坛镇管辖.重组后井田东西宽2740m,南北长4000m,面积8。

4763km2。

地理坐标为111°53'55"—111°55'44",北纬35°56'30"—111°58'40".交通位置图1—1-1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矿区内有村庄及矿井工业广场,洗煤厂等工业设施。

区内多为山区荒地和林地,以杂草丛生为主,南、北部山上生长有落叶松树,覆盖率40%左右。

三、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已与浮山供电支公司签订了高压供用电合同。

矿井供电电源采用双回路,一路10kv电源引自浮山110kv 变电站,距离3km,另一路10kv电源引自湾子里35kv变电站,距离7.5km.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所属位置据《山西地质志》井田所处区域构造位置为塔儿—九原山陷隆的中北部之东与郭道——安泽南北向褶带之间的浮山断裂带中。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取 ----------第26页
第五章 采煤工艺设计 --------------------第51页
第六章 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第67页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57页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位置
1.1.1
峰峰集团薛村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峰峰矿区大社镇。薛村矿地处鼓山东麓,区内有公路与主干道相通,向北22.5km到邯郸市与107国道和京沈公路接壤,并向北15km与309国道相连,向南10km到峰峰集团公司。有运煤专用铁路自本矿储煤厂经牛儿庄矿、羊渠河矿到新坡编组后,到马头站与新线接轨。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附矿井交通位置图1-1。
(1) 首先以各级储量边界为自然边界,然后在做进一步划分;
(2)分四个水平(即+50米、-50米、-200米、+200米)分别计算储量,也就是将这些标高的等高线做为块段边界;
2、参数的确定
(1)厚度(m),在采用媒厚成果时,对部分质量低劣钻孔及构造等原因造成的煤厚异常点未考虑.对9#煤层的开采厚度按复杂煤层夹矸取舍方法合并计算;其余煤层均按规程规定的夹矸取舍方法计算开采厚度.然后,采用块段内及周围附和质量要求钻孔的煤层开采厚度以及巷道见煤厚度算数平均值作为该块段储量计算厚度.
1.3.
经鉴定该矿井为底瓦斯矿井,其中相对瓦斯涌出量12m³/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m³/min。
经煤科院抚顺分院鉴定该矿井2号煤自燃发火为三类自燃发火煤层,发火期3~12个月。发火原因是采后密闭不及时或密闭质量不好漏风而造成自燃发火。采用筑密闭墙、井下直接注浆,或地表向火区钻孔注浆灭火。杜绝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煤尘薛村矿井田煤尘经多次鉴定,具有爆炸性。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论文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采矿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采矿工程是十分复杂的,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技术方面和安全方面,因为技术方面关系到采矿工程的生产质量,安全问题则关系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研究【摘要】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由于存在课程学习周期长、实习教学环节薄弱和学生专业课学习效果不佳等原因造成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将三维立体技术应用于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指导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三维立体技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1.引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必修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属于专业教学模块,其目的是在学生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后,通过毕业设计的方式,综合应用和深化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达到如下要求:①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研究和实际训练能够将理论认识深化、扩展知识领域、延伸专业技能;②学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数据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图册、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工程计算、图纸绘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正确的技术经济观点和工程全局意识;④接受现代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及其它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徐州矿务局张双楼煤矿180万吨新井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徐州矿务局张双楼煤矿180万吨新井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徐州矿务局张双楼煤矿180万吨新井设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包括三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徐州矿务局张双楼煤矿180万吨新井设计,共分十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和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张双楼矿区位于距离徐州市区北约77.5千米,矿区对外交通便利。

区内地势较为平坦,井田走向长度10.7千米,倾斜方向长2.7千米。

面积为29.4平方千米。

井田可采煤层自上而下为7#,9#。

厚度分别为2.47米,3.33米,7#与9#煤层相距30.5米。

煤层倾角平均为20度。

井田可采储量为16471.7万吨,新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65.4年。

张双楼煤矿矿井工作制度为“三八”制,两工作面保产。

开拓方式为立井两水平开拓,水平标高分别为-600,-950。

矿井主井采用箕斗提煤,副井采用罐笼作为辅助提升。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用集中布置,工作面长180米,采煤工艺为综采。

