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我县经济跨域式发展

合集下载

文化旅游如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文化旅游如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文化旅游如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格局中,文化旅游已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更是带动地方产业融合、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区域形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化旅游能够为区域经济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游客的涌入会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比如,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周边,餐馆的生意往往会十分红火,酒店的入住率也会大幅提高,从而增加了这些行业的收入。

同时,旅游消费还会刺激当地特色商品的销售,如手工艺品、土特产等,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

文化旅游还能促进区域的产业融合与创新。

以农业为例,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打造出农家乐、采摘园等形式,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拓展了农业的发展空间。

在工业领域,一些老旧的工厂通过改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或工业旅游景点,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种融合不仅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催生了许多新兴的业态,如旅游演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

文化旅游对于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地方政府通常会加大对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道路的拓宽、公共交通的完善、网络信号的增强,都能够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而且,良好的基础设施也能够增强区域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化旅游有助于提升区域的形象和知名度。

一个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能够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过游客的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的分享,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这不仅能够增加旅游收入,还能够为区域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因为成功打造了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逐渐被外界所熟知,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的关注,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就业。

从旅游景点的开发、运营和管理,到旅游服务的提供,如导游、餐饮服务人员、酒店员工等,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旅联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旅联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旅联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旅联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简介:随着全球旅游业的繁荣和人们对旅游的不断追求,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提升和巩固其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各国纷纷开展各种旅游发展策略。

而其中,“三旅联动”成为一种新型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三旅联动”如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什么是“三旅联动”?“三旅联动”是指旅游、住宿和餐饮三个环节的紧密结合,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旅游服务链条,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它强调旅游与餐饮、住宿的无缝衔接,打破传统旅游模式的界限,实现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二、为何选择“三旅联动”?1. 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在传统的旅游模式中,游客往往需要耗费精力和时间去寻找住宿和餐饮服务,不仅浪费资源,也降低了旅游的舒适度。

而通过“三旅联动”,游客可以在旅游目的地得到全方位的服务,无需分散精力和时间的寻找,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 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通过“三旅联动”,旅游目的地能够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的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完善和便捷的服务。

这不仅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还增加了游客的回头率和推荐度。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住宿和餐饮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三旅联动”,可以促进这三个行业的协同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

三、如何实施“三旅联动”?1. 建立合作联盟:各旅游目的地应建立合作联盟,包括旅游、住宿和餐饮等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

通过共同合作,优化旅游服务,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

2. 整合资源:将旅游、住宿和餐饮等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

比如,旅游信息中心可以提供游客各类旅游信息,住宿和餐饮企业可以提供特色住宿和餐饮服务。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旅游、住宿和餐饮等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以重庆市铜梁县为例

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以重庆市铜梁县为例


上创新 度 不高 ,导致 市 场竞 争 力不 强 ,如 近几 年 兴办 的 “ 荷 花节 ”, “ 桂 花节 ”等旅游活动 ,游客的 回头率较低 ,对经 济的拉动 效应亟待 提 升 。此外 ,铜 梁县旅游重视度不够 ,政府的许多政策和管理措施 还不 到 位 ,存 在控制乏力 、无序竞争等现象 。 ( 3 )旅游资源 的利用保 护问题 。首 先是铜 梁旅游 资源开发 存在 短 板。以铜梁火龙为例 ,铜 梁火龙 具有 独特 的观 赏性 ,但其 演 出阵容 庞 大 、成本较高 、安全技术较高 以及消防部门监管严格等原因使得火龙 演 的门槛 高 ,演 出市场缩小 ,场次下降。其次是旅 游环境的破坏 。如 在 巴岳山的开发 中部分古迹被毁 、景观被任意改造以及一些 古镇遭受到 强 烈破坏 ,使得众 多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二 、发展 方 向和 拉 动效 应 分 析 。 ( 一)做好旅游规划工作。铜梁县 虽然在旅游 发展做 了成绩 ,但 产 生了诸多 问题 ,归根究底就是规划工作没有 做好 。在整体 的规划构建 中, 应该 牢牢把握住 自 身客观实际和 已有的优势旅游 资源 ,形成特色 和 品牌 ,不 能盲 目 搞新 兴旅游 活动 。如 目前 铜梁 提出 的打造 休闲旅 游胜 地 ,国家级示范 乡村旅游地等旅游 目标 ,都是很不错 的主题规划 ,千万 不能主次不分 ,顾此失彼 ,因小失大 。 ( 二 ) 商 贸联 动 模 式 的 构 建 与 完 善 。 铜 梁 县 旅 游 发 展 促 进 了 旅 游 产 业 的壮大 ,也带动 了相关产业发展 ,使得铜梁 各产业 间相互融合 ,拉动 经济发展 。因此 ,开发多种旅游活动形式 ,兴建旅游商 贸中心服务 区显 得 尤为重要 ,展旅联动 ,商旅联动是很有必要的。如铜梁可 利用其深厚 的文化底蕴举办特色节事活动 ,如每年举办的 “ 中华龙灯艺术节”就 是 个很好 的尝试 。同时 ,可以兴建了一批具有特色 的休 闲度 假区 ,吸 引 奖励旅游 ,会议举办等活动 ,扩大旅 游消费群体 。此外 ,政府应 重视会 展业 的发展 ,因其会议 、展览等形式不仅能延 伸铜梁 的旅 游产业链 ,而 且能拓宽旅游发展空间 。而商贸中心的修建 ,旅游服务消费 区等项 目的 建设也应加快 ,为旅游发展做 好配套 服务 ,也为进一 步打开 消费市场 , 刺激旅游商贸发展打好基础 ,从 而促进旅游发展 ,拉动县域 经济 快速发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一、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对经济发展、就业创造和区域联结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旅游业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跨区域联合发展的趋势。

