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若发现孩子有这四个问题,该打就得打,长大了很难改正!

合集下载

心理专家李玫瑾:睡前黄金一小时,聪明家长一定要把握住

心理专家李玫瑾:睡前黄金一小时,聪明家长一定要把握住

心理专家李玫瑾:睡前黄金一小时,聪明家长一定要把握住。

首先,家长们在孩子入睡前的“黄金一小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和表达爱。花几分钟听听孩子的心声,看看他们今天有没有哪些困惑需要大人帮忙。有问题就帮孩子解决,然后别吝啬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告诉孩子你爱他,满足孩子被爱的需求。稍小一些的孩子,在入睡前,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个故事,或者陪孩子读读绘本,睡前阅读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好习惯,这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也很大。

和孩子一起做好当日总结和次日规划

入睡前的“黄金一小时”,家长们还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和孩子一起做好当日的总结,分析当天的得失收获。孩子还小,一天时间过去了,那这一天对孩子的成长而言他们有没有哪些收获呢?入睡前就需要家长引导着孩子去做个总结,这样养成了习惯,孩子长大了好的行为习惯也会让他们从中获益很多,而这个过程中,亲子关系无形中也就拉近了。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总结白天的收获,帮助孩子回忆白天收获的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对孩子记忆力的训练也会很有帮助,而这个过程也会让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入睡前的“黄金一小时”,家长还需要和孩子一起做的一件事是规划明天。大概做个梳理,哪些事是每天都要做的,哪些事又是特定的某天需要添加进去的。这样孩子在睡觉前已经对第二日的学习和生活有了一个大概的规划,次日早起的时候才不会一脸懵。

家长和孩子一起规划明天,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规划习惯的同时,也能让孩子的每天都在有准备有目标的指引下尽可能不虚度,而有目标也才能更有动力,这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

李玫瑾:大人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主持人语:生活中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有的说孩子从来不跟我说太多的话,有的说孩子最近总偷我的钱,有的说孩子刚初中就谈恋爱,说他两句就闹自杀,还有的说孩子每天就玩电脑什么都不干,更严重的还要离家出走……李玫瑾教授今天告诉我们,在孩子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根源其实来自对孩子早年教育的忽略和缺失。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再次提醒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恩情,不是生育,而是陪伴他成长。

嘉宾:李玫瑾,女,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现为犯罪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组长,二级警监。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实录:

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

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我们的父母也都爱孩子,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爸爸妈妈肯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社会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结于哪儿呢?归结于人的早年。

A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首先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我们讲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

李玫瑾关于孩子心理

李玫瑾关于孩子心理

李玫瑾关于孩子心理

李玫瑾是一位心理学家,她曾在许多场合就孩子心理问题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以下是她对于孩子心理的一些观点:

1. 孩子的行为是对内心需求的一种表达。家长需要去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合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孩子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3. 孩子的情感和行为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

4.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要一个安全、稳定和温馨的家庭环境。家长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积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温暖。

5. 孩子需要有适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有机会自主地探索、学习和成长。同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约束,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社交行为和价值观。

李玫瑾《心理抚养》语录摘抄

李玫瑾《心理抚养》语录摘抄

《心理抚养》李玫瑾

1.一个人在做人生的各种选择时,不能只顾眼前的感受,

要有明天的概念,要想一辈子的事情。

2.别怪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他现在的一切都拜你早年的养育所赐。

3.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4.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与其给孩子挣钱,不如亲子陪伴孩子,与其给孩子存钱,不如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事。

5.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珍惜相处过程是为了读懂孩子。

6.亲子关系是需要用时间培养的,细心照顾、耐心陪伴、慧心观察,这是读懂孩子的前提。

7.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有责任帮助孩子寻找他们的心理特长,鼓励他们从小就刻苦努力,通过教育训练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个人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值。

8.父母早年认认真真的养育,孩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不应对孩子的成长完全放手,在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未来的年纪时,父母应以智慧的方式,对孩子有所约束和要求,而不是任其无知无畏的错过人生某些关键的环节。