矿井运煤在大巷中采用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辅助运输采用1.5吨固定式矿车运输。

矿井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

专题部分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阐述了它的内涵和技术体系。

翻译部分列举了在改进矿山安全及采矿机械可靠性的几项工作。

即(1) 6千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2) 矿井沼气的检测及断电保护;(3) 井下静电危险的保护;(4) 采煤机电动机可靠性的研究;(5) 采掘机械可靠性的试验和改进。

AbstractThis design contains three parts: the general part, the special part and the translated part. The general part is a new design of ZhangShuanglou mine belongs to XuZhou mining bureau whos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1800 kt per year .It has ten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outline of mine and mine field geology, boundary and reserves, working system and productive capacity and service life, development method of the mine, the main roadways, coal mining method and layout or roadways in working area, transportation of underground, mine lifting, mine ventilation and safety, main technique—economic induces.The ZhangShuanglou mine filed lies in the north of XuZhou about 77.5 kilometers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is simply .It covers 29.4square kilometers. The boundary of the minefield run 10.7 kilometers on the strike and the pitch length is 2.7 kilometers. The two layers of seams are 7# and 9# coal. The thickness of 7# coal is 2.47 meters; 9# coal is 3.33 meter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se two seams is 30.5 meters. The average angle of the coal seams is 20 degrees. The accessible reserves of the minefield are 164.717Mt.The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is 1800 kt per year. The service life is 65.4 years.The working system is “3--8”.Two productive places meet the requirement.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about the mine is shaft development. The mine has two levels, the first level locates in the level of –600meters, the second in the level of –950meters.The main shaft uses skip hoisting and the auxiliary shaft adopts cage hoisting. The working face adopts long wall retreating to the strike; its length is 250 meters. 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king face is the full-mechanized mining. 3t rocker bottom car is used chiefly to transport coal, the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uses 1.5t solid car .The ventilation style is two-way transverse ventilation, and the main fan’s working style is exhausting ventilation.The special part explores and discuss the concept of green technique incoal mining.The transportation part tells some of our efforts on the important of mining safety and the reliabilities of mining machineries.They are: (1) The selective earth leakage protection of 6 KV underground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insulated neutral ; (2) The detection of mine methane and power supply tripping device; (3) The protection against the hazard of underground static electric charge; (4) The research of reliability of the shearer motor; (5) The test and improvements of the reliabilities of mining machineries.目录一般部分 (6)第一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7)第一节矿井概述 (7)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8)第三节煤层特征 (13)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15第一节井田境界 (15)第二节矿井工业储量 (16)第三节矿井可采储量 (17)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20)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第四章井田开拓…………………………………………………………22第一节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2)第二节矿井基本巷道……………………………………………3 2第五章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4)0 第一节煤层地质特征 (40)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1)第三节采区车场选型设计 (43)第六章采煤方法 (4)6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4 6第二节回采巷道布置 (55)第七章井下运输 (5)7 第一节概述 (57)第二节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58)第三节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63)第八章矿井提升 (65)第一节概述 (65)第二节主副井提升 (65)第九章矿井通风设计…………………………………………………68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68)第二节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72)第三节通风阻力 (77)第四节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88)第五节井下灾害预防 (94)第十章设计矿井基本的技术经济指标....................................96专题部分 (98)煤矿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 (99)翻译部分 (118)Some of our effor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mining safety and thereliabilities of miningmachineries (119)在改进矿山安全及采矿机械可靠性的几项工作 (131)主要参考书目 (141)一般部分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矿区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概述张双楼矿井位于大屯矿区的西侧。

煤矿智能开采实训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践报告

煤矿智能开采实训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践报告

煤矿智能开采实训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践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煤矿智能开采实训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践报告一、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全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全文

编号:()字号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罐子沟矿1.8 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姓名:李龙学号:21096232班级:安全工程2009-2班二〇一三年六月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李龙学号:21096232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安全工程设计题目:罐子沟矿1.8 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专题: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指导教师:李建明职称:副教授2013年6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年级安全工程2009-2班学生姓名李龙任务下达日期:2013年2月25 日毕业设计日期:2012年 3月11日至2012 年6月1日毕业设计题目:罐子沟矿1.80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本毕业设计由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外文翻译三部分组成。