跨区域联合发展旅游业,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因此,探索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理分析1. 市场机理:跨区域联合发展能够有效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通过共同推广、营销和品牌策划等方式,联合区域能够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吸引力。

2. 资源机理:不同地区在旅游资源上存在差异化。

跨区域联合发展可以整合各方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资源互补和共享,提高整体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丰富度。

3. 管理机理:跨区域联合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合理资源配置。

通过建立跨区域旅游联盟和机构,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推进和管理体系的衔接。

4. 技术机理:跨区域联合发展可以促进技术与知识的跨域传播和创新。

合作地区可以共同研发旅游技术和服务创新,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三、模式分析1. 产业链模式:通过跨区域产业链的形成,联合旅游企业在不同地区共同参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提高整体效益。

例如,旅游景区与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提供商的联合发展,实现一站式的旅游服务。

2. 线路联通模式:通过旅游线路的串联,打破传统地区间的界限,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例如,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多个旅游目的地进行有机组合,推动跨区域的旅游互动和体验。

3. 专业协同模式:通过专业化合作,联合各方资源,形成高品质的专业旅游产品和服务。

例如,跨区域的专业旅游展会、文化活动和节庆等,提供多样化和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我县经济跨域式发展doc

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我县经济跨域式发展doc

旅游拉动,促进印江经济跨域式发展我县气候最适宜人类生活居住,有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特色饮食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宜发展旅游经济。

特别是梵净山东连、为代表的,南接舞阳河、杉木河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链条,构成横跨黔湘的旅游“”。

再加上铜仁大兴飞机场的复航,开通,梵净山环线公路开工建设,至铜仁高等级公路的改造以及梵净山登山索道的建成,梵净山旅游已经具备了立体的交通条件。

梵净山必将逐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需抢抓机遇,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旅游经济资源(一)自然景观。

西路、甲山中坝一线有凤凰山、金盆滴水、美女跳岩,北路杉树孟郊龟山群,城北睡美人,城南印南拖布,南路有新寨红豆树群、云半瀑布、老鼠抠仓、猴子老壳,东线有牛肝马肺、天下奇观、将军山、鸡骨洞、会师柏、紫薇王、娘儿洞。

梵净山百里杜鹃、佛光幻影、梵净云海、蘑菇石、太子石、金顶天桥、龙头石、鹰嘴岩、万卷书、晒经台、将军头、观音洞、金刀峡、金盆洗手、一线天、定心水、万米睡佛等。

(二)人文资源。

1、佛教历史源远流长。

有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护国寺、坝梅寺、天庆寺、白云寺),四十八觉庵(以木黄建厂的太平寺为首)的庞大寺庙群,佛教活动播及到湘、鄂、川、黔、桂、滇等省区,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佛教建筑还有甲山西岩寺、黔江中山寺、朗溪回龙寺等。

