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申论写作备考:申论写作如何读取材料
2015国考申论作文高分冲刺半月谈:三种常见写作方式
写文章就像盖房子,立好纲、定好框子,在设计好的布局内将各种材料排列组合,砌墙筑体,最后粉饰装修,一篇文章就会成型。
从基本的写作思路来说,申论文章的议论文写作有三种常见方式:第一种是模板化写作。
使用预制模板,一般是由中公教育老师或中公教材提供的,也有的是自己摸索的,给出通用的文章模板,指示每一部分的写法——标题怎么写,单标题还是双标题,正文分几段,4段还是6段,5段还是7段,开头结尾有哪些成分、论据和语言有哪些素材,论证方法有哪些,事先储备一些,根据几种不同的出题可能,设计几种对应的套路。
虽然阅卷人在否定模板套路,强调要给模板化文章打低分;但申论文章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套路程式,要符合论证的程序,不按套路写反而违反程序,无法清楚地说明问题。
因此,模板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运用的方式、发挥的水平不同,发挥好、运用得当,文章的各个部分浑然天成,跟没有按套路写的优秀文章殊途同归,比不按套路写作的一个优势在于速度——就像模块化盖楼,利用模板写作速度更快,使文章快速成型、事半功倍。
所以,参考模板写文章适合写作经验不足、时间紧张的考生,预先储备模板、背诵范文是一种有效的文章备考方案。
但模板化写作的本质是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发挥,模板是基础,发挥是关键,如果没有发挥或发挥不当,那么造成的文章效果就会千篇一律、味同嚼蜡。
既要按图纸盖房子,又要盖出有个性的房子,又避免盖出习近平否定的“秋裤门”、“铜钱楼”那种不合规范、奇形怪状的房子,这是写文章必须注意的。
第二种是积累式写作。
经过长期积累、充分准备,大量搜集材料,对论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和分析,成熟了之后按照想好的论点、结构和搜集好的材料写出文章。
所谓厚积薄发,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写出的文章往往比较厚实,立论严谨,材料能支持观点,有充足的说服力。
如果考的是自己长期关注、跟踪学习的热点,积累的厚度可以支持“厚积薄发”;但在考场上,时间紧张,面对陌生的问题,往往只能做到“大体”地分析思考、“大体”地运用材料,写作时要按题出发、因题制宜,综合考虑到议论文应有的元素,不缺味少料,让文章完整、有料。
申论材料来源讲解
材料来源讲解申论材料来源并不神秘,很多就是来自于公开的新闻报道和学术期刊,当然也有内部的调研报告等,关心材料的来源对于备考意义不大,但是致力于申论教学和研究的朋友来说就很有意义了,毕竟我的读者里有很多是申论老师,我还是建议诸位老师能尽可能找到原始材料,研究背后的命题逻辑和意图。
命题人通常是人事考试专家库的专家,每年考试组织方抽取一个或数个专家命题,抽取一个的话,他作为召集人,再召集一些专家。
题目封闭命制,命制结束后一般由专家带的博士内测,通过作答情况对材料和答案进行调整。
整个题目命制都要遵循命题的要求,不能随意命制,比如题目的分值,答案的字数,题目的设置,测试的能力等都有必须遵循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试题符合考试大纲。
说这些道理不如看几个例子体会深刻。
下面给出几幅图,先出现的图片是真题的材料,后出现的图片是原始材料,大家可以据此看看命题人做了哪些手脚。
例一:2018年国考副省第二题材料图1真题材料图2原始材料真题材料把地名隐去,为了公平,怕全国考生误以为当地考生占优势。
这则真题材料来源于浙江在线上的一个新闻稿件,真题中把稿件里的小标题删去了,让你重新概括出来,就这么简单。
例二:2018年国考副省作文题图1真题材料图2原始材料原始材料来自于中国科学网上一篇推荐《吾心可鉴》的文章,原始材料表达的思想是,在想象力经济时代,人类该怎么样超越人工智能,原始材料给出的答案是用过“学习”。
2018年的作文主题就是通过学习科学、艺术和古文化来提升想象力,从而应对人工智能时代。
说到这,我不得不为自己点个赞,我之前分析申论的文章中曾重点指出,“学习类”的作文一定是重点,因为公务员入职后一个天天要干的事就是写“学习心得”,2012年考过“学习黄河精神”,2016年考过“不学礼、无以立”,2017年国考考的是“向水学习”,2018年考的是“向科学、艺术、古文化学习提升想象力”。
所以,坚持看我微博总是有好处的。
例三:2017年山东省考A图1真题材料图2原始材料原始材料来源《瞭望》上的一篇文章,全部的原始材料来自于一本关于中国汽车发展的调研报告,课题是我好朋友她导师的团队做的。
申论答题技巧
第一步,阅读材料申论一般三个题目,分值比例2:3:5(这里主要是说省考,国考题型比较灵活,间或夹有选择判断等。
个别省考也有只出两个题目的。
为便于阐述,下文分析均针对“2:3:5结构”),答题应通盘考虑。
先通读所有材料,重点字句勾画出来。
其中往往涵盖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及各方的反应和解决的措施。
所谓“申论解题在题中”,全面耙梳材料是很重要的。
全面耙梳就是你要把材料每一段的核心词句都勾出来。
然后初步浓缩。
几句话的,压到一句话;一句话的,压到一个词或词组。
然后竖列排好并编号。
这样做好处有两个,一是你一眼看去就能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多看两眼之后,整个材料就在你脑子里了,做题的时候就不用在卷子上翻来覆去的找寻,又耽搁时间又容易迷糊,效率效果双低;二是你立马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材料中给出的对策就有一个直观的大体上的条理性把握,问题有六个,对策十条……诸如此类。
事实上这步完成后,三个题怎么做,你心里已经有个框架脉络了。
概括起来,这一步要依序完成如下几步:“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初步浓缩、排列编号”。
第一题第一题一般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行文一定要简洁,这是基础性的要求。
口水话是申论大忌)。
返看刚编好号的竖列,拎出问题部分,扩充成句。
但,倘若就这样一条一条写上卷子,哪怕你总结得很全面,语言很简洁很准确,顶多及格分(我不是阅卷老师,这只是我的看法哈。
下同)。
因为“有条理”没体现出来。
比如勾画出来十二条,经比较,有几条重合,于是成九条;二次归纳,九条可以归为三到四条;三到四条要写上卷子了,又有个顺序,分清主次,问题的严重性依次,问题由内而外依次,这体现逻辑性。
“全面”和“条理”都有了,内在的逻辑顺序也理清排好了,就是表达的简洁准确,这就要考文字功夫了。
平时扎实的文字训练很重要。
由于第一题字数限制较少,所以可以不分段。
段中行文体现出层次也是可以的。
这是第一题。
举个例子,我们看2006年国考第一题:题目:如果你是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丁部长的谈话,呈领导阅。
公考申论写作中如何引用政策文件