9.若是孩子在依恋期出现问题,重点由家庭来处理,

若是孩子在青春期出现敌对情绪,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坚韧,记住和善而坚定的原则,更要有船急不可猛掉头的意识,若与孩子发生冲突,父母切记只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要用要求命令强制等方式。

10.一些父母完全没有子女未成年与成年的界限意识,父母要明白孩子是你生的你养的,但他们是人而不是恶他们具有独立的意识,有自己的认识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需要父母要把孩子养育成人,而不是使之成为自己手中的一个物件,父母应该学会在子女成年后及时放手,放飞是让孩子过他们想要的生活,做他们自己。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但父母不能因此把孩子困在自己的人生意志范围内。

读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有感

读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有感

读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有感

近日,读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一书,收获良多。李教授关注人的早年,从“犯罪——人——心理——早年——家庭——养育——父母”这样的顺序倒推,看到了人的心理发展的逻辑,追溯到家庭养育的重要性,也帮助我破解了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难题。

今年,新接手了六年级的一个班。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和教育,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了较大转变,一切都慢慢走向正轨。可是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班里有个孩子动不动不文明的话就脱口而出。当他出教室门和迎面进教室的同学正好撞了个满怀,随口就是一句“我c!”;打开作业本,当他发现自己的题错了一道,一拍脑袋,一句“我c!”;跑步时,鞋带开了,你提醒他下队系鞋带,他低头一看,又来一句“我c!”……每每听到这难听刺耳的话语,我总是眉头一皱,温馨提醒:这话真不好听!孩子就马上捂住嘴,不好意思地笑了。可每次遇到事情,这样的话仍是不受控制地飞出口来。有一次,我催促他抓紧去上课间操,竟也受到了“礼遇”。

面对孩子这个问题,我气恼、困惑,但很快做了梳理:

一、将心比心,巧妙谈话

我平复心情,等上完课间操把他叫到走廊上。他这时已没有了抵触情绪,我轻声问:“刚,你刚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吗?”

“嗯,老师,我不该那样说你。”他一直低着头。

“你知道吗?对你刚才说的话,老师很生气。如果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说你,你是什么感受呢?”我继续问道。

“我也会很生气。”他怯怯地说。

“对呀,老师是大人,我及时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再和你计较。不计较不代表我不生气,别人对自己说了粗话、脏话,任何人都不会无动于衷吧?”

李玫瑾12岁以后教育孩子方法

李玫瑾12岁以后教育孩子方法

李玫瑾12岁以后教育孩子方法

李玫瑾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在孩子12岁以后的教育中采取了

一些方法,让孩子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年轻人。

1.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李玫瑾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兴趣爱好,并支持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深入探索。她认为,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动力,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

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李玫瑾认为,孩子在12岁以后应该逐渐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生

活的能力。她通过给孩子自主决策的机会和让他们自己承担责任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为更加独立和自信的人。

3. 鼓励孩子参与志愿服务

李玫瑾鼓励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并且体验到为他人付出的快乐和成就感。这也帮助孩子培养了解社会的能力和社交能力。

4.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李玫瑾认为,创造力是孩子发展的关键,因为它可以让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灵活和富有创意。她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大胆尝试新鲜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培养孩子的品格与价值观

李玫瑾认为,品格与价值观是影响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她注重在孩子的教育中灌输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她教育孩子要尊

重他人、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并且关心和帮助他人。

李玫瑾:若发现孩子有这四个行为时,该打就得打!长大了很难改正

李玫瑾:若发现孩子有这四个行为时,该打就得打!长大了很难改正

李玫瑾:若发现孩子有这四个行为时,该打就得打!长大了很

难改正

前几天,闺蜜打来电话控诉自家的熊孩子,聊天间她开玩笑称:自己可能是儿子上辈子的“杀父仇人”,不然为什么儿子总能「快、准、狠」地找到她的怒点,让她瞬间抓狂。

孩子一旦熊起来,他就能怼天怼地怼亲娘,就是天王老子也拿它没办法。当妈的,每天都能被气的火冒三丈,有无数个瞬间,都想踹飞孩子。

面对孩子犯“熊”,网红教授李玫瑾直言:“孩子该打还得打,不然长大后很难改正”。对此,李教授解释道:三四岁的孩子犯浑,最多在地上哭闹打滚;但十三、十四岁的孩子犯浑,他就很容易走极端,比如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