2、光辉的历史。

南宋建炎三年(1130年)的金头和尚起义,明初(1369年)朗水九姓苗反掠夺、反压迫的斗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腊耳山苗族起义,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号军起义,清咸丰九年(1859年)的严黑三起义,清光绪元年(1875年)太平军刘盛的反抗斗争,1933年的印江“神兵”活动,1934年红二、六军团木黄胜利会师,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旅游业对鲁山县三化协调发展引领作用浅析论文

旅游业对鲁山县三化协调发展引领作用浅析论文

旅游业对鲁山县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浅析【摘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鲁山县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布局,立足于县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实际优势,以旅游业发展为带动、探索走出了一条“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本文拟对鲁山县旅游业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旅游业“三化”协调发展一、鲁山县的发展优势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鲁山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县域面积243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西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各类野生动植物达2500多种。

鲁山县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省级林业生态县等称号。

鲁山山川秀美,景色迷人。

境内的尧山主峰海拔2153.1米,植被覆盖率达95%,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享有“中原独秀”的美誉。

尧山脚下有世界最大的中原大佛、绵延百里的温泉群、一碧万顷的昭平湖;有亚洲最大的飞机储存中心、神秘莫测的地下军事指挥中心;还有风景迷人的六羊山、十八垛、画眉谷等自然风景区。

鲁山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

焦柳铁路,郑尧、二广高速公路,311、207两条国道及3条省道贯穿县境,形成了辐射中原、通达全国的便捷交通网络。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鲁山是世界刘姓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学家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现代诗人徐玉诺的故乡。

鲁山县是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

发展旅游业,鲁山县条件得天独厚。

鲁山县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势头强劲。

鲁山旅游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步,目前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和规模,近年来,鲁山县强力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尧山地质公园成功入选国家地质公园;画眉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秘洞、尧山大峡谷漂流、好运谷、龙潭峡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玉京温泉酒店、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被评为国家四星级饭店。

无棣县大力发展旅游业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

无棣县大力发展旅游业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

无棣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作者:侯锦程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14期无棣县濒临渤海,毗邻河北,处于山东省最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无棣县按照“山海古邑·儒风无棣”定位,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全县旅游开发大格局初步形成。

2014年7月入选首批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并在2015年3月成功入围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1 坚持高点定位,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其作为促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全力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以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无棣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挂帅的“挖掘宣传吴式芬,促进无棣大繁荣”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以吴氏文化为突破口,全面实施旅游大开发工作。

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又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无棣县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工作领导小组,以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无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树立起“山海古邑·儒风无棣”的总体形象,打造“儒风无棣”的区域品牌。

二是理顺工作机制。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我们结合无棣实际,实行指挥部工作机制,成立了古城建设、旅游开发、文化宣传三个指挥部,各指挥部明确职责分工,并分别由一名县委常委领导挂帅,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实行集中办公,真正理顺了机制,提升了效率,形成了齐头并进、协力共为的大好局面。

三是明确发展思路。

我们根据无棣实际,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南北两极”(无棣古城、贝壳堤岛)为龙头,以“三点(无棣古城、碣石古桑、贝壳堤岛)一线(大济路)”为主体,以“四区一环”(“四区”即:南部县城人文旅游区、北部贝壳堤岛与湿地旅游区、中部碣石古桑旅游区、东部黄河岛生态旅游区;“一环”即:蔡河路、新海路、海港路、大济路连接“四区”的“一环”路线)为框架的覆盖全县的旅游发展大格局。

四是强化政策措施。

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无棣县旅游商品开发方案》、《无棣县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于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重点以及扶持政策等进行了明确,特别是资金方面,县财政自2011年起列支旅游发展专项资金600万元,每年递增100万元,为促进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快民俗旅游开发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最新资料

加快民俗旅游开发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最新资料

加快民俗旅游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民俗旅游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涉及农村经济的问题,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

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所谓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县域经济不同于国民经济,不能去实现小而全的经济,而是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赣州作为江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具有发展客家民俗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沉淀,其造型独特的客家建筑、美妙的客家山歌、风味独特的擂茶等客家饮食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节庆活动无不吸引着大众目光。

