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展及《大腕》影视赏析
《大腕》影评
《大腕》影评
2001年上映,荣获第2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演员(葛优)、最佳男配角(英达)三项大奖的影片《大腕》,是由冯小刚执导,葛优、关之琳、英达等主演的喜剧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电影制片厂摄影科下岗职工尤优接到个美差,拍一部宣传记录片记录好莱坞大腕导演泰勒在中国拍摄影片的工作过程,在这过程中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
本片以小人物为起点,在现实反思中收官,不愧为贺岁片中的经典之作。
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戏中戏”,但拍与被拍的转化依然增加了逻辑厚度,提供了更多黑色幽默的空间。
广告的植入“明目张胆”,与影片效果浑然一体。
片尾通过精神病人之口对文化与社会的浮华空虚进行辛辣讽刺,很多台词早已成为经典段子广为流传。
【经典台词】
“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
“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大腕》电影解说文案
《大腕》电影解说文案(没有钱没有女人才是悲剧)(悲剧悲剧我爱你小子)(我也爱您)老尤是摄影师他的工作是为国际导演泰勒拍摄日常照片捕捉他的一举一动为未来的纪录片拍摄保存素材一天老尤为泰勒拍摄对话时泰勒由于某种原因昏倒受电影末代皇帝的影响泰勒的一部关于末代皇帝的电影正在计划中但是拍了几天泰勒叫停了剧组自我要求高泰勒认为自己缺乏重要的东方思维拍摄的作品不够接地气作为西方人,泰勒和大众一样觉得薄仪的人生是悲剧但是摄影老尤有自己的看法(不他有很多漂亮的女人)(可以每天换一个)(而且不用花钱都是朝廷养着)(我只有一个女人还跟我离婚了)(我的一生才是悲剧的)直译啊别老省略我的话老尤的想法让泰勒觉得十分有趣他觉得老尤站在老百姓角度的思维方式正是他所缺少的泰勒拍电影没有了灵感拍摄也被耽误了下来剧组租用着全世界最贵的场地每天都耗损巨大剧组所有人都劝泰勒总的拍点东西出来给投资商看才行但是泰勒却不愿意妥协他不愿意拍一些垃圾电影来敷衍观众在老尤的支持下他决定带着老尤和助理露西去寺庙散心回去的路上三人聊着人生的生死轮回老尤告诉泰勒佛教认为人都是有轮回转世会有下辈子在中国70岁以上去世的人都称为喜丧泰勒摆挑子不拍电影后投资人只能换掉整个剧组露西和老尤也被接连开除听说这个消息的泰勒也悲从中来他似乎预感到自己将要去世一样着急的把老尤喊到房中让他帮自己录下生前最后想说的话泰勒希望自己死后老尤可以帮他举办喜丧神志恍惚的泰勒说完这番话后便不省人事了泰勒突然的昏迷使得大家都措手不及如果此时泰勒真的死了那么他和老尤说的那番话就成了遗言老尤也不含糊既来之则安之既然答应了泰勒要帮忙操办后世那就负责到底老尤在家翻看戴安娜和李小龙等名人的丧葬录像还找来了承办活动的好友老王请他策划泰勒的葬礼一开始接道电话的老王以为是要借钱还不太愿意直到他听说是为大导演泰勒举办葬礼脸上立马换上一副笑容爽快的答应下来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他们决定将泰勒的葬礼场地选在之前拍戏的太庙接着他们打算请来张艺谋导演一出歌剧来作为葬礼的开场不仅如此他们还打算请冯巩牛群将悼词编成相声取名细说泰勒除此之外还会邀请著名摇滚歌手减天朔演唱一曲朋友等音乐接近尾声时陈凯歌将携手巩俐缓步登台他们将代表中国电影界的金鸟奖向泰勒的遗体颁发终生成就奖露西听完他们二人的一连串设想原本的伤心经此一闹也是哭笑不得葬礼很快就如约举办老王在太庙搭起台子请人联系了俄罗斯卫星这场葬礼要办全球直播排场已然足够大了这样看来要花不少钱此时的老尤才想起葬礼的费用还没有落实问过露西之后才知道泰勒井没有留钱办葬礼知道真相的老尤破口大骂联系的各路人马都已经开始筹备了现在想要退都来不及了至此老尤和老王开始各奔东西拉赞助老王介绍二人认识做电影制片的张总张总爽快的答应出资五百万承包正常葬礼的全部费用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需要眼前的美女全程陪伴泰勒的遗体假装是他的女朋友从而帮助美女走红老尤虽然很缺钱但是他还有自己的底线这样没有原则的事情只会毁了泰勒的名声一旁的老王不这么想他觉得只有牺牲才能有人投钱人因此大打出手老尤经过老王的提醒他们决定召开招商发布会打算用泰勒的葬礼来打广告解决费用的问题此时在医院病床上躺着的泰勒看着电视中这场闹剧也是乐得合不拢嘴原来那天泰勒井没有死而是经过抢救已经逐渐好转露西想要终止这场闹剧但是泰勒却称赞老尤是个鬼才他还称赞这出闹剧是他看过的最好的喜剧他想看看老尤最后会把他的葬礼弄成什么样子发布会上泰勒遗像上的广告位瞬间被炒到100万此时的老尤和老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第一个广告位被可笑可乐买下各路广告商蜂拥而至老尤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底线他上台取消了超强纠错VCD制造商的广告位原因是他们盗版侵权一个用葬礼赚钱的人还要维护知识产权老尤面对记者的疑问直言自己用葬礼打广告出卖的是自己而盗版却是出卖别人赚钱这样的老尤泰勒更加欣赏泰勒的葬礼闹得满城风雨就连迎宾都在念广告词太庙的地上贴满了广告连泰勒遗体都是躺在一整套名贵的家具上泰勒的灵车从轮胎到车顶到处都是广告而最好的广告位就是泰勒的遗体身穿彪驴左脚运动鞋右脚高档皮鞋手带金表脖带金项链嘴里咬着一袋茶叶连眼镜都是特别定制的在遗体告别环节由北影厂影帝彪子出场声泪俱下的边念广告词边向遗体告别葬礼现场但凡人能看到的地方都被广告填满此时一个黑老大找到老尤他要求给自己的山寨乐哈哈矿泉水一个广告位不同意就砸坏现场老尤愁容满面现在的场地已经没有地方再放新的广告了迫不得已他打算把矿泉水放到哀乐环节让乐队按两倍速演奏由孩子们手举乐哈哈矿泉水唱出广告词到这里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露西终于是看不下去了她把泰勒已经清醒的事情告诉了老尤知道真相的老尤彻底傻了一切都就为了现在要怎么收场呢没过多久老尤住进了精神病院露西来找他时他还在忙着设计葬礼请束一直装疯卖傻的老尤在电击时才承认自己是为了躲避债务才装疯的但是为了葬礼一事倾尽心血的老王是真的疯了得知真相的一众投资商们至此也是全体崩溃先后都进了精神病院最后疯人院里不求最好的长镜头演讲简直是神来之笔时隔二十多年后再看依然回味无穷(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我说的可是美金啊)(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的也得四百平米)(什么宽带呀光缆哪卫星啊)(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楼上边有花园楼里边有游泳池)(门厅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甭管有事没事都得跟人家说)(我能为您做点什么)(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学费就得几方美金)(再建一所美国诊所24小时候诊)(就是一个字贵)(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二千美金吧)(二千美金那是成本)(四千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静一静静一静)这部电影《大腕》算得上是冯小刚所有片子里镜头调度最轻松自如的并且还格外具有未来预示二十年后的今天国内市场依然变成了最后镜头中的“疯癫现象”好了感谢大家的收看喜欢视频的可以关注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观电影《大腕》有感
观影片《大腕》有感看过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其作品风格多诙谐反讽,以京味儿喜剧著称,《大腕》便是其中受欢迎的一部喜剧片。
该影片讲述的是电影制片厂摄影科下岗职工尤优这个小人物偶然情况下得了个活——用摄像机记录好莱坞大腕级导演泰勒在中国拍摄影片《末世王朝》的工作过程。
泰勒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遇到瓶颈,但他对直率坦白的尤优很有好感,小人物与大腕的碰撞由此开始。
