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1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39分)
(一)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梦回繁华(节选)
毛宁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②,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辛大:名不详,疑为辛谔,作者同乡,隐居西山。②故人:指辛大。
4.诗中加点词“忽”“渐”二字运用精妙,请赏析。
5.诗人夏日赏景纳凉,感情丰富,诗中“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作者情绪变化的原因,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1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春寒料qiào()长途跋()涉 无xiá()一顾 摩肩接踵()
12.画面中段为什么详细描绘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13.说说文中第②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14.细读第②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为什么这样写?
(三)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最新菏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最新菏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菏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武陵春①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

(1)词人情感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2)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1)示例一:以不同角度和层次表现屈曲而浓重的情感:上片落花残香触发词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既写出哀愁由隐到显的变化,又表明哀愁的浓重及其原因;下片另辟蹊径,以泛舟溪上意念产生和对这一意念的否定,写出哀愁难以承载的沉重,情感曲折跌宕,愈转愈深。

示例二:借举止神情和心理表现出人物情感的抑扬曲折:倦于晨妆,蓄含了无尽的酸辛,睹物伤怀,想要倾诉话未出口却已泪水横流;内心欣喜于双溪春光,暗生泛舟溪上的想法,但担忧猛然袭来,沉重的悲愁又重新压上心头。

示例三:下片用动词蓄势,使情感表现得婉曲而深沉:连用“闻说”“也拟”“只恐”三个关联性的动词表现心理的变化。

本来还在流泪,但听说双溪春色尚好,瞬间心生暖意,打算“泛轻舟”,但是内心的愁绪如此沉重,轻舟焉能承载?蓄势之后猛然跌宕,将情感表现得婉转而深沉。

(2)示例一:上片侧重于对艺术形象外形的表现,下片侧重于对内心的传达,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

示例二:以“春天”节令为载体,使全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春日风吹雨打落花为尘,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自然触发了对悲惨际遇的回忆与内心的痛楚。

双溪美好春色使词人产生泛舟意念,却因愁绪沉重轻舟难以承载而作罢。

示例三:运思缜密独到。

将“愁”比喻成可以装载的事物,且以夸张极言愁苦之沉重,极富创意。

且其紧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思维缜密,浑然天成,构成完整意境。

示例四:化精神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感的形象。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初中三年的生活即将结束,你或许会欢呼雀跃,或许会依依不舍,但更多的可能心有遗憾……然而,()沉溺在伤感中,()满怀期待,继续前行。

怀抱希望,走过未来可能的艰难与挑战,终会遇见闪闪发光的自己。

心怀期待的人,也就拥有了解决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同学们,愿你们眼里有光芒、心中有期待,大步走向新的人生篇章!1.根据语境补充关联词。

()沉溺在伤感中,()满怀期待,继续前行。

2.补充诗句原文:。

3.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下来。

二、选择题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抽噎.(yē)淳.朴(chún)顾名思义贪脏枉法B.畸.(jī)形挫.(cuò)折纷至踏来吹毛求疵C.勾.(gòu)当校.(jiào)补相得益彰以身作则D.嗥.(háo)鸣皈.(guī)依强聒不舍通霄达旦5.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诗歌注重节奏。

如《你是人间四月天》基本上三句一小节,节奏急促沉重,表现轻盈优雅之美;《关雎》运用重章叠句,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

B.阅读戏剧要把握戏剧冲突。

《屈原》的戏剧冲突发生在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天下第一楼》的戏剧冲突围绕福聚德由盛而衰的原因展开。

C.议论文观点要明确。

《敬业与乐业》提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观点;《怀疑与学问》开篇引用程颐和张载的话,提出“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

D.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折射世态人情。

《蒲柳人家》中的一丈青折射出侠肝义胆、刚正不阿的传统美德;《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折射出金钱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八上·萧山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的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就像夕阳在暮霭中所作的盛大告别,炫目如斯,但不管是渐渐从暗红霞光后脱颖(yǐng)而出的冷蓝色天空,还是明显越来越占上风的萦(yíng)绕周身的凉意,都在揭示这场告别式海市胜楼的本质。

B . 走进新店村,沿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楠竹,湖边则是“翡翠”般的绿色生态走廊,公路边极具川北民居特色的小楼鳞次栉(jié)比,俨(yǎn)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 . 我曾俯瞰(kàn)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mò)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yùn),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D . 英国王妃青睐的,瘦西湖里也有!这里,满墙满架荡漾着花的涟漪(yī),简直美到没朋友。

你只要走近了,瞬(shùn)间就会产生从古典园林穿越到英国切尔西花展的错觉。

2. (2分)(2020·河北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古代一直都是贵右贱左,故常将贬官称为左迁,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C . 《天净沙》是曲牌名,不是题目;马致远是元代散曲家、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D . 古代把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称为“牺牲”。