赣州客家民俗旅游,不仅能满足大众“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更能让客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继承,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赣州客家民俗资源的开发价值赣州客家地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客家“新、奇、特”的民俗差异性,形成了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

赣州的客家民俗经过漫长的沉淀和积累,在赣南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民俗事象,盛大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服饰和手工艺品等。

所有这些,构成了赣州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

如客家山歌,有爱情山歌、劳动山歌、革命山歌、感叹身世山歌、戏谑娱乐山歌等。

一曲《十送红军》便是从兴国客家山歌中演化出来的,阐述了客家人的革命胸怀。

1.从文艺民俗的视角来看,赣州客家民间文艺内容非常丰富。

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在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上,通过旅游发展,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旅游区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发展思路(一)统筹规划,尊重市场全域旅游发展要充分统筹,做到既要发挥资源优势,又要避免发展过度或单一化。

要充分听取市场和消费者意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发掘各地特色,增加消费者体验,满足市场需求。

(二)注重规范,鼓励创新全域旅游发展必须要有规范,遵循生态、文化、公益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尤其要注意生态和环境保护,坚持依法发展。

同时也要鼓励创新,提供多元化、差异化、非常规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发掘新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三)保护资源,转型升级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细心呵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和常态化的监管体系。

同时,也要升级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旅游产业,以实现旅游创收和社区共同发展。

三、并列行动(一)拓展旅游景区1.提升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品质,打造有差异性的旅游景区。

2.提供全方位、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旅游服务,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3.完善旅游重要公共设施,提高旅游安全保障水平,科学合理地规划配套服务设施。

(二)营造旅游氛围1.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

2.组织各类旅游文化节庆活动,让游客体验到浓厚的节庆氛围。

3.推动旅游宣传营销,全面提高旅游宣传力度,增加对目标受众的曝光率。

(三)加强旅游服务1.健全旅游业法规、制度和监管机制,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

2.强化旅游服务和管理,提高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障体系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3.推广旅游发展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和成功案例。

四、实施保障(一)加强管理1.强化领导、机构、人员和制度建设,增强县域旅游发展的领导力、协调力、组织力和执行力。

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及政策建议

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及政策建议

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及政策建议背景介绍:旅游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在不少地方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旅游业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

首先,旅游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

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降低城市的失业率。

其次,旅游业可以增加地方税收。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都会为当地带来税收收入,增加地方财政的可支配资金。

此外,旅游业还能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修建景区等,提高当地生活质量,吸引更多游客。

2、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旅游业的发展还能产生拉动效应,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首先,旅游业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发展旅游业会带动旅游景点周边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兴起,也会带动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发展。

其次,旅游业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通过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项目,给农民提供了增收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旅游业还能推动相关产业升级,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旅游业带来的社会效益除了经济效益外,旅游业的发展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

首先,旅游业能够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建立和发展旅游景点可以保护和传承地方的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地方的独特魅力。

其次,旅游业在促进城乡融合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信息流动更加通畅,人们更容易了解彼此,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4、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过度依赖旅游业,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单一,容易受到旅游市场波动的影响。

其次,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合理,也可能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

2024年县旅游发展工作汇报

2024年县旅游发展工作汇报

2024年县旅游发展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县旅游发展工作小组的成员之一,负责撰写2024年县旅游发展工作汇报。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推动县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2024年是XX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之年。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革,我县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乡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格局。

在2024年度,我们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旅游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

1. 客流量持续增长:2024年度,XX县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

其中,国内游客占比为80%,境外游客占比为20%。

经济效益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2. 旅游设施完善:我们在过去一年里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景区和旅游相关设施。

有力地解决了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3. 旅游产品创新: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

不仅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还注重了绿色低碳的理念,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

4. 旅游宣传推广:通过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的力度,不仅提升了县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我们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电视台等多个渠道进行广告推广和宣传报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工作重点和取得的成果1. 加强旅游规划与管理在2024年,我们编制了《XX县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24-2030年)》,明确了县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

同时,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旅游管理体系,加强了旅游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

2. 深化旅游扶贫工作作为贫困县,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将旅游作为重要的脱贫产业进行发展。

在2024年,我们在贫困地区组织了一批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并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并改善生活条件。

