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巩固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1 ) 概 述 植 物 生 长 素 的 发现 过 程 。 ( 2 ) 解 释 植 物 向光 性 的 原 因 。 ( 3 ) 体 验 发 现 生 长 素 的 过程 和方 法 。
2 . 过程与方法。
( 1 ) 引导启发学生 提出问题 、 做 出假 设 , 设 计 植 物 的 向 光 性 实 验 及 胚 芽 鞘 尖 端 产 生某 种 物 质 实 验 并 预期 、 观察 、 记录 、 分析 实 验 结 果 并 得 出 结论 。通 过 对 实验 和 问题 的 讨论 . 逐 步 提 高分 析 实 验 、 评价 实验 的能 力 。 ( 2 ) 培 养 学 生 实 验 设 计 探 究 能 力 及 训 练 学 生 逻 辑 思 维 的 严密性。 3 . 情感、 态 度 与价 值 。 通 过 实验 的分 析 评 价 与 设 计 , 体 验感 知科 学探 究 的 曲折 , 提 高 科 学 素养 , 端 正 科 学 研 究 的 态 度 和形 成 勇 于探 索精 神 。 拓 展知识视 野 ; 植 物 的 向光 性 运 动 原 因 的解 释 , 能养成“ 由 表 及 里、 从现象到本质 ” 分 析 问题 的 思 维 习 惯 ; 能 评 价 实 验 设 计 和 结论 : 能养 成 逻 辑 思 维 的严 密性 , 提 高学 生 的科 学 素 养 。 重 点 难 点 1 . 教 学 重点 : 概 述植 物生 长 素 的发 现 过 程 、 解释原因。 2 . 教学难点 : 理 解 实 验设 计 的严 谨 性 。 教 学 方 法 1 . 教 师 的 启 发式 引导 与 学 生 自主探 索 、 合 作 交流 相 结 合 。 2 . 教师多媒体 展示与学 生板 书 、 提 问 等 常 规 教 学 手 段 相 结合 。 教 学 用具 “ 生长素的发现” 多 媒 体课 件 。 教 学 过 程 1 . 创设 情境 , 提 出课 题 。 生 物 最基 本 的 特征 是 新 陈代 谢 .生 物 体 随时 都 在 进 行 着 复杂的生命活动 . 这些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 又能 对 外 界 刺 激 变 化 做 出非 常 精 确 的 反应 : 向 日葵 的 幼 茎 随 着 太 阳 转 动 , 植 物 的 幼苗破土而出 . 秋 天 的 树 叶 随风 飘 落 。 这 些 都 依 靠 生 物体 自身 的调 节 作 用 。那 么 植 物 生 命 活 动 调节 的奥 秘 是 什 么 ? 教师活动1 : 展 示 向光 性 图 片 引课 。 学生活动1 : 指 出 向 光现 象 的特 点 , 思考 : 植 物 为什 么具 有
最新植物生长素发现学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复习学案【知识清单】一、重要概念1.植物激素2.极性运输3.非极性运输4.横向运输二、重要问题1.什么是胚芽鞘?2植物的向光性是什么?3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4.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比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5.鲍森·詹森实验结论及不足之处?6.拜尔和温特的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要在黑暗中完成此实验?7.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外因,内因)如何验证?5 8.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它们有什么作用?9.生长素的运输特点(1)极性运输方向性:在幼嫩的组织中,生长素只能从运输到,不能反向运输。
运输方式:,需要消耗和协助(2)横向运输:在单方向刺激作用下,引起生长素在尖端、茎或根部的横向运输。
①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尖端(或薄壁组织中),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
②在重力作用下:水平放置时,根和茎段,生长素由远地侧移向近地侧。
(3)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10.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和合成过程?11.生长素的分布部位?12.根据所学的内容尝试设计实验,证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三、典例训练1.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如图所示:单侧光→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背光侧)→生长素含量②①→生长素从②到③、从①到④→伸长区生长素含量③④→生长不均匀( 快)→向光弯曲生长。
2.完成下面的问题:(1)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的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的速度。
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图中的( )(2)下面是与向光性产生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请按因果关系进行排列(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b.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四、知识网络五、达标检测1.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下图所示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幼苗体内色氨酸可以转变为生长素B. 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幼苗将会影响生长素从②运到①C.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 一段时间后,④处的细胞平均长度要比③处短4.如图①表示一盆植物放在一个有孔的盒子里,盆子不动,盒子一直在匀速缓慢转动;图②表示整个装置一起转动,且两个装置都处在单侧光的照射中,一段时间后,①和②所代表的植物生长情况是( )A. 弯向光源弯向孔B. 弯向光源弯向光源C. 弯向孔弯向孔D. 弯向孔弯向光源。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7篇)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能力目标: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发现生长素过程中蕴涵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学习难点:科学实验严谨性的分析。
导学过程:一、向光性的概念: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________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 方向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文实验:进行实验:(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阅读教材:?1图3—1中的4个胚芽鞘是否生长?如何生长??2胚芽鞘向光性与什么有关?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3胚芽鞘向光生长与什么部位有关?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4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具体是什么部位?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得出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伸长区_____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二)19xx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通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猜一猜)。
(三)19xx年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 __________造成的。
(四)1928年温特的实验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1)a组:①处理:把 _____________ 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现象:胚芽鞘会________生长。
(2)b组:①处理:把 ______________ 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包括达尔文的实验、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温特的实验等。
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机制:生长素的合成部位、运输途径和作用部位。
3.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植物生长、调控开花结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特点。
2. 难点: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和作用机制。
3. 结合实例,分析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作用机制和农业生产应用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学素材:相关实验报告、论文等。
3. 实验器材:植物生长激素溶液、植物幼苗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高大的植物和一颗矮小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差异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生长素。
2.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a. 达尔文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会向光源弯曲生长,进而介绍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b. 詹森的实验:讲解詹森如何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 拜尔的实验:介绍拜尔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即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d. 温特的实验:阐述温特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存在,并命名这种物质为生长素。
3.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机制:a.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介绍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茎尖、根尖等部位合成。