公考申论写作中如何引用政策文件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写作中,恰当地引用政策文件能够为文章增色不少,不仅能够展现考生对时事政策的了解和把握,还能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然而,要做到恰到好处地引用政策文件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为什么要在申论写作中引用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通常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解决特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引用政策文件可以让我们的观点更有依据,使文章更具深度和高度。
同时,这也符合公务员应具备的政策理论素养的要求,能够向阅卷者展示我们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熟悉程度以及运用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获取政策文件呢?这需要我们养成关注时事政治的习惯。
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如国务院网站、各部委网站以及地方政府网站,是获取政策文件的重要渠道。
此外,权威的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也会对重要的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和报道。
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些政府部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动态。
在获取了政策文件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筛选和运用的问题。
我们不能盲目地将所有获取到的政策文件都引用到申论写作中,而是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
比如,如果我们的文章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的,那么就可以重点关注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政策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
在筛选出合适的政策文件后,要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把握政策的核心要点和精神实质。
在引用政策文件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要将政策文件的内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机结合。
一种常见的引用方式是直接引用,即在文章中直接引用政策文件中的原话。
但要注意,直接引用时要确保引用的内容准确无误,并且要用引号标注清楚。
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公务员申论材料分析技巧如何准确理解背景信息
公务员申论材料分析技巧如何准确理解背景信息公务员申论考试是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申论中对于材料的准确理解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的考试中,考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和思考,准确理解背景信息,才能在回答问题时给出严密、合理和准确的答案。
因此,掌握正确的分析技巧对于申论考试的顺利通过是至关重要的。
一、深入阅读在分析材料之前,首先要进行深入阅读。
仔细阅读材料,理解每一个词汇的含义以及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于长篇材料,可以先扫读整个材料,了解大致内容和论据,然后再回过头来仔细阅读,将每个论点、论据以及事实细节都牢记在心。
二、辨析观点在准确理解背景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辨析不同观点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通常会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而分析这些观点和立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材料的背景信息。
可以通过寻找相同之处、对比差异之处、辩证看待等方式来辨析观点。
三、分析论证材料通常会给出一些论点或论据,而我们需要对这些论点或论据进行分析。
首先要辨认出作者的观点和立场,然后分析作者提出的论证是否合理、说服力如何。
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论证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判断论证的合理性和强度。
四、考虑时效性在准确理解背景信息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数据或观点是否仍然适用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趋势。
考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时事常识和社会经验,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判断,以避免因时效性问题而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分析。
五、整合思考准确理解背景信息的关键在于将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思考。
在分析材料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和分析。
可以通过列出观点、列出论证、总结背景信息等方式来进行整合思考,确保对材料的理解准确无误。
总结起来,准确理解背景信息对于公务员申论考试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阅读、辨析观点、分析论证、考虑时效性以及整合思考等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准确理解材料背后的含义和论证,从而在回答问题时给出合理、准确的答案。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教你命中申论作文“靶心”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教你命中申论作文“靶心”申论文章写作千变万化,如何从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抓住不变的东西呢?如何从这些变化的情况下抓住文章的总论点,让自己不会把作文写偏题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一一来解答。
