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粤教版思想品德八上2.3与人为善word学案
八级政治上《的与人为善》教案粤教版
2、3 与人为善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
能力目标: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的共鸣和认同,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善良的内涵和要求教学难点: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助人为快乐之本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具传统教学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吗?生:善待他人。
师:没错,就是善待他人。
我们在前面的课已经学习了诚实守信这个做人的基本原则,还学习了如何平等待人,它们都是善待他人的表现。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善待他人的另外一个表现——与人为善。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49页。
2、讲授新课师:与人为善是崇高的道德修养,中国的道德文化把它视为君子美德的核心。
孟子曾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在孟子看来,君子的品行中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为善了。
与人为善,也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是美好生活的底色,也是美好品德的基石。
就是因为有了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会组成美好的社会。
歌里头都有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而只有善良的人才会献出那一点爱心,所以说善良就是那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阿根廷有个著名的高尔夫球手叫罗伯特·温森,一次锦标赛夺冠后,他曾把奖金给了一个自称孩子病危的妇女。
不料几天后有人跑来告诉他:“那妇女是骗子,你上当了。
”他反问:“这么说,并没有一个孩子病得要死?”对方说:“是的。
”温森也就立刻笑了笑,说:“好极了,这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大家觉得温森是不是一位善良的人?生:是。
师: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温森身上散发出很多美好的品德:如宽容、克己、为人、真诚、奉献等等。
思想品德:2.3《与人为善》教案1 (粤教版八年级上)
通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应当要是非分明。
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板书)
例举“350个孩子一个妈”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不仅要善待自己的亲人,也能善待帮助他人。
5、善良要见诸行动(板书)
通过5.12地震同学们捐款事例,让学生明白善良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行动起来。
1、给予比接受更快乐(板书)
由探究园中女老板因为帮助了别人而感到心满意足理解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2、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板书)
通过一个小故事,由学生思考得出“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的道理。
●“地狱与天堂”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白“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从而投身助人的行动。
有一个人想看看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他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们正在吃饭,但奇怪的是,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用的筷子有一米长,虽然个个争先恐后夹着食物往自己嘴里送,但因为筷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这人叹道:“地狱真是太悲惨了。”
●“分享助人之乐”
俗话也这么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你能说出这句话的含义吗? (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能够使心灵受到一次净化,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爱心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付出而减少,相反,它会源源不断。
你有过助人的快乐经历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并与大家分享做好事后的感受。)
小结: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助人是快乐的,付出越多内心越充盈。
【课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
提出要用善良的心对待别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到与人为善要无私、博大,还要是非分明。
教后记
他又来到了天堂,这里的人正好也在吃饭,他们用的筷子也有一米长,却一个个容光焕发,处处欢声笑语。
八年级政治上册 2_3 与人为善教案 粤教版
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善良的要求难点: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故事导入:小故事大道理小孩的心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
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讲授新课课题板书:与人为善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解释板书:1、什么是与人为善?--------以善良之心待人2、善良的内涵: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
3、善良的要求:活动一: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案例):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
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老奶奶犹犹豫豫,很害怕。
于是他们三人主动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
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看法。
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
”小军说:“这老奶奶是我们家邻居,她家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
思想品德:2.3《与人为善》教案 (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重点:如何做到“将心比心”
难点:深刻体会“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真正学会在生活中“将心比心,与人为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欣赏张学友一首《将心比心》的歌,以取歌名活动引出主题。
在欣赏歌曲的同时知道去理解歌词,根据要求提取有效信息。
☆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粤教版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三框内容。主要认识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将心比心,对如何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提出了要求。本框内容在前面《诚实守信》、《平等待人》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已接触过,但本框教材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进行了更具体、更深层次的剖析,是对以往相关内容的总结和延展,更是一种落实。
☆学情分析
我国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人普遍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而不懂付出。为此我在课前专门对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是学生对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道理都比较明白但不够深刻,关键是碰到具体事情不能够自然地做到。生活中碰到事情,很多学生还是只想到自己、想不到别人的处境等。比如指责老师冤枉他、埋怨朋友不帮助他等。“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嘴巴上。
播放视频《女子电动车失窃后偷走他人电动车》提问:
①两名女子在事件中有了怎样的角色转换?