生态旅游发展如何促进当地经济转型

生态旅游发展如何促进当地经济转型

生态旅游发展如何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在当今时代,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的机会,更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旅游能够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许多地区可能依赖于单一的产业,如农业、矿业等,就业渠道相对狭窄。

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则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人才,从导游、服务人员到景区管理人员、环保专家等等。

这些新增的就业岗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为那些原本就业困难的群体,如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工人等,带来了重新就业的希望。

同时,由于生态旅游的季节性相对较弱,工作稳定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当地的失业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生态旅游还能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带动性,生态旅游更是如此。

当游客涌入当地,对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的需求会急剧增加。

这就会刺激当地的酒店、民宿、餐馆、交通运输业等迅速发展。

例如,原本破旧的农家小院经过改造,可以成为独具特色的民宿,为游客提供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可以通过餐饮服务,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美食,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生态旅游还能促进当地手工艺品、纪念品等特色商品的销售,为当地的手工艺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

生态旅游有助于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旅游体验,当地政府和企业往往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这包括道路的修建和改善、水电设施的升级、通信网络的覆盖等。

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方便游客的出行和生活,也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例如,原本交通不便的山区,因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修建了宽阔的公路,不仅方便了游客的进入,也为当地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能够提升当地的招商引资能力,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山区县“绿富美”发展———蒙阴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启示

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山区县“绿富美”发展———蒙阴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启示

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山区县“绿富美”发展———蒙阴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启示作者:孙昌新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6期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山东省蒙阴县地处山区,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全省生态旅游示范县”。

2015年蒙阴县抓住临沂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全景蒙阴、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绿富美”新蒙阴建设目标,统筹配置区域旅游资源和要素,以创新思维和全新观念,努力打造旅游产业的升级版,全域旅游新格局和新业态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旅游产业获得稳步健康发展。

其经验做法对全国各地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

蒙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千峦环其外,百流出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1%,山水秀美,地貌奇特。

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名扬全国,举世闻名孟良崮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神奇地貌岱崮是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10万亩云蒙湖山水相映,100多万亩果园春华秋实,“中国蜜桃第一县”自然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全域旅游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者:张雪莲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3期张雪莲摘?要?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2016年11月,克什克腾旗(简称“克旗”)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3年来,克旗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实现全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途径,打造了全域旅游内蒙古版的克旗模式,对通过全域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全域旅游?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趋强烈,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对旅游等新兴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在目前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旅游供给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需求,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克什克腾旗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始终坚持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实现全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途径,打造了全域旅游内蒙古版的克旗模式,对通过全域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克什克腾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北部,素有“内蒙古缩影”“北京御花园”之美誉。

近年来,克什克腾旗经济社会发展由工业经济单一主导,逐步向“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构建了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旅游产业发展迈向了新起点。

目前,克旗境内拥有世界首个以行政区划命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摄影创作基地”“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旗”“中国温泉之乡”“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逐年攀升。

打造县域旅游品牌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

打造县域旅游品牌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

打造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作者:符连娜来源:新浪财经添加日期:10年04月01日符连娜:各位专家、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论坛组委会邀请我参加这次盛会并发言!我非常愿意借此机会与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就“打造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内乡古称“菊潭”,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

内乡山青水秀,历史悠久,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且品位很高,是河南省旅游产业重点县,先后被省、市确定为伏牛山旅游开发的龙头和南阳旅游的旗舰。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以旅游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千秋产业”,着力创建“旅游名县”,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县已开发建设了宝天曼、县衙等6大景区15个旅游景点,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1.5万人,2002年至今,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亿多元,“一山一衙”两大金字招牌正享誉国内外。

在这次中国县域旅游品牌评选活动中,我县成功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宝天曼景区成功入选“中国百强景区”。

在此,我代表内乡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向长期关心支持内乡旅游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简要谈几点打造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的体会:一、明确思路,高起点规划品牌内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以宝天曼为代表的风光秀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又有以内乡县衙为代表的古朴厚重的历史人文景点。

宝天曼地处伏牛山腹心区,总面积231平方公里,物种丰富,生态原始,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95.8%,已发现植物2911种,动物201种,被誉为“中原生物王国”、“华北绿色心脏”。

同时又处于我国第二级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边缘,飞瀑流泉,崖险谷深,巍峨壮观。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2001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6年成功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