首先,申论文章写作虽然命题形式灵活,却离不开这三种形式:1、命题作文;2、话题作文;3、材料细节分析类作文。
一、命题作文,又分为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1、全命题作文【2013年4月13四川省考】根据给定资料,结合资料中所述“如果给我们一个杠杆,我们也能撬动地球”,请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自拟角度,写一篇文章。
(50分)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800~1000字。
【解析】这就是一篇全命题文章,题目中已经指出了文章的主题(即文章的总论点)是围绕新时代工人的力量来写,这样直接指出主题的形式就是全命题。
这样的作文形式,考生在写文章时最容易抓住总论点,不容易写偏题,就围绕“新时期工人力量”来写就可以。
除上述这种全命题形式外,还有一种全命题作文:【2013年国考副省】“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35分)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800-1000字。
【解析】和前面的全命题作文一样,这也是一种全命题的形式,都是明确指出了文章的主题(总论点),但是区别在哪里呢?对于“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个主题,单单从题干中不能看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需要考生回到材料中去,去看材料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回到材料中,不难发现这“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是讲岁月虽然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石头”能够表达,这里的“石头”指的是中华的传统化文化,所以考生就应该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来写。
2、半命题作文【2013年国考地市】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申论:材料阅读技巧归纳
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字数多,内容复杂,结构混乱,整个阅读理解的过程不是认字识词,为读⽽读,它需要考⽣完成由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堆材料划分为⼏类材料、把分散事物综合为具有⼀定联系的事物、由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材料外的事物的思考。
考⽣要想完全驾驭材料,⾄少要将材料读两遍,每⼀遍都有必须要完成的内容。
⼀、阅读第⼀遍——带着问题阅读,了解材料内容 (⼀)带着问题阅读 考⽣应先看申论要求中的问题,对整个材料有⼀个整体把握,清楚阅读⽅向,继⽽带着问题对材料进⾏阅读、分析,理清重点段落。
也就是说,阅读是为了做题,阅读要有选择性,选择与问题有关的材料进⾏重点阅读。
⼀般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包括:哪些材料能⽤在总结概括题型中,哪些材料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关。
材料或是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或是专家的分析,或是探索性的经验和做法,或是领导⼈的思路。
选择出这些材料,也就基本达到了第⼀遍阅读的⽬的。
(⼆)了解材料内容——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理解词意 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般都为“半成品”,也就是说这份材料虽说不是原始材料的堆积,但也仅限于进⾏过⼀次初步的加⼯,因此这份材料可能会是逻辑顺序不⼗分明朗、内容分散的诸多信息材料的罗列和累积。
材料的形式可以分作三类:第⼀,每⼀个⼩的⾃然段落表述⼀个信息;第⼆,整篇材料不分段落,所有信息混合在⼀起;第三,材料中虽然分有段落,但有些段落表述⼀个以上的信息。
⽆论材料的形式、结构如何,第⼀步要做的就是理清脉络。
考⽣第⼀次接触申论材料,对材料的内容是完全陌⽣的,所以第⼀次阅读的⽬的是了解材料内容。
阅读过程中要掌握的技巧如下: 1. 速读。
对于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的考⽣来说,这⼀次的阅读速度应适当放快。
2. 圈点画线、边注眉批。
为加深对材料内容的印象,尽快理解材料的内容,考⽣对关键的词和句⼦应该边读边⽤⾃⼰习惯的形式做⼀个记号,例如:画圈、画线。
对于主题内容⼀⽬了然的⾃然段、层次,考⽣可直接在后⾯⽤简短的词、句边注眉批。
省考申论考试材料高效阅读技巧
省考申论考试材料高效阅读技能申论备考不是那么简单的,都是主观题,没有什么固定的复习范畴,想多练习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回答的到底怎么样。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申论考试材料高效阅读技能,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省考申论考试材料高效阅读技能一、信息分类法信息分类法是对材料所包蕴的信息按性质进行分类,从而正确区分材料的类别和作用,建立对材料的整体认识的方法,通过认定材料是讲什么的,包含哪些信息进而明确材料对应哪些问题,可作为解答“概括”、“分析”、“计策”等具体试题的根据。
这是最直观而快速的阅读方法。
(一)问题描写类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通常会包含对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描写性文字,透过这些文字,考生能够对材料所反应的现象或问题有直观的认识,并且对作答概括、综合分析等多种题型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示例科学调查与监测结果证明,陆源污染对渤海要挟最大,入海河流流域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及化肥污染是三大陆源污染源;另外,船舶石油产品泄漏、海上石油开采和海水养殖中的添加剂也会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
在近期治理阶段,为遏制陆源排污,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四大海区中,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最多,比例高达90%以上。