一般部分:题目为罐子沟矿1.80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开拓、采煤方法及带区巷道布置、矿井通风、矿井安全技术措施设计5部分。

专题部分:专题题目是《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

对于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常常因为瓦斯超限而导致采煤机停止割煤,从而导致矿井的产煤量达不到设计产量。

为了提高工作面采煤机连续割煤时间,保证工作面高产高效,所采用与工作面并联的风路中的调节风窗的远距离调节,保证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限,从而来实现工作面不因瓦斯超限而停止割煤的局面。

设计要求:独立完成上述设计内容,方案论证、计算、分析要正确,专题要有自己的见解,结论要合理。

说明书条理要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专业技术应用要求,图纸完备、正确。

翻译部分:题目为Fire safety issues in production.翻译要求:译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语句通顺、完整,语义准确。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答辩情况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正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年月日摘要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设计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1.《矿井工程》(第三版),赵晓宏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

2. 《煤矿地质学》(第三版),邓勇、李洪波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年。

3. 《煤炭开采技术》(第四版),宫志伟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年。

4. 《煤炭资源与开采》(第二版),田本富、王晓红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年。

5.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版),方宏志、李根、贺金明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20年。

6. 《煤矿机电设备》(第三版),王岳东、赵志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7. 《煤炭经济学》(第二版),周宏、卢瑞祥、李立元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7年。

8. 《煤矿压力与瓦斯防治》(第二版),赵庆华、田世平、许宏伟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年。

9. 《煤炭资源勘查技术》(第二版),李鸣、周瑛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年。

10. 《煤炭运销与市场》(第二版),刘柳、高荣祥、姚金坤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年。

- 1 -。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总则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于实践的极好尝试,也是学生在学校四年学习期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后一个环节。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在矿山实际工作中更快进入“角色”,在毕业设计时应使这一“教学设计”环节尽可能地贴近“真设计”。

为此,学生在设计时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矿井设计必须贯彻国民经济建设有关方针政策,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各项具体政策,应有全局观点。

二、矿井设计应在立足国情的前提下,满足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将矿井为发展留有余地的原则。

在目前,还应特别注意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三、在设计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尽量运用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应拓宽思路,在不违反国家方针政策和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大胆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计方法;四、设计应按有关部门指定的技术范围、规程、标准系列等进行。

设备选型上要注意以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并在国内成批量供应的型号为依据,新技术新工艺应以国内试验成功并经过鉴定批准的方能采用。

第一章矿区开发条件§1 本章内容编写本章内容时,应有针对性的围绕设计题来进行,目的是使阅读者也认为该矿区的确具有开采价值。

本章的内容是后述各章的设计基础,基本内容如下:一、矿区概述(一)简述矿区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经纬度可省去)、交通情况,地形地貌等主要地理特征;(二)简述矿区气候条件:气温(最高、最低、平均)、降水量(雨和雪的最大、最小、年降水量)、风情、冻结期等;(三)略述水文情况:矿区主要河流、湖泊的位置、流量、历年的最高洪水位、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水源及供应情况;(四)简述矿区内地方小矿及小窑的分布及开采情况;(五)简述矿区及附近的工农业和其他企业情况,建材和电力供应条件;(六)插图:矿区交通位置图。

尽量用实习矿井收集到的交通位置图,幅面为一页说明书尺寸,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只须说明矿区位置与其他交通枢纽或主要城市的关系(铁路、公路及公里数)。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提纲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提纲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提纲一、矿井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1、矿区及矿井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及其与附近大城市、铁路车站的距离,矿区或矿井附近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情况。

2、井田内的山脉、丘陵、盆地、主要河流、湖泊或水库、桥梁、管道、高压输电线路等的分布情况;主要河流的流量、流速及历年来最高洪水位;地面标高及标高差。

3、矿区的气候、温度、雨量、雨季与旱季、风向和风速;结冰期、冻土深度、山洪、雪崩、滑坡及地震情况。

4、煤田开发简史,矿区内各生产、基建矿井、小窑分布情况及其开采范围。

矿区附近的主要工业企业、农业情况、劳动力来源,电源与水源以及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