以旅游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以旅游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作者: 孙喜国[1]
作者机构: [1]中共漠河县委
出版物刊名: 奋斗
页码: 39-4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9期
主题词: 旅游主题;漠河县;中国县域;林业资源;中国旅游;国字号;先导产业;县等;持续增长;百强
摘要:漠河县是一个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

随着商业性采伐在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漠河县紧紧抓住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有利时机,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

2013年,全县旅游业总收入14.9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162.8万人次,均创历史最高。

漠河县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品牌魅力名县、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等十余个"国字号"称号,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以“旅游+”推动跨越发展

以“旅游+”推动跨越发展

以“旅游+”推动跨越发展
刘建新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17(000)015
【摘要】未来五年,镇远县将以“全景、全时、全业、全民”为主要路径,大力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各行各业快步向前,推动着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刘建新
【作者单位】镇远县委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运城市旅游局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本刊专访运城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忠庭
2.构建"大旅游"管理体制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r——关于加快实现连云港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
3.把握海西区域旅游综合竞争战略推动福建旅游跨越发展
4.重塑旅游形象推动花垣县旅游跨越发展
5.坚持第一要务推动跨越发展——师宗县推动县域经济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快旅游业发展 建设旅游强县 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跨越实施方案

加快旅游业发展 建设旅游强县 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跨越实施方案

加快旅游业发展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县,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跨越,打造旅游经济升级版,现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打造升级版,努力实现梦”为主题,以旅游发展“八大升级工程”为主线,以“人文、红色、山水、休闲”为主要特色,坚持“四轮”驱动,即:政府推动、项目拉动、市场驱动和部门联动,构建“五大体系”,即:旅游产品体系、市场体系、人才体系、要素体系和服务体系。

到年,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县;到年,按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整合“明中都城遗址”、“朱元璋故里”、“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和“喀斯特地貌”等资源,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

2.发展目标。

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进前列、五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

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超20亿元;年起,主要旅游指标(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亿元以上在建旅游项目数、在建5亿元以上旅游项目当年新增投资额)年均增速超过30%,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旅游强县取得实质性进展;年,主要旅游指标实现翻番,旅游投入突破60亿元,旅游人次突破6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60亿元;年,主要旅游指标实现翻两番,旅游业成为全县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消费者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重点工作实施旅游业“八大升级工程”,推进旅游规划、旅游项目、旅游业态和旅游产业全面升级。

3.实施旅游规划升级工程。

按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全力构筑三大旅游板块,即以明文化为核心的北部人文旅游板块,以生态旅游为方向的南部自然旅游板块和以小岗村为中心的东部红色旅游板块。

推进旅游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规划相互融合、有序衔接。

4.实施旅游项目升级工程。

以“3622”工程为抓手,加快旅游项目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明中都城、小岗村和狼巷迷谷及韭山洞3个旅游龙头景区,重点建设6个精品旅游项目,培育20个上规模的新型业态旅游产品,加快开发200个以上的特色旅游休闲接待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拉动,促进印江经济跨域式发展
我县气候最适宜人类生活居住,有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特色饮食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宜发展旅游经济。

特别是梵净山东连张家界、武陵源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南接舞阳河、杉木河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链条,构成横跨黔湘的旅游“金三角”。

再加上铜仁大兴飞机场的复航,渝怀铁路开通,梵净山环线公路开工建
设,玉屏至铜仁高等级公路的改造以及梵净山登山索道的建成,梵净山旅游已经具备了立体的交通条件。

梵净山必将逐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需抢抓机遇,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旅游经济资源
(一)自然景观。

西路、甲山中坝一线有凤凰山、金盆滴水、美女跳岩,北路杉树孟郊龟山群,城北睡美人,城南印南拖布,南路有新寨红豆树群、云半瀑布、老鼠抠仓、猴子老壳,东线有牛肝马肺、天下奇观、将军山、鸡骨洞、会师柏、紫薇王、娘儿洞。

梵净山百里杜鹃、佛光幻影、梵净云海、蘑菇石、太子石、金顶天桥、龙头石、鹰嘴岩、万卷书、晒经台、将军头、观音洞、金刀峡、金盆洗手、一线天、定心水、万米睡佛等。

(二)人文资源。

1、佛教历史源远流长。

有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护国寺、坝梅寺、天庆寺、白云寺),四十八觉庵(以木黄建厂的太平寺为首)的庞大寺庙群,佛教活动播及到湘、鄂、川、黔、桂、滇等省区,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
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佛教建筑还有甲山西岩寺、黔江中山寺、朗溪回龙寺等。