李玫瑾教授在分享育儿知识时,也曾多次讲道:人要多吃苦,承受力才会好;尤其是男孩子,切忌千依百顺,很多逆子都是这样惯出来的。

李教授直言:如果孩子日常有这些行为,该打就要打,不然以后很难改正。

01、孩子摔东西、打人时

进入叛逆期的孩子,遇到不如意时就爱摔东西或打人。此时父母

的正确教育就特别重要。虽然不提倡“打骂”孩子,但若孩子屡教不改、说教无用时,“打”或许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02、哭闹打滚,威胁父母时

很多孩子当自己的目的未达到时,就会通过哭闹来“威胁”父母。倘若父母一味的妥协,孩子就会“得寸进尺”。

很多孩子逛商场时,看到某个玩具,就要父母买;父母若拒绝,他们就会立马倒地、撒泼打滚,扬言[父母不买,他们就不起]。

此时父母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回家教育,让他知道[哭闹是没用的]。尝试几次威胁没用后,孩子自然而然也就不再“威胁”父母了。

03、当孩子说谎时

诚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是每个小孩都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倘若发现孩子在说谎时,父母就应当引起重视,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切勿让其说谎成性。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

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

李玫瑾:大人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主持人语:生活中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有的说孩子从来不跟我说太多的话,有的说孩子最近总偷我的钱,有的说孩子刚初中就谈恋爱,说他两句就闹自杀,还有的说孩子每天就玩电脑什么都不干,更严重的还要离家出走……李玫瑾教授今天告诉我们,在孩子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根源其实来自对孩子早年教育的忽略和缺失。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再次提醒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恩情,不是生育,而是陪伴他成长。

嘉宾:李玫瑾,女,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现为犯罪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组长,二级警监。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实录:

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

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我们的父母也都爱孩子,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爸爸妈妈肯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社会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结于哪儿呢?归结于人的早年。

A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首先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我们讲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

李玫瑾6-12岁教育方法?

李玫瑾6-12岁教育方法?

李玫瑾6-12岁教育方法?

孩子的成长轨迹一直是一条不断前进的弯曲道路,未来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都是由早期的发展决定的。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有台阶的,问题呈现之时,早已失去了最好的矫正机会。李玫瑾教授说过,十二岁之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把握孩子的成长特点,给予心理上的抚育,才会越管越轻松,孩子的路越走越平稳。

李玫瑾6-12岁教育方法?

1、树立性别意识

告诉我们的孩子,男女有别,让孩子建立初步的性别意识,在家里要做到性别的避讳。中国传统思想比较严重,对于性教育往往比较隐晦,如果不正确的引导,往往会建立错误的价值观。

2、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一个良好的兴趣爱好,兴趣不仅仅是让孩子多学一些东西,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自己去挑选一个喜欢的活动,运动也好、艺术也好,只要是他喜欢的,就让他坚持去学习,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孩子会学习的很快,自信心也会很快的建立。

3、教育孩子懂得与他人合作

虽说在幼儿园的时候也是一群孩子在一起,但是学前教育大多是以老师为主导,给孩子们去分配任务,而到了小学,更多的是孩子们自己去主导自己的行为,此时如果不教会孩子们如何去与他人交流合作,很容易让孩子被孤立,从而使得性格扭曲。

4、及时对孩子说“不”

真正的爱,是在满足孩子的同时,教他学会隐忍、克制;在给他世上独一份爱的同时,让他明白世界并非围着他转,而是自有其规律。是在建立起原则的情况下,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当孩子提出任性的要求时,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5、重视心理抚养

