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6.2 非洲教案 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非洲教案3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非洲教案3 湘教版

非洲导学目标1. 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2. 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重点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难点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反思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回忆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和非洲的国家,二、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欧洲的殖民者为什么要来非洲开辟殖民地?正是受到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吸引。

简单介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建设种植园、矿厂等情况。

引起学生兴趣。

三、讲授新课㈤丰饶的资源读图1-29非洲主要矿产与农产品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尤其是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强调图例的作用。

观察非洲主要的矿产品:石油、金、铁、铜、铀、铝土、磷灰石、金刚石非洲的主要农产品:可可、咖啡、花生、棉花、香蕉、油棕、剑麻。

通过阅读“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及对气候、景观的复习,对照地图册列举非洲的野生动物。

如有学生熟悉这方面知识,请他为同学介绍,树立目标。

对照图例在图中找出各种矿产品、农产品的名称、分布地区。

讨论。

列举。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养成科学的资源观。

通过阅读课文总结: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2、植物资源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名贵树种、热带经济作物)3、动物资源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简单介绍非洲的粮食作物(玉米)虽然非洲有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非洲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㈥亟待发展的经济通过一些调查结果说明非洲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读图1-30思考书上练习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减去人口的死亡率。

2.从全世界来看,非洲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高的,而欧洲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低的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迅速,而非洲的人口绝对数也很高,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有限的粮食分散,人均占有粮食量少,很多地区食不果腹阅读课文、总结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1.人口问题2.长期的殖民统治3.落后的科学技术水平4.恶劣的自然环境学生普遍了解这一现象,四、总结、布置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1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1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1主要介绍了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以及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非洲大陆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学习非洲的具体国家、地理特点、资源等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独特之处,激发学生对非洲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大洲的位置、范围有了初步了解。

但学生对非洲的具体地理特征、自然和人文景观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非洲的印象可能仅限于动物和大草原,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

2.使学生掌握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2.非洲的地理特征,如热带草原、沙漠、高山等。

3.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动物、部落、文化遗产等。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位置、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非洲的认识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非洲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分组讨论话题,准备相关案例。

3.制作课件,呈现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对非洲产生兴趣。

提问:“你们对非洲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将学习非洲的哪些内容?”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

让学生观察地图,了解非洲在世界地理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掌握非洲的地理特征。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非洲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展开讨论。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2,主要介绍了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旨在让学生了解非洲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非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局限于动物和大草原,对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非洲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非洲的了解,培养学生关爱非洲、关注全球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非洲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非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好课件,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非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关注非洲,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对非洲有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针对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非洲为什么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主要人种是什么?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哪些特点?–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特色产业?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2《非洲》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2《非洲》教案设计

第二节非洲教学目标重难点: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并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和海陆轮廓特征,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重点)。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目标引领:与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是——(生答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阿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课题:非洲二、讲授新课:1、通过读教材中图6—16和6—17完成下列问题:(1)海陆位置:非洲位于_____半球的西部,东临_____洋,西邻_____洋。

北隔_____海和_____海峡与欧洲相望。

东北与非洲隔着狭长的_____海,并以_____为陆上分界。

(2)纬度位置:穿过非洲大陆的三条重要纬线,分别是哪些?因此非洲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哪个带?请你在教材中图6—16中标出上述的三条纬线。

(3)海岸线: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特征?非洲最大的半岛是哪个?最大的岛屿是什么?最大的海湾是什么?(4)目前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数量最_____ 的大洲。

【答案】(1)东印度大西地中直布罗陀红苏伊士运河(2)赤道南北回归线热带(3)非洲的海岸线较平直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4)多2、高原为主的地形:(1)、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什么为主?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地势有什么特点?(2)、特色地形区:(请在图上找出并标记出来)①、号称“非洲屋脊”的高原是哪个?②、非洲的最高峰是什么?③、赤道横穿什么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④、非洲东部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是什么?⑤、非洲的北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叫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2课《非洲》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非洲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进行探究。

2.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非洲国家或地区的情况,深入了解非洲的特点和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非洲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的文字资料,如非洲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非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非洲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特点和问题,如非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点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 非洲 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 非洲  教案