影片开头,对关之琳饰演的露西的出场进行了非常巧妙的安排,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留时间给观众猜测声音的主人是谁,或是给观众出其不意的感觉,等吊足观众的胃口后,再通过片中葛优饰演的男主角尤优的摄像机镜头下的画面,将声音的主人——露西引入观众的眼帘。
影片中出现几次尤优不会英语而产生的困扰,这或许可以让一些观众主动接触或甚至学习简单的英语,虽然这或许不是拍摄该影片的目的之一。
尤优骑着摩托车在下着雨的街上穿梭,配上的言语是露西对他的对于工作上的要求:“除非泰勒在休息……不许请假,不许问与你工作没关的任何问题,不许说与泰勒有关的任何问题……你没有剪接权,也没有署名权,更没有权利去表达你的态度……除非使我们不想让你干”。
“三不许”,没有剪接权、署名权等,对于一个尤优这样的下岗员工来说,是能接受的,虽然没有主动辞职的权利,尤优还是接受了这份活儿。
抛开影片里的背景不讲,放在我们现今的社会,却是应该多多考虑的。
该片中,泰勒认为中国皇宫的红墙黄瓦代表了鲜血与金钱,更认为血和钱是东方人的权力观点。
这样的台词、情节安排可以理解,因为泰勒不是中国人。
红墙黄瓦,在古代的中国确实是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但我认同,红代表鲜血,黄代表金线,但我并不认同红只代表鲜血,黄只代表金钱,血和钱只是东方人的权力观点红色,确实是类似于新鲜血液的一种颜色,这点不可否认。
在古代,红墙只有皇家或皇家恩准的才能用,从这个层面来说,红墙是权力的象征之一。
但红这一种颜色,除了用于皇家建筑的墙壁,还其他有多种吉祥的寓意,历来被中国人视为一种表示美满、喜庆的色彩,富有庄严、幸福、富贵的寓意。
大腕观后感
《大腕观后感》近年来,大腕影视作品备受瞩目,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观众,我对大腕影视作品有着极大的兴趣和期待。
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备受瞩目的大腕影视作品,而通过这次观影体验,我对大腕影视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
这部影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从剧情到表演,从场景到音效,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情节离奇曲折,让人在观影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紧张度。
每一个角色都表现出色,展现了演员们的演技和角色表达的精准度。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导演的用心和想法。
他不仅仅在故事中展现了悬疑和紧张的氛围,更将人性、情感与故事相融合,使整部影片更具深度和内涵。
这一点使我对导演的才华和创造力深感敬佩。
他的用心和努力使这部作品成为了一部有思想、有内涵的大腕影视作品。
除了导演的精心策划,这部影片的制作也是无可挑剔的。
无论是场景的布置还是道具的设计,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腕影视作品的高水准制作。
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到极致,从光线的运用到片段的剪辑,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
这无疑是对整个团队的认真和用心的最好证明。
此外,影片中的音效和配乐也是一大亮点。
通过别具一格的音效和精心挑选的配乐,影片的氛围得以更好地营造出来。
音效的运用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配乐的选择更是为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表达增色不少。
在这部大腕影视作品中,我看到了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故事情节中展现出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矛盾都是对社会现象的写照。
通过这些细节,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大腕影视作品的深度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部大腕影视作品给观众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
从影片的制作到故事的呈现,每个环节都充满着创新和惊喜。
我深切感受到了大腕影视作品背后团队的心血和努力。
这部影片为观众们提供了一次思考和反思的机会,也展现了大腕影视作品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次观影体验,我对大腕影视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我相信,未来的大腕影视作品会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大腕》解析
《大腕》评析广告:《大腕》中广告的表现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广告拍卖会上,葬礼的广告价位一路飙升,肃穆的泰勒遗像也被设计成广告载体,自上而下如水波翻滚,变成色彩鲜艳的“可笑可乐”的健身饮品广告;丧礼上的迎宾小姐身穿旗袍,身挂横幅,在“节哀顺变”的悼词之后是热情洋溢的“做女人,挺好”的广告词;进入遗体瞻仰大堂之前要经过的是贴满各色广告的气球;“死去的泰勒”所躺的是家具公司赞助的豪华家具,遗体四周是各色的广告宣传画,充气气球,几乎葬礼的每一个细节都安排上了广告,灵车上已经不可能再挤出一个广告空位,而且还打算围城转上几圈,泰勒“遗体”的每个部位更是被充分的利用,从头到脚被各色商品充斥:眼上是“硕士伦”加太阳镜,脚蹬“彪驴”运动鞋加皮鞋,连嘴里都挂上了某某茶叶的商标……前来悼念的人也没被放过,付彪一边痛哭着一边为钙片作广告;穿着哀悼服组成方队的学生鞠躬之后是用白色雨伞打出的“666”、“mtv”……甚至连假冒产品的制造者也不愿意失去此次的大好商机。
看过之后感觉《大腕》本身就是一个广告片,它将各种广告隐藏于电影之中,在观众的无意识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现给观众(消费者),进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标。
看似搞笑的广告却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当我们看到“可笑可乐”、“乐哈哈”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想到的便是我们生活中的“可口可乐”和“娃哈哈”饮料,这就让我感觉到其实这就在为“可口可乐”和“娃哈哈”饮料公司作广告。
其实这种广告形式也不仅仅存在于电影之中,在很多的相声、小品、歌曲、游戏、文学作品、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新闻报道中也渐渐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广告。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会冠名到观众最喜欢的节目评选,从晚会报时到一而再、再而三的企业贺电拜年,从小品到相声再到歌舞节目,这种变相的广告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电影中的广告让我们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在我们的捧腹大笑中将各种广告传播到我们的耳中,让观众在感知、接收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收了其中的广告信息,进而产生一定的认知反应、情感反应与行为反应,达到良好的广告传播效果。
《大腕》——最荒唐的喜剧,也是最现实的电影!
