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放大电路基础-2-1
模电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模电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一、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 Amp)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运算放大器是一种主要用于进行信号放大、滤波、比较、积分等运算的集成电路。
它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大增益、高共模抑制比和宽带宽等特点。
2.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运算放大器通常由一个差分放大器和一个输出级组成。
差分放大器提供了高增益和高输入阻抗,而输出级则提供了低输出阻抗和大功率放大。
3. 运算放大器的理想特性:理想的运算放大器具有无穷大的输入阻抗、零的输入偏置电压、无穷大的增益、无限带宽和零的输出阻抗。
4. 运算放大器的实际特性:实际的运算放大器会受到限制,例如有限的共模抑制比、有限的带宽、输入偏置电压和温度漂移等。
5. 运算放大器的虚短片段模型:运算放大器可以用虚短片段模型来进行分析,其中将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地和反馈节点,其他端口则可以忽略。
6. 运算放大器的常见应用:运算放大器常用于反馈放大电路、比较器电路、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
7. 运算放大器的反馈模式:运算放大器的反馈模式主要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可以稳定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而正反馈则会增加放大器的增益和非线性失真。
二、电压比较器1. 电压比较器的基本概念:电压比较器是一种将两个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相应逻辑电平的集成电路。
它通常具有高增益、快速响应和高输出驱动能力等特点。
2. 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电压比较器通过将两个输入电压进行比较,当一个电压高于另一个电压时,输出为高电平;反之则为低电平。
3. 电压比较器的应用:电压比较器广泛应用于电压检测、开关控制、信号处理、电压测量和触发器等领域。
总结:模电第六章主要介绍了运算放大器和电压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我们设计和分析各种电路提供基础。
同时,对于提高我们的工程能力和电子技术水平也是非常有用的。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解答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 )解:(1)× (2)√ (3)× (4)√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 、B 、C 或D 。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解:(1)B (2)C (3)A (4)D三、判断图T6.3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或f s u A 。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 6.3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L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u ⋅++≈++=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2f 2 1R R A R F u -≈-=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2019华南理工模拟电子技术平时作业答案-
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业第1章半导体器件1将PN结加适当的正向电压,则空间电荷区将( b )。
(a)变宽(b)变窄(c)不变2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b )。
(a)电流放大作用(b)单向导电性(c)电压放大作用3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a )。
(a)正向电压大于PN结的死区电压(b)正向电压等于零(c)必须加反向电压4电路如图 1所示,设D1,D2均为理想元件,已知输入电压u i=150sintV如图2所示,试画出电压u O的波形。
D1D2++u i/V15040k 40ku Ou I+ +20V 100V t - - - -图1 图2u i/V150100600 tu i/V100600 t 答:5电路如图1所示,设输入信号uI1,uI2的波形如图2所示,若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说明t 时间内二极管D,D2的工作状态。
1,t2 1uI1/V D12uI1+ 0t1tD2t2R Lu I2 uO -2u I2/V- 2图10 t-2图2答:u O/V0t1t t2-2t1:D1导通,D2截止t2:D2导通,D1截止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1下列电路中能实现交流放大的是图( b )。
+ U CC+ U CC+ ++ + + ++u o+u i u i u o-- - -(a)(b)+ U CC+ U CC+ ++ ++ ++ +u ou i u ou i----(c) (d)2图示电路,已知晶体管60,UBE0.7V ,R C 2k,忽略U BE ,如要将集电极电流I C 调整到1.5mA ,R B 应取( a )。
(a)480k (b)120k(c)240k(d)360kRC 12VRB + C1C 2 + + + u iu o--3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 β=50,若将该管调换为 β=80的另外一个晶体管,则该 电路中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 将( a )。
第六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基础
IE
电子到达基区,少数与空穴复 合形成基极电流 Ibn ,复合掉的 空穴由 VBB 补充。 多数电子在基区继续扩散,到达 集电结的一侧。
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第六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基础
3.集电结加反向电压,漂移 运动形成集电极电流Ic
c
ICBO
IC
Rb
IB
b
集电结反偏,有利于收集基区 扩散过来的电子而形成集电极 电流 Icn。 其能量来自外接电源 VCC 。
理想二极管
利用估算法求解静态工作点,实质上利用了直流模型。