5、井田内煤系地层由老至新的沉积顺序,各地层的地质年代、厚度、岩性以及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煤层层位对比及主要标志层、表土层的厚度。

6、矿井的主要地质构造,各断层、褶曲的性质、产状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7、煤系地层内所含煤地层与可采煤层的数目、厚度,煤层的走向、倾向、倾角、层间距、稳定性,煤层的结构,煤层的露头深度与风化带深度,薄煤带的分布与火成岩侵入情况,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实体和松散容重及其碎胀系数。

8、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含水层,矿井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

9、煤质特征,煤层的牌号及用途,煤层的实体及散体容重,煤层的硬度、自燃性、沼气涌出量,煤尘爆炸危险性及爆炸指数。

10、井田勘探程度,深部地质情况的掌握程度和勘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级储量比例,对补充勘探或生产勘探的要求。

11、需要(索取或复制)的主要图纸、资料:(1)交通位置图;(2)地质地形图;(3)各可采煤层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4)综合地质柱状图;(5)主要勘探线剖面图;(6)地质勘探资料;(7)主要地质构造特征表;(8)可采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特征表;(9)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表。

二、井田范围、储量、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1、井田境界的划分及依据,毗邻矿井名称,井田的走向长度、倾斜宽度及其面积。

采矿毕业设计_50160讲解

采矿毕业设计_50160讲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设计(论文)题目煤矿水平采区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该采区为,开采煤层。

采区走向长 m,倾斜长 m,煤层走向为,煤层平均厚度为 m,与邻进层间距 m,倾角,煤的密度为 t/m3。

瓦斯绝对涌出量 m3/h,煤层自然发火期个月,煤尘爆炸性,煤质。

煤层顶板:伪顶为 m的岩,直接顶为 m的岩,基本顶为 m 的岩。

四、达到的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内容如下:目录、矿井概况、设计采区地质概况、设计采区储量及生产能力、采区方案设计、采煤工艺、采区生产系统(指确定的方案)、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设计小结、参考文献。

(后面附有参考章节结构)2、图纸(1)矿井开拓工程平面图或者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1:5000到1:2000);(2)采区各巷道断面图(1:50);(3)采煤方法图(1:100或1:200);(4)采区通风系统示意图;六、格式要求1、图纸一般选择0号图纸,也可根据井田面积大小做出调整。

2、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采用A4打印纸设置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0cm右边据:1.5cm行距:1.5倍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字,宋体,一级标题使用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三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宋体,加粗。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各章节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格式为:1…1.1…1.1.1…(最多不超过3层)也可选择章节结构(文字居中),如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页码: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位于每页页底中部。

参考章节结构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矿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交通条件,居民点分布情况。

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故区内煤矿分布及其他工业和农业生产情况,可供矿井建设和生产用的原料和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矿区的电力供应来源。

矿区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结冻期和冻土深度,年平均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量,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篇一: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题目:姓名: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钱程2012年 05 月 25日目录前言矿井概况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第二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三节井田再划分第二章井田开拓第一节井田开拓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斜井开拓第三节立井开拓第四节平硐开拓第五节井筒形式分析及选择第三章井底车场第一节井底车场组成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第四章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一节井筒数目和位置第二节开采水平的划分第三节大巷布置第五章采区车场形式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第一节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第二节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前言矿井概况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 煤炭资源丰富, 其煤炭储量占辽宁省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拥有国家八大煤矿之一的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是辽宁省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

铁煤集团矿区属超级瓦斯矿,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函119952593号文件, 铁法煤田煤层气储量为: 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77. 303 @108m3, 控制煤层气储量55. 863 @ 108m3。

调兵山市区约有十万人口, 目前, 市区居民和商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 除用电以外, 型煤、液化石油气仍占有较大比例, 仅少部分居民使用管道燃气。