《大腕》——最荒唐的喜剧,也是最现实的电影!最近总是被老片子吸引,先是重温了冯小刚的贺岁三部曲,又看了这部剧情极其荒唐,又包含了一堆神预言的讽刺式喜剧《大腕》,依照背景的设定和剧情来讲,这可能是最荒唐的电影之一了,但在荒唐之余,却又糅合进了太多现实的元素,于是这部片子就有种水中望月的感觉,看似很近,却离我们很远!电影的剧情不难理解,大导演泰勒来中国拍片的过程中认识了摄像尤优,在一次导戏过程中,泰勒突然昏倒,于是他将自己的葬礼举办权交给了尤优,想让这个想象力别致的中国人给自己办一场喜剧葬礼。
于是,尤优在没有一分钱资助下与自己的朋友路易·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葬礼筹备,在他们拉来无数的赞助后,却没想到,泰勒已经醒过来了……最最出彩的地方依然是葛优的表演,他的台词功底依旧让人无可挑剔,每段读白就像单口相声的大师,将一段貌似一般的台词读出了非同一般的喜剧效果,能办到这一点的中国内陆演员,能让人立刻想到的另一位就是范伟了。
在一段段令人捧腹的喜剧之外,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无疑是那段精神病院的对白拍摄,几段关于音响产业、电子商务和房市的讨论几乎都在这十几年间实现了,尤其是房市,可能冯小刚导演怎么也预料不到现在的房价已经不是四千美金可以解决的了。
另就是对于广告植入的讽刺,近几年,综艺广告是日渐猖獗呀,表演个小品,一会来个洗碗机、一会用拍照手机拍个清晰照,一会又要用几贴面膜喝个奶茶什么的。
如果接得好,会有不错的喜剧效果,但是过于生硬的植入就显得过犹不及了,无异于《大腕》中泰勒的眼睛一只卖给墨镜一只卖给隐形眼镜的行为,植入广告要适度呀。
整部影片荒诞有余,剧情却有些失控了,若不是主角是这位拿下过戛纳影帝的演员,可能整部电影就变成了一滩笑话,但影片放在这个时间来看,又是另一种调调了,冯导的片子真是越早,越有意思!新天地电影网。
《大腕》观后感
电影名:《大腕》观后感《大腕》这部电影,冯小刚导演,葛优主演,妥妥的黑色幽默喜剧。
看完之后,怎么说呢,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荒诞的梦,笑过之后又有点五味杂陈。
说起来,这电影讲的是什么呢?一个电影制片人尤优,为了完成一部好莱坞大导演的遗作,不得不四处拉赞助,结果碰上一个精神病院的“大腕”——神经病患者李成儒(电影里他叫别的名字)。
李成儒坚信自己是个大腕,各种奇葩的要求和想法层出不穷,把尤优整得焦头烂额,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葛优的演技就不用说了,那叫一个绝!把小人物的无奈和辛酸演绎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他那标志性的葛优瘫,往沙发上一躺,感觉全世界都欠他钱似的。
李成儒演的“大腕”也相当出彩,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让人又好笑又可怜。
电影的主题,我觉得是在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各种商业炒作、虚假广告满天飞,人们为了名利不择手段。
就像电影里说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简直就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绝妙写照。
这电影也不是没有缺点。
有些地方的剧情略显拖沓,节奏有点慢。
而且,有些笑点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过时了。
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画面和音效都挺不错的,尤其是电影里那场“葬礼”的戏,场面恢弘大气,配乐也相当震撼。
剪辑方面,冯小刚的风格一直都比较独特,快速切换的镜头和跳跃的叙事,让整个电影看起来节奏感十足。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成儒的那句台词:“就拿葬礼来说吧,都得办!怎么也得办!不办不行!你说万一我哪天死了,你给我办个追悼会,我连个哭的人都没有,那多丢人现眼啊!” 这句话看似荒诞,却也反映了现代人对名利的追逐和对精神空虚的恐惧。
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的光怪陆离,也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
它用幽默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也让我们在笑过之后,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我想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部电影:它就像一盘麻辣小龙虾,味道刺激,回味无穷。
虽然有点辣,但你就是忍不住想吃,吃完之后还想再吃。
评析电影《大腕》的植入式广告
评析电影《大腕》的植入式广告众所周知,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艺术首推电影,20世纪发展最快,渗透最强的产业当推广告行业。
新世纪影视界发展更是蒸蒸日上,电影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的事实越发明朗。
电影植入式广告已从往日的默默无闻,发展到现今的光芒四射。
在广告中的它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
电影植入式广告同样蕴含着出巨大的广告价值,与以往的广告媒介和表现形式相比,他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传播优势。
它能够将营销实体及其视觉传达标识甚至其他资讯融入媒体的内容之中,和整个电影的故事完美融合在一起。
在受众没有任何心理戒备的情况下精神高度集中欣赏影片或节目的同时,隐含其中的广告信息不知不觉地和情节一起渗透到他们内心。
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对整个广告界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增长势头还十分强劲,下面让我们来一起评析一下国内电影大片《大腕》的植入式广告。
冯小刚通过《大腕》对广告本身的解构过程,本身就是一例很成功的另类植入式广告。
而剧中的非常语录通过公众口头传播,亦能达到行之有效地进行产品传播这一效应。
仔细历数,中国本土植入式广告大都集中于贺岁片。
电影广告植入潜移默化的传播特征正代表了未来电影和广告行业发展的方向。
电影《大腕》植入式广告有效强化品牌形象植入式广告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同时将广告信息用非广告表现方法精心编码,使受众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在一种绝佳的信息接收环境中,感受到商品和品牌信息,从而接受了广告信息的刺激,由于受众在非对抗状态下接受广告,所以这种广告效果是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植入式广告可有效规避价格战。
《大腕》中的化妆品广告,皮鞋广告都是在人们无意识的状态下映入和进入人们的脑海了的。
电影植入式广告不像传统大众媒介或某些小众媒体发布的广告,长篇大论,或耗时较长,它仅仅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因此注重企业形象及品牌个性的塑造,这也是其功能的主要特点。
也正因如此,实力一般的中小企业只能望洋兴叹,唯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或国际化知名品牌敢于一搏,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企业战略是其支撑的基点。
《大腕》观后感
《大腕》观后感近段时间我观看了大腕这部电影,这部喜剧片太逗了。
尤其是英达给关之琳和葛优展示葬礼的flash短片,真是太有创意了。
还有电影结尾处的那几段精神病人的对话,更是记忆深刻。