点拨上述材料是对渤海污染问题的描写,考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用信息。
第一,在众多污染物中,陆源污染对渤海的要挟最大。
其次,渤海的污染源包括入海河流流域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及化肥污染等陆源污染和船舶石油产品泄漏、海上石油开采和海水养殖中的添加剂等海上污染。
最后,尽管为遏制陆源污染采取了大量工作,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仍旧最多。
这些信息对考生发觉问题、了解问题起侧重要的作用,也为之后分析问题、提出计策奠定了基础。
(二)问题分析类分析问题类信息不仅包括分析材料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影响的语句,还包括分析针对问题的有关计策信息。
示例:海岛资源具有很大的旅行开发潜力,但又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复原非常困难。
申论素材积累技巧
申论素材积累技巧素材在申论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文章内容的基础和支撑。
合理积累和运用素材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说服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申论素材积累的技巧,帮助您在此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拓宽知识面,多渠道收集素材积累素材的第一步是拓宽知识面,多渠道收集素材。
这既包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观察和思考,也可以通过公众号、书籍、报纸、新闻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要善于从身边、国内国际、历史现实、科技进步等各个角度,多视角地获取素材,使其丰富多样。
二、分类整理,建立素材库为了便于使用和查找,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可以按照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环境等大的类别进行分类,再细分下去,如政治可分为党的建设、国家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这样可以让素材更加有序、有针对性地应用到不同题材的作文中。
三、注重案例,加强实证支持在申论中,案例是非常重要的素材形式,也是增强说服力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素材积累过程中,要注重搜集各种各样的案例,如政治经济决策案例、社会热点事件案例、企业管理案例等。
通过引用实际案例,可以有效支持和丰富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四、注意数据,提升论据可信度数据在申论中是重要的支撑材料,它可以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在积累素材时,我们可以关注一些与论题相关的数据,如统计数据、研究报告、调查结果等。
同时,在使用数据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情况。
五、多读优秀范文,学习经验与技巧阅读优秀范文是提高申论素材积累技巧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优秀的申论范文,可以了解到一些经典的、常用的素材和写作技巧。
同时,范文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且提升写作水平。
六、练习运用,不断积累经验在素材积累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通过实践运用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写作练习等方式,将积累的素材融入到实际写作中。
公务员申论写作高分技巧(经验总结),(800字)
公务员申论写作高分技巧(经验总结),(800字)公务员申论写作高分技巧(经验总结)(800字)一、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地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一、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地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分析材料地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1.材料反映地主要问题是什么,2.材料与材料之间地逻辑关系如何3.问题地表现是什么,4.问题地根源是什么,5.对策是什么.二、阅读地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类.三遍四步法,30-40分钟.用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者关键句,1.首尾句原则2.关联词原则3.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测,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一般标注关键词即可,但最终要地是把握材料地整体性,材料之间地关联性,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重地地位,以及从哪个角度分析对自己最有利.特别要注意地是典型现象,事例和图表.第三步:分门别类,梳理材料之间地关系.横向原则:并列关系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种现象等等.对立关系如积极消极方面,成绩和问题等等.纵向原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结构.多层次原则突破单纯地横向,纵向关系来分类,从材料地复杂性出发多角度分析,这也是以后命题地趋势.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首先要注意给自己设定地身份.主旨突出,应用万能模式.八股模式.p21三遍四步法实施地好,你地考试就成功了一半.三、提出对策地基本套路第一步:利用矛盾地特殊性.找出问题根源--先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地消极负面影响,根据分析,找到其产生地原因.因果分析,最常用地方法,在寻找原因地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辨证思维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发展地,联系地眼光看问题,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多项求异分析).1.