第六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基础
二、 晶体管的h参数等效模型(交流等效模型)
• 在交流通路中可将晶体管看成 为一个二端口网络,输入回路、 输出回路各为一个端口。
u u BE f (iB, CE ) u iC f (iB, CE )
小功率管
图 1.3.1
中功率 三极管的外形
三极管有两种类型:NPN 型和 PNP 型。
大功率
主要以 NPN 型为例进行讨论。
第六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基础
6.2.1 晶体管的结构及类型
常用的三极管的结构有硅平面管和锗合金管两种类型。
二氧化硅
e
b N
b
N 发射区 P 基区 N 集电区
e
P
P
c
c
(a)平面型(NPN)
uCE = 0V uCE 1V CE
iB
uBE - e UBB
uBE /V uBE /V 共射极放大电路
b +
c+
uCE
UCC
第六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基础
i
B
二、输出特性曲线
UBB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电路与电子学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路与电子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直流和交流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晶体管器件和运算放大电路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电路和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电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三)教学时数本课程理论部分总授课时数为72课时。
(四)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
(五)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直流电路(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电路模型﹑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功率的概念,正确理解KCL和KVL两个基本定律,掌握电阻﹑电流源﹑电压源﹑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
熟练掌握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和节点电位分析法。
深刻理解戴维南定律和XX定律,并能熟练应用到电路的分析计算中。
(二)教学内容电路模型﹑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功率的概念, KCL和KVL两个基本定律,电阻﹑电流源﹑电压源﹑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
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和节点电位分析法。
戴维南定律和XX定律。
重点与难点:节点电位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XX定律。
第一节电路与电路模型1、电路2、电路的组成第二节电流,电压,电位1、电流和电流的参数方向2、电压和电压的参数方向第三节电功率第四节电阻元件第五节电压源与电流源1、独立电压源2、独立电流源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第六节基尔霍夫定律1、常用术语2、基尔霍夫定律第七节简单的电阻电路1、分压电路2、分流电路第八节支路电流分析法1、支路电流法2、网孔法第九节节点电位分析法1、节点法第十节叠加原理1、叠加定理2、注意的几点3、举例第十一节等效电源定理1、戴维南定理2、戴维南定理的证明3、应用举例4、XX定理5、求R0方法第十二节含受控电源的电阻电路1、受控源2、含受控源电阻电路的分析(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技术基础是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应用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我院工科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模拟部分教学大纲学时:55 学分:4适用专业:电子类、自控类、计算机类专业(高职高专)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工技术基础》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半导体器件1、正确理解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作用,熟练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2、正确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1、正确理解放大的基本概念,放大电路的主要指标,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
2、掌握放大电路定性分析方法及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
3、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会计算静态工作点,能用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
4、正确理解放大器失真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概念及其频率特性。
5、了解级间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指标的估算,选频放大电路。
第三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正确理解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2、确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结构,工作原理。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器1、熟练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性能特点和基本单元电路。
2、正确理解差动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了解集成运放的应用及两种基本电路。
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1、练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会判断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和极性。