孩子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复制”父母行为观念的过程。孩子生活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里,飞速形成自己的习惯、性格和三观。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

李玫瑾告诫:若察觉孩子有这四种举动时,该揍就揍!长大很难改正

李玫瑾告诫:若察觉孩子有这四种举动时,该揍就揍!长大很难改正

李玫瑾告诫:若察觉孩子有这四种举动时,该揍就揍!长大很

难改正

李玫瑾教授作为中国有名的心理学教授,长期从事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其说的有些话虽然听着刺耳,但实际一针见血,直戳痛处。

李玫瑾教授在谈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

弊端时,曾讲道:其实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

成为“白眼狼”,一个不孝顺的人也很难在社

会上立足。正因为如此,母亲们要及早地从泥

潭中拔出来,早点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并要求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感情回报。

李玫瑾教授举过这样两个对比的例子,也很贴切:

“男孩三四岁跟你闹,这孩子闹吧,他能

怎么跟你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但是等他十

四岁了,这个孩子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跟你

闹?第一,他离家出走;第二,他跳楼自杀,

还有服毒自杀。”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叫丽丽,丽丽的孩子脾气非常差,一有不顺着他心意的事情就开始大吵大闹,丽丽总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以后自然就改正了,也没有忍心管束孩子的行为,一家人对这个孩子也是十分的溺爱。

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不仅没有和丽丽家人想的一样,反而孩子小时候的小错误成了恶性循环不断放大,在学校中顶撞老师,不遵守纪律。

家人这时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可是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所以谁的话都不听,一次还动手打了丽丽……

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时期,很多因素

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老一辈人经常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小。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合格的父母,这时要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在3-6岁这个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求知欲也特别强,有了自我意识。所以说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李玫瑾:大人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李玫瑾:大人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李玫瑾:大人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主持人语:生活中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有的说孩子从来不跟我说太多的话,有的说孩子最近总偷我的钱,有的说孩子刚初中就谈恋爱,说他两句就闹自杀,还有的说孩子每天就玩电脑什么都不干,更严重的还要离家出走……李玫瑾教授今天告诉我们,在孩子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根源其实来自对孩子早年教育的忽略和缺失。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再次提醒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恩情,不是生育,而是陪伴他成长。

嘉宾:李玫瑾,女,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现为犯罪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组长,二级警监。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实录:

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

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我们的父母也都爱孩子,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爸爸妈妈肯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社会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结于哪儿呢?归结于人的早年。

A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首先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我们讲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十句话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十句话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十句话

李玫瑾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备受关注。在她的教育理念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李玫瑾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十句话。

1. 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只有在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2. 学习是一种习惯。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

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

在未来的生活中自立自强。

4.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应该学会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

活中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5. 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父母应该尊重

孩子的个性,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

6. 培养孩子的情商。情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能力,父母应该帮助孩子

培养情商,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

7.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重要能力,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成功。

8.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保持好奇心,让他们对世界充满热情。

9.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障,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自信。

10. 培养孩子的爱心。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爱心,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总之,李玫瑾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十句话,涵盖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和品质,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成功和幸福。

李玫瑾直言:孩子若出现这4种举动,必须要打!6岁后就很难改了

李玫瑾直言:孩子若出现这4种举动,必须要打!6岁后就很难改了

李玫瑾直言:孩子若出现这4种举动,必须要打!6岁后就很

难改了

作者/小享

编辑/小享

李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让他非常烦恼的事,那就是最近5岁的儿子总是捣蛋,虽然孩子小的时候比较顽皮,也闯下了不少祸,但李先生一直秉持温柔教育,从来不打孩子。如今再想管孩子,也已经管不了了,孩子根本不听他的。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年轻,教育理念也跟从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已经丢弃了棍棒教育。如今在我们周围,打孩子的家长也非常少,但其实孩子太过顽劣,如果家长不及时纠正的话,那么6岁以后就很难改了。

为什么要在6岁之前?