《大腕》是导演冯小刚2002年的贺岁片,带有很强的幽默气息,除了让大家感到非常可笑的地方,笑过之后还有一些可以思考的东西,如商业社会带给人们生活的冲击和影响。
因此这部影片虽然让大家笑得欢乐,但欢乐过后又有值得让人深思的东西。
电影时长100分钟,由著名演员各有,关之琳,唐纳德·萨瑟兰,英达,王宝强等联手打造。
该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大腕导言泰勒在北京拍摄电影,有着流利中文的私人助理露茜随行。
电影制片厂摄影科下岗工人尤优被露茜请来当泰勒的私人摄影师,负责给泰勒拍摄工作和生活的纪录片,并时刻与剧组同行,直至结束。
在不断接触中,尤优和泰勒成了一对忘年交。
一次,尤优陪泰勒去寺院拜佛回来,二人相谈甚欢,尤优告诉泰勒,中国高龄老人去世通常被称为“喜丧”,丧礼会非常热闹。
泰勒听了非常高兴并说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一个喜剧的葬礼,而且半开玩笑的说要将自己的葬礼授权给尤优,尤优欣然答应。
但没想到几天后泰勒因心脏病复发竟然真的生命垂危。
弥留之际,他嘱咐尤优一定要为他办一场喜剧的葬礼,并告诉露茜不要让好莱坞的人插手此事。
尤优为了完成泰勒的心愿,找到开演出公司、自称组织过多次大型演唱会的老同学路易王帮忙,路易王听闻此事,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一场闹剧上演了。
大腕的一大特色,就是借片中美国导演泰勒的创作思维,来反刍全片的形式和主题,如果说一部电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那大腕的戏中戏就只是情节所需,而且还为观众打开一扇“窗中之窗”。
这里的戏中戏不是指开场时泰勒执导的《末代皇帝》重拍版,而是到了末片有人将整个葬礼改编成电影中的戏中戏,也就是到最后一幕葛优讲笑话的戏,镜头一转,出现了导演椅和摄影机,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不过是一场戏中戏。
电影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看点,比如精彩的台词:“葬礼是靠出卖自己赚钱,盗版是靠出卖别人赚钱。
大腕的观后感
大腕的观后感近期,我观赏了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作品。
该片由一位备受推崇的导演执导,不仅有着优秀的剧本和演员阵容,更重要的是它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和独特的观影体验。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作为一名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首先,我要提到电影的剧情设置。
故事情节非常新颖刺激,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惊喜和不同寻常的思考。
在电影中,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和挑战,通过奋斗和勇气克服了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整个剧情设计紧凑且扣人心弦,让观众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不敢错过每一个细节。
故事中的转折点和高潮迭起,让人难以预料剧情的走向,这种扣人心弦的叙事方式让我陷入了故事的魔力中无法自拔。
除了剧情,电影中的角色刻画也非常出色。
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点,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令人深思,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从不退缩,而是努力奋斗并改变自己,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种积极向上的形象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并且让我反思自己在面对困境时应该如何去应对。
此外,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摄影师通过精心的构图和运镜,将故事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呈现得非常美丽和有力。
无论是世界观的构建,还是细腻的情感表现,都给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音乐的运用也非常巧妙,它与场景相得益彰,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角色内心的感受,增强了故事的氛围和情感的传达。
这些恰到好处的细节让我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故事的力量和情感的传递。
最令我欣赏的是,电影中所包含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部作品通过多样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勇敢、坚韧、智慧等方面的品质。
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艺术品。
电影中提出了许多深度的思考问题,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的命运与社会的压力、生活的意义等等。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不仅得到了娱乐,还引发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这是我对一部电影最为期待的。
大腕 观后感
最近偶然从朋友那里拷了部《大腕》,看过后,除了搞笑,同时也给我些启发,又看了N次后,总结如下:《大腕》讲述了一名好莱坞导演远赴中国拍摄一部超级大制作,在拍摄过程中,忽然患病,性命垂危,中方一名具生意头脑的宣传人员想到为导演在中国策划一场空前绝后的葬礼,除了邀集各国媒体,还要招募广告赞助商。
片中为没死的人的葬礼的广告招商极负夸张镜头,在搞笑的同时探讨了中国社会内部因素问题,尤其是对媒体宣传的各种现象予以表现,夸张但不失真实。
《大腕》片中的尤优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招商,利用一个老头的葬礼就轻松搞到数以千万记的资本,这就是媒介经营的力量。
媒介经营管理就是利用自己所占有的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出售,最大限度的实现媒介价值。
因此,要利用媒介赚到钱,首先得有媒介资源。
在《大腕》中,尤优的资源便是大导演泰勒的葬礼,有了这个葬礼,尤优才能尽情展现自己的经济头脑。
有了资源,下一步便是整和,出售了。
我们再看一下尤优是如何做这一步:第一:葬礼进行包装,为泰勒举办一个“节目丰富多彩,形式类似春节晚会、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同时又有点象赈灾义演一样的葬礼。
葬礼将由电视向全球直播。
”这在无形中又将葬礼这一资源进行了升值。
第二:寻找赞助商,也就是所谓的拉赞助。
王小柱先后招徕数位商家洽谈合作事宜。
由于尤优的善良,洽谈破裂。
第三:当尤优知道露茜没钱必须自己筹钱后,尤优便大胆策划,进行了一次广告招商大会,而且引起厂家激烈竞争,广告费攀升不止。
甚至超过了预想收入。
到此时应该说,这个葬礼的宣传,出售都以完成,但葬礼的资源并没有完全利用,尤优甚至将灵车与遗体也进行了利用,拉上了广告。
到这里可以说这场精彩的营销便告以段落了。
一场葬礼可以赚到几千万,想必可以让电视台的那些营销人员眼红的了。
这部电影给我们一个巨大的启示,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抓住各种媒介商机,利用自己的营销策略与方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是我从《大腕》中得到的。