2、熟练掌握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1、练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线性电路和非线性应用电路的方法和应用知识。
2、练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减法和积分运算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的结构及分析方法。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U od = U od 1 U od 2 = A u1 U id A u 2 ( U id ) = 2 A u 1 U id
U od 结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结论: Ad = = A u1 半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半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2 U id
21
§6-3.差分放大电路
(2)共模输入方式
非线性区: 非线性区:
u o只有两种可能 : + U OM或 U OM
7
§6-2.集成运放中的电流源电路
( 一) 电 流 源 概 述
一、电流源电路的特点: 电流源电路的特点:
这是输出电流恒定的电路。它具有很高的输出电阻。 这是输出电流恒定的电路。它具有很高的输出电阻。 BJT、FET工作在放大状态时 工作在放大状态时, 1、BJT、FET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输出电流都是具有恒流特 性的受控电流源;由它们都可构成电流源电路。 性的受控电流源;由它们都可构成电流源电路。 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有: 2、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有: 镜象电流源、精密电流源、微电流源、 镜象电流源、精密电流源、微电流源、多路电流源等 电流源电路一般都加有电流负反馈。 3、电流源电路一般都加有电流负反馈。 电流源电路一般都利用PN结的温度特性, PN结的温度特性 4、电流源电路一般都利用PN结的温度特性,对电流源电路进 行温度补偿,以减小温度对电流的影响。 行温度补偿,以减小温度对电流的影响。
差模输入信号为Ui1 - Ui2=2 Uid 差模输入信号为U
差模输入方式
定义: 定义:Ad=Uod/2Uid
20
§6-3.差分放大电路
A u1 U od 1 = U i1
U od 2 U i2
A u2 =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反馈概念与
+ -
A
u
N
R1
+
R2
+
uo
+ up u
D
+
A
u
N
R1
- R2
-
uo +
uI
iF
iI + iN
R1 uN
- A R2 +
-
uo
-
+
(a) 净输入减小
uD=uP-uN
负反馈
(b) 净输入增大
uD=uP-uN
正反馈
(c) 净输入减小
iN=iI-iF 负反馈
判断Rf是否有反馈,若是,判断反馈
的极性(图6.4.1)。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作用:——稳定输出
uI
+
u
+A
uo
D-
RL
RL变化
uo
uN
uD=uI-uf
uo
6.2.1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要点
负反馈放大电路概述:
1.交流负反馈提高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稳定比例关系。 (抑制外界因素干扰)
2.反馈是对输出的取样。 3.负反馈本质是输入与反馈量相减,通过调整净输入 来调整输出。 负反馈的分类方法: 输出看:反馈量取自输出电压还是电流 输入看:电压叠加(串联)还是电流叠加(并联)
uI +
-
R1
u F
uD -+A1
+
-
- R2
uo1
R3
-+A2
+
uo
C R4
R4在两级中引入直流/交流负反馈 R3在后级引入交流/直流负反馈(局部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拟电⼦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电路中的反馈第六章放⼤电路中的反馈要得到⼀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要得到⼀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 iuf= I O/U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 uif=U O/I 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 iif=I O/I 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放⼤电路引⼊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输⼊电阻B.减⼩输出电阻C.提⾼放⼤倍数D.提⾼放⼤倍数的稳定性负反馈放⼤电路产⽣⾃激振荡的条件是[ ] =1 =-1C.|AF|=1D. AF=0放⼤电路引⼊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放⼤倍数D.稳定静态⼯作点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 AF=1 B. AF=-1C. |AF|=1D. AF=0在深度负反馈放⼤电路中,若开环放⼤倍数A增加⼀倍,则闭环增益A 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倍[ ]C. 减⼩⼀倍D. 不能确定在深度负反馈放⼤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倍,闭环增益A 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倍C. 减⼩⼀倍D. 不能确定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b.尽可能⼤,c.与输⼊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电路,为使反馈作⽤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电路,为使反馈作⽤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应使信号漂内阻。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第六章 放大电路的反应〖主要内容〗1、根本概念反应、正反应和负反应、电压反应和电流反应、并联反应和串联反应等根本概念;2、反应类型判断:有无反应?是直流反应、还是交流反应?是正反应、还是负反应?3、交流负反应的四种组态及判断方法;4、交流负反应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应后,对电路性能的影响;6、深度负反应的概念,在深度负反应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本章学时分配〗本章分为3讲,每讲2学时。