②从受害者到侵害人的转变过程中给我们什么启示?
③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结果怎样?
根据课前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当中“己所不欲或己所欲,施与人“的现象很普遍,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对平时所作所为的剖析,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于人的道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教案 粤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教案粤教版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培养学生形成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到善良是爱心的显现,助人为快乐的源泉;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如何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与人为善的境界。
教学设想:通过“探究园”的“社会风景”活动,让学生通过一个与人为善的温情故事,探究故事主人公女老板的行为和心理感受,领会帮助他人是快乐之本;学习“心灵导航”第一、第二节,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与人为善的品德,懂得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助人的过程中。
使学生认识到助人不仅是为别人付出,自己也会从中感受快乐。
通过“探究园”的“经典透视”活动,使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与人为善精神,结合“心灵导航”第三节,联系实际,探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含义和要求,懂得与人为善要将心比心,主动体谅,理解,关爱,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通过“实践与评价”的活动,使学生投身于助人的行动,主动去寻找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感受民间疾苦,付出自己的爱心,培养学生体恤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善良品质,提高无私奉献的意识。
该活动既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具体途径。
通过对“阅读与感悟”中《永远的内疚》文章阅读思考,学生进一步领会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在与人相处中不伤害别人,善意待人。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人为善。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与人为善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人际关系。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与人为善的情况,但对于与人为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的含义,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与人为善的观念,培养善良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与人为善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与人为善的观念,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与人为善的场景,提高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人为善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生活实例和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方案,确保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3.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增加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个与人为善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场景中的主人公是否与人为善?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生活实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这些实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与人为善的?与人为善的意义在哪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观点。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 与人为善教案 粤教版
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善良是无私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时政结合法,歌曲欣赏法等,懂得什么是与人为善的品德,懂得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助人的过程中。
通过对有关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无私的,博大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时事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收集地震中的感人事迹,与人为善的事例。
板书设计与人为善勇敢宽容博大的真诚为人无私的克己是非分明尊重正直行动理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歌曲欣赏营造氛围导入课前3分钟放音乐《善良的人》听音乐,感受爱的温馨通过音乐营造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新课烘托主题二、感受地震中善良展示图片《姚明》和《林浩》视频,引导学生善良蕴涵的意义1、了解林浩的事迹和地震后感人事迹。
然后说说林浩的闪光点。
2、简述图片中的事迹3、说感想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感受患难见真情三、大善无形1、展示林秀贞图片和林秀贞的故事2、指导学生结合林秀贞的故事分析善良的品德1、了解林秀贞的故事2、说林秀贞的善良品德1、学生形成对善良等高尚品德的共鸣和认同2、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四、大爱无声指导学生结合林秀贞的故事分析善良的特点1、林大姐帮助的,都是她的亲人吗?2、你认为林大姐帮助这些人,图的是什么?3、曾经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年青人,也想找林大姐“帮忙”,你认为林大姐该不该帮忙?4、你认为林大姐凭什么感动了中国,语言还是行动?懂得[1、善良之心是博大的2、善良是无私的[3、要是非分明,善恶分明。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上2.3《与人为善》word学案
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1.为什么要有善良之心?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
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
有了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能组成美好的社会。
2.什么是善良?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
3.善良有哪些要求?(1)善良是的。
(2)善良之心是的。
(3)与人为善需区分是非对错。
(4)善良要。
对自己看得顺眼的人要与人为善,不顺眼的就大可不必。
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一颗善良的心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打开,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怀着真诚的善意,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会充满爱心。
上述观点缩小了与人为善的范围,是片面的。
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为什么说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的需要。
(2)帮助他人是一种的活动,“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
(3)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付出的越多,内心越充盈, 越强。
帮助他人不是对人施舍,而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尊重他人的人格,不至于使人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产生自卑感。
也就是说,我们在帮助他人时也应照顾他人的心理感受。
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1.什么是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2.将心比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将心比心就是,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2)将心比心就是,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求回报。
(3)将心比心就是不以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别人。
