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原版试题--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Word
版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剽.窃/缥.缈渐.染/保持缄.默踏.实/一塌.糊涂
B.驰骋./严惩.雕琢./卓.有成效胼胝./民脂.民膏
C.勉强./强.迫未遂./称心遂.愿解.数/解.甲归田
D.散.打/散.落省.亲/反躬自省.刊载./一年半载.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河岸上是曲曲折折的长廊,廊边有木椅,坚实而温和,那木头的容颜在岁月的抚摸下日渐光滑,清晰的文理,显露出岁月的沧桑。

B.抗战期间,梅兰芳身居沦陷区,却不畏淫威,蓄须明智,罢歌罢舞,即便生活逐日困窘,也不改初衷,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骨气。

C.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灵秀旖旎的青山碧水,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D.鲁迅总是独具匠心地抓住一切机会,运用他特有的幽默才能,出奇不意地使词语闪烁出动人的艺术的光芒。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论文抄袭事件在学术圈外的领域也频频发生,这就不能不引发我们的反思:不管哪行哪业,动辄
..将论文作为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的标准,是否完全合适?
B.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联通拥有世界第二大CDMA用户群和世界第三大移动通信用户群,在国内电信
市场上已经与老大哥——中国移动鼎足而立
....。

C.王蒙的作品《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
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
....,击节叫好。

D.他犯了经济上的错误,玷污了人民公仆的形象。

但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上交了所有问题
款项,应该罪不容诛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有关人士透露,建行股权的配售过程相当顺利,投资者对持有并购买建行股票反应热烈,目前已经有24亿美元股份的接盘者前来接盘。

B.事实上学术是一种帮助我们条分缕析,帮助我们尽可能认识事物本质或者真相,它本身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显然是忽略了学术本身的工具性。

C.中药不仅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价钱比较便宜,可以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受到了大部分病人的欢迎,成为他们的首选药物。

D.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贸易发展署,以及两国的进出口发展银行,将就共同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能源合作十年规划签署相关的谅解备忘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红星小学门卫王煦被区教育局评为“十大感动校园人物”,他的事迹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认识全校500 多个学生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

门卫感动校园,体现的就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精神。

①学校里的教师是在教书育人②这不只是像背书那样背出来的
③要叫出全校学生的名字,实在不容易④校园内的管理、服务也无不在体现育人的功能
⑤能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很简单⑥这是关爱学生、日积月累的自然结果
A.①④⑤②③⑥ B. ②⑥①④⑤③ C. ③⑥②①⑤④ D. ⑤③②⑥①④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B.①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②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②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C.①垣墙
..周庭,以当南日 D.①余扃牖而.居
②目.吴会于云间②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7、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草拂之而色变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C.而刘夙婴疾病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庶刘侥幸
..而是
..,保卒余年 D.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
9、下列对加点“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悚然而听之.②如助余之.叹息③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④报养刘之.日短也⑤三五之.夜,明月半墙⑥顷之.,持一象笏至⑦先妣抚之.甚厚⑧久之.,能以足音辨人⑨儿之.成,则可待乎⑩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A.①③⑨//②④⑤⑦⑩//⑥⑧
B. ①⑦//②④⑤⑩//③⑨//⑥⑧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D. ①⑦//②④⑩//③⑤⑨//⑥⑧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二、阅读与理解(共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8分)
点灯时分郭文斌
总觉得城里的元宵夜有点过于热闹,热闹得让人几生迷失之感。

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就急切地往回赶。

可是热闹是躲不脱的。

紧紧地关了门窗,热闹还是不可阻挡地挤将进来,让人无可奈何。

就索性站在阳台上,面向老家出神,而身心竟一下子踏实了下来。

老家的元宵夜没有汤圆,也没有眼下这绚丽多彩的华灯和开在天空的一树树银花,更没有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比肩接踵的人流,而是一片夺人的宁静,活生生的宁静,神一样的宁静,似乎一伸手就能从脸上抓下一把来。

那宁静,是被娘的荞面灯盏烘托出来的。

那灯盏拳头一般大,上面有一盏心,可盛得一勺清油。

捻子是半截麦秆上缠了棉花。

夜幕降临时分,几十个灯盏便被点燃,端到当院的月光中,先让月神品赏。

如果没有风,几十尾灯焰静静地在乳样的月光中泊着,那种绝尘之境,真是用文字难以传达的。

赏完月,灯盏便被分别端到各个屋里。

每人每屋每物,都要有的。

包括牛羊鸡狗、磨子、水井、耕犁等。

让人觉得天地间的所有物什连同呼出的气上都带有一种灵性。

似乎耕犁磨盘它们不时会扯着你的手跟你攀谈几句。

那时谁也没有问为什么要给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点灯,只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就是不应该了,而生命不正是一种“应该”吗?
现在想来,这其中包含着多么朴素多么深厚的善和美,连同真啊。