非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充分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位置、政治地图的演变及主要人种的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大洲。

2.通过对地形图判读,归纳出非洲的海陆轮廓的特征、地形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

3.通过各种气候分布图和气候资料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归纳出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并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4.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5.运用图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6.分析困扰非洲经济发展的原因,了解非洲是一个存在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预习: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2.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和亟待发展的经济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

采取以“走进非洲”为主题,开展穿越热带丛林、撒哈拉沙漠探险等旅游、探险活动,以合作、探究、讨论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丰富课堂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使学生领悟现实中人类面临的几大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等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境保护感危机感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高原为主的地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炎热的气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放映一段有关非洲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带、美丽的热带草原录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观看录像进入情境。

2.适时引出提问引起兴趣。

2.交流教学准备的材料,角色扮演介绍非洲的著名的自然景观、世界之最及有趣的风土人情。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非洲作为一个遥远的大陆,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难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非洲的情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教学PPT。

3.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非洲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如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2 非洲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1)

6.2 非洲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11)

第二节非洲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和分布规律。

2、分析非洲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3、说出非洲的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学习重点】:1、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分布的特点。

2、分析非洲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难点】:分析非洲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过程】课前欣赏非洲的自然景观图片,你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观?【自学感知】(参考课本P19-20文字及图片完成)1、非洲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被哪些重要纬线穿过?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非洲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3、非洲的降水分布均衡吗?哪里多,哪里少?4、非洲是一个干旱大洲还是湿润大洲?【研讨探究】1、非洲为什么被称为“热带大陆”、“干旱大陆”?温馨提示:从气温和降水方面分析(参照图1-22,1-23,1-24)2、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参照图1-25)3、分析非洲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照图1-25和1-27完成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比较表温馨提示:气候类型影响河流的水量、水位变化气候、地势因素影响河流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河流流向注入地流经气候区水量水位变化水力资源特点尼罗河刚果河【反思拓展】说一说非洲的气候特点对农牧业有什么影响?【课堂小结】你的收获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自我评价】1、下列不属于赤道穿过的非洲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高山气候D.地中海气候2、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但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洋远B.海陆差异显著C.纬度较低D.高原地形的影响3.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高B.季风气候显著C.干旱地区广大D.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4.读“非洲图”,回答问题。

(1)迎迎的叔叔是中央电视台“走进非洲”摄制组成员,曾经非洲最长的河流和非洲最高的山峰,这条河流是___________,图中字母代号是_______。

同也是世界第_____长河。

七年级地理下册 6_2 非洲教案1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_2 非洲教案1 湘教版

非洲课题非洲主备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初一地理组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的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通过资料和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的分区情况以及非洲的主要人种的分布。

3、通过非洲的地形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

教学重点和难点:1.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结构与过程:自主学习:非洲的国家与人口1、从15世纪起,欧洲移民相继侵入非洲。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只有、和3个独立国家,其余都沦为英、法等国家的殖民地。

2、目前,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最多的大洲。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并识记学生看图到黑板指出来3、仅次于亚洲人口数的大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主要属于人种, 北部非洲主要是人种。

第一课时非洲的国家和地形一、导入:图片浏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非洲的了解。

二、复习讨论黑色人种与我们的差别。

三、非洲的位置1、非洲在地球上的位置:东半球2、看非洲的纬度位置:为什么不说非洲在南北半球呢?因为赤道穿过了非洲中部。

3、说说非洲的海陆位置并找出非洲最大的海湾、最大的半岛、最大的岛屿。

4、让学生用几何图形画出非洲的轮廓,与欧洲比较,说明非洲海岸线平直。

小结非洲海岸线特点:1)海岸线平直,北宽南尖2)半岛、海湾、岛屿少海岸线长度(千米)陆地面积(万平方千米)平均海岸线(千米)欧洲37900 1000非洲30500 30005、找出二战前三个独立的国家。