3.伤害他人有哪些表现?对别人的优点、成就心怀妒忌,中伤、贬低,对别人的缺点吹毛求疵,讽刺、挖苦,对别人的困境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在人际关系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4.伤害他人有什么危害?伤害了别人,也必然会,使你远离友谊、信任、同情、理解;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待人之道2_2平等友善第3框与人为善教学设计粤教版
2.3 与人为善教材分析《与人为善》是粤教版思想道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本节课内容由“用仁慈对待他人”和“帮忙他人,收成欢乐”两目组成。
“以仁慈对待他人”核心内容是要让学生明白仁慈的内涵,了解仁慈的大体要求。
“帮忙他人,收成欢乐”让同窗们知道帮忙他人是一种幸福和欢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生活中对他人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大多维持着单纯仁慈的本性,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自我中心意识的支配下,他们适应于只考虑自己,而不适应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更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做到与人为善。
由此可见,使学生能够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对他们进行仁慈、仁爱、助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是超级迫切、超级必要的。
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明白得仁慈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熟悉助人为欢乐之本,培育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形成对仁慈、仁爱、明白得、宽容等高贵品质的共鸣和认同;使学生知道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大体道德原那么;做一个真挚而富有仁慈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遇。
教学重点:仁慈的内涵和大体要求教学难点:与人为善必需体此刻行动上,助人为欢乐之本教学方式:情境体验法、故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新闻回放,引入话题、导入新课。
二、仁慈的内涵:仁慈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活动:社会风光——一只手套1、出示案例,学生细读材料,试探问题2、分组讨论问题3、全班交流4、教师点评。
三、仁慈的大体要求(一)、活动:议一议——小军、小欣、小云的故事1、分角色演出故事2、试探: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3、交流、讨论4、教师点评:仁慈是无私的,发自内心的,希望取得回报的仁慈是“伪善”。
固然,人应该严己宽人,若是他人帮忙了咱们,咱们应该知恩图报。
(二)、活动:想一想——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1、出示图片,讲述故事2、试探、交流:你以为东郭先生做得对吗?什么缘故?咱们生活中有无“东郭先生”?若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你会用那个词?3、教师总结:与人为善若是非分明,与人为善是善事、与恶为善却是恶事,不分青红皂白的为善是“愚善”(三)、活动:阅读与感悟p52《特蕾莎修女的故事》1、学生悟读2、试探:什么缘故诺贝尔和平奖会授予特蕾莎修女?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归纳她的一生?从她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4、教师点评、总结:仁慈之心是博大的,对任何人都应心怀善意,老吾老和人之老、幼吾幼和人之幼。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3《与人为善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3《与人为善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3《与人为善将心比心》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同时也存在自我中心、自私等问题。
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教育引导,使他们对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的含义,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与人为善的含义,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将心比心的意识,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生活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生活案例。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关于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与人为善?如何将心比心?2.呈现(10分钟)展示多个关于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并总结出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案例中的情境,亲身实践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行为。
粤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word教案(3)
初中思想品德《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课标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与人为善”含义,懂得与人交往,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为善,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学会宽容,理解和欣赏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他人的感受,同情他人的不幸和困难,增进同学与同学,与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懂得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国为善的关系。
学情分析一些学生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在自我中心意识的支配下,他们习惯于只考虑自己,而不习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更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做到与人为善。
由此可见,使学生能够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也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教材分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教材第105页至108页,计划一课时。
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 “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主要核心内容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释义】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
指赞成人学好。
现指善意帮助人。
这框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导入:今天很高兴,能和在座的各位同学老师,一起学习,今天我想讲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美”,在开始之前,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们大家,你觉得你眼里什么是美的?第一环节:最美的撑伞女孩视频剪辑《最美的撑伞女孩》设计提问:1、为什么她会感动一座城市,而被称为最美?2、她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受到她的善良?3、什么是善良?善良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人第二环节:最美的生活瞬间生活中,美丽总是与我们相伴随,小组讨论下,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到美丽的生活片段与细节,关于你,关于我,关于我们大家。
思想品德:2.3《与人为善》教案2 (粤教版八年级上)
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息一声朝前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里。老人很感动,也弯腰来帮忙。老人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的!男孩却说:________________
请你猜猜男孩会怎么说?(“小鱼在乎,知道我救了它们的命。”)
二、新课讲授
(三)、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板书)
教师读出2-3位学生的作业。
(设问:你会以类似的语言或者行动对待他人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既然知道受伤害是痛苦的,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他人痛苦,做到“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意思就是要以自己的心理推知他人的心理,设想自己在他人的处境中会有什么感受。这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怎样理解将心比心呢?