戛纳电影销售市场最旺导演制片人解析电影“创收”新概念每年戛纳电影节,最热闹的是什么地方?不是人头涌动的影节宫;两个大厅加起来,能看电影的人数也不过2000人左右。
大腕观后感
《大腕观后感》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大腕》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演技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
影片通过展现摄影师艾迪与模特凯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探索了权力、名利与爱情之间的纠葛。
在观看《大腕》之后,我对影片中的几个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影片在讲述主题上具有独创性。
《大腕》不仅仅是一部故事片,更是通过丰富的内心独白和哲学性的对话,深入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影片以摄影师的视角拍摄,将观众带入一个光与影、真与假纠缠的世界中。
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沉浸其中,对影片的反思也更加深入。
其次,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赋予了角色丰富的内涵。
主演们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
主角艾迪由迪西潘托饰演,她将这个复杂的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
从一个内心困惑的摄影师,到一个逐渐陷入腐败的人,迪西潘托的演技自始至终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饰演凯特的苏菲摩德尔也展现了出色的表演技巧,她将这个角色的纠结与无助演绎得淋漓尽致。
主演们的精彩表演才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
另外,影片所展示的生活细节也非常引人入胜。
从摄影师的工作室到时尚界的派对,从大都市的繁忙街道到远离尘嚣的乡村别墅,影片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的世界。
摄影师们的创意和灵感,模特们的耀眼光环,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细节的处理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影片的音乐也是其亮点之一。
音乐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为故事增添了神秘和张力。
影片中运用了多种音乐风格,从动感的流行音乐到激情四溢的古典配乐,都让观众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引导。
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更加立体而迷人的世界。
总的来说,《大腕》是一部充满观赏性和艺术性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种思考和反思的启示。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精湛的演技、细腻的生活细节和出色的音乐,影片成功地传达了对权力、名利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观看《大腕》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以及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看《大腕》后的收获
看《大腕》后的收获在学过《广告媒体研究》后,我就从新媒体研究方面简单谈谈我从冯小刚《大腕》这部电影中的收获吧。
首先,我不得不佩服冯小刚的商业才华和市场才华,他在《大腕》中将商业市场内的运营或者经营上的潜规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给大家,将一个现代的品牌营销中很实用的方法-植入式营销,形象地通过通俗的故事情节传递给观众。
那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下什么是植入式营销。
植入式营销又称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各种内容之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而在《大腕》这部电影中冯小刚将商业的策划和品牌的塑造通过植入式广告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我将从这部电影中的一些片段来具体谈谈他是怎样做到的,以及给了我什么收获。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一个好的创意人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创作空间,而且需要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在《大腕》这部电影中,优优的扮演者葛优之所以能通过泰勒葬礼达到商业策划和品牌塑造,实现盈利的目的,离不开泰勒的支持,尽管泰勒醒了,他并没有因为优优的做法而生气,而且在露西的扮演者关之琳说要叫优优停止这一“闹剧”时,他阻止了,如果没有泰勒的阻止,估计后面的一切都不会有了,优优有再好的创意估计也没有用,所以在新媒体的传播中,正如前面说的好的创意者需要一个有人给他创作的空间。
这是任何创作的前提。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在葬礼上做广告确实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有创意,但接下来,这个葬礼的商业策划和品牌塑造能如此成功,也离不开借助媒体的造势,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新闻发布会,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件事,然后又通过竞标方式,让媒体去争夺独家报道权,又邀请各个公司和品牌的参与,在竞标中优优又不单纯的只想到盈利,他决定将最后一个广告做为公益广告,不顾媒体的质疑,相反能通过这一争议引起更多人对其关注,从而达到造势的目的。
文化转向视角下的电影《大腕》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文化转向视角下的电影《大腕》齐欢 哈尔滨师范大学摘 要:《大腕》是冯小刚导演在2001年上映的贺岁喜剧片,电影里充斥着美国文化,商业模式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影响,电影通过中国普通摄影师尤优为美国籍著名导演泰勒举办“喜剧葬礼”为线索在“喜剧葬礼”过程中所发生的小事来反映中国在美国文化影响下意识形态,文化,商业上的巨变。
本文旨在通过《大腕》分析美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转向;喜剧葬礼;文化影响作者简介:齐欢(1993-),男,汉族,黑龙江省绥化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8-068-01《大腕》讲述了全球著名美国导演泰勒打算在中国紫禁城拍摄一部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电影,泰勒对自己所拍的电影《末代皇帝》并不满意,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缺乏对中国皇帝的理解,他所拍摄出来的电影缺少灵魂。
制片方不在乎泰勒拍摄电影的质量,而更看重泰勒国际名导的名气,影片只要署名导演是泰勒,泰勒导演的工作可以由一个日本人完成,泰勒依然可以获得全部的酬劳,泰勒的名气就意味着广阔的市场。