6、目前非洲有几个独立的国家?排世界第几位?四、非洲的地形1、主要的地形类型:高原。

有高原大陆之称,找出几个重要的地形。

2、非洲的平均海拔?排世界第几位?3、非洲的地势高低状况:东南高西北低。

4、介绍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1)东非大裂谷学生回答并写出结果学生看地图找出地形并再图上识记总结非洲的地形特征并识记.学生总结2)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3)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成因总结: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非洲大陆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非洲国家地理特征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数据,生动地展示了非洲的风貌。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大洲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但由于非洲大陆远离我国,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非洲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能识别非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了解非洲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对全球地理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非洲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以及非洲国家的地理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非洲的地理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非洲国家,分析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非洲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

2.非洲地图、国家地图、资源分布图。

3.相关案例资料、视频资料。

4.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非洲地图、国家地图和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关于非洲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问题。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非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主要涉及非洲大陆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和语言文化等方面。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对于学生来说,非洲可能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地方,因此需要通过图表、图片和案例等方式进行生动的讲解和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点,包括高原、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3. 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雨林、草原和沙漠等。

4. 了解非洲的资源分布,包括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

5. 了解非洲的人口分布和语言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非洲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

教学难点:非洲的人口分布和语言文化特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对非洲的认知可能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张非洲地图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非洲是世界上第几大洲吗?它位于哪个半球?与亚洲相比,它的位置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非洲的好奇心。

第二环节: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教师利用地图和图表,向学生详细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教师可以指出非洲位于赤道附近,几乎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环绕,与亚洲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

教师可以通过绘制示意图或使用数字图表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第三环节:介绍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案例,向学生介绍非洲的地形特点。

教师可以提到非洲拥有广阔的撒哈拉沙漠、高原和盆地,以及尼罗河、刚果河等重要河流和维多利亚湖、坦桑尼亚湖等大型湖泊。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教案:非洲【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13-P19。

主要涉及到“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 学生能够掌握非洲地形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 学生能够了解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和尊重。

-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

2. 非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3. 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三、教学难点1. 非洲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2. 非洲气候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非洲地形图、气候分布图。

- 多媒体课件,包括非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非洲的自然景观图片,激发学生对非洲地理的兴趣。

2. 简要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二)非洲的地理位置1. 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南北半球。

2.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

3. 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三)高原为主的地形1.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 主要高原包括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3. 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其中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

(四)炎热的气候1. 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2. 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 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五)非洲的河流1. 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

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教案新版湘教版_244

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教案新版湘教版_244

七年级下《非洲》◆ 教材剖析本节内容主要包含 5 个方面的内容: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酷热的天气;丰饶的资源;亟待发展的经济。

◆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的地理地点(经纬度地点、海陆地点)。

2、运用非洲地形图,概括非洲的地形特点,及特有地形区的散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节课经过运用学生已有知识,指引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进前进一步的认识,以读图、剖析、研究等等形式,丰富讲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本课学习,倡议学生主动参加、乐于研究,使学生形成踊跃主动的学习态度。

◆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高原为主的地形特点。

【教课难点】高原为主的地形特点。

1、 3、四时的形成。

◆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 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现图片:撒哈拉荒漠、非洲热带草原、非洲原始部落发问:看到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大洲?(学生回答)明确: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会一下子想到非洲。

过渡:今日我们一同来认识这个既贫困又丰饶的大洲——《非洲》。

二、新课学习(一)非洲的地理地点和国家(1)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2)非洲的地理地点:半球地点: 200W以东,东半球;赤道穿过此中部,跨南北半球。

纬度地点:非洲地跨赤道南北,大多数地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

海陆地点: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非洲国家:发问:二战前夜,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几个?当前,非洲有多少个国家?(学生回答)明确:二战前夜,非洲独立的国家只有 3 个国家,分别是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

当前,非洲共有59 个国家和地域,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域最多的大洲。

拓展延长:开动脑筋:认真察看,你会发现,非洲很多国家和地域的界限限是笔挺的,这是为何?(学生议论回答)明确:这是因为从前的非洲基本上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殖民者一般直接以经纬线来给各个国家和地域区分范围。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非洲教案3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非洲教案3 湘教版
非洲