内外因分析,要注意内外因互相依存在一定地条件下相互作用和转化.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地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地合理利益需求地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3.多角度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现实,内在,外在,尽可能全面到位.swot分析:优势,劣势(企业能够做到地),机遇,威胁(企业可能做到地).第二步:利用矛盾地普遍性,借鉴万能八条.(内外因分析和多角度分析地写照)l.领导重视,提高认识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具体措施和万能句式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把.....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问题地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地来龙去脉.增强....地意识倡导....地理念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认识.舆论关注实行典型示范社会示范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地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人民群众地...素质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对...进行严厉地制裁和出发,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激励制度利益相关制度分工制度规则制度惩罚制度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应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地论证制和责任制.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应民意,广泛几种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地科学决策机制预防应急机智(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形成信息反馈机制组织专家制定...领域地实施细则.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增加对...地财政和贷款支持依靠..技术,解决..问题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媒体监督,或舆论监督领导或上级监督建立完善系统严格地评价,考核地指标体系加大整顿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地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对于一切忽视...违反...地行为,。
申论作文阅读理解技巧
申论作文阅读理解技巧
阅读理解是申论考试的一大重要题型,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以下是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 阅读题干:在阅读文章之前,先快速浏览一下题干,了解大致的信息和要求。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阅读时有目的地寻找答案。
2. 理清文章结构:很多阅读理解文章都有自己的结构,包括引言、论据、总结等部分。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抓主干思路:阅读理解文章通常会带有一些修辞手法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如果太过纠结于每个细节,会浪费太多时间。
因此,在阅读时要抓住主要的信息和论点,帮助自己更清晰地理解文章。
4. 注意关键词:有时候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会被加粗或者用特殊的方式标记出来,这些词语通常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抓住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找到答案。
5. 空格处多读前后文:阅读理解中往往需要填写空格,为了正确填写答案,要多读读空格前后的内容,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6. 分析选项:在阅读理解题目中,选项通常有一定的区别,要学会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找到正确答案。
尤其是在表述上细
微的区别,常常是选项的关键区分点。
7. 练习大量题目:阅读理解技巧是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多做一些模拟题和真题,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解题能力。
总之,掌握好阅读理解的技巧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不断锻炼和积累。
阅读理解是考查考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希望考生能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取得好成绩。
申论怎么根据材料写作文
申论怎么根据材料写作文申论运用材料内容写作的方法有: 1、用好材料写开头文章在开头写作时要把握住一个核心思路,三步走:引申材料+分析过渡+亮明中心思想。
其次,在这个核心思路下,接下来就是要开始运用好材料来成文。
一是对材料中的主要成绩或反映的主要的几个问题进行宏观概括,一溜烟的进行归纳,然后在对这些材料中的问题或成绩分析原因或影响作为过渡,最后过渡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是对材料中的几个案例进行描述,适当的将案例展开描述,然后总结一下这几个案例的共同点(实则是总论点得到另一种表述)或是分析原因影响等过渡,然后过渡到中心思想。
2、用好材料论证分论点分论点写作上抄材料的一个公式,主要是用于在论证分论点时如何呈现材料中的案例:主体+处境+做法+结果。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把材料中的案例抄的更加的准确、表述的更加精准。