性格是人后天所形成的,而6岁之前又是最关键的时期,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家长会有这样的苦恼。孩子小的时候虽然调皮,但没有犯太大的错,但上了小学或者初中之后,犯下大错时,家长再打再骂,已经没有了效果。

其实并不是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犯大错,而是在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只能犯这些'小'错误。在6岁之前,家长没有及时告诉孩子'不行',孩子就会觉得这些错误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他们对是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这样不仅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是非观的建立。

当然针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家长没必要件

件干涉,李玫瑾教授也直言:孩子若出现这4

种举动,家长必须要打!

哪4种举动?

第一:不守规矩

遵守每个地方的不同规矩是每个人社会人应该做的,而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场所,在家庭中其实也有规矩要遵守。家长一定要把握好,这是孩子未来走入学校,甚至是走入社会,遵守规矩最重要的基础。

在孩子三岁之前,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也是有规矩的,此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凡事都有边框,不能逾越,这样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出现不遵守法纪的事情。

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的25条经典名言

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的25条经典名言

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的25条经典名言”(2019-01-22 15:00:57)

(转)

1、犯罪预防要从未成年人做起,而对未成年人的工作则须从家长们做起。

2、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3、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

4、家庭教育的理念极为重要。

家庭教育的理念,可分为——六个方面: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滞后反应。——5

(1)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6

(2)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7

(3)人在幼年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和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时,父母就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去生活。——8

(4)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9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他的弱小和被动都决定他的一切是成人造成。——10

(1)若问“我”(孩子)是怎么来的?我们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11

(2)即使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孩子的选择,却都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12

(3)父母应该在孩子3-5岁时就应该找机会给孩子一次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对,我就不爱你!(该改为:我就会严厉批评你!)——13

李玫瑾:小孩出现这些行为,该打就得打,不然他会报复你一辈子

李玫瑾:小孩出现这些行为,该打就得打,不然他会报复你一辈子

李玫瑾:小孩出现这些行为,该打就得打,不然他会报复你一

辈子

棍棒式家教,是与蜜糖式家教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现在的家庭对小孩子都是进行蜜糖式家教,家长对孩子的骄纵,不舍得打不舍得骂,导致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的甚至丧失了基本的自主生存能力,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老祖宗的棍棒教育,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重视,“狼爸虎妈”的严苛教育模式受到追捧。如果家里的孩子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千万不要舍不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是要注意尺度哦)。

01

乱发脾气迁怒于人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前一秒兴高采烈,风平浪静,下一秒暴风骤雨,天崩地裂。只要家长不让孩子称心如意、随心所欲,小孩就会哭闹不停,乱发脾气,如果长期放任不管,就会使小孩目中无人,养成暴脾气的习惯,要及时纠正教育,这样一来小孩子以后的路就会顺的多。

△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晚上不肯睡觉

小孩的到来,固然给家庭带来了许多温馨以及美好,但家长同时也要增加压力,白天忙活了一天了,也想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睡觉,但是家里的熊孩子晚上不睡觉,成了家里的小夜猫子,家长要睡了,他还在那边玩耍胡闹,这让许多家长都很头疼。其实应该从小就建立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对小孩的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威胁父母

现在的生活中,经常能听到某某小孩威胁父母的事情,最常见的就是孩子五六岁买不到心爱的玩具就躺在地上哭闹,跟他讲道理也不听,除非闹到内心发慌,最后无奈妥协同意买下。如果你坚持不给他买,他回家以后可能就接着威胁你不吃饭,绝食。这样的做法父母很是心疼,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严加管教,养成不乱来胡闹的习惯。

李玫瑾育儿知识经典语录

李玫瑾育儿知识经典语录

李玫瑾育儿知识经典语录

李玫瑾是一位备受推崇的育儿专家,她在育儿方面掌握了很多经验和技巧,在日常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很多精妙的语言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李玫瑾育儿知识的经典语录。

1. “父母应该主动与孩子沟通,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沟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父母应该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在沟通时,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成长。