b. 生长素的运输途径:讲解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c.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阐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部位,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开花结果等。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7、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 片为云母片)。
A
B
C
D
E
答: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 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 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实验材料——胚芽鞘
胚芽鞘:植物胚芽可保护胚 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 长锥。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 之一。它突破种子的 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得出结论---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练习
A 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
B 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1、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 B )
4、下图四个实验中,燕麦胚芽鞘能继续伸 长生长的是( AC )
5、(98上)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 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 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 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 生长状况为( B )
6、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 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 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 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 后,A盆的幼苗_______生长;B盆幼苗____生 直立 不 向光弯曲 长;C盆的幼苗__________生长。
C 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为发生改变
D 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
发生改变
2、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 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 )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3、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 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 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B )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 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 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 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 丙不弯曲
必修3 第3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陆德平)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编者:陆德平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 。
2、1910年詹森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端。
3、1914年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 。
4、1928年温特的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 。
5、1942年其他科学实验: 。
向光性产生的解释:由于生长素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_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还与向光侧的_____________物质多于背光一侧有关。
植物激素:由植物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 ____有显著影响的__ ______有机物。
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等。
例1、下列情况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都是左侧单侧光照射)归纳: ①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____ ___;②生长素产生于胚芽鞘的_______;③胚芽鞘的弯曲部位(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 。
2、运输特点:3、运输方式:4、分布部位:例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中的接收块成分有何变化:A .甲的含有生长素,乙的不含有B .乙的含有生长素,甲的不含有C .甲、乙的都含有生长素D .甲、乙的都不含有生长素 例3、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A .M 长得比N 长B .N 长得比M 长C .M 弯向一侧而N 不弯曲D .N 弯向一侧而M 不弯曲例4、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55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组别 实验过程现象实验结论①向光弯曲生长Ⅰ.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生长快;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②不生长,不弯曲 ③直立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2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②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考向一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1.如图甲、乙、丙、丁、戊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A .甲、乙B .甲、丙C .甲、丁D .甲、戊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甲的胚芽鞘尖端罩有锡纸,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因此直立生长;乙的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用锡纸套住,尖端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向光侧,所以向光弯曲生长;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由于云母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丙的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导致丙直立生长;云母片将丁的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之间完全隔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导致丁的胚芽鞘尖端下部缺乏生长素,所以不生长;戊的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的右侧之间插入云母片,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右侧透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只能由左侧向下运输,因此戊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高三一轮复习检测作业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1.在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2.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旋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为4.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在体内含量较少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5.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表明插枝的死活6.匈牙利学者帕尔(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下图)。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7.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
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8.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绝对精华)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知识基础上,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问题:图片中植物生长特点?
植物会向着光源生长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
说出向光性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过渡:向光性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许多科学家就是通过对植物生长向光性的研究发现了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生长素,它也是第一种被人们发现的植物激素,下面我们就重温科学家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所做的一些实验。
2、比较③和④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尖端下部为什么会生长?为什么会弯曲生长?
4、达尔文并未设计实验来证明他的推论,是谁来证明的呢?
