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省产品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根据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标准化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以及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全省各行业通过对标准的有效利用,跻身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并取得竞争的主动权;有利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升全省优势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加快依托我省优势资源的产业链建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标准化工作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标准化主体意识还不强,技术标准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的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全省标准化工作的配套支持政策,标准化长远规划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现有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全省经济社会整体实力的高度,切实提高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和推进标准化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实做好。
二、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工作思路
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强力推进工业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标准,促进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紧密结合,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引领重点和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环境,提升云南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水平,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原则。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大力推动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市场导向、企业为主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切实发挥企业在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对先进技术标准的有效利用和技术标准创新,提高全省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在全省一、二、三产业全面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夯实发展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建立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的产品标准,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领域,更多地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支撑我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三)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建立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和机制;提升重点和优势产业实质性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构建一套面向市场、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培育一批以技术标准获得领先的竞争型企业;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队伍。经过持续努力,到“十二五”末,力争使重点产业技术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优势产业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12年,初步建成覆盖我省优势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工作继续保持西部领先优势;着力夯实工业标准化的工作基础,初步构建优势工业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工业标准化工作达到西部中上水平;在旅游、餐饮、物流、社区服务等领域全面推行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在烟草、冶金、化工等产业取得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新突破,主导或参与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完成900项以上地方标准制修订。
到2015年,初步建成覆盖全省重点、优势产业的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工作总体进入全国中等水平,工业标准化工作总体进入西部前列,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总体达到西部领先水平,并力争使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制药、旅游服务等优势产业的标准化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标准化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力争主导或参与6项以上国际标准制修订;主导或参与3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完成1500项以上地方标准制修订。
三、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一)健全农业地方标准体系
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为基础平台,以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为目标,尽快建立烟草、畜牧、蔬菜、茶叶、薯类、生物药、甘蔗、花卉、木本油料、橡胶、水果和木竹等重点产业为主体的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标准;配套完善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农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等级、检验检测和设施等农业标准。到2012年,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数量达到800项;到2015年,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数量达到1250项,初步建立起覆盖生物农业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结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向广大农户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试验示范区的建设。依托我省的优势资源,推广以生产档案记录、产地准出和包装上市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到2012年,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达到300个;到2015年,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达到500个;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结合生产条件,以无公害为基本要求,加快食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的制定、发布和推广工作。到2012年,全省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在目前2000个的基础上达到3000个;到2015年,全省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达到5000个。
(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积极推进国际生产标准的实施工作,推广“良好农业规范(GAP)”,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的认定认证工作。到2012年,全省认定认证“三品一标”产品达到2000个;到2015年,全省认定认证“三品一标”产品达到2500个。
四、强力推进工业标准化工作
(一)构建重点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
全省重点规划发展的烟草及其配套、能源、冶金、石化、装备制造、医药、光电子、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应围绕推进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要求,加快分类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其中,烟草及其配套和冶金行业,应力争在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中取得主导地位,并力争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装备制造业在电力装备、数控机床、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新型柴油机、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等方面,应力争成为同行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骨干力量;冶金、石化、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应重点研制精深加工的技术标准,建立覆盖产业链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医药行业,以生物制药为主,争取较多地主导制定国家药典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