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炙烤着的小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小孩善良的心灵,给人以美丽的感动。小鱼不通人性,也不懂回报,但那却是上千条鲜活的生灵,有的人不在乎,而善良的心却一定在乎。
我们在困难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候,我们也应该为他人着想,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分担别人的痛苦。
三、课堂小结:
教后记
讨论:假如你是甲,从伤害别人到被人伤害,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小结:我们都知道受伤害是痛苦的,我们谁都不想受到伤害,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痛苦。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情愿、不接受的事情,就不能推给他人,让他人去承受。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要我们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最新秋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教案.doc
4.延伸拓展:(活动三)
展示拓展资料,指导探究
在学校和家庭里,你有哪些地方 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2.3思维导图
1.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2.自学课本,合作交流
3.聆听点拨,形成共识
4.适度探究,升华提高
检测
1.布置练习:《学考精炼》2.3单项选择题
学生活动
目标Leabharlann 一、知识与能力:懂得善良的含义,理解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学会与人为善;做到将心比心,懂得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人,乐于 助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三、具体目标:阅读课本P51-52
1、与人为善的内涵是什么?
2、什么是善良,它包括哪些方面?
2.讲评点拨。
1. 完成练习,小组互评;
2.提出疑难,聆听解惑。
八年级思品科2.3《与人为善》教学简案
江义初级中学八年级思品备课组主备人:江绮颖
课题
2. 3《与人为善》
教
学
重点[
善良是一颗广博真诚的爱心
难点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
手段
一体 机
达标
检测
必做题
《学考精炼》P40-44单项选择题
选做题
无
教学过程
课堂模式
教师活动
3、善良的要求有哪些?(四点)
4、为什么“助人为乐”?
5、如何做到将心比心?
1.齐读目标,加深印象
2.明确重点,了解难点
导学
1.导入新课:
八年级政治上册2_3与人为善导学案粤教版
《与人为善》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仁慈的内涵,明白得仁慈是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是博大无私的爱心。
熟悉助人为欢乐之本。
明白“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明白得他人,关爱他人,帮忙他人。
【重点、难点】:一、仁慈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二、将心比心,换位试探一、【自主学习】阅读讲义P51—52页内容,完成以下内容:一、什么是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确实是以待人。
二、仁慈的内涵:仁慈包括克己、为人、真诚、尊重、明白得、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
归结起来,仁慈确实是一颗的爱心。
3、仁慈有什么特点?(表现或要求):①仁慈是的。
仁慈的行为必然;②仁慈之心是的。
仁慈之心不仅对放开,对也会意怀善意;③与人为善也需;④仁慈要。
4、为何帮忙他人,能体验生命的欢乐?①帮忙他人,不仅是为了,也是咱们的需要。
②“”让咱们体验到的实现和的发挥。
③助人不仅是,也是。
助人的时候,咱们付出的是。
付出得越多,感就越强。
因此助人是欢乐的。
5、什么是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的试探方式和行为方式。
6、将心比心的表现(或要求)是什么?①将心比心就是。
②将心比心就是。
③将心比心确实是不以的方式对待他人,④要摈弃的恶习。
二、[预习检测]1. 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的明白得错误的是()A.帮忙他人确实是为了取得回报 B.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成C.帮忙他人不仅是为了他人的需要,也是咱们内心情感的需要D.人一辈子的意义就在于让自己取得欢乐和回报2.“老吾老和人之老,幼吾幼和人之幼”这句古语表现了仁慈应该是()A.区分是非对错B.无私的 C.付诸行动 D.博大的3. 美国一个8岁的小孩在学校多次欺负同窗,屡教不改,他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体会被欺负的感受,于是要他举“欺负人我真可耻”的牌子站在街头一个半小时。
结果,儿子终于体验到了被损害的痛楚,改掉了欺负同窗的适应。
这说明咱们要学会()A.将心比心,成人之美 B.自爱自重,珍爱自己C.学会欣赏他人的美好的地址 D.培育与人为善的道德,摈弃损害他人的恶习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告知咱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 ( )①理解至上,善待他人②换位试探,替对方设身处地着想③迁就他人,成人之美④尊重他人,宽待他人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5.仁慈要付诸行动,表此刻( )①对需要帮忙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忙②关心和体贴他人,为他人的需要作出奉献③体验生命的欢乐与乐趣④为了取得某种回报,去做一些看上去仁慈的事A. ①②B. 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6.有仁慈之心的人是( )①怀着自私利己的目的,为了取得回报,去做某些所谓的善事②以仁慈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差遣,仁慈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③怀有仁慈之心的人可不能容忍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无辜者的损害④怀有仁慈之心的人对社会上需要帮忙的弱势群体充满爱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之前,在一个冬季的早晨,农夫看见路边有一条冻僵的蛇。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活动型教案
〖 课堂作业“活动建议”。
课后反馈:
(四)认识自我、完善人格
活动一:
制作“的闪光点”卡片,(学生分小组活动,每位同学制作一张“ 的闪光点”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后,将卡片交给本组的另外一名同学填写所知道主人做过哪些“与人为 善”的事,再交给下一位同学填写,直到卡片重回到主人手里为止)。
请几位同学将自己的卡片与大家分享(可为自己所做过“与人为善”的事进行 补充)
《与人为善》活动型教案
教学
目的
要求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与人为善的含义。2、认识到与人为善既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从而积极培养与人为善的意识。3、掌握与人为善的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树立与人为善的观念,尽自己所能,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