二、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31分)3. (9分)光明中学九(1)班开展以“青春与奋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榜样昭示】请你从以下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作为你的“青春奋斗偶像”,并用一句话向同学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40分)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拮据. jù诓.骗 kuāng 恪.尽职守个gè一抔.黄土póuB.簇.新cù蓬蒿.gāo 吹毛求疵.cī断壁残垣.yuánC.荣膺.yīng 沉湎.miǎn 中流砥.柱 dǐ引颈受戮.lùD.荫.庇yìn 伫.立 chù鳞次栉.比zhì咬文嚼.字jiáo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3分)A. 憔悴馈赠心旷神怡毛骨悚然B. 簇新深邃肃然起敬相形见绌C. 恻隐襁褓恍然大悟墨守成规D. 沉缅膨胀人才倍出生死攸关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日夜兼程的奔忙让人容易疲惫,于是许多人亦步亦趋于时尚潮流,在仓促陌生的变化中,迷失怅惋。

也许,我们很难生活脉搏跳动的节拍,但不禁要问:如果随意丢弃内心中不变的宁静,无视脑海里长青的信仰,我们还能否在中行稳致远呢?A. 专注人云亦云左右风起云涌B. 沉醉随波逐流左右惊涛骇浪C. 专注随波逐流撼动风起云涌D. 沉醉人云亦云撼动惊涛骇浪4. 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古代的谦称有很多,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B. 中国古代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或“古风”),即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歌、行、吟、引”分别是古体诗的体裁;一类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格律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对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杨楼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杨楼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一、古诗文及名著阅读。

(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补写完整。

(4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十二章)(4)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夫》)3. 根据提示默写。

(4分)(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之情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中李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将士们忘身报国的壮志。

(二)名著阅读。

(2分)4.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其原名是《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百态。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遐想竣工查无音讯若无其事B.遮敝萧索黄金搭档不可思议C.恻隐案牍鬼鬼崇崇蹑手蹑脚D.潦草陶冶销声匿迹信手拈来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羽义释黄忠,张飞义释严颜,为刘备增添了两员虎将。

B.简·爱在第一次和罗切斯特结婚时,婚礼被圣·约翰打断。

C.陆鹤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文艺汇演令他收获了尊重。

D.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圣地亚哥,仍然没有向命运屈服。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B.《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选自《朝花夕拾》。

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

D.“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

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测量搏击百费待兴落英缤纷B.竣工磅礴察言观色萍水相逢C.讪笑训诫沁人心脾妇儒皆知D.元宵震感金榜题名融会贯通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不废江河万古流。

②__________,则无败事。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小陈和爸爸妈妈周末想游览美丽的山东,他做了以下攻略。

1.小陈有两个词暂用拼音代替,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

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A.奠基彰显sù kàn B.奠基彰显sù kǎnC.奠基章显sù kàn D.奠基章显sù kǎn2.上面文段中画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B.②C.③D.④3.第二段中的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要求山东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发和挖掘。

4.游览途中,小陈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其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景点结识了老李:老李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喜欢同他聊天。

B.在日照看到:日照市民看到各地游客都置之不理....,充分体现了日照市民的好客与热情。

C.在泰山感受到: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

D.在科技馆:山东省科技馆新馆正式开馆,市民们纷纷慕名而至....地到来。

5.游水浒好汉城,品《水浒传》。

(7分)(1)爸爸对小陈说:“《水浒传》108将中,我最喜欢林冲,你能给我讲一下他的故事吗?”(3分)(2)游客:走到武松雕像前说:“武松打虎,为民除害,不愧为打虎英雄呀。

”小陈:李逵为救母亲打死了老虎,也是打虎英雄呀。

武松和李逵都被称为打虎英雄,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故事情节阐述理由。

(4分)6.游览济南时,正逢清明节。

小陈选了下面的资料。

(5分)(1)清明祭扫是中华传统民俗,他拟出了上联,请写出下联。

(3分)上联:鲜花献英烈下联:__________(2)写出清明节的两个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日照的“初光”,不是一个时区和地域概念,而是一个永恒的生命概念。