第十九讲 反应的根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应放大电路的方框图一、 主要内容1、反应的根本概念 1〕什么是反应反应: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局部或全部经反应网络送回输入端。
反应的示意图见以下图所示。
反应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
开环:放大电路无反应,信号的传输只能正向从输入端到输出端。
闭环:放大电路有反应,将输出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图示中i X 是输入信号,f X是反应信号,i X '称为净输入信号。
所以有 f i i X X X -='2) 负反应和正反应负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下降。
应用:负反应能稳定与反应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因而在控制系统中稳压、稳流。
正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增加。
应用:正反应提高了增益,常用于波形发生器。
3) 交流反应和直流反应直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直流成分;交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交流成分;交直流反应:反应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直流负反应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应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Ri、Ro有影响。
2、反应的判断1〕有无反应的判断〔1〕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应通路;〔2〕反应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那么不是反应。
2〕正、负反应极性的判断之一—瞬时极性法〔1〕在输入端,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可用“+〞、“-〞或“↑〞、“↓〞表示;〔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应量的瞬时极性;〔3〕最后观察引回到输入端反应信号的瞬时极性,假设使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应,否那么为负反应。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学时:116 学分:7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一门主干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其先修课程为《电工基础与技能》,后续课程为专业课程。
通过《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相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二极管及应用第一节晶体二极管的特性、结构与分类(1)二极管器件的结构及电路符号(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3)二极管的主要参数(4)特殊二极管第二节整流电路及应用(1)整流电路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2)半波整流电路及元件选用(3)桥式整流电路及元件选用第三节滤波电路(1)电容滤波电路及输出电压的估算(2)电感滤波电路(3)复式滤波电路第二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第一节晶体三极管及应用(1)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2)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3)晶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4)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5)晶体三极管的测试第二节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2)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3)放大器中电流、电压符号规定(4)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5)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特点第三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1)估算静态工作点(2)估算交流参数第四节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3)电路参数的估算第五节多级放大电路(1)多级放大器的组成(2)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3)多级放大器的简单分析第六节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1)场效应管的结构及符号(2)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曲线(3)场效应晶体管电压放大作用(4)场效应晶体管的使用注意事项第三章常用放大器第一节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及负反馈(1)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2)反馈的分类及判别方法(3)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其判别第二节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及分类(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2)功率放大器的分类第三节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CL电路)(1)电路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3)输出功率和效率(4)交越失真及其消除方法第四节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TL电路)(1)电路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3)输出功率和效率第五节集成运算放大器(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和特点(