用老人们的说法,这正月十五的灯盏,很有一点神的味道。

一旦点燃,则需真心守护,不得轻慢。

就默默地守着,看一盏灯苗在静静地赶它的路。

看一星灯花渐渐地结在灯捻上,心如平湖,神如止水,整个生命沉浸在一种无言的福中,喜悦中,感动中。

渐渐地觉得自己就要像一朵花一样轻轻地轻轻地绽开。


想佛家所说的定境中的喜悦也不过如此吧。

现在想来,当时守着的其实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生命的最深处。

那种铺天盖地的喜悦正是因为自己离自己最近的缘故,那种纯粹的爱正是因为看到了那个本来。

我不知道正月十五为什么要点灯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留下这个风俗的人一定是深深懂得生命的。

他用一个最具活性的东西,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向人们表明了生命的意义和状态,也说明了生命在怎样地行进和更替。

后来看了一些资料,知道既甘又苦且柔且韧的荞面具有别的食品不能代替的活血降火功用,就更为祖先用荞面做灯盏叫绝。

它,不正是对被人们炒得过热的生命的一种清凉的制衡吗?
天下没有不灭的灯。

大人们用灯捻上留下的灯花来安慰灯的熄灭给儿女们的打击。

说,那灯花将预示着来年的收获和前途,而将人们的心思转移到期冀当中。

那灯焰最后的一闪终于到来,整个屋子一下子失魂似的空落。

熄灭毕竟给了我们不小的打击。

这时,母亲就要说,尝尝娘做的灯盏是什么味道。

我不知母亲是否存心转移我们的心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种空落真的被产生于舌头上的实在的喜悦安抚了。

一种大美在双齿合上的同时变为一种实在的满足。

现在,我站在这个城市的阳台上,穿过喧哗和骚动,面对老家,面对老家的荞面灯,终于明白,我们的迷失,正是因为将自己交给了自我的风,正是因为离开生命的朴真太远了,离开那盏泊在宁静中的大善大美的生命之灯太远了,离开那个最真实的“在”太远了。

灯,又何尝是风能吹得灭的。

11、从文中看,作者老家元宵夜“点荞面灯”风俗,有哪些活动?请分条概括。

(4分)
12、第六段说“现在想来,这其中包含着多么朴素多么深厚的善和美,连同真啊”,根据文意,说说这里“善”、“美”、“真”的具体内涵。

(4分)
13、作者是如何理解先民们留下点荞面灯盏风俗之用意的?(4分)
14、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两段的含义与作用。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14分)
徐文长传(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上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凤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乎!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速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

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

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名藉.甚藉:显著。

B.屡试辄蹶.蹶:失败。

C.属.文长作表属:通“嘱”,嘱托。

D.然竟不偶.偶:结婚,婚配。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D.中丞胡公宪闻之.,客诸幕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A.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 B.文长每见,则葛衣
..乌巾
C.非彼巾帼
..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D.山.奔海.立,沙起云行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徐渭一生,突出了三点:才奇、人奇、“数奇”。

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笔墨写出了徐渭才能独出冠时,品行狂放不羁,遭际困厄颠仆的一生。

B.从整体布局看,文章大量的篇幅落在徐渭才能多样与行为狂放的横向展开上,而命途多舛则草蛇灰线般在其中闪现,构成全文的主线。

C.徐文长自负才略,在中丞胡宗宪面前,别人匍匐跪语不敢举头,而他以部下一个秀才身份却侃侃而谈,毫无惧色。

在胡宗宪面前过分狂傲,这也是他不得志的原因。

D.徐文长诗、文、书、画皆为当时一流,他的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苍凉劲节中流露出婉美媚人的姿态,以他的余力从事绘画,作品高远典雅富有情趣。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3分)
(2)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

(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0—21题。

(6分)
禾熟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

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

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

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

②窦:水道,水沟。

③粗了:刚了结。

20、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的景象。

(2分)
21、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

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三、默写(10分,每空1分)
22、(1),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2),。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秋声赋》)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
(4)青山隔送行,,。

(《长亭送别》)
四、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

温州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每题2分)(请注意题号)
10、(4分) (1) (2) 11、(4分) 12、(4分) 13、(4分) 14、(6分) 19、(1)(3分)
(2)(3分)
学号 班级 姓名 得分
…………………………………………密…………………………………………封………………………………………线…………………………………
20、(2分)
21、(4分)
默写(10分,每空1分)
22、
(1)
(2)
(3)
(4)
写作(40分)
作文请写到作文纸上
温州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答案
1、A(B驰骋./严惩.C解.数/解.甲归田D散.打/散.落)
2、C(A文理——纹理B蓄须明智——蓄须明志D出奇不意——出其不意)
3、A(A动辄:动不动就。

B鼎足而立:比喻三方分立对峙。

C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

D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4、D(A 语序不当,应为“购买并持有”B成分残缺,“学术是”却宾语中心词C搭配不当,应为“减轻负担”)
5、D (基本上采取排除法。

从题目的填空上,应该是两两对句,其中③⑤很明显应该连在一起,而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排除A、C项,从B项看②句显然与文段接不上。


6、C
7、D
8、C
9、B
10、(1)朝廷特地颁下诏书(诏书特地下达),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恩,任命我做洗马。