初光之出,不只是时间的开始;所谓年月日时分秒,何处是中心?初夏的日照澄澈而安静,初光耀眼,日照的璀璨太多太多。

①我欣赏苏轼的“心安之处是吾乡。

”当年的苏轼,任职密州,打马日照九仙山,面向自我,从自我寻找心的归宿,进而证明自己的存在。

心的地址,就是生命的原点或“初光”。

日照与生命是有特殊的,日照的初光,就是生命之父,则是生命之母。

它们是生命的真正造物主。

剩下来的生命演译,一切都是在合理的逻辑范围之内。

②当你面对日照灿烂的历史,从周之莒地、秦之琅琊、汉之海曲,到唐宋密州、如今日照,穿过历史尘烟照射过来,是那么夺目耀眼。

它们与阳光有关的新石器龙山文化、尧王城遗址,与大海相关的东海峪、陵阳河遗址等。

在日照莒州博物馆,③当我一面靠近这里发掘出的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的原始陶文,触摸它________的汉文化母语的先光;一面惊艳于这里现在创下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之时,④一种“,转瞬之间”的感触格外深刻。

(1)文段中加点词语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浩瀚澄澈(chéng)B.演译逻辑(jī)C.琅琊尧王城(yáo)D.发掘璀璨(cuǐ)(2)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渊源既有……也有闪耀沧海横流B.羁绊既有……更有闪烁沧海横流C.渊源既有……也有闪耀沧海桑田D.羁绊既有……更有闪烁沧海桑田(3)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4)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日照的“初光”,不是一个时区和地域概念,而是一个永恒的生命概念。

2.(7分)你报名参加学校的读书分享论坛,准备分享初中语文必读名著的阅读方法,并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你们小组负责展馆布置。

小元在下面四块展板上分别写了主题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唱念做打,技艺精湛;生旦净丑,精彩纷呈。

脸谱奇妙,唱腔婉转,人物表演惟妙惟...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尽显世间百态。

B. 书有五体,摇曳多姿;墨分五色,摹绘风流。

舞文弄墨....,彰显书画艺术的高雅志趣,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C. 丝竹有韵,五音多情。

曲如流水,悦耳动听;声若天籁,余音绕梁....。

或蕴超然物外之趣,或表凛然傲骨之意,足以壮志抒怀。

D. 一砖一瓦,筑精益求精之品;一榫一卯,显独具匠心....之工。

飞檐斗拱,是凝固的音乐,是定格的舞蹈,寄托着浪漫的安身梦。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小鲁和小元被选为主持人,请你帮他们将开场词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小鲁:文脉千载耀寰宇,诗意万古润中华。

中国经典古诗文如五谷丰熟,滋养万方。

小元:“箫鼓追随春社近,①______(《游山西村》),箫鼓声声,寄托着百姓对丰收的期盼。

“②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一先一后,体现出仁人志士崇高的政治情怀。

小鲁:如遇坎坷,我们不妨高歌易安居士的“③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昂首前行,我们用“④______,______”来呈现积极进取的人生姿态。

小元:在诗文的陶冶下,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奋发向上!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3.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元展示了下面两幅图。

小元:《西游记》这本书中,孙悟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称谓,探讨他在不同阶段的称谓和具体表现,会让我们对“英雄”有更全面的理解。

你认为“美猴王”和“孙行者”哪个更具英雄气质?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4.为参加活动,小鲁读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朝花夕拾》后,梳理了毛泽东主席和鲁迅先生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小元查阅到一篇关于当代年轻人的新闻报道。

山东省菏泽市语文中考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

山东省菏泽市语文中考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

山东省菏泽市语文中考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论语》,请问这句话的作者是谁?答案:孔子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

孔子认为,通过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发现新的理解和认识。

2、(2)请根据下列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a.yíng xiù()b. fēi zhì()答案:a. 优秀 b. 飞逝解析:a. “优秀”的拼音是“yíng xiù”,b. “飞逝”的拼音是“fēi zhì”。

在写汉字时,要注意拼音的正确性和汉字的正确书写。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细(qiān)惬意(qiè)B. 倔强(jué)字帖(tiě)C. 脊梁(jǐ)酝酿(niàng)D. 庇护(pì)殷红(yīn)答案: C解析:在这个选择题中,我们需要找出所有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选项。

A项中的“纤”在“纤细”中读作“xiān”,而非“qiān”。

B项中的“帖”在“字帖”中应该读作“tiè”,而不是“tiě”。

D项中的“庇”在“庇护”中读作“bì”,而“殷”在“殷红”中应该读作“yān”。

只有C选项中的两个字,“脊梁”的“脊”和“酝酿”的“酿”的注音是正确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专心至志地研究这个问题,终于取得了突破。

B. 这篇论文写得言简意该,直指事物的本质。

C. 天空乌云密布,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D. 同学们热情洋溢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校运会。

答案: C 和 D解析: A项中的“专心至志”应该是“专心致志”,B项中的“言简意该”应为“言简意赅”。

C项和D项中的句子均未出现错别字。

5、(1)请写出《阿Q正传》中阿Q的典型性格特征。

答案:阿Q的典型性格特征包括:自大、自卑、欺软怕硬、爱面子、盲目自尊等。

菏泽市郓城县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扫描版 含答案)