泰勒毅然拒绝片方的要求,并且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对“参加70岁以上老人葬礼应该感到高兴”即“喜丧”表示浓厚的兴趣。
泰勒看重中国摄影师尤优的才华,希望尤优可以帮助自己办一场“喜剧葬礼”,尤优承诺帮他完成心愿。
苦于经费的尤优利用泰勒的名气收取广告代理的费用,泰勒的尸体从头到脚都打满了广告。
泰勒最后被抢救过来,尤优策划的“喜剧葬礼”化为泡影,他因害怕投资商追债,装疯卖傻住进了疯人院,在疯人院中他见识到了受西方经济影响做各类“发财梦”得精神病患者。
这些病态的患者是中国受西方经济,文化影响下畸形的缩影。
在2001年,冯小刚导演的这部电影具有超前的眼光,在文化层面上研究资本主义对现代中国情感道德,文化的影响。
大腕电影观后感
大腕电影观后感近期,我有幸观赏了一部备受瞩目的大腕电影,这部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以及对其影响的思考。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无疑具有出色的制作价值。
从影片的画面到音效,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
导演运用镜头语言和音乐节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每一帧都散发着艺术的光辉。
特别是在大场景的拍摄中,画面的细节处理精细而又恰到好处,使得观影体验更上一层楼。
其次,故事情节的设计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让观众始终处于紧张的氛围中。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和生活轨迹,他们的相互作用和命运交织构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人物的动机和行为逻辑也非常合理,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投入到角色的世界中。
此外,这部电影还涉及到了一些深刻的社会议题。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刻画和思考,电影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深邃的思想。
影片中的一些场景使人们反思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虚伪和压迫,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这种对社会议题的关注使得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而成为了一部引人思考的艺术作品。
最后,我要谈到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发。
作为观众,我在观影过程中不仅仅是被故事所吸引,还在不知不觉中与电影中的情节和角色交流思想。
这种思想碰撞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些我在现实生活中所固有的观念和态度,引发了对自我的思考和成长。
在观后感中,我不得不提到影片的演员表现。
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使得角色鲜活而立体,传达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观众带入了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人们为他们的遭遇和成长起到深深的感同身受之感。
综上所述,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精彩的佳作。
从其出色的制作价值到深入的思想探索,都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品。
通过观影,在艺术享受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人生的思考和美的启发。
希望将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电影作品让观众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人生的智慧。
电影、空间、表演:《大腕》作为后现代的吸引力电影
作者: 张英进 [美国][1] 李雷(译)[2]
作者机构: [1]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研究中心 [2]同济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华文文学
页码: 6-14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大腕》 后现代电影 早期电影 吸引力 全球-本土化
摘要:对空间与电影艺术理论三个体系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权力几何的背景,以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大腕》为例,对当代吸引力电影中的反讽、自相矛盾、反向思维、颠覆、后设结构等后现代主义元素进行解读,结合早期吸引力电影的自我反思性、另类默片、丑角、广告审美效果、惊奇美学等特征,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融合。
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更深层地凸显了后现代电影的吸引力,将展现主义推向极端,创造了视觉狂欢的展览,全球-本土化(颠覆-反转结构)的展现模式,又带有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特色。
以电影《大腕》为例解读大众文化特征
以电影《大腕》为例解读大众文化特征摘要电影、广告、时装、电视剧、畅销书、流行歌曲、儿童漫画等活动,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
《大腕》,将现实生活中广告媒体策划的种种方式,都充分表现出来。
从语言、情节、广告等方面看,铺天盖地的广告彰显商业特征、类型化的剧情体现模式化特征、黑色幽默显现娱乐化特征、潜移默化的信息呈现麻醉功能。
关键词商业化;模式化;娱乐化,麻醉功能初看冯小刚导演的《大腕》,惊叹于影片将现实生活中广告媒体策划的种种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品味这部电影,发现其中弥漫着浓重的大众文化气息。
《大腕》精彩之处就是,男主人公尤优为好莱坞大腕级导演泰勒策划实施的“喜剧葬礼”。
为了解决葬礼的费用问题,尤优利用泰勒的名气,吸引了大批广告投资商的赞助。
广告在葬礼的每一个环节无孔不入,一场没有硝烟的商业大战拉开帷幕。
一、铺天盖地的广告彰显商业特征当代电影中,广告与电影情节的完美结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天下无贼》中就有中国移动、淘宝网、佳能、惠普、中国昆仑润滑油、诺基亚等多达20个企业。
在《大腕》中,比较明显的广告镜头就是非常可乐,影片开头结尾共三次出现。
主人公泰勒在中国拍摄《末代皇帝》时,饰演小皇帝的演员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喝着非常可乐,几乎让人看不出有广告的嫌疑。
演员中场休息,喝点冷饮很正常,可是给了可乐商标长达5秒的特写,值得让人琢磨。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泰勒身体欠佳,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此时,尤优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喜剧葬礼。
除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外,葬礼策划还应用上了交通广告、户外广告等载体。