周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以燃煤为主。

煤炭等传统燃料的使用对调兵山市区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燃煤烟气是该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注册,原铁煤集团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北部调兵山市境内。

铁法能源公司是以煤炭生产为主,集煤层气开发利用、建筑安装、机械制造加工、建材、电力等于一体,多元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

本部由铁法、康平、康北三个煤田组成,累计探明工业储量22.97亿吨,截至2008年末,剩余工业储量17.68亿吨。

2007年开始,铁法能源公司实施了走出去发展战略,挥师内蒙,进军山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内蒙古和山西先后通过合资合作方式争取到三块煤炭资源,累计控制煤炭资源地质储量超过了30亿吨,使集团控制的煤炭资源超过了50亿吨,为做强作久煤炭主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控股经营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辰公司一期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2008年产煤44万吨,二期600万吨扩建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之中。

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是全国重点煤炭企业之一。

矿区风天矸石粉飞扬污染大气 ,雨天矸石下泄冲压农田;矿区地表出现大面积沉陷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199年开始进行恢复性治理。

方案确定以沉陷坑复垦为主,矸石山综合利用为辅的总布局。

具体侧重防治技术,消化利用矸石为主线;侧重经济效益,抓开发利用为突破口 ;强调参与融资治理 ;各负其责落实到人。

到现在共治理沉陷坑 824hm2 ,修建鱼塘 21处 ,开垦水田70hm2,新建苗圃70hm2 ,复垦旱田 667hm2,恢复住宅区1处 ,河道治理2km ,修复道路 5km ,开发建设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hm2 ,综合利用消耗矸石 133万m3,减少土壤流失4300万t,年综合经济效益达 702万元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煤田具有很大的面积,有的煤田面积可达几百平方公里,储量达到几百亿吨。

对于这样大的煤田,如果由1座矿井来开采,显然,技术、经济上是不合适的。

因此,在开发煤田时,应当把划分为若干较小的部分,由若干矿井来开采。

划归1座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有时井田不很大,也不可划分井田。

井田的划分,是根据沿煤层的走向和倾斜(煤层埋藏深度)来圈定的。

井田范围的大小,由井田沿走向长度和沿倾斜方向的水平投影的宽度来决定。

沿煤层倾斜方向的划分,根据煤层倾角不同,有两种划分方法:水平划分和垂直划分第二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篇二: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xxxxx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系部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年日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题目二、基本条件(主要任务和要求)该采区位于矿一水平,开采煤层。

采区北__ 、东南巷、西为界。

采区走向长,倾斜长 m,煤层走向为,煤层平均厚度m,倾角,容重 t/m3。

采区瓦斯绝对涌出量 m3/min(掘)及m3/mi(采),正常涌水量m3/h,煤层自然发火期个月,煤尘爆炸性。

地面无需保护地物,邻近采空区对本采区开采无影响。

主采煤层顶板:伪顶为m的砂质页岩,直接顶为 m的岩,基本顶为m的砂岩。

三、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指导老师签字(盖章)系主任签字(盖章)毕业设计评阅人评专业班级学生姓名题目评语评阅人签字(盖章)职称工作单位月毕业设计答辩许可证经审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班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设计,符合学校高职毕业生设计的相关规定,达到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根据学校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盖章)年月日经审核,准予参加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任(组长)签字(盖章)年月日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决议专业班年月日进行了答辩。

题目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委员委员委员委员答辩前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提交了如下资料: 1.设计说明书共 2.图纸共 3.评阅人(指导老师)评语共【篇三: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浅析当今煤炭开采技术及绿色开采技术2011级采矿专业指导教师摘要: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

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

我国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

本论文就对煤矿开采技术作了分析并对其带来的环境影响阐述了针对性的技术。

关键词: 煤矿采煤工艺控制技术机械化开采绿色开采充填开采 key words:coal mine coal mining processthe control technologymechanized mining green mining filling mining1 中国的采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煤炭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及技术高密集型。

在矿井开采方面实现日产万吨的超大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核心的生产工艺。

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相结合,为采煤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中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煤炭企业经营也趋向多元化。

电力需求的增长,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促使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联合企业的发展。