菏泽市郓城县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扫描版 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4分)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4分)(1)塞上燕脂凝夜紫(2)闲来垂钓碧溪上(3)八百里分麾下炙(4)达则兼善天下(达则兼济天下)3、(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4---5题。

(4分)4、(2分)不畏严寒,生机勃勃,素雅芳香,坚贞高洁,安闲自在。

5、(2分)前两联描写了梅花的风姿,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钦佩之意;后两联情随景迁,描写了月移影瘦、风传残角的景象,抒发了羁旅思乡的孤寂与愁苦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14分)6、(各0.5分,共2分)(1)昏暗(2)以……为乐(3)交换,替换(4)姑且,暂且7、(2分)D8、(各2分,共4分)(1)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与民同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2)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9、设置悬念,构思的巧妙;前文以“太守”自称,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结尾故设一问,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情感。

(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2分)10、同:都有虽遭贬谪,却能随遇而安(安然自适)之乐;都有寄情山水之乐。

(2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异: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自得其乐(乐观豁达,以“适意”为乐)。

(2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乙)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今湖北黄冈)后,他的家就住在江边。

我年轻的时候,跟随着子瞻到各地游玩。

遇山就登山,遇水就划船,子瞻每次都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先下水。

有些地方不能到达,子瞻一天就闷闷不乐了。

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自由自在地在泉边岩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随意检着山中的落果,喝着溪水,看到他这样子的人都把他当做神仙。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022-2023学年第一次模拟测试初三语文试题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默写(4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1)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2)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3)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

(《梅岭三章》)(4)贫而无谄,______________。

(《论语·学而》)3.根据提示默写。

(4分)(1)世间的万事万物在诗人笔下都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怅惘。

(2)李白的诗中常常悬挂着一轮明月。

《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连续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各题。

(4分)新晴【宋代】刘放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请赏析“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两句诗的妙处。

(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4分)【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〇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 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对应答题区域作答,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6分)汉字风骨,情韵中华。

小南和小新所在的学校将举行书法比赛活动。

小新查阅资料后,做了下面的笔记与你分享。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国cuì”,是发挥汉字实用价值和艺术意趣最有效、最理想。

汉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载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能量,长期承担着人们用书面语言交流思想的使命。

她一路承载着文明的shǔ光从远古走来。

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和无穷组合,又造就了中国书法、篆刻的灿烂辉煌、流光溢彩。

中国文字灿若星河,中国书法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孜孜以求,他们洒一滴墨使山河一色,凿一个字让天地改观,把书法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犹如一只常开不败的鲜花怒放在世界艺术的百花园中。

1. 小新有两个字暂时用拼音代替,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

请你帮小新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A. 萃zài qí署B. 粹zǎi qí曙C. 悴zǎi qǐ暑D. 粹zài qí曙2. 小南和小新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组成语文活动的标题,对于“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根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A. B. C. D.3.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国cuì”,是发挥汉字实用价值和艺术意趣最有效、最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孜孜以求,他们洒一滴墨使山河一色,凿一个字让天地改观,把书法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有答案

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有答案

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有答案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古诗文阅读(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默写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十二章》)(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3)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4)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根据提示默写。

(4分)(1)《醉翁亭记》中从花和树两个角度描写春夏之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在《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夸张的手法写沙漠冰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4—5题。

(4分)如梦令龚自珍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①。

春住!春住!黦②了人家庭宇。

【注】①浓絮:柳絮。

②黦(yuè):色败坏,污迹。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词中画线句。

(2分)5.词中“春住!春住!”,从句子语气而言,是一个祈使句。

应读出什么情感?(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6--9题。

(14分)【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菏泽市二○一一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根据提示填空(4分)(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1)子曰:“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亲贤臣,远小人,此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此_____________。

(3)予独爱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3.根据提示默写。

(4分)(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诗人。

5、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2)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8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臣之妻私臣()(2)皆以美于徐公()(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时时而间进()8.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

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2分)9.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_____”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

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__________ ”的成效。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

(6分)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1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

(18分)土地韩少功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莱,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

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

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

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

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口兹口兹口兹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

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

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

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

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

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

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

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

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

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

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3.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4分)(1)(2)14.“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

”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4分)15.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16.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诉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优惠。

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这句话主要表达作者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

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鸦’”,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

D.“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

”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E.作者从自己的种菜的小题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22分)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马付才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

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

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

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

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

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

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

”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

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

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

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7、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分)18、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浯的理解,(6分)(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3分)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F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3分)19、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4分)20、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4分)21、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4分)三、写作(共50分)22、题目:这也是我的使命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文中避免出现姓名、学校以及同学、老师的名字。

参考答案: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根据提示填空(4分)(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依据课文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