当然,分论点论证的核心思路我们也要把握住,一般分论点论证我们主要要四步走:分论点句子+解释分论点+分析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总结分论点。
3、用好材料做案例灵活引用材料中的案例。
化繁为简,言简意赅地概括给定资料中的具体案例作为申论文章的事实论据;或巧妙运用给定资料中的名言警句作为理论论据等。
或者可以用同类案例替换给定资料中部分案例作为申论文章的事实论据。
扩展资料:申论如何提炼材料?一、抓材料前后结论数据一般都是为了说明某种观点的证据,所以在数据型材料的前后,往往会有一些结论性表述,各位考生在遇到数据型材料时,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数据型前后的结论。
二、对比数据得结论有的数据材料前后可能没有结论性表述,只有很多数据放在一起,这个时候就需要将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三、注意数据前面的限定词如果只是给你一个数据是无法判断其语义的,。
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26565而刚才在第二条中讲到,如果进行对比便可得知。
但是有时候材料中是没有对比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数据前面的限定词,例如:仅有、达到、只有、高达、增长等。
申论大作文积累方法
申论大作文积累方法
申论大作文是考察考生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为了有针对性地准备作文,需要积累相关的素材和思路,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积累申论大作文的方法,请注意不要在文中使用相同的标题文字。
1. 阅读、观察和思考: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以及观察社会现象,了解社会问题和事实。
思考这些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
2. 记录素材和观点:在遇到各类社会问题时,及时记录下来,包括问题的背景、具体案例、相关数据以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帮助你形成一套积累的素材库。
3. 学习范文:阅读并学习高分范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结构和表达方式。
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句子、词汇和论证方法,积累自己的写作技巧。
4. 练习模拟题目:多做一些模拟题目,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通过实际写作,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分析能力。
5. 整理思维导图:将相关的社会问题整理成思维导图,将问题、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有机地连接起来,帮助你更好地展开写作。
6. 参加讨论和分享:与他人进行讨论,分享你的观点和见解。
从中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
7. 时事热点关注:关注社会热点和政治新闻,了解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政策动态,可以帮助你紧密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关注点,增加论证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和观点,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申论大作文的考试要求。
写作文怎么寻找材料作文找材料的六个方法
写作文怎么寻找材料作文找材料的六个方法1、到日常生活中去找材料生活本身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写作高考作文(特别是记叙文),首先应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找材料。
记叙文考查的重点在于:机智的构思、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细节描写、清新的文采。
考生最好联系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给人以亲近之感。
从自己的生活、感知出发,反而容易写出鲜明的特色。
2、到平时贮存中去找材料自身经历过、遇到过、听到过的事情;平时读过的书、报、刊;关键是要敢用,会用,用得活,用得巧。
3、到语文复习中去找材料要把复习的过程当成积累素材的过程现代文阅读材料古文阅读材料要背诵的名言名句句式仿造材料4、到大小作文中去找材料从小学到高三,大作文、小作文,日记、周记,大考、小考、模拟考,每一位考生大概写了几百篇作文,这里面有许多材料也是可以用来写作高考作文的。
5、到各科课本中去找材料政治、历史、地理、外语课本中,有许多材料都可以为我所用。
高中语文五册教材,共有140多篇文章,加上“读本”,共有500多篇。
教材所选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久经考验的名篇,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开发利用。
如果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单元小结、课文注释、相关链接等角度进一步开掘,那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6、到眼前试卷去中找材料高考语文试卷一般都有1万字左右,上面有非常丰富的材料。
阅读这些材料,有两点好处:一是激发你的联想,有时候其中的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词,说不定就会激活你原先贮存的材料;二是其中的有些材料说不定就能为我所用,直接把它“化用”到高考作文中去。
申论阅读技巧
一、阅读材料要把握关键阅读材料,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对给定材料进行仔细的分析阅读、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步回答问题做好准备。
阅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屏障,必须谨慎对待。
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将事实上升为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分散的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阅读材料时,重点是理解材料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忽视材料的形式。