1 .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2.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 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三、讲授新课
㈤丰饶的资源
读图1-29非洲主 要矿产与农产品分布。指导学生读图,尤其是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强调图例的作用。
观察非洲主要的矿产品:石油、金、铁、铜、铀、铝土、磷灰石、金刚石
非 洲的主要农产品:可可、咖啡、花生、棉花、香蕉、油棕、剑麻。
通过阅读“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及对气候、景观的复习,对照地图册列举非洲的野 生动物。
简单介绍非洲的粮食作物(玉米)
虽然非洲有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非洲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
㈥亟待发展经济
通过一些调查结果说明非洲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
读图1-30思考书上练习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减去人口的死亡率。
2.从全世界来看,非洲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高的,而欧洲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低的
如有学生熟悉这方面知识,请他为同学介绍,树立目标。
对照图例在图中找出各种矿产品、农产品的名称、分布地区。
讨论。列举。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养成科学的资源观。
通过阅读课文总结: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
2、植物资源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名贵树种、 热带经济作物)
3、动物资源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非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
㈠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讲授新课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
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
经纬位置:
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
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
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
半球位置:
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
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
学生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1.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一般”定基础。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及各种统计图表,
掌握读图的方法,锻炼读图能力熟练读图的技巧。

3.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
4.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
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
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非洲的海岸线十分平直。

请了解这部分知识的学生介绍。

阅读课文,简单介绍、以人文教育、德育为主。

三、小练习:利用书、目标检测当堂练习。

四、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提前看图尝试分析非洲的气候突出的特点,旨在让学生熟练这种方法。

教学后记:
非洲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大洲,讲课时适当插入一些关于例如:裂谷、刚果盆地的一些地理讲述,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后的课堂中要适当加入一些录像效果会更好。

§1.2非洲(2)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能力目标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4、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非洲地理位置、地形等直接过渡到非洲的气候
二、讲授新课
㈢读图1-22非洲1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
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

用一连串的
小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以及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分析
㈡读图1-23非洲7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比1月时密集
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

通过这两幅图可以总结,非洲无论冬夏气温总在0℃以上,且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并试着分析其中原因。

三.读图1-24非洲年降水量
1.看读数,小于200㎜,到大于2000㎜的地区都有分布。

2.看分布,等降水量线密集,差异显著
3.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四.读图1-25非洲气候类型
1.看类型,非洲的气候类型很少,除高山气候外都是热带气候类型2.看典型,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非洲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3.看分布,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3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

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撒哈拉沙漠在30℃~40℃之间,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4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

由此可以总结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

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南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地区则降水很少。

五.气候、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归纳
读图1-26完成题目要求学生读图分析
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练习读图分析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

1.乞立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以5895米的海拔为非洲的最高峰
2.说说从山下至山顶自然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上学期所学的知识总结原因(而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也就使得非洲的河流作用显著。

读图1-27尼罗河和刚果河
1.说出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流向,比一比哪一条河的支流更多。

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干流各流经哪些气候区?想一想,哪条河的水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
3.找出尼罗河的两个源头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结合图1-25,看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个气候区。

你能解释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吗?
4.尼罗河与刚果河在流经山区时,形成一系列峡谷,多险滩瀑布。

所以,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利资源都很丰富。

请问这种推断是不是正确?
六、物产丰饶的非洲
读图6-27非洲主要矿产与农产品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尤其是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强调图例的作用。

观察非洲主要的矿产品:石油、金、铁、铜、铀、铝土、磷灰石、金刚石
非洲的主要农产品:可可、咖啡、花生、棉花、香蕉、油棕、剑麻。

对照图例在图中找出各种矿产品、农产品的名称、分布地区。

讨论。

列举。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养成科学的资源观。

通过阅读课文总结: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
2、植物资源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名贵树种、热带经济作物)
3、动物资源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三、总结:总结整节课的知识体系。

四、布置作业《课程基础训练》的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学生全部掌握较为困难,图表也很多。

在课堂中应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地理知识,积极主动的从各个方面思考问题,逐步锻炼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