广告简直是见缝插针,就拿泰勒的灵车来说,车身、轮胎、车尾、车头全是广告。
表面上影片在抨击现实生活中广告商的许多做法,无形中却为许多品牌做了隐性广告。
泰勒遗像发布权得主“可笑可乐”,泰勒遗体左脚穿的“彪驴”牌运动鞋,左眼戴的“硕士伦”隐形眼镜,嘴里放的“大清神茶”,以及“菲斯”洗发水、“乐哈哈”等,让观众在大笑之余,很容易联想到“可口可乐”、“彪马”、“博士伦”、“娃哈哈”这些知名品牌。
法律赏析电影《大腕》
法律赏析电影《大腕》背景分析:《大腕》中杜撰了大量诸如"666"、"可笑可乐"、"报丧鸟"等商标品牌,这些杜撰的商标可能让观众对现实中的某些知名商标(诸如"555"、"可口可乐"、"报喜鸟"等商标)产生了相应的联想,以及剧中关于签订合同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本文就《大腕》中杜撰的商标是否对现实的某些商标构成侵权以及合同是否合理展开讨论。
一、从商标法的角度赏析《大腕》:(一)、商标法第38条第1款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及《商标法实施细则》第41条第2款规定,"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标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根据以上规定,在给泰勒办理丧事的过程中大量的应用诸如“666”“可笑可乐”“报丧鸟”等广告,如果这些广告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肯定会对“555”“可口可乐”“报喜鸟”造成侵权。
(二)、从现实来看:"666"沿用了香烟"555"的品牌,"可笑可乐"沿用的是饮品"可口可乐"的品牌,"报丧鸟"是沿用服装"报喜鸟"的品牌,这个毋庸置疑。
行为人杜撰"666"、"可笑可乐"的品牌并没有被用于现实生活中,没有给现实中的"555"香烟和饮品"可口可乐"造成任何侵害,反而给他们做了很好的广告,但是可能会由于人们对报丧鸟的忌讳而对报喜鸟这个品牌造成损失。
二、从合同法的角度赏析《大腕》:(一)合同成立的要件:(1)存在双方当事人。
《大腕》 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贺岁片
《大腕》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贺岁片
贺文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2(000)003
【摘要】H毫无疑问,《大腕》是 2001年最成功的贺岁片,是冯小刚最成功的贺岁片,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贺岁片。
它获得的观众呼声、票房飚升、影评人好评声,就是对以上评价的最好注释。
那么,《大腕》为什么成为“大腕”? “完全意义上的贺岁片同冯小刚的前几部贺岁片一样,《大腕》具有一部贺岁片应该具备的基本元素:整体风格喜庆、轻松,有很强的娱乐性,符合观众的过年心理; 演员阵容强大,具有很好的票房号召力;放映档期基本定在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贺文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2001级;研究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园会》:一部伦理学和美学悲喜剧意义上的人性解构之作 [J], 杨亭
2.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寻根小说——读郭文斌的长篇小说《农历》 [J], 汪守德
3.终于有一部真正的贺岁片了——《人再囧途之泰囧》 [J], 和菜头
4.就是想拍一部好看的电影——导演冯小刚谈贺岁片《甲方乙方》 [J], 舒克
5.一部作为悲剧的贺岁片——看《天下无贼》中的冯氏喜剧风格的演变 [J], 王万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发展及《大腕》影视赏析摘要:电影经过了百年多的发展,有了它今天的繁荣。
在其下诞生的电影《大腕》,以其独特的构思、内容、手法,以拍正剧的方式去拍讽刺喜剧,在给人们带来幽默的同时,又极大的讽刺了因商业利益而进行的虚假广告、盗版等行为。
取得了它巨大的成功,成为冯小刚导演又一杰出作品。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了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至此,世界上第八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
在最初,电影的技术很差,只有摄影技术、缩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
因此,最开始的电影是黑白的世界和无声的世界,被人们统称为默片时代。
至1904年,卢米埃尔兄弟又发明出了真正的彩色底片,这是公认的“彩色摄影”革命性的大事。
在最初的电影发展阶段,有许多人都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格里菲斯就是其一,他是美国著名导演、电影理论家,公认的电影艺术的奠基人。
在格里菲斯之前的电影基本上离不开戏剧美学的范畴,但从1908年以后,格里菲斯开始进行探索、吸收别人的发明并融会贯通,加以发展,他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电影叙事语言。
《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就是格里菲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因此,他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喜剧大师卓别林也是其一,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
他作为伟大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
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卓别林一生主演过80多部影片,代表作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
1972年,美国影艺学院特别颁了奥斯卡奖表扬卓别林对影坛的特殊贡献。
影视并非只有光和影,甚至更多的人更注重声音,对白使它更容易被观众理解,音乐赋予了它灵魂! 1927年,随着影响和声音结合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影的发展进入了有声时代, 30年代初,英国特艺色公司终于成功研制出装有三条胶片的电影摄影机,再经过德国人的改进,彩色片得以全面占领电影世界,此后世界电影开始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阶段。
随着电影的发展,一些电影的连带影响也随之深远。
现在,成为影视明星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梦想;美国好莱坞也随之发展成了美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奥斯卡奖也随之成为了最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成为了许多电影明星一生的努力目标。
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百年多的历史,不仅发展出了更多的电影技术、形势,也发展出了喜剧、幻想、悬念、记录、战争、爱情、恐怖、动作、科幻等类别。
我下面介绍的电影《大腕》就是属于喜剧类电影。
《大腕》是导演冯小刚2002年的贺岁片,带有很强的黑色幽默色彩,除了让大家感到有非常可笑的地方,笑过之后,还有一些可以思考的东西,如商业社会带给人们生活的冲击和影响。
因此,该片作为贺岁片出现在观众面前,却不是一部让人一笑了之的电影。