只有全面掌握材料的形式、范围和文体等,你才能准确理解命题者考察的思路,有效地把握住关键问题。
否则,便会跑题,文不对题的现象在历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屡见不鲜。
二、阅读材料的原则申论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给资料的归纳总结的能力,然后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并进行论述,这是申论考试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
笔者提醒广大考生,申论所给资料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考官的考查意图,广大考试不要忽视这一点,一定要认真仔细阅读。
提出如下建议供广大考试参阅:1、选择性。
试卷材料中很可能包含着多余的迷惑信息,如果你不能总体概括材料的真正含义,以及命题者的意思,而只是抓住“只言片语”,匆忙下笔,急于写作,往往就会陷入命题者设下的圈套,抓住芝麻,丢了西瓜,就很不值得了。
2、本质性。
在拿到给定材料后,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快速的抓住材料的本质关键,找出给定材料的隐含信息,和命题者所要考察的本质意思,紧扣本质属性来拟题。
3、辩证性。
在阅读中要注意把问题归类、归层;善于区分轻重缓急,善于捕捉材料之间的相同与区别之处;在阅读中要做到读懂、读深、读透。
还要扩散自己的思维,列出几个可供自己选择的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完成。
这也是非常实效的做法,就是说,只要紧扣给定材料,写哪个角度对你有利,能使你发挥得更好,你就写哪个角度。
三、阅读材料的技巧1、透过现象看本质。
考生不要被材料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你必须透过字面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比喻或象征意义,这时你才能将事实上升为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考生一定要以避免在提出对策和可行性方案时犯就事论事的弊病。
申论写作分析材料的四个基本方法(重要)
申论写作分析材料的四个基本方法(重要)材料的阅读与概括是了解申论题目的基础工作,接下来对材料的分析是针对作答要求进行而进行的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分析得到的准确的论点,才能保证申论作答不偏离方向,得到基本的分数。
下面为大家讲解分析申论材料的四个基本方法。
一、问题与原因分析法即根据问题的表现,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的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考生首先查找具体的问题表现,其次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再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
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界定问题。
首先必须针对作答要求中的问题,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问题。
第二步:在给定材料中查找相关问题的阐述。
根据问题在给定材料中寻找与此有关的段落,找到关于问题的表达内容,综合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方面的条理性陈述。
第三步:寻找问题的内外原因。
原因分析是申论考试答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在分析问题类题目中这一方法尤其重要。
一般来说,考生可通过推理可是那分析问题的原因,一般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等等。
第四步:概括问题的实质,形成答案。
例如: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四题第2小题,就是要求列出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
要解答这一题目,首先必须界定存在问题。
通过对给定材料的概括归纳,可以发现,此题的中心问题是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2)农民获得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去土地后缺少持续生存的出路;(3)存在拖欠农民土地补偿费问题;(4)地方政府没有合理和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生活艰难。
其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的查找,就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图:最后通过上述的分析,整理和列出检查的内容,便可得出如下答案: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审核土地补偿费补偿标准是否合理;②审核发给农民的个人补偿费用是否按时、足额发放;③审核补偿费用在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审核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费比例是否合理;④审核地方政府是否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制度和保障制度;⑤审核地方政府征地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⑥审核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健全。
公文写作中的材料引用技巧
公文写作中的材料引用技巧材料引用是公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增加公文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正确的材料引用技巧能够使公文表达更加明确准确,使读者对公文内容有更清晰的了解。
以下是几种公文写作中常用的材料引用技巧:一、直引法:直引法是指直接引用原文内容。
当原文观点明确、表述准确时,可以直接引用以增加公文的可信度。
例如,在决策过程中,可以引用专家的说法或研究报告中的结论作为支持。
此时,需要注明原文出处,例如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发表时间等。
二、间接引用法:间接引用法是指通过自己的话转述原文内容。
适用于原文内容较长、较复杂或语言表述不够精练等情况。
通过间接引用,可以更好地整合原文观点,并使公文更易读懂。