全面理解“与人为善”
教学难点
如何“与人为善”及其好处
好,讲到这里,我想同学们对“与人 为善”会有所认识,并且可能也会有很多感想,下面:
通过你对本课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与人为善”的感悟。
(学生回答)
〖总结本课〗
总结: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旦夕祸福。要想走好漫长的人生道路,就应当学习提灯笼的老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处处先替别人着想,真诚地关爱他人,也就会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这也正符合孔 子所说的“仁者爱人”,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我们现在所说的“善良”不仅及于人类,也包括对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作为学生,我们不但自己要做到 “与人为善”,而且还要动员周围人多做“与人为善”的事,让世界充满爱。
情景剧(学生表演):
片段一:一学生下位置,不小心把旁边同学的书碰到地上,然后主动拾起来。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与人为善》情境探究型教案
《与人为善》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与人为善》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粤教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待他人”第三节的第一、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两节《诚实守信》和《平等待人》,懂得什么是诚实,认识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懂得每个人生而人格平等,明白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高尚品德,学会做个诚实的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就归根于一个人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和博大无私的胸怀。
因此,领会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明白善良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本性,是和谐社会的呼唤;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品质,从而乐于助人,做个奉献自己的人。
这两个框题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懂得将善良付诸于行动,乐于助人,获得助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从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善良的涵义,明白善良是有要求,有其自身的特点,领会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意识,领会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引导学生在助人和奉献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正义、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自利、冷漠无情、损人利己等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崇高的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引导学生做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善良的涵义和要求难点:与人为善要见诸行动,助人是快乐之本。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要根据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的学习认知规律进行构思。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建立了交往艺术的新思维,但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等一些不良思想及习惯的影响,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知、情、意的统一则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1.为什么要有善良之心?
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
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
有了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能组成美好的社会。
2.什么是善良?
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
3.善良有哪些要求?
(1)善良是的。
(2)善良之心是的。
(3)与人为善需区分是非对错。
(4)善良要。
对自己看得顺眼的人要与人为善,不顺眼的就大可不必。
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一颗善良的心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打开,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怀着真诚的善意,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会充满爱心。
上述观点缩小了与人为善的范围,是片面的。
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为什么说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
(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的需要。
(2)帮助他人是一种的活动,“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
(3)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付出的越多,内心越充盈, 越强。
帮助他人不是对人施舍,而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尊重他人的人格,不至于使人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产生自卑感。
也就是说,我们在帮助他人时也应照顾他人的心理感受。
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1.什么是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2.将心比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将心比心就是,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2)将心比心就是,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求回报。
(3)将心比心就是不以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别人。
3.伤害他人有哪些表现?