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第四章直流稳压电源第一节稳压二极管并联型稳压电路(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3)电路特点第二节三极管串联型稳压电路(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3)输出电压VO的调节第三节集成稳压器(1)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2)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3)直流稳压电路性能指标第四节开关型稳压电源(1)开关型稳压电源的组成(2)开关型稳压电源的原理图(3)开关型稳压电源稳压原理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一节数字电路基本知识(1)数字电路的应用(2)数字电路的优点(3)数字信号(4)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第二节数制与码制(1)数制(2)不同数制间的转换(3)码制第三节逻辑门电路(1)基本逻辑门电路(2)集成TTL门电路第四节集成逻辑门电路(1)普通TTL集成门电路(2)OC门(3)三态输出门(4)TTL门电路使用注意事项第五节基本逻辑运算(1)逻辑代数运算定律(2)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第六章组合逻辑电路第一节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结构(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4)组合逻辑部件的种类第二节编码器(1)二进制编码器(2)二一十进制编码器(3)优先编码器第三节数据选择器与分配器(1)数据选择器(2)数所分配器第四节译码器(1)通用译码器(2)二一十进制译码器(3)常用数码显示器第七章触发器第一节RS触发器(I)基本RS触发器(2)同步RS触发器第二节触发器的几种触发方式(1)同步触发(2)上升沿触发(3)下降沿触发(4)主从触发第三节JK触发器(1)JK触发器的构成(2)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3)集成JK触发器第四节D触发器(1)D触发器的结构与符号(2)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3)集成D触发器第五节T触发器(1)电路组成(2)逻辑功能第八章时序逻辑电路第一节寄存器(1)数码寄存器(2)移位寄存器第二节计数器(1)异步计数器(2)同步计数器第九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第一节555集成定时器(1)555集成定时器的组成(2)555集成定时器的基本功能第二节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1)555集成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2)555集成定时器组成单稳态触发器第十章A/D转换与D/A转换第一节A/D转换器(1)A/D转换器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2)A/D转换器主要技术指标(3)A/D转换器的常见类型(4)A/D转换器的典型应用第二节D/A转换器(1)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2)D/A转换器的指标(3)D/A转换的典型应用2.学时分配本课程在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要求更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晶体放大电路
IB =80uA
集电极电流通过集
IB =60uA
电结时所产生的功耗,
IB =40uA
PC= ICUCE < PCM
IB =20uA
IB=0
u
CE
(V)
(3)反向击穿电压
BJT有两个PN结,其反向击穿电压有以下几种:
① U(BR)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允许的最大 反向电压。其值一般1伏以下~几伏。 ② U(BR)CBO——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允许的最大 反向电压。其值一般为几十伏~上千伏。
当UB > UE , UB > UC时,晶体管处于饱和区。
当UB UE , UB < UC时,晶体管处于截止区。
C
晶体管
C
T1 T2 T3
T4
N
基极直流电位UB /V 0.7 1 -1 0
B
B
P
发射极直流电位UE /V 0 0.3 -1.7 0
N
集电极直流电位UC /V 5 0.7 0
15
E
工作状态
(2)V1=3V, V2=2.7V, V3=12V。 鍺管,1、2、3依次为B、E、C
符号规定
UA 大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直流量。 uA 小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全量。
ua 小写字母、小写下标,表示交流分量。
uA
全量
ua
交流分量
UA直流分量
t
6.3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
6.3.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能够控制能量的元件
放大的基本要求:不失真——放大的前提
判断电路能否放大的基本出发点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1.放大倍数——表示放大器的放大能力
第6章级联放大电路
级间耦合方式
理想条件下,变压器原副边的匝数比为:
N1 / N2 =U1 / U2; N2 / N1 =I1 / I2;
U1 =U2 N1 / N2
I1 = I2 N1 / N2
所以有
RL’ 变压器耦合阻抗变换的原理图
RL = U1 / I1 = (N1 / N2 ) 2 RL
= n2 RL
结论:可通过调整匝比 n 使原、副端阻抗匹配。
=3.1//14.4=2.55k
AUS
=
Ui Us
Uo1 Ui
Uo Uo1
Ri1 Rs + Ri1
AU
Ri1
2.55 8955 6436 1 2.55
22/28 方法二: 用开路电压法求电压增益
第一级的开路电压增益
AU1
= h fe Rc1 hie1
100 5.1 164.5 3.1
18/28
UE2 UB2 UEB2 7.26 0.7 7.96V
IEQ2 ICQ2 (EC UE2) / Re2 (12 7.96) / 3.9 4.04/ 3.9 1.04mA
Uc2 ICQ2Rc2 1.04 4.3 4.47 V
UCEQ2 UC2 UE2 4.47 7.96 3.45V
1/281.输入级:高性能的差动放大电
路。运放有两个输入端,一个 称为同相输入端,即输出与该
UU+
端输入信号相位相同,用符号
U+ 表示;另一个称为反相输 入端,即输出与该端输入信号
相位相反,用符号U-表示。
差放
中间Βιβλιοθήκη 输入级 放大级恒流源 偏置
运放组成
低阻 输出级
2.中间放大级:提供高的电压增益,以保证运放的运算精度 。多为差动电路和带有源负载的高增益放大器。
第6章_负反馈放大电路解读
因为 A=X0/Xdi ; X0 = AXdi Xi
Xdi 基本放大器
XO
A
Xf=BX0=ABXdi