观察图片,认识胚芽鞘结构
观察实验示意图,描述实验处理和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学生得出推论
学生回答
使学生对实验材料有细致的认识,方便接受后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从实验示意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
①通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包括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实验、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温特的实验等。
2.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植物方向等。
3.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生长素作用实验,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生长素相关知识,分组准备讨论话题。
教案内容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原因。
2. 新课导入:介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逐一讲解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的实验及其结论。
3. 生长素的作用:讲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插条生根、植物方向等方面的作用。
4.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生长素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方面的应用。
5. 生长素的发现与农业生产实践:分析生长素发现对农业生产的意义,讨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改进措施。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2. 回答:温特3. 提问: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4. 回答: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八、课堂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节内容则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2)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种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环境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本节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
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②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④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发展素的发现过程,掌握发展素的作用,理解发展素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科学的钻研方法,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发展素的发现过程,掌握发展素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发展素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实验器械。
2. 准备引导性问题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发展素的发现过程。
3.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前进行实验培训和指导。
4. 准备教室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发展素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植物发展素的发现》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
教学过程的设计将盘绕这些目标展开。
1. 导入新课:起首,通过展示一些与植物发展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发展的奥秘。
然后,简要介绍科学家达尔文和温特的钻研效果,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2. 探究实验:展示达尔文和温特做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理解发展素的发现过程。
这个环节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展示效果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讲授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发展素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发展素的生理作用、植物体内产生发展素的主要部位、发展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等。
这部份内容可以通过PPT讲解和问答的形式进行。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摩登生物学技术在植物发展素钻研中的应用,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与植物发展素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植物发展调节剂的应用等,让学生了解发展素在摩登农业中的重要性。
5. 教室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发展素钻研的疑问,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方式,通过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完整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B.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D.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2.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施用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3.1913年,生物学家BoysenJensen用燕麦胚芽鞘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显示云母片可以阻止胚芽鞘顶端制造的生长素往下运送B.琼脂不会阻止胚芽鞘顶端制造的生长素往下运送C.图①②结果显示生长素会向背光面移动,造成生长差异的弯曲D.假若将图④的琼脂改换成云母片,结果仍然有向光弯曲的现象4.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
正确的结果是( )。
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
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B.植物处于黑暗中C.植物处于强光下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6.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的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P点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茎生长受到抑制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茎生长受到抑制7.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8.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分别放在下表五种物质的溶液中泡24 h,然后种植.比较植株上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实验观察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处理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水(对照)21.1 3.8 5.6赤霉素/(102 mg•L-1) 4.7 4。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知识清单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清单一、植物生长素的定义植物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建成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1、达尔文的实验查尔斯·达尔文通过对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发现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光弯曲生长。
他推测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会向下传递某种“影响”,导致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从而使胚芽鞘向光弯曲。
2、鲍森·詹森的实验1913 年,鲍森·詹森进行了实验,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分别放在单侧光下和插在琼脂片上再放在单侧光下。
结果发现,插在琼脂片上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而单纯放在单侧光下的胚芽鞘则不弯曲。
这表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1918 年,拜尔在黑暗中进行实验。
他将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胚芽鞘一侧,结果发现胚芽鞘会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这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1928 年,温特做了进一步的实验。
他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胚芽鞘会向对侧弯曲生长;而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则不生长也不弯曲。
温特认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三、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部位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幼嫩部位产生,如胚芽鞘、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很广泛,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3、运输方式(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这是一种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基于核心素养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是植物分化发育、繁殖和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它的发现为植物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根据这一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在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有效。
设计核心素养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植物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认识。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植物生长素及其作用,向学生讲解植物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如图解、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素的结构和作用机理,特别是植物的发育、分化与繁殖发育、植物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关系。
其次,要以实验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教师应使用适当实验模板,总结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用实验教学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步骤及其实验结果,以便学生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展植物生物学的发现,例如实验设计的创新,如何运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成果,从而推动植物的发育、分化与繁殖分化,以及如何进一步拓展植物生物学的发现,并受益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最后,教师还应教育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植物体内
物质作为对象,重新研究和发现植物生长素,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植物生物学的发现教学的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植物生物学研究。