对别人的优点、成就心怀妒忌,中伤、贬低,对别人的缺点吹毛求疵,讽刺、挖苦,对别人的困境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在人际关系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4.伤害他人有什么危害?
伤害了别人,也必然会,使你远离友谊、信任、同情、理解;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探究点1 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阿根廷有个著名的高尔夫球手叫罗伯特·温森,一次锦标赛夺冠后,他曾把奖金给了一个自称孩子病危的妇女。
不料几天后有人跑来告诉他:“那妇女是骗子,你上当了。
”他反问:“这么说,并没有一个孩子病得要死?”对方说:“是的。
”温森也就立刻笑了笑,说:“好极了,这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问题探究】(1)温森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温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
探究点2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嚎叫,强烈地反抗。
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嚎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问题探究】猪的话说明了什么?
一、选择题(下列1~3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4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
1.“缺乏善良之心的人,所作所为就像在自己的脚下栽种了荆棘丛。
”这句话告诫我们( )
A.缺乏善良之心的人是愚蠢的
B.缺乏善良之心的人没有人可伤害,只好伤害自己
C.缺乏善良之心的人的所作所为往往与善良格格不入
D.缺乏善良之心的人的行为不仅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
2.(2013衡阳)“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帮助他人只是为了别人的需要②帮助他人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③帮助他人能体验生命的快乐
④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快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从北京奥运会到伦敦奥运会,刘翔两次退赛,从之前的质疑、不满,到现在的以理解同情为主,广大网友还是希望他神勇如初,毕竟曾经为祖国和亚洲人争得了特殊的荣誉,“我们知道他确实有伤在身”。
网友对刘翔的态度( )
①说明广大网友做到了换位思考,并能设身处地为刘翔着想②是对刘翔的关心、尊重和理解③违背民心民意,毕竟刘翔的失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耻辱④是站在刘翔的立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有一位老人,在进入一家商店时,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开手。
老人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父亲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在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这主要体现了( )
A.女士在怜悯这位老人
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中华民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简答题
5.(2013 安徽)下面是小亮同学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在学校举行的足球比赛中,小亮被对方球员不小心
撞倒在地,对方主动拉起他,并连声说“对不起”。
(1)小亮正确的做法是: 。
(2)理由: 。
自主预习
基石爱心无私博大见诸行动内心情感主动“给予”幸福感与人为善急人所难成人之美
残忍冷酷伤害自己内心快乐
课堂探究
探究点1 剖析:本题考查对善良的理解。
材料中温森虽然被骗,但他听说没有孩子得病后仍非常欣慰,说明了他具有宽容、为人真诚、奉献等优秀品质,并且温森这些优秀的品质源自于他内心的善良。
答案:(1)宽容、克己、为人真诚、奉献等。
(2)因为他具有一颗善良的心。
一个人具有善良之心,才能培养出多方面的良好品质:有了善良之心才能真诚地尊重他人,才能够理解和宽容他人,才能够为了帮助他人而作出奉献,才能够面对邪恶敢于斗争,也就是说,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
探究点2 剖析: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上述中的绵羊和奶牛没有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答案: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
因此,对他人的失意、挫折和伤痛,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人。
当堂达标
1.D 本题考查对善良的理解。
题干中的这句话说明了善良的重要性,缺乏善良会伤人伤己,D 的说法正确;其他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2.D 本题以一则名言作为题干,考查对帮助他人的理解。
解题时首先要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帮助他人的意义,②③④的说法正确;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①的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选D。
3.B 本题以刘翔的事例作为背景,考查对换位思考的理解。
网友能理解刘翔的处境说明了对他的关心和尊重,这是站在刘翔的角度看问题,①②④的说法正确;③的说法是一种错误理解。
故正确答案选B。
4.BCD 本题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考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相关知识。
选项A理解错误,应排除;选项B、C、D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别人无意之中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
答案:(1)原谅对方
(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