苏珊·朗格曾说:“艺术是一种幻觉活动,艺术本身就具有游戏的一般特征,假如我们直接把艺术称作一种游戏,一种精致的、心灵化的幻觉游戏,这么说也并非言过其实。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电影艺术是最为贴切的幻觉活动,它的最大的属性便是给观众酝酿一种超脱现实生活的幻觉,使得观众在假定性的情节中享受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各种愿望与欲望的满足。
游戏是造成电影幻觉性的最重娶的因素,它也是各大电影导演争相采用的艺术手法。
而以游戏为自身影片生存条件的市民导演冯小刚,他的新《大腕》,为广大观众精心编织了一个新的游戏,使观众们在其游戏中进行相应的幻觉活动,产生相应的梦幻效果。
游戏元素在影《大腕》中,一以贯之的仍然是冯氏的独家游戏元素,影片的题材选择立足于喜剧性、生活化原则并且游戏感要强,该片选择的就是蜚声国际的大导演泰勒(大腕)在中国的葬礼,在导演狡黠睿智的情节游戏设置中使观众感受到影片中的爆笑与辛酸、悲与喜急转骤变的情感《大腕》片长100分钟,由著名演员葛优、关之琳、唐纳德·萨瑟兰、英达、王宝强等联手演绎。
该片的剧情的是:美国大腕导演泰勒在北京拍摄电影,能讲流利中文的露茜私人助理随行。
电影制片厂摄影科下岗职工尤优被露茜请来成为泰勒的私人摄像师,负责给泰勒拍摄工作、生活的纪录片,并时刻与剧组同行,直至影片拍摄结束。
在不断的接触,泰勒和尤优成了一对忘年交。
一次,尤优陪泰勒去寺院拜佛回来,二人途中相谈甚欢,尤优告诉泰勒,中国高龄老人去世通常被称为“喜丧”,葬礼会搞得非常热闹。
泰勒听了非常兴奋,说希望将来自己也能有一个喜剧的葬礼,并且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告诉尤优说,将自己的葬礼授权给尤优,尤优欣然答应。
但没想到几天后,泰勒因心脏病发作,竟然真的生命垂危。
弥留之际,他嘱咐尤优为他办一场喜剧的葬礼,并且告诉露茜不要让好莱坞的人插手此事。
尤优为完成泰勒的心愿,找到开演出公司、自称组织过多次大型演唱会的老同学路易王帮忙,路易王闻听此事,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一场闹剧上演了。
《大腕》的一大特色,就是借片中美国导演泰勒的创作思维,来反刍全片的形式和主题,如果说一部电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那《大腕》的戏中戏就只是情节所需,而且还为观众打开一扇“窗中之窗”。
这里的戏中戏,不是指开场时泰勒执导的《末代皇帝》重拍版,而是到了片末有人将整个葬礼改编成电影的戏中戏。
实际上,在整个葬礼因故流产后,我们看到整段共四幕精神病院的戏;但直到最后一幕葛优讲笑话的戏,镜头一转,我们看到了导演椅和摄影机,才知道那原来是一场戏中戏。
可如果我们倒回头来看,难道前三幕就不能是戏中戏吗?其玄机在第三幕,一群似乎是破产后入院的前富商在大房间里“谈生意”、“签约”;不论是处境、布景、对白都具有舞台剧的痕迹,跟在这之前的“根植现实处境的喜剧”大异其趣。
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冯小刚对观众的观影情绪的精准掌握。
全片由写实开始,一步步导向荒谬的葬礼。
当观众习惯了荒谬后,影片依情节推展顺理成章地进入精神病院的场面,然后几乎不着痕迹地与戏中戏接轨。
以此类推,这个接轨点能不能一步步提前,甚至是在泰勒昏迷入院的那一刻?诸如此类模糊电影与现实界限的作品,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但能像《大腕》这般浑然天成的处理,并不多见。
《大腕》内外两扇窗,点出了戏如人生的题旨,甚至可说是电影作者对写实和写意两大电影风格的解构、重构和融会,与嘲讽电视剧文化的“Nurse Betty ”《贝蒂护士》的精神遥相呼应。
冯小刚的这一贺岁片看似信手拈来的社会讽刺喜剧,实则有意无意地颠覆了既定电影手法。
当冯小刚执导的新片《大腕》正在全国上映之际,冯小刚曾说:我不想通过这部影片告诉观众什么,就是觉得这个题材很好玩,这是一个对传统道德观念、传统价值观念的挑衅,虽然这是一个对传统的大背叛,但因为是喜剧,所以观众应该还是能够接受它的,有一个很好的糖衣,里面是一个炮弹。
我看第一遍《大腕》的时候,是冲着幽默情节去的。
各式各样的演绎广告,还有欢快版的哀乐,幽默的对白以及喜剧化的情节,让整部电影充满了轻松的气氛,也渗透着欢乐的文化,给人的感觉是在看一部幽默的喜剧,感觉仿佛就真相冯小刚导演说的一样,就是觉得这个题材很好玩。
但看电影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消遣,日后回头想想除了乐趣什么也没留下,这也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每部电影都有它的寓意,从不同的角度,你会看到不同的感悟,不同的自己。
你看到什么样的自己,也许以后你就真的会改变成什么样。
就像周星驰先生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
这种微妙的影响,也许才是电影最大的魅力所在。
我在《大腕》幽默的背后看到了生活的深刻,很多人都怀疑自己的生活是悲剧的,人生路上到处都是挫折。
这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误读。
挫折的生活并不是悲剧的生活。
尤优那句要求直译不要省略的话“No money ,No woman ,才是悲剧的”,才真的让人明白:没有money和woman ,一个物质一个精神,才是悲剧。
生活其实很简单。
尤优为泰勒办喜剧葬礼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他的执着。
生活就是人生态度,每一种态度,每一段生活。
一生当中,对人生的态度不会一成不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一再深刻。
因此,我们的生活才会形成一段段质的间隔,这些不同质的生活片段不断连接最终就是你我的人生轨迹。
执着,应该成为重要的人生态度。
在剧中,露西想到泰勒也许就会这样去世,悲伤至极,尤优安慰了她一句:“哭吧,哭痛快了,我知道你一直憋着。
”这也应该成为你我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抚慰。
谁都有脆弱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必要对自己还假装坚强。
不如意的时候,千万别拿自己当外人。
影片以《大腕》为名,但整片中都给人们留着一个悬念,谁才是大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演好自己的角色,做自己的大腕。
生活里没有小角色。
《大腕》主要情节是把一个名人的葬礼办成一个“广告发布会”。
故事虽然荒诞,但片子指的广告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这无疑是对虚假广告的现象进行接露和抨击。
幽默喜剧其实有自己的艺术规律。
如果是讽刺社会,针砭时弊的,那就要在一个独特的情境中尽情的使用各种夸张幽默手段。
冯在该片中比较到位的创造了一个这样的独特情境。
夸张适度,极大的讽刺了因商业利益而进行的虚假广告、盗版等行为。
《大腕》一片,是在内容、情节、人物、演员、色彩、镜头等方面,都达到了极其完美的境界。
该片在演员选用上,具有很大的明星效应,葛优是整部电影的灵魂,表演的幽默到位,在幽默中包含智慧。
影片中不仅台词精彩,在镜头运用上,有推、拉,还有些仰拍和俯拍,拍色人物时人物都放在黄金分割点上。
片中色彩运用好,精良的视觉效果,强烈的明暗对比,渲染气氛,烘托主体。
内容上,用拍正剧的方式去拍讽刺喜剧,使喜剧更可乐,讽刺更尖锐。
影片《大腕》虽然各方面都很完美,但仍避免不了出现败笔之处。
不过虽然《大腕》有诸多败笔,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总体上的成功,不仅给观众们带来了欢乐,同样也给观众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大腕》在2002年获得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同时葛优和英达也因该片各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和最家男配角。
参考文献:《华文文学》《电影创作》《电影》《电影评介》《电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