-Xf
Xi = Xdi + Xf
反馈网络
= Xdi+ABXd i
B
=(1+AB) Xdi
所以
Af=Xo/Xi =AXdi / (1 +AB) Xdi =A/(1+AB)=A/F
三 、基本反馈方程式
索引
(四) 与输入连接方式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同一 个电极,则为并联反馈;
否则,为串联反馈。 例如,对CE组态放大器来说: Rb
RC UCC
•反馈信号Xf和Xi加到同一个电 极(基极),则为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Xf和Xi未加到同一个 电极,则为串联反馈
Xi
并
联
反 馈
Xf Re
串联反馈X0 Xf
Ec.
1. 找反馈网络:
Rf - Rc
If
+
Ui
Uo
存在反向传输渠道(Rf)。 2. 电压与电流反馈:
用前述的方法判断(电压反馈)。
3. 串联与并联反馈:
用前述的方法判断(并联反馈)。
4. 反馈极性:用瞬时极性法判断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图
Idi(=Ii-If)减小,故为负反馈.
结论:此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有反馈时增益的稳定性比无反馈时提高了(1+AB)倍。
二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通频带 : f= f H-fL f H •无反馈时,增益为80dB,频带宽度为f (如图)
•加负反馈后,增益降到60dB,频带宽度变为为ff (如图)
放大电路基础
耦合电容,隔断放大电路 与负载间的直流通路
图6-6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简化图
耦合电容C1和C2:一般为几微法至几十微法,利用其通交 隔直作用,既隔离了放大器与信号源、负载之间的直流干 扰,又保证了交流信号的畅通;需要注意的是C1和C2是电 解电容,有极性之分,正极接高电位。
第六章 放大电路基础
6.2.2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RC
Rb
T
+
输 出 回 路L
U CC 电源UBB和电阻RB:使管子
+
ui
U BB
输 入 回 路
R
uo
负载电阻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并提 供适当的基极电流IB; 电阻RC:将集电极的电流变化 变换成集电极的电压变化,以 实现电压放大作用。
图6-5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原理图
第六章 放大电路基础
耦合电容,隔断信号源与放 大电路间的直流通路
第六章 放大电路基础
图6-9 例1用图
解: 由于是硅管,所以 BEQ 0.7V U
I BQ U CC U BEQ Rb 12 0.7 mA 0.04mA 280
I CQ βIBQ (50 0.04)mA 2mA U CEQ U CC I CQ R c (12 2 3)V 6V
常用微变等效电路法进行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六章 放大电路基础
1、微变等效电路法的基本思路
IB
Δ IB
IC
Q
Δ UBE
Δ IC
Q
Δ IB
0
0
上图所示为晶体管的输入特 性曲线。在Q点附近的微小范围 内可以认为是线性的。当uBE有一 微小变化ΔUBE时,基极电流变化 ΔIB,两者的比值称为三极管的动 态输入电阻,即rbe。
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VEE(-10V)
静态分析: 设vi1=vi2=0时,vo=0 IREF=(VCC+VEE-0.7)/R8=1mA= IC8 = IC7 IC1= IC2= IC7/2=0.5mA VC2=VCC- IC2R2=3.3v VE4=VC2-2×0.7=1.9v IE4= VE4/R4=1mA≈IC4 IC3= IC4/β=0.01mA VC3= VC4=VCC-IE4R3=4.9v VE5= VC3-0.7=4.2v VB6=0.7v IE5= (VE5- VB6)/R5=1mA= IC9 IE6=VEE/R6=5mA
∴ ⊿VBE= VBE1-VBE2
IC1
=VT[ln(IR/IES1)-ln(IC2/IES2)]
=VT[ln(IR/IC2)]
∴IC2=(VT/Re2)ln (IR/IC2)
3 比例恒流源电路
IR R 2IB VCC RC IC2
VBE1+IE1RE1=VBE2+IE2RE2
VBE1- VBE2 =IE2RE2 -IE1RE1 VBE1= VTln(IE1/IES) VBE2= VTln(IE2/IES) VBE1-VBE2= VTln(IE1/IE2)
vi1 vi2
线性放 大电路
vo
差模信号:vid=vi1-vi2 共模信号:vic=(vi1+vi2)/2 例 vi1=5mv vi2 =3mv 则:vid= vi1-vi2 =2mv vic=(vi1+vi2)/2=4mv
实际差分放大器,输出不仅与差模信号有关,而 且也与共模信号有关。
差模电压增益:AVD=vod/vid 共模电压增益:AVC=voc/vic 理想差分放大器:AVD很大, AVC=0
大学电路原理教材
大学电路原理教材大学电路原理教材目录:第一章电路基础理论1.1 电路元件和符号1.2 电路基本定律1.3 串并联电路的等效性质1.4 电路的节点和支路1.5 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直流电路分析2.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2.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2.3 电流分压和电压分流定律2.4 等效电阻和电路定理2.5 构建基础直流电路...第三章交流电路分析3.1 交流电和信号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表示3.3 交流电路中的复数表示3.4 交流电路的幅频特性3.5 交流电路的相位关系...第四章二端网络分析4.1 二端网络的参数与特性4.2 二端网络的等效性质4.3 串联与并联网络的等效4.4 电压与电流传输特性4.5 单位传输功率与最大传输功率 ...第五章三端网络分析5.1 三端网络的参数与特性5.2 三端网络的等效性质5.3 三端网络的稳定性分析5.4 构建常见三端网络...第六章放大电路基础6.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6.2 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质6.3 放大电路的线性增益6.4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5 常见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第七章反馈电路分析7.1 反馈的基本概念7.2 正反馈与负反馈7.3 反馈电路的分析方法7.4 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分析7.5 常见反馈电路的应用与设计 ...第八章滤波电路设计8.1 滤波器的分类与基本特性 8.2 有源滤波电路的设计8.3 无源滤波电路的设计8.4 高频和低频放大器的设计 ...第九章非线性电路分析9.1 非线性元件的基本特性9.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9.3 非线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9.4 构建常见非线性电路...第十章数字电路基础10.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10.2 逻辑门与布尔代数10.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0.4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附录A 电路实验指导附录B 常见电路元件参数参考文献注:以上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可根据教材编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 放大差模信号