外包采掘生产开始应用于煤炭企业。

采掘行业的安全将不断提高,安全性更加受到重视。

环境治理及综合利用成为煤炭企业经营的重要方面。

采掘工人将变得自由化、市场化人力配备管理。

1.1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然资源开采国之一1.1.1 是世界上多数矿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在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统计的矿产品种类当中,绝大多数品种我国都有储量并进行生产;在国际贸易中交易量最大的一次能源和金属类矿产品当中,所有大宗产品的产量我国都名列世界前茅,还有许多种矿产品的产量我国位居世界第一。

1.1.2 我国矿产品的高产量是由过度开采维持的必须指出的是,在我国矿产品量在世界位居前茅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相对于庞大的人口规模,我国的矿产资源本来就十分贫乏。

即使不考虑这一因素,就各种矿产的绝对储量来说,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储量也不算很富集。

但我国许多种矿产品生产长时期维持高产,这不能不说是对自然资源的不计后果的开发。

1.1.3 过度开采使我国的多数矿产资源将在近期枯竭不顾储量多少、毫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使我国的大多数矿产资源面临将在近期枯竭的局面。

根据联合国《矿产业统计年鉴》、《能源统计年鉴》,世界金属协会《金属统计》的数据综合整理而成的我国矿产资源可开采年限的统计,金属矿可开采储量的数值为金属净含量,可开采年数由开采储量除以1999年或1997年的当年产量求得。

12种矿产品当中,只有3种的开采可以继续维持100年以上,其他矿产品,包括在我国矿产资源当中储量最大的煤炭在内,可开采年限仅有50年左右。

可以说,我国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总体性的。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我国储量相对于人口的庞大需求规模又严重不足,对这样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了眼前利益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后果是严重的,不良影响是深远的。

与我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从资源开发战略出发,对本国各种自然资源采取了有计划地节制开发、重在保护的政策。

1.2 采煤技术国内外现状煤炭企业集团化发展,集团下属企业多、分布地域广,企业结构复杂,存在多级、多专业的管理部门。

煤炭产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容易损耗;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需资金密集度大、所用物资种类繁多;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较多,导致生产计划的不准确和材料消耗的随机性比较大,所以对产品的监控以及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

受作业环境的影响,煤炭企业生产技术具有特殊专业要求,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

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系统形式多样,各系统协调运做、管理难度大。

井下作业环境的独特复杂性,使行业生产技术具有特殊专业要求,涉及面广、种类多、管理难度大,安全生产是煤矿管理工作的重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复杂、形式多样,监控数据量大。

采煤方法种类很多,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使用的采煤方法,总的划分为:壁式盒柱式两大类。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采煤方法,无论从采煤系统还是回采工艺多有很大的区别。

1.2.1 柱式采煤法的特点柱式采煤法的特点是煤壁短呈方柱形,同时开采的工作面数较多,采出的煤炭垂直于工作面方向运出。

壁式采煤法的特点是煤比较长、工作面的两端巷道分别做为进缝合回风、运煤和运料用,采出的煤炭平行于煤壁方向运出工作面,我国多采用壁式采煤法开采煤层。

1.2.2 壁式采煤法的主要特征壁式采煤法一般以长工作面采煤为其主要特征,产量约占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95℅以上。

随着煤层厚度及倾角的不同,开采技术和采煤方法会有所区别。

对于薄及中厚煤层,一般都是按煤层全厚一次采出,即正层开采。

对于厚煤层,可把它分为若干中等厚度进行开采,即分层开采,也可以采用放顶煤整层开采。

无论整层开采或分层开采,依据不同倾角,按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又可分为走向长壁开采和倾斜长壁开采两种类型。

1.2.2.1 壁式体系采煤法优点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和维护费用低、投产快。

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低。

3、减少了工作面长度的变化给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对综合机械化采煤非常有利。

4、通风线路短,风流方向转折变化少,同时使巷道交叉点和风桥等通风构筑物也相应减少。

1.2.2.2 壁式体系采煤法缺点长距离的倾斜巷道,使掘进及辅助运输、行人比较困难:有时在污风下行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