2、光辉的历史。

南宋建炎三年(1130 年)的金头和尚起义,明初(1369 年)朗水九姓苗反掠夺、反压迫的斗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 年)腊耳山苗族起义,清咸丰五年(1855 年)的号军起义,清咸丰九年(1859年)的严黑三起义,清光绪元年(1875 年)太平军刘盛的反抗斗争,1933 年的印江“神兵”活动,1934 年红二、六军团木黄胜利会师,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3、浓郁的地方文化。

印江传统习俗春节期间的花灯、龙灯嘘花、印江傩戏(技)、土家族“赶年节”、“吃新节、”“哭嫁歌、”行轿“号子”、“祭风神、”“红棺葬、”苗族“上刀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山歌、情歌、摆手舞、铜铃、红棺葬、甲山烟火架、合水长号唢呐、蔡伦古法造纸等无不体现了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

4、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民族建筑。

印江传统民族建筑有朗溪、合水一带的土家吊脚楼、桶子屋,县城内的严氏宗祠、文昌阁、武圣宫、依仁书院、甲山石宝塔、惜字塔,洋溪万里桥,新业芙蓉坝风雨桥,木黄、甲山、朗溪土司衙门、
县城穿城大堰等。

5、人杰地灵、书法名家辈出。

书法名家明代的周冕,清代的严寅亮及其“黔山第一”,参加过“公车上书”的廖西山,擅长行书的周以湘、王道行,民初擅长各体书法的藩鹄臣,擅长草书的吴缦卿,现代的魏宇平、王峙苍等,当今遍及城乡民间用毛笔书写各种对联、村规、民约。

杉树有革命名人冉少波,当今国家领导
人戴秉国,板溪毛寨有太空博士吴学超等名人。

6、神奇的民间传说。

现经收集整理的民间传说,主要有“九皇妃百日飞升的故事” 、“重修天庆寺的传说”、“太子石的传说”、“九龙池的传说”、“蘑菇石的传说”、“万卷书的传说”、“舍身崖的传说”、“金刀峡的传说”、“紫薇树的神树之说”、“梵净山名的传说”、“梵净山弥勒道场的传说”、“大圣墩风神洞的传说”、“朗溪回龙寺的传说”、“燕子阡老鼠抠仓的传说”、“邬家姊妹的传说”等。

7、地方文学作品。

有《最后一支太平军》、《红土地•黑土地》等。

(三)风味独具的地方特产和独具匠心的饮食文化。

有梵净山紫袍玉带石、油纸伞、白皮纸、团龙贡茶、印江贡米、印江菜豆腐、荞面条、印江绿豆粉、甲山苕粉、甲山白萝卜、夫子坝红萝卜、木黄金豆腐、酸玉荷、榨海椒,还有印江蕨粑、香柚、药橙、台合梨、小泽沟鸭蛋、埃山鸭,永义四腮鱼,印江腊肉、榨肉、梅干、魏家牛肉干、唐家粉蒸牛肉、灵芝酒、红色木黄窖、芙蓉窖等地方特产。

(四)、旅游接待能力已具规模。

有二星级酒店 1 家,旅游
定点接待宾馆8家,其他旅社71家,可接待游客1500 人。

旅行社1 家(紫薇旅行社),旅游服务中心1 个(县旅游局直属旅游企业),已能一次性接待3000 游人的食宿。

各类旅游客运车辆近百辆,其中旅游专线车12 辆,旅游出租车65 辆,停车场2 个。

(五)产业基础。

朗溪、板溪、峨岭柑橘已形成规模产业,木黄阳光牛业,梵净山精制茶场、团龙茶厂、洋溪桅杆茶厂、新业乌鸡场等新兴产业日益壮大。

(六)特色城镇建设。

县城区有土家民族风情街区、4 万平米文昌公园、容纳8000 人的民族运动场一个、中洲凉桥、三级翻板坝、音乐喷泉等。

二、发展思路
1、争取国家项目或招商引资建设岩口电站,恢复朗溪湖,开发出来主要举办接待大型会议,产生经济效益后带动梵净山旅游等产业发展。

2、规划建设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提高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城镇经济辐射能力。