差模信号:数值相等,极性相反 的输入信号,即
uI1 uI2 uId / 2
iB1 iB2 iC1 iC2 uC1 uC2 uO 2uC1
+ u Id 2
-
+
-
u Id 2
△iE1=-△ iE2,Re中电流不变,即Re 对差模信号无反馈作用。
n U U U U o o1 o2 o A A u uj U U U U j 1 i i i2 in
2. 输入电阻
Ri Ri1
3. 输出电阻
Ro Ron
对电压放大电路的要求:Ri大, Ro小,Au的数值 大,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Ri
Ri 2 R5// [rbe2 (1 β2 ) R6 // RL ] 56 K
2016/12/24
1 ( R3 // Ri2 ) 50 (5 // 56 ) Au1 = 191 rbe1 1 .2
Au Au1 Au 2
(1 β ) Re Au ( Rb rbe ) (1 β ) Re
2016/12/24
R3 // R5 rbe2 Rb rbe Ro R6 // 118 Ro Re // 1 2 1
2016/12/24
三、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 讨论: 一个两级放大电路每一级(已考虑了它们的相互
影响)的幅频特性均如图所示。
20 lg A 20 lg A 40 lg A 20 lg A u u1 u2 u1
uOc 共 模 放 大 倍 数Ac ,参数理想对称时 Ac 0 uIc
2016/12/24
第六章 差分式放大电路
Rc
T2
+
故 ro可视为开路,于是有
vi1 = -vi2 = vid /2
计算同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vid
+
vi1
vi2 -
-
ie
rO
AVD
R c rbe
AVC 0
R id 2rbe
Ro 2 Rc
§ 6.2.2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
(3)共模抑制比 衡量差分式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v i1
+
-
v ic
V oc
2 rO
2 rO
v ic
+
vi2
-
I b
I b
I b
rbe
V ic
I b
rbe
V ic
2ro
RC
V oc 1
V oc 2 RC
2ro
§ 6.2.2 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
<B> 单端输出
v oc1 voc2 AVC1 v ic v ic Rc Rc rbe (1 )2ro 2 ro
I C1 I B I C 2 I REF I C1 2 I B I C2 I REF 2
I O I C 2 I REF
VCC VBE VEE VCC VEE R R
6.1.1 BJT电流源电路
1.镜像电流源(mirror current sources ) +VCC 1 iC2 动态输 ro R 出电阻 v CE2 I IREF B2 2IB
信号被放大。
温度变化和电源电压波动,都将使集电极电 流产生变化。且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其效果相当于在两个输入端加入了共模信号。 差分式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很强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β)RL 1 A = u ′ rbe +(1+ β )RL
结论: 结论: 1. rbe << (1 +
′ β ) RL ,
所以
Au ≈ 1,
但是,输出电流 增加了。 但是,输出电流Ie增加了。 2. 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 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 故称电压跟随器 电压跟随器。 故称电压跟随器。
2. 输入电阻
ɺ Ii
ɺ Ib
ɺ Ic ɺ βI b
ɺ ɺ ɺ I i = I b + I RB
RB ɺ Ui ɺ Ib = rbe + ( 1 + β )R' L ɺ I RB = ɺ Ui
ɺ Ui
ɺ I RB r be
RB RE
RL
ɺ Uo
ri =
ɺ Ui
′ ɺ = R B //{ rbe + ( 1 + β ) R L } Ii
ui
RE RL
uo
ui
RE
ui
RB
RE RL
uo
ɺ Ii ɺ Ib ɺ Ic
交流通道
ɺ Ui
rbe RB RE
β Iɺb
RL
ɺ Uo
微变等效电路
1. 电压放大倍数
ɺ Ii ɺ Ib ɺ Ic ɺ βI b
′ RL = RE // RL
ɺ ɺ ′ ( ɺ ′ U o = I e RL = 1 + β)I b RL
共集放大电路
+EC RB C1 RB C2 RL uo RE 直流通道 +EC
ui
RE
静态分析
+EC RB
EC − U BE IB = RB + (1 + β ) RE
折算
IB
RE
IE
I E = (1 + β )I B
UCE = EC − IE RE
直流通道
动态分析
+EC RB C1 C2 RL uo 交流通道 RB
ɺ ɺ ɺ ′ U i = I b rbe + I e R L ɺ ɺ ′ = I b rbe + (1 + β ) I b R L
rbe
ɺ Ui
RB RE RL
ɺ Uo
ɺ ′ (1+ β )Ib RL ′ 1 ( + β)RL A = u ɺ r + (1+ β )I R′ = r + (1+ β )R′ ɺ Ib be b L be L
输出电阻的计算
对于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相当于信号源, 对于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相当于信号源, 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南等效, 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南等效,戴维南等效电路的 内阻就是输出电阻。 内阻就是输出电阻。 计算输出电阻的方法: 计算输出电阻的方法: (1) 所有电源置零,然后计算电阻(对有受控 所有电源置零,然后计算电阻( 源的电路不适用)。 源的电路不适用)。 (2) 所有独立电源置零,保留受控源,加压求 所有独立电源置零,保留受控源, 流法。 流法。
ɺ Ib = 0
ɺ Ic = 0
ro = RC
可见,去掉 放大倍数减小、 可见,去掉CE后,放大倍数减小、输 出电阻不变,但输入电阻增大了。 出电阻不变,但输入电阻增大了。
问题:如果电路如下图所示,如何分析? 问题:如果电路如下图所示,如何分析?