(2)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一天到晚)不声不响地待在这里,很(真)像个女孩子啊?
11、①点灯让月神品赏。

②将灯盏分派给每人每屋每物。

③守护灯盏至油尽灯灭。

④品尝荞面灯盏。

(4分)
12、①“点灯”风俗,包含万物有灵、人要学会感恩的思想。

②“点灯”风俗,赋予日常生活一种诗意。

③“点灯”风俗,启示生命的本色是宁静淡泊的。

(写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

意思对即可。


13、①通过点灯,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向人们表明生命的意义和状态,说明生命在怎样地行进和更替。

②荞面具有活血降火的功用,荞面灯盏是对被人们炒得过热的生命一种清凉的制衡。

14、含义:①指出浮躁的现代人被欲望挟持,失去了宁静,背离了生命的本色。

②相信人性之灯永不熄灭,呼唤生命回归本色。

作用:①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②深化文章的主旨。

(含义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作用每条1分。


15、D(不偶:不遇,时运不好。


16、B(介词,在。

A项:凭借/因为。

C项:才/副词,表判断。

D项:代词,代徐渭/取独)
17、D(A项意动用法;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
18、C("在胡宗宪面前过分狂傲,这也是他不得志的原因"错)
19、(1)当时胡宗宪率领着几个方面的军队,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匍匐在地说话,像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

(2)(他)向来不与时俗协调,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徐文长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

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渭,表字文长,在山阴县做生员时,声名很盛,薛公蕙在浙江做学官时,很赏识他的才华,认为他是国家的杰出人才。

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应试屡次落第。

中丞胡公宗宪听到他的名声后,把他当作客人邀至幕府。

文长每次参见胡公,身着葛布长衫,头戴黑头巾,挥洒自如,了无顾忌地谈论天下大事,胡公听后十分高兴。

当时胡宗宪率领着几个方面的军队,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匍匐在地说话,像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

而文长以帐下一生员的身份却表现得对胡公很高傲,谈论者都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一样的人物。

恰逢胡公猎获一头白鹿,以为祥瑞奉献给皇上,嘱托文长作贺表,表文奏上后,世宗皇帝看了很高兴。

胡公因此更加赏识文长,所有疏奏、簿计都交他办理。

文长对自己才智谋略很自负,好出奇计,谈论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要害。

在他看来,天下事没有一件令人满意的。

然而,他终究未能得到施展抱负的时运。

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尽情纵情山水。

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的风光。

他把见到的山峦壁立、海浪奔腾、胡沙满天和雷霆震天,风雨交鸣和树木倒伏,乃至山谷的幽深冷
清和都市的繁华热闹,以及奇人异士、鱼鸟,一切能使人震惊、惊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写进诗中。

他胸中有奋发而不可磨灭的气概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所以他写的诗有时像是发怒,有时又像是嬉笑,有时如山洪奔流于峡谷,发出轰雷般的涛声,有时如春芽破土,充满蓬勃的生机。

有时他的诗像寡妇深夜哭泣,有时像游子被寒风惊醒。

虽然这些诗作的体裁格律时有不高明之处,但是却匠心独运,有王侯的气魄,不是那种像女子一般侍奉他人的媚俗的诗作敢于企及的。

徐文长的文章有真知灼见,气势沉着而法度精严,不因守成规而压抑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也不因漫无节制地放纵议论以致伤害文章的严谨理路,韩愈、曾巩一流的文章家还要次一等。

(他)向来不与时俗协调,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徐文长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的名声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这实在令人为之悲哀!文长喜好书法,笔意奔放有如他的诗,在苍劲豪迈中又涌现出一种妩媚的姿态,正像欧阳公所谓的美人迟暮另具一种韵味的说法。

有时,他又把剩余的精力另外倾注在创作花鸟画,画得都美妙飘逸而有情趣。

后来,文长因疑忌误杀他的继室妻子而下狱定死罪,张元汴太史极力营救,他才得以出狱。

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故作疯癫也更加厉害了。

达官名士登门拜访,他一概拒绝不见。

他又经常带着钱到酒店,招呼下人仆隶和他一起喝酒。

他曾拿斧头砍击自己的头颅,血流满面,头骨破碎,用手揉摩,碎骨咔咔有声。

他还曾用尖利的锥子锥入自己双耳一寸多深,却竟然没有死。

周望说文长的诗文到晚年愈加奇异,但没有刻本行世,诗文集稿都藏在家中。

我有在浙江做官的科举同年,我曾委托他们抄录文长的诗文,至今没有得到。

我所见到的,只有《徐文长集》、《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可是徐文长终于因为不合于时,不得伸展抱负,带着对世道的愤恨而死去了。

20、丰收(2分)(意思对即可)
21、诗人借刚释重负、卧坡吃草的老牛抒发内心的郁闷:自己仕途坎坷,官场劳顿,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
债?而自己也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

同时,诗人借这种看似悠闲淡然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或官场的不满。

(4分)
22、(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2)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秋声赋》)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陈情表》)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长亭送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