这种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的热情,从而促进植物生物学的发展。
21-22版: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步步高)
倒转过来不能运输。
2.生长素除了能发生极性运输,还能发生横向运输,观察图示回答相关 问题:
(1)A、B中属于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过程分别是哪些? 提示 属于极性运输的是②③④,属于横向运输的是①⑤⑥。 (2)导致生长素发生上述横向运输的外界刺激分别是什么? 提示 ①是单侧光;⑤⑥是重力。 (3)横向运输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 横向运输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一致。
4.拜尔的实验(1914年)
(1)自变量是尖端放置的 位置 。 (2)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分__布__ 不均匀 造成的。 (3)在黑暗中可以排除 单侧光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不足之处:无法证明这种影响是什么,即尖端是否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
5.温特的实验(1928年)
(3)C组中的胚芽鞘①②③如何生长? ④能向光弯曲生长说明了什么? 提示 ①向右弯曲生长,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弯曲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 说明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 (4)D组中的胚芽鞘①②如何生长?a、b、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什么关系? 提示 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IAA的浓度:a>b>c。 (5)E组中的胚芽鞘如何生长? 提示 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长;③向小孔弯曲生长。
判断正误
辨析易混易错
(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大量产生生长素( × ) (2)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还可通过木质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 ) (3)生长素是高分子化合物,其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 )
(4)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升
突破重点难点
素养提升
突破重点难点
以下是关于胚芽鞘的A、B、C、D、E 五组实验,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A组中的胚芽鞘如何生长?得出什 么结论?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预习导航
预习导航激趣诱思向日葵是太阳之花,在希腊神话中,水泽女神爱恋太阳神阿波罗,于是群神将她变成了向日葵,以便终生追随那份永远的阳光。
现实生活中的“朵朵葵花向太阳”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阳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使向日葵的叶子和花盘慢慢地向太阳转动。
那么,什么是生长素?它是怎样被发现的呢?提示:生长素是植物激素的一种,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它的发现经历了很多科学家的多个实验探究,其中充满着创造性。
自主学案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几个经典实验①达尔文的实验【实验一】如下图所示,用小纸盒罩住幼苗,在小纸盒的一侧挖一小孔,用光(单侧光)照射,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幼苗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实验二】如下图所示,切去幼苗胚芽鞘的尖端后,将幼苗放到实验一的装置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不弯曲生长。
结论:幼苗的弯曲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的缘故。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套住幼苗尖端,用单侧光照射,结果幼苗继续直立生长(如下图甲所示);用锡箔小环套在幼苗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用单侧光照射,结果幼苗弯向光源生长(如下图乙所示)。
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而向光弯曲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对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②詹森实验(如下图所示)结论:胚芽鞘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③拜尔实验(如下图所示)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④温特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
再将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如下图所示),结果发现燕麦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如果设立对照组,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则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原理和应用知识,与第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作为本章开篇一节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内容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因此学习本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继续分析我的教学对象。
二、学情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并且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3.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从达尔文的燕麦实验到温特的实验。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弯曲、生根等。
3.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教学难点:生长素运输方式的机理和实验证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对生长素现象的直观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生长素发现历程的图片、实验视频等。
2. 实验材料:生长素溶液、植物幼苗等。
3. 小组讨论表格:记录学生讨论结果。
4. 作业:生长素相关问题思考题。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达尔文的燕麦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生长素的发现历程,重点介绍温特的实验。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讲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弯曲、生根等方面的影响。
4.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讲解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特点和机理。
5. 实验演示:展示生长素溶液对植物幼苗的影响,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长素的作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长素运输方式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证明。
八、作业布置1. 观看生长素实验视频,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查阅资料,了解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思考题:生长素的发现对植物生长研究有何意义?生长素运输方式有哪些实际应用?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②向①运输
B.生长素由①向③运输
C.生长素由④向③运输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2.学者拜尔(A.Paal)在1914年~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端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应
D.有胚芽鞘顶端的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⑥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比较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一样,都能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B.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一样,都是含量少但作用明显
C.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一样,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D.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一样,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往往是多种激素综合起来作用的结果
5.下图是利用某些单子叶植物幼苗完成的几组经典实验:
Ⅰ.达尔文实验
Ⅱ.詹森实验[(1)与(2)]和拜尔实验[(3)与(4)]
Ⅲ.温特实验
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问题:
(1)依据达尔文实验,可以做出两点推论:
①该单子叶幼苗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种刺激能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森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黑暗条件下重复詹森对单子叶植物幼苗胚芽鞘的处理方法,结果将会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拜尔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温特实验设计一个对照实验,以确认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的物质来自胚芽鞘的尖端(以简图表示)。
参考答案
1.C 解析: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即由②向①,而尖端下部不会发生。
2.D 解析:拜尔把胚芽鞘顶端移到切口一侧,使生长素分布不均,胚芽鞘顶端存在的一侧生长素多、生长快,从而说明有胚芽鞘顶端的一侧生长快是由于有胚芽鞘顶端的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3.A 解析:分析本题时,不要把“植物激素”(多种)的种类与植物生长素混为一谈,要把握植物激素的基本特征(①④⑥)。
4.C 解析: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属于生命活动的调节物质,含量少,但作用非常显著。
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命活动具有不良的影响。
它们的化学本质不同,动物激素有蛋白质类、多肽类和类固醇类等物质,而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主要是有机酸。
故选C。
5.(1)①胚芽鞘尖端②刺激可能传到尖端下部,造成向光侧比背光侧生长慢(2)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给尖端下部图(1)胚芽鞘不生长,图(2)胚芽鞘直立生长
(3)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向下传递的刺激在尖端的下面分布不均匀
(4)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相关实验及分析。
感光部位在幼苗的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后,植物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得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背光侧生长快,从而导致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没有尖端,幼苗不发生弯曲生长。
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透过琼脂块向尖端以下部分运输,引起尖端以下部分的生长和弯曲。
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该物质向下传递,引起尖端以下部分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两侧生长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