在城镇规划建设方面,规划河道沟渠:打通从北环桥头到官庄坝沟渠,将印江河水引到桶溪河,使印江县城处在两条河水环抱之中;翻修印江县城穿城大堰;包装岩底寨至先锋电站处沟渠;在沟、河边砌筑犬牙交错的鹅卵石河堤坎,每隔500 米段建设一座石拱桥,沿沟、河两岸栽植花草树木,培植自然风景,建设土家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打造现代城中桃花源村。

在城市道路方面,拓宽主次干道,规划二环和三环路,道路相互连通,开通多条线路公交车,提高城市交通能力。

城市绿化方面,
在所有空地、平屋顶、院落、人行道、双车道分解线都进行立体绿化,提高绿化率。

建设方面,实行整体规划、统一布局、连片开发建设,向高层发展,节约土地同时加快旧城区改造(北门片区、中寨口片区、甲山片区、峨岭村片区、坪兴村片区),注重突出土家建筑特色。

现有建筑包装改造,特别是沿街房屋要体现土家民居风格。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益事业方面,增设停车场2 个,卸货和中转站3 个,集贸市场城西一个,城北一个,城东一个,增加公厕若干,在甲山村建设车站一个,建设影剧院一个。

城市功能划分方面,南湖片区、中洲片区、文昌片区、柳家河坝片区为居住区;甲山上片区、冯家寨片区、西苑片区中寨口片区为旅游文娱乐产业发展区,甲山表演烟火架和上刀梯,中寨口放映地方影视剧和风景宣传片表演傩戏、祭风神,西园表演土家摆手舞,冯家寨片区表演花灯、龙灯嘘花、长号唢呐,官庄坝、岩底寨为汽车维修保养区,城东为停车、客车服务和卸货中转区,西环大道和梵净山路段、城东片区、金玉小区为宾馆住宿、饮食服务、旅游产品贸易区,西门湾和水清路、西园路为地方特色小吃和夜市街。

乡镇规划建设方面,重点改造规划建设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木黄,旅游沿线乡镇新业,永义、合水、朗溪。

规划五年内县城日接纳游客能力达2 万人。

3、发展梵净山旅游经济。

开发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经济产业,开通棉絮
岭至金顶索道,开发建设四大皇庵、四十八觉庵、九皇洞、承恩寺、甲山西岩寺、黔江中山寺、朗溪回龙寺、南湖至观音沟沿路景观,恢复开发木黄、朗溪、甲山土司衙门及旅游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他线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天堂温泉。

4、发展地方特色饮食及产品,旅游文化传媒产品,相关服务业、茶业、经济作物业、石材加工、畜牧养殖、果蔬业等。

三、发展措施
1、立法。

出台经济发展法,确立发展旅游经济的主导地位。

明确经济发展方向、方式,产业发展项目确立、调整、变更、取消的决策及规划编制审批程序,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融资渠道,违法行为及责任
等。

2、编制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对产业发展区域和发展时间、规模进行规划,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

县城区发展住宿、饮食、娱乐、文化传媒、服务业。

峨岭、中坝乡、板溪镇发展果蔬业、畜牧、经济作物种植业,天堂发展温泉服务业,沙子坡发展经果业和茶叶产业,合水发展石材加工业、木黄和永义发展旅游观光、
茶叶、中药材、养殖畜牧业。

新寨、罗场、缠溪、杨柳、洋溪发展果蔬、茶叶业、石材加工业、中药材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朗
12
溪发展旅游观光、 饮食、 服务和经果业。

用五年时间开发朗溪湖, 县城服务能力达日接待 2 万人,十年时间县城区常住人口达 万人,引导饮食、住宿、服务业发展,引入中介专业服务业进入 印江,完成相关旅游设施、旅游景点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特色 土特产、娱乐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承受 15 万人消费。

3、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

4、发展旅游文化产品,鼓励文艺表演、文学创作,发挥文 化传媒作用,加强宣传,提高我县旅游事业知名度。

5、开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益和服务能力,监 督司法公正,打击犯罪,建立文明卫生县城长效机制,建设良好 的投资环境;开展全民荣辱观教育,树立诚实信用、文明、公道 的民风,创造良序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