在引用时,需要将原文观点简洁、准确地表达出来,并注明原文出处。
三、符号法:符号法是指在文中使用特殊符号来表示某些意义。
例如,在论述时可以使用圆点、减号、箭头等符号来表示列举、逻辑关系或因果关系。
这样能够直观地表达观点,并减少文字的冗余,提高公文的可读性。
四、参考文献引用法:在公文写作中,引用他人的观点需要注明参考文献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法是一种规范的引用方式,提供了读者查找相关材料的途径。
一般在公文末尾附上参考文献列表,列明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包括作者、文献名称、出版社、出版年等信息。
五、图表引用法:在公文中,使用图表能够更直观地表达信息。
在引用图表时,需要注明出处,并在文中进行适当解读。
例如,当引用统计数据时,可以注明数据来源,并解释图表含义。
这样可以增强公文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六、适当引用名言警句:适当引用名言警句可以提升公文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引用名言应与公文主题相关,避免滥用。
在引用时,需要注明出处,并确保名言警句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七、合理引用分类资料:在公文写作中,适当引用相关的分类资料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证据。
分类资料包括统计数据、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
引用时要注明来源,并确保资料可靠、准确。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中的材料引用技巧对于提升公文的可信度和表达效果至关重要。
申论写作:让文章“活”起来从“读懂材料”开始
申论写作:让文章“活”起来从“读懂材料”开始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王芳旭对于备考2020年辽宁省考的各位同学来说,文章书写已经成为申论备考的拦路虎,提笔写文章就大脑一片空白,自古文章难,难于上青天。
平时不关注时政热点,备考期间不喜看新闻,国家大政方针不了解,名言警句背不出,最后只能眼望材料冥思苦想,直到无话可说。
是否申论材料就一句都不能用在作文中,或者大家千篇一律都抄写雷同?当然不是,只要“读懂材料”,让文章“活”起来事半功倍。
中公教育专家详细说明一下这类写作思路。
一、深挖材料:分好类1.理论政策:关注材料中从中央到地方的理论政策表述,在文章书写中适度运用,使文章的论述分析提高深度和规范性。
2.权威观点:寻找材料中是否出现了一些专家学者或者社会名流的观点表达,作为专业领域或者行业领域的代表,其观点对于主题论证更有针对性。
3.热点案例:查找资料中所罗列的案例,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文章论证的灵活性,规避千文一面的简单抄袭。
二、不破不立:勤总结1.理论政策与社会现象两翼齐飞:假如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中央政策表述,那么在文章书写中建议同学们可以去写中央政策在地方落实的积极效果,并借助政策表述适当加入对本省的一些社会现象的列举,让理论政策成为我们论证文章的媒介,加强对常用政策的总结,确定自己书写文章中高频使用的政策,甚至很多时候同学们能够列举出政策表述与有关现象结合,材料阅读能够增强论证效果的作用。
2.权威观点与对比分析齐头并进:根据给定材料中的权威观点表述,分析不同人物的身份背景,从而找到观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对,进而形成对某个论点的强化证明,如果观点数量较多,加强对常用观点的总结,确定自己书写文章中高频使用的观点,也可以采用排比修辞罗列,让材料阅读助力文章书写。
3.热点案例与同类联想多措并举:其实很多同学对于热点事件虽然不能做到十分了解,但是也会听说过,所以,借助给定材料中的案例,我们可以用换时间、换地点、换主体等方式对它进行联想拓展,比如材料中讲述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案例,是否你的印象中上海也出现过类似的事件呢,再比如,它说的是一个发生在教师身上的故事在表达敬业,那医生身上有没有我们知道的敬业故事呢,加强对常用案例的总结,确定自己书写文章中高频使用的案例,针对不同的文章主题,灵活运用热点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申论写作备考:申论写作如何读取材料
文章来源: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tianjin/?wt.mc_id=bk14672
一、先审题目后看材料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拿到试卷后,首先要翻到试卷的后半部分去看题目,看要回答哪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在完成一遍阅读后就可以通过材料有的放矢地把答案找出来。
如果考试过程中,考生由于紧张而不能一次性的解决问题,那么建议还是应该先看完所有题目,看看题目要我们做什么,这样心里有了底和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记住第一题的内容,带着第一题的问题去读材料。
一般来说,第一题都是一道概括主旨题,需要把材料中各段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然后回答该题。
在我们带着第一题的问题,把材料各段的主要意思归纳出来以后,就可以顺利答完第一题。
回答接下来的问题时,只需要阅读相应的材料细节即可。
二、按段总结,简要标记
材料可能有很多字,全部读完后再来总结,难度很大。
在考场中紧张的状态下,一次性地把所有内容记忆到大脑中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按材料段进行总结。
每读完一段材料,就对该段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完该段后,再去阅读和总结下一段材料,这样,我们每次只需要把一段几百字的材料,记忆到大脑中,并只需要对这几百字的材料进行分析。
把总结出的每段的主要思想,简要标记在该段旁边。
也不要标记过多,这样会浪费考场时间的。
标记时建议考生带铅笔,用铅笔标记,做完题后,用橡皮擦掉;或者在草稿纸上写出各段的要点总结,但要标出对应的段落序号,以便于做后面的各道题目时,能迅速查找相应的段落。
三、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正确的阅读方法是:用眼睛一行一行地看材料,一行一行地阅读理解,这样阅读的速度就会大大地提高。
如果考生阅读速度太慢,必须艰苦地训练自己达到考试的要求,保证阅读正确性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这样才能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