2. “孩子要是对某件事感兴趣,就应该多给他机会去尝试,让他去发现自己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很重要,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尝试,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就应该多给他机会去尝试,这样有助于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3.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积极的支持和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积极的支持和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他们的智慧和才华。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成就和努力给予赞赏和认可,这样有助于孩子在未来更加努力地成长和发展。

4.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和情感层面。”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和情感层面。父

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积极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在成长过

程中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

5.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兴趣,让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方向。”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兴趣,让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方向。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所喜

欢的事情,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玫瑾教授在谈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时,曾讲道: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有儿子的,千万不要百依百顺,很多逆子都是宠出来的。

李玫瑾教授举过这样两个对比的例子,也很贴切:

“男孩三四岁跟你闹,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跟你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但是等他十四岁了,这个孩子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跟你闹?第一,他离家出走;第二,他跳楼自杀,还有服毒自杀。”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叫丽丽,丽丽的孩子脾气非常差,一有不顺着他心意的事情就开始大吵大闹,丽丽总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以后自然就改正了,也没有忍心管束孩子的行为,一家人对这个孩子也是十分的溺爱。

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不仅没有和丽丽家人想的一样,反而孩子小时候的小错误成了恶性循环不断放大,在学校中顶撞老师,不遵守纪律。

家人这时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可是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所以谁的话都不听,一次还动手打了丽丽……

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时期,很多因素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老一辈人经常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小。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合格的父母,这时要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在3-6岁这个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求知欲也特别强,有了自我意识。所以说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如果家长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就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有这4个行为时别惯着,该打就要打,长大再改就难了。

那么是哪4个行为呢?

发脾气、摔东西

在孩子2岁过后,就会进入他们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了,他们会经常发脾气、摔东西。孩子摔东西,是对不满的一种表达,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因为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欠缺,习惯于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时,家长尽量不要用“打骂”的教育方式来处理,试着先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再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得不到目的就威胁

在叛逆期的孩子生气时摔东西的性格没有得到改正,发展到3岁后,会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父母拒绝了,通常会演变成威胁父母。

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家长可以满足,但不要一味的妥协,那样孩子就会“得寸进尺”,给孩子养成坏习惯。

其实父母最怕的就是“出门哭闹娃”,因为孩子摸准了想要什么就必须买,只要不买就开始哭闹,威胁。

像:“如果父母不给我买这个玩具,我就趴在地上不起来,直到爸爸妈妈给我买为止!”如果孩子用哭闹威胁家长时,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孩子越是无理的哭闹,就越是不

满足他。逐渐孩子知道了威胁是没用的,也就不再哭闹威胁了。

不尊重大人

有不少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而家里的老人和父母的教育自然会有偏差,老人更加容易溺爱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给孩子。

但是长时间下去,孩子就会养成骄纵的性格,稍微有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向大人动手,做出不尊重大人的行为。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把他这种性格扼杀在“摇篮”中。

没有规矩

比如宝宝爱用勺子敲碗,这就是很不规矩的行为。家长这时就可以告诉孩子用勺子敲碗不仅很吵,而且很影响其他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宝宝不可以这么做。

我们经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教会孩子最基本上的礼仪和规矩,要是你的孩子不懂规矩,不管是现在还是长大后进入到社会,都会被排斥的。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4个“毛病”千万别惯着,该打就得打,只有纠正“坏习惯”,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一些坏毛病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而孩子会长成什么样,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坏习惯都与父母的培养教育脱离不了关系,因此,尽早给孩子立规矩,以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时代的发展已经进入编程时代,这已经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学好编程就是在为孩子的未来打开一扇前途光明的人生和事业的大门。所以,从小学习编程的孩子,会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人工智能正在或将大大改变这个世界。这次疫情之下,送饭机器人、环卫消毒机器人、自动测温监控系统、无人医院、无人超市等多项技术被广泛使用。未来的世界是智能时代,编程

将成为未来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

让孩子从小学习编程,站在互联网科技的最前沿,赢在起跑线上,从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各项挑战!极客晨星少儿编程,带领孩子轻松入门,开启编程创作的奇妙之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