+EC RB1 C1 T RL ui RB2 RE2 RE1 CE uo RC C2
ɺ U ′ 1+ β 1 rbe + Rs ro = =1/( + ) = RE // ɺ ′ rbe + Rs RE I 1+ β
rbe + R s′ 一般: 一般: R E >> 1+ β ′ rbe + R s 所以: ro ≈ 所以: 1+ β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 所谓带负载能力强,是指当负载变化时, 所谓带负载能力强,是指当负载变化时,放大倍 带负载能力强 数基本不变。 数基本不变。
例:已知射极输出器的参数如下:RB=570kΩ, 已知射极输出器的参数如下: Ω RE=5.6kΩ,RL=5.6kΩ,β=100,EC=12V Ω Ω , +EC RB C1 C2 RL 1. 求Au 、 ri和ro 。 2. 设:RS=1 kΩ, Ω 求:Aus 、 ri和ro 。 3 . RL=1kΩ时,求Au 。 Ω uo
ɺ Ui 输入电阻的定义: 输入电阻的定义:ri = ɺ Ii ɺ
是动态电阻。 是动态电阻。
Ii
ɺ Ib
ɺ Ic
ɺ Ui RB rbe
β Iɺb
RL RC
ɺ Uo
ɺ Ui ri = ɺ Ii = RB // rbe
≈ rbe
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 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 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 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
动态分析
+EC RB1 C1 RC C2
RB1 ui RB2
RL RC 交流通路 uo
ɺ Ii
ɺ Ib
R'B rbe
ɺ Ic ɺ βIb
RL RC
ɺ Uo
RL ui RB2 RE CE uo
ɺ Ui
R' L A = −β u rbe
微变等效电路
ri = R'B || rbe ≈ rbe
ro = RC
本电路稳压的 过程实际是由 于加了R 于加了 E形成 负反馈过程 了负反馈过程
T
IC IC
UE IB
UBE
2. 求静态工作点
I 2 >> I B
+EC
EC I1 ≈ I 2 ≈ RB1 + RB 2
RB 2 ≈ EC R B1 + R B 2
RB1
I1 IB
RC
VB = I 2 RB 2
T
U BE = VB − VE = VB − I E RE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将交流通道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 将交流通道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 uo ui RB RC RL ii ib ic
β ib
交流通路
RL uo RC
ui RB
rbe
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ɺ Ii
ɺ Ui
RB
ɺ Ib
rbe
ɺ Ic
β Iɺb
RL RC
ɺ ɺ U i = I b rbe ɺ ɺ ɺ U o = − βI b R' L Uo
′ βRL A =− u rbe + (1+ β )RE
′ ri = RB //{rbe + (1+ β)RE}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ɺ I
b
ɺ Ic
ɺ βIb
ɺ I
rbe
RS R'B RE
ɺ U
RC
ɺ (1+ β )Ib
ɺ ɺ Ib (RS // RB1 // RB2 + rbe ) + (1+ β )Ib RE = 0
2. 设:RS=1 kΩ, 求:Aus 、 ri和ro Ω
ɺ Ii ɺ Ib ɺ Ic
RB=570kΩ,RE=5.6kΩ, Ω Ω RL=5.6kΩ,β=100,EC=12V Ω , rbe=2.9 kΩ,RS=0 Ω
后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去掉 CE 后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ɺ ɺ Ii I
b
ɺ Ic ɺ βIb
RB1 ui
RB2 RE
RL uo RC
rbe
ɺ Ui
RL RC
R'B RE
ɺ Uo
ɺ ɺ ɺ ɺ ɺ ′ U i = I b rbe + (1 + β ) I b RE U o = − β I b R L
RB2
I2
RE
UB −UBE UB IC ≈ IE = ≈ RE RE
直流通路
UCE = EC − IC ⋅ RC − IE ⋅ RE
+EC RB1 I1 IB T RB2 I2 RE RC
UB IC ≈ RE
可以认为与温度无关。 可以认为与温度无关。
直流通路
似乎I 越大越好, 似乎 2越大越好, 但是R 太小, 但是 B1、RB2太小, 将增加损耗, 将增加损耗,降低输 入电阻。 入电阻。因此一般取 几十kΩ 几十 Ω。
ui
RE
RB C1
Ω Ω +EC RB=570kΩ,RE=5.6kΩ, RL=5.6kΩ,β=100,EC=12V Ω , C2 RL uo
EC − U BE IB = RB + (1 + β ) RE
I E = ( 1 + β )I B = 1.01mA
ui
RE
26(mV) rbe = 300 ( Ω ) + (1 + β ) I E (mA) = 300 + 101 × 26 1 .01 = 2 .9 k Ω
1. 求Au 、 ri和ro 。
ɺ Ii ɺ Ib ɺ Ic
RB=570kΩ,RE=5.6kΩ, Ω Ω RL=5.6kΩ,β=100,EC=12V Ω , rbe=2.9 kΩ,RS=0 Ω
rbe
ɺ Ui
β Iɺb
RB RE RL
ɺ Uo
′ ( + β)RL 1 A = u ′ rbe +(1+ β )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